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黑風口野人溝
關燈
小
中
大
太陡的山,遇到大山就要繞行,這一路行來格外緩慢,好在秋天的原始森林,景色絢麗,漫山遍野的紅黃樹葉,層林盡染,使人觀之不倦,偶爾見到林子深出跑出一隻兩隻的山雞、野兔、狍子、樹懽、獐子,英子就縱狗去追,到了晚上宿營,采些山裡的草蘑香料,燃起營火燒烤,我和胖子都大飽口福,這些天就沒吃過重樣的野味。
在這大山裡行路,如果沒有帶獵狗,就隻能睡在樹上,我們帶了三隻巨獒再加上五隻大獵狗,這種力量,在森林中幾乎沒有對手,除非是碰上三隻以上的人熊,英子說獒是人熊的克星,林子裡的人熊聽見獒的叫聲,馬上就會遠遠的躲開,所以晚上睡覺我們都睡在帳篷了,忠實的獵犬們在帳篷周圍放哨,沒什麼可擔心的,這些狗比人可靠多了。
英子的脾氣比燕子年輕的時候可沖多了,氣死獨頭蒜,不讓小辣椒,走什麼路線,吃什麼東西,這些都得聽她的,誰讓她是向導呢,那些狗也都聽她的,我雖然當慣了連長,在她這也隻能忍下來當普通一兵了。
不過英子确實有兩下子,打獵、尋路、找泉水、分辨山裡蘑菇有沒有毒,在深山裡怎麼去找木耳、蘑菇、榛子、都柿,黨參,五味子等等,簡直就沒有她不懂的,而且在山裡有些動物,我都叫不上名來,平生從未見過,英子卻都能說出來,這是什麼什麼動物,在什麼什麼環境裡生活,以什麼什麼為食,用什麼陷阱可以活捉,我跟胖子聽得大眼瞪小眼,隻能說兩個字:服了。
她們鄂倫春人,都是天生的獵手,鄂倫春這三個字是官方對這個民族的稱呼,也并不太準确,有時候他們也自稱“鄂而春”或者“俄樂春”。
意思是指在林海山嶺中遊蕩的獵鹿之人。
他們長年在小興安嶺的林海之中遊蕩,過着遊牧漁獵的生活,中國剛解放的時候,鄂倫春人全部人口還剩下不到一千人,政府讓他們從生存環境惡劣的深山老林裡出來,過上了定居的生活,但是族人對祖先過的那種遊獵生活,有一種近乎神化般的崇拜和向往,他們信奉薩滿,崇拜大自然,雖然過上了定居的生活,還是要經常性的進山打獵。
沿途無話,咱們書說簡短,衆人曉行夜宿,在原始森林中行了六七日,終于到達了中蒙邊境的黑風口,黑風口的森林密度之大難以形容,深處幾乎沒有可以立足的地方,全是紅松,落葉松,桦樹,白楊等耐寒樹種,地上的枯枝敗葉一層蓋一層,走一步陷一下。
人還好辦,就是馬的自重很大,經常陷住了動不了,我們隻好使出吃奶的力氣連拉帶拽,就這麼走一段推一段的蹭着前進。
也不知最下面的有多少年月了,腐爛的枝葉和陷在裡面而死的野獸,發出一陣陣腐臭的味道。
這種惡臭又混合着紅松和野花的香味,聞起來怪怪的,不太好聞,但是聞多了之後讓人感覺還有點上瘾。
到了黑風口,剩下的事就是我的了,我們找到了一條山谷,這裡應該就是傳說中的野人溝,這裡的外貌沒什麼奇特之處,沒有喇嘛溝那麼猛惡,但是這是隻直觀的感覺,英子說看起來谷裡肯定有大煙泡,務必要看清楚了再下去,陷到大煙泡裡可就出不來了,要想下到野人溝裡,每人必須準備一根大木頭棍子探路,下邊的落葉太深,比沼澤地還厲害,幸好現在不是雨季,否則别想下去。
