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因此,間也有人在銀安殿上議争時,勸他把握時機,養精蓄銳,以圖東山再起。
李密立刻加以斥責,說唐高祖對他恩深義重,而且還将侄女兒視同公主下嫁,彼此親如家人,如何能作此不義之事雲雲…… 一個人如此說了,第二個人再如此說,他居然當殿斥責之後,并且拔出劍來将那人斬了。
消息傳到長安,高祖自然十分欣慰,認為他是真心歸順了,漸漸對他疏了戒備。
但是李密是否真心的降服了呢?深深地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不可能的。
他當殿斥責勸他再起的人,事後王伯當就去到第一個受斥的将領那兒,告訴他大王隻是在待機而動而已,目前唐朝勢力正盛,不能力敵,所以才要靜守,要他對日聞被斥不必介意,大王是在做表面功夫,因為金墉有一些人已被長安收買了去,刺探大王的動向,金墉已有不少是朝廷派來的密探,要他今後行動小心。
王伯當是李密的心腹,他的話自然可信,那個被斥的将領白天受的一肚子氣,這時全治了。
他也表示了這不是一個人的意思,而是留守金墉大部分将領的意思,隻是由他提出來問一問而已。
王伯當安慰了他一番,然後又叫他跟幾個可靠的同僚注意一下,金墉這邊其餘人的動态意向。
在這種暗察的情況下,那些受朝廷吩咐作密探的人,是很難遁形的,因為他們必須要把消息送出去,隻要注意那一個的家人經常來往長安金墉之間,就可以知道了。
第二個勸告李密的人根本是受了長安的指示,來試探李密的,所以李密拔劍砍了他,一方面是向那些忠心他的人,顯示他的決心,一方面也是給其他密探一個警告,叫他們以後不可拿他李密當傻瓜。
殺了人之後,他回到了後宮,向公主抱怨道:“公主,你向我推薦的那個杜莊真不是東西,我是因為他與你有點親戚關系,所以将他提拔起來,連升了好幾級,而且擔任重職,那知他……” 公主忙道:“是不是他出了什麼差錯?王爺,他雖是妾身的親戚,妾身是因為他的才幹而推薦的,若是他有虧職守,王爺不必對他容情。
” 李密冷笑道:“他做事倒是十分稱職,隻是心術不正,今天居然在廷議上勸我起而自立,背叛朝廷……” 公主心裡是明白的,因為高祖的密令她也清楚,而且還叫她配合杜莊,内外齊施,試探李密的心意,隻是她還沒有表示同意,杜莊倒先發動了。
可是她也不能明言,隻得罵道:“這個狗頭真是太混帳了,怎麼對王爺說出這種話來,王爺該好好罵他一頓。
” 李密冷笑道:“這種亂臣賊子,豈是罵一頓就能懲治其罪行的,我當場就把他給砍了!” 公主大吃一驚道:“王爺要殺他?” 李密道:“不是要殺他,而是已經殺了。
” 公主更為吃驚道:“什麼?已經殺了?難道沒有人來為他說情或是勸阻王爺?” 李密道:“我是自己拔劍,當殿行刑的,别人就是要說情也來不及了。
” 公主臉色慘白道:“王爺殺得太魯莽了,這個人殺不得,他是劉文靜的親信。
” 李密裝作愕然道:“怎麼說?他是劉文靜的親信?為什麼不去投靠劉文靜而屈居在金墉呢?老劉在朝中大紅大紫,正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時候,他去投靠老劉,該此在我這兒更有出息呢!”公主究竟是個女流之輩,那裡鬥得過李密,還以為李密不知道杜莊的身份,歎了口氣道:“王爺,劉文靜是個很能幹的人,他早已在很多大臣身邊,布下自己的心腹,打聽一切的動靜,杜莊是他安排在王爺身邊的人!” 李密仍是裝糊塗地道:“這怎麼可能呢?杜莊在我身邊已有好些年了,那時我還在隋家為臣,連你叔叔也是晉陽的唐公而已,劉文靜更是不足一提!” 公主道:“劉文靜是個很有心計的人,他早就訓練了一批心腹手足,分别投到各路反王的身邊去卧底,刺探消息,我叔叔登了基,他也被我叔叔擢用參與國計,他那批手下自然幹得更起勁了……” 李密道:“你要我拔升杜莊,是劉文靜的意思了?” 公主低下頭道:“不,這是叔叔給妾身的旨意。
