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之國度

關燈
——不久,風兒将開始吹送,如同開花結果一般,是很久很久以前便已訂好的規則。

    我們的臉頰摩娑着青草,發絲随風飄揚,摘下水果享用,做着星辰和黎明的美夢,一同在這世上生活。

    總有一天,讓我們一起手牽着手,回歸那耀眼光輝的誕生處吧。

    

01

大家第一次誦念“祈禱文”時的情形,至今仍曆曆在目。

    那時候,分校内的人們首次結合成一個生命共同體。

    想出“祈禱文”的人,是小時候頻頻遭受暴力、過度驚吓,因而說話帶有口吃的健;當時他一再結結巴巴地告訴大家,我們在就寝前應該要彼此問候。

    起初沒人肯配合,還有人嚷着說這麼做很惡心,但是自從健很認真地朗誦他所想的“祈禱文”後,原本在一旁嘻笑,抱着半開玩笑的态度聆聽的孩子和老師們,最後全部鴉雀無聲。

    從此,衆人便養成在就寝前先悄聲誦念“祈禱文”後才入睡的習慣。

    

02

鶴老師茫然伫立于山丘上,任憑和風吹拂。

    正是春暖花開的時節,櫻花花瓣乘風翩然飛舞。

    離去的孩子,以及來訪的孩子。

    老師低頭俯看腳下那雙全新的涼鞋。

    過去他隻穿草鞋,但畢業生們說“穿這樣比較好看”,因而送了他一雙HAWKINS牌的涼鞋。

    穿上之後,确實相當舒服,所以老師便将先前穿的草鞋吊在柱子上,從此改穿這雙涼鞋。

     “老師,再見。

    ” 放學的學生們向站在山丘上的鶴老師揮手道别。

    山村裡的春天甯靜無比,讓人感到昏昏欲睡。

     鶴老師個子嬌小,長得骨瘦嶙峋。

    他那膝蓋微彎、身材清瘦的身影,仿佛一陣強風吹來,便會被吹跑一般。

    光秃的頭頂,輕柔地覆蓋着幾縷白發,圓框的眼鏡下,是一對細小的雙眸。

     由于人人都叫他鶴老師,所以鮮少有人知道他的本名是遠山一郎。

    鶴老師長期以來一直是擔任這所學校的校長。

    究竟已有多長的時間,幾乎連他自己也想不起來。

    前不久他蓦然想到此事,試着屈指一數,這才發現他擔任教職已有兩百多年之久。

     不過,他從未忘卻昔日那個分校裡的老師和孩子們。

    開學典禮就快到了。

    每當春天來臨,鶴老師便會像這樣獨自在山丘上伫立。

    他在等待。

    因為他們今年一定會回來。

    

03

那是局勢不斷惡化的時代。

    全國皆籠罩在一股灰暗的氣氛當中,唯獨在東北居于極北之地的某縣,一處人迹不逢的深山裡,可以對目前的局勢漠不關心。

     鶴老師受常野一族的父母們所托,在此處建了一座小型學校。

    過着近乎自給自足的生活。

    常野一族的人們個性溫柔敦厚,但離開常野在外生活多年,有許多人因為本身的特殊能力而造成精神失常,這對感情纖細的孩子們來說,不論是肉體還是精神方面,都将帶來嚴重的影響。

