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 章

關燈
?” 他反過來問,倒是把張出塵問住了。

     張出塵怔了一怔道:“我們在這兒練兵,積聚财富物資糧草,不是為舉事嗎?” 李靖道:“不!我從來也沒有打過舉事的念頭,而且這幾千人也不夠一仗打的。

    ” “加上大哥這邊就有幾萬人了。

    ” “那也不夠。

    你别看這幾萬人很多,等到占領了幾個地方,幾下一分,立刻就不夠了。

    ” “隻要造成聲勢,自然就有聞風投奔的人,聲勢之壯,因此倒不必擔心人少。

    ” “出塵,這些地方你還欠缺。

    人多未必勢盛,尤其是臨時聚合的烏合之衆,敗事有餘,成事不足,一戰立潰,我決不指揮那種軍隊……” “那你隻有因人成事了。

    ” “是的。

    ” 李靖又繼續說道:“我早說過了,我隻是個輔佐之才,在這個崗位上,我可以做得有聲有色。

    我不會不自量力去仿其他的嘗試。

    出塵,我以為我已經說得很明白了。

    ” 張出塵歎了口氣:“郎君,我明白,隻怕别人不明白,尤其是大哥。

    ” 李靖這:“大哥怎麼樣?我以前也對他說明白了。

    ” “說得不夠明白,你隻說如果遇到一個你心目中認準的真命之王,你就要去輔佐他。

    ” “這難道還不夠明白?” “不夠。

    因為你也答應了大哥,如果一直找不到那個人,你就幫助大哥成事,跟他共取天下。

    ” 李靖道:“是的,我是這樣說過,但是現在還沒有到時候。

    ” “隻怕大哥不以為然。

    早些時候我聽說大哥在東海又召了一批人手,也聚足一大批的财富,即将回來了。

    ” “我怎麼不知道呢?” “這不是神龍門傳來的消息,自從張豹與武揚逃走之後,你就不再管神龍門之事,飛霞與輕雲很服從你的命令,有關神龍門中的事情,她們都不再來麻煩你了。

    ” “可是這件事不同,我正急着要向大哥辦個交代,把神龍門的一切都還給他。

    ” “她們為什麼不通知你,我可不清楚,但我這個消息卻是從越國公第那兒聽來的。

    ” “越國公?你跟楊素還有聯系?” “沒有。

    但是你忘了,樂昌姐在那兒,她對我倒是頗為思念,過幾個月總有人寄封信來,問候起居,談談家常,當然也談談近來的時局……” “我不知道你們之間還有連絡。

    ” “這倒不是秘密,而是事情太小,不值得來麻煩你,最重要的是托我訪求驸馬徐公子的下落,因為神龍門的耳目廣,她要我留心這個人,而你對神龍門的事已不願插手,若是要你下令,你不是作難嗎,我隻有叫飛霞私下通知各處的人留心了。

    ” “是樂昌公主說大哥要回來了嗎?” 張出塵道:“她沒有這麼說,隻是說她已經接獲密報,大哥在東海頗有斬獲,戰船已經有了數十條之多了,戰員數千位,稱雄於海上,那些夷商胡賈,畏之如虎,近來又向岸邊雲集,可能将作歸計,更說楊素很重視他這股力量,尤其是水師,連朝廷都沒有此類人才,還警告我說,楊廣有意用兵高麗,若是一旦登基,一定會設法招安借重,要我們預為之計。

    ” 張出塵述說。

     李靖聽了眉頭深皺道:“不對,假如楊廣真有此意,大哥在此時回來就危險了,我要去告訴他,把飛霞叫來。

    ” 薛飛霞與董輕雲一直在屋中侍候着,她們因見李靖夫婦談得高興,沒有前來打擾,李靖找她們,倒是一呼即至。

     李靖讓她們坐定後就問道:“大哥是不是要回來了?” 兩女都為之一怔,薛飛霞道:“沒有啊,小妹從未接到任何的報告說起這件事啊。

    ” 她們對李靖一向十分忠心,不會瞞住這件事的。

    李靖想想問道:“你們是否經常有大哥活動的消息?” “沒有。

    主公的行蹤飄忽,向來不告訴别人的,連我們做部屬的也是一樣。

    他神龍劍客的外号也是因此而得。

    說他如神龍出沒無常,見首不見尾,他說必須如此,才能使各地的弟兄,時時提高警覺,不會因預知他的行蹤而作一些僞飾,經常他都是突如其然的來了……” 李靖想了一下道:“這麼做固然有好處,但也有缺點,若是被跟他作對的人偵知他的行蹤,設下了陷阱誘害他,别人想接應都來不及了。

    ” “沒有人有這麼大的本事吧!再說主公神勇無敵,有一劍在手,幾百人也别想困住他。

    ” 李靖輕歎道:“徒持神勇是不行的,西楚項羽何等英雄,照樣在垓下被困而自刎烏江,我們要打點一下。

    ” “打點什麼?是給主公一個盛大的歡迎了。

    ” “打點一下行李衣服,我們迎接大哥去。

    ” 薛飛霞為難地道:“公子,我們連主公的确實行蹤都不知道,又上那兒去迎接他呢?” 李靖想了一下道:“有辦法,隻要略加留心,我相信可以找到他的,最少也可以在半路迎上他。

