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

關燈
,注意防火。

    ”他讪讪地說。

     他開了房門,并向我一一交點屋子裡的東西:床、桌子、條凳、水瓶、瓷盆、黑白電視、電視套子……最後,他揭開枕巾說:“看清楚了,下面是兩個枕芯。

    ” 我向站在父親身後的旦科眨眨眼,說:“還有這麼多的灰塵。

    ” 這句揶揄的話并沒有在那張泛着油汗的臉上引起任何表情變化。

    他轉身走了。

    留下我獨自面對這布滿石棉灰塵的房間,縣城四周赤裸的岩石中石棉與雲母的儲量十分豐富。

    許多讀者一定對這種下等旅館有所體驗,它的房間無論空了多久都會留下前一個宿客的氣味與痕迹,而這種氣味隻會令人在這個陌生的地方倍感孤獨。

     那個孩子呆呆地望着我撣掉床鋪上的灰塵,臉上神情寂靜而又憂郁,我叫他坐下來分享飲料和餅幹。

     “你怎麼不上學?” 他包着滿口餅幹,搖搖頭。

     “這裡不會沒有學校吧?”我說。

     旦科終于咽下了餅幹,說這裡有幼兒園、小學、中學,可他爸爸不叫他上學。

     “你上過學嗎?” 我點點頭。

     “你叫什麼名字,我的名字都告訴你了。

    ” “阿來。

    ” “我有個表哥也叫阿來。

    ” “那我就是你表哥了。

    ” 他突然笑了起來,笑聲幹燥而又清脆,“不,我們家族的姓是不一樣的,我們姓寺朵。

    ” “我們姓若巴。

    ” “我表哥死了,我們的村子也完了,你知道先是樹子被砍光了,泥石流下來把村子和許多人埋了。

    我表哥、媽媽、姐姐……” 我不知道如何去安慰這個内心埋葬着如此創痛的孩子。

    我打開窗簾,一束強光立即照亮了屋子,也照亮了從窗簾上抖落下來的雲母碎片,這些可愛的閃着銀光的碎片像一些斷續的靜默的語彙在空氣中飄浮,慢慢越過挂在斜坡上的一片參差屋頂。

     旦科的眼珠在強光下呈綿羊眼珠那樣的灰色。

    他在我撩起窗簾時舉起手遮住陽光,現在,他纖細的手又緩緩地放了下來。

     “你想什麼?叔叔。

    ” “哦……給你一樣東西。

    要嗎?”我問他。

     “不。

    以前阿媽就不叫我們白要東西。

    以前村口上常有野人放的野果,我們不要。

    那個野人隻準我爺爺要。

    别的人要了,他們晚上就進村來發脾氣。

    ”他突然話題一轉,“你會放電視嗎?” 不知為什麼我搖了搖頭。

     “那我來給你放。

    ”他一下變得高興起來,他爬到凳子上,接通天線,打開開關,并調出了清晰的圖像。

    在他認真地撥弄電視時,我從包裡取出一疊九寨溝的照片放在他面前。

     “你照的?” “對。

    ” “你就是從那裡來的?” “對。

    ” 他的指頭劃向溪流上古老的磨坊:“你們村子裡的?” 我沒有告訴他那不是我們村子的磨坊。

     他拿起那疊照片,又怏怏地放下了。

     “阿爸說不能要别人的禮物,要了禮物人家就要進我們的房子來了。

    人家要笑話我們家窮。

    ” 我保證不進他們的屋子旦科才收下了那些照片。

    然後,才十分禮貌地和我告别,門剛鎖上,外面又傳來一隻溫柔的小狗抓撓門闆的聲響。

    我又把門打開,旦科又怯生生地探進他的小腦袋,說:“我忘記告訴你廁所在哪個地方了。

    ” 我揚揚手說:“明天見。

    ” “明天……明天我可能就要病了。

    ”小旦科臉上那老成憂戚的神情深深打動了我,“阿爸說我一犯病就誰也認不出來了。

    ” 這種聰明、禮貌、敏感,帶着纖弱美感的孩子往往總是有某種不幸。

     “我喜歡你,你就像我弟弟。

    ” “我有個哥哥。

    你在路上見到他了嗎?”見我沒有回答,他輕輕說,“我走了。

    ”我目送他穿過光線漸漸暗淡的巷道。

    太陽已經落山了,黃昏裡響起了強勁的風聲,從遙遠的河谷北面漸漸向南。

    我熟悉這種風聲。

    凡是林木濫遭砍伐的大峽谷,一旦擺脫掉酷烈的陽光,地上、河面的冷氣起來,大風就生成了。

    風暴攜帶塵土、沙粒無情地向人類居住地——無論是鄉村還是城鎮抛撒。

    離開時,又帶走人類生活産生的種種垃圾去污染原本潔淨美麗的空曠荒野。

     我躺在床上,電視裡正在播放系列節目《河殇》,播音員憂戚而飽滿的男性聲音十分契合我的心境,像一隻寬厚的手安撫我入眠。

     醒來已是半夜了,電視節目早已結束,屏幕上一片閃爍不定的雪花。

     我知道自己是做夢了。

    因為有好一陣子,我盯着熒光屏上那些閃閃爍爍的光斑,張開幹渴的嘴,期待雪花降落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