不過總也出于劉文靜的計議,杜莊為他效力多年,多少也該酬庸一番,運用一點影響力,提高一下杜莊的地位……” 李密冷笑道:“這個劉文靜倒是厲害,居然在我身上做工作,而且還要說動我謀反。
” 公主忙道:“他是受了朝廷的指示,故意試探王爺而已,其實他沒有這個意思。
” 李密道:“你知道這件事情的?”公主隻有低頭道:“叔叔有私論給妾身,要妾身試探王爺的動向,妾身知道王爺忠心耿耿,所以略而不提。
” 李密的臉沉下來道:“公主,你我已為夫婦,結為一體,生死榮辱相共相依,我對你推心置腹,什麼秘密都告訴你,你卻如此對我,不是叫我寒心嗎?” 公主急得跪了下來哭着道:“王爺明鑒:我是個女人家,婦人以夫為天,妾身既然嫁了王爺,自然一心向着王爺,但叔叔是皇帝,他的話,妾身也不能不敷衍一下,到現在為止,妾身從未說過王爺一句壞話。
” 李密冷笑道:“那是因為我對朝廷忠心耿耿,從無二志,你也沒有什麼話可說。
” 公主道:“王爺雖然忠心耿耿,但王爺這一些下屬卻是不太安份,他們在私下招募丁壯,擴充軍備,似乎在準備着要打仗似的!” 李密一驚道:“你怎麼知道的?” 公主道:“自然是有人報上來的,但都被我壓了下去,我說王爺沒有叛國之意,他的部下怎敢妄動呢?” 李密心中暗驚,心想幸虧自己設想周密,先叫王伯當回來,堵住了一些人的嘴,而且自己不管在人前人後,都沒有作一點表示,否則的話,恐怕秘密早洩,自己又将落在唐軍的算計中了。
他在表面上卻裝作坦然地道:“我當然要作一番準備的,我金墉地當江南要沖,跟王世充、窦建德、劉黑虎等人都很接近,他們知道我回來,一定會來找我聯手再取天下的,我若是拒絕,他們豈會容我安身?一定會先發兵先攻擊我,到時候我不能束手挨打呀!” 公主道:“這個妾身想朝廷不會坐視的。
” 李密冷笑道:“公主,你是真不懂,還是在跟我裝迷糊?我因為我們已是夫婦,才跟你推心置腹,你若跟我來這一套,可就不能怪我了。
” 公主又急着垂淚道:“妾身乃女流之輩,的确是什麼都不懂,望求王爺明告。
” 李密道:“好,那我就告訴你。
皇帝放我回金墉,無非是因為我手中還有十幾萬人,這些人一半是楊素的舊部,一半是宇文家的殘部,他們向來自主慣了,不服朝廷的管轄,目前隻有我還能制得住,若是我垮了台,這批人必然會投到别的反王那兒去!” 公主道:“等天下一統,他們就會臣服了。
” 李密道:“談何容易!皇帝現在隻有了半壁天下,要把另一半控制在手,還得等上好幾年呢!再說,就算天下反王都敉平了,還有虬髯客等江湖豪傑以及四夷的蠻狄,反抗的勢力是永遠存在的,而金墉這一批兵将,一直就跟你叔叔作對,他們在李氏手中,不會有出頭之日,到時必将另行投奔而成禍患。
” “那……要怎麼辦呢?” 李密冷笑道:“最好的辦法自然是消滅掉他們,你叔叔放我回來,是希望我能和别人打起來,鬥個兩敗俱傷,然後才好把我們一鼓而消滅掉。
” 公主變色道:“叔叔不會這麼狠,他是個仁慈的人。
” 李密道:“皇帝或許是個老好人,但是你的堂兄以及劉文靜都是狠毒的人,他們就是打了這個主意。
” 公主忙問道:“王爺是說那一個堂兄?” “還有誰?當然是你那大堂兄!當今的太子建成殷王殿下,他跟劉文靜都對你作過指示,要你來配合行動的。
