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手
關燈
小
中
大
"這是你第一次來西德嗎?"
她點點頭。
英格是昨天到的。
她有着一對灰色的眼睛,眼睛裡看不出任何喜怒哀樂,就那麼冷漠的,沒有表情地看着你。
她的臉色蒼白,沒有廿歲女孩一般有的青春血色。
這是一個從街上走過,沒有人會對她多看一眼的女孩。
"談談你的家庭吧!?" 她靜默。
"爸爸、媽媽、兄弟姊妹……?"我再試。
"爸爸——"她慢慢地說,"本來是農機工廠一個主管,現在那個工廠關閉了,他留在家裡。
" 她停下來。
等了半天沒有下文,我隻好再問: "媽媽?" "媽媽本來在青年團作秘書,現在青年團解散了,他們要媽媽去當大樓清潔婦,媽媽不肯……" "哥哥本來是人民軍的,現在退下來了,在找工作,好像也在哪裡學電腦……" 灰色的眼睛不洩漏一點感情,可是我明白了。
她隻給了幾個小碎片,但我約略知道那大拼圖的模樣,小碎片屬于那大拼圖的幾個角落。
工廠主管、青年團秘書、人民軍——英格的家,是覆蓋在東德共産黨羽翼下的小巢,現在這個小巢被時代的狂風打得零落了。
"廚房的事你都清楚了嗎?" 英格點頭。
"你每天工作到三點就下班了,自己的時間很多,可以常到城裡逛逛——" 她點頭。
"最重要的是,你要自動自發,不要每件事都等着我督促——我沒有時間督促你,你自己張大眼睛主動去做,行嗎?" 她點頭。
就這樣,東德來的英格在我們家住了下來。
往後的日子,是這麼過的。
清早傳來教堂的鐘聲,兩歲不到的飛飛從幼兒睡袋裡鑽出來,開始了一天的遊戲人生。
作媽媽的邊刷牙,邊滿嘴白沫地往樓下大叫:"英格,寶寶醒了。
" 廿分鐘之後,媽媽從書房探頭出來,一眼看到換過衣服的飛飛,大叫:"英格,寶寶沒穿襪子!" 媽媽又回到書桌讀了兩頁《八九——九一年柏林日記》,英格在敲門,探進頭來說: "寶寶沒有襪子了。
" 媽媽擡頭,看着她, "為什麼沒有了?" "都髒了。
" "拿去洗。
" "洗衣機正在洗别的東西。
" 媽媽站起來,走到英格面前,很慢很清楚地說:"來,我有幾個建議:一,你可以暫時讓他穿上昨天的髒襪子。
二,你可以暫時讓他穿上哥哥的大襪子。
三,你可以讓他穿上棉布鞋。
四,你可以到對面李太大小毛那借雙小襪子來。
五,你可以騎車到雜貨店買雙襪子來——你有一千零一個可能解決這個難題的方法,隻要想出一個來就可以。
" 英格漠漠聽着。
"但是,"媽媽繼續說,"你要動腦子自己去想解決辦法,可以嗎?" 媽媽回到書桌。
這本書她不喜歡。
一個美國記者寫的,總是落入正邪兩分明的窠臼。
先寫二次大戰時德國人如何如何地壞,現在,一九八九年和平革命之後,又寫德
英格是昨天到的。
她有着一對灰色的眼睛,眼睛裡看不出任何喜怒哀樂,就那麼冷漠的,沒有表情地看着你。
她的臉色蒼白,沒有廿歲女孩一般有的青春血色。
這是一個從街上走過,沒有人會對她多看一眼的女孩。
"談談你的家庭吧!?" 她靜默。
"爸爸、媽媽、兄弟姊妹……?"我再試。
"爸爸——"她慢慢地說,"本來是農機工廠一個主管,現在那個工廠關閉了,他留在家裡。
" 她停下來。
等了半天沒有下文,我隻好再問: "媽媽?" "媽媽本來在青年團作秘書,現在青年團解散了,他們要媽媽去當大樓清潔婦,媽媽不肯……" "哥哥本來是人民軍的,現在退下來了,在找工作,好像也在哪裡學電腦……" 灰色的眼睛不洩漏一點感情,可是我明白了。
她隻給了幾個小碎片,但我約略知道那大拼圖的模樣,小碎片屬于那大拼圖的幾個角落。
工廠主管、青年團秘書、人民軍——英格的家,是覆蓋在東德共産黨羽翼下的小巢,現在這個小巢被時代的狂風打得零落了。
"廚房的事你都清楚了嗎?" 英格點頭。
"你每天工作到三點就下班了,自己的時間很多,可以常到城裡逛逛——" 她點頭。
"最重要的是,你要自動自發,不要每件事都等着我督促——我沒有時間督促你,你自己張大眼睛主動去做,行嗎?" 她點頭。
就這樣,東德來的英格在我們家住了下來。
往後的日子,是這麼過的。
清早傳來教堂的鐘聲,兩歲不到的飛飛從幼兒睡袋裡鑽出來,開始了一天的遊戲人生。
作媽媽的邊刷牙,邊滿嘴白沫地往樓下大叫:"英格,寶寶醒了。
" 廿分鐘之後,媽媽從書房探頭出來,一眼看到換過衣服的飛飛,大叫:"英格,寶寶沒穿襪子!" 媽媽又回到書桌讀了兩頁《八九——九一年柏林日記》,英格在敲門,探進頭來說: "寶寶沒有襪子了。
" 媽媽擡頭,看着她, "為什麼沒有了?" "都髒了。
" "拿去洗。
" "洗衣機正在洗别的東西。
" 媽媽站起來,走到英格面前,很慢很清楚地說:"來,我有幾個建議:一,你可以暫時讓他穿上昨天的髒襪子。
二,你可以暫時讓他穿上哥哥的大襪子。
三,你可以讓他穿上棉布鞋。
四,你可以到對面李太大小毛那借雙小襪子來。
五,你可以騎車到雜貨店買雙襪子來——你有一千零一個可能解決這個難題的方法,隻要想出一個來就可以。
" 英格漠漠聽着。
"但是,"媽媽繼續說,"你要動腦子自己去想解決辦法,可以嗎?" 媽媽回到書桌。
這本書她不喜歡。
一個美國記者寫的,總是落入正邪兩分明的窠臼。
先寫二次大戰時德國人如何如何地壞,現在,一九八九年和平革命之後,又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