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麼外界影響強加給她的。
她已經不記得自己的頭腦裡怎麼會有如上那些關于人的标準了。
總之有着的就是了。
什麼時候在什麼情況之下竟印在頭腦裡了,她回憶不起來了。
但每一想起,覺得是挺優美的幾句話。
但什麼樣的人才算是純粹的人呢?什麼樣的男人又是純粹的男人呢?她不能自己對自己給出一清二楚的結論了。
所以她就想,一個純粹的人,大約是自己希望本本色色地活着的人吧?她知道那一直是壓抑在他心底的一種希望。
他曾向她傾述過的。
她理解了。
也相信了。
他隻向她一個人傾述過,所以這世上也就隻有她一個人了解那真相。
同時他極力向她說明,他根本不可能本本色色地活着。
因為他必須經常與許許多多和他一樣不能夠本本色色地活着于是将自己的本色厚厚實實地包裹起來的人打交道。
于是她進一步想——一個自己希望本本色色地活着的男人,起碼可以被看成是一個希望“純粹”起來的男人吧?别人使他不能,是别人的過錯啊! 于是在這一點上,似乎也有幾分理由和根據了。
他坦誠麼? 他無疑是坦誠的。
但僅将坦誠奉獻給她一個人——他膜拜頂禮,甘願為奴為仆的美神。
而對于一概的别人,他則是一點兒也不坦誠的。
他所有對别人的坦誠那都是精心設計了的表演。
如同造型師為這個星那個星精心設計形象。
但這世界上,有誰對這一概的别人們時時處處事事無比坦誠的先例麼?沒有的呀!連相互愛着的男女之間,坦誠也是十分可疑大打折扣的啊!能被一個幾乎忘我地愛着自己的男人坦誠對待,已經很幸運了呀!現而今,在咱們中國,女人無論如何不能也不應該對男人要求太高呀!他若是不僅對自己,對一概的别人們也無比坦誠,那他不就是聖徒了麼?自己憑什麼要求他非得是一個聖徒不可呢?——這麼一想,采取有保留的态度看待他,就也覺得他算是一個坦誠的男人了。
她清楚他絕對地不是一個高尚的人。
世上何曾有過什麼高尚的商人呢? 他的所作所為,樁樁件件,不用掰開了也不用揉碎了細看;隻要揭開蓋子打眼一看,盡是伎倆;盡是陰謀詭計;盡是歪門斜道…… 唉,唉,但是……但是僅僅就他們兩個人之間的關系而言,是不是也可以認為他是一個高尚的男人呢? “如果我翻船了,那麼我就自殺……” “隻有我死了,你在國外才是平安無事的……” 一個男人如此這般無私地愛一個出現在他“命裡”的女人,難道愛得還不夠高尚麼?倘連毫不利己,專門利自己所愛的女人的一種愛,都不能說是一種高尚的愛,那麼世上豈不是就沒有一個女人能回答得清楚——愛得高尚的男人,究竟還應該對女人怎麼個愛法了麼! 于是,在她心目中,絕對地不是一個高尚的人的他,分明也顯示出高尚的一面了。
而他是一個有益于女人的人,這已是一個毫無疑問的事實。
自己便是一個證人。
但他也是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麼? 她覺得——這,要看怎麼評價了。
他做的事情,在将近十年的時間裡,也解決了許多人的工作問題,飯碗問題,家庭溫飽問題。
是他給他們開工資嘛!他們中,有些人顯然不是人民,是人民的“公仆”。
他自己不是也承認嗎?——他使他們人不知鬼不覺地成了家私百萬家私千萬的偷偷富起來了的“公仆”。
他們不是終究也是中國人麼?而在他的公司裡工作的大多數人,那就肯定的當屬人民的一部分了——打工者;剛出校門因為找工作到處碰得頭破血流的大學生,研究生;包括殘疾人……凡是流落到他名下的,他都能給一份兒工作,給一份兒工資。
有時明明不缺人,也收留。
十來年裡,他們成百上千。
凡在他名下謀份差事的人,往往對他感恩戴德。
因為他對他們,能在工資方面盡量體恤着點兒。
