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 章
關燈
小
中
大
人天資聰慧過人,一開始就取法乎上,進境自非人所能及………”
張出塵笑道:“這個别再瞎捧我了。
我自己很明白,跟人爛纏硬拖拉時間,我的耐性此你們好一點,但是說到沖鋒陷陣殺敵,你們此我淩厲多了。
” 董輕雲笑笑道:“以前婢子們對自己的幾手武功還頗行以為得,可是想到将來,就沒興頭了,而江湖究竟不是好歸宿,所以我們很高興跟夫人學學。
” 張出塵也笑道:“正因為如此,我才不怕你們讨厭地唠叨幾句。
這雖是小事情,微末細節,但是你們将來若是要做一品诰封的将軍夫人,這就非常重要了。
” 董輕雲道:“婢子等不敢有此奢望。
” “沒問題,由我負責,給你們找兩個少年将軍夫婿。
率衆最少也是萬夫以上,一等軍功前程诰命絕少不了的。
” 兩女連忙叩謝道:“多謝夫人。
” 李靖連忙皺着眉頭道:“出塵,這個願可不是亂許的。
” “當然不亂許。
我現在立下字據都行,二十年内,必能如願。
” 薛飛霞有點掃興地道:“夫人,二十年後,婢子已經是雞皮鶴發的老太婆了!” 張出塵笑道:“你會錯我的意思了。
我說的二十年,是指富貴诰加身的期限,卻不是指你們嫁人的日期。
三五年後,我負責為你們找個如意郎君,不過有個條件,就是要聽我的。
” 李靖連忙道:“出塵,你别胡鬧,你怎麼能替她們決定終身的對象呢?” “我有我的道理。
我并不是強替她們作主,我推薦的人,她們可以拒絕,但她們自己擇偶,必須要我點頭,這樣我才能寫下包票,否則………” “否則如何呢?” “否則壽考可期,富貴诰命卻不保證了。
” 李靖笑道:“你好像很有把握,憑什麼作此保證?” 張出塵笑道:“相術。
妾身在陳宮中曾随樂昌公主習過相人術,從一個人的面相上可以看出他一生休咎。
” “靈驗嗎?” “十有九中,其一雖不中亦不遠矣!” “那你看看我将來是否會有出息呢?” 張出塵笑道:“妾身以終身相托。
總不會找一個沒沒無聞的庸夫。
郎君的相貌屬貴,可及将相,壽期人頤。
” 李靖大笑道:“原來你是看準了才作孤注一擲的!” “這怎麼說是孤注一擲呢?” “你相許之日,正是我闖了禍,準備亡命天涯之際,很可能被捉将官裡去,三通鼓響,一刀頭落地,你不是孤注一擲是什麼?” 張出塵嫣然笑道:“妾身相信自己的相術,知道郎君必非早夭橫死之命!” 董輕雲見他們談得很高興,忙問道:“夫人,婢子呢?” 張出塵道:“你和薛飛霞都很好。
雖是出身江湖,但都是百歲富貴的命婦之相,所以我才要你們開始學學做一個命婦的本份,為自己的雲程鋪路,但相雖天成,運命卻半在人為,半由天定,命好的人,自助始能天助,命兇的人,廣積善德,也能易兇為吉。
因此,運命休咎,有常理而無常态。
” 她言之鑿鑿,順理成章,迥非一般江湖星占術士,滿口胡柴,倒是頗有折服人的力量。
李靖隻是姑妄聽之,他相信的是自己的才華與能力,知道憑自己的才華,隻要善加運用發揮,自勵不辍,日後富貴且不論,至少不會沒沒無聞。
董輕雲與薛飛霞則是深信不疑了,幾乎是同時道:“婢子将來任憑夫人作主。
” 張豹在一旁靜靜地聽着,本來他倒是沒當回事,但是聽紅拂直口論斷,不但極有把握而且也有一番理論根據,忍不住見獵心喜,問道:“夫人看屬下将來如何?” 張出塵擡眼向他看了一眼,剛要開口說話,忽地打了一個冷噤,遂閉口再作仔細端詳。
眼睛在看,嘴卻一直不開口。
張豹不覺奇怪。
笑着道:“大概總是不太好,夫人但請直說無妨。
” 張出塵閉目沉思有頃,剛要開口,忽而又是一個冷噤,使她再度閉上了口。
歎息一聲,才緩緩地道:“你的相很好,但命裡有些小劫,應在三十四歲那年,過此則一路坦途。
到那一年,你最好多加小心,遠避金龍。
” “遠避金龍?這是怎麼說?難道世間真有金色的龍不成?還是黃金鑄成的龍呢?” “我不知道。
我隻是根據相書的口訣偈言告訴你,我自己也無法解釋清楚了。
這是天機,人心微妙,但必應機而告,緣機而起,天機之所在,或明或晦,或虛或實,明實者一言而喻,虛晦者則由人自己去體會了!” 她打了第三個寒噤。
李靖道:“出塵,怎麼了?是不是不舒服?還是衣服穿少了?” 張出塵搖搖頭。
“不,我身體很好,也不感到冷。
樂昌姐傳我相術時,曾告誡過說:此術易洩天機,不可輕施,須防鬼妒神怒,方才上天已然示警,所以我從現在起,決不再說一字了。
” 她的神情很認真,而且一連三次無端而作的冷噤确實令人有神秘兮兮之感,因此張豹也不敢多問了。
等談話結束,回到私室時,李靖才道:“出塵,想不到你真有點神通,我本來是不信的!” “你的朋友狄去邪的預言你深信不疑,為什麼就不信妾身的相術呢?樂昌姐的相術的确很靈驗,她曾經為陳宮中二十一個人預測休咎,寫在一張紙上,密封收藏,三年後打開來看後,竟完全相符!” 李靖道:“包括她的哥哥後主及張麗華美人在内?” 張出塵道:“是的,她測定他們将遭橫禍而死于非命。
預書之時,天下還很安定,一個貴為天子,一個備極君寵,誰也想不到會有災禍降臨的;可是三年後,兵變城破,主人擁張美人避禍井中,終為亂兵所執,死于非命。
” “她為自己相過沒有?” “沒有,命相之術,最忌為己張本,所以相者極少為自己蔔占,否則必遭天譴。
不過我傳其術後,卻為地相過。
照命途看,她日後倒是妻榮夫貴,晚景極佳。
” 李靖頗為有趣地道:“目前她的丈夫在那兒都不知道,生死未蔔,那能算到将來去?” 張出塵莊嚴地道:“不然。
我也算出他們夫婦該有一劫,鸾鳳分飛一段時間,而後卻餘重逢,破鏡重圓,再往後就是一片坦途了。
” 李靖輕歎道:“但願你言而能中,否則………” “否則将會如何?” “否則将會有麻煩,因為我接到大哥的來信。
” “啊?是什麼時候的事?” “不久之前。
我們到後面來的時候,我照例到鴿舍去看一下所飼的健鴿,薛飛霞悄悄地跟了來,遞給我一張字條,是大哥從長安寄來的。
” “幹嗎要偷偷的給你?” “因為這是大哥跟我之間的秘密函信,往來俱由飛鴿為之,不經過第三者之目。
” “難怪你每天都要去巡視一下鴿舍,原來你們還有來往。
” “不能算來往,隻是來而不往。
大哥将他所得的新情況通知我,由我全權處置,他卻不要我的回報。
” “字條上說些什麼?” 李靖笑道:“一些京師的情況,倒是沒什麼變化,隻是他看出楊素的權勢日增,與二太子楊廣的來往也日密。
據他預測,皇城于短日内必将有變,叫我看情形把握時機;再者,他将作海上之行,歸期未定,門戶内之事,叫我全權決定,隻有那第三點,使我頗為為難。
” “他要求你做什麼?” “不是要求我,是要求你。
他說半生漂泊至今,中饋猶虛,隐有家室之思。
” 張出塵興奮地道:“這是好事呀,成了家之後,他的野性或許會馴一點。
他要我為他作媒,物色對象?” “對象他已物色好了要求你作伐。
” 張出塵笑道:“誰家女子,居然能叫他傾心的?” “要求你為他作伐,自然是你認識的人。
” “我認識的人?我很少認識人。
就是楊素的家人,我也不認得幾個………哎呀,大哥莫不是看中了樂昌姐?” “何以見得會是她呢?” 張出塵道:“樂昌姐滿腹經綸多才多藝,容華絕代…………” 李靖道:“光是這些條件還不足以使大哥動心。
多才多藝的美貌佳人多的是。
” “當然另外還有一些條件。
樂昌姐出身高貴,天生有一股華貴的氣質。
” 李靖笑道:“這兩點才是叫大哥動心的主因。
大哥志在天下,擇偶自然要氣度夠的女子。
美貌、才藝都易得,惟有這氣質難求,要求氣質高貴,隻有在皇親國戚中去找,大哥勢力雖大,目前卻隐而未顯,他要娶婦,自然也隻有在落魄的王孫中去尋找了。
” “什麼!大哥真對樂昌姐有意思了。
” “是的。
他說曾在楊素府中得見樂昌,風華氣度,無一不佳,且年歲相當,又為小妹故人,若得便再行長安,希望為他一探口氣。
” 張出塵道:“隻是探探口氣?” “自然是要先探探口氣了。
這種事總要兩廂情願的。
” 張出塵輕輕一歎道:“這件事恐怕我無能為力。
樂昌姐節勵冰霜,情堅金石,她對徐驸馬矢志不二………” “但是那位徐公子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消息。
” “隻是沒消息而已,并不是亡故了。
他們終會有重逢之日的,我看樂昌姐不是久孤、之相。
” “你的相人術一定靠得住嗎?” “這個我不敢說。
我隻是以相理而測,十拿九穩,我沒有把握,不過我看過的人,多半很靈驗。
” “多半靈驗,也有不靈驗的。
” “人一生,要到蓋棺才能論定。
我所謂靈驗,是指論定的那幾個,還有很多人還好好地活着,對他們的将來,我就不敢說必如我所言。
” “這倒也是。
就過去已成定論的都沒有錯?” “沒有。
郎君,你究竟想如何?” 李靖歎道:“沒什麼,我隻是想,大哥對我們太厚,而我們可報之者又太少。
這件事若能促成,也可以略為盡一點心,現在想來,恐怕又難以如願了。
” 張出塵也頗為難過地道:“是的,我也很想促成他們,尤其我看大哥眉宇間華氣透蓋,當主南面人君之象,隻是山根不厚,似非中原天朝真命之主。
但無論如何,他必可擁有一片天下的。
樂昌姐是帝胄親裔,身份上很配得上他。
唉!無論如何,我得上長安去。
” “去幹嗎?進行為大哥作伐?” “試試看。
盡人事以抗天命。
