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 撲在書本上
關燈
小
中
大
到,在記憶中把它嫁接到了上海中學閱覽室的牆上。
不管怎樣,這句話對于當時的我的确獨具魔力,非常貼切地表達了一個饑不擇食的少年人的心情和狀态。
我也十分感謝那時候的《中國青年報》,它常常刊登一些偉人的苦學事迹和勵志名言,向我的旺盛的求知欲裡注進了一股堅韌的毅力。
我是非常用功的,學校規定學生必須午睡,但我常常溜出宿舍到教室裡看書。
我們那棟宿舍的管理員對學生管得很死,在午睡時間溜出宿舍而被他發現了,就會遭到嚴厲的訓斥,因此我十分恨他。
後來這個人被判了刑,原因是利用職務方便奸污了多名女生,可見道貌岸然之人大抵男盜女娼。
在中學時代,我已把做學問看作人生最崇高的事業。
在我當時的詩中,我譏諷那些迷戀物質享樂的人“或戀酒樓雞鴨魚,或戀店鋪花紅綠”,表白自己迷戀的是知識,“隻戀書齋看寫讀”,我的志向是“攻讀一生通百科”,“天下好書全讀熟”。
當然,我并非沒有功利心,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無職少鳴難驚人,大志不随衆笑沉。
讀破萬卷遊列國,高喊來了對諸聖。
”表達了依靠做學問出人頭地的欲望。
我也渴望成功,但看來我是堅定不移地相信,唯有做學問是成功的正道。
正因為如此,有一件事給了我很大刺激,便是姐姐棄學從工。
我上初二時,她上初三,臨近暑假的一天,她放學後沒有回家。
晚上,她最要好的一個同學來我家通知父親,說姐姐留級了,不敢回家,躲在她家裡,希望父親不要打姐姐。
她走後不久,姐姐怯生生地回來了。
好朋友的求情完全不起作用,父親從未這樣厲害地打過孩子,姐姐凄厲求饒的哭聲使我心顫。
下一個學期尚未結束,有一天,她回家告訴父親,陝西的軍工廠到學校招工,她報了名,學校也同意了。
她顯得很高興。
不久後,她出發去寶雞了。
她為人忠厚,人緣很好,臨行前收到同學們的許多禮物。
從報名到離家,她一直歡歡喜喜的,沒有一點難過的迹象。
可是,我卻為她感到異常悲哀。
我無法想象,一個人在十五歲時就放棄讀書,去當一個工人,一生還會有什麼意思和前途。
雖然我熱愛讀書,但是,在整個中學時代,我并不知道應該讀什麼書。
我沒有遇見一個能夠點撥和指導我的人,始終是在黑暗中摸索。
初中時,一開始延續小學時代的閱讀,讀了許多童話和民間故事。
接着,我着迷于蘇聯和中國的反特驚險小說,《隐身人》、《怪老人》一類科幻小說,還讀了幾本福爾摩斯探案,例如《巴斯克維爾的獵犬》、《血字的研究》、《四簽名》,一時幻想将來做一個偵探。
最後,因為學校圖書館管理員的推薦,讀了《苦菜花》、《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等幾乎全部當時走紅的中國當代長篇小說。
我也讀《毛選》,因為那是我從小就在父親的櫃子裡熟悉的一套書,早就似懂非懂地讀了起來。
我還寫讀書筆記,包括摘要和體會。
初二時,上海市共青團在中學生中舉辦“紅旗獎章讀書運動”,我把一本讀書筆記交給班主任,全班沒有人像我這樣認真地讀書,自然得了獎。
不過,同時也有許多同學得了獎,得獎的條件并不高。
進入高中後,我讀書很多很雜,但仍然沒有讀到真正重要的書,基本上是一些文史哲方面的小冊子,它們在不久後就遭到了我的鄙夷。
也許唯一的例外是北京大學編寫的一套中國文學史,它使我對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有了大緻的了解,并且開始讀唐詩宋詞以及《儒林外史》、《孽海花》等小說。
出于對宇宙的神秘感,我也讀了一些天文學的小冊子。
有一陣,我想提高寫作能力,便用心摘錄各種小說和散文中的漂亮句子。
為了增加詞彙量,我竟然還認真地讀起了詞典,邊讀邊把我覺得用得上的詞條抄在筆記簿上。
不過我終于發現,其實這些做法對于寫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幸虧我這樣做的時間不長,否則,我可能會成為一個鋪陳辭藻的平庸作家。
我在中學時代的讀書收獲肯定不在于某一本書對于我的具體影響,而在于養成了讀書的習慣。
