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關燈
小
中
大
飯,土墩兒中間是一盆稀湯寡水的面條,浮面上連油腥都看不見,隻漂着蔥白蔥葉。
盆邊立着醬油瓶、醋瓶。
人人手裡端着泡了面條湯的小米幹飯。
王大娘有些抱歉:“就十二個蛋,換得了醬油和醋,就換不成一斤挂面了。
” “還換了幾盒火柴呢。
”王大伯插嘴。
王大娘接着說:“可不,所以才換了半斤面。
都當湯喝吧!” “大娘大伯,太讓你們費心了!”馮曉蘭滿含歉意。
趙天亮也說:“下次我可不敢來了!” “以後還是常來着點才對嘛!”王大伯嚼着小米飯道,“再來,事先寫封信,我們接信也有個準備。
總而言之,保證讓你下次來吃上待客的飯!” 春梅吃得特香,一個勁兒地往碗裡兌醬油。
王大伯看到了,說道:“那是怎麼個吃法!” “醬油味兒真香啊!”春梅咂咂嘴。
王大娘笑着說:“這閨女!以後把你嫁給個做醬油的!” “光做醬油不行,還得連菜油一塊兒做!”春梅補充道。
囤子用筷子一指春梅,再敲敲碗邊兒。
春梅立刻低下頭一聲不吭地吃飯。
王家住了三孔窯洞。
中間的是竈間,左邊大娘大伯住,右邊春梅和馮曉蘭住。
自從馮曉蘭住在王家了,囤子就住五保戶韓奶奶家了。
橫坐窗台上的趙天亮和坐在炕上的王大娘、馮曉蘭聊天,春梅雙手捧腮趴在炕上聽着。
窗敞開着,月亮很好,屋裡雖然沒點油燈,他們彼此也都能看清對方的臉。
趙天亮看看窗外:“會進蚊子吧?要不我下來,關上窗?” “開着吧,涼快。
”王大娘道,“坡底村就這點好,樹木少,水少,蚊子也少。
” 春梅調皮地指着趙天亮:“天亮哥的坐法真好笑,女人才那麼坐!” “盡瞎說!”王大娘拍了春梅一下,又對趙天亮說,“剛才你不是問你滿囤哥怎麼啞的嗎?提起那事兒,我就傷心。
都是你大伯的錯兒……” 春梅打斷她:“娘,你傷心就别自己說了,我替你說。
我爹他從二十幾歲起,就成了方圓百裡的歌王。
我哥剛能說句圄囵話兒起,他就教我哥唱。
等我哥也二十幾歲了,唱得比他還好。
我哥那嗓子,喉嚨一天浸過三遍油似的,比唢呐還亮!可我爹還不稱心,非想讓我哥和他當年一樣,也成方圓百裡的歌王。
去年縣裡成立‘革委會’,些個奪了權的造反派,為了顯示人氣,把愛唱的召集在一塊兒,比着唱,評什麼‘紅色歌王’。
别人都唱造反啊,奪權啊,鬥争啊,就我哥,偏不唱那些,一氣兒唱了幾支情歌。
結果呢,人們還一緻推他為歌王。
那還了得呀?造反派們就當場給他挂牌子,戴高帽,批鬥他,定他是什麼‘黃色歌王’。
我哥的脾氣,咽不下那一口氣,就喝了農藥了。
人倒是救過來了,撿了一條命,但成了啞巴。
” 王大娘以襟拭淚:“就要過門的對象也吹了。
這屋當初就是要做他們的新房的……” 馮曉蘭起身移坐王大娘身旁,撫慰道:“大娘,咱不想那些傷心事兒了。
” 趙天亮擔憂地說:“那,村裡人不敢就随便欺負咱家吧?” 王大娘吸吸鼻子:“那不會。
全村人心裡都明鏡似的,知道咱們王家是仁義人家。
再說,你大伯參加過抗戰,當年那也算是英雄人物。