” 李靖道:“你們學星占的人,不是最主張順應天命,逆天則不祥嗎?怎麼你要抗天命了。
” 張出塵道:“天心難測,往往于巧妙的機動中,假人手而為之,有時人之所為,即天心之所在,然人謀不臧,天心難及,故雲天助人助。
” “怎麼說來說去都是你的理。
順天是你,逆天也是你,命理之學貴乎一,你卻是正反兩說都俱全了。
” 張出塵道:“我不是說過了嗎,天心雖難測,亦須假手于人而成之。
人謀不臧,天心不及,凡事必先以人力圖之,人事已盡,事猶不諧,則為天命。
” 李靖笑道:“要是推演命理,都是這種方法,我也會了。
” 張出塵笑道:“這本來就沒有什麼太玄的,事出必有因,由相而推斷人未來的命運,多少有點道理依循的。
” “什麼道理?” 張出塵道:“此如我今天為張豹看相,一連打了三個冷噤,這并不是天心示警,實在是他眉宇聞兇戾之氣太重,應主暴卒橫死壽夭!尤其是他的眼睛,兇脈突出,望之令人心驚。
” 李靖微微一怔道:“我怎麼沒有這種感覺呢?” 張出塵道:“那是你沒注意,或是他在你面前時,心存警戒,故而兇狀不顯。
” 李靖道:“他為何要對我有警戒之心呢?我又沒有害他的意思。
” “所謂警戒之心,并不是提防之意。
你天生有一股攝人的威儀,令人不敢生怠忽之心,不嚴而自威,所以他在你面前時,态度十分恭敬。
” 李靖笑道:“出塵,你這一說,我對你的相術可要打個折扣了。
我是個最随和的人,最讨厭搭架子。
” “威儀不是倨傲。
将相棟臣,都是十分平易近人的,可是他們行止端莊,從沒有人敢欺侮,古人說:恂恂君子。
也說:君子不重則不威。
這兩者并行而不悖。
” “我有那種氣質嗎?” “有。
郎君,你記不記得初見楊素的那一天,他為人一向倨傲,無論接見誰都是高坐不起的,唯獨見了你,不自而主的起而答禮。
” “這不算什麼。
我向他行禮,他應該回禮的。
” 張出塵笑道:“郎君,你雖有才品,但隻是個布衣百姓而巳,楊素位極人臣,貴列國公,多少顯宦大臣,見了他都要行叩拜大禮,而你隻是長揖不跪。
” “哈!這正是布衣之尊。
我不是官,不是他的僚屬,他權位再高,也管不到我,當然無須跪拜奉承他。
” “郎君,你這是存心在擡杠了,布衣之士有骨氣的也不少,見了他長揖不拜的人也多得很,但能叫他起立回禮的,卻隻有你一人,這也不是他特别看得起你,而是在不知不覺間為你的神儀所動,不敢輕漫而已。
” 聽她這樣一說,李靖倒是有些知覺了。
他在江湖上遊俠,并不是個很嚴肅的人,可是别人在他面前都很拘謹,隻有程知節尤俊達等那批綠林道中的朋友,對他嘻嘻哈哈的全無拘束,莫非這真是什麼天生的威儀不成? 心中那樣想,口中卻不承認,笑笑道:“那有這種事?大哥對樂昌傾倒,認為她有華貴天成的氣度,這就可說,因為她原本是金枝玉葉的公主;我若是生得大哥那樣,也還可說,而我隻是一介書生。
” 張出塵笑道:“大哥隻是雄偉,與威嚴無關,天生威嚴,也不一定要出自雄偉。
舉個最近的例子,三國時粟吳兵馬大督都周公瑾,貌若好女,唇紅齒白,是個有名的美男子,可是他号令三軍,令出如山,東吳諸将,在他面前,沒人敢喘口大氣,這就是氣度使然。
氣度大半得之于天,所以相士相人,也都是由人的氣度而觀之。
” 李靖哈哈一笑道:“這麼說我竟是有點福氣的了。
” 張出塵道:“是的,天生有懾人之威者,必為大富大貴之相,裂土分疆。
王侯可期,此亦妾身所以獻身追随者,但妾身還是那幾句話,富貴窮通固然為命中注定,然天下無自天而降之洪福,自助始得天助,所以郎君切切不可自傲自滿,仍須兢兢業業,自強不息以求之。
” 李靖頗為感動,握住她的一隻柔荑,搖撼了一下道:“出塵,我自始至終,未以富貴為念,隻是覺得男兒立身于世,總得要有一番轟轟烈烈的作為,才不虛渡此生。
得卿相許,這種念頭更為深切了,今後希望你不僅要在立業上幫助我。
更要在修德立心上策勵我、督促我。
” 張出塵沒有說話,隻是把嬌軀緊緊地貼着他。
兩個人似已合為一體,這就是最好的說明與承諾了。
李靖與張出塵仍是仆仆風塵,馬不停蹄地巡視着虬髯客留下的王國。
李靖考察他們的訓練以及組織,張出塵則盤點經濟,核查帳目收支。
他們發現虬髯客這個組織不但龐大,而且精良,尤其是運财方面,尤有獨到。
他們的生計營利深入民間大衆,都是民生必需的項目,而且大部份是集中在米糧、鹽鐵、布帛、綢緞等項,然後則是車船騾馬等行業。
這些行業,平時已有厚利可因,也可以不着形迹地屯積物質。
糧号存粟,鐵店打鐵,這是很平常的事,不會引人啟疑,然而一旦舉事,這些行業立刻可以轉-必要之軍需,使糧草軍械充分供應無缺,車船支援運輪,騾馬可供戰騎,總之,一切都是在為戰争作準備。
目前,他的人員雖然分散,但這些人都是頭目,每個人都運用關系,手頭控制着十來個人。
因此,這幾千人,在很短的時間内,可以發展成為十萬大軍,就是一股很大的力量了。
除掉力量雄厚之外,還有一點驚人的就是财源足。
每個地方都有大批的囤糧,以及累年所積,密藏的刀槍箭弩甲胄,還有大量的金銀。
這些資源,除了最初的本錢是虬髯客供應,其餘都是曆年的經營盈餘,幾年來,有的已累至數倍了。
最驚人的是這些部屬們*守以及忠貞。
幾年來,不管賺了多少,帳目上始終清清楚楚,沒有一點私落入私囊,每一分盈利都記在帳上。
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李靖忍不住要深入探讨。
他把張豹找來,問其中原因。
張豹道:“二老爺,這很簡單,因為他們的生活已經很優厚,豐衣足食,别無他求了。
” “這個我知道,我想了解的是他們每一個人為何都能潔身自守,不置一點私産。
” “那是因為他們了解到,再多的财富也比不上主公所許他們日後的前程。
” 李靖點點頭道:“這倒是,富不如貴,若與日後之前程相較,一點錢财自是算不了什麼。
隻是将來之事還不可期,而錢财就在手頭,他們都能想得那麼遠嗎?” “是的,入了神龍門中的弟兄,都不是目光淺近之輩。
主公在選人時十分嚴格,早已把一些渣滓莠草汰除掉了。
保留的都是精英,分配地域時也用了點心思:家在南方的,派在北地,遙遠千裡之隔,使他們生不了根,隻有規規矩矩地從事了。
當然還有一點其他的因素。
” “什麼因素。
” 張豹道:“主公對待兄弟們十分寬待,大家互相交換照顧家小,無微不至,隻要謹慎從事自己的職司,主公絕不會虧待他們的家人。
每兩年,他們可以返家與家人團聚一月,讓他們知道家人們的生活情形,絕無後顧之憂。
有幾個地方發生了災禍,弟兄的家小都受到最妥切的照顧與保護,别人都餓得易子而食,唯獨神龍門中弟子的家人,家有餘糧。
” 李靖歎道:“這就難怪他們一個個心存感激了。
” 張豹道:“這是施之以惠,另一方面則示之以威凡是心存異念而怠忽職守,違反紀律者,不但本人要遭受嚴厲制裁,家人也将視情況之輕重連帶懲處。
” 李靖皺皺眉頭,這一點是他不同意的,因此道:“一人犯過,與家人何幹,罪及妻孥似乎太重了。
” 張豹道:“這是沒辦法的事,主公雖然覺得太苛,但卻不得不如此,這樣才能收警惕作用,何況,開始入門之時,主公就将規條頒示明白,任由他們自擇,他們如果不同意,可以拒而不入,既然加入了,就不容觸犯。
” 李靖一歎,沒有再說了。
他修習過兵法,深知領軍之道,首在樹威,而後才是施恩,必須恩威并濟,才能使紀律分明。
虬髯客的這一套,正是治軍之道,他也無可非議了。
這時恰好薛飛霞進來,呈上一張紙條:“啟禀二老爺,太湖總管以飛鴿告急求援。
” 張豹一急,伸手要拿字條,口中還道:“什麼?太湖那邊發生了什麼事?” 薛飛霞将手一縮道:“張總管,這不是給你的。
” 張豹一驚,連忙收回了手,望着李靖惶恐地道:“二老爺,請恕屬下無狀,因為太湖那邊,對我們太重要了。
” 李靖微微一笑道:“多謝你提醒我,否則我還不知道太湖的重要性呢!” 張豹連忙跪了下來,低頭道:“二老爺,屬下該死,太湖方面的幾個負責人,都是屬下的結義弟兄,一時情急無狀,請二老爺懲處。
” 李靖才道:“好!你自己知道錯就好,姑念你平時尚稱恭謹,寬恕你初犯,但不準有第二次了。
” 張豹連連叩頭稱謝。
李靖道:“太湖為魚米之鄉,我們在各地糧行的米糧,多半購自該處,不過我們的人在那邊經營有年,關系良好,應該不會有問題的,要出事,一定是運糧的部份。
” 薛飛霞欽佩地道:“二老爺見微知全,料事如神,太湖第二路總管陳良安告急,有兩隊糧船被劫,損失為一千四百石,随船弟兄六人殉職,九人被俘。
” 張豹忍不住又道:“這還得了,是誰那樣大膽?” 他看看薛飛霞,薛飛霞卻将字條放在李靖的面前。
李靖沒有打開,隻是問道:“是東洞庭,還是西洞庭?抑或是兩處的人聯手而為之?” 薛飛霞道:“是兩處聯合出手的,二老爺,您莫非已經得到消息了?” 李靖笑道:“所有連絡滑息都經過你轉報的,我從未與外人接觸,從何得知外來的消息?” “那怎麼發生的事,二老爺都是未蔔先知呢?” 李靖道:“說穿了并沒有什麼,多想想而已。
我們在太湖的總管設在嘉興,那兒是江南大邑,不會有什麼問題的;要出漏子,必定是運輸上的,太湖糧運以水陸為主,而東西洞庭山聳立湖中,向為強梁出沒之所,也隻有那兒,才能聚集起足夠的人手來動我們的糧船。
” 薛飛霞道:“二老爺對太湖的地理很精熟嗎?” “為将之道,對天下地理都願該知道個大概,這樣才能運籌惟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