” 公主一怔忙道:“殷王倒沒有說什麼,劉文靜是說要妾身來看看,若是王爺有不穩之象,與那些反王有合作之象,必須立加破壞。
” “怎麼一個破壞法呢?若是我真有跟他們合作之意,以你的力量,是根本無法破壞的。
”公主道:“妾身帶來的那群侍衛中,頗不乏高來高去的江湖好手,派出兩個,把那些反王派來的使者殺了,王爺自然就合作不起來了。
” 李密心中又是一驚,這是他沒想到的一着,幸虧公主被自己一詐逼得露了口風,不然的話,還真是難以招架。
因此他冷笑道:“好一着借刀殺人之計!” 公主道:“王爺!殺了反王的使者,隻有絕了王爺跟他們合作的念頭,朝廷對王爺并無不利之處。
” 李密道:“可是那樣一來,我就直接和那些反王結怨,他們一定發兵來攻打我,朝廷再來個坐觀虎鬥,豈不是驅我上死路?” 公主呆了。
李密又道:“我相信他一定還另有安排的是不是?那又是什麼?” 公主聽了李密的分析後,對劉文靜十分痛恨,因此全部說了出來道:“另外的安排就是王爺有不穩之象時,要我用毒藥鸩殺王爺,毒藥是藏在這戒指中的。
” 她取下了手上戴的戒指,旋開戒面上的花飾,裡面是一小撮紅色的粉末。
李密冷笑道:“這倒妙,你叔叔把你下嫁給我,原來是要我命的。
” 公主忙道:“王爺别誤會,叔叔絕無此意,他是真心要我跟王爺結婚,同享富貴,他自己的女兒已經下嫁了柴驸馬,隻有将妾身遠嫁,視同親生女兒一般!” “可是看了這枚戒指,能不叫我寒心嗎?” “王爺!這是劉文靜的意思,與妾身無關,何況妾身也不會這麼做,否則就不會拿出來給王爺看了。
” 李密忽又轉為笑容道:“公主!他要你将我毒殺了,又置你於何地?既要你背上謀殺親夫的名目,也要你一輩子獨守空帏,你要知道你已被皇帝封為公主,那是不能改嫁的。
” 公主低頭不語。
李密道:“他對公主必有一番說詞的,否則必難以取得公主的首肯。
” 公主頓了一頓才道:“他對妾身的将來自有安排,他的兒子劉璧人至今尚未娶。
” 李密微笑道:“嗯!不錯,他的兒子年齡與公主相當,又是有名的美男子,風度翩翩……” 公主立刻道:“妾身當時就斥了他一頓,說他對妾身太侮辱了,妾身豈是那等水性楊花之人,既已事君,自當從一而終!” 李密見公主說得正經,但是心中卻也明白,劉文靜這個提議,必然是使公主動心過。
雙方的年齡本已懸殊,再加上李密在那段期間内,心裡對高祖有芥蒂,對這個嬌妻十分冷落,新婚三天之後,就很少到她房中去了,她也難免心生怨怼。
最近是因為另懷鬼胎,才對公主殷勤起來。
中年人對女孩子懂得體貼,稍示溫存,就使得她神魂颠倒,以為李密是真心恩愛,因而和盤托出了。
劉文靜為了取信於公主起見,還将自己兒子的求婚庚書都交給了公主,公主也一并地取了出來。
李密見了那些東西,毫無怒色,善言溫慰了公主一番,還對她的傾心相愛,十分感激,他一面表示對唐高祖的忠心耿耿,也表示了與她相偕白頭之意。
直哄得公主滿心歡喜,任由李密取走了毒藥與庚書。
李密把這兩樣東西,秘密地托人送到了長安,交給了東門門下舍人魏徵。
随同那些證據的還有李密一封文情并茂的奏章,奏章中李密極盡其翻雲覆雨之能事,陳述劉文靜謀婦害命的種種陰謀,當然也表達了自己的忠心。
魏徵由於得到太子的罷信,建成對劉文靜已經不如先前的倚仗了,劉文靜是個極不安份的人,又去結納齊王元吉,面許他将來繼承大寶,元吉是個庸材,偏又野心勃勃,對劉文靜自然十分的尊敬了。
而劉文靜在高祖面前卻也頗有辦法,最重要的是他仍然擔任着禁宮的侍衛統領,控制着門禁,利用職權上的方便,把元吉偷偷的放進宮去,把張妃也搭上了。