野人溝屬于大興安嶺山脈的餘脈,兩邊的山勢平緩,整個山谷的走向為南北走向,東西兩側都是山丘,最中間的地方終年受到日照的時間很短,顯得陰氣沉沉,谷中積滿了枯爛的樹葉荒草,除了些低矮稀疏的灌木,沒有生長什麼樹木,出了山谷樹木更稀,原始森林到此為止,再向前兩百多裡就是遼闊的外蒙大草原。
其時已近黃昏,血紅的夕陽挂在天邊,我們登上了山坡,放眼眺望,隻見紅日欲墜,天際全是大片大片的紅雲,整個天空都象被濃重的油彩所染,森林覆蓋的綿延群山,遠處沒有盡頭的大草原都在視野中變得朦胧起來,真是蒼山如海,殘陽似血。
胖子見此美景心懷大暢:“老胡,這景太美了,咱這趟沒白來。
” 我最記挂的就是野人溝裡的古墓,對照《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仔細觀看谷中地形,又取出羅盤辨識八卦方位,心中暗道:“總算是他娘的找對地方了,這谷裡必有貴族的古墓。
” 野人溝,原名“捧月溝”,這裡地勢穩重雄渾,有氣吞萬象之感,一端是草原,另一端和大興安嶺相連,外蒙大草原就如同一片汪洋大海,而捧月溝就似是彙流入海的一條大江。
雖然這裡的風水氣派還不足以埋葬帝王,但是埋個王爺萬戶大将軍之類的大官,那是綽綽有餘了,等到月上中天之時,月光就會為我們指出古墓的方位。
天色漸晚,太陽逐漸沉入了西方的地平線,大森林即将被陰影吞沒,這裡之所以曾經被稱為“捧月溝”,是因為月亮升至山谷正上空的時候,仰面躺在山谷的最深處擡頭去看天空,視覺的餘光會産生一種錯覺,兩側最高的山丘象是兩條巨大的臂膀,伸向天空的明月。
這處穴中的死者取的是日月精璞瑞氣,在我那本祖傳風水書中“天”字一章有詳細解釋,有些字面上的内容雖然看不明白,但是結合實地觀察也不難推測個八九不離十。
如果野人溝裡沒有那麼厚的枯葉爛草覆蓋着,直接就可以找到最中間的位置,可是現在隻有等到晚上月亮升起來,才可以根據天上的月亮方位進行參照,下到谷底的最深處尋找古墓。
主要還是我們人力有限,幹活的時候不能有偏差,否則那工程量可就太大了。
現在距離中夜為時尚早,我們把帳篷紮在山坡的一棵大樹下面,将矮馬栓在樹上,給它喂了草料,點了篝火燒水吃飯,今天晚上的野味是獵狗們捕來的一隻小鹿,這鹿的樣子有些怪,身上有梅花癍,體形不大,長得很不勻稱,後腿粗得異乎尋常,大耳朵沒有角,應該是隻雌的。
英子見獵狗們拖來這隻怪鹿,急忙趕上前去,把鹿身翻過來檢視死鹿的腹部,怪鹿的肚子上血迹殷然,英子又把鹿嘴掰開,象是要尋找什麼東西,最後終于是沒有找到,氣得她狠狠的在鹿身上踢了兩腳,又對那些大獵狗們罵道:“這些熊玩意兒,整天就知道吃,啥也指不上你們這,你們幾個今天誰也不許吃飯” 胖子在一旁瞧得奇怪,便問英子:“大妹子,你找什麼呢?” 英子一邊抽出尖刀給鹿剝皮,一邊回答胖子的問題:“胖哥,你沒見過這種動物吧,這是麝,母麝的肚臍裡有麝香,哎呀媽呀老值錢了,不過這東西賊極了,一瞅見有人要抓它,先一口咬掉自己的肚臍,嚼個稀爛,媽拉個巴子這幾條狗太熊,它們的動作再快點就能得到一塊麝香了。
