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想一個古人
關燈
小
中
大
世世代代。
收割後光秃秃的土地一塊一塊斜挂在山坡上。
而在臨近溪水的大路邊上,那些石頭砌成的寨子靜靜聳立着,仿佛一個不太真實的夢境一般。
一些個頭矮小花紋斑駁的母牛在寨子四周。
這些母牛是黃牛與犏牛雜交的後代。
這些雜種牛身上已經沒有了父系的矯健與母系的優雅,但似乎能在任何地方都找到吃的東西。
帶刺的灌木,路邊上撲滿塵土的枯草,牧人們丢棄的破衣爛衫,某處廢墟斷牆上泛出的鹽堿,它們會吞下所有能夠到口的東西,然後産下一點稀薄的牛奶。
現在,這片土地上,村子的四周,這種形象猥瑣的雜種奶牛的數量似乎是越來越多了。
嚴冬到來的時候,它們甚至成群結隊從四周的村寨進入鎮子,在街道上逡巡,四處搜尋食物。
這些食物的種類很多。
被風卷着四處滾動的紙團,牆上張貼的标語或公告背後的糨糊,菜市場上的廢棄物,它們甚至把頭伸進垃圾桶裡,用頭拱動,用舌頭翻檢,都能找到果腹的東西。
正是因為這些雜種奶牛的形象,我家停止了訂購城郊農民每天送到門口的一瓶牛奶。
在這個差不多等于是去朝聖的路上,我不應該描繪這樣的牲畜與生命,但是,這種牲畜就是不斷地三三兩兩地出現在眼前,讓人看見。
讓人想起它們默默尋食時的種種情狀。
好在現在是在納覺,離鄉政府所在的卓克基鎮已經有十多公裡的路程,而縣城的所在地就在更遠的地方了。
這些顯得特别認命的雜牛們,踩着十月的一地薄霜,在收割後的地裡有一口無一口啃食玉米稭子。
這倒是一種潔淨的食物。
村子裡的小孩子們有時也會下到地裡,拔一根稭子在手裡,慢慢咀嚼,細細地品嘗那薄薄甜味和淡淡的清香。
我也有過一個那樣面孔髒污,眼光卻泉水般清潔明亮的童年! 想起日益遠去的童年時光,内心總有一種隐隐的痛楚與莫名的憂傷! 隻是不記得,在那個地裡鋪着薄薄霜華的十月的清晨,我在納覺寨子邊是不是也如此這般地想起了童年。
隻是記得,納覺寨子邊的這個早晨也像所有下霜的十月的清晨一樣,陽光照耀得特别明亮。
山坡上稀疏的樹林裡傳來的野畫眉的叫聲十分清脆悠揚。
那是一長加兩短的清脆鳴叫。
人們聽見那聲音,可以想象出任何一個三個音節的詞組或句子。
在嘉絨的不同地方,人們會把這三個音節聽成不同的句子。
在納覺這個地方,人們把這野畫眉叫出的三個音節聽成天氣預報。
我們把車寄停在一戶人家的院子裡時,女主人對我們說畫眉是在說:勒——澤得!勒——澤得! 大家都知道,這句藏語就是天要熱的意思,也就是說,成群的畫眉向我們預報今天是個晴天。
女主人還說:你們肯定是去朝拜阿旺紮巴的,凡是有人去山上朝拜時,這條山溝裡總是風和日麗的好天氣。
走出這家院門時,有人開了一句玩笑。
他說:要是天天都有人來朝拜阿旺紮巴,那這個村子的莊稼與果樹就都要旱死了。
這句話出口,大家都沒有像往常聽到這類笑話一樣笑出聲來。
于是,說笑話的人掌了掌自己的嘴巴。
走在朝聖的路上,這群平常什麼都敢調侃的人,心裡突然便有些禁忌了。
這時,另一種鳥叫起來,叫的是四個音節,于是大家心裡都響起了一個名字:阿旺紮巴!阿旺紮巴!大家都陷入到某種特别的磁場中了。
山路蜿蜒向上,路邊的灌木落盡了葉子,幹硬的樹枝擦在靴子和褲腿上,嚓嚓作響。
黃連、野櫻桃、野薔薇、報春、杜鵑、紅柳和銀木,這麼多的樹叢叢密密,在夏天是那樣的千姿百态,現在卻僵直地伸展出深色的枝幹,一片蕭然。
隻有柏樹還深深地綠着,在輕風中發出歎息般的細密聲響。
太陽越升越高,石頭上枯草上的霜花慢慢化開,于是,森林黑土的濃重氣息又充滿了鼻腔。
當我們在一片背風的枯草地上坐下來休息時,一隊香客超過了我們。
他們的臉上有着更多的虔誠與期望,于是,他們有着比我們這一行人更亮的眼光。