張尹二妃由李淵繼續收留在身邊,也仍然保留了妃子的身份,這已經是她們三度封妃,也三易其主了,可見她們是水性楊花的女子,尤其是現在正當虎狼之年,難耐寂寞,李淵上了年紀,本來就難以滿足她們了。
早些時候,她們正好一人一個,有建成與元吉為伴,夜夜春宵,十分愉快,可是建成受冊封為太子之後,眼看着将來的龍座已有着落,自然不願再幹那種事兒來跌自己的腳根,何況也有了自己的府第,府中廣蓄美婢妾侍,個個年輕貌美,又解風情,此個老女人有趣多了,因此就疏了宮中的來往。
張妃正心中怨恨,元吉又找了來,彌補了她身心的空虛,正好投其所欲,而劉文靜又會作怪,不但找了些助趣的妙藥,還傳授了元吉一些房中秘術,讓他一人同時周旋於張尹二妃之間,有時甚至三人一床,其樂無窮。
因此,這兩個婆娘在高祖耳邊,也不時的誇獎齊王,更因為宮中消息靈通,李淵隻要有一點不舒服,元吉一定會最先趕到問候,李淵偶而在言談中想到好吃的東西,元吉在一兩天内,必會着人奉進,使得李淵也對元吉的好感驟增,見之於言語之間了。
這使得建成頗為不安,但是他也明白,元吉是個蠢材,一切都由人擺布,這是劉文靜在向自己示威,逼自己向他屈服低頭。
建成豈是個肯服輸的人,見劉文靜如此,恨得牙癢癢的,經常私下恨恨地道:“這反覆無常的匹夫小人,那天犯在我手中,管教他死無葬身之地。
” 魏徵道:“殿下,反覆無常倒不足懼,那隻表示他仍須倚人成事,自己作不了主,現在從他的言行看來,他是想找一個受他控制的主兒,自居於幕後操縱,此等居心才是真正的可慮。
” 建成更為驚怒了,一拳擊在桌子上道:“好一個匹夫,魏徵,給我殺!先做了他再說!” 魏徵笑道:“殿下,除此匹夫不難,必要時微臣一人一劍,夜入其家,神不知鬼不覺之間也可以取他的首級。
” 建成笑道:“這個孤家早就知道了,聽說你是非常高明的劍客,劍出首落,從無-者。
” 魏徵道:“微臣谙技擊,但不如殿下所說之神,微臣最多隻能於亂軍中取上将首級而已。
” 建成大樂道:“這就已經夠了!” 魏徵道:“但微臣之劍,要為上将才出鞘,劉文靜一匹夫耳,微臣尚不屑出劍。
” “可是這家夥已經威脅到孤的地位了。
” 魏徵一笑道:“殿下請放心好了,臣無須出手,殺他的自有人在,而且正大光明,不必冒險。
” “那除非是父王下诏旨殺他。
” “臣正是要陛下殺他,要他身死而名毀。
如是由微臣刺殺他,反倒成就了他忠烈之名,朝廷還要旌表他呢!” “但父王不會殺他的,這家夥會獻殷勤,鬼主意多,父王什麼事都要問問他,信任得很呢!” 魏徵一笑道:“殿下把這份奏章,以及這些證據呈給聖上就行了,那時聖上必殺之無疑。
” 他取出了李密的奏章,建成看了一遍,不禁微微色變道:“這行嗎?當初立謀之時,我也有份的。
”魏微笑道:“殿下,李密這份奏章既交微臣,但顯然是要殿下轉呈的,如此,他在奏章上自然會把殿下撇開,歸之於劉文靜一人,而且他思圖染指公主,隐起謀害之意,此心可誅,他此舉可能逼反外臣,也将陷聖上於不義而為天下之笑柄……” 建成道:“這是怎麼說呢?” 魏徵道:“若是公主果真鸩殺了李密,萬民不察,一定會說是聖上主使的,身為萬民之尊,而教唆侄女,謀害親夫,民衆對皇族又是怎麼一個看法,刻下天下未統,别家反王若是以此作題目,則聖上多年來所樹立的一點仁慈之名,俱将蕩然無存了。
” 建成道:“魏徵,你說得太嚴重了,李密若是有了不臣之心,皇妹殺的是一個叛賊而已。
” 魏徵道:“殿下,若大唐已傳國數百年,可以講這個話,因為萬民已視李氏為當然之天下,可是現在聖上登基不到一年,天下也尚未一統,而李密也是登過大寶,坐過寶座的,他若叛唐,沒有人會認為他是反賊,而公主下嫁則
