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怵目江山 矯矯群雄奔萬裡 置身帷幄 瞿瞿一老本同源
關燈
小
中
大
時董遂和馬洪兩人,隻見兩位怪客扇閃銀光,劍翻白浪,鬥得極之火辣,無不昨舌。
原來石臼道人殺總兵曹勝之日,也就是武當派高手“遊龍劍”吳一羽出之時,因為當日他們兩人腳踏河西,偶一不慎,同被總兵曹勝手下恃衆捕去,他原本以為已經了無生望,怎料卻又無緣故地被放了出來。
他們當時還不知道,那時鄒人鶴也已到了河西,認為與其殺了他們,還不如把他們一捉一放,更可以散布疑雲,使江湖上的人物,對泰山方面過來的人不敢接近,這樣既可分散人心,又能布下離間之計,收效更大。
石臼道人也正因為看到了這點,所以聲淚俱下,勸說吳一羽先行逃走,上東昌府去找一個人,面傳無常道長的口信,吳一羽一走,他自己則殺身成仁,舍生明志,用一人的烈血,洗淨鄒人鶴布下的滿天烏雲。
所謂無巧不成書,當吳一羽隻身北走之時,鄒人鶴辦因譚廷襄之召,要到東昌附所在的柳城去。
那天吳一羽前腳踏入了路安棧,鄒人鶴即後腳跟到。
這一來,真使鄒人鶴又驚又喜,未定夜間來一個暗襲,取他性命,以備到了東昌府,好向譚廷襄報一個功。
及至在“接雲樓”上碰上了“雲邊五虎”才忽然靈機一動,覺得何不順理成蒺,借刀殺人?這樣既可撿到便宜,也不露形迹。
“雲邊五虎”自然不明就裡,黑夜之中,見吳一羽留着一把長須,便以為果是留字挑釁的人,卻不知當他們夜襲吳一羽時,親手留字的鄒人鶴,卻以包起自己的長須,綴在他們之後。
一直看到“五虎”破折其三,才乘吳一羽久戰力疲,闖了出來,想一舉将他殺掉。
再說鄒人鶴一扇如刃,來撲吳一羽的劍。
吳一羽蓦見奸賊當前,發指背裂!想到石臼道人的忠魂烈魄,更是熱血沸騰!這時氣壯心雄,恨深招辣,一支“遊龍劍”既有細密精嚴之功,又兼長大深沉之妙,忽如玉女繡針,針針不辍,忽如長江倒瀉,勢不可當;鬥到分際,喝一聲“中!”劍鋒直向鄒人鶴天靈蓋劈下! 鄒人鶴眼看吳一羽當頭一劍劈下,挾風斷金,不敢迫視,招也不招,架也不架,以進為退,移右步,出左掌,直震吳一羽脈門,吳一羽一招将盡,趕快把劍一收一卷,避掌取掌,連守帶攻,鄒人鶴的一條手臂,險些被他圈下!鄒人鶴想不到吳一羽又是大膽,又是招辣,暗想:“假若撄鋒觸銳,難不保傷在他的劍下,何不先耗他一耗。
來個百密一疏,再度反攻。
” 心念一定,“閻王扇”處處設防,面面封閉,進一步,退兩步,對方猛迫,他卻猛避,一時之間,吳一羽矯若遊龍,鄒人鶴狡如脫兔,一勢猖,一詭計,往複纏鬥了百數十招,雙方仍各無所獲。
吳一羽見是如此,忽怒喝一聲:“鄒人鶴!你‘閻王扇’徒有虛名,竟然一招也不敢接,還不認敗?” 鄒人鶴也答道:“吳一羽!你‘遊龍劍’自負得武當精髓,怎不能傷我絲毫?” 吳一羽又怒喝道:“鄒人鶴!你若真不怕死,敢不敢接我三劍?” 鄒人鶴也道:“吳一羽!好好的一個鄒人鶴,等着你來收拾,為甚麼你的劍如此不濟?” 吳一羽又怒道:“你隻逃不攻,算得甚麼能手!” 鄒人鶴又答道:“屢攻不中算得甚麼英雄!” 兩人邊戰邊罵,又招了數十回合。