在做度假村這一大項目之前,還從不許傳媒宣傳自己…… 天生容易“受”感動的這一個小女子,靠了她那一種女人才特有的想象和她那一種女人才特有的思維方式,一次次的,一層台階一層台階的,将那個是她老闆的,其貌不揚的,對她愛得特别“無私”因而也幾乎可以說特别“高尚”的男人“重塑”了一番。
完成了對他的升華了的再認識之後,她甚至覺得自己作為一個美麗的女人之美麗也随之升華了似的。
覺得自己不再是一個僅僅美在其外的女人了似的。
覺得自己的心靈也更美了似的。
作為一個女人,她心靈中原本就是沒有什麼醜惡的。
更沒有什麼邪惡。
世人對美麗的女人曆來大存偏見。
源于嫉妒。
源于她們的美使我們感到的自卑。
是的,她們的美對我們這類外表淹沒在“大衆臉”中的人們,是巨大的精神壓迫。
所以我們常常對她們的美評頭論足,說三道四,貶損之而後快之。
其中最為卑鄙的貶損,便是似乎很一緻地認為——女人的外表越美,心地必然相反。
我們容忍有時候也願意心平氣和地面對這樣的現象,即在文藝的形式中,外表美心地也美的女人,比邪惡的美女要多得多。
但在現實生活裡(而不是在我們的“命裡”;在我們的“命裡”,我們的态度那又截然不同了)我們的立場每每相反。
我們甯願堅持那些連我們自己都不深信的看法,并影響他人。
一個人類社會的真相其實乃是——一個女人她如果有美好的容貌,正常情況之下,她心靈中的醜惡和邪惡,那就不會比我們相貌平平的人還多到哪兒去。
即使她們不如我們聰明,哪怕與我們相比非常無知,她們的心靈還是要比我們幹淨。
起碼比相貌醜陋的人較容易變得幹淨。
而她,正是一個心靈和外表比較接近着一緻的人。
她每獨自咀嚼他所說的“命裡”二字,想象自己是一位女神。
一位天使。
要以自己的美,并且能以自己的美,去改造和拯救那個是她老闆的其貌不揚的男人,助他事事成功。
自從她出現在他“命裡”,她比誰都看得清楚——他變了。
他的某些想法也變了。
于是她暗暗的自鳴得意。
得意于自己的美麗的意義。
她暗中打聽到了他的妻子他的兒子在國外的确切地址。
她做出了這麼一種決定——如果某一天必須由她來辦,那麼她便毫不猶豫地将那三千餘萬美元轉到對方們的名下。
她做出了這麼一種決定以後,覺得自己同樣變得接近着高尚了…… 當她也從他對面緩緩沒入溫泉時,他望着她,滿臉洋溢着幸福,愉快地笑了。
每一塊瓷磚都是綠色的。
沒有任何圖案的清一色的綠色。
池底是淺淺的綠色。
所謂芳草如茵的那一種茵綠。
池壁和一級可供人坐的石階是深深的綠色,所謂“林梢一抹青如黛”那一種“老”綠。
綠到那麼一種程度,再綠就不是純正的綠色了。
池外的每一塊瓷磚就都不是純正的綠色了,而是烏綠的。
綠得幾近于黑色了。
綠中有黑。
黑而不黑。
黑而仍綠。
于是綠得高貴。
那每一塊瓷磚都價格不菲。
從國外買來的。
她曾說:“我喜歡這度假村,辛辛苦苦的使它成為現實了,也給咱們自己留一套房間吧!” 他就為他們自己保留了這一套最高級的套房中位置最好的一套。
位置最好就是最隐蔽的。
為他們自己保留的意思那就是無論接待多麼顯要的客人,這套房間都是客人不得涉足的。
依他的主張,原本是要裝修成紅色的。
也是由淺到深到黑紅的三色瓷磚。
他想象在那樣的三色瓷磚以及一池溫泉的襯托之下,她那天生麗質的白玉也似的裸體,肯定會美得令他驚豔無比。
她當時分明猜到了他的想法。
她從後摟抱着他桶一般的腰身,與他臉臉相偎,小聲對着他的一隻耳朵說:“你呀,你真是滿腦子對我有層出不窮的色情的想法。
” 他不禁辯道:“不是色情的想法,是情色的想法。
現在時興說是情色了。
” 她半使勁兒沒使勁兒地咬了他的耳垂兒一下,以嗔怪的語調說:“以後不許你一想到我,滿腦子盡是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
你整天那樣,怎麼能把想做的事情做好呢?” 他問:“那依你的打算,該用什麼樣顔色的呢?” 她說:“現在不告訴你!”