” 衆人都面現欽佩之色。
片刻後,張豹才問道:“二老爺,對太湖地區的告急,将如何答覆?” 李靖道:“他們既然告急,自然是對方勢力強大,本身應付不了,我們必須馳援。
” “是。
二老爺要調用那些人員?” 李靖道:“依你的看法是那些人适合呢?” 張豹這次學乖了,不敢立刻表示意見,垂手道:“屬下知識淺陋,不敢擅自作主,請二老爺示下。
” 李靖道:“張豹,我不是要你作主,而是問你的意見,因為你對鄰近的弟兄們較為熟悉,而且你職司總壇管事,也應該對全局有個了解,問到你時,你不能用不知道來作搪塞的。
” 張豹又是一驚,這才領教到李靖的不可輕侮,默思片刻才道:“太湖鄰近有三處分壇,全部弟兄計一千四百餘名,都是久經訓練的好手,足可一戰。
” 李靖搖搖頭,輕歎道:“張豹,難怪大哥不放心将幫中事務交給你攝理,你實在還太差。
” 張豹躬身道:“是的,屬下愚鈍,請二老爺多加教誨。
主公早就說過,屬下不足以獨當一面。
” 他的态度十分謙恭,李靖倒是不好再去訓他了,輕歎一聲道:“那三處分壇鄰近太湖是不錯,他們大都是以糧絲為業,人手都分散出去了,一時難以集中。
” “這可以叫他們趕回來的。
” “不可以,第一,不能因此而耽誤正常的營業;第二,你要記得,我們的組織是秘密的,不能公開大批集合活動;第三,那批人雖經訓練,卻并不實用。
” “啊!難道對方很厲害嗎?” “這不清楚。
但是有一點可以知道的,就是他們不習水戰,而東西洞庭山深居湖中,一定要精通水性的好手,才能夠深入,否則去得再多也沒有用。
” 張豹忍不住問道:“二老爺,請恕屬下放肆,你怎麼知道對方一定精于水或呢?” 李靖道:“因為我們的弟兄有六人殉職,九人被俘,神龍門下弟兄無貪生怕死之徒。
縱或不敵,也必然會拼死一戰,很少會被俘的,除非是在力不從心之下才會為人所擒,在那種情形下,隻有水性不佳,落水被擄,才是唯一的可能。
” 張豹欽佩地道:“二老爺分析精微,屬下佩服。
” 董輕雲道:“二老爺,精于水性的人倒是不少,但都被主公留在海上了,中原恐怕沒有這種人才,隻有緊急通知主公,請他撥人手來了。
” 李靖道:“不必。
大哥行事穩健,必然會有一些人手留用的,太湖水運既是主要的生計來源,他也一定會考慮到有人會對我們眼紅而預作防備。
” “二老爺,據妾身所知,留在中原的弟兄,确是沒有什麼精于水性的好手了。
” 李靖道:“有。
我們不久以前談到的侯方宗,就是水性極佳的高手。
他在瓜州把持着水陸碼頭的漕運裝卸,屬下自不乏精于水性的能手。
” 張豹道:“二老爺,我們對此人一無所知。
” “大哥知道他就行了,此人既為神龍門下,自然該聽命效力。
” “可是他隻服大哥一個人,别人都調不動他,除非是請出神龍令去命令他。
” 李靖一沉臉道:“張豹,你又來了,我已經告訴過你,凡事少自作主張,該怎麼辦是我的事。
” 張豹忙垂手道:“是,屬下敬候指示。
” 薛飛霞這時才道:“老爺,婢子有一二事不解,不知當不當問,尚請二老爺………” 李靖笑道:“你問好了,我盡量使你滿意。
” 薛飛霞道:“縱使是從侯方宗那兒調得人手,相去也太遠。
” 李靖道:“不算遠。
瓜州東下,急足快馬不出五日,必可抵達。
” “急足快馬,便于少數人行動,大隊人馬,恐怕………” “誰說是大隊人馬?最多隻調個三四十人,分為數起,各以其他身份掩護,到了嘉興再行集中。
” “三四十人夠嗎?” “兵在精而不在多,有三四十人足矣。
這三四十人是作水上掩護的,如若蕩平山寨,自然還需要較多的人手,那可以令太湖方面選擇了。
張豹。
” “屬下在,聽候二老爺谕示。
” “你即刻前往太湖,與陳再興會合,做到兩件事:第一,要把東西洞庭山中是那些人盤據,實力如何打聽清楚,并取得兩處的詳細地圖。
” 張豹道:“這前者屬下有把握達成,後者恐怕有點困難,因為那兒既有人盤踞,一定不會讓人前去偵察繪圓。
” “現在去繪圖已經太晚了,照說陳再興應該早已有了那種資料,如果沒有,就多找一些常往兩處的船家漁民,打聽引證,務必要把任務達成。
” “是!屬下盡力而為。
” “張豹,不是盡力而為,是必須要交卷。
我大概會此你晚兩天到達,你若交不出東西,我就要軍令從事。
” 張豹隻有道:“屬下誓死必達成任務。
” 李靖道:“好!記住,我以後交代你做什麼事,都是這樣子的。
如果你自認力不能逮,可以先期提出,我好另外派人力;若是答應了下來,就必須如期完成。
” “是的,屬下記住了。
二老爺還有什麼指示?” “打聽消息,務必要确實,然後還要通知其他地方的幾處分壇,小心謹慎,照常營業,萬一遇到狙擊,可以盡量抵抗;實在打不過時,可以放棄糧食,但務必要保全人員,可以被俘,不得被殺。
” 最後一道命令太離奇了。
每個主将都要求部下的戰士,多半是不成功便成仁之類的奮戰精神,很少會要求部下們被俘投降的。
在這些以江湖好漢為班底的豪傑組織中,更是不可思議,而且也很難接受。
李靖對江湖好漢的個性很清楚,知道對這一道命令,必須加以解釋,否則是很難令人心服的。
因此他一正神色道:“你聽好,我隻說可以被俘,卻不是準他們投降。
這兩者是頗有差别的。
他們必須經過力戰之後,力盡而被俘,不準在陣前自盡,你懂了嗎?” “懂了!但是不明白何以要如此呢?神龍弟兄都是甯死不屈的,要他們一反常道而行,必須使他們明白。
” 張豹這次變得聰明而謙恭了,在提出诘間時,立即提出必須诘問的理由。
李靖冷靜道:“本來我不必解釋的,兩軍作戰,主帥定下策謀後下達命令,部屬遵令行事就夠了;但你們還不是正色的軍旅,沒受過訓練,所以我破例解釋一次。
我要他們被俘,是為了要他們配合。
在我進攻時真應外合,東西洞庭山深入湖中,我們無法大舉進攻,隻有以少數精銳,出其不意突襲。
但對方以逸待勞,人數一定不少,我隻有以這個辦法,先送一些人到對方去。
” 張豹總算懂了,但又表示凄疑道:“二老爺,請恕屬下放肆多嘴,弟兄們被俘後,行動恐怕不會自由吧!” 李靖一笑:“我知道,他們必然會受到拘束。
不過我會安排,到時自然有人去替他們解開束縛,讓他們能參加戰鬥。
” 張豹不敢再問李靖要采用什麼安排。
他己學會了維持分寸,不逾越自己的職權。
所以他道:“如此屬下就可以對弟兄有交代了。
” “不作解釋,你就無法交代?” “是的。
主公教弟兄們以忠義勇戰不畏不怯為主,屬下若要求他們作畏怯之行,一定要有個解釋。
” 李靖道:“張豹,你還是沒弄懂我的意思,我要求大家在力不從心時,可以接受被俘,卻不是要他們示怯而故作被俘,要做得恰到好處,不能露出破綻,否則對方起了疑心,有了準備。
我突襲的計劃若是失敗了,将唯你是問。
” 張豹肅然唱喏而退。
薛飛霞與董輕雲也是一臉恭敬,不敢透出口大氣。
張出塵笑道:“你們輕松點,這不是在大堂上,無須如此拘謹。
” 薛飛霞道:“婢子等不敢放肆以逆虎威。
” 李靖笑道:“我是否對人很兇?” 薛飛霞道:“這倒不是。
但二老爺有一股懾人之威。
像張豹,他極少對人如此折伏過,就是主公面前,有時也要抗辯幾句。
” 李靖道:“我大哥是不是凡事都與他商量。
” “也不是和他一個人商量。
主公行事公開,對内沒有什麼秘密,有什麼事,總是大家商量着辦。
”李靖笑道:“也聽取你們的意見?” “是的,不過主公思慮過人,我們的愚見提出後,經常會被主公反駁倒。
最後還是照他的計劃做,但我們的意見真有價值,他也會采納的。
” 李靖輕輕一歎:“難怪他會得到這麼多的人忠心擁戴,大哥在收服人心方面,确有其過人之處。
” “是的。
主公在宣布一件事莳,早經深思熟慮,計劃妥當了,但他仍是要征求大家的意見。
我們在倉促之間,所想到的自然不如他周詳,因此,最後仍然照主公的計劃執行,隻不過他使大家都覺得自己也參加了這個計劃,執行起來特别賣力。
” 李靖微微笑道:“不錯,不錯,這是一種權術的運用,他不但能使大家感到受尊重,也使大家對他的才智折服。
因為他能把你們的意見一一駁倒,而你們卻很難推翻他的計劃。
” 董輕雲低呼道:“是的,的确如此。
婢子等因為次數多了,漸漸看出了一些端倪,别的人卻都為主公的這種做法感到十分的興奮與折服。
” “哦,輕雲,你對大哥這種做法有什麼看法?” 董輕雲嗫嗫地不言。
張出塵笑道:“輕雲,你盡管說好了,這是我們私事閑談,絕不會入于他人之耳。
” 李靖道:“是的,我要知道的是你們對此事的看法,不管你們對大哥态度,你們盡可暢所欲言。
” 董輕雲道:“婢子認為這有點虛僞作假。
” 薛飛霞立刻道:“不!雖然主公此舉不是真心在求取大家的意見,但立意卻是好的。
他使大家體認到自己受重視,也使大家對他更為尊敬………” 董輕雲道:“可是我覺得二老爺這種做法,也一樣的能令人尊敬,像張豹這個喋喋不休饒舌的毛病,就是主公慣出來的。
” “在主公面前,他的意見最多,好像表示他懂得很多,但到了最後,他的意見沒有一條被采納,隻是他自以為貢獻很多而己。
” 薛飛霞笑道:“主公知道他的毛病,所以要他擔任總管,并沒有叫他參與最高機密。
主公不是一直告訴我們說張豹此人,小有才華,難當重計嗎?” 董輕雲正要開口,李靖道:“二位把話題扯遠了。
我要聽的是二位對大哥行事的看法,不是讨論他對張豹的看法。
對于張豹,我已經了解夠多了。