吳一羽蓦地将身一騰,燕起鹘落,其快如飛,突落在鄒人鶴的身後,“神弓射雁”,一劍反蕩過去,欲将鄒人鶴攔腰斬斷。
這一招勢猛鋒洪,鄒人鶴饒是矯捷,再也無法避過,急用“閻王扇”一擋,雙方金器相碰,轟的一聲,火星飛射! 鄒人鶴固覺虎口劇痛,吳一羽亦感一臂麻辣,兩人同時彈開尋丈。
雙方一合一分,各據一邊,同時向對方喝了一聲,互不相讓,飙風驟雨,立刻又卷在一處。
這時候,鄒人鶴以為吳一羽的力氣已消耗得差不多,再不能讓他苟延殘喘,數聲枭笑,劃破長空,立刻将扇作點棒,撩劍斬手,橫披直紮,一把扇子既當作點穴镢,亦當作懷中劍,猛向吳一羽人身三十六大穴進招,絕中連,連中接,一分不讓,一隙不舍。
左手掌更是直如刀、曲如抓,狠劈猛拿。
一扇一掌,把點穴法、劍法、擒拿法,同時用上。
吳一羽見鄒人鶴使出渾身絕技,長嘯一聲,精神加倍抖擻。
他的“遊龍劍”深得内家劍的精髓,弱中見強,慢中見疾,長中見道,短中見密,一招中隐着兩招,常态中藏着奇幻,常常形意相悖,表裡不同,所以最不易于捉摸。
這時他見鄒人鶴打得飛沙激石,卻有意把他吸引。
吳一羽有意吸引鄒人鶴的猛攻,鄒人鶴卻以為他氣力已衰,開始“漏”招,不禁貪加饞;得隴望蜀,掌猛扇銳,出的全是攻手招數,他邊攻邊對吳一羽罵道:“你怎麼招招都退,若是不敢再鬥,要隻你認一聲輸,我鄒人鶴一定賣你一個人情,放你一條生路,讓你留命退出江湖,從頭學再過來。
” 鄒人鶴這一番話有意氣吳一羽,但是吳一羽有意沉住氣,并不答理,仍然一個主攻,一個主守,又繼續鬥了數十招。
這時候,吳一羽沉得住,鄒人鶴卻再也沉不住,他觑着吳一羽劍氣稍松,突然貼地橫身,掌擊吳一羽膝彎,扇戳吳一羽下陰,起伏掃殺,都極為迅疾大膽。
吳一羽難得他這樣舍命來殺,喊一聲“好”,橫躍一步,“蛟龍擺尾”,腕一回,劍一掠,由上向下,正照鄒人鶴當胸劃過,鄒人鶴勢欲騰身,但生死之機,間不容發,立将扇向上一封,就地一卷,竟用大擒拿手,去搏吳一羽的雙足,吳一羽急移左步,說時遲,這時快,右腳一提,蓬的一聲,将鄒人鶴踢出五六尺外!跟着劍訣一領,飛步而前,不待鄒人鶴點地,一個“橫戈躍馬”,“遊龍劍”已由下挑到。
其時鄒人鶴在上,吳一羽劍在下,眼見鄒人鶴已難僥悻,但他本來是以内家功夫見長,這時突覺劍風凜冽,手中扇飕的一運,在半空就勢使氣,“龍門鯉翻”,飄到原來落點的五六尺之外,再行點地。
吳一羽兩招均未得手,不敢再追,趕快束勢待敵。
這時際,兩人忽覺清光照面,有如劍顯龍泉,擡頭一瞥,原來天際黑雲頓開,兔魄突現。
一時目及之地,眉宇可見。
吳一羽看看鄒人鶴,隻見他目毒如蛇;鄒人鶴看看吳一羽,隻見他怒容似火。
這時一劍對一扇,一影随一人,劍氣與月色争輝,寶光翔動;扇形與人影進退,石走沙飛,隻見十丈之内,打得塵土如煙。