她已經不記得自己的頭腦裡怎麼會有如上那些關于人的标準了。
總之有着的就是了。
什麼時候在什麼情況之下竟印在頭腦裡了,她回憶不起來了。
但每一想起,覺得是挺優美的幾句話。
但什麼樣的人才算是純粹的人呢?什麼樣的男人又是純粹的男人呢?她不能自己對自己給出一清二楚的結論了。
所以她就想,一個純粹的人,大約是自己希望本本色色地活着的人吧?她知道那一直是壓抑在他心底的一種希望。
他曾向她傾述過的。
她理解了。
也相信了。
他隻向她一個人傾述過,所以這世上也就隻有她一個人了解那真相。
同時他極力向她說明,他根本不可能本本色色地活着。
因為他必須經常與許許多多和他一樣不能夠本本色色地活着于是将自己的本色厚厚實實地包裹起來的人打交道。
于是她進一步想——一個自己希望本本色色地活着的男人,起碼可以被看成是一個希望“純粹”起來的男人吧?别人使他不能,是别人的過錯啊! 于是在這一點上,似乎也有幾分理由和根據了。
他坦誠麼? 他無疑是坦誠的。
但僅将坦誠奉獻給她一個人——他膜拜頂禮,甘願為奴為仆的美神。
而對于一概的别人,他則是一點兒也不坦誠的。
他所有對别人的坦誠那都是精心設計了的表演。
如同造型師為這個星那個星精心設計形象。
但這世界上,有誰對這一概的别人們時時處處事事無比坦誠的先例麼?沒有的呀!連相互愛着的男女之間,坦誠也是十分可疑大打折扣的啊!能被一個幾乎忘我地愛着自己的男人坦誠對待,已經很幸運了呀!現而今,在咱們中國,女人無論如何不能也不應該對男人要求太高呀!他若是不僅對自己,對一概的别人們也無比坦誠,那他不就是聖徒了麼?自己憑什麼要求他非得是一個聖徒不可呢?——這麼一想,采取有保留的态度看待他,就也覺得他算是一個坦誠的男人了。
她清楚他絕對地不是一個高尚的人。
世上何曾有過什麼高尚的商人呢? 他的所作所為,樁樁件件,不用掰開了也不用揉碎了細看;隻要揭開蓋子打眼一看,盡是伎倆;盡是陰謀詭計;盡是歪門斜道…… 唉,唉,但是……但是僅僅就他們兩個人之間的關系而言,是不是也可以認為他是一個高尚的男人呢? “如果我翻船了,那麼我就自殺……” “隻有我死了,你在國外才是平安無事的……” 一個男人如此這般無私地愛一個出現在他“命裡”的女人,難道愛得還不夠高尚麼?倘連毫不利己,專門利自己所愛的女人的一種愛,都不能說是一種高尚的愛,那麼世上豈不是就沒有一個女人能回答得清楚——愛得高尚的男人,究竟還應該對女人怎麼個愛法了麼! 于是,在她心目中,絕對地不是一個高尚的人的他,分明也顯示出高尚的一面了。
而他是一個有益于女人的人,這已是一個毫無疑問的事實。
自己便是一個證人。
但他也是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麼? 她覺得——這,要看怎麼評價了。
他做的事情,在将近十年的時間裡,也解決了許多人的工作問題,飯碗問題,家庭溫飽問題。
是他給他們開工資嘛!他們中,有些人顯然不是人民,是人民的“公仆”。
他自己不是也承認嗎?——他使他們人不知鬼不覺地成了家私百萬家私千萬的偷偷富起來了的“公仆”。
他們不是終究也是中國人麼?而在他的公司裡工作的大多數人,那就肯定的當屬人民的一部分了——打工者;剛出校門因為找工作到處碰得頭破血流的大學生,研究生;包括殘疾人……凡是流落到他名下的,他都能給一份兒工作,給一份兒工資。
有時明明不缺人,也收留。
十來年裡,他們成百上千。
凡在他名下謀份差事的人,往往對他感恩戴德。
因為他對他們,能在工資方面盡量體恤着點兒。
在做度假村這一大項目之前,還從不許傳媒宣傳自己…… 天生容易“受”感動的這一個小女子,靠了她那一種女人才特有的想象和她那一種女人才特有的思維方式,一次次的,一層台階一層台階的,将那個是她老闆的,其貌不揚的,對她愛得特别“無私”因而也幾乎可以說特别“高尚”的男人“重塑”了一番。