他還是村裡十來個孩子的救命恩人呢……” 春梅又争着說:“娘,這也我講,我講!我六七歲那年,咱們這兒鬧饑荒。
我和村裡十來個孩子,吃野菜中了毒。
縣醫院說沒救了,等死吧。
我爹哪舍得眼瞅我瞪着不願死的大眼,不想法子救呢?那年頭,也不許我們種糧戶養禽畜,搞副業。
幸而我爹偷偷養了一隻奶羊子。
那羊也餓得精瘦啊,一天産不了多少奶的。
我爹就每天到縣裡去背不苦不鹹的自來水。
天一亮就去,天黑了才回。
自來水燒開了,兌上奶,天天一勺勺喂我喝,也喂那十來個孩子喝。
羊子再也産不下奶了,我爹一狠心,把它殺了,熬羊肉羊骨頭湯,天天喂我們。
就這麼着,我們一個沒死,全活了下來……” 王大娘歎息道:“也不隻是你大伯,更是那隻羊,用自己一條命,救了村裡十來個娃的命。
可憐那隻羊,簡直對它是敲骨吸髓啊!” 馮曉蘭補充說:“那羊就葬在村裡一棵老樹下,春梅他們,一到殺羊那天,還去祭。
” “我們不那樣,心裡就悲戚戚的。
”春梅傷感地說。
王大娘撫摸着春梅的頭說:“都說咱陝北,羊肉泡馍最好吃,可憐春梅他們些個娃,再也不忍吃一口羊肉了!” “偶爾到縣裡,一看見那烤羊肉串兒的,賣羊雜的,尤其是賣羊頭肉的,我立刻就想哭。
”春梅眼圈紅了。
夜深了。
為了能讓趙天亮睡好,王大伯讓囤子和他睡他們老兩口的屋,而老兩口到五保戶韓大娘那兒睡去了。
趙天亮大睜雙眼仰躺着,胡思亂想:“趙天亮,趙天亮,你雖然不該冒冒失失地來到這裡,可你卻正因為來到這裡,看到了、聽到了多少在北京從不知道的事情啊!受處分,那也值了!” 囤子雙唇張合,喉間發出輕微而古怪的聲音。
趙天亮奇怪,坐起來看他,低聲問:“囤子哥,你怎麼了?……你是不是想唱歌啊?” 月輝下,囤子臉上淌下淚來。
趙天亮:“你要是想唱,那就唱吧。
不論你唱出什麼聲來,我趙天亮都愛聽!” 囤子卻一翻身,背對他了。
趙天亮躺下,仍大瞪雙眼想:“排長,不知咱們北大荒的雨停了沒有?我真對不起你的友情。
‘小地包’、‘小黃浦’,一班的弟兄們,你們一定瞧不起我了……” 高亢響亮的雞鳴啼破陝北清晨的寂靜。
一隻雄偉的錦羽大公雞立在坯垛上,一次次引頸長鳴。
陝北的日出與北大荒的日出相比,是那麼不同的壯麗畫面,幾乎所有的黃土高坡,都被旭日的光芒照紅了。
而那些溝溝壑壑,似乎也因此顯得更神秘了。
陝北的農民,正是在那些溝溝壑壑裡,一代又一代勞作,繁衍,生生不息。
趙天亮醒了,囤子已不在炕上了。
他站在春梅和曉蘭住的那屋門外,低聲地:“曉蘭姐,春梅,你們醒沒醒?” 屋裡無人應聲,他挑簾往裡一看,屋裡也沒人了。
他一轉身,發現桌子上罩着的紗罩上放着張紙條,春梅稚氣的筆迹寫着: 我們下地了。
他揭開紗罩,見罩下是一碗小米粥,一個窩頭,一塊鹹菜。
他掀開缸蓋,見缸水已很淺,舀半瓢,走到院裡,站喇叭花那兒,含一口,再使水從口中細細流出,就那麼洗手、洗臉、漱口。
早飯之後,趙天亮拿着鐮刀,在村中走着。
“天亮!”一個極親切的女性的聲音喚他。
趙天亮回頭,見眼前站着一名穿着幹淨齊整的女知青。