” 董輕雲想了一下道:“婢子以為主公的做法大過于瑣碎,若是僅維持這個局面,自然是很好的,若是放眼天下,則嫌氣魄不夠,因為擁有了天下,日理萬機,為人主者,必須當機立斷,絕不可能事事與人商量的。
” 李靖笑道:“大哥既是胸有成竹,他的目的就不是找人商量,而是要人明白他的計劃,清除歧見,也是使每個人從心裡同意他的計劃。
” 薛飛霞道:“這種用心是好的,隻是太吃力了,而且求全之心太切,反而把自己拘住了。
一件事原本不能使每個人都滿意,決策的人,隻能着眼于大局,偏重于大者,凡事若是求巨細無遺,則反而會因小失大了。
” 李靖肅然道:“真想不到二位有如此透辟的觀察力。
” 薛飛霞忙道:“二老爺,我們隻是随便說說。
”“不………二位的見解,深合吾心,我自從接手以來,遍觀大哥以前種種的措施,對組織的精密,部屬的忠誠,以及構思的細微周到,都是異常的佩服;但是總有點放不開手去做的感覺。
大哥的做法,似乎隻為着一城一邦在作打算,不是圖天下的準備,現在二位也有同樣的看法,我相信自己是不會錯了。
” 董輕雲道:“其實主公自己也有這個想法,所以他才抛開不管,甚至于故意走開,讓二老爺來整頓一番,他要婢子等無條件的服從二老爺及夫人的命令,請二老爺放開手去做好了。
” 從她的言辭中,隐約透露,這兩個女郎所握的權限,此張豹還要大,所以她們才保管着最高的機密。
她們才是虬髯客最信任的人。
可是她們的态度,以及她們的表現,令李靖十分滿意。
所以,他沒有為自己的發現而不快,隻是輕歎一聲道:“我感到很為難,要講到整頓,必須把江湖上的那一套完全抛開,施以軍令紀律的訓練與管理。
” “主公所期望于二老爺的就是如此。
” “大哥沒考慮到,如此一來,勢必要把他以前所建立的體制、組織以及行事的方法整個地翻重來。
” 薛飛霞道:“主公也許沒想到這麼多,可是他交代過,他走後,一切都唯二老爺之命是從,二老爺要如何做,不必考慮到他,婢子等也全力支持。
” 李靖輕輕歎道:“大哥如此推重,我也隻好盡力而為之了!” 薛飛霞道:“二老爺,你還沒有明白主公之意。
他不是要您放開手為他而做,是要您放開手為您自己而做。
這些人,這些基業,将來将是您的,主公日後不再插手了。
” 李靖相信虬髯客此舉的誠意,也相信虬髯客是個可共富貴的人,但他沒有把國事與江湖分開。
在綠林山寨中,可以有幾個頭領,大頭領,二頭領,三頭領,這隻是在稱呼上的差别,權限上卻沒有大小之别,整個山寨的弟兄對三位頭領的恭敬是一樣的,也必須服從每一位頭領的命令。
但那是做強盜,不是打天下,天無二日,國無二君,一個真正有組織的團體,隻能有一個主,劃定主屬,确定權威。
才能使一切有秩序。
李靖無意與虬髯客争權,要跨到虬髯客之上去,但是他知道虬髯客這一套是行不适的。
因為他不是人君之具,所做的一切不是在作“有天下”的準備。
雖然他的勢力已非常驚人,但一開始他就錯了,他沒有建立起個人的權威,這些部屬,人人都很尊敬他,服從他,但卻不是擁護他。
虬髯客雖然對每一個弟兄都以天下富貴相許,但是沒有确定什麼,自立為帝的意思也沒作明确的表示,自然也不能給對方何種表示。
他雖然有了群衆,也有了權力。
有了目的,卻缺乏組織。
他的神龍門雖是以取天下而設的,但群衆缺乏鮮明的意識、向心的力量。
人雖多,卻是散漫的,他們心中隻有兩個人:一個是虬髯客,另一個就是他們的分壇總管。
虬髯客的組織是以自己做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狀分布,極少有橫的連系;同門之間也沒有深厚的感情。
所以他的實力看起來是很雄厚,但實際上卻很薄弱,就像是很多磚塊,堆在一起,看上去體積很大,輕微的風固然能擋一擋,但是風大了,整堆磚堆都能吹倒。
這樣的一個組織,的确是問題百出。
李靖認真地思考了很久,覺得這一批人,個别地看起來,都是精選的佳材,放在一起,反而彼此把力量抵消了。
必須要想個辦法把他們的力量集中起來,發揮作用。
再像從前那樣,由虬髯客一個人作為權力的中心是不行的,必須要建立起紀律與秩序,分層負責,層層推進,成為一個完整的大組織。
他要建立一個權力的指揮中心,而不是集中在一個人身上,要大家接受這個觀念,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這次的太湖之變,是一個機會,是表現他的才華一舉以服衆的機會。
也是對自己能力與信心的一個考驗。
他的能力能否擔任這個領導統帥,能否運用兵書上的那些謀略取得勝利呢?李靖自己也沒有十足的把握。
因此,對于這一次的行動,他的興趣很濃厚。
張豹已經出發去執行他的第一道命令,預作部署,等待着他率領突擊的主力前去會合。
突擊的主要原則是征用侯方宗的人員,但侯方宗的人員在虬髯客的記錄上也是一片空白。
這說明了虬髯客并沒有把握住這批人。
李靖何以要動用這批人呢?誰都想不透他的用意。
張出塵是明白的。
她知道李靖是相當自負的人,虬髯客重視他的才華,把一切都交給他,雖然李靖的能力足夠挑起這付擔子,在張豹,薛飛霞、董輕雲等重要核心幹部的心目中也建立起了權威,可是李靖并不滿足。
一切都得來太容易,可以說是不勞而獲,這是他不屑取的。
他選擇侯方宗,沒有特别的原因,最簡單的一句話,就是虬髯客未能控制這一批人他要憑自己的本事,把這批人抓過來,也許可以說是一點私心,他要建立自己私人的實力。
一個聯合作戰的統帥,必須要有自己本身的實力,而且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才能夠使自己的指揮系統靈活運用,配合各方面行動而不受牽制。
所以李靖宣布要輕騎走訪瓜州時,張出塵并沒有表現太多的驚奇,甚至于也沒有表示任何的意見,立刻吩咐薛飛霞打點準備起程。
薛飛霞知道李靖必将有此一行,張豹已經為了這件事碰了一鼻子灰,她自然不會再去做自讨沒趣的事,因此她問張出塵:“請示下要帶多少人随行?” 張出塵沒有去問李靖,直接就回答地道:“二老爺吩咐輕騎簡從,人越少越好,因此我想就是你和輕雲随行就夠了。
” 薛飛霞吓了一跳:“就我們四個人?” 張出塵道:“是的,就我們四個人。
你是否認為太少了?” 薛飛霞在張出塵前面較為敢說話,因以莊重地道:“夫人;若是上别處去,婢子隻要一人随行侍候也足夠了,可是這侯方宗,主公對他也未能切實把握。
” “是的,所以才不必帶很多人去,引起他的猜忌,以為我們是去并吞他的。
” “正因為未能切實把握,對他的意向才不明,萬一他不肯聽從調度呢?” 張出塵笑道:“他既在神龍門下,就沒有不聽調度的理由,他如敢抗命,自然當場處置他。
” “是啊,婢子想這是二老爺第一次出師。
關系威望至钜,出不得差錯。
如果要當場處置他,我們必須要有十足的把握,這是在他的地盤上!” 張出塵道:“他的人多,但是你跟輕雲的兩支劍也不差呀,難道還怕制不住他?” “制他容易,隻要見到他的面,就不怕他跑得了,婢子等除了三尺青鋒外,婢子的甩手箭,輕雲的擒仙軟紅索,都足以制住他。
” 張出塵笑道:“我也聽說你們有看一身的暗器絕學,十丈之内,制人如探囊取物,那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婢子不是擔心自己,而是擔心二老爺與夫人,若是處置了侯方宗,離開那兒就不容易了。
” 張出塵微笑道:“我們也有兩支劍。
” “婢子知道二老爺與夫人劍術超群,可是他們的人太多了,而且其中頗有好手。
” “這些讓我們自己來處理好了,而且你可以放心,萬一有了沖突,我們會設法使你們突圍。
” “夫人這麼一說,婢子就死無葬身之地了,婢子等受命為二老爺及夫人護衛,理當死命追随左右。
” 張出塵舉手止住地繼續說下去。
“飛霞,記住一件事:二老爺行事與大哥不同的地方,就是二老爺力主穩重,絕不作無謂的冒險,任何一步行動,都已有了萬全的準備,你們隻要做好份内的事,不必多*心。
” 她這麼一說,薛飛霞自然不能再說了,隻得去知會了董輕雲。
兩個人倒是着實準備了一番,腰懸利劍,腿側插上匕首,囊中裝滿了暗器,如臨大敵。
把馬匹準備妥當後,張出塵才叫人去請李靖來準備起程。
她對薛飛霞說得很輕松,心裡卻是萬分的緊張,不知道自己的措置是否得當。
李靖出來,看見隻叫二女随行,笑了一下道:“夫人,還是你了解我,我忘了告訴你一聲,說不必帶太多人的,我正擔心你召集了一大堆人馬。
” 張出塵笑道:“有這一對女豪傑,何異百萬軍馬。
” 李靖看她們滿身披挂,笑了一笑道:“二位也太隆重其事,我們此去又不是動手厮殺,不必帶這麼多累贅的。
” 董輕雲隻得道:“啟禀二老爺,婢子等若有遠行,習慣是如此裝扮,并不一定要用得到。
” 李靖笑道:“這倒也好,甯可備而不用,免得等臨時措手不及。
走吧,你們在前面先行五十丈,能前後呼應就好,免得在一起太引人注目。
” 薛飛霞恭身應是,跟董輕雲上馬先走了。
李靖與張出塵則在後面緩綏徐行,他們兩人都是駿馬輕裘,鞭絲帽影,男的是風度翩翩,英俊軒昂如玉樹臨風,女的則是明眸皓齒,風姿綽約而又雍容華貴,直如一雙仙侶。
在路上,他們是很引人注目的,但路人投去的都是豔羨的目光。
兩個人都沒帶劍,因此,看上去就像是一對出門踏青郊遊的神仙眷屬。