完成了對他的升華了的再認識之後,她甚至覺得自己作為一個美麗的女人之美麗也随之升華了似的。
覺得自己不再是一個僅僅美在其外的女人了似的。
覺得自己的心靈也更美了似的。
作為一個女人,她心靈中原本就是沒有什麼醜惡的。
更沒有什麼邪惡。
世人對美麗的女人曆來大存偏見。
源于嫉妒。
源于她們的美使我們感到的自卑。
是的,她們的美對我們這類外表淹沒在“大衆臉”中的人們,是巨大的精神壓迫。
所以我們常常對她們的美評頭論足,說三道四,貶損之而後快之。
其中最為卑鄙的貶損,便是似乎很一緻地認為——女人的外表越美,心地必然相反。
我們容忍有時候也願意心平氣和地面對這樣的現象,即在文藝的形式中,外表美心地也美的女人,比邪惡的美女要多得多。
但在現實生活裡(而不是在我們的“命裡”;在我們的“命裡”,我們的态度那又截然不同了)我們的立場每每相反。
我們甯願堅持那些連我們自己都不深信的看法,并影響他人。
一個人類社會的真相其實乃是——一個女人她如果有美好的容貌,正常情況之下,她心靈中的醜惡和邪惡,那就不會比我們相貌平平的人還多到哪兒去。
即使她們不如我們聰明,哪怕與我們相比非常無知,她們的心靈還是要比我們幹淨。
起碼比相貌醜陋的人較容易變得幹淨。
而她,正是一個心靈和外表比較接近着一緻的人。
她每獨自咀嚼他所說的“命裡”二字,想象自己是一位女神。
一位天使。
要以自己的美,并且能以自己的美,去改造和拯救那個是她老闆的其貌不揚的男人,助他事事成功。
自從她出現在他“命裡”,她比誰都看得清楚——他變了。
他的某些想法也變了。
于是她暗暗的自鳴得意。
得意于自己的美麗的意義。
她暗中打聽到了他的妻子他的兒子在國外的确切地址。
她做出了這麼一種決定——如果某一天必須由她來辦,那麼她便毫不猶豫地将那三千餘萬美元轉到對方們的名下。
她做出了這麼一種決定以後,覺得自己同樣變得接近着高尚了…… 當她也從他對面緩緩沒入溫泉時,他望着她,滿臉洋溢着幸福,愉快地笑了。
每一塊瓷磚都是綠色的。
沒有任何圖案的清一色的綠色。
池底是淺淺的綠色。
所謂芳草如茵的那一種茵綠。
池壁和一級可供人坐的石階是深深的綠色,所謂“林梢一抹青如黛”那一種“老”綠。
綠到那麼一種程度,再綠就不是純正的綠色了。
池外的每一塊瓷磚就都不是純正的綠色了,而是烏綠的。
綠得幾近于黑色了。
綠中有黑。
黑而不黑。
黑而仍綠。
于是綠得高貴。
那每一塊瓷磚都價格不菲。
從國外買來的。
她曾說:“我喜歡這度假村,辛辛苦苦的使它成為現實了,也給咱們自己留一套房間吧!” 他就為他們自己保留了這一套最高級的套房中位置最好的一套。
位置最好就是最隐蔽的。
為他們自己保留的意思那就是無論接待多麼顯要的客人,這套房間都是客人不得涉足的。
依他的主張,原本是要裝修成紅色的。
也是由淺到深到黑紅的三色瓷磚。
他想象在那樣的三色瓷磚以及一池溫泉的襯托之下,她那天生麗質的白玉也似的裸體,肯定會美得令他驚豔無比。
她當時分明猜到了他的想法。
她從後摟抱着他桶一般的腰身,與他臉臉相偎,小聲對着他的一隻耳朵說:“你呀,你真是滿腦子對我有層出不窮的色情的想法。
” 他不禁辯道:“不是色情的想法,是情色的想法。
現在時興說是情色了。
” 她半使勁兒沒使勁兒地咬了他的耳垂兒一下,以嗔怪的語調說:“以後不許你一想到我,滿腦子盡是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
你整天那樣,怎麼能把想做的事情做好呢?” 他問:“那依你的打算,該用什麼樣顔色的呢?” 她說:“現在不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