鄒人鶴與吳一羽眼掃全場,同時發覺在一旁觀戰的董遂與馬洪全已不見,兩人均不禁心中一悚,但兩人所想卻大有不同,吳一羽以為他們是去替鄒人鶴招人,鄒人鶴卻怕真相外洩,對自己必生不利,此時急向附近掃了幾眼,卻見剛才受傷的“武林白鳳”李焦琴、“瘦靈猴”袁大豪及“酒頭陀”朱真三人,仍然躺在地上,顯然未死,鄒人鶴數聲枭笑,毒念突生,立時舍了吳一羽,連飛數步,“閻王扇”向李焦琴當胸一戮,“武林白鳳”慘召一聲,當場畢命。
吳一羽見鄒人鶴一扇截胸,将李焦琴當場結果,暗想,“你這人可謂陰毒,眼見同黨受傷,不但不救,還要親下毒手,殺人滅口!”這樣一想,倒替剛才被自己打倒在地的“瘦靈猴”袁大豪和“酒頭陀”朱真二人擔心。
趕快劍花一震,撲了上去,欲使鄒人鶴緩不出手,叫那人可以苟延殘喘。
此時鄒人鶴回頭一瞥,見吳一羽劍光炫目,已經圈到,趕忙一個飛步,箭也似的,已到了袁大豪的身邊,吳一羽罵了聲“狠心的奸賊”,飛身蕩劍光,先擋住鄒人鶴的去路,這時候,他一心想先替袁大豪把鄒人鶴擋住,沒有想到其他,不提防鄒人鶴猛一回身,“倒王扇”向懷裡一插,雙掌如屏,雷吼一聲,立向吳一羽胸口震去! 要知鄒人鶴的内家掌并非尋常可比,這時一掌再加一掌,真如泰山崩瀉之勢,吳一羽暗叫一聲“不妙!”趕快收劍護身,同時身形一偏,側身避掌,但避得了正面受擊,卻仍陷身于鄒人鶴的淩厲掌風之中,稍一差池,竟踉跄了兩步,恰落在袁大豪的旁邊。
袁大豪剛才被喪門杖一撞,右膝蓋全被撞碎,自然痛徹心脾,但此時實已蘇醒,朦胧中突見長須客曳剩飄來,以為命在須臾,不問緣由,拼着全身所餘之力,立定同歸于盡之心,一個鐵頭立向吳一羽下盤撞去,其力極猛! 吳一羽不提防他以德報怨,一瞬之疏,欲待騰身已來不及,右膝竟給他撞傷,一歪一跌,幾乎跌倒。
那邊鄒人鶴見狀,自然幸災樂禍,連叫了兩聲“好”,乘着袁大豪沖勁将終未盡之頃,鐵扇一伸,“慈鳥反哺”、“餓鳥回巢”連環兩招,向袁大豪前腦紮去! 袁大豪陡遇毒手,連叫也叫不出聲,僵在地上,兩眼兩耳兩鼻孔,均同時流血! 吳一羽固惜袁大豪來得愚蟒,但更恨鄒人鶴心同蛇蠍,顧不了膝傷未過,喝道:“鄒人鶴奸賊,今夜我絕不饒你!”劍走偏鋒,掌撼正位,有如天馬脫缰,黃河決堤,翻翻滾滾,直向鄒人鶴卷了過來。
鄒人鶴見對方來得如此急驟兇猛,顧不得去收拾躺在地上的“酒頭陀”,卻先來對付吳一羽,劍來扇拒,掌來對掌,展開決死之戰。
兩人殺得正烈,突然眼前墨黑,四野無光,沙石紛飛,塵沙撲面。
原來明月複被雲封,旋風騰然卷地。
吳一羽忽爾由光入黑,力睜雙眼,待覓鄒人鶴所在,突聞嘶嘶數聲,立覺兩瞳劇痛,淚如泉出。
原來鄒人鶴趁着風沙掩護,突發出“百步金錢”暗器,吳一羽的兩眼,竟于不提防中同被射中。
吳一羽雙瞳被鄒人鶴暗器擊中,刺痛鼻常,再也睡不開眼,心中又急又恨,本來暗器這東西,隻是雕蟲小技,有吳一羽這等功夫,要避他并不難,隻因山東撫署的一戰,吳一羽當時就不在場,所以不知道鄒人鶴除了“閻王扇”外,還有“百步金錢”暗器,乃緻疏于防備。
而鄒人鶴又複陰毒奸狡,早不發,遲不發,專選中月黑沙飛之際才發,吳一羽終于吃虧。
這時候,吳一羽痛恨攻心,但已經追悔無及,為免一誤再誤,趕緊輕身貓步,暗中移了一個地位,極力按捺心神,一劍裹身,靜聽對方動靜。
