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功夫。
” 楊素微怔道:“這麼說她們是宮中派出來的了,那怎麼可能呢?宮中的女奴,不會流落到民間的。
” 樂昌公主道:“老爺子,教坊不是民間。
” “教坊雖是承應各大宅第的徵召,但畢竟是屬於民間,他們輪值應召的年限過了之後,就可以自由嫁人以求歸宿了,但宮中的女奴卻不會撥入民間。
” “這……也許是皇帝賞給了那家大臣,他們又歸入教坊,排演新戲,也未可知。
” 楊素點頭道:“隻有這個可能,那倒要叫下來問問,瞧她們是那一家的。
” 樂昌公主笑道:“能夠得到皇帝撥出宮奴為贈的人家有幾個,國公還會不清楚嗎?” 楊素也笑笑道:“老夫雖然清楚,但還是問問好,看看她們的主人跟皇帝有什麼親密的關系,居然把老夫給此下去了。
” 樂昌公主道:“老爺子也是的,宮中賞出兩個女奴也是常有的事,您還好意思為這種事吃味兒。
” 楊素道:“皇帝即使把他的妃子賞人,老夫也不會去管的,倒是這兩個女奴給了别人,老夫有點不是滋味。
皇帝跟老夫相處不止一天了,老夫的喜好他應該清楚,老夫最喜歡的,就是這種身懷絕技的侍兒,皇帝若要送人,第一個該想到老夫才對。
” 這話倒也不錯,楊素已不近女色,美女豔妹,他已毫不動心,隻是對有點本事的侍兒姣童,十分喜愛,成群結隊地選羅在身邊,一則在暇時調理為戲、二則作為護衛之用,因為楊素也知道自家權勢太重了,已到了遭忌的程度,明裡動不了,唯有派遣刺客暗中下手。
因此,楊素身邊很需要一批武功高強,身手敏捷,反應靈快忠心耿耿的侍衛。
以楊素的地位與富貴,不怕出不起重酬,有錢,願該也可以雇到武功高強的高手來作護衛的,可是楊素卻不這麼做,他也不是小氣舍不得出重酬,隻是他想到能用錢雇來的侍衛,自然也能被人用錢收買過去。
說的徹底一點,他是不相信别人。
看到這一批昆侖奴,他倒是不禁動心,他們不僅是身手絕佳,而且遠是出身宮中,最重要的是他們的身世單純,不容易為人所買動,金錢、權勢,對他們都沒有用,因此聽說這一批人從宮中放出來,楊素的确有點吃味。
樂昌公主解勸道:“國公爺,瞧您又來了,國公第中人本來已經嫌多,您又不喜歡人多,當年陳宮中的人,撥在您這兒的,您都把她們遺嫁出去了,皇帝要放人出來,自然不會再問您了。
” 舊日陳宮中人很多,隋文帝論功行賞,分了一半賜給楊素,樂昌公主與張出塵都是那樣子到越國公第的,可是楊素卻也怪,除了像樂昌公主、張出塵等,他特别激賞的留下之外,其餘的都陸陸續續的放了出去,配給自己的部将為妻,成家立業了。
陳後主是個會享樂的人,他的宮人都是選自民間的絕色,楊素的部屬們則都是些大老粗,國公給他們找了個千嬌百媚的老婆,他們自然個個都樂歪了,而那些宮人匹配出去,個個都成了夫人,那是楊素的籠絡之策,這些女子他都認為義女遺嫁的,嫁出去後,自然也不會受委屈,夫婦們都很感激他,誓死對楊素效忠了。
這此起分到别處第中的人,永遠都脫不了奴籍,隻能為妾侍婢仆,該是幸福多了。