” 胖子聽了之後,靠着一棵大樹坐下,低着頭彎着腰,向自己的肚子上一下一下的使勁。
我一拍他的腦袋:“你他娘的想什麼呢,你以為你是鹿啊,自己能拿嘴夠得着自己肚臍兒,再說你肚臍兒裡全是泥,不值錢。
” 胖子急了:“胡掰你,我後背有些癢,在樹上蹭兩下,你才是想咬自己的肚臍兒!” 我們倆鬥了幾句嘴,就分頭收拾東西,我去撿幹柴,胖子去幫英子烤肉,我們隻烤了麝的一條後腿就足夠吃了,麝的内髒都喂了那五條大獵犬,英子是刀子嘴豆付心,剛才還說不給這幾條狗吃晚飯,現在又怕它們不夠吃。
另外三條巨獒都高傲的蹲在遠處,根本不拿正眼去看那些搶吃動物肚腸的普通獵犬,英子把麝的兩條前腿分給兩隻獒犬,還有一隻後腿給了體形最大的一隻叫虎子的巨獒。
三個人圍着篝火吃烤肉,英子給了我們每人一把小刀和一個鹽岩制成的小碗,鹿腿就架在火上翻轉着燒烤,用小刀一片一片的片下來,在碗中一擦就有了鹹味,這頓飯吃得很快,我光想着溝裡的古墓,也沒吃出來麝的肉味與普通的鹿肉有什麼區别。
吃完之後,月亮已經升了起來,借着月光可以看到天上的雲流速很快,這說明晚上要起大風了,眼見時候差不多了,就把獵狗都留下看守營地,我們三人各自持着木棍獵槍下到了野人溝裡。
我們每向前走一步,都要先用木棍狠插前面的地面,看看有沒有大煙泡。
野人溝下面的情況比我們預先設想的要好很多,雖然有些地方的落葉都沒了大腿,但是沒有形成大煙泡(枯葉被雨水浸泡腐爛而形成的沼澤),看來要想挖古墓,還得先把蓋在墓穴上的落葉清理掉。
我擡頭看看天上的月亮,又取出羅盤對比,環視山谷的兩側,最後終于把位置确定了下來,這條山谷裡可能有很多古墓,但是最主要的一個,也是最有身份的貴族,他的墓就在我們腳下站立的地方。
插了一根木棒留在這裡做記号,今天先回去好好睡一覺,養足了氣力明天一早就來動手挖掘,這深山老林的,方圓幾百裡也沒有其他人,沒必要偷偷摸摸的晚上幹活。
我一邊往回走一邊給胖子講盜墓的事,既然幹了這行,就應該多了解這些事情,不能光憑力氣傻挖,從我們進山起,我就在不停的給他講。
在中國自古以來,被記載的最早的盜墓事件大約發生在三千年前,那是周朝,三皇五帝,夏候商周的那個周朝,周朝這一時期也分為東周西周兩朝,就是封神演義裡鳳鳴歧山,姜太公等人扶佐的那個王朝,有八百多年的基業,在那個時代裡,共記載了兩次重大的盜墓事件,一次是周幽王的墓被盜,還有一次是商湯墓被盜,幽王墓裡發現了兩具全身赤裸栩栩如生的青年男女屍體,把盜墓賊吓得扭頭就跑,而湯王墓裡掘出一塊大烏龜的殼子,上面刻滿了甲骨文。
胖子說:“老胡你别跟我扯這用不着的,你就說墓裡有沒有鬼?有鬼咱們怎麼對付?還有上次你說的那個什麼鬼吹燈,我聽着怎麼那麼邪呼呢?” 英子說:“啥鬼吹燈啊?是俺們東北說的煙泡鬼吹燈嗎?” 我說:“不是東北的那個,是摸金校尉們的一種迷信行為,其實也不一定沒用,墓室裡的空氣質量不好,如果蠟燭點不着,人進去肯定會中毒而死,這些從科學的角度也可以解釋。
再說古墓裡怎麼可能有鬼?那都是迷信傳說,就算有咱們也不用擔心,我都準備好了黑驢蹄子,糯米之類僻邪的東西了,總之一句話,盜墓就别信邪,要是怕鬼就别盜墓。