她不算漂亮,但卻是個白白淨淨的人兒,顯然很少下地幹活。
她臉上有種既單純又高傲的神情。
她頭上戴的草帽和頸上圍的白毛巾,都是新的。
“你是?” 女知青自我介紹:“我叫李君婷,你不認識我。
” “那你怎麼知道我是誰?” “我當然知道喽,我是你哥的親密戰友嘛!” “噢?”趙天亮越聽越糊塗。
李君婷解釋道:“以前我爸是市委宣傳部的幹部。
我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爸帶我看了一場北京重點中學的文藝彙演,你哥在台上演保爾·柯察金。
我坐在台下就想,我一定要考上這個大男生所在的中學,一定也要演冬妮娅!後來我如願以償考上了你哥那所中學,也如願演上了冬妮娅。
可惜隻演了兩次。
三年後,‘文革’就開始了……” 趙天亮左右看看,走近她,小聲問:“你知道誰背着我哥給我拍了一封電報嗎?” 李君婷一愣,旋即說:“電報?什麼電報?不知道。
” “不知誰給我拍了一封電報,說我哥出事了,害得我從東北跑到陝北來……” “也許是武紅兵他們吧!不管誰拍的,出發點肯定都是好的。
所以你也不要太生氣,看問題要看主觀動機是怎樣的嘛,是不是?” 趙天亮有意将話題岔開:“村裡有照相的地方?” “這鬼地方,哪兒會有什麼照相的地方!” “那你這是……”趙天亮指了指李君婷一身體面的衣服。
“到縣裡開會去。
黨内路線鬥争覺悟學習班。
不學不知道,一學吓一跳,黨内路線鬥争真是太嚴峻了,太複雜了,太尖銳了,太……” “對不起,我得先走了!”趙天亮說完,轉身便走。
“天亮!” 趙天亮不情願地站住,一副不勝其煩的表情。
李君婷對他後背說:“你要是想照相,等你哥回來,我帶你們哥倆到西安去照。
我在學習班上認識了好多人,還有一位西安‘革命委員會’的委員,照幾張相那是一句話的事兒……” “謝謝,等我哥回來再說吧!”趙天亮逃也似的走掉了。
一片梯田中,盡是女人收割的身影,隻趙天亮一個男性。
他仿佛英雄有了大顯身手的機會,割得飛快,自己的垅割完,又貓着腰幫别人割。
直到割完了那一片地裡的麥子,趙天亮才和女人們坐在一起休息。
趙天亮看看手中的鐮刀:“在你們這兒收割,太幸福了!” 一名婦女道:“這話說得,好像我們生在福中不知福!那你就講講吧,怎麼個幸福法啊?” 另一名婦女接過話頭:“還用聽他講啊!是個男的,可不都喜歡在女人堆兒裡幹活呗!” “我不是因為我曉蘭姐和你們在一起嘛!” 春梅笑道:“天亮哥臉紅喽!” 趙天亮羞澀地微笑了,将臉轉向一旁。
王大娘嗔道:“你們呀,沒個正形。
别逗這娃行不?” “我的意思是,你們這兒,地塊兒太小了。
割會兒就到地頭了,眼有個盼頭,所以就不覺得累了。
”趙天亮替自己解釋。
一名婦女道:“那你們那兒,地塊兒有多大呀?” 趙天亮站起,四周望望,說:“我們那兒,最小的地塊兒,比你們這兒最大的地塊兒大上千倍吧!” 婦女們發出一片驚訝之聲。
“那不好比的,你不是說你們那兒機械化嗎?” 趙天亮歎道:“一下雨,麥海倒伏,收割機就下不了地了,還不是得用鐮刀收割。
