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盛筵難再
關燈
小
中
大
不罰六叔罷。
”座中又是一片笑聲,皇帝直笑得透不過氣來,撫膺道:“那就不罰他,教他背詩。
”皇後笑道:“到頭來,還是我們阿元的面子大。
” 定梁想了想,清清嗓子誦道:“維士與女,伊其相谑,贈之以勺藥。
”皇帝道:“聽聽,小小年紀,便知投桃報李行徑了。
” 笑語聲中,湊在太子妃身邊的皇孫睜着一雙烏黑清澈的小眼睛,好奇的打量着一直靜坐微笑的阿寶,問道:“你是誰?我認識趙娘子,不認識你。
你也是我爹爹的嫔禦嗎?”阿寶微笑,彎腰低頭,柔聲答道:“可是妾認得阿元,阿元的竹馬,還是妾還給郡王的呢。
”皇孫想了想,突然一轉身拱頭鑽進了太子妃懷中,太子妃摟着他,笑道:“阿元和生人說不上兩句話,還是會害羞呢。
”見阿寶一臉既憐且愛的神情,又笑道:“聽說你身上也大安了。
你這麼喜歡,也着緊自己養一個,阿元也多個伴兒。
” 遊戲輪回,最終至皇後處,卻也亦是一株含苞芍藥。
内臣因适才和定梁開了個玩笑,此時卻不免有些為難,低聲提醒道:“娘娘,這個是……”皇後笑道:“這是寶妝成。
”展卷果然,坐在一旁的皇帝倒是微感驚訝,道:“朕倒不知道你在這上頭還做過些學問。
”皇後但笑不答,誦道:“下有芍藥之詩,佳人之歌。
桑中衛女,上宮秦娥。
”直至宴上衆人又開始歡飲暢談,才側首低聲笑道:“陛下為妾簪的第一朵花,妾怎麼會忘記?”皇帝一怔忡,眼看皇後精心妝飾過的容顔,春光明媚下,翠钿閃耀中,眼尾亦現細細紋路。
不知思及何處,半晌才恍若有亡道:“卿卿,離那時也有三十一年了罷。
”皇後笑道:“沒有那麼久,是二十八年。
”皇帝歎道:“不查一俯仰間,半生已過。
”看了看皇後,微現歉意,道:“近來國是冗繁,不免冷落了皇後,等過了這陣子閑下來,朕好好陪陪皇後。
”皇後溫和笑道:“好。
” 日且西沉,花如雨墜。
衆人盡興,各自傾倒于錦茵繡幕,亂紅飛絮之中,皇帝忽然感歎道:“這才像是一家人的模樣,總是能夠這樣該有多好。
”皇後微笑不語,皇帝問道:“說出這樣話來,朕是不是老了?可是朕今日心裡真是欣慰。
”皇後搖頭笑道:“陛下不老,老了的是妾。
”皇帝道:“你剛過四十的人,比朕年少得多,這話又算什麼道理?”皇後笑道:“妾是女人,不一樣的。
”皇帝不再接話,眼看盛筵,沉默了半晌,忽道:“前人言,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又說,後之視今,尤今之視昔。
這兩句話大概便可将前、今、後三世的情愫都涵蓋了。
” 皇後微笑道:“這些文人話多少有些酸意,妾倒隻知道一句俗語,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陛下想也是乏了,妾也乏了,我們就這麼散了吧?”皇帝點頭道:“随你的意思。
” 皇後随皇帝避席,中途分道,各還本宮。
餘人陸續離散,禦苑内,夕陽中,人去春空,空餘蔥茏嘉樹,狼藉殘紅。
與會人極娛遊,亦多覺疲憊,還宮還家後各自安睡。
誰也未曾料想,夜深人靜時,杳杳鐘聲忽起。
阿寶夢覺,披衣起身,詢問道:“出了什麼事了?” 宮人也早聞鐘聲,出閣後片刻跌跌撞撞折返,慌亂幾乎不能自持,口齒不清彙報道:“顧娘子,太子殿下閣中恰遣人來。
”一年少内侍入室,跪地禀告道:“殿下要臣告知顧娘子,是皇後殿下崩逝了。
” 阿寶雙瞳仁陡然收縮,一身出了一層鳔膠一樣的黏膩冷汗。
少年内侍擡起頭來,問道:“娘子可還記得臣,殿下派臣帶給娘子一封信。
” 阿寶道:“我記得你。
你替我給你主上帶句話,銅山崩,洛鐘應。
如此開場,如何了局?”
