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氣爽天高 猛鹫蒼鵬投網底 言甘計巧 悲聲慘血滿城東

關燈
群雄在泰山歃血為盟之後,稍事休憩,下了泰山,便分兩路出發。

     由“岱宗三洞”及宋一龍、李紅霜、陳莽等帶領一路人馬,攀山涉水,終于到了濟南城邊。

     隻見城門外邊熱鬧非常,好像有人正在趕集,熙熙攘攘,一片太平景象。

     大家正想跟着男男女女進城,洞真道人覺得不妥,便叫各人稍為留步,由他先到城門口去細察一下動靜。

     大家聽了,便在城外暫時歇腳,又為避免人家的注意,便分散開來,就近在一些攤子上買茶的買茶,吃東西的吃東西,等候消息。

     洞真道人一個人走到了城門口,見左右兩邊雖然有武裝的官兵守着,但并無檢查行人的蹤迹。

    行人有些帶了兵器的,經過城門口的時候,守城的官兵還與他們打招呼,有說有笑的,看來倒是十分和氣。

    洞真道人看得情形如此,剛才的擔心立時消散。

     那時正有三兩老百姓打扮的人,身上都帶着兵刃,經過城門時,那守城的兵笑嘻嘻地同他們道:“老鄉,你們也是趕着到城裡去,看十月初到大較場上顯顯本事的麼?”那幾個人提高了聲音,說不明白老總們的意思,守城的兵便指指城牆邊正圍着一堆人的所在,叫他們走過去看看。

     洞真道人見是如此,也随着那幾個人擁過去看個究竟。

    洞真道人走到那人堆的後面,踮起了腳去看,隻見牆上貼着一張大告示,但看得見上半截卻看不見下半截,為了看個清楚,隻可慢慢挨近。

    又怕時間磨得過久,其他的人會以為他出了意外,反而不妙,乃設法混入人叢中,再假作不經意地使用了一下功夫,不一會便鑽到頭排裡去。

     隻見那告示用近寸的正楷寫着:“四海升平,又值年豐物阜,天高氣爽,理宜出獵林郊。

    但獨樂不如衆樂,單騎與減并騎。

    且也寰宇息兵,壯士已多解甲,阊閻無事,田園每隐豪英……”洞真由頭讀下去。

     琅琅上口,隻覺文章雖作得好,卻未盡符事實。

    讀到後邊,才知道府衙為了選拔人材,以備出獵,擇定十月初正午,在大較場上舉行比武大會,凡是四方武藝精擅之士,來者不拒,一律歡迎登場。

    到時還列名次,官家不獨有所獎賞。

    且可量材錄用,或當軍弁,或任武師。

    假如入選的人無意于此,任聽方便。

    告示之後,又另寫明了比武時間地點,一應十分周詳。

     洞真道人連讀了兩遍,把要點都記在心裡,然後從人堆裡走出來,回去找尋衆人。

     衆人見他曆久始回,都不自覺地一擁而上。

    洞真道人怕惹人注意,便有意當作與衆人不識,昂頭而過。

    洞真道人自顧自的前行,跟衆人分别了過去,找到一個較為僻靜之處,然後把剛才所見的一切,對衆人說了。

     大家商議一過,決定分作兩批進城,一批由洞真道人領頭,另一批由宋一龍領頭,到了城裡,再作道理。

     當下兩批人馬,一前一後,都順利地進了濟南城,首先要辦的事便是找客店下腳,于是到了一家名叫“齊安”的客棧。

     所有留空的客房,住上第一批人已經填滿了,第二批人隻好另覓别處,掌櫃的正在抱歉,旁邊卻有一個人插口道:“出門右首不多幾步,還有一家義安棧,自然比不上這裡齊安侍候的妥貼,但地方也還幹淨,請諸位客官不妨去看看。

    ” 宋一龍等人聽了,和洞真道人他們交換了幾句話,便相率離去,那掌櫃的看着剛才插嘴的人,有點不高興的樣子,但那人大模大樣的,并不理他,卻賊忒忒地盯着跟洞真道人他們在一起的李紅霜。

