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文 在記憶的缺口折出一個青春故事
關燈
小
中
大
哀傷,一一都因此而被喚醒。
而這也正說明了,何以在閱讀恩田陸小說的過程中,讀者心中總被一種帶着蒙胧、暧昧的光影所籠罩,産生某些酸甜氣味的違和感,其實正是來自于這種青春的既視感。
因為那些都是讀者曾經擁有,但在社會化之後被遺棄的過往記憶,所以小說裡角色的情緒、青春時代獨有的思維模式、各種無疾而終的愛戀,或是友情的溫暖,都構成這些既視感強烈的軌迹,透過文本情節的各種展現,引發讀者的高度共鳴。
恩田陸這種既視感的運用,不僅隻在于青春時期的記憶,甚至擴及具有青春隐喻的文本,在《沉向麥海的果實》中,最引人入勝的,便是小說情節與童話的對位。
(以下内容涉及謎底,為避免破壞閱讀樂趣,建議先行閱畢全書。
)
像在《不安的童話》中運用《白雪公主》、《糖果屋》等童話故事作為人物原型的隐喻;而在《三月的紅色深淵》的《旋轉木馬》中,則也運用了法籣西絲·霍森·柏納《秘密花園》中的著名情節。
在《沉向麥海的果實》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路易斯·凱洛的兩部以愛麗絲為主角的童話經典。
雖然在小說中,女主角理濑自言相較于《愛麗絲夢遊仙境》,她更喜歡《鏡中奇緣》;但閱畢全書之後,卻發現恩田陸對于《沉向麥海的果實》故事世界的設定,其實與《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紙牌王國設定,有着更複雜的隐喻關系。
小說中,理濑所就讀位于綠之丘的校園,之所以被稱為“三月之國”,是因為這所學校的學生隻能夠在三月入學和畢業,理濑之所以受到側目,是因為她于二月的最後一天入學,引燃校園中流傳已久的謠言:“三月以外入學的學生,将會帶來這個學校的毀滅。
” 無獨有偶的,《愛麗絲夢遊仙境》裡著名的場景“瘋狂的茶會”中,出現了得罪了時間的“三月兔”與“帽商”,他們因為涉及謀殺時間的罪刑,被懲罰永遠停留住六點鐘的下午茶時間。
所以自茶會/下午茶時間“之前”而來,具有的“過去”隐喻的愛麗絲,闖入了這個隻能沿圓桌換位置,如旋轉木馬般循環,但在時間上被定格的茶會;而在最後的審判中,忍無可忍的愛麗絲,最後指出國王、王後等王權身體的真相——紙牌,而結束(毀滅?)了這場夢境。
而紙牌王國中國王權力的虛弱化,與紅心王後女身男相的性别異态,也讓人不禁聯想到三月之國那虛幻的理事長,以及喜歡在性别身體暧昧化的校長。
而不可思議王國存在的幻境,它為愛麗絲而生,也毀滅于愛麗絲之手,正如三月之國對理濑生命的意義,她是這個王國的繼承者,這個王國所設計出來的一切死亡,都隻是為了喚“醒”她停滞的記憶時間,也就是說,這個王國的存在,全系乎理濑一人。
就算阖上書,故事也會像地平線一樣,在書本之外展開,或像風吹拂到每個角落。
隻要閉上眼,那閃閃發亮、有如馬賽克的片段,便會如殘像般複蘇。
” 不論是利用讀者先行閱讀的《旋轉木馬》,或是童年時可能都曾閱讀過的童話故事,甚至是高中時期的校園經驗,這些可能在意識中淡了足迹的記憶;恩田陸透過她情節的建構,誘發我們的“既視感”,搭配她文字中濃厚的時間隐喻,召喚出我們的鄉愁,雖然不至于無止境地陷溺于懷舊當中,卻能在那閱讀的過程中,讓一顆顆沉沒于麥海的記憶果實浮起,讓我們再次審視自己的生命。
想要來一趟特别的懷舊之旅嗎?恩田陸獨樹一格的叙事魅力與小說美學,絕對能讓你和你塵封已久的記憶,在麥海的某個浪花裡,再次邂逅。
(本文作者為作家與推理文學評論者)
