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關燈
:“如果您今天能賞光和我一起吃晚飯的話,我将非常高興。

    在鮑爾湖濱飯店,或者您指定個地方。

    請您一定來。

    ” “奧特先生。

    ”那聲音仿佛是一尊大理石雕像發出來的:“我不知道您喝了多少,可是您剛才的話要怪您喝多了。

    再見!” 同庫維爾男爵的會談一無所獲,相形之下更顯得與房産經紀人皮埃爾·缪耳裡的談判一帆風順。

    回到旅館托馬斯給他打了個電話,簡單談了談自己的打算,也就是那筆用德鋼聯股票存單擔保的七十五萬瑞士法郎投資。

    “多點不要了?”皮埃爾·缪耳裡用帶喉音的瑞士德語問。

    “不要了,這個數目就夠了。

    ”托馬斯說,心想不應該誇大其詞,房産經紀人徑直來到旅館。

    這家夥紅紅的臉膛,五短身材,還是個急性子! 第二天他們就在一個公證人那兒草拟了合同書,内容如下: 本合同書證明,杜塞爾多夫實業家維爾弗裡德·奧特先生,應付一筆為數七十五萬瑞士法郎的投資,按百分之八的利率付息,該投資的最遲償還期不得超過一九五九年五月九日午夜。

    
在此期限以内,蘇黎世房産經紀人皮埃爾·缪耳裡不得動用奧特先生作為保證金的股票存款。

    
倘若投資不能按期得到償還,缪耳裡有權任意支配這筆有價證券。

    
托馬斯和缪耳裡懷揣合同,一道驅車前往中央銀行,在那兒驗證了存單。

    接下來他們就在皮埃爾·缪耳裡的辦公室裡辦理了具體手續房産經紀人移交實業家一張面值七十一萬七千八百五十瑞士法郎的現金支票,手續費以及利率百分之八的兩年利息全部都已扣除。

    就這樣托馬斯在所謂轉眼之間便搞到七十一萬七千八百五十瑞士法郎! 幾小時後,化名維爾弗裡德·奧特的托馬斯·列文走進旅館大廳時,看見海倫·德·庫維爾坐在一張扶手椅裡。

