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無一失的殺手
關燈
小
中
大
馬克·桑德森喜歡女人。
這就跟他喜歡五成熟、拌上生菜色拉的阿伯丁安古斯裡脊牛排一樣——這二者他同樣欣賞。
要是覺得餓了,他會打電話給一家合适的餐館,讓人把他想吃的菜肴送到他的頂樓公寓。
他消費得起,因為他是一個身價幾百萬的富翁,而且單位是英鎊——即使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一英鎊也可以抵上兩美元。
與大多數事業有成的富人一樣,他有三重生活:作為倫敦市成功人士、鑽石王老五的公開的職業生活;他的私生活——私生活這個詞兒現在未必就是字面的意思,很多人喜歡将自己的私生活曝光于公衆之下;還有他的秘密生活。
他的第一種生活經常出現在各大報紙專欄和電視節目裡。
他沒有受過什麼正規的教育,但頭腦聰明。
六十年代,他開始在倫敦西區從事房地産代理工作,兩年後他就學會了遊戲規則,更重要的是,他學會了鑽法律的空子。
二十三歲時,他獨自做成了第一筆生意,在僅僅二十四小時内就敲定了聖約翰林地的一處住宅,掙得了一萬英鎊的利潤。
此後他創建了哈密爾頓股份公司,這份産業十六年來一直是他的主要财富。
之所以起這個名字,是因為他的第一筆交易房産位于哈密爾頓街。
這是他最後一次感情用事。
七十年代初,賺夠一百萬英鎊後,他不再從事住宅買賣業務,轉而去做寫字樓開發了。
到七十年代中期,他的财富已接近五百萬英鎊,開始搞多種經營。
他如同得了點金術一般,在金融、銀行、化工品和地中海度假旅遊項目上,都搞得與聖約翰林地的房地産業一樣紅火。
報紙報道了,人們相信了,哈密爾頓旗下十個産業的股票價格也在持續上漲。
就在同一份報紙的其他版面上,可以看到他的私生活。
擁有攝政公園的頂層套房、伍斯特郡的伊麗莎白時代莊園、盧瓦爾河谷的古堡、昆蒂布的别墅,以及遊艇、蘭博基尼和勞斯萊斯汽車,還不斷有年輕漂亮的新晉女明星跟他合影,或分享那張四米寬的大床。
這樣的一個人,免不了會成為報紙八卦專欄讀者所關注的人物。
如果這是在五十年前,諸如身價百萬美元的女演員的離婚聽證、選美小姐的生父提出訴訟之類的醜聞一旦見報就能毀掉他的前程,但在現在這個年代,八十年代,這些報道隻能證明他有能力搞定這種事,這在倫敦西區的時髦人士中,甚至被認為出色得引人羨慕。
他真是個相當受公衆矚目的人物。
馬克·桑德森的秘密生活則是另一回事,可以歸納為一個詞:厭煩。
他從心底裡對這一切都感到厭煩。
他曾經說過的一句名言“馬克想要什麼就有什麼”,現在已經變成一個酸溜溜的笑話。
他三十九歲,身體強壯,長得并不難看,有點像馬龍·白蘭度,但依然是孤身一人。
他知道他需要某個人,不用很多,隻要一個就夠了。
他們可以一起生幾個孩子,在鄉間擁有一個共同的家。
他也知道,他很難找到這個人,因為他清楚地知道他需要的人是什麼樣,而十年來他還從沒有遇到哪怕一個這樣的人。
與大多數喜歡女性的富人一樣,他隻會喜歡不看重他的地位、錢财、權力和名聲的女人。
與大多數追求女性的富人不同的是,對此他還能夠保持足夠的自我分析能力,還能時常自我警醒——公開地如此聲明隻會死得很難看。
他認定永遠不會遇到她了,但在初夏的一個日子裡,他遇到了。
那是在一次慈善事業的晚會上,大家度過了一個乏味的晚上,而門票那點餘錢隻夠給孟加拉國的孩子們送去一碗牛奶。
她在房間的另一邊,傾聽一個拿着一支大雪茄的矮胖男士說話。
她靜靜地聽着,面露微笑,看不出她是對趣聞逸事感興趣,還是被矮胖子的滑稽動作所吸引。
那人正盡力讨好她。
憑着與這位矮胖的電影制片人的點頭之交,桑德森信步走過去,作了自我介紹。
她名叫安吉拉·薩默斯,握住他的那隻手微涼且細長,指甲完美漂亮。
她的另一隻手拿着一杯看上去像是金湯力的飲料——後來他發現隻是湯力水,沒有加酒——但在無名指上有一枚纖細的金戒指。
