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短發粗衣 一夕笙歌同慷慨 明眸皓齒 當時巾帼盡英雄

關燈
又問道:“姑娘的絕藝是從哪裡學來的?” 那少女道:“愚女子自幼随父飄泊江湖,四方糊口,不過随口哼哼,哪說得上什麼絕藝,大人不要見笑了。

    ” 鄒人鶴又道:“這真是陽春白雪,跟那些說快書的,唱大鼓的,真是雅俗何啻霄壤!” 那少女隻是嫣然一笑,并不作聲,鄒人鶴以為她不懂自己的贊賞,接着又問道:“甚麼叫‘陽春白雪’,你懂麼?” 那少女聽了噗哧一笑,又道:“大人萬勿再見笑了,我那随口溜那配得上甚麼‘陽春白雪’,就說是‘下裡巴人’,恐怕也是大人過獎了。

    ” 鄒人鶴想不到那少女也懂得用“下裡巴人”來答他的話,這才暗想道:“原來這丫頭肚子裡還有一兩滴墨水呢。

    ”因此覺得更有意思。

     又見那少女仍在笑眯眯地觑着他,乃對她道:“剛才人多語雜,我坐的地方離姑娘又離得遠,聽得不夠盡興。

    離這不遠有一個花園,我想帶你到那裡邊去,讓我靜靜地再聽一曲,姑娘答應吧?” 那少女答道:“剛才已經贻笑大方,哪敢再在大人面前獻醜呢?” 鄒人鶴連說:“哪裡話,哪裡話!” 那少女道:“大人别哄我歡喜了,您是真賞還是假捧,愚女子早就看出來了。

    ” 鄒人鶴道:“姑娘萬勿多心,這是我的真心話。

    ” 那少女又笑道:“我就是不信。

    ” 鄒人鶴道:“姑娘的絕藝聽得人魂魄為銷,真是好極了!妙極了!”竟說得搖頭擺腦。

     那少女又道:“大人真是把我當三歲小孩子哄,您再這樣,愚女子可再不敢當了。

    ”說罷眼波一剪,便欲走開。

     鄒人鶴又擋在前邊,一手把她拉住,那少女趕快把他的手摔開,仍然微笑地對他道:“請大人别這樣,要不給旁人瞥見,還以為愚女子有意勾引官人,那就不但累得大人面子上不好看,連愚女子也見笑江湖了。

    ” 這幾句話倒弄得鄒人鶴有點臉熱,但他又不肯就此幹休,而且愈得不到手心裡愈不願放棄,乃接着道:“所以還是請姑娘到花園裡去談談。

    姑娘談吐不俗,我想誰也不敢亵渎,又哪會說你有意勾引他人呢,絕不會絕不會!” 那少女又嫣然道:“承大人您看得起,可是您賞的是‘陽春白雪’,愚女子的薄技隻怕有擾清聽呢!” 鄒人鶴細味她的話已有答允之意,乃迫進一步道:“那是姑娘說我隻講違心之言了?” 那少女辯白道:“愚女子豈敢有這個意思。

    不過有一句話想請問大人。

    ” 鄒人鶴聽那少女說要問他話,乃道:“姑娘有什麼話,盡管問好了。

    ” 那少女問道:“剛才吹箫的女子,大人覺得她俊嗎?”那一問倒有點出乎鄒人鶴的意外。

     但他心想:“盡管心中覺得那女的俊,但口裡卻絕不能說得,因為女人都是小器的,最好天下隻有一位天仙,而天仙就是她自己。

    ” 因此有意對那女子谄言道:“哪及得姑娘十分之一呢!” 那少女似乎領情也似乎不領情,隻笑笑道:“我看這一次倒真是大人的違心之言了。

    ” 鄒人鶴這時隻怕她不悅,便道:“若把她與你相比,一朵是殘花一朵是鮮花,這還有得比嗎?” 那少女道:“我不信!” 鄒人鶴見她假嗔淺笑,更加喜歡,又道:“鮮花又何必與殘花争豔呢?” 那少女不管他那句話,卻再問道:“大人覺得她吹的箫好聽嗎?” 鄒人鶴不假思索便答道:“自然是你的好。

    ” 那少女道:“那又是大人的違心之言了!” 鄒人鶴道:“請說出來。

    ” 那少女道:“如果那女的唱得不滿您大人的意,您會連賞她幾個紅封包嗎?” 鄒人鶴覺得這倒是事實,不能抹殺,隻好道:“那隻是我一時高興。

    ” 那少女接着道:“可見我唱的及不上她,大人剛才贊我,不過是把我當孩子哄罷了。

    ” 鄒人鶴無法,隻道:“原來你喜歡這個呀,好,我剛才賞了那女子五個紅封包,等一會我賞你十個,加一倍,好了吧?” 那少女又笑道:“有多少我要多少,你肯給,我就肯唱。