    “哈啰,真是太叫人高興了!”海倫慢吞吞地放下手中的時裝雜志,擡起頭懶洋洋地搭了腔:“咦,您好。

    ”天氣很涼快,她卻穿了條栗色的雞爪花連衣裙外加一件加拿大貂皮上衣,大廳裡的所有男人都朝着她看個不停。

    托馬斯說:“您來遲了一點,不過我很高興,您到底還是來了。

    ” “奧特先生,請您注意我不是來找您,而是來看住在這兒的一位女友。

    ”托馬斯仍不甘心:“今天不行的話,那麼明天上午來喝杯開胃酒?” “明天我要出遠門,到利維亞去。

    ”托馬斯兩手一拍,道:“這可太巧了!您可知道明天我也要去利維亞。

    我來接您,咱們說好十一點怎麼樣?” “我是不會和您同行的。

    噢,我的朋友來了。

    ”她起身說:“願您一切如意,再見!” 第二天上午十一點過七分,海倫駕着一輛小型賽車駛出莊園大門從托馬斯身邊開了過去。

    他點點頭,她卻把臉扭向一邊。

    緊接着他跳上自己的汽車,跟在後面。

    車一直開到格勒諾布爾,一路平安無事,剛過格勒諾布爾海倫的車就停了。

    她下了車,托馬斯也把車停在她旁邊。

    “馬達出了點問題。

    ”她說。

    托馬斯檢查了馬達,可找不出什麼毛病。

    海倫已經走進附近的一所房子裡,去打電話叫個修車的技師。

    不一會技師來了,看了車後說什麼油泵壞得一塌糊塗得把車拖走,要修好至少得花兩天時間。

    托馬斯完全可以肯定這個技師在撒謊好敲筆竹杠。

    不過眼下他倒很樂意遇上這麼個騙子。

    于是他便邀請海倫乘他的車繼續趕路。

    “您可真肯幫助人,奧特先生。

    ”她猶豫了好一會兒才說道。

    托馬斯把她的行李搬到自己車上,又悄悄地塞給騙子一筆賞錢。

    在接下來的一百公裡旅途中海倫隻是在托馬斯打噴嚏時說了唯一的一句話:“祝您健康!”後來她告訴托馬斯,她是去蒙特卡洛和未婚夫約會的。

    “可憐的人,”托馬斯感歎道:“從您身上他得不到什麼東西。

    ”到蒙特卡洛後,托馬斯照海倫的意思把她送到巴黎賓館。

    在這兒她得知未婚夫耽擱在巴黎不能來了。

    “我住他的套間。

    ”托馬斯說。

    “好的,先生。

    ”接待部主任邊說邊收起一張五千法郎的鈔票。

    “可要是我未婚夫又來了,那……” “那他該知趣點,靠邊站。

    ”托馬斯搶過話頭把海倫拉到一邊,低聲耳語道:“此人與您根本沒有緣份,還沒有看出來嗎?一切都是老天爺的安排。

    ”海倫突然情不自禁地笑起來。

     他們一塊兒在蒙特卡洛呆了兩天,然後驅車去嘎納下榻在卡爾頓酒店,托馬斯過了幾天好日子。

    他帶海倫逛尼斯、聖拉法爾、聖馬克西姆和聖特洛佩斯。

    倆人一起暢遊大海,開摩托艇滑水橇,并排躺在沙灘上…… 海倫的興趣和嗜好完全被托馬斯同化了。

    倆人情投意合,如膠似漆。

    七天逍遙自在的時光過去了,海倫已經成了托馬斯的情人。

    這時,他發現他們倆在各方面都是心心相印。

    可随後,真相大白了事情發生在第八天的淩晨…… 海倫·德·庫維爾躺在床上兩眼淚光瑩瑩,托馬斯坐在她身邊撫弄着她的長發。

    倆人都抽着煙。

    不知從哪兒傳出的音樂飄入了室内,屋裡隻亮着一盞小燈。

    海倫歎了口氣,伸了個懶腰,說:“啊,維爾,我真是太幸福了……”她叫他維爾,因為她覺得,維爾弗裡德這名字太容易讓她想起理查德·瓦格納了。

    “我也有同感,心肝兒。

    我也一樣。

    ” “真的?”這時,托馬斯又從她眼睛裡捕捉到那種捉摸不透的、奇怪而又令人大傷腦筋的目光。

    “真的,親愛的。

    ”海倫突然翻過身來,把她美麗無比的棕色後背裸露在托馬斯眼前,撲在枕頭上嚎啕大哭起來:“……我騙了你!……我真壞……哎,我真是壞透了!”托馬斯讓她哭了一會兒,然後彬彬有禮地說:“如果你的未婚夫是……”海倫又一下子轉過身來,嚷道:“胡說,什麼未婚夫!我根本就沒有未婚夫!哦,托馬斯,托馬斯!”他覺得仿佛有一隻冰涼的手順着他的脊梁骨摸下來,急忙問:“你剛才說什麼?” “我根本沒未婚夫。

    ” “不,我指的不是這個。

    ”托馬斯的聲音有些發噎,“你剛才講什麼托馬斯來着?” “嗯,”她抽泣着,大顆大顆的淚珠滾過臉頰順着脖子滴落胸脯上。

    “是的,我當然說了托馬斯。

    你就叫這個名字,我親愛的、可憐的托馬斯·列文……哦,為什麼我偏偏要遇上你?!我一生中還從未這樣熱戀過。

    ”又是一陣抽動,又是一股淚水,“而且我不得不陷害的恰恰是你!” “陷害?什麼陷害?” “我是替美國情報機關工作的。

    ”海倫絕望地悲歎道。

    香煙快燃到手指了,托馬斯還沒有察覺。

    他好長時間一言不發。

    終于他長歎了一口氣說:“上帝啊,難道那一切又重新開始了嗎?”海倫傷心萬狀,沖口傾訴起來:“我本不想告訴你……也不能告訴你……他們逼我這麼做,可從那天晚上起,我就要把真情吐出來才痛快……不然就會憋死……” “慢慢說,從頭講。