李密立刻加以斥責,說唐高祖對他恩深義重,而且還将侄女兒視同公主下嫁,彼此親如家人,如何能作此不義之事雲雲…… 一個人如此說了,第二個人再如此說,他居然當殿斥責之後,并且拔出劍來将那人斬了。
消息傳到長安,高祖自然十分欣慰,認為他是真心歸順了,漸漸對他疏了戒備。
但是李密是否真心的降服了呢?深深地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不可能的。
他當殿斥責勸他再起的人,事後王伯當就去到第一個受斥的将領那兒,告訴他大王隻是在待機而動而已,目前唐朝勢力正盛,不能力敵,所以才要靜守,要他對日聞被斥不必介意,大王是在做表面功夫,因為金墉有一些人已被長安收買了去,刺探大王的動向,金墉已有不少是朝廷派來的密探,要他今後行動小心。
王伯當是李密的心腹,他的話自然可信,那個被斥的将領白天受的一肚子氣,這時全治了。
他也表示了這不是一個人的意思,而是留守金墉大部分将領的意思,隻是由他提出來問一問而已。
王伯當安慰了他一番,然後又叫他跟幾個可靠的同僚注意一下,金墉這邊其餘人的動态意向。
在這種暗察的情況下,那些受朝廷吩咐作密探的人,是很難遁形的,因為他們必須要把消息送出去,隻要注意那一個的家人經常來往長安金墉之間,就可以知道了。
第二個勸告李密的人根本是受了長安的指示,來試探李密的,所以李密拔劍砍了他,一方面是向那些忠心他的人,顯示他的決心,一方面也是給其他密探一個警告,叫他們以後不可拿他李密當傻瓜。
殺了人之後,他回到了後宮,向公主抱怨道:“公主,你向我推薦的那個杜莊真不是東西,我是因為他與你有點親戚關系,所以将他提拔起來,連升了好幾級,而且擔任重職,那知他……” 公主忙道:“是不是他出了什麼差錯?王爺,他雖是妾身的親戚,妾身是因為他的才幹而推薦的,若是他有虧職守,王爺不必對他容情。
” 李密冷笑道:“他做事倒是十分稱職,隻是心術不正,今天居然在廷議上勸我起而自立,背叛朝廷……” 公主心裡是明白的,因為高祖的密令她也清楚,而且還叫她配合杜莊,内外齊施,試探李密的心意,隻是她還沒有表示同意,杜莊倒先發動了。
可是她也不能明言,隻得罵道:“這個狗頭真是太混帳了,怎麼對王爺說出這種話來,王爺該好好罵他一頓。
” 李密冷笑道:“這種亂臣賊子,豈是罵一頓就能懲治其罪行的,我當場就把他給砍了!” 公主大吃一驚道:“王爺要殺他?” 李密道:“不是要殺他,而是已經殺了。
” 公主更為吃驚道:“什麼?已經殺了?難道沒有人來為他說情或是勸阻王爺?” 李密道:“我是自己拔劍,當殿行刑的,别人就是要說情也來不及了。
” 公主臉色慘白道:“王爺殺得太魯莽了,這個人殺不得,他是劉文靜的親信。
” 李密裝作愕然道:“怎麼說?他是劉文靜的親信?為什麼不去投靠劉文靜而屈居在金墉呢?老劉在朝中大紅大紫,正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時候,他去投靠老劉,該此在我這兒更有出息呢!”公主究竟是個女流之輩,那裡鬥得過李密,還以為李密不知道杜莊的身份,歎了口氣道:“王爺,劉文靜是個很能幹的人,他早已在很多大臣身邊,布下自己的心腹,打聽一切的動靜,杜莊是他安排在王爺身邊的人!” 李密仍是裝糊塗地道:“這怎麼可能呢?杜莊在我身邊已有好些年了,那時我還在隋家為臣,連你叔叔也是晉陽的唐公而已,劉文靜更是不足一提!” 公主道:“劉文靜是個很有心計的人,他早就訓練了一批心腹手足,分别投到各路反王的身邊去卧底,刺探消息,我叔叔登了基,他也被我叔叔擢用參與國計,他那批手下自然幹得更起勁了……” 李密道:“你要我拔升杜莊,是劉文靜的意思了?” 公主低下頭道:“不,這是叔叔給妾身的旨意。