    ” 鄒人鶴連道:“肯肯肯。

     那少女道:“我與大人一起去不好,請您指我一條路徑,您先到那裡等我,我一會就來。

    ” 鄒人鶴道:“姑娘可别失信,要不你逃到哪裡,我到哪裡去抓你回來。

    ” 那少女笑道:“濟南城這麼大,就怕大人捉不到。

    ” 鄒人鶴道:“濟南城再大一倍,我還是有辦法。

    ” 那少女道:“大人别再閑話了,我一會就逃到花園裡去吧。

    ” 鄒人鶴聽了,才撚須得意而去。

     約過了一盞茶功夫,那少女果真到了花園裡來,喜得鄒人鶴甚麼似的,連忙迎上去,又道:“姑娘果然踐約。

    ” 那少女道:“我不失約,大人可也不能背信了。

    ” 鄒人鶴想到剛才所言,乃從懷裡取出兩顆金錠交與她,那少女接過去道:“多謝大人厚禮,可是數目,,,,,,,” 鄒人鶴道:“姑娘以為我剛才賞給那女子的都是金錠嗎?” 那少女道:“大人賞那女子的是甚麼我便要甚麼。

    ” 鄒人鶴道:“那你是不愛黃金愛爛錢了。

    ” 那少女道:“大人賞她的是爛錢我也要爛錢好了。

    ” 鄒人鶴道:“你這個姑娘真刁蠻,那我就給你爛錢吧。

    ”說罷從懷裡掏出十個銅錢來。

     那少女接過來,隻見那些銅錢都磨得精亮,錢邊都鋒利非凡。

     那少女看着鄒人鶴給她的十枚精光鋒利的銅錢,表示十分喜愛,拿來放進口袋中,又對鄒人鶴道:“這比金錠好玩得多了。

    你說有多少給多少,反正這東西不值錢,你所有都拿來給我吧。

    你早給了,我早給你唱。

    ” 鄒人鶴又掏出一把銅錢來,全都給了那少女,并道:“口袋全給你掏空了,唱吧。

    ” 那時他們走近一個亭子,那少女便走進去坐下,為鄒人鶴唱起來,她唱的是江南水鄉的美好風光,詞意異常妙曼,鄒人鶴雖然醉翁之意不在酒,但也一邊聽着,一邊用手中的扇子打着闆,表示欣賞。

     一曲既終,那少女對鄒人鶴道:“大人,您的闆路打得不對,我來打給你看。

    ”說着便與鄒人鶴借扇子,鄒人鶴遞了給她,那少女又唱了起來,但這一曲很短,一瞬就唱完了。

     歌聲剛歇,亭外的樹影中忽有人朗聲說道:“鄒大人!雅興過夠了吧?” 鄒人鶴辨不清說話的人是誰,隻見從樹蔭下走出一個人來,穿着官服,暗想:“這是哪裡來的莽客,竟中途壞我好事!”心中非常氣惱,所以并不答腔。

     鄒人鶴看着那客人走到咫尺之近,向他一拜,突覺風力如刀,當胸劃到,不覺大吃一驚!正欲向那唱歌的少女取回扇子,但已不見。

     心想:“來人是何人物?”卻不知道他是洞真道人。

     原來洞真道人一行人等,把追逐他們的官兵引出城東十多裡之後,全部擒住,綁在樹林裡,換穿了他們的衣服,然後乘馬回城。

     李紅霜更古靈精怪,又從蘇杭店裡弄來了一套現成的衣服,随大家混進巡撫官邸裡去。

     剛才在台上唱歌的就是她。

     當鄒人鶴用他“百步金錢”的暗器手法向台上抛紅封包時,洞真道人早就盯準了他,鄒人鶴向采棚後面走去時,他也暗中跟了過去。

     及至李紅霜來告訴他要到花園裡去的時候,他們又相約好,第一要繳鄒人鶴身上的“百步金錢”,第二要繳他手上的“閻王扇”,凡拿到一樣的時候,就唱一曲,所以當李紅霜兩曲告終,洞真道人就從樹蔭裡走出來。

     當洞真道人掌風劃到時,鄒人鶴因變起倉卒,欲避不能,立刻運氣抵擋,但盡管他内功厲害,究竟緩不濟急,隻覺胸前一陣辣痛,自知皮肉已經受傷。

     趕緊喝問道:“你是哪府哪州來的,我不認識你。

    ” 洞真道人道:“本人不官不宦,所以無府無州。

    ” 鄒人鶴道:“看你語無倫次,簡直有愧衣冠!” 洞真道人道:“你是看見我穿的禽獸衣冠,就以為我也是非鷹則犬?”說罷哈哈大笑,又迫進了一步。

     當洞真道人再又迫進了一步之時,鄒人鶴已運氣盈滿,即向洞真道人一掌打去,這一掌至少有五百斤之力,常人當之,勢必粉身碎骨。

     可是洞真道人知“黑裡刀”鄒人鶴以内家功夫見長,早有防備,當下偏身“卸”掌,鄒人鶴的掌力擊不中洞真道人,卻擊中亭柱,立時粉土飛墜。

     洞真道人說了一聲“好”!乘勢上前,速運左掌,對準鄒人鶴右頸斷去。

     洞真道人的“斬”,功力絕不在鄒人鶴之下,他用的是“閉氣”手法,若然得手,鄒人鶴的動脈受障,血難貫腦,勢非立刻昏厥不可。

     但鄒人鶴何等機靈,當即矮一矮身,即時避過。

    亭欄上的一盆黃菊突承掌力,嘭的一聲,立見粉粹! 雙方出掌避掌,交了第一回合,各無所得,本來心高氣傲的鄒人鶴此時已不敢掉以輕心,乃乘洞真道人一掌将收之頃,右肘一彎,向其右側“章門穴”撞去。