鄒人鶴暗器發出之後,當時聽聲辨息,已知有兩枚暗器中了敵,一不做,二不休,掌先出,扇後随,掌探路,扇直刺,用的全是十足功力,隻聽篷的一聲,知道掌已擊中對方,立刻進步遞招,其快無比,以為可把吳一羽刺死,怎料“閻王扇”出盡,竟然空空如也,心裡一驚一跳,腿上已中了一劍,因吳一羽這一劍來得無聲無影,鄒人鶴怕他緊緊追蹤,隻待強抑創傷,不敢呼痛,趕快退出丈許。
吳一羽将劍一抽回,用手指一抹劍尖,血濕的地方足有數寸之長,知已給了鄒人鶴狠狠的一記,十分痛快! 原來他雙瞳受傷之後,隻好靠耳朵去辨聽敵蹤,當時鄒人鶴掌風一動,他立刻偏身進掌,那蓬的一聲,就是雙方憑力相交所生,鄒人鶴當時得勝而驕,未及細辨,以為已掌中敵身;吳一羽則痛定思痛,敗裡學乖,出掌時用力特猛,但出劍時卻有意輕緩,以免劍風為敵人所覺,惟其如此,雖傷了鄒人鶴,卻未能将他的腿割斷,漫說置他于死地。
吳一羽知道鄒人鶴定必不肯幹休,故在黑中凝神靜氣,準備第二次的搏擊。
鄒人鶴吃了吳一羽一劍,心所不甘,趁着風沙未息,又把幾枚“百步金錢”打了過去,吳一羽聽風辨器,此時再不疏虞,“遊龍劍”左繳右抹,暗器即先後墜地。
鄒人鶴這一次雖未得手,但有所失亦有所得,他聽到了一陣劍打金錢之聲,立刻辨明了吳一羽的所在,便輕輕地竄了過去,出其不意,“閻王扇”一劈,即搭向吳一羽的“曲池穴”去,吳一羽突覺勁風襲到,扇未及,劍先撩,同時掌伴劍鋒,當胸震出,鄒人鶴一腿已傷,騰躍不便,避得了劍,卻避不了掌,立被彈出丈外。
吳一羽再奏膚功,又複身劍如一,以逸待勞,守了約一刻功夫,突聽“酒頭陀”朱真在遠處叫了一聲,手中劍忽承巨震,脫手飛去!
原來石臼道人殺總兵曹勝之日,也就是武當派高手“遊龍劍”吳一羽出之時,因為當日他們兩人腳踏河西,偶一不慎,同被總兵曹勝手下恃衆捕去,他原本以為已經了無生望,怎料卻又無緣故地被放了出來。
他們當時還不知道,那時鄒人鶴也已到了河西,認為與其殺了他們,還不如把他們一捉一放,更可以散布疑雲,使江湖上的人物,對泰山方面過來的人不敢接近,這樣既可分散人心,又能布下離間之計,收效更大。
石臼道人也正因為看到了這點,所以聲淚俱下,勸說吳一羽先行逃走,上東昌府去找一個人,面傳無常道長的口信,吳一羽一走,他自己則殺身成仁,舍生明志,用一人的烈血,洗淨鄒人鶴布下的滿天烏雲。
所謂無巧不成書,當吳一羽隻身北走之時,鄒人鶴辦因譚廷襄之召,要到東昌附所在的柳城去。
那天吳一羽前腳踏入了路安棧,鄒人鶴即後腳跟到。
這一來,真使鄒人鶴又驚又喜,未定夜間來一個暗襲,取他性命,以備到了東昌府,好向譚廷襄報一個功。
及至在“接雲樓”上碰上了“雲邊五虎”才忽然靈機一動,覺得何不順理成蒺,借刀殺人?這樣既可撿到便宜,也不露形迹。
“雲邊五虎”自然不明就裡,黑夜之中,見吳一羽留着一把長須,便以為果是留字挑釁的人,卻不知當他們夜襲吳一羽時,親手留字的鄒人鶴,卻以包起自己的長須,綴在他們之後。
一直看到“五虎”破折其三,才乘吳一羽久戰力疲,闖了出來,想一舉将他殺掉。
再說鄒人鶴一扇如刃,來撲吳一羽的劍。
