1985 第一節
關燈
小
中
大
,賺了不少。
等元宵過後,老鄉們才陸續回來,他守着倉庫将東西一件不少地交還老鄉,赢得那些老鄉對他的贊美,尤其是老王對他從此青睐有加。
等将最後幾件貨色交出,天也漸漸暖了,很多工廠轟轟烈烈開工,需要購買貨品,楊巡怎肯放棄這等機會回家探親,直把這一波小高峰做過,又小賺一筆才肯回去。
但回去之前,許多老鄉客客氣氣跟楊巡商量,要他幫忙帶點貨色回來。
楊巡本不答應,他自己還想帶貨,半年做下來,已經知道什麼好賣什麼不好賣,他想帶點好賣的回來租屋裡放着,省得永遠隻拿小小分成。
但回到租屋攤開信紙細細一算,那麼多人要他帶東西,他不如再問幾個人要帶什麼,都攢一起,索性叫一輛車放過來,不知有沒有得賺。
他第二天就找運輸公司,問了去他家鄉的價錢。
再跟老王他們一商量,大家都說主意好。
于是本來想叫楊巡帶貨的,都數量翻倍。
出門在外,做的都是小買小賣的小生意,都對進價異常計較。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處最便宜的進貨處,都會偷偷找上楊巡,遞給一張紙條,要楊巡保密,上面寫着一商品從A廠家進貨,找甲某,是多少價錢,合計多少前,問哪個地址拿錢等,要楊巡一絲不差地按紙條上寫的去做,其中當然也有欺負楊巡人小聽話方便差遣的意思。
沒等楊巡上火車,他們的電報早飛向家裡說明情況。
楊巡一手接了二十來張紙條,他又不是個笨人,如果都按那些人說的做,他在家裡得忙得無頭蒼蠅一般找一個月的貨都不夠。
他坐火車上畫了一張大表格,同一産品都寫在一條橫線上,幾家一比較,就可以比岀誰家最便宜,誰家質量最好等結果。
回家後,他騎他媽的自行車貨比三家,拿幾個人加起來的巨大進貨量砸人家廠家,壓廠家的岀貨價,拿到比表格上的最低價更低的價,人家廠家見他還如同見親人。
楊巡邊打邊學,學了就打,忙碌二十來天,将貨差不多配齊,隻差電線。
十幾個人需要進電線,其中八個人想進一家叫登峰電線廠的貨色。
楊巡以前一年天天挑着饅頭擔子到處轉,當然知道那家登鋒電線廠在哪裡。
一大早他騎車出發,近中午才到小雷家村,坐山口上先把兜裡倆饅頭吃了,才沖下山坡到那登峰電線廠。
到廠一看,好家夥,整三條生産線,其中一條還是簇新,壯觀地排列在三架棚屋下。
因為車間沒牆,站門口就可一目了然。
難怪品種齊全,那麼多人要的貨色全有。
已經進了那麼多貨,楊巡稍有經驗,進廠門就直奔辦公室。
登峰電線廠廠長辦公室裡有兩個人面對面坐着說話,那個對着門坐的兇漢看見楊巡,瞥了一眼閉嘴不說。
背着門的那個就回轉頭來,看到毛頭小子楊巡,就道:“我們停止招工了。
”說完就又背過身去。
這裡面的正是雷東寶與雷士根。
楊巡立馬笑容可掬地抛出大買賣,“大叔,我來買兩千捆電線。
”他既然人微言輕,那就進門就抛大買賣,砸死對方。
這話一出來,雷士根又轉回頭,笑道:“回家叫你爸來,别尋開心。
” “我叫楊巡,錢我已經帶來,跟大叔談個價錢。
不過有些需要定做。
”楊巡走進辦公室,鎮定自若地自己找凳子坐下。
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沒有,雷士根立刻明白眼前這男孩子是真的送生意上門。
忙起身拿雪白搪瓷杯給楊巡泡杯茶。
楊巡總覺得身側像有一束火線烤上身來,順着看去,卻是雷東寶靠在椅子上沉默注視。
他忙陪笑打個招呼:“大哥你好。
” “叫他大叔,叫我大哥?”雷東寶依然虎視眈眈,“你家做什麼的?要那麼多電線做什麼去?他們放心你來?” “大哥年輕有為,怎麼看都不到三十,哈哈,這位大叔才是上了三十啦。
我家老爹去得早,我跟人去東北做生意養家糊口,這次回來幫大家發一些貨。
大哥,聽說小雷家村支部書記也是早年父親去世的,都說他年輕有為,我說這是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啊。
得早早跳出來掙錢吃飯,養活弟妹,不做事都等着喝西北風啊。
”楊巡滿嘴好話拉關系。
雷東寶一聽笑道:“士根哥,還真是那麼回事,我們還不是讓窮逼的。
以前隻有一個目标,吃飽飯。
” 直等雷東寶說了話,雷士根才道:“還真是的,那時每天想着能不打光棍已經美死了。
小楊,這是我們村雷書記,我是登峰廠廠長,也姓雷。
你說吧,要什麼規格。
” 楊巡忙伸出兩隻手非要捧住雷東寶的一隻手握了,連聲說“久仰久仰”了,才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遞給雷士根。
雷東寶對這種客氣早已習慣,沒啥受寵若驚的感覺,不過對楊巡印象加好。
雷士根看了紙條,又看看自己手頭的報表,道:“有兩種沒有庫存,我安排下去立刻做,你後天來拿。
” 楊巡問:“雷廠長,你們電線足尺嗎?” “當然足尺,我陪你去車間随便找一卷量一下。
”雷士根摸岀一把五米卷尺,“東寶書記,你坐會兒。
” “有沒有不足尺,短個四、五公尺的?” 雷士根心頭不快,道:“你疑心倒重,跟我下去量量就知道。
”
