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鬼 四
關燈
小
中
大
大坳村子裡的小孩子,從七歲到十二歲,數起來,總不止五十。
這些猴兒小子在這一個時期内,是不是也有城市人所謂知慧教育不?是有的。
在場坪團防局内鄉長辦公地的體面下,就曾成立了一區初級小學的。
學校成立後學生也并不是無來源,如那村中執政的兒子,廟祝的兒子,以及中産階級家中父老希望本宗出個聖賢的兒子,由一個當前清在城中取過一次案首民國以來又入過師範講習所的老童生統率,終日在團防局對面那天王廟戲樓上讀新國文課本蠻熱鬧。
但學生數目還不到兒童總數五分之一分,并且有兩個還隻是六歲。
餘下的怎樣?難道就是都像毛弟一樣看牛以外就隻蹲到竈旁用鐮刀砍削木陀螺?在大坳學校以外還有教育的,倘若是,我們可以拿學校來比譬僧侶貴族教育,則另外還有所謂平民的武士教育在。
沒有固定的須鄉中供養的教師,也不見固定的挂名的學生,隻是在每一天下午吃了晚飯後,在去場頭不遠一個叫作貓貓山的地方,這裡有那自然的學校,是這地方兒童施以特殊教育的地點。
遇到天雨便是放學時。
若天晴,大坳村裡小孩子,就是我所舉例說是從七到十二歲的小猴兒崽子,至少有三十個到此。
還有更小的。
還有更大的。
又還有娘女們,抱了三歲以下的小東西來到這個地方的。
那些持着用大羊奶子樹做的煙杆由他孫崽子領道牽來的老人,那些曾當過兵頸項上挂有銀鍊子還配着嶄新黃色麂皮抱肚的壯士,那些會唱山歌愛說笑話的孤身長年,那些懂得猜謎的精健老娘子,全都有。
每一個人發言,每一個人動作,全場老少便都成了忠實的觀衆與熱心的欣賞者;老者言語行為給小孩子以人生的經驗,小孩子相打相撲給老年人以喜劇的趣味。
這學校,究竟創始了許多年?沒有人知道。
不過很明白的是如今已得靠小孩牽引來到這坪裡的老頭兒,當年做小孩時卻曾在此玩大的,至少是,比天王廟的小學的年齡,總老過了十倍了。
每一天當太陽從寨西大土坡上落下後,這裡就有人陸續前來了。
住在大坳村子裡的人,為了抱在手上的小孩嚷着要到貓貓山去看熱鬧,特意把一頓晚飯提早吃,也是常有的事情。
保董有時宣布他政見,也總選這個處所。
要探聽本村消息這裡是個頂方便地方。
找巫師還願,尤其是除了到這裡來找他那兩個徒弟以外,讓你打鑼也白費神。
另一個說法,這裡是民衆劇場,是地方參事廳,單說是學校,還不能把他的範圍括盡! 到了這裡有些什麼樣的玩意兒?多得很。
感謝天,特為這村裡留下一些老年人,由這些老年人口中,可以知道若幹年前打長毛的故事是怎樣的給了本村人以光輝啊!同輩碩果僅存是老年人的悲哀,因了這些故事的複述,眼看到這些孫曾後輩小小心中為給注入本村光榮的夢以後的驚訝,以及因此而來的人格的擴張,老年人當到此時節,也像即刻又成了壯年奮勇握刀橫槊的英雄了。
那些退伍的兵呢,他們能告給人以一些屬于鄉中人所知以外奇怪有趣的事迹,如像草煙作興賣到一塊錢一枚,且未吃以前是用玻璃紙包好。
又能很大方的拿出一些銀角子來作小孩子打架勝利的獎品。
這小小白色圓東西,便是這本村壯士從湖北省或四川省歸來帶回的新聞,一個小孩子從這銀角子上頭就可以在腦子中描寫一部英雄史,一個小孩子從這銀角子上頭也可以做着無涯境的夢,這小東西的休息處是那偉大的人物胸前嶄新的黃色麂皮抱肚中,當到一個小孩把同等身材孩子撲倒三人以上時,就成那勝利武士的獎品了。
遇到唱山歌時節,這裡隻有那少壯孤身長年的分的。
又要俏皮,又要逗小孩子笑,又同時能在無意中掠取當場老婆子的眼淚與青年少女的愛情的把戲,是算長年們最拿手的山歌。
得小孩們山莓紅薯一類供養最多的,是教山歌的師傅,把少女心中的愛情的火把燃起來,除了山歌是像除了引線燈芯一類東西。
(藝術的地位,在一個原始社會裡,無形中已得到較高安置了。
)這些長年們,同一隻陽雀樣子自由唱他編成的四句齊頭歌,可以說是他在那裡施展表現“博取同情的藝術”,以及教小孩子以将來對女子的“愛的技術”。
猜謎呢,那大多數是為小女孩預備的遊戲,這是在訓練那些小小頭腦,以目中所習見的一切的物件用些韻語說出來,男小子是不大相宜于這事情的。
男小孩子是來此纏腰,打斤鬥,做蝦蟒吃水,裁天樹,做老虎伸腰,同到各對各的打平和架。
選出了對子,在大坪壩内,當到公證人來比武,那是這裡男小子的唯一的事業,從這訓練中,養成了強悍的精神以外還給了老年人以愉快,長毛即不會再現于此時代,同長毛樣的來去無常的邊苗還多,武藝是村中人人所必需,也很明顯了啊。