    為了讓孩子們有個可以療養身心的場所,因而挑選了這處林木繁茂之地。

    但随着戰況逐漸逼近,這裡也愈來愈有避難所的味道。

     當老師拓荒墾田,建造了小屋,總算可以保有最基本的生活水平時,來了最早的兩名小孩。

     健來自大阪。

    由于父母感情不睦,所以他從襁褓時便受盡父母的折磨,他的祖父母看了不忍心,于是便帶着他離開了父母。

    健的眼神充滿怯意,盡管已年滿十歲,說起話來卻仍是斷斷續續,無法連貫。

    不過,來到這裡沒多久,老師便發現他體内埋藏了無比優美的辭句等待發掘。

     绫今年七歲,來自橫濱。

    由于氣喘的毛病頻頻發作,所以長得消瘦而憔悴,可是她是個堅忍、乖巧的女孩。

    绫一家人擁有人稱“遠目”的預知能力,但她母親受不了都市所看到的景象,就此失蹤,下落不明。

     他們三人的平靜生活就此展開。

    原本全身精神緊繃的孩子們,自從和鶴老師一同過着平淡的山居生活後,也明顯變得平靜許多。

    绫的氣喘已大幅改善,但她似乎每當黎明将至便會作夢,嘴裡總是喊着“媽、媽”,令人挂心。

     某日清晨,鶴老師結束巡視田地的工作回到小屋時,看見健和绫朝森林的方向伫立。

     “老師,有人在唱歌呢。

    ” 绫轉身望着鶴老師。

     仔細聆聽後,發現确實有歌聲從森林中傳出。

    那并不是日本歌。

    有名年輕女子,以其清澈、高雅、略帶悲壯的歌聲,回蕩在晨曦下煙霭缭繞的山中。

    宛如西洋神話中,那迷惑水手的魔女歌聲,鶴先生如此暗忖。

     不久,歌聲止歇,三人着手準備早餐,但心中仍挂念着此事。

    

04

鶴老師是在走入山中摘采山菜時,發現那名倒地的女子。

     顯而易見地,她因服毒而臉色發青。

     鶴老師将那名女子搖醒,伸指進入她的喉中,讓她将胃裡的東西吐個精光,然後再讓她飲下大量的溪水。

    等女子醒來後,鶴老師仔細端詳她的模樣,發現她是名膚光勝雪、體态豐腴、看起來很有教養的年輕姑娘。

    這名女子淚眼汪汪,始終不發一語;鶴老師帶她回小屋,孩子們看了大吃一驚,但绫一眼便喜歡上這名女子,從此終日圍繞在她身邊不肯離開。

     鶴老師什麼話也沒說,一樣過着那平淡的生活。

    某日,那名女子主動說道:“可否讓我幫您的忙。

    ”就這樣開始幫忙打點三餐和瑣碎的家事。

    她是位靈巧的女子,生性開朗,總是身手俐落地忙個不停。

     這名女子似乎出身名門。

    她熟谙音樂、文學、美術,在這窮鄉僻壤之中,教導孩子們畫畫和歌唱。

    孩子們都稱呼她為“小町老師”。

     小町老師早晚都會以她那嘹亮悠揚的嗓音歌唱。

    舉凡日本歌、西洋歌,無不拿手,她會哼唱的曲目,多得令人驚歎。

     “你是在哪兒學會這麼多歌曲的?” 經鶴老師這麼一問,女子有點羞怯。

     “我曾經就讀過上野的音樂學校。

    曾夢想着日後能前往歐洲演唱日本歌曲。

    ” 她眼中登時淚眼迷濛,鶴老師見狀,便不再追問。

    

05

某日,绫在西邊森林的溪流捕魚,一時腳下打滑,被溪水淹沒。

    那是眨眼間發生的事。

    正當鶴老師縱身躍進溪裡時,從激流中驟然竄出一個巨大的身影。

    鶴老師為之雙目圓睜。

    這名大漢的肩上,坐着全身濕透的绫,仍舊一臉驚魂未定的模樣。

     過去從未見過這名大漢。

    他渾身肌肉贲張、虬髯叢生,但卻擁有一對柔和沉靜的雙眸。

    莫非此人是山中的居民……鶴老師如此喃喃低語着。

     道過謝之後,男子颔首回禮,接着以他那龐大的身軀所難以想像的輕靈身手,順着山谷攀登而上。

    猶如一座會移動的岩石。

    他載着绫來到分校,輕輕将她放下。

     從那天起,大漢便經常前來造訪,他幫忙修繕房屋,才一眨眼的工夫便砍好了柴薪,最後他天天到分校報到。

    當他緩步徐行時,不知不覺間,身旁已聚滿了許多小鳥和動物們。

    這名大漢好像不會說話。

    但不可思議的是,他的耳朵似乎聽得見,而且還能發出像鳥獸般的叫聲。

    孩子們很快便和他打成一片。

    他帶着孩子們進入山中,教他們分辨毒草、捕捉野獸、結繩,以及觀測天氣等方法。

    大家都稱他次郎老師。

    因為他那粗糙的麻衣上,以拙劣的刺繡縫着“次郎”二字。

     绫和健日益健壯。

    健還是一樣有口吃的毛病,但是日常會話已沒什麼問題,還經常能出口成章。

    健的家族,原本便是常野代代演出物語與和歌的門第。

    他腦中理應滿是該由他來講述、演出的文辭。

    如同是要加以補足般,他對此相當認真執着,不停地寫下形形色色的和歌。

    除了常野一族流傳的和歌外,還有他自己創作的和歌夾雜其中,令鶴老師大為驚歎。

     生活穩定後,臉上逐漸浮現過人智慧的绫,有時在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