不過總也出于劉文靜的計議,杜莊為他效力多年,多少也該酬庸一番,運用一點影響力,提高一下杜莊的地位……” 李密冷笑道:“這個劉文靜倒是厲害,居然在我身上做工作,而且還要說動我謀反。
” 公主忙道:“他是受了朝廷的指示,故意試探王爺而已,其實他沒有這個意思。
” 李密道:“你知道這件事情的?”公主隻有低頭道:“叔叔有私論給妾身,要妾身試探王爺的動向,妾身知道王爺忠心耿耿,所以略而不提。
” 李密的臉沉下來道:“公主,你我已為夫婦,結為一體,生死榮辱相共相依,我對你推心置腹,什麼秘密都告訴你,你卻如此對我,不是叫我寒心嗎?” 公主急得跪了下來哭着道:“王爺明鑒:我是個女人家,婦人以夫為天,妾身既然嫁了王爺,自然一心向着王爺,但叔叔是皇帝,他的話,妾身也不能不敷衍一下,到現在為止,妾身從未說過王爺一句壞話。
” 李密冷笑道:“那是因為我對朝廷忠心耿耿,從無二志,你也沒有什麼話可說。
” 公主道:“王爺雖然忠心耿耿,但王爺這一些下屬卻是不太安份,他們在私下招募丁壯,擴充軍備,似乎在準備着要打仗似的!” 李密一驚道:“你怎麼知道的?” 公主道:“自然是有人報上來的,但都被我壓了下去,我說王爺沒有叛國之意,他的部下怎敢妄動呢?” 李密心中暗驚,心想幸虧自己設想周密,先叫王伯當回來,堵住了一些人的嘴,而且自己不管在人前人後,都沒有作一點表示,否則的話,恐怕秘密早洩,自己又将落在唐軍的算計中了。
他在表面上卻裝作坦然地道:“我當然要作一番準備的,我金墉地當江南要沖,跟王世充、窦建德、劉黑虎等人都很接近,他們知道我回來,一定會來找我聯手再取天下的,我若是拒絕,他們豈會容我安身?一定會先發兵先攻擊我,到時候我不能束手挨打呀!” 公主道:“這個妾身想朝廷不會坐視的。
” 李密冷笑道:“公主,你是真不懂,還是在跟我裝迷糊?我因為我們已是夫婦,才跟你推心置腹,你若跟我來這一套,可就不能怪我了。
” 公主又急着垂淚道:“妾身乃女流之輩,的确是什麼都不懂,望求王爺明告。
” 李密道:“好,那我就告訴你。
皇帝放我回金墉,無非是因為我手中還有十幾萬人,這些人一半是楊素的舊部,一半是宇文家的殘部,他們向來自主慣了,不服朝廷的管轄,目前隻有我還能制得住,若是我垮了台,這批人必然會投到别的反王那兒去!” 公主道:“等天下一統,他們就會臣服了。
” 李密道:“談何容易!皇帝現在隻有了半壁天下,要把另一半控制在手,還得等上好幾年呢!再說,就算天下反王都敉平了,還有虬髯客等江湖豪傑以及四夷的蠻狄,反抗的勢力是永遠存在的,而金墉這一批兵将,一直就跟你叔叔作對,他們在李氏手中,不會有出頭之日,到時必将另行投奔而成禍患。
” “那……要怎麼辦呢?” 李密冷笑道:“最好的辦法自然是消滅掉他們,你叔叔放我回來,是希望我能和别人打起來,鬥個兩敗俱傷,然後才好把我們一鼓而消滅掉。
” 公主變色道:“叔叔不會這麼狠,他是個仁慈的人。
” 李密道:“皇帝或許是個老好人,但是你的堂兄以及劉文靜都是狠毒的人,他們就是打了這個主意。
” 公主忙問道:“王爺是說那一個堂兄?” “還有誰?當然是你那大堂兄!當今的太子建成殷王殿下,他跟劉文靜都對你作過指示,要你來配合行動的。
” 公主一怔忙道:“殷王倒沒有說什麼,劉文靜是說要妾身來看看,若是王爺有不穩之象,與那些反王有合作之象,必須立加破壞。