楊素對這件事非常得意,他貴極人臣,要弄一批美女太容易,但是要找一批死心塌地支持擁戴他的部屬戰士卻不是簡單的事,經他巧妙一變,輕而易舉就達到了目的,樂昌公主對這件事尤為感激,因為她是陳朝的公主,那些宮人跟她一起亡了國,她心中多少有點歉意的,能夠為她們找得一個好的歸宿,更是地所樂見的事。
正因為這是楊素的得意傑作,所以地又巧妙地提上一句,使楊素開心一下。
楊素果然笑了道:“老夫已行将就木,又沒有後人,何苦還造孽,把一大批年輕的女子留在家中,蹉跎她們的青春。
可是這批蠻女卻不同了,她們有武功,老夫可以用來作為貼身近衛……” 樂昌公主道:“國公爺,假如皇帝真把她們送到您這兒,您能放心地留在身邊嗎?” 楊素生性多疑,對誰都不能充分地信任,假如皇帝真的撥出一批人給他,而且還指明給他當護衛,他反而會疑神疑鬼的了。
所以樂昌公主那樣一說,楊素倒是自己笑了起來道:“說得不錯,皇帝自從登位之後,對老夫已沒有從前那樣恭順了,老夫對他也得小心點。
” 正說着,忽而樂聲一變為急促,尤其是那個擂鼓的,槌落如急雨,使人的精神為之一振。
兩名女優在繩上的動作也快了起來,她們把身子後仰彎曲過來,嘴唇可以咬到腳根,然後用手握繩。
兩隻腳先後擡起,繞空锵個跟頭又踩回到索上。
先還慢一點,尚可看清每一個動作,到後來越翻越急,竟成了兩個黑色的圈子滾來滾去。
曲體成圈倒翻筋鬥,這不稱稀奇,一般玩伎藝的伶人都能做到,這兩名蠻女卻是在懸空的繩索上表演,這就不簡單了,何況她們每個人還抛着一個飛刀輪,用七柄飛刀輪流抛起落下接住換手再抛,恰好又構成為一個圓圈。
兩者都不難,但能同時為之者已歎為觀止,而且在懸索上為之,則是匪夷所思,令人難以相信了,直中掌聲如雷,采聲不絕。
樂急奏,鼓急敲,到達了高潮,楊素從未見過這樣技藝高超的表演,忍不住站了起來,鼓掌叫好! 忽然李靖叫道:樂聲中有殺機,國公請急回避! 楊素一驚,他也是沙場的老将,所以會忘情而立,是為了樂音之故,那應是沖鋒陷陣時所奏的破陣樂,因此才使他觸動往昔殺伐的記憶時起立而舞。
不錯,這是戟陣之聲夕是殺伐之聲,雖然有時在宴席上演戰鬥之戲時,也會奏這種樂。
但奏者心中如無殺機,樂聲就不會如此振動人心,這隻有一個老於殺伐的戰士,才會有這種體驗。
李靖出聲招呼楊素回避,楊素卻沒有接受,他年歲雖高,寶刀未老,身手也還矯捷,因此,他第一個反應是找武器。
平時,他手頭總有着一柄寶劍防身的,今天為了款待李靖伉俪,他不便帶兵器。
周圍也沒有什麼可用的兵器,執着金瓜斧鈍的衛士站在廳外,距離不遠。
倒是那些演技的昆侖奴們手中都有着兵器,彎刀、匕首等等,那是獻舞時的道具,但是全是貨真價實的兵器,因為他們一直都是奴隸,形相特異,無戚無黨也無法逃之,不管躲在那兒,隻要是人迹所至之處就沒有他們容身之處,所以,他們的命運很悲慘,從生到死,就是做一輩子的奴隸,無法反抗,不得自由。
昆侖奴雖然能說、能舞,有血有肉,與人沒有兩樣,除了膚色漆黑,耳目略異。
但沒有人把他們當作人看待。
運氣好一點,遇見個好點的主人,可以少吃苦,運氣差的,遇上個暴虐的主人,他們隻有忍受苛虐。
所幸者,他們是外來的貨品,由於來源缺乏,無法大量供應,他的身價很高,一般的人家養不起,他們是屬於富豪之家的财産,所以,他們不會受到凍餒,生活上的供應不虞匮乏,但是他們就家是被豢養的馬匹、鷹犬一樣,大部份是充作玩物。