” “難怪他們那兒叫麥海!” “那,收割這活兒可怎麼幹呀!” “馮曉蘭!”劉江不知何時走來,馮曉蘭不卑不亢地仰臉看他。
氣氛頓時變了,包括趙天亮在内,所有的目光都望向馮曉蘭。
“聽到沒有?” 馮曉蘭點頭。
劉江蠻橫道:“聽到了要答應一聲!” 趙天亮猛地站起,大聲地:“她聽到了!” 一名婦女對王大娘說:“晚上你别讓曉蘭去!曉蘭住你家,你該庇護,那就得庇護點兒她。
些個生猛小子,總是讓人家曉蘭這麼文文靜靜的姑娘,晚上到他們那豬圈似的集體宿舍去開什麼會!” 其他婦女也幫襯道:“還呼來喝去的,像舊社會的地主老财對待丫環!” “不就因為人家曉蘭她爸那個了嘛!” “龍困沙灘有人欺,虎落平川有人騎呀!” 馮曉蘭早已聽不得,獨自起身割麥。
王大娘滿臉無奈,欲言又止,終于憋出句話:“幹活吧!” 于是女人們幹起活來。
“馮曉蘭,不許遲到啊!”劉江說完,轉身走了。
趙天亮站在原地未動,忽然拿起鐮刀,躍了幾躍,躍到武紅兵們那地塊,從另一頭割起來。
武紅兵他們不禁直起身看他。
趙天亮卻一直在割,不直腰。
武紅兵終于不好意思看了,對其他人說:“有什麼可看的!” 于是他們又彎下腰割…… 雙方會合了。
趙天亮問:“誰是武紅兵?” 武紅兵:“我。
” “你為什麼要那麼幹?” “莫名其妙。
我幹什麼惹着你的事兒了?” “你别揣着明白裝糊塗!”趙天亮環指其他人又說,“都給我聽着!馮曉蘭雖然姓馮,但對我哥趙曙光來說,她是妹妹!對于我趙天亮來說,她是姐姐!” 劉江頂道:“你們姐啦妹啦的,關我們什麼屁事
盆邊立着醬油瓶、醋瓶。
人人手裡端着泡了面條湯的小米幹飯。
王大娘有些抱歉:“就十二個蛋,換得了醬油和醋,就換不成一斤挂面了。
” “還換了幾盒火柴呢。
”王大伯插嘴。
王大娘接着說:“可不,所以才換了半斤面。
都當湯喝吧!” “大娘大伯,太讓你們費心了!”馮曉蘭滿含歉意。
趙天亮也說:“下次我可不敢來了!” “以後還是常來着點才對嘛!”王大伯嚼着小米飯道,“再來,事先寫封信,我們接信也有個準備。
總而言之,保證讓你下次來吃上待客的飯!” 春梅吃得特香,一個勁兒地往碗裡兌醬油。
王大伯看到了,說道:“那是怎麼個吃法!” “醬油味兒真香啊!”春梅咂咂嘴。
王大娘笑着說:“這閨女!以後把你嫁給個做醬油的!” “光做醬油不行,還得連菜油一塊兒做!”春梅補充道。
囤子用筷子一指春梅,再敲敲碗邊兒。
春梅立刻低下頭一聲不吭地吃飯。
王家住了三孔窯洞。
中間的是竈間,左邊大娘大伯住,右邊春梅和馮曉蘭住。
自從馮曉蘭住在王家了,囤子就住五保戶韓奶奶家了。
橫坐窗台上的趙天亮和坐在炕上的王大娘、馮曉蘭聊天,春梅雙手捧腮趴在炕上聽着。
窗敞開着,月亮很好,屋裡雖然沒點油燈,他們彼此也都能看清對方的臉。
趙天亮看看窗外:“會進蚊子吧?要不我下來,關上窗?” “開着吧,涼快。
”王大娘道,“坡底村就這點好,樹木少,水少,蚊子也少。