” “怎麼一個破壞法呢?若是我真有跟他們合作之意,以你的力量,是根本無法破壞的。
”公主道:“妾身帶來的那群侍衛中,頗不乏高來高去的江湖好手,派出兩個,把那些反王派來的使者殺了,王爺自然就合作不起來了。
” 李密心中又是一驚,這是他沒想到的一着,幸虧公主被自己一詐逼得露了口風,不然的話,還真是難以招架。
因此他冷笑道:“好一着借刀殺人之計!” 公主道:“王爺!殺了反王的使者,隻有絕了王爺跟他們合作的念頭,朝廷對王爺并無不利之處。
” 李密道:“可是那樣一來,我就直接和那些反王結怨,他們一定發兵來攻打我,朝廷再來個坐觀虎鬥,豈不是驅我上死路?” 公主呆了。
李密又道:“我相信他一定還另有安排的是不是?那又是什麼?” 公主聽了李密的分析後,對劉文靜十分痛恨,因此全部說了出來道:“另外的安排就是王爺有不穩之象時,要我用毒藥鸩殺王爺,毒藥是藏在這戒指中的。
” 她取下了手上戴的戒指,旋開戒面上的花飾,裡面是一小撮紅色的粉末。
李密冷笑道:“這倒妙,你叔叔把你下嫁給我,原來是要我命的。
” 公主忙道:“王爺别誤會,叔叔絕無此意,他是真心要我跟王爺結婚,同享富貴,他自己的女兒已經下嫁了柴驸馬,隻有将妾身遠嫁,視同親生女兒一般!” “可是看了這枚戒指,能不叫我寒心嗎?” “王爺!這是劉文靜的意思,與妾身無關,何況妾身也不會這麼做,否則就不會拿出來給王爺看了。
” 李密忽又轉為笑容道:“公主!他要你将我毒殺了,又置你於何地?既要你背上謀殺親夫的名目,也要你一輩子獨守空帏,你要知道你已被皇帝封為公主,那是不能改嫁的。
” 公主低頭不語。
李密道:“他對公主必有一番說詞的,否則必難以取得公主的首肯。
” 公主頓了一頓才道:“他對妾身的将來自有安排,他的兒子劉璧人至今尚未娶。
” 李密微笑道:“嗯!不錯,他的兒子年齡與公主相當,又是有名的美男子,風度翩翩……” 公主立刻道:“妾身當時就斥了他一頓,說他對妾身太侮辱了,妾身豈是那等水性楊花之人,既已事君,自當從一而終!” 李密見公主說得正經,但是心中卻也明白,劉文靜這個提議,必然是使公主動心過。
雙方的年齡本已懸殊,再加上李密在那段期間内,心裡對高祖有芥蒂,對這個嬌妻十分冷落,新婚三天之後,就很少到她房中去了,她也難免心生怨怼。
最近是因為另懷鬼胎,才對公主殷勤起來。
中年人對女孩子懂得體貼,稍示溫存,就使得她神魂颠倒,以為李密是真心恩愛,因而和盤托出了。
劉文靜為了取信於公主起見,還将自己兒子的求婚庚書都交給了公主,公主也一并地取了出來。
李密見了那些東西,毫無怒色,善言溫慰了公主一番,還對她的傾心相愛,十分感激,他一面表示對唐高祖的忠心耿耿,也表示了與她相偕白頭之意。
直哄得公主滿心歡喜,任由李密取走了毒藥與庚書。
李密把這兩樣東西,秘密地托人送到了長安,交給了東門門下舍人魏徵。
随同那些證據的還有李密一封文情并茂的奏章,奏章中李密極盡其翻雲覆雨之能事,陳述劉文靜謀婦害命的種種陰謀,當然也表達了自己的忠心。
魏徵由於得到太子的罷信,建成對劉文靜已經不如先前的倚仗了,劉文靜是個極不安份的人,又去結納齊王元吉,面許他将來繼承大寶,元吉是個庸材,偏又野心勃勃,對劉文靜自然十分的尊敬了。
而劉文靜在高祖面前卻也頗有辦法,最重要的是他仍然擔任着禁宮的侍衛統領,控制着門禁,利用職權上的方便,把元吉偷偷的放進宮去,把張妃也搭上了。
張尹二妃由李淵繼續收留在身邊,也仍然保留了妃子的身份,這已經是她們三度封妃,也三易其主了,可見她們是水性楊花的女子,尤其是現在正當虎狼之年,難耐寂寞,李淵上了年紀,本來就難以滿足她們了。