他們受到很好的待遇,卻沒有尊嚴,沒有人格,他們持着武器,卻沒有想到他們會殺人。
無此必要,也沒有這個膽子。
楊素也是這個想法,他沖向一名蠻奴,那是個女的,正跪在一口大銀盤前,用一柄彎刀在割切烤熟的羊肉,把肋條細嫩肥腴的部份放在較大的金盤中,端去給主人或貴賓享用,然後把其餘大塊次佳的部份,送給一般的客人,最後他們自己則可以吃殘下來的骨頭上的肉。
這是胡俗在食全牛全羊時,階級是分得很明顯。
楊素是要她手中的那柄刀,他雖然得到了李靖的示警,也從樂聲中得了一點感應,總以為刺客是外來的,萬萬沒想到就是這些昆侖奴。
楊素對這些昆侖奴是從來不客氣的,他的觀念中,他們不是人,至少不是相對等的人。
他自己也是胡人出身,但他的觀念中,他已把自己當作了漢人,是貴族,是征服者,他的眼中,隻有漢胡兩種人才配稱為人,所以他過去一腳踢向那名女奴,口中-道:“把刀給我!” 這一腳隻是習慣的動作,就像是踢一條擋路的狗,根本上已不具任何意義了,那知,這一腳竟救了他自己,那名女奴也是存心來行刺的刺客之一,由於未得到發動的指令,正在等待着,楊素沖過去,她以為事機敗露了,等不及先發動了,舉起了手中的彎刀,就朝楊素砍去。
雙方幾乎是同時發動的,隻不過楊素身材高大,腿也長,這女奴卻是小巧型的。
彎刀未及砍落,楊素的一腳已踢在她的肚子上,把她踢得一個翻滾,滾出有三四丈去。
這女奴夠骠悍,身子被踢出去,刀卻沒離手,一縱而起,揮着彎刀,怪叫着又撲上去。
楊素反而怔住了,他再也沒有想到這個女奴居然是刺客,不
” 楊素微怔道:“這麼說她們是宮中派出來的了,那怎麼可能呢?宮中的女奴,不會流落到民間的。
” 樂昌公主道:“老爺子,教坊不是民間。
” “教坊雖是承應各大宅第的徵召,但畢竟是屬於民間,他們輪值應召的年限過了之後,就可以自由嫁人以求歸宿了,但宮中的女奴卻不會撥入民間。
” “這……也許是皇帝賞給了那家大臣,他們又歸入教坊,排演新戲,也未可知。
” 楊素點頭道:“隻有這個可能,那倒要叫下來問問,瞧她們是那一家的。
” 樂昌公主笑道:“能夠得到皇帝撥出宮奴為贈的人家有幾個,國公還會不清楚嗎?” 楊素也笑笑道:“老夫雖然清楚,但還是問問好,看看她們的主人跟皇帝有什麼親密的關系,居然把老夫給此下去了。
” 樂昌公主道:“老爺子也是的,宮中賞出兩個女奴也是常有的事,您還好意思為這種事吃味兒。
” 楊素道:“皇帝即使把他的妃子賞人,老夫也不會去管的,倒是這兩個女奴給了别人,老夫有點不是滋味。
皇帝跟老夫相處不止一天了,老夫的喜好他應該清楚,老夫最喜歡的,就是這種身懷絕技的侍兒,皇帝若要送人,第一個該想到老夫才對。
” 這話倒也不錯,楊素已不近女色,美女豔妹,他已毫不動心,隻是對有點本事的侍兒姣童,十分喜愛,成群結隊地選羅在身邊,一則在暇時調理為戲、二則作為護衛之用,因為楊素也知道自家權勢太重了,已到了遭忌的程度,明裡動不了,唯有派遣刺客暗中下手。
因此,楊素身邊很需要一批武功高強,身手敏捷,反應靈快忠心耿耿的侍衛。