” 胖子恍然大悟:“噢,鬧了半天,你讓燕子準備這些東西是為了避邪啊,我還以為你牛逼哄哄的不怕鬼呢,對了,那醋和鳥籠子是幹什麼用的?” 我剛要回答,忽聽山坡上傳來一陣陣獵犬的狂吠,三人都是心中一沉,心想該不會是有什麼野人野獸來襲擊我們的營地了?不過那裡有三隻巨獒,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應該敢來惹麻煩,究竟是什麼東西引得獵狗們亂叫?急忙緊走兩步趕回山坡之上。
回到帳篷旁邊,一幅血淋淋的場景出現在面前,栓在樹上的矮馬不知被什麼猛獸撕咬,整個肚子都破開了,肚腸流了一地,矮馬還沒斷氣,倒在地上不斷抽搐,眼見是不活了。
獵狗們圍在矮馬周圍沖着矮馬狂叫,好象見到了什麼可怕的事物,叫聲中充滿了不安的燥動。
按常理說,馬和狗是好朋友,矮馬的肚腸絕不是狗咬的,那會是什麼野獸做的?三頭巨獒五隻獵犬環繞在左右,竟然沒有抓到行兇的野獸? 環視四周,哪裡有什麼野獸的蹤影,唯有空山寂寂,夜風吹得林中樹葉沙沙亂響,我們握着獵槍的手心裡全已經是冷汗。
馬嘴裡吐着血沫,鼻孔裡還冒着白氣,肚腸雖然流了一地,卻一時半會兒咽不了氣,英子對準馬頭開了一槍,結束了它臨死前的痛苦。
我忽然發現馬的腸子在動,不是出于生理反應的那種抽動,而象是被什麼東西拉向地下,拉扯矮馬内髒的東西就躲在馬屍的下面。
我趕緊把英子往後拉了一步,剛才的情形胖子英子也都見到了,三個人互相看了一眼,腦中均想:“會不會是野人幹的?” 身處野人溝,首先想到的當然是野人,可是野人有這麼大的力量可以撕開馬腹嗎?也許它是用了武器,不過會制作武器的那就不是野人了?看來是野人所為的設想不能成立。
還沒等我們想明白,地上的内髒都被扯到了馬屍底下去了,下面的情況被馬的軀體遮擋完全看不到。
得先把馬的屍體移開,我掂了掂自己手中的獵槍,這種槍比起我十幾年前在喇嘛溝打人熊用的擡牙子可先進多了,不過這種運動氣步槍口徑太小,難以對大型猛獸形成緻命的殺傷。
不過在這種場合,有勝于無,畢竟比燒火棍強多了。
有槍有狗,大夥心裡多少有了些底,于是三人合力推開馬匹的屍體,地上的草叢中,赫然呈現出一個深不見底的地洞。
洞有一個小水桶那麼粗的直徑,成年人想鑽進去不太可能,矮馬的肚腸就是被什麼東西拖進了洞裡,我們剛到的時候,這個洞被草蓋住了,誰也沒有發現,見這附近草長,就把馬拴在了這裡。
在我們下山谷裡尋找古墓的時候,洞裡的家夥突然襲擊,撕開了馬的肚子,獵狗們雖然兇悍絕倫,但是洞口被馬屍遮住,急得亂叫,卻無可奈何。
我用手電向洞裡照了照,黑洞洞的,不知有多深,看看洞壁上的痕迹,做了三年多工兵的經驗這時候派上用場了,幾乎可以肯定,這個洞不是人工的,是某種動物用爪子挖的,而且爪子很鋒利,是個挖洞的好手,要不然怎麼能一下撕破矮馬的腹部,但是究竟是什麼動物,可真就想不出來了,就連對森林了如指掌的英子也連連搖頭,對這樣的動物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我估計這附近還會有其它的洞口,看來這野人溝看似平靜,風景優美,實則暗藏兇險,難怪幾十年前來這盜墓的那一隊人有來無回,不
