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 第二節

關燈
;晚班回來正是一天好時候,亮晃晃的太陽照得人睡不着,中午又餓得睡不着,晚上吃完趕緊睡會兒,睡得正舒服就給鬧鐘叫起來上班;晚班做完了是休息天,給晚班折騰得睡覺都來不及,誰有心思去玩去鬧。

    尋建祥說,有點關系的工廠子弟都很快給抽調出去不做三班倒,隻有最沒用最沒關系的底層人士才做三班。

    做三班的女人到四十歲就跟六十歲一樣老。

    不過他說宋運輝永遠體會不到這種三班倒的苦,大學生是當幹部的命,大學生歸幹部處管,他這小工人歸勞資處管,最沒前途。

     尋建祥在牢騷聲中睡着了,這麼熱天,這麼個血氣漢子的蚊帳外面卻圍着一塊深色床簾,宋運輝估計這是白天睡覺時候遮光之用。

    他自覺關掉頂上日光燈,征用尋建祥的台燈。

    為此赢得床裡面尋建祥一聲迷迷糊糊的謝。

     宋運輝雖然一天舟車勞頓,可他睡不着。

    早上揣着一顆跳躍的心出門,至晚上理想基本破滅。

    今天跑的各部門人浮于事,上班閑聊,對大學生态度的兩種極端,還有大廠小社會,流言滿天飛,陷阱遍地布,在在讓他感覺到,金州不是小雷家,改革春風不渡玉門關,這種工作環境,與他原先想象完全不同。

    他失望,可他知道,他目前的處境就像是每個商店玻璃櫃台上貼的一張長紙條,“商品售出,概不退換”,他無回頭路可走。

     既然無回頭路,宋運輝當然不會原地不動,他從小已經習慣于夾縫中生存,而今,再走一遍老路而已。

    他想,雖然尋建祥說得恐怖,可全廠那麼多人,有多少人以前是水書記手心手背的親信,“水書記的人”這個稱号,哪裡落得到他這種才進門的大學生頭上,可能是底層群衆如尋建祥等見着風就是雨的猜疑。

    再說,全廠那麼多人,他才是頂小的一個新進小夥計,按照以往父親說的慣例,批鬥輪得到,争權奪利沒份。

    如今沒了批鬥,水書記與費廠長的争權奪利又跟他距離遙遠,他似乎沒必要太過擔心未來的日子。

     想明白了,他這才放下擔心,輕手輕腳地從皮箱裡取出以前幫陸教授翻譯的初譯稿,有的放矢地取了與金州化工有關的一本譯稿翻閱。

    那是國外行業期刊上的幾篇文章,講的是金州化工相關産品的最新工藝和适配的最新設備研究成果。

    明天就要正式工作,宋運輝一向有預習的習慣,他得把設備原理先搞清楚,免得走進車間裡面連路都摸不着。

    當初翻譯時候已經為了翻譯準确,被陸教授灌了幾頓小竈,後來糾錯工作又強化他的記憶,現在摸岀來重新看,老友一般的熟悉,有些數據都還記得清清楚楚。

     但今次不同以往,以前但求無錯,今天要求深解。

    陸教授曾說,一種産品的基本工藝全世界都是大同小異,主要設備逃不出甲乙丙丁,但是往往細微工藝影響産品産量質量上大有區别。

    宋運輝來前曾就金州化工找過資料,可惜找不到對應的,陸教授幫忙也找不到。

    他還記得當時陸教授歎息說,百廢待興,中國科學技術方面出現的巨大斷層,需要他們這幫剛走出大學的新興知識分子去填補。

    宋運輝當時聽了很有使命感,今天拿起譯稿想起陸教授的話,他信心倍增,挑燈夜戰,被台燈照得滿頭大汗地将相關譯稿全部看完,睡覺前不得不又去沖了一個涼。

     第二天一早,他騎三輪車到各個寝室叫上其他四個大學生,載着他們一起上班。

    對于沒有自行車的這幾個新來大學生而言,寝室到廠區的路非常遙遠。

    可他們目前都沒錢買自行車。

    三個廠子弟大中專生也今天來,但他們一水兒地騎着嶄新自行車,家中經濟條件高下立現。

    年輕人之間容易說話,八個人混在一起自己找凳子坐在生技處最大一間辦公室一角,等待分派工作。

     大夥兒聊的都是未來會被分配到哪兒工作,三個廠子弟說,可能會被分配到全面整頓辦公室,協助剛剛開展的全面整頓工作。

    因為别的地方一個蘿蔔一個坑,隻有那兒最缺人手。

    宋運輝話不多,旁聽,心中開始回憶所有有關全面整頓的資料,年初在報章上看見過有這麼回事,但沒太重視,當時關注的側重點與現在不同。

     大夥兒直聊了快一個小時,總務才來招呼大家立刻到三樓小會議室,說領導立即要接見講話。

    大家忙都從一樓湧上三樓。

    這麼漂亮的小會議室宋運輝還是第一次見,會議桌是圓環形,上面鋪着雪白台布,周圍垂着墨綠帷幔,很是幹淨端莊。

    幾乎才坐下不久,先後進來三個領導樣子的人,都穿着整潔的工作服,兩鬓都看得出飛霜。

     俗話說閻王易見,小鬼難纏,三個領導都和藹得很,态度比生技處總務好百倍。

    領導與衆人一一握手說話。

    三個廠子弟都認識領導,他們開口一稱呼,宋運輝立刻大驚,其中一個瘦小精幹,架着一付黑框眼睛的五十來歲男子竟然就是水書記,他竟然也來了。

    與費廠長和劉總工握手後,才握到水書記的手。

    兩人都已知道彼此,水書記拍拍宋運輝肩膀,和他一起坐下,同時招呼大家也坐下,一邊扭頭跟身邊的費廠長道:“老費,這個小宋,宋運輝,沒想到年齡這麼小,我也是第一次看見。

    他可是小徐推薦給我的,既然是小徐推薦,我問都沒問,想方設法都要挖到他。

    沒想到這麼年輕,江山代有人才岀。

    ” 宋運輝心說小徐何許人也,原來他來金州有這麼個因頭。

    費廠長早已笑道:“原來是小徐推薦,徐庶行前向劉備推薦卧龍鳳雛,難怪老水親自出馬。

    ” 對面劉總工一點不客氣地道:“小宋的檔案我看過,成績一直前三。

    今年分配來的八個大學生,虞山卿的學校最好,小宋的成績最好。

    書記廠長,這兩個人我都要了。

    ”像農貿市場籮裡撿菜。

     水書記微笑道:“本來我不會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