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日西月複東 · 2
關燈
小
中
大
方諸的眼裡,一道神光暗了下來,暗至混沌無光,如太初鴻蒙撕不開斬不斷的濃稠窅黑。
歲月于别處都猶為寬宥于他,三十六歲的男子,容貌身姿均隻得二十七八模樣,惟獨那一雙眼睛,是再也回不去了。
倒也并不溷濁,隻是目光總隔膜了什麼,再難有那樣的剔透無僞。
當年的清俊少年将軍,隻像是百年一夢,是别人了。
海市這一聲,将他自恍惚中喚醒過來。
“你到底是長大了。
”他太息着,低聲笑道。
“知道要嫁人,倒比成天喊打喊殺的好。
” 海市凝神看着他,臉容上浮現了疑雲,像是他說的是異國的言語,她聽不懂他。
“心裡若是有了什麼人,便找個空隙銷了軍籍,改回女兒模樣,回霁風館住上一年半載,義父去替你說合。
”他微笑地說。
他亦知道自己忍心,看着眼前那一張天然清豔的面孔神色逐漸哀戚,他隻是微笑着說下去,如少年征戰時候,在沙場上将刀送入敵人胸膛,深一寸,更深一寸,手下分明覺出骨肉劈裂,一拔刀,血霧便要噴濺出來似的。
他卻隻是微笑着說下去。
“即便是王公子弟,也手到擒來。
” 海市眉間似有解不開的鎖,唇畔卻含了一絲凄涼笑意,說得一句“你明知道的,又何必如此。
”就頓住了,像是被一句話生生哽在喉間。
“你睡罷,我回禦前去,一會看不見人,又該發脾氣了。
”他丢下話來,便灑然回身走了,步子不急,卻極大。
兩痕淚,如溶溶月華直墜下來,在青綠鲛绡的衣裾上勾留不住,于滿地霜華上濺落兩點,眼見得又淺了,幹了。
海市直勾勾地望着地上。
月影清輝,平服得恍如一匹無瑕的銀紗緞。
次日,海市随主帥湯乾自一同觐見帝旭。
因海市射殺鹄庫老左菩敦王有功,賞金百兩,上好鐵胎熟藤角弓一張,白隼翎箭一百支。
海市謝了恩,正待退下,殿上忽然發了話。
“慢着,擡起頭來。
”本是得天獨厚不輸少年的清冽明亮嗓音,卻像是常年未校的琴弦,帶出濃濃不耐與倦怠的震顫。
那是帝旭的聲音。
海市猶疑着仰起了臉。
紫宸殿最深最高處,珠玉帳帏攢成神龛樣一處所在,那是帝座。
帝座太深了,日光永遠不能直射。
帝座上的人,也就永遠掩在日影裡,一束沒有面目形容的錦緞而已。
她卻認得站在帝座邊紗帷裡的那個青衣人影。
那個人本是決不随侍上朝的,也虧得他這許多年謹小慎微,霁風館内服侍的皆是信得過的人,黑衣羽林耳目廣布天下,禦前之人更是不敢對外閑話半句。
如今殿下百餘文武官員,已無一人識得他面貌——即便識得,他亦總是侍立于帝座邊的陰影内,仰頭望去,隻有一團青灰的影子。
可是她認得是他。
不必走近,也無須求證,就是斬釘截鐵地知道。
心内牽念的人,不需要看到面目五官,隻要遠遠看見他舉手投足,縱然是千萬人裡,亦能将他分辨出來。
“這孩子生得真俊俏。
”帝座上的人勾起一邊唇角,聲音低如耳語,仿佛不打算讓任何人聽見。
侍立于側的内侍也就不曾聽見似地恭謹低着頭,青色宦官衣裝的廣袖沉沉垂翳,連一絲波紋也無。
靜寂的正殿内忽然輕輕“啪嚓”一聲,百官端然長坐,眼珠卻都不動聲色地向聲音響處瞟去。
昶王滿面晦氣地自懷裡撈出一團濕糟黏膩的黃白絲綿,托在手裡不知怎生處置,更有碎蛋殼和着蛋清流将下來,一邊小黃門趕忙上來接了,另送上濕手巾來,百官看在眼裡均竊竊而笑。
昶王最愛鬥鷹耍猴子把戲,常招江湖藝人進府,一養就是幾年,清晨王府各别院内禽獸飛走,百戲絲竹皆操演起來,比城内教坊還要熱鬧三分。
近來傳聞昶王得了個馴養蒼隼的法子,說是飼主親身孵化蒼隼蛋,養出來的小蒼隼即視飼主如母,通人心意,昶王聽了大喜,便當真孵化起來,聽曲也好,踏青也好,就寝也罷,懷中日常揣着一枚蒼隼蛋,連寵姬也不許近身,說是怕壓着了,傳為京畿一樁笑談。
昶王領有近畿守的閑職,照例是要參加朝議的,昶王府内笙歌中夜,清晨懶起,平時三天倒有兩日托詞感了風邪不來上朝,今日怕是在朝堂上盹着了,不慎壓碎了他懷裡那蒼隼蛋。
海市跪于主帥湯乾自身後,側目看去,不禁悄然展顔而笑,英武中隐隐漾出少年女子的嬌媚來。
昶王讪讪笑着環顧四周,目光向海市這邊掃來,海市自覺失禮,忙低垂了眉眼,盯着地下的紅雀氈。
湯乾自的影子拖得極長地斜斜投在海市眼前紅雀氈上。
