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城記
關燈
小
中
大
從今天開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正式"滅亡"。
在短短的三百多天之内,一個控制嚴密、令人懼怕的國家,無聲無息地消失了。
去年十一月,當人們發覺統一的念頭并不可笑時,許多人,尤其是領導東德革命的先進知識分子,以為統一會是一個緩慢的,雙邊各為自己利益談判協調的過程。
等到統一的輪子加速滾動起來,這些人猛然發覺加速已成失速,不可挽回。
東德早就失去任何談判的籌碼。
有人說,這不是統一,是吞并。
有人說,東西德的結合過程有如蝗蟲的燕好:肥大的雌蝗蟲在滿足之後熱情如火地将瘦小的雄蟲逐段咀嚼,吞咽,是為"統一"。
十月三日起,東德的國歌作廢,由西德國歌取代。
從前西德國歌詞中有"德國德國淩駕一切"的句子,被希特勒用作擴張主義的工具,早已不唱。
現有的國歌詞稱頌"統一、正義、自由",倒頗符合新德國今日的理想。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東德法律作廢,由西德法律取代。
少數"暫時"保留的東德法律中,最重要的,應是堕胎法。
西德由于有百分之四十三的天主教徒,堕胎限制極為嚴格,東德則較為寬松。
有一度,兩邊各持己見,幾乎就要為了堕胎法而擱淺了統一條約的簽定。
最後的結論:東德可以在兩年至五年内保留自己的堕胎法,兩年或是五年則在十二月大選之後再決定。
荒謬的是,這段期間"西德"婦女若溜到"東德"去堕胎,要受法律制裁。
統一之日,"東德"将有大赦,減輕三分之一的徒刑。
不在大赦範圍之内的重刑犯,命運也在一夜之間改變。
譬如說,原來被東德法庭判無期徒刑的人,現在改由西德法律管轄,他在服刑十五年之後就可假釋出獄。
一位東柏林的大學教授不以為然地說:"我們并不全是笨蛋,有些法律是我們的好,譬如在這邊,紅燈可以右轉,西邊就不行,汽車停在路口排出廢氣,隻是徒然污染空氣罷了!還有,西邊的商店營業時間比這邊短,買東西極不方便……" 不以為然又待如何?統一的國家裡不能有兩套法律。
統一之後,東德的"人民軍"就解體了。
百分之六十的軍人,自知即将失業,早已求去,另謀發展,剩下的九萬軍人中,大約有五萬人可納入西德編制(在兩年試用的條件下),其他的也得加入失業或轉業的行列。
東德軍人已經卸下人民軍的制服,穿上了西德軍裝。
十月一日,西柏林的警察局長已經被任命為全柏林的警察局長,指揮東西柏林的警備。
東德的廣播電台、電視台,由西方的媒體接收,東柏林有一萬一千名電視、電台記者,接收後大約有三分之二要失業。
"為什麼東邊有那麼多得驚人的記者?"你問。
"因為寫一篇稿子要有一個人采訪、一個人寫稿、一個人打字、一個人念稿,還有一個人向安全局報備……&qu
在短短的三百多天之内,一個控制嚴密、令人懼怕的國家,無聲無息地消失了。
去年十一月,當人們發覺統一的念頭并不可笑時,許多人,尤其是領導東德革命的先進知識分子,以為統一會是一個緩慢的,雙邊各為自己利益談判協調的過程。
等到統一的輪子加速滾動起來,這些人猛然發覺加速已成失速,不可挽回。
東德早就失去任何談判的籌碼。
有人說,這不是統一,是吞并。
有人說,東西德的結合過程有如蝗蟲的燕好:肥大的雌蝗蟲在滿足之後熱情如火地将瘦小的雄蟲逐段咀嚼,吞咽,是為"統一"。
十月三日起,東德的國歌作廢,由西德國歌取代。
從前西德國歌詞中有"德國德國淩駕一切"的句子,被希特勒用作擴張主義的工具,早已不唱。
現有的國歌詞稱頌"統一、正義、自由",倒頗符合新德國今日的理想。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東德法律作廢,由西德法律取代。
少數"暫時"保留的東德法律中,最重要的,應是堕胎法。
西德由于有百分之四十三的天主教徒,堕胎限制極為嚴格,東德則較為寬松。
有一度,兩邊各持己見,幾乎就要為了堕胎法而擱淺了統一條約的簽定。
最後的結論:東德可以在兩年至五年内保留自己的堕胎法,兩年或是五年則在十二月大選之後再決定。
荒謬的是,這段期間"西德"婦女若溜到"東德"去堕胎,要受法律制裁。
統一之日,"東德"将有大赦,減輕三分之一的徒刑。
不在大赦範圍之内的重刑犯,命運也在一夜之間改變。
譬如說,原來被東德法庭判無期徒刑的人,現在改由西德法律管轄,他在服刑十五年之後就可假釋出獄。
一位東柏林的大學教授不以為然地說:"我們并不全是笨蛋,有些法律是我們的好,譬如在這邊,紅燈可以右轉,西邊就不行,汽車停在路口排出廢氣,隻是徒然污染空氣罷了!還有,西邊的商店營業時間比這邊短,買東西極不方便……" 不以為然又待如何?統一的國家裡不能有兩套法律。
統一之後,東德的"人民軍"就解體了。
百分之六十的軍人,自知即将失業,早已求去,另謀發展,剩下的九萬軍人中,大約有五萬人可納入西德編制(在兩年試用的條件下),其他的也得加入失業或轉業的行列。
東德軍人已經卸下人民軍的制服,穿上了西德軍裝。
十月一日,西柏林的警察局長已經被任命為全柏林的警察局長,指揮東西柏林的警備。
東德的廣播電台、電視台,由西方的媒體接收,東柏林有一萬一千名電視、電台記者,接收後大約有三分之二要失業。
"為什麼東邊有那麼多得驚人的記者?"你問。
"因為寫一篇稿子要有一個人采訪、一個人寫稿、一個人打字、一個人念稿,還有一個人向安全局報備……&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