在這大山裡行路,如果沒有帶獵狗,就隻能睡在樹上,我們帶了三隻巨獒再加上五隻大獵狗,這種力量,在森林中幾乎沒有對手,除非是碰上三隻以上的人熊,英子說獒是人熊的克星,林子裡的人熊聽見獒的叫聲,馬上就會遠遠的躲開,所以晚上睡覺我們都睡在帳篷了,忠實的獵犬們在帳篷周圍放哨,沒什麼可擔心的,這些狗比人可靠多了。
英子的脾氣比燕子年輕的時候可沖多了,氣死獨頭蒜,不讓小辣椒,走什麼路線,吃什麼東西,這些都得聽她的,誰讓她是向導呢,那些狗也都聽她的,我雖然當慣了連長,在她這也隻能忍下來當普通一兵了。
不過英子确實有兩下子,打獵、尋路、找泉水、分辨山裡蘑菇有沒有毒,在深山裡怎麼去找木耳、蘑菇、榛子、都柿,黨參,五味子等等,簡直就沒有她不懂的,而且在山裡有些動物,我都叫不上名來,平生從未見過,英子卻都能說出來,這是什麼什麼動物,在什麼什麼環境裡生活,以什麼什麼為食,用什麼陷阱可以活捉,我跟胖子聽得大眼瞪小眼,隻能說兩個字:服了。
她們鄂倫春人,都是天生的獵手,鄂倫春這三個字是官方對這個民族的稱呼,也并不太準确,有時候他們也自稱“鄂而春”或者“俄樂春”。
意思是指在林海山嶺中遊蕩的獵鹿之人。
他們長年在小興安嶺的林海之中遊蕩,過着遊牧漁獵的生活,中國剛解放的時候,鄂倫春人全部人口還剩下不到一千人,政府讓他們從生存環境惡劣的深山老林裡出來,過上了定居的生活,但是族人對祖先過的那種遊獵生活,有一種近乎神化般的崇拜和向往,他們信奉薩滿,崇拜大自然,雖然過上了定居的生活,還是要經常性的進山打獵。
沿途無話,咱們書說簡短,衆人曉行夜宿,在原始森林中行了六七日,終于到達了中蒙邊境的黑風口,黑風口的森林密度之大難以形容,深處幾乎沒有可以立足的地方,全是紅松,落葉松,桦樹,白楊等耐寒樹種,地上的枯枝敗葉一層蓋一層,走一步陷一下。
人還好辦,就是馬的自重很大,經常陷住了動不了,我們隻好使出吃奶的力氣連拉帶拽,就這麼走一段推一段的蹭着前進。
也不知最下面的有多少年月了,腐爛的枝葉和陷在裡面而死的野獸,發出一陣陣腐臭的味道。
這種惡臭又混合着紅松和野花的香味,聞起來怪怪的,不太好聞,但是聞多了之後讓人感覺還有點上瘾。
到了黑風口,剩下的事就是我的了,我們找到了一條山谷,這裡應該就是傳說中的野人溝,這裡的外貌沒什麼奇特之處,沒有喇嘛溝那麼猛惡,但是這是隻直觀的感覺,英子說看起來谷裡肯定有大煙泡,務必要看清楚了再下去,陷到大煙泡裡可就出不來了,要想下到野人溝裡,每人必須準備一根大木頭棍子探路,下邊的落葉太深,比沼澤地還厲害,幸好現在不是雨季,否則别想下去。
野人溝屬于大興安嶺山脈的餘脈,兩邊的山勢平緩,整個山谷的走向為南北走向,東西兩側都是山丘,最中間的地方終年受到日照的時間很短,顯得陰氣沉沉,谷中積滿了枯爛的樹葉荒草,除了些低矮稀疏的灌木,沒有生長什麼樹木,出了山谷樹木更稀,原始森林到此為止,再向前兩百多裡就是遼闊的外蒙大草原。