武将上殿,禮節與文官長坐之禮不同,隻右膝點地,左手接左膑即可。
海市分明看見那影子擡起
歲月于别處都猶為寬宥于他,三十六歲的男子,容貌身姿均隻得二十七八模樣,惟獨那一雙眼睛,是再也回不去了。
倒也并不溷濁,隻是目光總隔膜了什麼,再難有那樣的剔透無僞。
當年的清俊少年将軍,隻像是百年一夢,是别人了。
海市這一聲,将他自恍惚中喚醒過來。
“你到底是長大了。
”他太息着,低聲笑道。
“知道要嫁人,倒比成天喊打喊殺的好。
” 海市凝神看着他,臉容上浮現了疑雲,像是他說的是異國的言語,她聽不懂他。
“心裡若是有了什麼人,便找個空隙銷了軍籍,改回女兒模樣,回霁風館住上一年半載,義父去替你說合。
”他微笑地說。
他亦知道自己忍心,看着眼前那一張天然清豔的面孔神色逐漸哀戚,他隻是微笑着說下去,如少年征戰時候,在沙場上将刀送入敵人胸膛,深一寸,更深一寸,手下分明覺出骨肉劈裂,一拔刀,血霧便要噴濺出來似的。
他卻隻是微笑着說下去。
“即便是王公子弟,也手到擒來。
” 海市眉間似有解不開的鎖,唇畔卻含了一絲凄涼笑意,說得一句“你明知道的,又何必如此。
”就頓住了,像是被一句話生生哽在喉間。
“你睡罷,我回禦前去,一會看不見人,又該發脾氣了。
”他丢下話來,便灑然回身走了,步子不急,卻極大。
兩痕淚,如溶溶月華直墜下來,在青綠鲛绡的衣裾上勾留不住,于滿地霜華上濺落兩點,眼見得又淺了,幹了。
海市直勾勾地望着地上。
月影清輝,平服得恍如一匹無瑕的銀紗緞。
次日,海市随主帥湯乾自一同觐見帝旭。
因海市射殺鹄庫老左菩敦王有功,賞金百兩,上好鐵胎熟藤角弓一張,白隼翎箭一百支。
海市謝了恩,正待退下,殿上忽然發了話。
“慢着,擡起頭來。
”本是得天獨厚不輸少年的清冽明亮嗓音,卻像是常年未校的琴弦,帶出濃濃不耐與倦怠的震顫。
那是帝旭的聲音。
海市猶疑着仰起了臉。
紫宸殿最深最高處,珠玉帳帏攢成神龛樣一處所在,那是帝座。
帝座太深了,日光永遠不能直射。
帝座上的人,也就永遠掩在日影裡,一束沒有面目形容的錦緞而已。
她卻認得站在帝座邊紗帷裡的那個青衣人影。
那個人本是決不随侍上朝的,也虧得他這許多年謹小慎微,霁風館内服侍的皆是信得過的人,黑衣羽林耳目廣布天下,禦前之人更是不敢對外閑話半句。
如今殿下百餘文武官員,已無一人識得他面貌——即便識得,他亦總是侍立于帝座邊的陰影内,仰頭望去,隻有一團青灰的影子。
可是她認得是他。
不必走近,也無須求證,就是斬釘截鐵地知道。
心内牽念的人,不需要看到面目五官,隻要遠遠看見他舉手投足,縱然是千萬人裡,亦能将他分辨出來。
“這孩子生得真俊俏。
”帝座上的人勾起一邊唇角,聲音低如耳語,仿佛不打算讓任何人聽見。
侍立于側的内侍也就不曾聽見似地恭謹低着頭,青色宦官衣裝的廣袖沉沉垂翳,連一絲波紋也無。
靜寂的正殿内忽然輕輕“啪嚓”一聲,百官端然長坐,眼珠卻都不動聲色地向聲音響處瞟去。
昶王滿面晦氣地自懷裡撈出一團濕糟黏膩的黃白絲綿,托在手裡不知怎生處置,更有碎蛋殼和着蛋清流将下來,一邊小黃門趕忙上來接了,另送上濕手巾來,百官看在眼裡均竊竊而笑。
昶王最愛鬥鷹耍猴子把戲,常招江湖藝人進府,一養就是幾年,清晨王府各别院内禽獸飛走,百戲絲竹皆操演起來,比城内教坊還要熱鬧三分。
近來傳聞昶王得了個馴養蒼隼的法子,說是飼主親身孵化蒼隼蛋,養出來的小蒼隼即視飼主如母,通人心意,昶王聽了大喜,便當真孵化起來,聽曲也好,踏青也好,就寝也罷,懷中日常揣着一枚蒼隼蛋,連寵姬也不許近身,說是怕壓着了,傳為京畿一樁笑談。
昶王領有近畿守的閑職,照例是要參加朝議的,昶王府内笙歌中夜,清晨懶起,平時三天倒有兩日托詞感了風邪不來上朝,今日怕是在朝堂上盹着了,不慎壓碎了他懷裡那蒼隼蛋。
海市跪于主帥湯乾自身後,側目看去,不禁悄然展顔而笑,英武中隐隐漾出少年女子的嬌媚來。
昶王讪讪笑着環顧四周,目光向海市這邊掃來,海市自覺失禮,忙低垂了眉眼,盯着地下的紅雀氈。
湯乾自的影子拖得極長地斜斜投在海市眼前紅雀氈上。
武将上殿,禮節與文官長坐之禮不同,隻右膝點地,左手接左膑即可。
海市分明看見那影子擡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