早些時候,她們正好一人一個,有建成與元吉為伴,夜夜春宵,十分愉快,可是建成受冊封為太子之後,眼看着将來的龍座已有着落,自然不願再幹那種事兒來跌自己的腳根,何況也有了自己的府第,府中廣蓄美婢妾侍,個個年輕貌美,又解風情,此個老女人有趣多了,因此就疏了宮中的來往。
張妃正心中怨恨,元吉又找了來,彌補了她身心的空虛,正好投其所欲,而劉文靜又會作怪,不但找了些助趣的妙藥,還傳授了元吉一些房中秘術,讓他一人同時周旋於張尹二妃之間,有時甚至三人一床,其樂無窮。
因此,這兩個婆娘在高祖耳邊,也不時的誇獎齊王,更因為宮中消息靈通,李淵隻要有一點不舒服,元吉一定會最先趕到問候,李淵偶而在言談中想到好吃的東西,元吉在一兩天内,必會着人奉進,使得李淵也對元吉的好感驟增,見之於言語之間了。
這使得建成頗為不安,但是他也明白,元吉是個蠢材,一切都由人擺布,這是劉文靜在向自己示威,逼自己向他屈服低頭。
建成豈是個肯服輸的人,見劉文靜如此,恨得牙癢癢的,經常私下恨恨地道:“這反覆無常的匹夫小人,那天犯在我手中,管教他死無葬身之地。
” 魏徵道:“殿下,反覆無常倒不足懼,那隻表示他仍須倚人成事,自己作不了主,現在從他的言行看來,他是想找一個受他控制的主兒,自居於幕後操縱,此等居心才是真正的可慮。
” 建成更為驚怒了,一拳擊在桌子上道:“好一個匹夫,魏徵,給我殺!先做了他再說!” 魏徵笑道:“殿下,除此匹夫不難,必要時微臣一人一劍,夜入其家,神不知鬼不覺之間也可以取他的首級。
” 建成笑道:“這個孤家早就知道了,聽說你是非常高明的劍客,劍出首落,從無-者。
” 魏徵道:“微臣谙技擊,但不如殿下所說之神,微臣最多隻能於亂軍中取上将首級而已。
” 建成大樂道:“這就已經夠了!” 魏徵道:“但微臣之劍,要為上将才出鞘,劉文靜一匹夫耳,微臣尚不屑出劍。
” “可是這家夥已經威脅到孤的地位了。
” 魏徵一笑道:“殿下請放心好了,臣無須出手,殺他的自有人在,而且正大光明,不必冒險。
” “那除非是父王下诏旨殺他。
” “臣正是要陛下殺他,要他身死而名毀。
如是由微臣刺殺他,反倒成就了他忠烈之名,朝廷還要旌表他呢!” “但父王不會殺他的,這家夥會獻殷勤,鬼主意多,父王什麼事都要問問他,信任得很呢!” 魏徵一笑道:“殿下把這份奏章,以及這些證據呈給聖上就行了,那時聖上必殺之無疑。
” 他取出了李密的奏章,建成看了一遍,不禁微微色變道:“這行嗎?當初立謀之時,我也有份的。
”魏微笑道:“殿下,李密這份奏章既交微臣,但顯然是要殿下轉呈的,如此,他在奏章上自然會把殿下撇開,歸之於劉文靜一人,而且他思圖染指公主,隐起謀害之意,此心可誅,他此舉可能逼反外臣,也将陷聖上於不義而為天下之笑柄……” 建成道:“這是怎麼說呢?” 魏徵道:“若是公主果真鸩殺了李密,萬民不察,一定會說是聖上主使的,身為萬民之尊,而教唆侄女,謀害親夫,民衆對皇族又是怎麼一個看法,刻下天下未統,别家反王若是以此作題目,則聖上多年來所樹立的一點仁慈之名,俱将蕩然無存了。
” 建成道:“魏徵,你說得太嚴重了,李密若是有了不臣之心,皇妹殺的是一個叛賊而已。
” 魏徵道:“殿下,若大唐已傳國數百年,可以講這個話,因為萬民已視李氏為當然之天下,可是現在聖上登基不到一年,天下也尚未一統,而李密也是登過大寶,坐過寶座的,他若叛唐,沒有人會認為他是反賊,而公主下嫁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