桑德森對此毫不在意——有些已婚婦女更容易被勾引。
他把那位電影制片人晾在一邊,引着女人到旁邊去交談。
她的外表讓他印象深刻,這有點不尋常;同時也使他激動萬分,這就更不尋常了。
薩默斯夫人身材高挑,身闆挺直,一張臉算不上時髦豔麗,但可以說文靜俊秀。
她的身材按照八十年代骨感美女的标準來看,絕對不夠時尚:她胸部豐滿,腰身纖細,雙腿修長。
她那亮晶晶的栗色頭發盤在腦後,看上去很健康,而不是富貴奢華。
她身上穿了一件樸素的白色連衣裙,襯托出她那略有曬黑的金黃色肌膚。
她沒戴首飾,隻在眼睛周圍略施粉妝,這使她顯得與房間裡的其他社交圈女士很不相同。
他猜測她的年紀是三十歲,後來獲悉是三十二歲。
他猜測那曬黑的肌膚可能是因為冬天常常去阿爾卑斯山滑雪,或春天在加勒比海旅遊,反正說明她或者她丈夫很有錢,可以過上這種生活,就像這房間裡大多數女人一樣。
兩個猜測全都錯了。
後來他得知,她和丈夫居住在西班牙海岸邊的一座農舍裡,靠丈夫寫作關于鳥類的書籍和她自己教英語的微薄收入過日子。
有那麼一會兒,他以為這深色的頭發和眼睛、金色的肌膚和舉手投足間的氣質,也許意味着她是西班牙出生的,但她實際上是英國人,與他一樣。
她告訴他,她來探望住在英格蘭中部地區的父母親,她的一位老同學提議,回去之前應該在倫敦逗留一周時間。
她是一個随和的人。
她沒有奉承他,這正合他的心意,當他說了些稍稍有趣的事,她也不會誇張地大笑去迎合。
“你對我們倫敦西區的社交生活怎麼看?”他們背靠牆壁觀望晚會的時候,他問道。
“很可能不是我該過的生活。
”她若有所思地回答。
“他們就像是關在籠子裡的一群鹦鹉。
”他刻薄地說。
她揚起了眉毛。
“我還以為馬克·桑德森是這裡的一根支柱呢。
”她在嘲笑他,口氣柔和,但很堅定。
“我們社交活動的八卦都傳到西班牙了嗎?”他問道。
“即使在白色海岸,我們也能看到英國的《每日快報》。
”她不動聲色地說。
“也包括對馬克·桑德森私生活的報道嗎?” “是啊。
”她靜靜地說。
“你感興趣嗎?” “我應該感興趣嗎?” “那倒不必。
” “那我就沒興趣。
” 她的回答讓他松了一口氣。
“我很高興,”他說,“可我能問問為什麼嗎?” 她思考了一下。
“這真是很虛僞。
”她說。
“包括我嗎?” 他在低頭看她那樸素的棉布織物裡面緩慢起伏的胸部,這時候她回過頭來看着他。
“我不知道,”她認真地說,“我想,也有一定的可能,你會是個還不錯的人。
” 這個回答使他大吃一驚。
“你也可能是錯的。
”他反駁說。
但她隻是寬容地微笑了一下,像是在對待一個喜歡争吵的小男孩。
過了一會兒,她的朋友們來叫她,她對桑德森客套了幾句,準備離開。
在走向大堂的時候,他輕聲問她可否明天請她出去吃晚飯。
他已經好多年沒有這樣向某位女士發出邀請了。
她并沒反問他怕不怕被别人看到,也許她覺得他肯定會找個沒有狗仔記者的地方。
她考慮了一會兒,然後說:“好的,我想我很高興去。
” 那天夜晚,他一直在想她,對下半夜他從安娜貝爾找來、現在躺在他身邊的皮包骨頭的模特毫不理會。
他躺在床上,眼睛盯着天花闆,腦海裡出現的全是她閃亮的栗色頭發,好像此刻她就躺在他旁邊,而他正撫摸着她金色的肌膚。
他深信,她一定睡得很安穩、很平靜,如同她做其他事情那樣。
黑暗中,他伸手去摸那個模特的胸部,但隻摸到了像小狗耳朵般因為節食而發育不良的乳房。
他走進廚房,燒了一壺咖啡,到一片漆黑的起居室坐下來慢慢喝。
直到太陽從遠處的旺斯台德沼澤地裡升起,他依舊坐在那裡,向外看着公園裡的樹木。
一個星期的時間對于一樁風流韻事來說并不顯得漫長,但足以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或者兩個人甚至三個人的生活。
第二天晚上,他去接她,她來到他的汽車邊。
她把頭發高高绾起盤在頭頂,身上穿了一件帶褶皺的白襯衣,袖子收窄,袖口鑲着花邊,搭配黑色長裙和一條寬皮帶。