收割後光秃秃的土地一塊一塊斜挂在山坡上。
而在臨近溪水的大路邊上,那些石頭砌成的寨子靜靜聳立着,仿佛一個不太真實的夢境一般。
一些個頭矮小花紋斑駁的母牛在寨子四周。
這些母牛是黃牛與犏牛雜交的後代。
這些雜種牛身上已經沒有了父系的矯健與母系的優雅,但似乎能在任何地方都找到吃的東西。
帶刺的灌木,路邊上撲滿塵土的枯草,牧人們丢棄的破衣爛衫,某處廢墟斷牆上泛出的鹽堿,它們會吞下所有能夠到口的東西,然後産下一點稀薄的牛奶。
現在,這片土地上,村子的四周,這種形象猥瑣的雜種奶牛的數量似乎是越來越多了。
嚴冬到來的時候,它們甚至成群結隊從四周的村寨進入鎮子,在街道上逡巡,四處搜尋食物。
這些食物的種類很多。
被風卷着四處滾動的紙團,牆上張貼的标語或公告背後的糨糊,菜市場上的廢棄物,它們甚至把頭伸進垃圾桶裡,用頭拱動,用舌頭翻檢,都能找到果腹的東西。
正是因為這些雜種奶牛的形象,我家停止了訂購城郊農民每天送到門口的一瓶牛奶。
在這個差不多等于是去朝聖的路上,我不應該描繪這樣的牲畜與生命,但是,這種牲畜就是不斷地三三兩兩地出現在眼前,讓人看見。
讓人想起它們默默尋食時的種種情狀。
好在現在是在納覺,離鄉政府所在的卓克基鎮已經有十多公裡的路程,而縣城的所在地就在更遠的地方了。
這些顯得特别認命的雜牛們,踩着十月的一地薄霜,在收割後的地裡有一口無一口啃食玉米稭子。
這倒是一種潔淨的食物。
村子裡的小孩子們有時也會下到地裡,拔一根稭子在手裡,慢慢咀嚼,細細地品嘗那薄薄甜味和淡淡的清香。
我也有過一個那樣面孔髒污,眼光卻泉水般清潔明亮的童年! 想起日益遠去的童年時光,内心總有一種隐隐的痛楚與莫名的憂傷! 隻是不記得,在那個地裡鋪着薄薄霜華的十月的清晨,我在納覺寨子邊是不是也如此這般地想起了童年。
隻是記得,納覺寨子邊的這個早晨也像所有下霜的十月的清晨一樣,陽光照耀得特别明亮。
山坡上稀疏的樹林裡傳來的野畫眉的叫聲十分清脆悠揚。
那是一長加兩短的清脆鳴叫。
人們聽見那聲音,可以想象出任何一個三個音節的詞組或句子。
在嘉絨的不同地方,人們會把這三個音節聽成不同的句子。
在納覺這個地方,人們把這野畫眉叫出的三個音節聽成天氣預報。
我們把車寄停在一戶人家的院子裡時,女主人對我們說畫眉是在說:勒——澤得!勒——澤得! 大家都知道,這句藏語就是天要熱的意思,也就是說,成群的畫眉向我們預報今天是個晴天。
女主人還說:你們肯定是去朝拜阿旺紮巴的,凡是有人去山上朝拜時,這條山溝裡總是風和日麗的好天氣。
走出這家院門時,有人開了一句玩笑。
他說:要是天天都有人來朝拜阿旺紮巴,那這個村子的莊稼與果樹就都要旱死了。
這句話出口,大家都沒有像往常聽到這類笑話一樣笑出聲來。
于是,說笑話的人掌了掌自己的嘴巴。
走在朝聖的路上,這群平常什麼都敢調侃的人,心裡突然便有些禁忌了。
這時,另一種鳥叫起來,叫的是四個音節,于是大家心裡都響起了一個名字:阿旺紮巴!阿旺紮巴!大家都陷入到某種特别的磁場中了。
山路蜿蜒向上,路邊的灌木落盡了葉子,幹硬的樹枝擦在靴子和褲腿上,嚓嚓作響。
黃連、野櫻桃、野薔薇、報春、杜鵑、紅柳和銀木,這麼多的樹叢叢密密,在夏天是那樣的千姿百态,現在卻僵直地伸展出深色的枝幹,一片蕭然。
隻有柏樹還深深地綠着,在輕風中發出歎息般的細密聲響。
太陽越升越高,石頭上枯草上的霜花慢慢化開,于是,森林黑土的濃重氣息又充滿了鼻腔。
當我們在一片背風的枯草地上坐下來休息時,一隊香客超過了我們。
他們的臉上有着更多的虔誠與期望,于是,他們有着比我們這一行人更亮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