     這一人身要穴,位當肝髒尖端,運勁猛時,可以立緻洞真道人于死地。

     洞真道人猝遇險招,右掌微出,連将鄒人鶴的肘尖帶開,左手骈指如戟,去點鄒人鶴的“鳳尾穴”,他以為這一點可使鄒人鶴即時嘔血。

     但狠中有狠,鄒人鶴見自己身抵柱旁,退無可退,乃急運指力,去擒拿洞真道人的手腕,想同時用“拿”法去拿對方的“陽谷穴”及“陽池穴”,先使敵人一臂麻痹。

     洞真道人的手果然被他拿住,鄒人鶴心中以為得逞,正欲加勁,怎知自己的手也同時被洞真道人拿住,當下兩掌相合,兩人均占不了便宜,同時喝了一聲,趕快分掌。

     雙方經過了短兵相接的數招之後,均尋思制敵之道,洞真道人一閃身,即把塵拂拔出,一個“老君掃葉”,向鄒人鶴的“天容穴”劈去。

     鄒人鶴見敵人另有兵器,急奔出亭子,洞真道人飛步跟上,喝一聲:“老賊休走!”倒拿塵拂,從後面向鄒人鶴頭頂上的“百彙穴”打去。

     鄒人鶴覺頂上有勁風疾下,反身舉手,竟來搶奪洞真道人的塵拂,洞真道人想不到他如此大膽,趕快把兵器收回,順勢左掌奇出,擊他肘彎,想先折他一臂。

     鄒人鶴躍退數步,走到一個由磚石圍成的小蓮池旁邊,洞真道人與他相隔一地,各各奈何不得。

     自洞真道人與鄒人鶴搭上了手的時候起,李紅霜即在暗中窺伺,見雙方險招疊出,不禁暗咋舌。

     她此時眼看洞真道人不能取勝,便想去幫助一臂。

     鄒人鶴的耳敏利非常,一聽背後有了步聲,立刻回頭探視,及見唱歌的少女立在不遠之處,心中一喜,便向她道:“姑娘,快把扇子還我。

    ” 那邊應了一聲,隻見一物迅疾飛來,卻是一把飛刀。

     鄒人鶴見李紅霜将一把刀飛過來,不禁一驚,他驚的倒不是對方的刀,而是那唱歌的少女竟是一名刺客,而自己剛才卻毫不知道。

     當下喊了一聲“承領”,把手一舉,即用中指和食指夾住了李紅霜擲過來的刀。

     這樣一來,不但李紅霜覺得意外,連洞真道人也覺得有點意外,因為當日泰山比試的時候,洞真道人曾見過李紅霜的飛刀,認為技藝已十分煉純,今竟被鄒人鶴輕易接住,不能不更加刮目相看。

     這時鄒人鶴向洞真道人怒目一視道:“想你們同是一路?你們還有多少人,不妨都請出來。

    英雄不事暗算,暗算不是英雄,你們有本事不妨殺我。

    ”說罷傲然而笑。

     那邊李紅霜已經按捺不住,手腕微動,又一把飛刀對正鄒人鶴的心胸飛來,來勢比第一刀更快幾倍。

     鄒人鶴這一回卻并不接刀,隻把剛才接到的飛刀一舉,隻見青光一閃,李紅霜的第二把飛刀竟飛向洞真道人的丹田,洞真道人趕緊舉塵拂一打,“噹”的一聲,那飛刀從他的胯下穿過,插在地上,刀鋒全部沒在碎沙雜石之中。

     原來鄒人鶴見李紅霜的第二刀勁力非凡,不敢去接,隻想将它打下,後來一想,覺得不如一舉兩得,所以一個“腕底馴蛟”,把那飛刀帶向洞真道人。

     他這一手借刀殺人之法陰毒異常,以為洞真道人一定意想不到,因而也必然措手不及,這樣便可以先除勁敵,再去收拾李紅霜。

     他哪裡知道洞真道人的眼力遠逾常人,即使在“岱宗三洞”之中,論到“眼”功,也以洞真道人為最犀利。

     本來練武訣中,有所謂“早不朝東,晚不向西”,因為早上日出于東,黃昏日落于西,日光最易傷目。

     但洞真道人自幼即不願習于故常,故練武方向正與常人相反。

     到了泰山之後,更常常淩晨自登“封禅台”,向着東海旭日練習“眼”法,久而久之,已達到烈日不眩之境。

     所以“黑裡刀”鄒人鶴剛才借刀殺人,手法雖然又毒又疾,卻無論如何逃不過他的監視。

     鄒人鶴見自己這招并未得逞,心想:“我的‘閻王扇’不在手中,近打難于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