”座中又是一片笑聲,皇帝直笑得透不過氣來,撫膺道:“那就不罰他,教他背詩。
”皇後笑道:“到頭來,還是我們阿元的面子大。
” 定梁想了想,清清嗓子誦道:“維士與女,伊其相谑,贈之以勺藥。
”皇帝道:“聽聽,小小年紀,便知投桃報李行徑了。
” 笑語聲中,湊在太子妃身邊的皇孫睜着一雙烏黑清澈的小眼睛,好奇的打量着一直靜坐微笑的阿寶,問道:“你是誰?我認識趙娘子,不認識你。
你也是我爹爹的嫔禦嗎?”阿寶微笑,彎腰低頭,柔聲答道:“可是妾認得阿元,阿元的竹馬,還是妾還給郡王的呢。
”皇孫想了想,突然一轉身拱頭鑽進了太子妃懷中,太子妃摟着他,笑道:“阿元和生人說不上兩句話,還是會害羞呢。
”見阿寶一臉既憐且愛的神情,又笑道:“聽說你身上也大安了。
你這麼喜歡,也着緊自己養一個,阿元也多個伴兒。
” 遊戲輪回,最終至皇後處,卻也亦是一株含苞芍藥。
内臣因适才和定梁開了個玩笑,此時卻不免有些為難,低聲提醒道:“娘娘,這個是……”皇後笑道:“這是寶妝成。
”展卷果然,坐在一旁的皇帝倒是微感驚訝,道:“朕倒不知道你在這上頭還做過些學問。
”皇後但笑不答,誦道:“下有芍藥之詩,佳人之歌。
桑中衛女,上宮秦娥。
”直至宴上衆人又開始歡飲暢談,才側首低聲笑道:“陛下為妾簪的第一朵花,妾怎麼會忘記?”皇帝一怔忡,眼看皇後精心妝飾過的容顔,春光明媚下,翠钿閃耀中,眼尾亦現細細紋路。
不知思及何處,半晌才恍若有亡道:“卿卿,離那時也有三十一年了罷。
”皇後笑道:“沒有那麼久,是二十八年。
”皇帝歎道:“不查一俯仰間,半生已過。
”看了看皇後,微現歉意,道:“近來國是冗繁,不免冷落了皇後,等過了這陣子閑下來,朕好好陪陪皇後。
”皇後溫和笑道:“好。
” 日且西沉,花如雨墜。
衆人盡興,各自傾倒于錦茵繡幕,亂紅飛絮之中,皇帝忽然感歎道:“這才像是一家人的模樣,總是能夠這樣該有多好。
”皇後微笑不語,皇帝問道:“說出這樣話來,朕是不是老了?可是朕今日心裡真是欣慰。
”皇後搖頭笑道:“陛下不老,老了的是妾。
”皇帝道:“你剛過四十的人,比朕年少得多,這話又算什麼道理?”皇後笑道:“妾是女人,不一樣的。
”皇帝不再接話,眼看盛筵,沉默了半晌,忽道:“前人言,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又說,後之視今,尤今之視昔。
這兩句話大概便可将前、今、後三世的情愫都涵蓋了。
” 皇後微笑道:“這些文人話多少有些酸意,妾倒隻知道一句俗語,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陛下想也是乏了,妾也乏了,我們就這麼散了吧?”皇帝點頭道:“随你的意思。
” 皇後随皇帝避席,中途分道,各還本宮。
餘人陸續離散,禦苑内,夕陽中,人去春空,空餘蔥茏嘉樹,狼藉殘紅。
與會人極娛遊,亦多覺疲憊,還宮還家後各自安睡。
誰也未曾料想,夜深人靜時,杳杳鐘聲忽起。
阿寶夢覺,披衣起身,詢問道:“出了什麼事了?” 宮人也早聞鐘聲,出閣後片刻跌跌撞撞折返,慌亂幾乎不能自持,口齒不清彙報道:“顧娘子,太子殿下閣中恰遣人來。
”一年少内侍入室,跪地禀告道:“殿下要臣告知顧娘子,是皇後殿下崩逝了。
” 阿寶雙瞳仁陡然收縮,一身出了一層鳔膠一樣的黏膩冷汗。
少年内侍擡起頭來,問道:“娘子可還記得臣,殿下派臣帶給娘子一封信。
” 阿寶道:“我記得你。
你替我給你主上帶句話,銅山崩,洛鐘應。
如此開場,如何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