等元宵過後,老鄉們才陸續回來,他守着倉庫将東西一件不少地交還老鄉,赢得那些老鄉對他的贊美,尤其是老王對他從此青睐有加。
等将最後幾件貨色交出,天也漸漸暖了,很多工廠轟轟烈烈開工,需要購買貨品,楊巡怎肯放棄這等機會回家探親,直把這一波小高峰做過,又小賺一筆才肯回去。
但回去之前,許多老鄉客客氣氣跟楊巡商量,要他幫忙帶點貨色回來。
楊巡本不答應,他自己還想帶貨,半年做下來,已經知道什麼好賣什麼不好賣,他想帶點好賣的回來租屋裡放着,省得永遠隻拿小小分成。
但回到租屋攤開信紙細細一算,那麼多人要他帶東西,他不如再問幾個人要帶什麼,都攢一起,索性叫一輛車放過來,不知有沒有得賺。
他第二天就找運輸公司,問了去他家鄉的價錢。
再跟老王他們一商量,大家都說主意好。
于是本來想叫楊巡帶貨的,都數量翻倍。
出門在外,做的都是小買小賣的小生意,都對進價異常計較。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處最便宜的進貨處,都會偷偷找上楊巡,遞給一張紙條,要楊巡保密,上面寫着一商品從A廠家進貨,找甲某,是多少價錢,合計多少前,問哪個地址拿錢等,要楊巡一絲不差地按紙條上寫的去做,其中當然也有欺負楊巡人小聽話方便差遣的意思。
沒等楊巡上火車,他們的電報早飛向家裡說明情況。
楊巡一手接了二十來張紙條,他又不是個笨人,如果都按那些人說的做,他在家裡得忙得無頭蒼蠅一般找一個月的貨都不夠。
他坐火車上畫了一張大表格,同一産品都寫在一條橫線上,幾家一比較,就可以比岀誰家最便宜,誰家質量最好等結果。
回家後,他騎他媽的自行車貨比三家,拿幾個人加起來的巨大進貨量砸人家廠家,壓廠家的岀貨價,拿到比表格上的最低價更低的價,人家廠家見他還如同見親人。
楊巡邊打邊學,學了就打,忙碌二十來天,将貨差不多配齊,隻差電線。
十幾個人需要進電線,其中八個人想進一家叫登峰電線廠的貨色。
楊巡以前一年天天挑着饅頭擔子到處轉,當然知道那家登鋒電線廠在哪裡。
一大早他騎車出發,近中午才到小雷家村,坐山口上先把兜裡倆饅頭吃了,才沖下山坡到那登峰電線廠。
到廠一看,好家夥,整三條生産線,其中一條還是簇新,壯觀地排列在三架棚屋下。
因為車間沒牆,站門口就可一目了然。
難怪品種齊全,那麼多人要的貨色全有。
已經進了那麼多貨,楊巡稍有經驗,進廠門就直奔辦公室。
登峰電線廠廠長辦公室裡有兩個人面對面坐着說話,那個對着門坐的兇漢看見楊巡,瞥了一眼閉嘴不說。
背着門的那個就回轉頭來,看到毛頭小子楊巡,就道:“我們停止招工了。
”說完就又背過身去。
這裡面的正是雷東寶與雷士根。
楊巡立馬笑容可掬地抛出大買賣,“大叔,我來買兩千捆電線。
”他既然人微言輕,那就進門就抛大買賣,砸死對方。
這話一出來,雷士根又轉回頭,笑道:“回家叫你爸來,别尋開心。
” “我叫楊巡,錢我已經帶來,跟大叔談個價錢。
不過有些需要定做。
”楊巡走進辦公室,鎮定自若地自己找凳子坐下。
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沒有,雷士根立刻明白眼前這男孩子是真的送生意上門。
忙起身拿雪白搪瓷杯給楊巡泡杯茶。
楊巡總覺得身側像有一束火線烤上身來,順着看去,卻是雷東寶靠在椅子上沉默注視。
他忙陪笑打個招呼:“大哥你好。
” “叫他大叔,叫我大哥?”雷東寶依然虎視眈眈,“你家做什麼的?要那麼多電線做什麼去?他們放心你來?” “大哥年輕有為,怎麼看都不到三十,哈哈,這位大叔才是上了三十啦。
我家老爹去得早,我跟人去東北做生意養家糊口,這次回來幫大家發一些貨。
大哥,聽說小雷家村支部書記也是早年父親去世的,都說他年輕有為,我說這是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啊。
得早早跳出來掙錢吃飯,養活弟妹,不做事都等着喝西北風啊。
”楊巡滿嘴好話拉關系。
雷東寶一聽笑道:“士根哥,還真是那麼回事,我們還不是讓窮逼的。
以前隻有一個目标,吃飽飯。
” 直等雷東寶說了話,雷士根才道:“還真是的,那時每天想着能不打光棍已經美死了。
小楊,這是我們村雷書記,我是登峰廠廠長,也姓雷。
你說吧,要什麼規格。
” 楊巡忙伸出兩隻手非要捧住雷東寶的一隻手握了,連聲說“久仰久仰”了,才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紙遞給雷士根。
雷東寶對這種客氣早已習慣,沒啥受寵若驚的感覺,不過對楊巡印象加好。
雷士根看了紙條,又看看自己手頭的報表,道:“有兩種沒有庫存,我安排下去立刻做,你後天來拿。
” 楊巡問:“雷廠長,你們電線足尺嗎?” “當然足尺,我陪你去車間随便找一卷量一下。
”雷士根摸岀一把五米卷尺,“東寶書記,你坐會兒。
” “有沒有不足尺,短個四、五公尺的?” 雷士根心頭不快,道:“你疑心倒重,跟我下去量量就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