” 春梅調皮地指着趙天亮:“天亮哥的坐法真好笑,女人才那麼坐!” “盡瞎說!”王大娘拍了春梅一下,又對趙天亮說,“剛才你不是問你滿囤哥怎麼啞的嗎?提起那事兒,我就傷心。
都是你大伯的錯兒……” 春梅打斷她:“娘,你傷心就别自己說了,我替你說。
我爹他從二十幾歲起,就成了方圓百裡的歌王。
我哥剛能說句圄囵話兒起,他就教我哥唱。
等我哥也二十幾歲了,唱得比他還好。
我哥那嗓子,喉嚨一天浸過三遍油似的,比唢呐還亮!可我爹還不稱心,非想讓我哥和他當年一樣,也成方圓百裡的歌王。
去年縣裡成立‘革委會’,些個奪了權的造反派,為了顯示人氣,把愛唱的召集在一塊兒,比着唱,評什麼‘紅色歌王’。
别人都唱造反啊,奪權啊,鬥争啊,就我哥,偏不唱那些,一氣兒唱了幾支情歌。
結果呢,人們還一緻推他為歌王。
那還了得呀?造反派們就當場給他挂牌子,戴高帽,批鬥他,定他是什麼‘黃色歌王’。
我哥的脾氣,咽不下那一口氣,就喝了農藥了。
人倒是救過來了,撿了一條命,但成了啞巴。
” 王大娘以襟拭淚:“就要過門的對象也吹了。
這屋當初就是要做他們的新房的……” 馮曉蘭起身移坐王大娘身旁,撫慰道:“大娘,咱不想那些傷心事兒了。
” 趙天亮擔憂地說:“那,村裡人不敢就随便欺負咱家吧?” 王大娘吸吸鼻子:“那不會。
全村人心裡都明鏡似的,知道咱們王家是仁義人家。
再說,你大伯參加過抗戰,當年那也算是英雄人物。
他還是村裡十來個孩子的救命恩人呢……” 春梅又争着說:“娘,這也我講,我講!我六七歲那年,咱們這兒鬧饑荒。
我和村裡十來個孩子,吃野菜中了毒。
縣醫院說沒救了,等死吧。
我爹哪舍得眼瞅我瞪着不願死的大眼,不想法子救呢?那年頭,也不許我們種糧戶養禽畜,搞副業。
幸而我爹偷偷養了一隻奶羊子。
那羊也餓得精瘦啊,一天産不了多少奶的。
我爹就每天到縣裡去背不苦不鹹的自來水。
天一亮就去,天黑了才回。
自來水燒開了,兌上奶,天天一勺勺喂我喝,也喂那十來個孩子喝。
羊子再也産不下奶了,我爹一狠心,把它殺了,熬羊肉羊骨頭湯,天天喂我們。
就這麼着,我們一個沒死,全活了下來……” 王大娘歎息道:“也不隻是你大伯,更是那隻羊,用自己一條命,救了村裡十來個娃的命。
可憐那隻羊,簡直對它是敲骨吸髓啊!” 馮曉蘭補充說:“那羊就葬在村裡一棵老樹下,春梅他們,一到殺羊那天,還去祭。
” “我們不那樣,心裡就悲戚戚的。
”春梅傷感地說。
王大娘撫摸着春梅的頭說:“都說咱陝北,羊肉泡馍最好吃,可憐春梅他們些個娃,再也不忍吃一口羊肉了!” “偶爾到縣裡,一看見那烤羊肉串兒的,賣羊雜的,尤其是賣羊頭肉的,我立刻就想哭。
”春梅眼圈紅了。
夜深了。
為了能讓趙天亮睡好,王大伯讓囤子和他睡他們老兩口的屋,而老兩口到五保戶韓大娘那兒睡去了。
趙天亮大睜雙眼仰躺着,胡思亂想:“趙天亮,趙天亮,你雖然不該冒冒失失地來到這裡,可你卻正因為來到這裡,看到了、聽到了多少在北京從不知道的事情啊!受處分,那也值了!” 囤子雙唇張合,喉間發出輕微而古怪的聲音。
趙天亮奇怪,坐起來看他,低聲問:“囤子哥,你怎麼了?……你是不是想唱歌啊?” 月輝下,囤子臉上淌下淚來。
