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 第二節

關燈
但臨走,雷東寶又折回來,要宋運輝遇事别激動,記得盯住老猢狲。

    宋運輝這才有點放心,原來姐夫粗中有細,還是知道老猢狲這人危害的。

     可宋運輝沒有想到,老猢狲會把原本應是嚴肅甚至嚴厲的清查組搞得如此無奈,原來所說的父老鄉親請命竟演變成父老鄉親索命,清查組進村被搞得跟鬧劇一般。

    第一天,清查組被一群白發老頭老太哭哭啼啼地拿拐杖扁擔掃帚打出村子,而且還被打得全市人民都支持老頭老太,看清清查組本質:原來就是嫉妒人家好不容易吃一年飽飯,去人家小雷家眼紅找茬。

    等雷東寶磨磨蹭蹭回來半路遇見清查組,請他們再回小雷家也不幹,誰敢跟老人小孩孕婦對抗啊。

     第二天清查組被領導逼着又硬着頭皮上小雷家,這回迎接他們的是操鋤頭菜刀的年輕人,年輕人說好不容易生活好些有姑娘願意給相親,好不容易定下一個對象,被清查組昨天一來全給黃了,這怎能讓人不拼命。

    雷東寶這回聽老猢狲的話沒走,還排開想拼命的年輕人将清查組安全迎入大隊部。

    可坐在大隊部裡的調查組成員面對的是外面驚濤駭浪般的群衆海洋,随時有鞭炮泥巴破窗而入,他們還如何工作,依然落荒而逃。

    但小雷家大隊那句“農民變工人”的口号卻随着沖突被傳向四鄰八鄉,聽到這口号的農民都異常羨慕小雷家大隊,都說自家大隊書記要是也變成雷東寶這樣的人,以後大家每月有工資拿有醫藥費可報有勞保墊底,地裡還有蔬菜可收稻米可吃,這日子還不共産主義了? 不說小雷家全體社員,即使社會輿論也幾乎一邊倒地支持小雷家大隊,支持雷東寶。