其時已近黃昏,血紅的夕陽挂在天邊,我們登上了山坡,放眼眺望,隻見紅日欲墜,天際全是大片大片的紅雲,整個天空都象被濃重的油彩所染,森林覆蓋的綿延群山,遠處沒有盡頭的大草原都在視野中變得朦胧起來,真是蒼山如海,殘陽似血。
胖子見此美景心懷大暢:“老胡,這景太美了,咱這趟沒白來。
” 我最記挂的就是野人溝裡的古墓,對照《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仔細觀看谷中地形,又取出羅盤辨識八卦方位,心中暗道:“總算是他娘的找對地方了,這谷裡必有貴族的古墓。
” 野人溝,原名“捧月溝”,這裡地勢穩重雄渾,有氣吞萬象之感,一端是草原,另一端和大興安嶺相連,外蒙大草原就如同一片汪洋大海,而捧月溝就似是彙流入海的一條大江。
雖然這裡的風水氣派還不足以埋葬帝王,但是埋個王爺萬戶大将軍之類的大官,那是綽綽有餘了,等到月上中天之時,月光就會為我們指出古墓的方位。
天色漸晚,太陽逐漸沉入了西方的地平線,大森林即将被陰影吞沒,這裡之所以曾經被稱為“捧月溝”,是因為月亮升至山谷正上空的時候,仰面躺在山谷的最深處擡頭去看天空,視覺的餘光會産生一種錯覺,兩側最高的山丘象是兩條巨大的臂膀,伸向天空的明月。
這處穴中的死者取的是日月精璞瑞氣,在我那本祖傳風水書中“天”字一章有詳細解釋,有些字面上的内容雖然看不明白,但是結合實地觀察也不難推測個八九不離十。
如果野人溝裡沒有那麼厚的枯葉爛草覆蓋着,直接就可以找到最中間的位置,可是現在隻有等到晚上月亮升起來,才可以根據天上的月亮方位進行參照,下到谷底的最深處尋找古墓。
主要還是我們人力有限,幹活的時候不能有偏差,否則那工程量可就太大了。
現在距離中夜為時尚早,我們把帳篷紮在山坡的一棵大樹下面,将矮馬栓在樹上,給它喂了草料,點了篝火燒水吃飯,今天晚上的野味是獵狗們捕來的一隻小鹿,這鹿的樣子有些怪,身上有梅花癍,體形不大,長得很不勻稱,後腿粗得異乎尋常,大耳朵沒有角,應該是隻雌的。
英子見獵狗們拖來這隻怪鹿,急忙趕上前去,把鹿身翻過來檢視死鹿的腹部,怪鹿的肚子上血迹殷然,英子又把鹿嘴掰開,象是要尋找什麼東西,最後終于是沒有找到,氣得她狠狠的在鹿身上踢了兩腳,又對那些大獵狗們罵道:“這些熊玩意兒,整天就知道吃,啥也指不上你們這,你們幾個今天誰也不許吃飯” 胖子在一旁瞧得奇怪,便問英子:“大妹子,你找什麼呢?” 英子一邊抽出尖刀給鹿剝皮,一邊回答胖子的問題:“胖哥,你沒見過這種動物吧,這是麝,母麝的肚臍裡有麝香,哎呀媽呀老值錢了,不過這東西賊極了,一瞅見有人要抓它,先一口咬掉自己的肚臍,嚼個稀爛,媽拉個巴子這幾條狗太熊,它們的動作再快點就能得到一塊麝香了。
” 胖子聽了之後,靠着一棵大樹坐下,低着頭彎着腰,向自己的肚子上一下一下的使勁。
我一拍他的腦袋:“你他娘的想什麼呢,你以為你是鹿啊,自己能拿嘴夠得着自己肚臍兒,再說你肚臍兒裡全是泥,不值錢。