    陳莽看見他這樣子,忍不住瞪了他一眼,那人這才收起了貪才的眼色。

     宋一龍他們出去以後,果然在“義安”棧裡找到了安頓的地方,洗抹一過,吩咐茶房拿來酒食。

    經過旅途辛苦,衆人胃口反而大開,狼吞虎咽的飽餐了一頓。

     飯後,宋一龍與黑頭李達到“齊安棧”去看一下,怎知洞道真人一夥,全已出去了。

     宋一龍心想:“他們也許是到外面去探聽風聲去了,我們何不到外面去走走,熟悉熟悉街道,也自有好處。

    ”乃與衆人一起到了街上。

     這時日剛偏西,為時尚不算晚,街上人來人往,那番熱鬧情景,真不愧是個名城。

     通衢大道上也常見有一堆堆的人,圍作一堆在看什麼的,宋一龍他們走近一看,原來他們看的,也就是與貼在城門外的相同的告示,街上大家所談的也是十月初一大較場比武的事。

     宋一龍心想:“這件事果然是人人關心,個個有趣的了,倒值得打聽打聽。

    ”乃借故在一家雜貨店上買一些零碎,順便也與店中的人搭起嘴來。

     那做老闆的道:“到時定有一番熱鬧。

    眼下九月就要結了,客官是過路的,難得碰上這個熱鬧,不妨多住兩天,看了再走。

    ” 宋一龍又随便把話扯到了生意上,那老闆卻歎息道:“近來生意可淡了,因為莊稼不好,四鄉人的口袋多是整的,就算進城,也多是空手來的,又空手的問去。

    可這一次熱鬧,大概會帶來一些生意,所以大家都指望着呢!” 宋一龍見那老闆很好說話,便問道:“那麼大較場是在哪個地段呢?”老闆當下指指劃劃,都對他們說了。

     宋一龍道過多謝,便與衆人向大較場方面走去。

     宋一龍等按址找到了大較場,原來是在東門外的曠地上,四周圓圓地砌了一道圍牆,圍牆上開了東西南北四門。

     宋一龍等從東門走進裡面去,發現裡面原來相當寬闊,此時正有許多人在趕工,竹木之屬随地皆是。

     他們沿着門口走向場中,見兩邊又有用木頭築起了兩道圍欄,進路成了一條通道的樣子,中間隻容得兩個人并着走。

     通道大概有兩丈長,走出了通道,又是一個大圓圈,在這個大圓圈上,就是一層層的座位。

     在這個大圓圈的中心偏北的地方,搭着一個平台,方橫約有兩丈左右,在平台的正北面,座位搭得特别講究,左右又用圍欄圍得密密的,與兩邊的座位隔開,無疑是到時官紳所坐的地方。

     衆人看了一遍,都覺得相當講究。

    宋一龍一邊看一邊留心方向位置,進退道路,默默記在心中。

     大夥從大較場出來,又到街上去逛了一會,才回到了“義安”棧。

    碰巧陳莽從店裡出來,說是他們剛才也去過大較場,洞真道人差他來叫宋一龍過去。

     宋一龍來到洞真道人房中,見洞玄道人,洞神道人等都在一起,大家把門關上,将在大較場所見都說了一遍。

     洞真道人道:“十月初一那天,看來濟南城裡的大官都要到場,我們可以見機行事,先宰幾個狗官,殺一下他們的威風。

    ” 宋一龍道:“我們可以分作兩批,一批去大較場,另一批想辦法潛入巡撫衙門,大較場那邊一鬧,撫衙裡也動手,這樣更可以亂他們的耳目。

    ” 洞玄道人道:“得到那天,去大較場的人得去得早一點,占坐在官紳座位的兩旁,擅長暗器的人,一應都須攜帶齊備。

    ” 談到要不要也落場比武的事,有認為落場更便于行事的,也有認為落場徒然暴露行藏的,一時難于決定,隻好留待斟酌。

     衆人商量了一個時辰,天色已黑,茶房送燈進來,室内一亮,洞玄道人忽發現窗紙上隐隐約約的有一個人影子,便偷偷地指給各人看,大家認定是來偷聽消息的,便請衆人更放低了聲音,那影子似乎也跟着更貼近了窗戶,洞玄道人暗示衆人仍舊談下去,引動窗外人的注意。

    他自己則輕輕地開了門,一個人閃了出去。

     洞玄道人走出店門,隻見客店旁邊是一堵矮牆。

    牆内有些雜樹,想來是人家的院子,便輕輕一躍,越過牆去。

     牆内原來是一塊荒地,并無人家,他腳一粘地,即有一人持刀躍前,向他刺去。

     洞玄道人見黑暗中一人持刀刺來,立刻向左移步,同時右臂一沉,運力于中指之上,“金雞啄栗”,向對方的“曲池穴”點去。

    這一點如果點着,對方非暈去不可。

     但洞玄道人正欲點下之頃,忽然把手抽回,同時說道:“好姑娘,貧道眼拙一點,就要誤傷了你。

    ”因為那時他已認出持刀躍前的是李紅霜。

    這時在房頂上的陳莽以為李紅霜出了事,也一躍而下。

     原來他們兩人剛才見“嶽宗三洞”和宋一龍等在房裡商量,乃相約到外面去防備萬一。

     洞玄道人見他們機靈如此,當下誇獎了幾句。

    李紅霜卻乘機要求道:“道長,今夜裡是不是要到巡撫衙門探道?你去的時候也帶我們去!” 洞玄道人道:“探道的事不能去得多,你不要貪好玩。

    ” 李紅霜看看陳莽,又道:“兩個人跟去不行,那麼他不去,我去。

    ” 陳莽道:“這事兒危險,不要讓她去,我去!” 洞玄道人指一指李紅霜身上的紅衣,又搖搖頭。

     李紅霜立刻會意,迅如脫兔,瞬息已經不見。

     等到洞玄道人轉回“齊安”棧去的時候,她已換了一套黑衣服,等在那裡,洞玄道人隻好表示答應。

     當夜三更過後,洞玄道人帶着李紅霜,到了巡撫衙門的外邊,伏在遠遠的暗處望去,隻見門口禁衛森嚴,除了守在兩邊的兩排門衛外,還有五個一隊的人,手持兵刃分作左右兩邊,過一會又交叉巡邏一次。