趙天亮:“你要是想唱,那就唱吧。
不論你唱出什麼聲來,我趙天亮都愛聽!” 囤子卻一翻身,背對他了。
趙天亮躺下,仍大瞪雙眼想:“排長,不知咱們北大荒的雨停了沒有?我真對不起你的友情。
‘小地包’、‘小黃浦’,一班的弟兄們,你們一定瞧不起我了……” 高亢響亮的雞鳴啼破陝北清晨的寂靜。
一隻雄偉的錦羽大公雞立在坯垛上,一次次引頸長鳴。
陝北的日出與北大荒的日出相比,是那麼不同的壯麗畫面,幾乎所有的黃土高坡,都被旭日的光芒照紅了。
而那些溝溝壑壑,似乎也因此顯得更神秘了。
陝北的農民,正是在那些溝溝壑壑裡,一代又一代勞作,繁衍,生生不息。
趙天亮醒了,囤子已不在炕上了。
他站在春梅和曉蘭住的那屋門外,低聲地:“曉蘭姐,春梅,你們醒沒醒?” 屋裡無人應聲,他挑簾往裡一看,屋裡也沒人了。
他一轉身,發現桌子上罩着的紗罩上放着張紙條,春梅稚氣的筆迹寫着: 我們下地了。
他揭開紗罩,見罩下是一碗小米粥,一個窩頭,一塊鹹菜。
他掀開缸蓋,見缸水已很淺,舀半瓢,走到院裡,站喇叭花那兒,含一口,再使水從口中細細流出,就那麼洗手、洗臉、漱口。
早飯之後,趙天亮拿着鐮刀,在村中走着。
“天亮!”一個極親切的女性的聲音喚他。
趙天亮回頭,見眼前站着一名穿着幹淨齊整的女知青。
她不算漂亮,但卻是個白白淨淨的人兒,顯然很少下地幹活。
她臉上有種既單純又高傲的神情。
她頭上戴的草帽和頸上圍的白毛巾,都是新的。
“你是?” 女知青自我介紹:“我叫李君婷,你不認識我。
” “那你怎麼知道我是誰?” “我當然知道喽,我是你哥的親密戰友嘛!” “噢?”趙天亮越聽越糊塗。
李君婷解釋道:“以前我爸是市委宣傳部的幹部。
我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爸帶我看了一場北京重點中學的文藝彙演,你哥在台上演保爾·柯察金。
我坐在台下就想,我一定要考上這個大男生所在的中學,一定也要演冬妮娅!後來我如願以償考上了你哥那所中學,也如願演上了冬妮娅。
可惜隻演了兩次。
三年後,‘文革’就開始了……” 趙天亮左右看看,走近她,小聲問:“你知道誰背着我哥給我拍了一封電報嗎?” 李君婷一愣,旋即說:“電報?什麼電報?不知道。
” “不知誰給我拍了一封電報,說我哥出事了,害得我從東北跑到陝北來……” “也許是武紅兵他們吧!不管誰拍的,出發點肯定都是好的。
所以你也不要太生氣,看問題要看主觀動機是怎樣的嘛,是不是?” 趙天亮有意将話題岔開:“村裡有照相的地方?” “這鬼地方,哪兒會有什麼照相的地方!” “那你這是……”趙天亮指了指李君婷一身體面的衣服。
“到縣裡開會去。
黨内路線鬥争覺悟學習班。
不學不知道,一學吓一跳,黨内路線鬥争真是太嚴峻了,太複雜了,太尖銳了,太……” “對不起,我得先走了!”趙天亮說完,轉身便走。
“天亮!” 趙天亮不情願地站住,一副不勝其煩的表情。
李君婷對他後背說:“你要是想照相,等你哥回來,我帶你們哥倆到西安去照。
