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李靖道:
“這一說不使國公更受人猜忌了嗎?”
楊素搖手道:“老夫今日之地位,又何止是受人猜忌,連皇帝都對老夫恨得牙癢癢的,恨不得砍下我的腦袋。
” 張出塵一怔道:“這又何至於是!皇帝與國公不是十分交好的麼?以前經常找國公商讨國情的。
” 楊素道:“那是從前,他有求於老夫,才走動得勤,現在他當了皇帝,就想壓壓老夫的氣勢了。
老夫偏不給他面子,今天在禦操場上,他就碰了一鼻子的灰,老夫陪他一起進入校場之際,三軍兒郎齊呼萬歲,曆久不絕,那小子十分高興,以為他已得三軍之擁戴,擺手招呼,想要對軍士們說幾句話的,那知連擺了好幾次手,歡呼依舊,沒一個人理他,後來老夫一伸手,全場立刻肅靜無聲。
” 李靖驚問道: “皇帝當時作何麥示?” 楊素大笑道:“他還能有何表示,心裡即使不高興,表面上也不敢顯露出來,禦林軍是戍守宮門的禁軍,跟皇帝的關系何等密切,他都無法控制,還能對老夫如何。
” 李靖道:“國公,不是再晚聳人聽聞,故意把事态說得嚴重,人臣之勢震主,是件很危險的事。
” 楊素道:“這個老夫知道,那也要看什麼人。
自漢末董卓之後,曹孟德繼之,一直到後來的魏晉南北朝,曆經宋齊梁陳之變,差不多代代都有這種情形。
” 李靖輕歎道:“國公,若是當政者是個懦庸之徒,國公這種做法自無問題,但再晚看楊廣不是個庸主,他的城府很深,心雄志大,絕不甘心受屈於臣下的。
” 楊索道:“他也隻有不甘心而已,卻是沒辦法。
目前天下兵權,一半在老夫手中,隻有宇文述手上還掌握着三分的兵權,但仍不足與老夫相抗。
” 李靖道:“他不會在明裹對付國公的,因為國公對他的輔佐支持之功太大了,也為天下人所共知,若是他對國公不禮,天下人都會罵他涼薄忘恩負義,不過暗地裡,國公倒是要小心一二……” 楊素哈哈大笑:“這豎子有這個種,老夫倒也佩服他了。
我告訴你們一個笑話,就在他登基的第一天,由後殿出來,要登上金銮殿的龍座,接受群臣的朝賀,這小子居然吓得兩條腿發軟,一連幾次都沒能坐上去……” 張出塵道: “這怎麼可能呢?” “那龍座原是他老子的,高度也配合他老子的身材,他此他老子矮上一截,腿子不夠長,必須要踞起雙腳,屁股才能搭上椅子邊,那知他雙腿抖個不住,硬是坐不上去。
老夫一看不像話,跨前幾步,托了他一把,才将他托了上去,沒有老夫,他這皇帝還做得成嗎?” 李靖沉思片刻問道:“現在國公仍是每天要托他嗎?” 楊素道:“那怎麼曾呢?當天他就召進匠人,将龍案龍椅的腳鋸短了一截,以适合他的高度。
” 李靖道:“國公,從這件小事可見其人了。
一般而言,對先人的遺澤一定十分愛護,不忍毀損的,那具龍椅遠是由晉代一直留傳下來,不知坐過多少皇帝,都沒有一個人去改變它,隻是在座前加一個踏凳以調整高矮而已,可是到了楊廣手中,立作改變,可知他是個不受拘束的人。
” 楊素忽地一驚道:“不錯,老夫倒沒想到這地方去,當時他要鋸椅腿,老夫就說這是留傳了好幾代的東西,而且雕就的整條龍,破壞了可惜,加個墊腳凳就行了,他說曆來那些皇帝在上面坐不久,就是因為這椅子的四條腿太高了,坐的人都要遷就它,人為物制,天子之威何由得申?他要踞短它,要它受人的控制,當時老夫聽了也認為很有道理,還稱贊了他幾句。
” 李靖道:“這已經很明白地說明他的個性了,凡是抗逆他,或是對他不方便,不适合的東西,他都不允許存在,國公豈可不小心點?” 楊素笑道:“他如果有砍下老夫腦袋的機會,他是不會放棄的,隻不過他也是聰明人,知道老夫的存在,對他隻有好處,雖然隻是受點氣,但老夫既無後人,也無居帝之心,隻要老夫一死,兵府盡皆歸他,那時他就是真正天下一統的王宰了。
” 李靖道:“問題是他是否有那份耐心。
” 楊素道:“老夫行年已八十有餘,在世之日無多。