若是知道他們身份的人,固然會赫一跳,若得知他們此行目的,是去赴一個吉兇未蔔的約會,則更難以相信了,因為他們一路指指點點,欣
我自己很明白,跟人爛纏硬拖拉時間,我的耐性此你們好一點,但是說到沖鋒陷陣殺敵,你們此我淩厲多了。
” 董輕雲笑笑道:“以前婢子們對自己的幾手武功還頗行以為得,可是想到将來,就沒興頭了,而江湖究竟不是好歸宿,所以我們很高興跟夫人學學。
” 張出塵也笑道:“正因為如此,我才不怕你們讨厭地唠叨幾句。
這雖是小事情,微末細節,但是你們将來若是要做一品诰封的将軍夫人,這就非常重要了。
” 董輕雲道:“婢子等不敢有此奢望。
” “沒問題,由我負責,給你們找兩個少年将軍夫婿。
率衆最少也是萬夫以上,一等軍功前程诰命絕少不了的。
” 兩女連忙叩謝道:“多謝夫人。
” 李靖連忙皺着眉頭道:“出塵,這個願可不是亂許的。
” “當然不亂許。
我現在立下字據都行,二十年内,必能如願。
” 薛飛霞有點掃興地道:“夫人,二十年後,婢子已經是雞皮鶴發的老太婆了!” 張出塵笑道:“你會錯我的意思了。
我說的二十年,是指富貴诰加身的期限,卻不是指你們嫁人的日期。
三五年後,我負責為你們找個如意郎君,不過有個條件,就是要聽我的。
” 李靖連忙道:“出塵,你别胡鬧,你怎麼能替她們決定終身的對象呢?” “我有我的道理。
我并不是強替她們作主,我推薦的人,她們可以拒絕,但她們自己擇偶,必須要我點頭,這樣我才能寫下包票,否則………” “否則如何呢?” “否則壽考可期,富貴诰命卻不保證了。
” 李靖笑道:“你好像很有把握,憑什麼作此保證?” 張出塵笑道:“相術。
妾身在陳宮中曾随樂昌公主習過相人術,從一個人的面相上可以看出他一生休咎。
” “靈驗嗎?” “十有九中,其一雖不中亦不遠矣!” “那你看看我将來是否會有出息呢?” 張出塵笑道:“妾身以終身相托。
總不會找一個沒沒無聞的庸夫。
郎君的相貌屬貴,可及将相,壽期人頤。
” 李靖大笑道:“原來你是看準了才作孤注一擲的!” “這怎麼說是孤注一擲呢?” “你相許之日,正是我闖了禍,準備亡命天涯之際,很可能被捉将官裡去,三通鼓響,一刀頭落地,你不是孤注一擲是什麼?” 張出塵嫣然笑道:“妾身相信自己的相術,知道郎君必非早夭橫死之命!” 董輕雲見他們談得很高興,忙問道:“夫人,婢子呢?” 張出塵道:“你和薛飛霞都很好。
雖是出身江湖,但都是百歲富貴的命婦之相,所以我才要你們開始學學做一個命婦的本份,為自己的雲程鋪路,但相雖天成,運命卻半在人為,半由天定,命好的人,自助始能天助,命兇的人,廣積善德,也能易兇為吉。
因此,運命休咎,有常理而無常态。
” 她言之鑿鑿,順理成章,迥非一般江湖星占術士,滿口胡柴,倒是頗有折服人的力量。
李靖隻是姑妄聽之,他相信的是自己的才華與能力,知道憑自己的才華,隻要善加運用發揮,自勵不辍,日後富貴且不論,至少不會沒沒無聞。
董輕雲與薛飛霞則是深信不疑了,幾乎是同時道:“婢子将來任憑夫人作主。
” 張豹在一旁靜靜地聽着,本來他倒是沒當回事,但是聽紅拂直口論斷,不但極有把握而且也有一番理論根據,忍不住見獵心喜,問道:“夫人看屬下将來如何?” 張出塵擡眼向他看了一眼,剛要開口說話,忽地打了一個冷噤,遂閉口再作仔細端詳。
眼睛在看,嘴卻一直不開口。
張豹不覺奇怪。
笑着道:“大概總是不太好,夫人但請直說無妨。
” 張出塵閉目沉思有頃,剛要開口,忽而又是一個冷噤,使她再度閉上了口。
歎息一聲,才緩緩地道:“你的相很好,但命裡有些小劫,應在三十四歲那年,過此則一路坦途。
到那一年,你最好多加小心,遠避金龍。
” “遠避金龍?這是怎麼說?難道世間真有金色的龍不成?還是黃金鑄成的龍呢?” “我不知道。
我隻是根據相書的口訣偈言告訴你,我自己也無法解釋清楚了。
這是天機,人心微妙,但必應機而告,緣機而起,天機之所在,或明或晦,或虛或實,明實者一言而喻,虛晦者則由人自己去體會了!” 她打了第三個寒噤。
李靖道:“出塵,怎麼了?是不是不舒服?還是衣服穿少了?” 張出塵搖搖頭。
“不,我身體很好,也不感到冷。
樂昌姐傳我相術時,曾告誡過說:此術易洩天機,不可輕施,須防鬼妒神怒,方才上天已然示警,所以我從現在起,決不再說一字了。
” 她的神情很認真,而且一連三次無端而作的冷噤确實令人有神秘兮兮之感,因此張豹也不敢多問了。
等談話結束,回到私室時,李靖才道:“出塵,想不到你真有點神通,我本來是不信的!” “你的朋友狄去邪的預言你深信不疑,為什麼就不信妾身的相術呢?樂昌姐的相術的确很靈驗,她曾經為陳宮中二十一個人預測休咎,寫在一張紙上,密封收藏,三年後打開來看後,竟完全相符!” 李靖道:“包括她的哥哥後主及張麗華美人在内?” 張出塵道:“是的,她測定他們将遭橫禍而死于非命。
預書之時,天下還很安定,一個貴為天子,一個備極君寵,誰也想不到會有災禍降臨的;可是三年後,兵變城破,主人擁張美人避禍井中,終為亂兵所執,死于非命。
” “她為自己相過沒有?” “沒有,命相之術,最忌為己張本,所以相者極少為自己蔔占,否則必遭天譴。
不過我傳其術後,卻為地相過。
照命途看,她日後倒是妻榮夫貴,晚景極佳。
” 李靖頗為有趣地道:“目前她的丈夫在那兒都不知道,生死未蔔,那能算到将來去?” 張出塵莊嚴地道:“不然。
我也算出他們夫婦該有一劫,鸾鳳分飛一段時間,而後卻餘重逢,破鏡重圓,再往後就是一片坦途了。
” 李靖輕歎道:“但願你言而能中,否則………” “否則将會如何?” “否則将會有麻煩,因為我接到大哥的來信。
” “啊?是什麼時候的事?” “不久之前。
我們到後面來的時候,我照例到鴿舍去看一下所飼的健鴿,薛飛霞悄悄地跟了來,遞給我一張字條,是大哥從長安寄來的。
” “幹嗎要偷偷的給你?” “因為這是大哥跟我之間的秘密函信,往來俱由飛鴿為之,不經過第三者之目。
” “難怪你每天都要去巡視一下鴿舍,原來你們還有來往。
” “不能算來往,隻是來而不往。
大哥将他所得的新情況通知我,由我全權處置,他卻不要我的回報。
” “字條上說些什麼?” 李靖笑道:“一些京師的情況,倒是沒什麼變化,隻是他看出楊素的權勢日增,與二太子楊廣的來往也日密。
據他預測,皇城于短日内必将有變,叫我看情形把握時機;再者,他将作海上之行,歸期未定,門戶内之事,叫我全權決定,隻有那第三點,使我頗為為難。
” “他要求你做什麼?” “不是要求我,是要求你。
他說半生漂泊至今,中饋猶虛,隐有家室之思。
” 張出塵興奮地道:“這是好事呀,成了家之後,他的野性或許會馴一點。
他要我為他作媒,物色對象?” “對象他已物色好了要求你作伐。
” 張出塵笑道:“誰家女子,居然能叫他傾心的?” “要求你為他作伐,自然是你認識的人。
” “我認識的人?我很少認識人。
就是楊素的家人,我也不認得幾個………哎呀,大哥莫不是看中了樂昌姐?” “何以見得會是她呢?” 張出塵道:“樂昌姐滿腹經綸多才多藝,容華絕代…………” 李靖道:“光是這些條件還不足以使大哥動心。
多才多藝的美貌佳人多的是。
” “當然另外還有一些條件。
樂昌姐出身高貴,天生有一股華貴的氣質。
” 李靖笑道:“這兩點才是叫大哥動心的主因。
大哥志在天下,擇偶自然要氣度夠的女子。
美貌、才藝都易得,惟有這氣質難求,要求氣質高貴,隻有在皇親國戚中去找,大哥勢力雖大,目前卻隐而未顯,他要娶婦,自然也隻有在落魄的王孫中去尋找了。
” “什麼!大哥真對樂昌姐有意思了。
” “是的。
他說曾在楊素府中得見樂昌,風華氣度,無一不佳,且年歲相當,又為小妹故人,若得便再行長安,希望為他一探口氣。
” 張出塵道:“隻是探探口氣?” “自然是要先探探口氣了。
這種事總要兩廂情願的。
” 張出塵輕輕一歎道:“這件事恐怕我無能為力。
樂昌姐節勵冰霜,情堅金石,她對徐驸馬矢志不二………” “但是那位徐公子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消息。
” “隻是沒消息而已,并不是亡故了。
他們終會有重逢之日的,我看樂昌姐不是久孤、之相。
” “你的相人術一定靠得住嗎?” “這個我不敢說。
我隻是以相理而測,十拿九穩,我沒有把握,不過我看過的人,多半很靈驗。
” “多半靈驗,也有不靈驗的。
” “人一生,要到蓋棺才能論定。
我所謂靈驗,是指論定的那幾個,還有很多人還好好地活着,對他們的将來,我就不敢說必如我所言。
” “這倒也是。
就過去已成定論的都沒有錯?” “沒有。
郎君,你究竟想如何?” 李靖歎道:“沒什麼,我隻是想,大哥對我們太厚,而我們可報之者又太少。
這件事若能促成,也可以略為盡一點心,現在想來,恐怕又難以如願了。
” 張出塵也頗為難過地道:“是的,我也很想促成他們,尤其我看大哥眉宇間華氣透蓋,當主南面人君之象,隻是山根不厚,似非中原天朝真命之主。
但無論如何,他必可擁有一片天下的。
樂昌姐是帝胄親裔,身份上很配得上他。
唉!無論如何,我得上長安去。
” “去幹嗎?進行為大哥作伐?” “試試看。
盡人事以抗天命。
” 李靖道:“你們學星占的人,不是最主張順應天命,逆天則不祥嗎?怎麼你要抗天命了。
” 張出塵道:“天心難測,往往于巧妙的機動中,假人手而為之,有時人之所為,即天心之所在,然人謀不臧,天心難及,故雲天助人助。