如今是初夏,這晚會,自然是比天氣還冷雨又很多的春天為要熱鬧
這些猴兒小子在這一個時期内,是不是也有城市人所謂知慧教育不?是有的。
在場坪團防局内鄉長辦公地的體面下,就曾成立了一區初級小學的。
學校成立後學生也并不是無來源,如那村中執政的兒子,廟祝的兒子,以及中産階級家中父老希望本宗出個聖賢的兒子,由一個當前清在城中取過一次案首民國以來又入過師範講習所的老童生統率,終日在團防局對面那天王廟戲樓上讀新國文課本蠻熱鬧。
但學生數目還不到兒童總數五分之一分,并且有兩個還隻是六歲。
餘下的怎樣?難道就是都像毛弟一樣看牛以外就隻蹲到竈旁用鐮刀砍削木陀螺?在大坳學校以外還有教育的,倘若是,我們可以拿學校來比譬僧侶貴族教育,則另外還有所謂平民的武士教育在。
沒有固定的須鄉中供養的教師,也不見固定的挂名的學生,隻是在每一天下午吃了晚飯後,在去場頭不遠一個叫作貓貓山的地方,這裡有那自然的學校,是這地方兒童施以特殊教育的地點。
遇到天雨便是放學時。
若天晴,大坳村裡小孩子,就是我所舉例說是從七到十二歲的小猴兒崽子,至少有三十個到此。
還有更小的。
還有更大的。
又還有娘女們,抱了三歲以下的小東西來到這個地方的。
那些持着用大羊奶子樹做的煙杆由他孫崽子領道牽來的老人,那些曾當過兵頸項上挂有銀鍊子還配着嶄新黃色麂皮抱肚的壯士,那些會唱山歌愛說笑話的孤身長年,那些懂得猜謎的精健老娘子,全都有。
每一個人發言,每一個人動作,全場老少便都成了忠實的觀衆與熱心的欣賞者;老者言語行為給小孩子以人生的經驗,小孩子相打相撲給老年人以喜劇的趣味。
這學校,究竟創始了許多年?沒有人知道。
不過很明白的是如今已得靠小孩牽引來到這坪裡的老頭兒,當年做小孩時卻曾在此玩大的,至少是,比天王廟的小學的年齡,總老過了十倍了。
每一天當太陽從寨西大土坡上落下後,這裡就有人陸續前來了。
住在大坳村子裡的人,為了抱在手上的小孩嚷着要到貓貓山去看熱鬧,特意把一頓晚飯提早吃,也是常有的事情。
保董有時宣布他政見,也總選這個處所。
要探聽本村消息這裡是個頂方便地方。
找巫師還願,尤其是除了到這裡來找他那兩個徒弟以外,讓你打鑼也白費神。
另一個說法,這裡是民衆劇場,是地方參事廳,單說是學校,還不能把他的範圍括盡! 到了這裡有些什麼樣的玩意兒?多得很。
感謝天,特為這村裡留下一些老年人,由這些老年人口中,可以知道若幹年前打長毛的故事是怎樣的給了本村人以光輝啊!同輩碩果僅存是老年人的悲哀,因了這些故事的複述,眼看到這些孫曾後輩小小心中為給注入本村光榮的夢以後的驚訝,以及因此而來的人格的擴張,老年人當到此時節,也像即刻又成了壯年奮勇握刀橫槊的英雄了。
那些退伍的兵呢,他們能告給人以一些屬于鄉中人所知以外奇怪有趣的事迹,如像草煙作興賣到一塊錢一枚,且未吃以前是用玻璃紙包好。
又能很大方的拿出一些銀角子來作小孩子打架勝利的獎品。
這小小白色圓東西,便是這本村壯士從湖北省或四川省歸來帶回的新聞,一個小孩子從這銀角子上頭就可以在腦子中描寫一部英雄史,一個小孩子從這銀角子上頭也可以做着無涯境的夢,這小東西的休息處是那偉大的人物胸前嶄新的黃色麂皮抱肚中,當到一個小孩把同等身材孩子撲倒三人以上時,就成那勝利武士的獎品了。
遇到唱山歌時節,這裡隻有那少壯孤身長年的分的。
又要俏皮,又要逗小孩子笑,又同時能在無意中掠取當場老婆子的眼淚與青年少女的愛情的把戲,是算長年們最拿手的山歌。
得小孩們山莓紅薯一類供養最多的,是教山歌的師傅,把少女心中的愛情的火把燃起來,除了山歌是像除了引線燈芯一類東西。
(藝術的地位,在一個原始社會裡,無形中已得到較高安置了。
)這些長年們,同一隻陽雀樣子自由唱他編成的四句齊頭歌,可以說是他在那裡施展表現“博取同情的藝術”,以及教小孩子以将來對女子的“愛的技術”。
猜謎呢,那大多數是為小女孩預備的遊戲,這是在訓練那些小小頭腦,以目中所習見的一切的物件用些韻語說出來,男小子是不大相宜于這事情的。
男小孩子是來此纏腰,打斤鬥,做蝦蟒吃水,裁天樹,做老虎伸腰,同到各對各的打平和架。
選出了對子,在大坪壩内,當到公證人來比武,那是這裡男小子的唯一的事業,從這訓練中,養成了強悍的精神以外還給了老年人以愉快,長毛即不會再現于此時代,同長毛樣的來去無常的邊苗還多,武藝是村中人人所必需,也很明顯了啊。
如今是初夏,這晚會,自然是比天氣還冷雨又很多的春天為要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