” 張出塵卻一笑道:“老爺子,你雖然已經八十多了,但是齒牙未脫,腰腿猶健,上馬下馬都不用人攙扶,還有得活呢,說句大逆不道的話,那位做皇帝的,還可能去在您的前頭呢!” 這裡的幾個人,沒一個對皇帝是有真正的故意,所以他們談起炀帝來,也沒當回事。
楊素心裡是十分高興的,樂得哈哈大笑,口中卻道:“不行!不行!到底是老了,尤其是眼睛,以前還能在燈下看蠅頭小楷,現在卻不行了,非得有整個蒼蠅那麼大才能看得清楚。
” 以八旬餘老翁的眼力而言,這已經是了不起了,所以李靖一笑道:“照國公的龍馬精神而言,比别人長壽應該無問題,因此,那位皇帝恐怕等不到國公把一切交給他,國公仍然必須小心為是。
” 楊素對他們的關切很是感動,點點頭道:“老夫知道。
藥師,老夫也知道你的志向不小,手邊也有着可靠的實力了,因此希望你對老夫也支持一點。
” “國公要再晚如何支持呢?” “你們若要有所行動,老夫不加阻止,但是千萬别在老夫所轄的軍區内動手,逼得老夫跟你們作戰。
” 李靖看了他片刻後笑道:“國公放心,再晚不但可以自己提出保證,也可以代張大哥保證,在國公有生之年,我們絕不會有所行動的,第一是國公蓋世虎将,無人敢摟其鋒。
再者,再晚等目前都假托在國公翼護之下,也不能叫國公在朝廷上為難。
” 這是十分隆重的保證,也是給了楊素絕大的面子,楊素更是高興了,大聲地笑,用力地拍着李靖的肩膀這:“多謝!多謝,謝謝你們瞧得起我,賣我這份老面子,老夫自然也不會太委屈你們,等老夫死後,必有以報,至少會把老夫最親信精銳的軍卒,交給你們指揮。
” 李靖忙道:“這不太好吧!國公所部都是正式的建制,再晚卻沒有一個正式的名目……” 楊素道:“不,老夫的這一些兒郎沒有正式納入編制,由老夫親自統率着,數目不多,雖然隻有萬人左右,卻擔任着京畿的重衙,老夫也是用他們來壓制着各大府第的親兵,要不是有這批人,老夫又怎敢在京師之内安居?這批人的關系太重要了,老夫一直下放心交給别人率領,你們推薦一個靠得住的人來,替我帶着他們,将來可以由你們指揮了。
” 李靖還要推辭,楊素道:“藥師,别客氣,這一萬健卒或許你看不上眼,我知道你的人都是以一當百的好手,不過這一萬人有着最齊全的配制,他們自行掌握着四座倉庫,糧秣、武器、盔甲等,足可支膳數萬人的急用,這可是一筆很大的資産。
” 李靖微微吃驚,覺得這老兒真不簡單,辇毂之下,帝都之内,他能養蓄私人的軍隊,更明目張膽地囤積軍需,可見他跋扈到了什麼程度。
任何一個做皇帝都無法容忍這種事情的,但是照目前的情勢,皇帝是無法明裡動他,可是暗地裡呢? 李靖覺得有保護楊素的必要,因為他活着,對自己是大有好處的,否則神龍門的形迹已現,很難在各地的官府間立足,隻有越國公的硬底子才能公然地掩護這批人。
楊素很高興這一對夫婦來訪,吩咐大排盛宴款待他們,越國公府盛宴是真正的大場面。
楊素本人是匈奴胡人,在隋文帝時累功而賜國姓為楊,位極人臣,但是他的生活習俗,仍保留胡人的習慣,尤其是盛宴時,更保留了大部份胡俗。
胡兒在沙漠上逐水草而居,不營居室,宴會大都在露天舉行,全牛全羊,燒烤而食,每聚勁辄百人以上。
甚至有多至千人的,氣派夠大,但是那些菜肴卻未必精美,而楊素的家宴卻不同了。
他在廣大的廳堂中舉行宴會,地下鋪了氈毯,賓主各踞一席,有女奴侍候。
各種菜肴都是大堆頭的,牛羊整隻燒烤,但是已經名廚烹調,作料精美,雞魚之類,擔在架子上堆成小山般的擡進來,卻是精心烹調,味道絕佳。
李靖帶來的随員不過十幾個。
正面隻設四席,楊素一席,由樂昌公主側面侍宴。
李靖與張出塵一席,薛飛霞與董輕雲則每人單獨一席,分列左右兩側。
她們雖是被招待的主客,但是如此安排,還有着保護的作用。
宴會開始後,就是一連串的助興節目,有江南漢女的歌舞小唱,也有蠻女的回波之舞,百戲雜陳。
張出塵是見過的,但李靖和他的那些好漢們則是大大的開了一次眼界。
他們不能算沒見過世面,虬髯客的神龍門也是一個大而富有的門派,可是氣派究竟難與公侯之家相比。