” “怎麼說來說去都是你的理。
順天是你,逆天也是你,命理之學貴乎一,你卻是正反兩說都俱全了。
” 張出塵道:“我不是說過了嗎,天心雖難測,亦須假手于人而成之。
人謀不臧,天心不及,凡事必先以人力圖之,人事已盡,事猶不諧,則為天命。
” 李靖笑道:“要是推演命理,都是這種方法,我也會了。
” 張出塵笑道:“這本來就沒有什麼太玄的,事出必有因,由相而推斷人未來的命運,多少有點道理依循的。
” “什麼道理?” 張出塵道:“此如我今天為張豹看相,一連打了三個冷噤,這并不是天心示警,實在是他眉宇聞兇戾之氣太重,應主暴卒橫死壽夭!尤其是他的眼睛,兇脈突出,望之令人心驚。
” 李靖微微一怔道:“我怎麼沒有這種感覺呢?” 張出塵道:“那是你沒注意,或是他在你面前時,心存警戒,故而兇狀不顯。
” 李靖道:“他為何要對我有警戒之心呢?我又沒有害他的意思。
” “所謂警戒之心,并不是提防之意。
你天生有一股攝人的威儀,令人不敢生怠忽之心,不嚴而自威,所以他在你面前時,态度十分恭敬。
” 李靖笑道:“出塵,你這一說,我對你的相術可要打個折扣了。
我是個最随和的人,最讨厭搭架子。
” “威儀不是倨傲。
将相棟臣,都是十分平易近人的,可是他們行止端莊,從沒有人敢欺侮,古人說:恂恂君子。
也說:君子不重則不威。
這兩者并行而不悖。
” “我有那種氣質嗎?” “有。
郎君,你記不記得初見楊素的那一天,他為人一向倨傲,無論接見誰都是高坐不起的,唯獨見了你,不自而主的起而答禮。
” “這不算什麼。
我向他行禮,他應該回禮的。
” 張出塵笑道:“郎君,你雖有才品,但隻是個布衣百姓而巳,楊素位極人臣,貴列國公,多少顯宦大臣,見了他都要行叩拜大禮,而你隻是長揖不跪。
” “哈!這正是布衣之尊。
我不是官,不是他的僚屬,他權位再高,也管不到我,當然無須跪拜奉承他。
” “郎君,你這是存心在擡杠了,布衣之士有骨氣的也不少,見了他長揖不拜的人也多得很,但能叫他起立回禮的,卻隻有你一人,這也不是他特别看得起你,而是在不知不覺間為你的神儀所動,不敢輕漫而已。
” 聽她這樣一說,李靖倒是有些知覺了。
他在江湖上遊俠,并不是個很嚴肅的人,可是别人在他面前都很拘謹,隻有程知節尤俊達等那批綠林道中的朋友,對他嘻嘻哈哈的全無拘束,莫非這真是什麼天生的威儀不成? 心中那樣想,口中卻不承認,笑笑道:“那有這種事?大哥對樂昌傾倒,認為她有華貴天成的氣度,這就可說,因為她原本是金枝玉葉的公主;我若是生得大哥那樣,也還可說,而我隻是一介書生。
” 張出塵笑道:“大哥隻是雄偉,與威嚴無關,天生威嚴,也不一定要出自雄偉。
舉個最近的例子,三國時粟吳兵馬大督都周公瑾,貌若好女,唇紅齒白,是個有名的美男子,可是他号令三軍,令出如山,東吳諸将,在他面前,沒人敢喘口大氣,這就是氣度使然。
氣度大半得之于天,所以相士相人,也都是由人的氣度而觀之。
” 李靖哈哈一笑道:“這麼說我竟是有點福氣的了。
” 張出塵道:“是的,天生有懾人之威者,必為大富大貴之相,裂土分疆。
王侯可期,此亦妾身所以獻身追随者,但妾身還是那幾句話,富貴窮通固然為命中注定,然天下無自天而降之洪福,自助始得天助,所以郎君切切不可自傲自滿,仍須兢兢業業,自強不息以求之。
” 李靖頗為感動,握住她的一隻柔荑,搖撼了一下道:“出塵,我自始至終,未以富貴為念,隻是覺得男兒立身于世,總得要有一番轟轟烈烈的作為,才不虛渡此生。
得卿相許,這種念頭更為深切了,今後希望你不僅要在立業上幫助我。
更要在修德立心上策勵我、督促我。
” 張出塵沒有說話,隻是把嬌軀緊緊地貼着他。
兩個人似已合為一體,這就是最好的說明與承諾了。
李靖與張出塵仍是仆仆風塵,馬不停蹄地巡視着虬髯客留下的王國。
李靖考察他們的訓練以及組織,張出塵則盤點經濟,核查帳目收支。
他們發現虬髯客這個組織不但龐大,而且精良,尤其是運财方面,尤有獨到。
他們的生計營利深入民間大衆,都是民生必需的項目,而且大部份是集中在米糧、鹽鐵、布帛、綢緞等項,然後則是車船騾馬等行業。
這些行業,平時已有厚利可因,也可以不着形迹地屯積物質。
糧号存粟,鐵店打鐵,這是很平常的事,不會引人啟疑,然而一旦舉事,這些行業立刻可以轉-必要之軍需,使糧草軍械充分供應無缺,車船支援運輪,騾馬可供戰騎,總之,一切都是在為戰争作準備。
目前,他的人員雖然分散,但這些人都是頭目,每個人都運用關系,手頭控制着十來個人。
因此,這幾千人,在很短的時間内,可以發展成為十萬大軍,就是一股很大的力量了。
除掉力量雄厚之外,還有一點驚人的就是财源足。
每個地方都有大批的囤糧,以及累年所積,密藏的刀槍箭弩甲胄,還有大量的金銀。
這些資源,除了最初的本錢是虬髯客供應,其餘都是曆年的經營盈餘,幾年來,有的已累至數倍了。
最驚人的是這些部屬們*守以及忠貞。
幾年來,不管賺了多少,帳目上始終清清楚楚,沒有一點私落入私囊,每一分盈利都記在帳上。
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李靖忍不住要深入探讨。
他把張豹找來,問其中原因。
張豹道:“二老爺,這很簡單,因為他們的生活已經很優厚,豐衣足食,别無他求了。
” “這個我知道,我想了解的是他們每一個人為何都能潔身自守,不置一點私産。
” “那是因為他們了解到,再多的财富也比不上主公所許他們日後的前程。
” 李靖點點頭道:“這倒是,富不如貴,若與日後之前程相較,一點錢财自是算不了什麼。
隻是将來之事還不可期,而錢财就在手頭,他們都能想得那麼遠嗎?” “是的,入了神龍門中的弟兄,都不是目光淺近之輩。
主公在選人時十分嚴格,早已把一些渣滓莠草汰除掉了。
保留的都是精英,分配地域時也用了點心思:家在南方的,派在北地,遙遠千裡之隔,使他們生不了根,隻有規規矩矩地從事了。
當然還有一點其他的因素。
” “什麼因素。
” 張豹道:“主公對待兄弟們十分寬待,大家互相交換照顧家小,無微不至,隻要謹慎從事自己的職司,主公絕不會虧待他們的家人。
每兩年,他們可以返家與家人團聚一月,讓他們知道家人們的生活情形,絕無後顧之憂。
有幾個地方發生了災禍,弟兄的家小都受到最妥切的照顧與保護,别人都餓得易子而食,唯獨神龍門中弟子的家人,家有餘糧。
” 李靖歎道:“這就難怪他們一個個心存感激了。
” 張豹道:“這是施之以惠,另一方面則示之以威凡是心存異念而怠忽職守,違反紀律者,不但本人要遭受嚴厲制裁,家人也将視情況之輕重連帶懲處。
” 李靖皺皺眉頭,這一點是他不同意的,因此道:“一人犯過,與家人何幹,罪及妻孥似乎太重了。
” 張豹道:“這是沒辦法的事,主公雖然覺得太苛,但卻不得不如此,這樣才能收警惕作用,何況,開始入門之時,主公就将規條頒示明白,任由他們自擇,他們如果不同意,可以拒而不入,既然加入了,就不容觸犯。
” 李靖一歎,沒有再說了。
他修習過兵法,深知領軍之道,首在樹威,而後才是施恩,必須恩威并濟,才能使紀律分明。
虬髯客的這一套,正是治軍之道,他也無可非議了。
這時恰好薛飛霞進來,呈上一張紙條:“啟禀二老爺,太湖總管以飛鴿告急求援。
” 張豹一急,伸手要拿字條,口中還道:“什麼?太湖那邊發生了什麼事?” 薛飛霞将手一縮道:“張總管,這不是給你的。
” 張豹一驚,連忙收回了手,望着李靖惶恐地道:“二老爺,請恕屬下無狀,因為太湖那邊,對我們太重要了。
” 李靖微微一笑道:“多謝你提醒我,否則我還不知道太湖的重要性呢!” 張豹連忙跪了下來,低頭道:“二老爺,屬下該死,太湖方面的幾個負責人,都是屬下的結義弟兄,一時情急無狀,請二老爺懲處。
” 李靖才道:“好!你自己知道錯就好,姑念你平時尚稱恭謹,寬恕你初犯,但不準有第二次了。
” 張豹連連叩頭稱謝。
李靖道:“太湖為魚米之鄉,我們在各地糧行的米糧,多半購自該處,不過我們的人在那邊經營有年,關系良好,應該不會有問題的,要出事,一定是運糧的部份。
” 薛飛霞欽佩地道:“二老爺見微知全,料事如神,太湖第二路總管陳良安告急,有兩隊糧船被劫,損失為一千四百石,随船弟兄六人殉職,九人被俘。
” 張豹忍不住又道:“這還得了,是誰那樣大膽?” 他看看薛飛霞,薛飛霞卻将字條放在李靖的面前。
李靖沒有打開,隻是問道:“是東洞庭,還是西洞庭?抑或是兩處的人聯手而為之?” 薛飛霞道:“是兩處聯合出手的,二老爺,您莫非已經得到消息了?” 李靖笑道:“所有連絡滑息都經過你轉報的,我從未與外人接觸,從何得知外來的消息?” “那怎麼發生的事,二老爺都是未蔔先知呢?” 李靖道:“說穿了并沒有什麼,多想想而已。
我們在太湖的總管設在嘉興,那兒是江南大邑,不會有什麼問題的;要出漏子,必定是運輸上的,太湖糧運以水陸為主,而東西洞庭山聳立湖中,向為強梁出沒之所,也隻有那兒,才能聚集起足夠的人手來動我們的糧船。
” 薛飛霞道:“二老爺對太湖的地理很精熟嗎?” “為将之道,對天下地理都願該知道個大概,這樣才能運籌惟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
” 衆人都面現欽佩之色。