吳一羽蓦見奸賊當前,發指背裂!想到石臼道人的忠魂烈魄,更是熱血沸騰!這時氣壯心雄,恨深招辣,一支“遊龍劍”既有細密精嚴之功,又兼長大深沉之妙,忽如玉女繡針,針針不辍,忽如長江倒瀉,勢不可當;鬥到分際,喝一聲“中!”劍鋒直向鄒人鶴天靈蓋劈下! 鄒人鶴眼看吳一羽當頭一劍劈下,挾風斷金,不敢迫視,招也不招,架也不架,以進為退,移右步,出左掌,直震吳一羽脈門,吳一羽一招将盡,趕快把劍一收一卷,避掌取掌,連守帶攻,鄒人鶴的一條手臂,險些被他圈下!鄒人鶴想不到吳一羽又是大膽,又是招辣,暗想:“假若撄鋒觸銳,難不保傷在他的劍下,何不先耗他一耗。
來個百密一疏,再度反攻。
” 心念一定,“閻王扇”處處設防,面面封閉,進一步,退兩步,對方猛迫,他卻猛避,一時之間,吳一羽矯若遊龍,鄒人鶴狡如脫兔,一勢猖,一詭計,往複纏鬥了百數十招,雙方仍各無所獲。
吳一羽見是如此,忽怒喝一聲:“鄒人鶴!你‘閻王扇’徒有虛名,竟然一招也不敢接,還不認敗?” 鄒人鶴也答道:“吳一羽!你‘遊龍劍’自負得武當精髓,怎不能傷我絲毫?” 吳一羽又怒喝道:“鄒人鶴!你若真不怕死,敢不敢接我三劍?” 鄒人鶴也道:“吳一羽!好好的一個鄒人鶴,等着你來收拾,為甚麼你的劍如此不濟?” 吳一羽又怒道:“你隻逃不攻,算得甚麼能手!” 鄒人鶴又答道:“屢攻不中算得甚麼英雄!” 兩人邊戰邊罵,又招了數十回合。
吳一羽蓦地将身一騰,燕起鹘落,其快如飛,突落在鄒人鶴的身後,“神弓射雁”,一劍反蕩過去,欲将鄒人鶴攔腰斬斷。
這一招勢猛鋒洪,鄒人鶴饒是矯捷,再也無法避過,急用“閻王扇”一擋,雙方金器相碰,轟的一聲,火星飛射! 鄒人鶴固覺虎口劇痛,吳一羽亦感一臂麻辣,兩人同時彈開尋丈。
雙方一合一分,各據一邊,同時向對方喝了一聲,互不相讓,飙風驟雨,立刻又卷在一處。
這時候,鄒人鶴以為吳一羽的力氣已消耗得差不多,再不能讓他苟延殘喘,數聲枭笑,劃破長空,立刻将扇作點棒,撩劍斬手,橫披直紮,一把扇子既當作點穴镢,亦當作懷中劍,猛向吳一羽人身三十六大穴進招,絕中連,連中接,一分不讓,一隙不舍。
左手掌更是直如刀、曲如抓,狠劈猛拿。
一扇一掌,把點穴法、劍法、擒拿法,同時用上。
吳一羽見鄒人鶴使出渾身絕技,長嘯一聲,精神加倍抖擻。
他的“遊龍劍”深得内家劍的精髓,弱中見強,慢中見疾,長中見道,短中見密,一招中隐着兩招,常态中藏着奇幻,常常形意相悖,表裡不同,所以最不易于捉摸。
這時他見鄒人鶴打得飛沙激石,卻有意把他吸引。
吳一羽有意吸引鄒人鶴的猛攻,鄒人鶴卻以為他氣力已衰,開始“漏”招,不禁貪加饞;得隴望蜀,掌猛扇銳,出的全是攻手招數,他邊攻邊對吳一羽罵道:“你怎麼招招都退,若是不敢再鬥,要隻你認一聲輸,我鄒人鶴一定賣你一個人情,放你一條生路,讓你留命退出江湖,從頭學再過來。
” 鄒人鶴這一番話有意氣吳一羽,但是吳一羽有意沉住氣,并不答理,仍然一個主攻,一個主守,又繼續鬥了數十招。
這時候,吳一羽沉得住,鄒人鶴卻再也沉不住,他觑着吳一羽劍氣稍松,突然貼地橫身,掌擊吳一羽膝彎,扇戳吳一羽下陰,起伏掃殺,都極為迅疾大膽。