” 胖子急了:“胡掰你,我後背有些癢,在樹上蹭兩下,你才是想咬自己的肚臍兒!” 我們倆鬥了幾句嘴,就分頭收拾東西,我去撿幹柴,胖子去幫英子烤肉,我們隻烤了麝的一條後腿就足夠吃了,麝的内髒都喂了那五條大獵犬,英子是刀子嘴豆付心,剛才還說不給這幾條狗吃晚飯,現在又怕它們不夠吃。
另外三條巨獒都高傲的蹲在遠處,根本不拿正眼去看那些搶吃動物肚腸的普通獵犬,英子把麝的兩條前腿分給兩隻獒犬,還有一隻後腿給了體形最大的一隻叫虎子的巨獒。
三個人圍着篝火吃烤肉,英子給了我們每人一把小刀和一個鹽岩制成的小碗,鹿腿就架在火上翻轉着燒烤,用小刀一片一片的片下來,在碗中一擦就有了鹹味,這頓飯吃得很快,我光想着溝裡的古墓,也沒吃出來麝的肉味與普通的鹿肉有什麼區别。
吃完之後,月亮已經升了起來,借着月光可以看到天上的雲流速很快,這說明晚上要起大風了,眼見時候差不多了,就把獵狗都留下看守營地,我們三人各自持着木棍獵槍下到了野人溝裡。
我們每向前走一步,都要先用木棍狠插前面的地面,看看有沒有大煙泡。
野人溝下面的情況比我們預先設想的要好很多,雖然有些地方的落葉都沒了大腿,但是沒有形成大煙泡(枯葉被雨水浸泡腐爛而形成的沼澤),看來要想挖古墓,還得先把蓋在墓穴上的落葉清理掉。
我擡頭看看天上的月亮,又取出羅盤對比,環視山谷的兩側,最後終于把位置确定了下來,這條山谷裡可能有很多古墓,但是最主要的一個,也是最有身份的貴族,他的墓就在我們腳下站立的地方。
插了一根木棒留在這裡做記号,今天先回去好好睡一覺,養足了氣力明天一早就來動手挖掘,這深山老林的,方圓幾百裡也沒有其他人,沒必要偷偷摸摸的晚上幹活。
我一邊往回走一邊給胖子講盜墓的事,既然幹了這行,就應該多了解這些事情,不能光憑力氣傻挖,從我們進山起,我就在不停的給他講。
在中國自古以來,被記載的最早的盜墓事件大約發生在三千年前,那是周朝,三皇五帝,夏候商周的那個周朝,周朝這一時期也分為東周西周兩朝,就是封神演義裡鳳鳴歧山,姜太公等人扶佐的那個王朝,有八百多年的基業,在那個時代裡,共記載了兩次重大的盜墓事件,一次是周幽王的墓被盜,還有一次是商湯墓被盜,幽王墓裡發現了兩具全身赤裸栩栩如生的青年男女屍體,把盜墓賊吓得扭頭就跑,而湯王墓裡掘出一塊大烏龜的殼子,上面刻滿了甲骨文。
胖子說:“老胡你别跟我扯這用不着的,你就說墓裡有沒有鬼?有鬼咱們怎麼對付?還有上次你說的那個什麼鬼吹燈,我聽着怎麼那麼邪呼呢?” 英子說:“啥鬼吹燈啊?是俺們東北說的煙泡鬼吹燈嗎?” 我說:“不是東北的那個,是摸金校尉們的一種迷信行為,其實也不一定沒用,墓室裡的空氣質量不好,如果蠟燭點不着,人進去肯定會中毒而死,這些從科學的角度也可以解釋。
再說古墓裡怎麼可能有鬼?那都是迷信傳說,就算有咱們也不用擔心,我都準備好了黑驢蹄子,糯米之類僻邪的東西了,總之一句話,盜墓就别信邪,要是怕鬼就别盜墓。