片刻後,張豹才問道:“二老爺,對太湖地區的告急,将如何答覆?” 李靖道:“他們既然告急,自然是對方勢力強大,本身應付不了,我們必須馳援。
” “是。
二老爺要調用那些人員?” 李靖道:“依你的看法是那些人适合呢?” 張豹這次學乖了,不敢立刻表示意見,垂手道:“屬下知識淺陋,不敢擅自作主,請二老爺示下。
” 李靖道:“張豹,我不是要你作主,而是問你的意見,因為你對鄰近的弟兄們較為熟悉,而且你職司總壇管事,也應該對全局有個了解,問到你時,你不能用不知道來作搪塞的。
” 張豹又是一驚,這才領教到李靖的不可輕侮,默思片刻才道:“太湖鄰近有三處分壇,全部弟兄計一千四百餘名,都是久經訓練的好手,足可一戰。
” 李靖搖搖頭,輕歎道:“張豹,難怪大哥不放心将幫中事務交給你攝理,你實在還太差。
” 張豹躬身道:“是的,屬下愚鈍,請二老爺多加教誨。
主公早就說過,屬下不足以獨當一面。
” 他的态度十分謙恭,李靖倒是不好再去訓他了,輕歎一聲道:“那三處分壇鄰近太湖是不錯,他們大都是以糧絲為業,人手都分散出去了,一時難以集中。
” “這可以叫他們趕回來的。
” “不可以,第一,不能因此而耽誤正常的營業;第二,你要記得,我們的組織是秘密的,不能公開大批集合活動;第三,那批人雖經訓練,卻并不實用。
” “啊!難道對方很厲害嗎?” “這不清楚。
但是有一點可以知道的,就是他們不習水戰,而東西洞庭山深居湖中,一定要精通水性的好手,才能夠深入,否則去得再多也沒有用。
” 張豹忍不住問道:“二老爺,請恕屬下放肆,你怎麼知道對方一定精于水或呢?” 李靖道:“因為我們的弟兄有六人殉職,九人被俘,神龍門下弟兄無貪生怕死之徒。
縱或不敵,也必然會拼死一戰,很少會被俘的,除非是在力不從心之下才會為人所擒,在那種情形下,隻有水性不佳,落水被擄,才是唯一的可能。
” 張豹欽佩地道:“二老爺分析精微,屬下佩服。
” 董輕雲道:“二老爺,精于水性的人倒是不少,但都被主公留在海上了,中原恐怕沒有這種人才,隻有緊急通知主公,請他撥人手來了。
” 李靖道:“不必。
大哥行事穩健,必然會有一些人手留用的,太湖水運既是主要的生計來源,他也一定會考慮到有人會對我們眼紅而預作防備。
” “二老爺,據妾身所知,留在中原的弟兄,确是沒有什麼精于水性的好手了。
” 李靖道:“有。
我們不久以前談到的侯方宗,就是水性極佳的高手。
他在瓜州把持着水陸碼頭的漕運裝卸,屬下自不乏精于水性的能手。
” 張豹道:“二老爺,我們對此人一無所知。
” “大哥知道他就行了,此人既為神龍門下,自然該聽命效力。
” “可是他隻服大哥一個人,别人都調不動他,除非是請出神龍令去命令他。
” 李靖一沉臉道:“張豹,你又來了,我已經告訴過你,凡事少自作主張,該怎麼辦是我的事。
” 張豹忙垂手道:“是,屬下敬候指示。
” 薛飛霞這時才道:“老爺,婢子有一二事不解,不知當不當問,尚請二老爺………” 李靖笑道:“你問好了,我盡量使你滿意。
” 薛飛霞道:“縱使是從侯方宗那兒調得人手,相去也太遠。
” 李靖道:“不算遠。
瓜州東下,急足快馬不出五日,必可抵達。
” “急足快馬,便于少數人行動,大隊人馬,恐怕………” “誰說是大隊人馬?最多隻調個三四十人,分為數起,各以其他身份掩護,到了嘉興再行集中。
” “三四十人夠嗎?” “兵在精而不在多,有三四十人足矣。
這三四十人是作水上掩護的,如若蕩平山寨,自然還需要較多的人手,那可以令太湖方面選擇了。
張豹。
” “屬下在,聽候二老爺谕示。
” “你即刻前往太湖,與陳再興會合,做到兩件事:第一,要把東西洞庭山中是那些人盤據,實力如何打聽清楚,并取得兩處的詳細地圖。
” 張豹道:“這前者屬下有把握達成,後者恐怕有點困難,因為那兒既有人盤踞,一定不會讓人前去偵察繪圓。
” “現在去繪圖已經太晚了,照說陳再興應該早已有了那種資料,如果沒有,就多找一些常往兩處的船家漁民,打聽引證,務必要把任務達成。
” “是!屬下盡力而為。
” “張豹,不是盡力而為,是必須要交卷。
我大概會此你晚兩天到達,你若交不出東西,我就要軍令從事。
” 張豹隻有道:“屬下誓死必達成任務。
” 李靖道:“好!記住,我以後交代你做什麼事,都是這樣子的。
如果你自認力不能逮,可以先期提出,我好另外派人力;若是答應了下來,就必須如期完成。
” “是的,屬下記住了。
二老爺還有什麼指示?” “打聽消息,務必要确實,然後還要通知其他地方的幾處分壇,小心謹慎,照常營業,萬一遇到狙擊,可以盡量抵抗;實在打不過時,可以放棄糧食,但務必要保全人員,可以被俘,不得被殺。
” 最後一道命令太離奇了。
每個主将都要求部下的戰士,多半是不成功便成仁之類的奮戰精神,很少會要求部下們被俘投降的。
在這些以江湖好漢為班底的豪傑組織中,更是不可思議,而且也很難接受。
李靖對江湖好漢的個性很清楚,知道對這一道命令,必須加以解釋,否則是很難令人心服的。
因此他一正神色道:“你聽好,我隻說可以被俘,卻不是準他們投降。
這兩者是頗有差别的。
他們必須經過力戰之後,力盡而被俘,不準在陣前自盡,你懂了嗎?” “懂了!但是不明白何以要如此呢?神龍弟兄都是甯死不屈的,要他們一反常道而行,必須使他們明白。
” 張豹這次變得聰明而謙恭了,在提出诘間時,立即提出必須诘問的理由。
李靖冷靜道:“本來我不必解釋的,兩軍作戰,主帥定下策謀後下達命令,部屬遵令行事就夠了;但你們還不是正色的軍旅,沒受過訓練,所以我破例解釋一次。
我要他們被俘,是為了要他們配合。
在我進攻時真應外合,東西洞庭山深入湖中,我們無法大舉進攻,隻有以少數精銳,出其不意突襲。
但對方以逸待勞,人數一定不少,我隻有以這個辦法,先送一些人到對方去。
” 張豹總算懂了,但又表示凄疑道:“二老爺,請恕屬下放肆多嘴,弟兄們被俘後,行動恐怕不會自由吧!” 李靖一笑:“我知道,他們必然會受到拘束。
不過我會安排,到時自然有人去替他們解開束縛,讓他們能參加戰鬥。
” 張豹不敢再問李靖要采用什麼安排。
他己學會了維持分寸,不逾越自己的職權。
所以他道:“如此屬下就可以對弟兄有交代了。
” “不作解釋,你就無法交代?” “是的。
主公教弟兄們以忠義勇戰不畏不怯為主,屬下若要求他們作畏怯之行,一定要有個解釋。
” 李靖道:“張豹,你還是沒弄懂我的意思,我要求大家在力不從心時,可以接受被俘,卻不是要他們示怯而故作被俘,要做得恰到好處,不能露出破綻,否則對方起了疑心,有了準備。
我突襲的計劃若是失敗了,将唯你是問。
” 張豹肅然唱喏而退。
薛飛霞與董輕雲也是一臉恭敬,不敢透出口大氣。
張出塵笑道:“你們輕松點,這不是在大堂上,無須如此拘謹。
” 薛飛霞道:“婢子等不敢放肆以逆虎威。
” 李靖笑道:“我是否對人很兇?” 薛飛霞道:“這倒不是。
但二老爺有一股懾人之威。
像張豹,他極少對人如此折伏過,就是主公面前,有時也要抗辯幾句。
” 李靖道:“我大哥是不是凡事都與他商量。
” “也不是和他一個人商量。
主公行事公開,對内沒有什麼秘密,有什麼事,總是大家商量着辦。
”李靖笑道:“也聽取你們的意見?” “是的,不過主公思慮過人,我們的愚見提出後,經常會被主公反駁倒。
最後還是照他的計劃做,但我們的意見真有價值,他也會采納的。
” 李靖輕輕一歎:“難怪他會得到這麼多的人忠心擁戴,大哥在收服人心方面,确有其過人之處。
” “是的。
主公在宣布一件事莳,早經深思熟慮,計劃妥當了,但他仍是要征求大家的意見。
我們在倉促之間,所想到的自然不如他周詳,因此,最後仍然照主公的計劃執行,隻不過他使大家都覺得自己也參加了這個計劃,執行起來特别賣力。
” 李靖微微笑道:“不錯,不錯,這是一種權術的運用,他不但能使大家感到受尊重,也使大家對他的才智折服。
因為他能把你們的意見一一駁倒,而你們卻很難推翻他的計劃。
” 董輕雲低呼道:“是的,的确如此。
婢子等因為次數多了,漸漸看出了一些端倪,别的人卻都為主公的這種做法感到十分的興奮與折服。
” “哦,輕雲,你對大哥這種做法有什麼看法?” 董輕雲嗫嗫地不言。
張出塵笑道:“輕雲,你盡管說好了,這是我們私事閑談,絕不會入于他人之耳。
” 李靖道:“是的,我要知道的是你們對此事的看法,不管你們對大哥态度,你們盡可暢所欲言。
” 董輕雲道:“婢子認為這有點虛僞作假。
” 薛飛霞立刻道:“不!雖然主公此舉不是真心在求取大家的意見,但立意卻是好的。
他使大家體認到自己受重視,也使大家對他更為尊敬………” 董輕雲道:“可是我覺得二老爺這種做法,也一樣的能令人尊敬,像張豹這個喋喋不休饒舌的毛病,就是主公慣出來的。
” “在主公面前,他的意見最多,好像表示他懂得很多,但到了最後,他的意見沒有一條被采納,隻是他自以為貢獻很多而己。
” 薛飛霞笑道:“主公知道他的毛病,所以要他擔任總管,并沒有叫他參與最高機密。
主公不是一直告訴我們說張豹此人,小有才華,難當重計嗎?” 董輕雲正要開口,李靖道:“二位把話題扯遠了。
我要聽的是二位對大哥行事的看法,不是讨論他對張豹的看法。
對于張豹,我已經了解夠多了。
” 董輕雲想了一下道:“婢子以為主公的做法大過于瑣碎,若是僅維持這個局面,自然是很好的,若是放眼天下,則嫌氣魄不夠,因為擁有了天下,日理萬機,為人主者,必須當機立斷,絕不可能事事與人商量的。