李靖看了幾出表演後,忍不住歎道:“應該讓大哥來看看,這才是
” 張出塵一怔道:“這又何至於是!皇帝與國公不是十分交好的麼?以前經常找國公商讨國情的。
” 楊素道:“那是從前,他有求於老夫,才走動得勤,現在他當了皇帝,就想壓壓老夫的氣勢了。
老夫偏不給他面子,今天在禦操場上,他就碰了一鼻子的灰,老夫陪他一起進入校場之際,三軍兒郎齊呼萬歲,曆久不絕,那小子十分高興,以為他已得三軍之擁戴,擺手招呼,想要對軍士們說幾句話的,那知連擺了好幾次手,歡呼依舊,沒一個人理他,後來老夫一伸手,全場立刻肅靜無聲。
” 李靖驚問道: “皇帝當時作何麥示?” 楊素大笑道:“他還能有何表示,心裡即使不高興,表面上也不敢顯露出來,禦林軍是戍守宮門的禁軍,跟皇帝的關系何等密切,他都無法控制,還能對老夫如何。
” 李靖道:“國公,不是再晚聳人聽聞,故意把事态說得嚴重,人臣之勢震主,是件很危險的事。
” 楊素道:“這個老夫知道,那也要看什麼人。
自漢末董卓之後,曹孟德繼之,一直到後來的魏晉南北朝,曆經宋齊梁陳之變,差不多代代都有這種情形。
” 李靖輕歎道:“國公,若是當政者是個懦庸之徒,國公這種做法自無問題,但再晚看楊廣不是個庸主,他的城府很深,心雄志大,絕不甘心受屈於臣下的。
” 楊索道:“他也隻有不甘心而已,卻是沒辦法。
目前天下兵權,一半在老夫手中,隻有宇文述手上還掌握着三分的兵權,但仍不足與老夫相抗。
” 李靖道:“他不會在明裹對付國公的,因為國公對他的輔佐支持之功太大了,也為天下人所共知,若是他對國公不禮,天下人都會罵他涼薄忘恩負義,不過暗地裡,國公倒是要小心一二……” 楊素哈哈大笑:“這豎子有這個種,老夫倒也佩服他了。
我告訴你們一個笑話,就在他登基的第一天,由後殿出來,要登上金銮殿的龍座,接受群臣的朝賀,這小子居然吓得兩條腿發軟,一連幾次都沒能坐上去……” 張出塵道: “這怎麼可能呢?” “那龍座原是他老子的,高度也配合他老子的身材,他此他老子矮上一截,腿子不夠長,必須要踞起雙腳,屁股才能搭上椅子邊,那知他雙腿抖個不住,硬是坐不上去。
老夫一看不像話,跨前幾步,托了他一把,才将他托了上去,沒有老夫,他這皇帝還做得成嗎?” 李靖沉思片刻問道:“現在國公仍是每天要托他嗎?” 楊素道:“那怎麼曾呢?當天他就召進匠人,将龍案龍椅的腳鋸短了一截,以适合他的高度。
” 李靖道:“國公,從這件小事可見其人了。
一般而言,對先人的遺澤一定十分愛護,不忍毀損的,那具龍椅遠是由晉代一直留傳下來,不知坐過多少皇帝,都沒有一個人去改變它,隻是在座前加一個踏凳以調整高矮而已,可是到了楊廣手中,立作改變,可知他是個不受拘束的人。
” 楊素忽地一驚道:“不錯,老夫倒沒想到這地方去,當時他要鋸椅腿,老夫就說這是留傳了好幾代的東西,而且雕就的整條龍,破壞了可惜,加個墊腳凳就行了,他說曆來那些皇帝在上面坐不久,就是因為這椅子的四條腿太高了,坐的人都要遷就它,人為物制,天子之威何由得申?他要踞短它,要它受人的控制,當時老夫聽了也認為很有道理,還稱贊了他幾句。
” 李靖道:“這已經很明白地說明他的個性了,凡是抗逆他,或是對他不方便,不适合的東西,他都不允許存在,國公豈可不小心點?” 楊素笑道:“他如果有砍下老夫腦袋的機會,他是不會放棄的,隻不過他也是聰明人,知道老夫的存在,對他隻有好處,雖然隻是受點氣,但老夫既無後人,也無居帝之心,隻要老夫一死,兵府盡皆歸他,那時他就是真正天下一統的王宰了。
” 李靖道:“問題是他是否有那份耐心。
” 楊素道:“老夫行年已八十有餘,在世之日無多。
” 張出塵卻一笑道:“老爺子,你雖然已經八十多了,但是齒牙未脫,腰腿猶健,上馬下馬都不用人攙扶,還有得活呢,說句大逆不道的話,那位做皇帝的,還可能去在您的前頭呢!” 這裡的幾個人,沒一個對皇帝是有真正的故意,所以他們談起炀帝來,也沒當回事。