以楊素的地位與富貴,不怕出不起重酬,有錢,願該也可以雇到武功高強的高手來作護衛的,可是楊素卻不這麼做,他也不是小氣舍不得出重酬,隻是他想到能用錢雇來的侍衛,自然也能被人用錢收買過去。
說的徹底一點,他是不相信别人。
看到這一批昆侖奴,他倒是不禁動心,他們不僅是身手絕佳,而且遠是出身宮中,最重要的是他們的身世單純,不容易為人所買動,金錢、權勢,對他們都沒有用,因此聽說這一批人從宮中放出來,楊素的确有點吃味。
樂昌公主解勸道:“國公爺,瞧您又來了,國公第中人本來已經嫌多,您又不喜歡人多,當年陳宮中的人,撥在您這兒的,您都把她們遺嫁出去了,皇帝要放人出來,自然不會再問您了。
” 舊日陳宮中人很多,隋文帝論功行賞,分了一半賜給楊素,樂昌公主與張出塵都是那樣子到越國公第的,可是楊素卻也怪,除了像樂昌公主、張出塵等,他特别激賞的留下之外,其餘的都陸陸續續的放了出去,配給自己的部将為妻,成家立業了。
陳後主是個會享樂的人,他的宮人都是選自民間的絕色,楊素的部屬們則都是些大老粗,國公給他們找了個千嬌百媚的老婆,他們自然個個都樂歪了,而那些宮人匹配出去,個個都成了夫人,那是楊素的籠絡之策,這些女子他都認為義女遺嫁的,嫁出去後,自然也不會受委屈,夫婦們都很感激他,誓死對楊素效忠了。
這此起分到别處第中的人,永遠都脫不了奴籍,隻能為妾侍婢仆,該是幸福多了。
楊素對這件事非常得意,他貴極人臣,要弄一批美女太容易,但是要找一批死心塌地支持擁戴他的部屬戰士卻不是簡單的事,經他巧妙一變,輕而易舉就達到了目的,樂昌公主對這件事尤為感激,因為她是陳朝的公主,那些宮人跟她一起亡了國,她心中多少有點歉意的,能夠為她們找得一個好的歸宿,更是地所樂見的事。
正因為這是楊素的得意傑作,所以地又巧妙地提上一句,使楊素開心一下。
楊素果然笑了道:“老夫已行将就木,又沒有後人,何苦還造孽,把一大批年輕的女子留在家中,蹉跎她們的青春。
可是這批蠻女卻不同了,她們有武功,老夫可以用來作為貼身近衛……” 樂昌公主道:“國公爺,假如皇帝真把她們送到您這兒,您能放心地留在身邊嗎?” 楊素生性多疑,對誰都不能充分地信任,假如皇帝真的撥出一批人給他,而且還指明給他當護衛,他反而會疑神疑鬼的了。
所以樂昌公主那樣一說,楊素倒是自己笑了起來道:“說得不錯,皇帝自從登位之後,對老夫已沒有從前那樣恭順了,老夫對他也得小心點。
” 正說着,忽而樂聲一變為急促,尤其是那個擂鼓的,槌落如急雨,使人的精神為之一振。
兩名女優在繩上的動作也快了起來,她們把身子後仰彎曲過來,嘴唇可以咬到腳根,然後用手握繩。
兩隻腳先後擡起,繞空锵個跟頭又踩回到索上。
先還慢一點,尚可看清每一個動作,到後來越翻越急,竟成了兩個黑色的圈子滾來滾去。
曲體成圈倒翻筋鬥,這不稱稀奇,一般玩伎藝的伶人都能做到,這兩名蠻女卻是在懸空的繩索上表演,這就不簡單了,何況她們每個人還抛着一個飛刀輪,用七柄飛刀輪流抛起落下接住換手再抛,恰好又構成為一個圓圈。
兩者都不難,但能同時為之者已歎為觀止,而且在懸索上為之,則是匪夷所思,令人難以相信了,直中掌聲如雷,采聲不絕。
