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開的俄羅斯家門

關燈
"你會怎麼描述我們呢?"五十九歲的沙克立克夫用懷疑的眼神問着。

     "西方的記者,寫來寫去都是蘇聯的店鋪東西少得可憐,人們排長龍等着買香腸,蘇聯人衣着陳舊。

    他們不懂——"沙克立克夫愠怒地說,"蘇聯各個機關單位都有配給,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在各自的單位領取配給,譬如我就不必去排隊。

    我們并不缺糧食;西方記者把我們寫得很不堪……!" 我把這番話轉述給舍給聽。

    舍給是個廿九歲的作家。

     "他是個混帳!"舍給憤怒地揮着手,"他想騙你!單位都有配給沒錯,可是夠嗎?你問他一個月配到幾斤香腸!有沒有咖啡?有沒有牛奶?有沒有乳酪?沒良心!睜着眼說瞎話。

    人家西方報道的是事實,事實有什麼好遮蓋的?" "我們不是沒有食物,"我想起遠東研究所一位學者說的,"各地的糧食運往莫斯科,但進不了城,在城外小站上擱淺了。

    為什麼呢?一群我們稱為'買賣黑手黨'的人,為了要破壞戈爾巴喬夫的革新政策,就故意怠工,把香腸囤積起來,不往城裡運。

    過幾天,香腸全臭了,于是整卡車整卡車地往河裡傾倒……" "然後,"尤瑞很戲劇化地說,"人們突然在莫斯科河裡發現漂浮的香腸,事情才爆發出來。

    報紙都登了,真的!" "是啦:"舍給不感興趣地說,"報紙是這麼說過,但是,究竟是真是假,難說。

    " 舍給對蘇聯的香腸沒有興趣,他隻有一個夢想:到美國去。

     "為什麼?" "我不否認我也喜歡有較好的物質生活,不過最重要的,美國那樣的社會比較可以讓我專心而孤獨地生活。

    我隻想看書、寫作、思考,其他什麼都不要,什麼都不想過問,隻作我自己。

    在蘇聯,這辦不到。

    " 舍給不曾去過美國,卻講得一口美國英語;穿着一條帥氣的牛仔褲,還有一件令人眼花缭亂的太空外套。

    舉手投足都像一個美國的青年。

     經過剛開幕兩個星期的麥當勞,看見排隊等着漢堡的長龍蜿蜿蜒蜒大約有兩三公裡長。

     "瘋了!"舍給搖頭。

     舍給是個結了婚的人,可是生活得像個單身漢,晚上不必回到妻子身邊吃飯、睡覺。

    沙夏也是,伊凡也是。

     怎麼回事? "很簡單,沒房子!"沙夏幹脆地說,"我和妻子申請了要買房子,但是得等好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