吳一羽難得他這樣舍命來殺,喊一聲“好”,橫躍一步,“蛟龍擺尾”,腕一回,劍一掠,由上向下,正照鄒人鶴當胸劃過,鄒人鶴勢欲騰身,但生死之機,間不容發,立将扇向上一封,就地一卷,竟用大擒拿手,去搏吳一羽的雙足,吳一羽急移左步,說時遲,這時快,右腳一提,蓬的一聲,将鄒人鶴踢出五六尺外!跟着劍訣一領,飛步而前,不待鄒人鶴點地,一個“橫戈躍馬”,“遊龍劍”已由下挑到。
其時鄒人鶴在上,吳一羽劍在下,眼見鄒人鶴已難僥悻,但他本來是以内家功夫見長,這時突覺劍風凜冽,手中扇飕的一運,在半空就勢使氣,“龍門鯉翻”,飄到原來落點的五六尺之外,再行點地。
吳一羽兩招均未得手,不敢再追,趕快束勢待敵。
這時際,兩人忽覺清光照面,有如劍顯龍泉,擡頭一瞥,原來天際黑雲頓開,兔魄突現。
一時目及之地,眉宇可見。
吳一羽看看鄒人鶴,隻見他目毒如蛇;鄒人鶴看看吳一羽,隻見他怒容似火。
這時一劍對一扇,一影随一人,劍氣與月色争輝,寶光翔動;扇形與人影進退,石走沙飛,隻見十丈之内,打得塵土如煙。
鄒人鶴與吳一羽眼掃全場,同時發覺在一旁觀戰的董遂與馬洪全已不見,兩人均不禁心中一悚,但兩人所想卻大有不同,吳一羽以為他們是去替鄒人鶴招人,鄒人鶴卻怕真相外洩,對自己必生不利,此時急向附近掃了幾眼,卻見剛才受傷的“武林白鳳”李焦琴、“瘦靈猴”袁大豪及“酒頭陀”朱真三人,仍然躺在地上,顯然未死,鄒人鶴數聲枭笑,毒念突生,立時舍了吳一羽,連飛數步,“閻王扇”向李焦琴當胸一戮,“武林白鳳”慘召一聲,當場畢命。
吳一羽見鄒人鶴一扇截胸,将李焦琴當場結果,暗想,“你這人可謂陰毒,眼見同黨受傷,不但不救,還要親下毒手,殺人滅口!”這樣一想,倒替剛才被自己打倒在地的“瘦靈猴”袁大豪和“酒頭陀”朱真二人擔心。
趕快劍花一震,撲了上去,欲使鄒人鶴緩不出手,叫那人可以苟延殘喘。
此時鄒人鶴回頭一瞥,見吳一羽劍光炫目,已經圈到,趕忙一個飛步,箭也似的,已到了袁大豪的身邊,吳一羽罵了聲“狠心的奸賊”,飛身蕩劍光,先擋住鄒人鶴的去路,這時候,他一心想先替袁大豪把鄒人鶴擋住,沒有想到其他,不提防鄒人鶴猛一回身,“倒王扇”向懷裡一插,雙掌如屏,雷吼一聲,立向吳一羽胸口震去! 要知鄒人鶴的内家掌并非尋常可比,這時一掌再加一掌,真如泰山崩瀉之勢,吳一羽暗叫一聲“不妙!”趕快收劍護身,同時身形一偏,側身避掌,但避得了正面受擊,卻仍陷身于鄒人鶴的淩厲掌風之中,稍一差池,竟踉跄了兩步,恰落在袁大豪的旁邊。
袁大豪剛才被喪門杖一撞,右膝蓋全被撞碎,自然痛徹心脾,但此時實已蘇醒,朦胧中突見長須客曳剩飄來,以為命在須臾,不問緣由,拼着全身所餘之力,立定同歸于盡之心,一個鐵頭立向吳一羽下盤撞去,其力極猛! 吳一羽不提防他以德報怨,一瞬之疏,欲待騰身已來不及,右膝竟給他撞傷,一歪一跌,幾乎跌倒。