這樣的裝束有
這就跟他喜歡五成熟、拌上生菜色拉的阿伯丁安古斯裡脊牛排一樣——這二者他同樣欣賞。
要是覺得餓了,他會打電話給一家合适的餐館,讓人把他想吃的菜肴送到他的頂樓公寓。
他消費得起,因為他是一個身價幾百萬的富翁,而且單位是英鎊——即使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一英鎊也可以抵上兩美元。
與大多數事業有成的富人一樣,他有三重生活:作為倫敦市成功人士、鑽石王老五的公開的職業生活;他的私生活——私生活這個詞兒現在未必就是字面的意思,很多人喜歡将自己的私生活曝光于公衆之下;還有他的秘密生活。
他的第一種生活經常出現在各大報紙專欄和電視節目裡。
他沒有受過什麼正規的教育,但頭腦聰明。
六十年代,他開始在倫敦西區從事房地産代理工作,兩年後他就學會了遊戲規則,更重要的是,他學會了鑽法律的空子。
二十三歲時,他獨自做成了第一筆生意,在僅僅二十四小時内就敲定了聖約翰林地的一處住宅,掙得了一萬英鎊的利潤。
此後他創建了哈密爾頓股份公司,這份産業十六年來一直是他的主要财富。
之所以起這個名字,是因為他的第一筆交易房産位于哈密爾頓街。
這是他最後一次感情用事。
七十年代初,賺夠一百萬英鎊後,他不再從事住宅買賣業務,轉而去做寫字樓開發了。
到七十年代中期,他的财富已接近五百萬英鎊,開始搞多種經營。
他如同得了點金術一般,在金融、銀行、化工品和地中海度假旅遊項目上,都搞得與聖約翰林地的房地産業一樣紅火。
報紙報道了,人們相信了,哈密爾頓旗下十個産業的股票價格也在持續上漲。
就在同一份報紙的其他版面上,可以看到他的私生活。
擁有攝政公園的頂層套房、伍斯特郡的伊麗莎白時代莊園、盧瓦爾河谷的古堡、昆蒂布的别墅,以及遊艇、蘭博基尼和勞斯萊斯汽車,還不斷有年輕漂亮的新晉女明星跟他合影,或分享那張四米寬的大床。
這樣的一個人,免不了會成為報紙八卦專欄讀者所關注的人物。
如果這是在五十年前,諸如身價百萬美元的女演員的離婚聽證、選美小姐的生父提出訴訟之類的醜聞一旦見報就能毀掉他的前程,但在現在這個年代,八十年代,這些報道隻能證明他有能力搞定這種事,這在倫敦西區的時髦人士中,甚至被認為出色得引人羨慕。
他真是個相當受公衆矚目的人物。
馬克·桑德森的秘密生活則是另一回事,可以歸納為一個詞:厭煩。
他從心底裡對這一切都感到厭煩。
他曾經說過的一句名言“馬克想要什麼就有什麼”,現在已經變成一個酸溜溜的笑話。
他三十九歲,身體強壯,長得并不難看,有點像馬龍·白蘭度,但依然是孤身一人。
他知道他需要某個人,不用很多,隻要一個就夠了。
他們可以一起生幾個孩子,在鄉間擁有一個共同的家。
他也知道,他很難找到這個人,因為他清楚地知道他需要的人是什麼樣,而十年來他還從沒有遇到哪怕一個這樣的人。
與大多數喜歡女性的富人一樣,他隻會喜歡不看重他的地位、錢财、權力和名聲的女人。
與大多數追求女性的富人不同的是,對此他還能夠保持足夠的自我分析能力,還能時常自我警醒——公開地如此聲明隻會死得很難看。
他認定永遠不會遇到她了,但在初夏的一個日子裡,他遇到了。
那是在一次慈善事業的晚會上,大家度過了一個乏味的晚上,而門票那點餘錢隻夠給孟加拉國的孩子們送去一碗牛奶。
她在房間的另一邊,傾聽一個拿着一支大雪茄的矮胖男士說話。
她靜靜地聽着,面露微笑,看不出她是對趣聞逸事感興趣,還是被矮胖子的滑稽動作所吸引。
那人正盡力讨好她。
憑着與這位矮胖的電影制片人的點頭之交,桑德森信步走過去,作了自我介紹。
她名叫安吉拉·薩默斯,握住他的那隻手微涼且細長,指甲完美漂亮。
她的另一隻手拿着一杯看上去像是金湯力的飲料——後來他發現隻是湯力水,沒有加酒——但在無名指上有一枚纖細的金戒指。
桑德森對此毫不在意——有些已婚婦女更容易被勾引。
他把那位電影制片人晾在一邊,引着女人到旁邊去交談。