樂急奏,鼓急敲,到達了高潮,楊素從未見過這樣技藝高超的表演,忍不住站了起來,鼓掌叫好! 忽然李靖叫道:樂聲中有殺機,國公請急回避! 楊素一驚,他也是沙場的老将,所以會忘情而立,是為了樂音之故,那應是沖鋒陷陣時所奏的破陣樂,因此才使他觸動往昔殺伐的記憶時起立而舞。
不錯,這是戟陣之聲夕是殺伐之聲,雖然有時在宴席上演戰鬥之戲時,也會奏這種樂。
但奏者心中如無殺機,樂聲就不會如此振動人心,這隻有一個老於殺伐的戰士,才會有這種體驗。
李靖出聲招呼楊素回避,楊素卻沒有接受,他年歲雖高,寶刀未老,身手也還矯捷,因此,他第一個反應是找武器。
平時,他手頭總有着一柄寶劍防身的,今天為了款待李靖伉俪,他不便帶兵器。
周圍也沒有什麼可用的兵器,執着金瓜斧鈍的衛士站在廳外,距離不遠。
倒是那些演技的昆侖奴們手中都有着兵器,彎刀、匕首等等,那是獻舞時的道具,但是全是貨真價實的兵器,因為他們一直都是奴隸,形相特異,無戚無黨也無法逃之,不管躲在那兒,隻要是人迹所至之處就沒有他們容身之處,所以,他們的命運很悲慘,從生到死,就是做一輩子的奴隸,無法反抗,不得自由。
昆侖奴雖然能說、能舞,有血有肉,與人沒有兩樣,除了膚色漆黑,耳目略異。
但沒有人把他們當作人看待。
運氣好一點,遇見個好點的主人,可以少吃苦,運氣差的,遇上個暴虐的主人,他們隻有忍受苛虐。
所幸者,他們是外來的貨品,由於來源缺乏,無法大量供應,他的身價很高,一般的人家養不起,他們是屬於富豪之家的财産,所以,他們不會受到凍餒,生活上的供應不虞匮乏,但是他們就家是被豢養的馬匹、鷹犬一樣,大部份是充作玩物。
他們受到很好的待遇,卻沒有尊嚴,沒有人格,他們持着武器,卻沒有想到他們會殺人。
無此必要,也沒有這個膽子。
楊素也是這個想法,他沖向一名蠻奴,那是個女的,正跪在一口大銀盤前,用一柄彎刀在割切烤熟的羊肉,把肋條細嫩肥腴的部份放在較大的金盤中,端去給主人或貴賓享用,然後把其餘大塊次佳的部份,送給一般的客人,最後他們自己則可以吃殘下來的骨頭上的肉。
這是胡俗在食全牛全羊時,階級是分得很明顯。
楊素是要她手中的那柄刀,他雖然得到了李靖的示警,也從樂聲中得了一點感應,總以為刺客是外來的,萬萬沒想到就是這些昆侖奴。
楊素對這些昆侖奴是從來不客氣的,他的觀念中,他們不是人,至少不是相對等的人。
他自己也是胡人出身,但他的觀念中,他已把自己當作了漢人,是貴族,是征服者,他的眼中,隻有漢胡兩種人才配稱為人,所以他過去一腳踢向那名女奴,口中-道:“把刀給我!” 這一腳隻是習慣的動作,就像是踢一條擋路的狗,根本上已不具任何意義了,那知,這一腳竟救了他自己,那名女奴也是存心來行刺的刺客之一,由於未得到發動的指令,正在等待着,楊素沖過去,她以為事機敗露了,等不及先發動了,舉起了手中的彎刀,就朝楊素砍去。
雙方幾乎是同時發動的,隻不過楊素身材高大,腿也長,這女奴卻是小巧型的。
彎刀未及砍落,楊素的一腳已踢在她的肚子上,把她踢得一個翻滾,滾出有三四丈去。
這女奴夠骠悍,身子被踢出去,刀卻沒離手,一縱而起,揮着彎刀,怪叫着又撲上去。
楊素反而怔住了,他再也沒有想到這個女奴居然是刺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