從那時開始,我已經把功課看得很次要,而把更多的時間用來讀課外書。
不管怎樣,這句話對于當時的我的确獨具魔力,非常貼切地表達了一個饑不擇食的少年人的心情和狀态。
我也十分感謝那時候的《中國青年報》,它常常刊登一些偉人的苦學事迹和勵志名言,向我的旺盛的求知欲裡注進了一股堅韌的毅力。
我是非常用功的,學校規定學生必須午睡,但我常常溜出宿舍到教室裡看書。
我們那棟宿舍的管理員對學生管得很死,在午睡時間溜出宿舍而被他發現了,就會遭到嚴厲的訓斥,因此我十分恨他。
後來這個人被判了刑,原因是利用職務方便奸污了多名女生,可見道貌岸然之人大抵男盜女娼。
在中學時代,我已把做學問看作人生最崇高的事業。
在我當時的詩中,我譏諷那些迷戀物質享樂的人“或戀酒樓雞鴨魚,或戀店鋪花紅綠”,表白自己迷戀的是知識,“隻戀書齋看寫讀”,我的志向是“攻讀一生通百科”,“天下好書全讀熟”。
當然,我并非沒有功利心,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無職少鳴難驚人,大志不随衆笑沉。
讀破萬卷遊列國,高喊來了對諸聖。
”表達了依靠做學問出人頭地的欲望。
我也渴望成功,但看來我是堅定不移地相信,唯有做學問是成功的正道。
正因為如此,有一件事給了我很大刺激,便是姐姐棄學從工。
我上初二時,她上初三,臨近暑假的一天,她放學後沒有回家。
晚上,她最要好的一個同學來我家通知父親,說姐姐留級了,不敢回家,躲在她家裡,希望父親不要打姐姐。
她走後不久,姐姐怯生生地回來了。
好朋友的求情完全不起作用,父親從未這樣厲害地打過孩子,姐姐凄厲求饒的哭聲使我心顫。
下一個學期尚未結束,有一天,她回家告訴父親,陝西的軍工廠到學校招工,她報了名,學校也同意了。
她顯得很高興。
不久後,她出發去寶雞了。
她為人忠厚,人緣很好,臨行前收到同學們的許多禮物。
從報名到離家,她一直歡歡喜喜的,沒有一點難過的迹象。
可是,我卻為她感到異常悲哀。
我無法想象,一個人在十五歲時就放棄讀書,去當一個工人,一生還會有什麼意思和前途。
雖然我熱愛讀書,但是,在整個中學時代,我并不知道應該讀什麼書。
我沒有遇見一個能夠點撥和指導我的人,始終是在黑暗中摸索。
初中時,一開始延續小學時代的閱讀,讀了許多童話和民間故事。
接着,我着迷于蘇聯和中國的反特驚險小說,《隐身人》、《怪老人》一類科幻小說,還讀了幾本福爾摩斯探案,例如《巴斯克維爾的獵犬》、《血字的研究》、《四簽名》,一時幻想将來做一個偵探。
最後,因為學校圖書館管理員的推薦,讀了《苦菜花》、《林海雪原》、《青春之歌》等幾乎全部當時走紅的中國當代長篇小說。
我也讀《毛選》,因為那是我從小就在父親的櫃子裡熟悉的一套書,早就似懂非懂地讀了起來。
我還寫讀書筆記,包括摘要和體會。
初二時,上海市共青團在中學生中舉辦“紅旗獎章讀書運動”,我把一本讀書筆記交給班主任,全班沒有人像我這樣認真地讀書,自然得了獎。
不過,同時也有許多同學得了獎,得獎的條件并不高。
進入高中後,我讀書很多很雜,但仍然沒有讀到真正重要的書,基本上是一些文史哲方面的小冊子,它們在不久後就遭到了我的鄙夷。
也許唯一的例外是北京大學編寫的一套中國文學史,它使我對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有了大緻的了解,并且開始讀唐詩宋詞以及《儒林外史》、《孽海花》等小說。
出于對宇宙的神秘感,我也讀了一些天文學的小冊子。
有一陣,我想提高寫作能力,便用心摘錄各種小說和散文中的漂亮句子。
為了增加詞彙量,我竟然還認真地讀起了詞典,邊讀邊把我覺得用得上的詞條抄在筆記簿上。
不過我終于發現,其實這些做法對于寫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幸虧我這樣做的時間不長,否則,我可能會成為一個鋪陳辭藻的平庸作家。
我在中學時代的讀書收獲肯定不在于某一本書對于我的具體影響,而在于養成了讀書的習慣。
從那時開始,我已經把功課看得很次要,而把更多的時間用來讀課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