    ”托馬斯逐漸恢複了鎮靜,“這麼說你是一名美國特工人員?” “對。

    ” “那你叔叔呢?” “他是我的上司,科洛納爾·赫裡克。

    ” “蒙特納克山莊呢?” “租來的,我們在德國的情報員報告說,你在策劃一個騙局。

    後來你來到蘇黎世,你的廣告一見報,我們就被授予全權,可以向你提供最多不超過十萬瑞士法郎的投資……” “這又是為什麼呢?” “你在廣告上肯定耍了花招。

    雖然我們還不清楚是什麼花招,但我們會弄明白的。

    那樣一來我們就能夠把你攥在手心裡。

    聯邦調查局不惜一切代價要招募你,為了想得到你他們簡直都發了瘋!”她又哭了起來。

    托馬斯替她擦幹了眼淚。

    “可你要七十五萬,我們火速和華盛頓通了話。

    他們不願冒這個險,于是就派我……” “派你……”托馬斯呆呆地重複着。

    “……所以我做了這次旅行。

    一次全都是做戲,包括格勒諾布爾那個修車的……” “上帝啊,他也是?!可我這個笨蛋還給了他一筆可觀的小費!” “……還有那個未婚夫,托米,所有的一切。

    可現在,現在我愛上了你,而且我知道,要是你不得不替我們幹活,他們不會使你好受的!”托馬斯站起身。

    “别離開我!”海倫懇求道。

    “我就來,親愛的。

    ”托馬斯心不在焉地說,“我不過是要考慮一些事情。

    一個人靜靜地考慮,如果你同意的話。

    你不知道所有這一切我都已領教過一回了……” 他離開了哭哭啼啼的海倫,穿過客廳回到了自己的卧室,坐在窗邊長時間地凝視着屋外的夜色。

    過了一會兒,他抓起電話:“請接餐廳部主任……這我不管,叫醒他好了……”五分鐘後,電話鈴響了。

    托馬斯拿起聽筒:“加斯東嗎?我是奧特。

    我剛才時乖命蹇,橫遭厄運。

    現在想來點清淡、提神的東西。

    您給我準備一杯番茄雞尾酒和一些沙丁魚丸……謝謝。

    ”他放下電話。

    看來是在劫難逃了!他想,一九五七年的今天,他們又象一九三九年一樣揪住了我!托馬斯通過陽台上敞開的門,眺望着那座孤零零的名叫“小金角”的峭壁,随後又把目光往上移向那閃爍在地中海上空的遠不可及、與世無争的星群。

    柔和的夜幕上,仿佛又出現了他過去與之周旋的形形色色的男女,他們好象朝下走來,離他越來越近。

     一九三九年五月二十四日上午,一輛黑色本特利篷式汽車緩緩地在倫敦市中心倫巴第大街一百二十二号房前停了下來,一位打扮入時的年輕人走下車。

    他帶上車前門,手裡拿着一頂端端正正的黑色禮帽、一把雨傘和兩份玫瑰色報紙一份是《泰晤士報》,另一份是《泰晤士金融新聞》。

    這位年僅三十歲的托馬斯·列文先生,此刻正走向大樓的入口。

    入口左上方牆上鑲着一塊黑色大理石制成的招牌,上書“馬爾洛克-列文自治代理銀行”幾個燙金大字。

    托馬斯·列文是倫敦最年輕的經營有方的私人銀行家。

    他能如此飛黃騰達是由于他足智多謀、嚴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