    門邊幾盞大燈,照着他們的兵刃閃閃發亮。

     洞玄道人他們乃轉到撫署的左側去,見那一丈多高的圍牆上,每隔過三丈左右,就築着一個碉樓,裡面也站着人。

     他們又伏在暗處靜靜觀察,大概半個時辰,圍牆内便有燈光掠過,這時候碉堡裡的人便依次朗聲報個數目,洞玄道人對李紅霜道:“這是領班的人在巡夜。

    ” 等燈光過去不久,洞玄道人便帶着李紅霜趁着夜色的掩護,匍蔔爬到牆邊,洞玄道人把耳朵貼在牆邊聽了一會,也叫李紅霜貼着耳朵去聽,李紅霜聽不出所以然來。

     洞玄道人卻道:“他們找周公去了,我們可以上去!”一個“松鼠卷尾”,一點聲音也沒有,兩腳已勾住了牆頭,再又用手一帶李紅霜,兩人都攀了上去。

     突有“呃”的一聲,從附近那個碉樓内傳來,洞玄道人與李紅霜迅急伏身地上,可是等了一會,卻不見有人出來。

     洞玄道人附着李紅霜的耳極輕極輕地道:“豬吃得太飽了。

    ” 李紅霜想笑,洞玄道人急忙一手掩住她的口。

     那時遠處燈光一亮,有一個人提着燈,帶領着一隊人走來。

     洞玄道人和李紅霜注意看着,知道提燈前來的這一隊人是來換班的,臨到他們走近,李紅霜抽出飛刀,把提燈的人指給洞玄道人看,洞玄道人怕她亂動刀槍,反而打草驚蛇,立刻把她的刀奪了過去。

     平時,本來守在他們隐身地方附近的守兵,睡眼惺忪的剛轉身下去,接班的兵正好上來,想來他比較神清眼利,竟發現了洞玄道人的所在,他一面舉刀砍下,一面又想揚聲叫喊,他哪料得到面前的是武功精湛的人,立被洞玄道人一手奪去大刀,一手擒住咽喉,不但做不得聲,而且身顫腿軟,幾乎癱倒。

     洞玄道人即把他推進碉樓内,聲明如不聲張,絕不傷他性命,否則便不留情,當下那守兵吓得渾身發抖,哪敢作聲。

     洞玄道人叫他把撫門内的各部份方向位置說出來,他也一一的說了。

     洞玄道人又叫他把自己的班次名字一一說出來,然後對他道:“你已經把撫門的情形都洩漏給我們了,傳了出去你就沒命,而且上頭不殺你,我們也會殺你,你乖乖地不要作聲吧。

    ” 那守兵想想也對,隻得連連點頭,洞玄道人把刀還給他,立刻與李紅霜飄身跳下圍牆,繼續探查。

     他們最為注意撫衙深處的一個地方,那就是山東巡撫譚廷襄的官邸。

     因為是下旬時分,沒有月亮,所以在黑夜之中,特别顯出那一角的光亮來,洞玄道人帶着李紅霜隐在屋簾下偷看,見座落在那裡的官邸共分四重,愈靠裡邊的地方,愈是雕欄玉砌,十分講究。

     暗想“千萬人的膏血,供你一人的享用,憑這一點就不能饒你!”他們看見在第三重裡面,有一個可容五六百人的客堂,四處都垂挂着大宮燈,照得溫暖明亮,壁上鑲的都是宮錦,那錦上龍飛鳳舞,山水人物,無不精緻。

     牆邊則擺着些長短桌子,面上都鋪了紅緞,當下有男女十餘人在一邊笑語,一邊整個陳列着東西,或架或盤,一時也分辨不清楚,隻見這處一個架,那邊一個盤,裡面都擺着東西,這處的東西瑩然發光,那邊的東西又銀星閃亮,自然都非平賤之物。

    這些人在端詳斟酌,忙來忙去。

     洞玄道人道:“準是在忙着一件喜事。

    ”又再偷到了最末的一重去看。

     最後看到一間卧室,隔着窗紗,裡面的情形看不清楚,隻聽見男女戲谑的聲音,男的聲音蒼老,女的聲音嬌嫩,洞玄道人暗想這一定就是譚廷襄的卧室,乃把周圍的情景,辨認得特别詳細。

     洞玄道人和李紅霜當夜把撫署的情形探查清楚。

    衆人又利用兩日時間,把城外的情形都踏訪了一下,已經到了十一月初一。

     上午各人都作了打點,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