” 胖子恍然大悟:“噢,鬧了半天,你讓燕子準備這些東西是為了避邪啊,我還以為你牛逼哄哄的不怕鬼呢,對了,那醋和鳥籠子是幹什麼用的?” 我剛要回答,忽聽山坡上傳來一陣陣獵犬的狂吠,三人都是心中一沉,心想該不會是有什麼野人野獸來襲擊我們的營地了?不過那裡有三隻巨獒,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應該敢來惹麻煩,究竟是什麼東西引得獵狗們亂叫?急忙緊走兩步趕回山坡之上。
回到帳篷旁邊,一幅血淋淋的場景出現在面前,栓在樹上的矮馬不知被什麼猛獸撕咬,整個肚子都破開了,肚腸流了一地,矮馬還沒斷氣,倒在地上不斷抽搐,眼見是不活了。
獵狗們圍在矮馬周圍沖着矮馬狂叫,好象見到了什麼可怕的事物,叫聲中充滿了不安的燥動。
按常理說,馬和狗是好朋友,矮馬的肚腸絕不是狗咬的,那會是什麼野獸做的?三頭巨獒五隻獵犬環繞在左右,竟然沒有抓到行兇的野獸? 環視四周,哪裡有什麼野獸的蹤影,唯有空山寂寂,夜風吹得林中樹葉沙沙亂響,我們握着獵槍的手心裡全已經是冷汗。
馬嘴裡吐着血沫,鼻孔裡還冒着白氣,肚腸雖然流了一地,卻一時半會兒咽不了氣,英子對準馬頭開了一槍,結束了它臨死前的痛苦。
我忽然發現馬的腸子在動,不是出于生理反應的那種抽動,而象是被什麼東西拉向地下,拉扯矮馬内髒的東西就躲在馬屍的下面。
我趕緊把英子往後拉了一步,剛才的情形胖子英子也都見到了,三個人互相看了一眼,腦中均想:“會不會是野人幹的?” 身處野人溝,首先想到的當然是野人,可是野人有這麼大的力量可以撕開馬腹嗎?也許它是用了武器,不過會制作武器的那就不是野人了?看來是野人所為的設想不能成立。
還沒等我們想明白,地上的内髒都被扯到了馬屍底下去了,下面的情況被馬的軀體遮擋完全看不到。
得先把馬的屍體移開,我掂了掂自己手中的獵槍,這種槍比起我十幾年前在喇嘛溝打人熊用的擡牙子可先進多了,不過這種運動氣步槍口徑太小,難以對大型猛獸形成緻命的殺傷。
不過在這種場合,有勝于無,畢竟比燒火棍強多了。
有槍有狗,大夥心裡多少有了些底,于是三人合力推開馬匹的屍體,地上的草叢中,赫然呈現出一個深不見底的地洞。
洞有一個小水桶那麼粗的直徑,成年人想鑽進去不太可能,矮馬的肚腸就是被什麼東西拖進了洞裡,我們剛到的時候,這個洞被草蓋住了,誰也沒有發現,見這附近草長,就把馬拴在了這裡。
在我們下山谷裡尋找古墓的時候,洞裡的家夥突然襲擊,撕開了馬的肚子,獵狗們雖然兇悍絕倫,但是洞口被馬屍遮住,急得亂叫,卻無可奈何。
我用手電向洞裡照了照,黑洞洞的,不知有多深,看看洞壁上的痕迹,做了三年多工兵的經驗這時候派上用場了,幾乎可以肯定,這個洞不是人工的,是某種動物用爪子挖的,而且爪子很鋒利,是個挖洞的好手,要不然怎麼能一下撕破矮馬的腹部,但是究竟是什麼動物,可真就想不出來了,就連對森林了如指掌的英子也連連搖頭,對這樣的動物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我估計這附近還會有其它的洞口,看來這野人溝看似平靜,風景優美,實則暗藏兇險,難怪幾十年前來這盜墓的那一隊人有來無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