那邊鄒人鶴見狀,自然幸災樂禍,連叫了兩聲“好”,乘着袁大豪沖勁将終未盡之頃,鐵扇一伸,“慈鳥反哺”、“餓鳥回巢”連環兩招,向袁大豪前腦紮去! 袁大豪陡遇毒手,連叫也叫不出聲,僵在地上,兩眼兩耳兩鼻孔,均同時流血! 吳一羽固惜袁大豪來得愚蟒,但更恨鄒人鶴心同蛇蠍,顧不了膝傷未過,喝道:“鄒人鶴奸賊,今夜我絕不饒你!”劍走偏鋒,掌撼正位,有如天馬脫缰,黃河決堤,翻翻滾滾,直向鄒人鶴卷了過來。
鄒人鶴見對方來得如此急驟兇猛,顧不得去收拾躺在地上的“酒頭陀”,卻先來對付吳一羽,劍來扇拒,掌來對掌,展開決死之戰。
兩人殺得正烈,突然眼前墨黑,四野無光,沙石紛飛,塵沙撲面。
原來明月複被雲封,旋風騰然卷地。
吳一羽忽爾由光入黑,力睜雙眼,待覓鄒人鶴所在,突聞嘶嘶數聲,立覺兩瞳劇痛,淚如泉出。
原來鄒人鶴趁着風沙掩護,突發出“百步金錢”暗器,吳一羽的兩眼,竟于不提防中同被射中。
吳一羽雙瞳被鄒人鶴暗器擊中,刺痛鼻常,再也睡不開眼,心中又急又恨,本來暗器這東西,隻是雕蟲小技,有吳一羽這等功夫,要避他并不難,隻因山東撫署的一戰,吳一羽當時就不在場,所以不知道鄒人鶴除了“閻王扇”外,還有“百步金錢”暗器,乃緻疏于防備。
而鄒人鶴又複陰毒奸狡,早不發,遲不發,專選中月黑沙飛之際才發,吳一羽終于吃虧。
這時候,吳一羽痛恨攻心,但已經追悔無及,為免一誤再誤,趕緊輕身貓步,暗中移了一個地位,極力按捺心神,一劍裹身,靜聽對方動靜。
鄒人鶴暗器發出之後,當時聽聲辨息,已知有兩枚暗器中了敵,一不做,二不休,掌先出,扇後随,掌探路,扇直刺,用的全是十足功力,隻聽篷的一聲,知道掌已擊中對方,立刻進步遞招,其快無比,以為可把吳一羽刺死,怎料“閻王扇”出盡,竟然空空如也,心裡一驚一跳,腿上已中了一劍,因吳一羽這一劍來得無聲無影,鄒人鶴怕他緊緊追蹤,隻待強抑創傷,不敢呼痛,趕快退出丈許。
吳一羽将劍一抽回,用手指一抹劍尖,血濕的地方足有數寸之長,知已給了鄒人鶴狠狠的一記,十分痛快! 原來他雙瞳受傷之後,隻好靠耳朵去辨聽敵蹤,當時鄒人鶴掌風一動,他立刻偏身進掌,那蓬的一聲,就是雙方憑力相交所生,鄒人鶴當時得勝而驕,未及細辨,以為已掌中敵身;吳一羽則痛定思痛,敗裡學乖,出掌時用力特猛,但出劍時卻有意輕緩,以免劍風為敵人所覺,惟其如此,雖傷了鄒人鶴,卻未能将他的腿割斷,漫說置他于死地。
吳一羽知道鄒人鶴定必不肯幹休,故在黑中凝神靜氣,準備第二次的搏擊。
鄒人鶴吃了吳一羽一劍,心所不甘,趁着風沙未息,又把幾枚“百步金錢”打了過去,吳一羽聽風辨器,此時再不疏虞,“遊龍劍”左繳右抹,暗器即先後墜地。
鄒人鶴這一次雖未得手,但有所失亦有所得,他聽到了一陣劍打金錢之聲,立刻辨明了吳一羽的所在,便輕輕地竄了過去,出其不意,“閻王扇”一劈,即搭向吳一羽的“曲池穴”去,吳一羽突覺勁風襲到,扇未及,劍先撩,同時掌伴劍鋒,當胸震出,鄒人鶴一腿已傷,騰躍不便,避得了劍,卻避不了掌,立被彈出丈外。
吳一羽再奏膚功,又複身劍如一,以逸待勞,守了約一刻功夫,突聽“酒頭陀”朱真在遠處叫了一聲,手中劍忽承巨震,脫手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