我在學習班上認識了好多人,還有一位西安‘革命委員會’的委員,照幾張相那是一句話的事兒……” “謝謝,等我哥回來再說吧!”趙天亮逃也似的走掉了。
一片梯田中,盡是女人收割的身影,隻趙天亮一個男性。
他仿佛英雄有了大顯身手的機會,割得飛快,自己的垅割完,又貓着腰幫别人割。
直到割完了那一片地裡的麥子,趙天亮才和女人們坐在一起休息。
趙天亮看看手中的鐮刀:“在你們這兒收割,太幸福了!” 一名婦女道:“這話說得,好像我們生在福中不知福!那你就講講吧,怎麼個幸福法啊?” 另一名婦女接過話頭:“還用聽他講啊!是個男的,可不都喜歡在女人堆兒裡幹活呗!” “我不是因為我曉蘭姐和你們在一起嘛!” 春梅笑道:“天亮哥臉紅喽!” 趙天亮羞澀地微笑了,将臉轉向一旁。
王大娘嗔道:“你們呀,沒個正形。
别逗這娃行不?” “我的意思是,你們這兒,地塊兒太小了。
割會兒就到地頭了,眼有個盼頭,所以就不覺得累了。
”趙天亮替自己解釋。
一名婦女道:“那你們那兒,地塊兒有多大呀?” 趙天亮站起,四周望望,說:“我們那兒,最小的地塊兒,比你們這兒最大的地塊兒大上千倍吧!” 婦女們發出一片驚訝之聲。
“那不好比的,你不是說你們那兒機械化嗎?” 趙天亮歎道:“一下雨,麥海倒伏,收割機就下不了地了,還不是得用鐮刀收割。
” “難怪他們那兒叫麥海!” “那,收割這活兒可怎麼幹呀!” “馮曉蘭!”劉江不知何時走來,馮曉蘭不卑不亢地仰臉看他。
氣氛頓時變了,包括趙天亮在内,所有的目光都望向馮曉蘭。
“聽到沒有?” 馮曉蘭點頭。
劉江蠻橫道:“聽到了要答應一聲!” 趙天亮猛地站起,大聲地:“她聽到了!” 一名婦女對王大娘說:“晚上你别讓曉蘭去!曉蘭住你家,你該庇護,那就得庇護點兒她。
些個生猛小子,總是讓人家曉蘭這麼文文靜靜的姑娘,晚上到他們那豬圈似的集體宿舍去開什麼會!” 其他婦女也幫襯道:“還呼來喝去的,像舊社會的地主老财對待丫環!” “不就因為人家曉蘭她爸那個了嘛!” “龍困沙灘有人欺,虎落平川有人騎呀!” 馮曉蘭早已聽不得,獨自起身割麥。
王大娘滿臉無奈,欲言又止,終于憋出句話:“幹活吧!” 于是女人們幹起活來。
“馮曉蘭,不許遲到啊!”劉江說完,轉身走了。
趙天亮站在原地未動,忽然拿起鐮刀,躍了幾躍,躍到武紅兵們那地塊,從另一頭割起來。
武紅兵他們不禁直起身看他。
趙天亮卻一直在割,不直腰。
武紅兵終于不好意思看了,對其他人說:“有什麼可看的!” 于是他們又彎下腰割…… 雙方會合了。
趙天亮問:“誰是武紅兵?” 武紅兵:“我。
” “你為什麼要那麼幹?” “莫名其妙。
我幹什麼惹着你的事兒了?” “你别揣着明白裝糊塗!”趙天亮環指其他人又說,“都給我聽着!馮曉蘭雖然姓馮,但對我哥趙曙光來說,她是妹妹!對于我趙天亮來說,她是姐姐!” 劉江頂道:“你們姐啦妹啦的,關我們什麼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