” 李靖笑道:“大哥既是胸有成竹,他的目的就不是找人商量,而是要人明白他的計劃,清除歧見,也是使每個人從心裡同意他的計劃。
” 薛飛霞道:“這種用心是好的,隻是太吃力了,而且求全之心太切,反而把自己拘住了。
一件事原本不能使每個人都滿意,決策的人,隻能着眼于大局,偏重于大者,凡事若是求巨細無遺,則反而會因小失大了。
” 李靖肅然道:“真想不到二位有如此透辟的觀察力。
” 薛飛霞忙道:“二老爺,我們隻是随便說說。
”“不………二位的見解,深合吾心,我自從接手以來,遍觀大哥以前種種的措施,對組織的精密,部屬的忠誠,以及構思的細微周到,都是異常的佩服;但是總有點放不開手去做的感覺。
大哥的做法,似乎隻為着一城一邦在作打算,不是圖天下的準備,現在二位也有同樣的看法,我相信自己是不會錯了。
” 董輕雲道:“其實主公自己也有這個想法,所以他才抛開不管,甚至于故意走開,讓二老爺來整頓一番,他要婢子等無條件的服從二老爺及夫人的命令,請二老爺放開手去做好了。
” 從她的言辭中,隐約透露,這兩個女郎所握的權限,此張豹還要大,所以她們才保管着最高的機密。
她們才是虬髯客最信任的人。
可是她們的态度,以及她們的表現,令李靖十分滿意。
所以,他沒有為自己的發現而不快,隻是輕歎一聲道:“我感到很為難,要講到整頓,必須把江湖上的那一套完全抛開,施以軍令紀律的訓練與管理。
” “主公所期望于二老爺的就是如此。
” “大哥沒考慮到,如此一來,勢必要把他以前所建立的體制、組織以及行事的方法整個地翻重來。
” 薛飛霞道:“主公也許沒想到這麼多,可是他交代過,他走後,一切都唯二老爺之命是從,二老爺要如何做,不必考慮到他,婢子等也全力支持。
” 李靖輕輕歎道:“大哥如此推重,我也隻好盡力而為之了!” 薛飛霞道:“二老爺,你還沒有明白主公之意。
他不是要您放開手為他而做,是要您放開手為您自己而做。
這些人,這些基業,将來将是您的,主公日後不再插手了。
” 李靖相信虬髯客此舉的誠意,也相信虬髯客是個可共富貴的人,但他沒有把國事與江湖分開。
在綠林山寨中,可以有幾個頭領,大頭領,二頭領,三頭領,這隻是在稱呼上的差别,權限上卻沒有大小之别,整個山寨的弟兄對三位頭領的恭敬是一樣的,也必須服從每一位頭領的命令。
但那是做強盜,不是打天下,天無二日,國無二君,一個真正有組織的團體,隻能有一個主,劃定主屬,确定權威。
才能使一切有秩序。
李靖無意與虬髯客争權,要跨到虬髯客之上去,但是他知道虬髯客這一套是行不适的。
因為他不是人君之具,所做的一切不是在作“有天下”的準備。
雖然他的勢力已非常驚人,但一開始他就錯了,他沒有建立起個人的權威,這些部屬,人人都很尊敬他,服從他,但卻不是擁護他。
虬髯客雖然對每一個弟兄都以天下富貴相許,但是沒有确定什麼,自立為帝的意思也沒作明确的表示,自然也不能給對方何種表示。
他雖然有了群衆,也有了權力。
有了目的,卻缺乏組織。
他的神龍門雖是以取天下而設的,但群衆缺乏鮮明的意識、向心的力量。
人雖多,卻是散漫的,他們心中隻有兩個人:一個是虬髯客,另一個就是他們的分壇總管。
虬髯客的組織是以自己做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狀分布,極少有橫的連系;同門之間也沒有深厚的感情。
所以他的實力看起來是很雄厚,但實際上卻很薄弱,就像是很多磚塊,堆在一起,看上去體積很大,輕微的風固然能擋一擋,但是風大了,整堆磚堆都能吹倒。
這樣的一個組織,的确是問題百出。
李靖認真地思考了很久,覺得這一批人,個别地看起來,都是精選的佳材,放在一起,反而彼此把力量抵消了。
必須要想個辦法把他們的力量集中起來,發揮作用。
再像從前那樣,由虬髯客一個人作為權力的中心是不行的,必須要建立起紀律與秩序,分層負責,層層推進,成為一個完整的大組織。
他要建立一個權力的指揮中心,而不是集中在一個人身上,要大家接受這個觀念,不是件容易的事。
但,這次的太湖之變,是一個機會,是表現他的才華一舉以服衆的機會。
也是對自己能力與信心的一個考驗。
他的能力能否擔任這個領導統帥,能否運用兵書上的那些謀略取得勝利呢?李靖自己也沒有十足的把握。
因此,對于這一次的行動,他的興趣很濃厚。
張豹已經出發去執行他的第一道命令,預作部署,等待着他率領突擊的主力前去會合。
突擊的主要原則是征用侯方宗的人員,但侯方宗的人員在虬髯客的記錄上也是一片空白。
這說明了虬髯客并沒有把握住這批人。
李靖何以要動用這批人呢?誰都想不透他的用意。
張出塵是明白的。
她知道李靖是相當自負的人,虬髯客重視他的才華,把一切都交給他,雖然李靖的能力足夠挑起這付擔子,在張豹,薛飛霞、董輕雲等重要核心幹部的心目中也建立起了權威,可是李靖并不滿足。
一切都得來太容易,可以說是不勞而獲,這是他不屑取的。
他選擇侯方宗,沒有特别的原因,最簡單的一句話,就是虬髯客未能控制這一批人他要憑自己的本事,把這批人抓過來,也許可以說是一點私心,他要建立自己私人的實力。
一個聯合作戰的統帥,必須要有自己本身的實力,而且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才能夠使自己的指揮系統靈活運用,配合各方面行動而不受牽制。
所以李靖宣布要輕騎走訪瓜州時,張出塵并沒有表現太多的驚奇,甚至于也沒有表示任何的意見,立刻吩咐薛飛霞打點準備起程。
薛飛霞知道李靖必将有此一行,張豹已經為了這件事碰了一鼻子灰,她自然不會再去做自讨沒趣的事,因此她問張出塵:“請示下要帶多少人随行?” 張出塵沒有去問李靖,直接就回答地道:“二老爺吩咐輕騎簡從,人越少越好,因此我想就是你和輕雲随行就夠了。
” 薛飛霞吓了一跳:“就我們四個人?” 張出塵道:“是的,就我們四個人。
你是否認為太少了?” 薛飛霞在張出塵前面較為敢說話,因以莊重地道:“夫人;若是上别處去,婢子隻要一人随行侍候也足夠了,可是這侯方宗,主公對他也未能切實把握。
” “是的,所以才不必帶很多人去,引起他的猜忌,以為我們是去并吞他的。
” “正因為未能切實把握,對他的意向才不明,萬一他不肯聽從調度呢?” 張出塵笑道:“他既在神龍門下,就沒有不聽調度的理由,他如敢抗命,自然當場處置他。
” “是啊,婢子想這是二老爺第一次出師。
關系威望至钜,出不得差錯。
如果要當場處置他,我們必須要有十足的把握,這是在他的地盤上!” 張出塵道:“他的人多,但是你跟輕雲的兩支劍也不差呀,難道還怕制不住他?” “制他容易,隻要見到他的面,就不怕他跑得了,婢子等除了三尺青鋒外,婢子的甩手箭,輕雲的擒仙軟紅索,都足以制住他。
” 張出塵笑道:“我也聽說你們有看一身的暗器絕學,十丈之内,制人如探囊取物,那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婢子不是擔心自己,而是擔心二老爺與夫人,若是處置了侯方宗,離開那兒就不容易了。
” 張出塵微笑道:“我們也有兩支劍。
” “婢子知道二老爺與夫人劍術超群,可是他們的人太多了,而且其中頗有好手。
” “這些讓我們自己來處理好了,而且你可以放心,萬一有了沖突,我們會設法使你們突圍。
” “夫人這麼一說,婢子就死無葬身之地了,婢子等受命為二老爺及夫人護衛,理當死命追随左右。
” 張出塵舉手止住地繼續說下去。
“飛霞,記住一件事:二老爺行事與大哥不同的地方,就是二老爺力主穩重,絕不作無謂的冒險,任何一步行動,都已有了萬全的準備,你們隻要做好份内的事,不必多*心。
” 她這麼一說,薛飛霞自然不能再說了,隻得去知會了董輕雲。
兩個人倒是着實準備了一番,腰懸利劍,腿側插上匕首,囊中裝滿了暗器,如臨大敵。
把馬匹準備妥當後,張出塵才叫人去請李靖來準備起程。
她對薛飛霞說得很輕松,心裡卻是萬分的緊張,不知道自己的措置是否得當。
李靖出來,看見隻叫二女随行,笑了一下道:“夫人,還是你了解我,我忘了告訴你一聲,說不必帶太多人的,我正擔心你召集了一大堆人馬。
” 張出塵笑道:“有這一對女豪傑,何異百萬軍馬。
” 李靖看她們滿身披挂,笑了一笑道:“二位也太隆重其事,我們此去又不是動手厮殺,不必帶這麼多累贅的。
” 董輕雲隻得道:“啟禀二老爺,婢子等若有遠行,習慣是如此裝扮,并不一定要用得到。
” 李靖笑道:“這倒也好,甯可備而不用,免得等臨時措手不及。
走吧,你們在前面先行五十丈,能前後呼應就好,免得在一起太引人注目。
” 薛飛霞恭身應是,跟董輕雲上馬先走了。
李靖與張出塵則在後面緩綏徐行,他們兩人都是駿馬輕裘,鞭絲帽影,男的是風度翩翩,英俊軒昂如玉樹臨風,女的則是明眸皓齒,風姿綽約而又雍容華貴,直如一雙仙侶。
在路上,他們是很引人注目的,但路人投去的都是豔羨的目光。
兩個人都沒帶劍,因此,看上去就像是一對出門踏青郊遊的神仙眷屬。
若是知道他們身份的人,固然會赫一跳,若得知他們此行目的,是去赴一個吉兇未蔔的約會,則更難以相信了,因為他們一路指指點點,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