而這也正說明了,何以在閱讀恩田陸小說的過程中,讀者心中總被一種帶着蒙胧、暧昧的光影所籠罩,産生某些酸甜氣味的違和感,其實正是來自于這種青春的既視感。
因為那些都是讀者曾經擁有,但在社會化之後被遺棄的過往記憶,所以小說裡角色的情緒、青春時代獨有的思維模式、各種無疾而終的愛戀,或是友情的溫暖,都構成這些既視感強烈的軌迹,透過文本情節的各種展現,引發讀者的高度共鳴。
恩田陸這種既視感的運用,不僅隻在于青春時期的記憶,甚至擴及具有青春隐喻的文本,在《沉向麥海的果實》中,最引人入勝的,便是小說情節與童話的對位。
(以下内容涉及謎底,為避免破壞閱讀樂趣,建議先行閱畢全書。
)
◎來到三月之國的愛麗絲
恩田陸對于運用“他文本”在小說中形構特殊的隐喻,尤有所好。像在《不安的童話》中運用《白雪公主》、《糖果屋》等童話故事作為人物原型的隐喻;而在《三月的紅色深淵》的《旋轉木馬》中,則也運用了法籣西絲·霍森·柏納《秘密花園》中的著名情節。
在《沉向麥海的果實》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路易斯·凱洛的兩部以愛麗絲為主角的童話經典。
雖然在小說中,女主角理濑自言相較于《愛麗絲夢遊仙境》,她更喜歡《鏡中奇緣》;但閱畢全書之後,卻發現恩田陸對于《沉向麥海的果實》故事世界的設定,其實與《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的紙牌王國設定,有着更複雜的隐喻關系。
小說中,理濑所就讀位于綠之丘的校園,之所以被稱為“三月之國”,是因為這所學校的學生隻能夠在三月入學和畢業,理濑之所以受到側目,是因為她于二月的最後一天入學,引燃校園中流傳已久的謠言:“三月以外入學的學生,将會帶來這個學校的毀滅。
” 無獨有偶的,《愛麗絲夢遊仙境》裡著名的場景“瘋狂的茶會”中,出現了得罪了時間的“三月兔”與“帽商”,他們因為涉及謀殺時間的罪刑,被懲罰永遠停留住六點鐘的下午茶時間。
所以自茶會/下午茶時間“之前”而來,具有的“過去”隐喻的愛麗絲,闖入了這個隻能沿圓桌換位置,如旋轉木馬般循環,但在時間上被定格的茶會;而在最後的審判中,忍無可忍的愛麗絲,最後指出國王、王後等王權身體的真相——紙牌,而結束(毀滅?)了這場夢境。
而紙牌王國中國王權力的虛弱化,與紅心王後女身男相的性别異态,也讓人不禁聯想到三月之國那虛幻的理事長,以及喜歡在性别身體暧昧化的校長。
而不可思議王國存在的幻境,它為愛麗絲而生,也毀滅于愛麗絲之手,正如三月之國對理濑生命的意義,她是這個王國的繼承者,這個王國所設計出來的一切死亡,都隻是為了喚“醒”她停滞的記憶時間,也就是說,這個王國的存在,全系乎理濑一人。
◎恩田陸的小說美學
恩田陸在《三月的紅色深淵》首篇《引頸等待的人們》的最後寫道:“不管對誰來說,一個新的故事就是一個夢想。就算阖上書,故事也會像地平線一樣,在書本之外展開,或像風吹拂到每個角落。
隻要閉上眼,那閃閃發亮、有如馬賽克的片段,便會如殘像般複蘇。
” 不論是利用讀者先行閱讀的《旋轉木馬》,或是童年時可能都曾閱讀過的童話故事,甚至是高中時期的校園經驗,這些可能在意識中淡了足迹的記憶;恩田陸透過她情節的建構,誘發我們的“既視感”,搭配她文字中濃厚的時間隐喻,召喚出我們的鄉愁,雖然不至于無止境地陷溺于懷舊當中,卻能在那閱讀的過程中,讓一顆顆沉沒于麥海的記憶果實浮起,讓我們再次審視自己的生命。
想要來一趟特别的懷舊之旅嗎?恩田陸獨樹一格的叙事魅力與小說美學,絕對能讓你和你塵封已久的記憶,在麥海的某個浪花裡,再次邂逅。
(本文作者為作家與推理文學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