楊素心裡是十分高興的,樂得哈哈大笑,口中卻道:“不行!不行!到底是老了,尤其是眼睛,以前還能在燈下看蠅頭小楷,現在卻不行了,非得有整個蒼蠅那麼大才能看得清楚。
” 以八旬餘老翁的眼力而言,這已經是了不起了,所以李靖一笑道:“照國公的龍馬精神而言,比别人長壽應該無問題,因此,那位皇帝恐怕等不到國公把一切交給他,國公仍然必須小心為是。
” 楊素對他們的關切很是感動,點點頭道:“老夫知道。
藥師,老夫也知道你的志向不小,手邊也有着可靠的實力了,因此希望你對老夫也支持一點。
” “國公要再晚如何支持呢?” “你們若要有所行動,老夫不加阻止,但是千萬别在老夫所轄的軍區内動手,逼得老夫跟你們作戰。
” 李靖看了他片刻後笑道:“國公放心,再晚不但可以自己提出保證,也可以代張大哥保證,在國公有生之年,我們絕不會有所行動的,第一是國公蓋世虎将,無人敢摟其鋒。
再者,再晚等目前都假托在國公翼護之下,也不能叫國公在朝廷上為難。
” 這是十分隆重的保證,也是給了楊素絕大的面子,楊素更是高興了,大聲地笑,用力地拍着李靖的肩膀這:“多謝!多謝,謝謝你們瞧得起我,賣我這份老面子,老夫自然也不會太委屈你們,等老夫死後,必有以報,至少會把老夫最親信精銳的軍卒,交給你們指揮。
” 李靖忙道:“這不太好吧!國公所部都是正式的建制,再晚卻沒有一個正式的名目……” 楊素道:“不,老夫的這一些兒郎沒有正式納入編制,由老夫親自統率着,數目不多,雖然隻有萬人左右,卻擔任着京畿的重衙,老夫也是用他們來壓制着各大府第的親兵,要不是有這批人,老夫又怎敢在京師之内安居?這批人的關系太重要了,老夫一直下放心交給别人率領,你們推薦一個靠得住的人來,替我帶着他們,将來可以由你們指揮了。
” 李靖還要推辭,楊素道:“藥師,别客氣,這一萬健卒或許你看不上眼,我知道你的人都是以一當百的好手,不過這一萬人有着最齊全的配制,他們自行掌握着四座倉庫,糧秣、武器、盔甲等,足可支膳數萬人的急用,這可是一筆很大的資産。
” 李靖微微吃驚,覺得這老兒真不簡單,辇毂之下,帝都之内,他能養蓄私人的軍隊,更明目張膽地囤積軍需,可見他跋扈到了什麼程度。
任何一個做皇帝都無法容忍這種事情的,但是照目前的情勢,皇帝是無法明裡動他,可是暗地裡呢? 李靖覺得有保護楊素的必要,因為他活着,對自己是大有好處的,否則神龍門的形迹已現,很難在各地的官府間立足,隻有越國公的硬底子才能公然地掩護這批人。
楊素很高興這一對夫婦來訪,吩咐大排盛宴款待他們,越國公府盛宴是真正的大場面。
楊素本人是匈奴胡人,在隋文帝時累功而賜國姓為楊,位極人臣,但是他的生活習俗,仍保留胡人的習慣,尤其是盛宴時,更保留了大部份胡俗。
胡兒在沙漠上逐水草而居,不營居室,宴會大都在露天舉行,全牛全羊,燒烤而食,每聚勁辄百人以上。
甚至有多至千人的,氣派夠大,但是那些菜肴卻未必精美,而楊素的家宴卻不同了。
他在廣大的廳堂中舉行宴會,地下鋪了氈毯,賓主各踞一席,有女奴侍候。
各種菜肴都是大堆頭的,牛羊整隻燒烤,但是已經名廚烹調,作料精美,雞魚之類,擔在架子上堆成小山般的擡進來,卻是精心烹調,味道絕佳。
李靖帶來的随員不過十幾個。
正面隻設四席,楊素一席,由樂昌公主側面侍宴。
李靖與張出塵一席,薛飛霞與董輕雲則每人單獨一席,分列左右兩側。
她們雖是被招待的主客,但是如此安排,還有着保護的作用。
宴會開始後,就是一連串的助興節目,有江南漢女的歌舞小唱,也有蠻女的回波之舞,百戲雜陳。
張出塵是見過的,但李靖和他的那些好漢們則是大大的開了一次眼界。
他們不能算沒見過世面,虬髯客的神龍門也是一個大而富有的門派,可是氣派究竟難與公侯之家相比。
李靖看了幾出表演後,忍不住歎道:“應該讓大哥來看看,這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