    一個大隊書記,率領本大隊的農民過工人的日子,自家結婚卻連酒席都辦不起,眼下還住着祖傳泥巴房子,這樣一心為公的大隊書記哪兒找。

    沖突,反而讓四鄰八鄉認識雷東寶這個帶頭人,看到小雷家大隊的進步,羨慕小雷家人有奔頭的日子。

     第三天,第四天,清查組沒再出現,一是怕了小雷家老老少少的刀光劍影,而最主要的是,他們難以面對輿論的壓力。

    這壓力,主要還是來自原定清查回縣每天一次的彙報總結會議。

    他們隻能彙報那些小雷家農民的怒罵,而那怒罵,是對他們清查活動的譴責。

    他們可以無視怒罵,可是,當初決定清查時候宮書記有意将主持會議的尴尬位置奉送給徐縣長,徐縣長如今坐在主席位上問岀來的問題刀刀見血。

    清查組下去兩天的成果,形成會議紀要,是他們看到小雷家大隊的繁榮富強。

    有人吃了悶虧。

     宋運輝從來不知道,嚴肅的政治問題竟然可以用不嚴肅的下三流手段解決。

    也佩服姐夫這個看似粗人的用人之道。

    不明白姐夫的考慮究竟是怎樣的,可姐夫相信徐縣長,現實表明,他正确;姐夫啟用老猢狲,現實也表明,他正确。

    廟堂之人可以結交,人們從來都是這麼在做,而雞鳴狗盜之徒也可以入幕,過去的孟嘗君曾因此脫厄。

    用人,該有胸懷,該不拘一格。

    姐夫有的是胸懷,這胸懷,讓很多看似無法用上的人為他所用。

    宋運輝從此對雷東寶真正刮目相看。

     他也覺得自己沒原則,他竟然還有點欣賞老猢狲。

    知己知彼,大約說的就是老猢狲這樣的人。

    了解局勢,了解矛盾,就中遊走,順勢而為,往往事半功倍。

    此役,他受益匪淺。

     清查組的事在縣裡成為一個禁忌話題,而在小雷家大隊則是成為大夥兒茶餘飯後的笑話。

    雷東寶多少有點志得意滿,心說縣裡也奈何不了他,可宋運萍是個從小謹小慎微慣了的,見此雖然也高興,可總是抓緊時間苦口婆心勸說雷東寶低調低調再低調。

    雷東寶雖然不以為然,可有一樣,他見了宋運萍就是俯首帖耳,為了免得妻子擔心,他隻好刻意收斂。

    當然他回家添油加醋向妻子說明他在外面是如何抵禦吹捧的誘惑,宋運萍總為此給他炒個好菜,熱一壺酒,柔柔摸一把他的臉,他就滿足了。

     宋運輝對小雷家那個犯禁忌的水泥預制品場最有興趣,向姐夫要求後,隔三岔五泡那兒了解情況,想了解為什麼這個預制品場會被認作攪亂計劃經濟,為什麼會被認作是投機倒把。

    紅偉自然不敢把國舅爺安排去攪水泥紮鋼筋擡預制闆,他啥都不敢要求,免得遭到四寶那樣一把被撸的命運,就任着國舅爺随意溜達。

    宋運輝理論聯系實踐,理出一條清晰的産供銷脈絡,找出與當前政策相違的地方,他看到,砂石磚瓦這些都還不是關系到國民經濟的重要計劃内物資,轉手倒賣着還不會太受重視,目前市場上這種轉手買賣已經不止小雷家一家,而預制品場轉手倒賣的水泥鋼筋卻确實很容易被抓把柄。

    他思量再三,向雷東寶提出,要不以現有設備,将鋼筋稍作簡單加工再出售,比如剪斷拉直之類,加工費反正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這樣一來,誰也抓不住他們投機倒把轉手倒賣的罪名。

    雷東寶聽了先跟老婆說一聲“狡猾”,再跟小舅子說一聲“好”。

     徐縣長滿意于雷東所作所為,尤其贊賞他事後無聲無息不再提起的涵養,感覺這對他這樣的粗人而言頗為不易,估計他身後應該是有一兩個智囊出謀劃策。

    徐縣長本來有心借清查組刹羽而歸這件事乘勝追擊,做一番手腳,可這時他那在北京高校做教師的妻子暑假過來團聚,帶給他幾份機密文件,其中有兩份還是七月初才剛在高層會議上讨論的文件,一份是陳雲同志撰寫的《提拔培養中青年幹部是當務之急》,一份是陳雲同志主持起草的《關于老幹部離休、退休問題座談會紀要》,還有一份是陳雲同志在會上的講話,《成千上萬地提拔中青年幹部》。

    從這三份文件,結合目前國内局勢,徐縣長看到大勢所趨,緊鑼密鼓。

    從去年年中宋任窮同志提出的提拔脫産幹部要求年輕化、知識化,到現在的提拔培養中青年幹部是當務之急與老幹部離退休問題一起談,這其中,他看到中央一步緊似一步的步伐。

     想到宮書記白多黑少的頭發,和老态龍鐘的步伐,他一笑收回原定計劃,按兵不動。

    但他停止對宮書記采取措施的同時,卻開始挑戰宮書記神經,強硬地,有的放矢地推廣最新頒發的全國物資局長會議精神,将會議精神刊發至基層。

    會議精神強調,在搞好社會供求平衡的條件下,對重要的,短缺的生産資料實行計劃管理,對一般的生産資料實行自由購銷,力求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亂。

    這個舉動,實際是對清查組事件的最後總結。

     但會議精神還沒下發前,徐縣長已經聽到耳報,說小雷家大隊改變工作思路,不再投機倒把,而是如此這般。

    徐縣長聽了又是詫異,難道那糙人雷東寶又傻子撞大運先人一步跑到政策前面了?後來打聽了才知道,這其中又有雷東寶常常提起的那暑假回家在水泥預制品場社會實踐的小舅子的指點。

    徐縣長這回改為詫異現在大學生的素質,回頭問在大學做講師的妻子,難道第一屆大學生水平這麼牛?他妻子回答,那個叫宋運輝的小舅子估計是比較出類拔萃的。

     過一陣子,徐縣長下鄉,有意孤身拐到小雷家大隊,實地察看小雷家大隊究竟最近搞得怎麼樣。

    進村,便看到小雷家的夏收夏種工作早已收尾清場,隻有曬谷場還看得到夏收的影子。

    問田間老農,據說是大隊出資給免費統一翻的地。

    老農還自豪地說,現在大隊有錢,有錢就是好辦事。

    這一點,徐縣長認同,其他經過的大隊,還有人在插秧呢。

    徐縣長還看到磚廠挖泥挖出的兩片魚塘,魚塘周圍種着果樹,村裡角角落落也是見縫插針種着果樹,這是他向雷東寶建議的。

    而今果樹雖小,可綠蔭喜人。

     徐縣長又去看了磚廠,場外就可以看到,目前的廠區已經比年前開闊好多,兩眼磚窯熱火朝天地燒,有新購機械制磚坯的設備在隆隆轉動,于是夏日白天也可制磚,不怕泥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