她的外表讓他印象深刻,這有點不尋常;同時也使他激動萬分,這就更不尋常了。
薩默斯夫人身材高挑,身闆挺直,一張臉算不上時髦豔麗,但可以說文靜俊秀。
她的身材按照八十年代骨感美女的标準來看,絕對不夠時尚:她胸部豐滿,腰身纖細,雙腿修長。
她那亮晶晶的栗色頭發盤在腦後,看上去很健康,而不是富貴奢華。
她身上穿了一件樸素的白色連衣裙,襯托出她那略有曬黑的金黃色肌膚。
她沒戴首飾,隻在眼睛周圍略施粉妝,這使她顯得與房間裡的其他社交圈女士很不相同。
他猜測她的年紀是三十歲,後來獲悉是三十二歲。
他猜測那曬黑的肌膚可能是因為冬天常常去阿爾卑斯山滑雪,或春天在加勒比海旅遊,反正說明她或者她丈夫很有錢,可以過上這種生活,就像這房間裡大多數女人一樣。
兩個猜測全都錯了。
後來他得知,她和丈夫居住在西班牙海岸邊的一座農舍裡,靠丈夫寫作關于鳥類的書籍和她自己教英語的微薄收入過日子。
有那麼一會兒,他以為這深色的頭發和眼睛、金色的肌膚和舉手投足間的氣質,也許意味着她是西班牙出生的,但她實際上是英國人,與他一樣。
她告訴他,她來探望住在英格蘭中部地區的父母親,她的一位老同學提議,回去之前應該在倫敦逗留一周時間。
她是一個随和的人。
她沒有奉承他,這正合他的心意,當他說了些稍稍有趣的事,她也不會誇張地大笑去迎合。
“你對我們倫敦西區的社交生活怎麼看?”他們背靠牆壁觀望晚會的時候,他問道。
“很可能不是我該過的生活。
”她若有所思地回答。
“他們就像是關在籠子裡的一群鹦鹉。
”他刻薄地說。
她揚起了眉毛。
“我還以為馬克·桑德森是這裡的一根支柱呢。
”她在嘲笑他,口氣柔和,但很堅定。
“我們社交活動的八卦都傳到西班牙了嗎?”他問道。
“即使在白色海岸,我們也能看到英國的《每日快報》。
”她不動聲色地說。
“也包括對馬克·桑德森私生活的報道嗎?” “是啊。
”她靜靜地說。
“你感興趣嗎?” “我應該感興趣嗎?” “那倒不必。
” “那我就沒興趣。
” 她的回答讓他松了一口氣。
“我很高興,”他說,“可我能問問為什麼嗎?” 她思考了一下。
“這真是很虛僞。
”她說。
“包括我嗎?” 他在低頭看她那樸素的棉布織物裡面緩慢起伏的胸部,這時候她回過頭來看着他。
“我不知道,”她認真地說,“我想,也有一定的可能,你會是個還不錯的人。
” 這個回答使他大吃一驚。
“你也可能是錯的。
”他反駁說。
但她隻是寬容地微笑了一下,像是在對待一個喜歡争吵的小男孩。
過了一會兒,她的朋友們來叫她,她對桑德森客套了幾句,準備離開。
在走向大堂的時候,他輕聲問她可否明天請她出去吃晚飯。
他已經好多年沒有這樣向某位女士發出邀請了。
她并沒反問他怕不怕被别人看到,也許她覺得他肯定會找個沒有狗仔記者的地方。
她考慮了一會兒,然後說:“好的,我想我很高興去。
” 那天夜晚,他一直在想她,對下半夜他從安娜貝爾找來、現在躺在他身邊的皮包骨頭的模特毫不理會。
他躺在床上,眼睛盯着天花闆,腦海裡出現的全是她閃亮的栗色頭發,好像此刻她就躺在他旁邊,而他正撫摸着她金色的肌膚。
他深信,她一定睡得很安穩、很平靜,如同她做其他事情那樣。
黑暗中,他伸手去摸那個模特的胸部,但隻摸到了像小狗耳朵般因為節食而發育不良的乳房。
他走進廚房,燒了一壺咖啡,到一片漆黑的起居室坐下來慢慢喝。
直到太陽從遠處的旺斯台德沼澤地裡升起,他依舊坐在那裡,向外看着公園裡的樹木。
一個星期的時間對于一樁風流韻事來說并不顯得漫長,但足以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或者兩個人甚至三個人的生活。
第二天晚上,他去接她,她來到他的汽車邊。
她把頭發高高绾起盤在頭頂,身上穿了一件帶褶皺的白襯衣,袖子收窄,袖口鑲着花邊,搭配黑色長裙和一條寬皮帶。
這樣的裝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