    ” 将近兩年的相處,使得薛飛霞與董輕雲都學會了一件事,那就是對李靖的絕對服從。

     他決定了的事,不必再去争辯勸阻,任何人也改變不了的,不過事後的證明卻也證實了李靖果斷的正确,絕對此任何人的建議都要好,因此,凡是在李靖身邊的人,都養戍了一種絕對服從的習慣。

     這看起來似乎很獨斷,很專橫,但是一再的事實後,大家又對他卓智的決定産生了無比的信心。

     李靖深深明白,治軍的成功隻有兩個條件,信賴與服從,一個主帥要得到部屬的無條件信賴與服從,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那必須從心裡根本上樹立威信,所以他一直就在作這方面的嘗試與學習。

     慢慢地他也發現了:一個成功的主帥,在部屬的心目中,必須造成像神明一樣的地位。

     人天生有一種叛逆的本性,對屈居人下,受命於人這種事實也有着本能上的排斥性,隻有神才能使他心悅誠服,不敢抗違,而由人達到神的境界是很難的曆程,一點一滴地培植他的信心,也許是百十次,也許是千百次,才慢慢的接近成功,可是一次細小的錯失,卻能把以前所建立的一切全部摧毀,因為人對神的要求是十全十美的。

     所以李靖在每發出一個命令,作成一個決定前,早已經過再三的深思,這當然很費精神,所以他也知道做主帥的人,要盡量的少管事情,除了重大的決策,一切都放任讓手下的人去做,甯可讓他出了錯,發現了再去料正,也不要在事先告訴他應如何去做。

     這雖是一個很細微的末節,卻非常重要,更是李靖一生彪業的基礎,以後,李靖在軍事上輝煌的成就,都得力於這一段時間的揣摩與研究。

     薛飛霞早已習慣了出行的打點,那沒有什麼好準備的,隻是要幾身瘓洗衣服就夠了,神龍門的分支機構遍及天下,最重要的就是在每一個都城大邑,都有着自設的客棧與酒樓。

    而且也一定是當地最具規模的。

     這對情報的搜集、交換與傳遞作用太大了。

     虬髯客活躍於東海,他在海岸上最大的據點設於連雲,而那裡與長安有官道可通,距離也最近。

     他們若要迎上虬髯客,願該東行直下連雲才是,然而李靖把沿海的形勢與圖作了一番研究後,竟然舍東而南行,轉向浙越去了。

     薛飛霞與董輕雲心中狐疑,卻不敢詢問,張出塵在當着人面是從不插口問他任何事情的,都是在私室中時,才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作某些建議。

     這次自不例外,可是她才開口,未及說出本意,李靖已經笑道:“娘子,我知道你一定對我轉行浙越感到不解,要找大哥,該上連雲去才對,是不是?” “是啊,據我所知,連越公府所得大哥的消息,也都是從連雲那兒得來的!而且大哥所隸的戰船也向連雲靠集,這種種迹象都是大哥要登陸連雲的徵象呀。

    ” 李靖笑道:“出塵,你們所判斷的是常理,而大哥有神龍劍客之稱,他是個不按常理行動的人,若是他的行蹤被人料定了,這神龍二字就無神之有了。

    ” 張出塵道:“你說大哥是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方法掩護他的行動,故意作成要在連雲登岸之狀,卻在别處上岸?” 李靖道:“大哥是個人,并不是一條真正的神龍,他的行蹤無定,也不過這些手法的變化運用而已。

    ” “假如他是用這種手法,就難以判斷了,沿海的口岸這麼多,誰會知道他從那一個地方上岸呢?” “這當然還是有些根據的,他得知了鼎湖易主的消息,是趕回來看看情況的,因此一定也要帶着他新募集的這批人,他不會離得太遠的。

    ” “這一說你選的地方又太遠了,連雲附近可以登岸的地方很多,春申江口内接揚子,大船可以直駛而入,不是此這兒更方便嗎?” 李靖笑道:“娘子,你很了不起,對地輿情勢已有深入的了解,足見高明,大哥當然會采取這條路線,不過隻是他的手下而已,找不到他本人的。

    ” “他的手下不是齊集連雲嗎?飛霞已經從神龍門的飛鴿傳信中證實了,怎麼又曾從春申溯江而上呢?” “連雲那邊隻是一個幌子,他有幾千人要帶上來,若是集中一地,那不太明顯了嗎?我想連雲那邊,最多隻有幾個人而已,而且遠是遊戈在海上不靠岸的。

    ” “是的,他們隻以飛鴿與船上連絡,飛霞問大哥的行蹤,卻沒有得到結果,隻好把我們出迎的訊息傳了出去。

    ” 李靖一笑道:“我知道,飛霞向我請示過了。

    ” “可是大哥為什麼又要這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