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大都耦國
關燈
小
中
大
顧思林慢慢退了回去,一反常态,并不等太子發話,便自己坐了下來。
無邊無垠的暗夜,沉沉地堆積在窗外,逼迫着廳内幾點搖晃的燈燭,便如同瀚海中的孤舟一般。
若是站在長州城頭,此刻還可以聽見敲擊金柝的聲音,看到營中的萬點軍火,那種别樣的繁華,能夠讓最璀璨的星空都黯然失色。
北地的長風朗朗飒飒,一鼓作氣,從雁山之北襲來,那風中帶着草場,沙土和戰馬的氣味,在那下面,還隐隐氤氲着一線微酸微腥,除了他,誰也聞不出來。
那是鮮血的味道,來自虜寇,也來自帳中這些負羽從軍的大好兒郎。
大戰過後,當戰士和敵人的屍體被分開移走,他們的鮮血卻早已混流,一同深深滲入戰場的沙土和草根下,在某一個風起的日子,再被裹挾着送回數百裡外的長州城頭。
如果那風再積存得厚些,能夠吹過長州,吹過承州,吹進關内,這些埋骨塞外的将士們或者就可以回家一看,看看他們滿頭白發的高堂,看看他們新婚紅顔的妻子,看看他們總角稚弱的嬌兒。
京城中不會有那樣的風,能夠穿越絕壁荒漠,送來萬裡之外的氣息。
京城中的風,隻能揚起弱柳,翻動華蓋,将飄零的落花送入禦溝。
隻有想象自己的戰麾被那長風獵獵振起,想象自己的眼前是城下的驕兵悍将,厲馬金戈,顧思林的心才能稍稍平靜下來。
然而當他睜開了眼睛,面前還隻是那四五盞孤燈,燈下太子無語打量着自己,那樣眼神就同他的母親一模一樣。
這實在是兩張太過肖似的面龐,玉碾就,雪堆成,眉目如畫,眼波如流。
所以當時那個方及笄的少女,當和風吹動她澹澹碧色輕衫時,當春陽耀亮她眉間兩頰新鮮的鵝黃時;有一個十七歲的少年不禁投過了驚鴻一瞥的目光,那其中滿是無法壓抑的驚喜和豔慕。
顧思林記得如此清楚,那真的半分都無關乎她顯赫的家世,而純粹隻是給佳人的禮贊。
十七歲的甯王殿下,名鑒,上之三子,貴妃陳氏所出,與顧玉山的獨子私交甚笃。
這實在是兩張太過肖似的臉龐,所以才讓當今的皇帝陛下多銜恨了這麼許多年。
一樣含疑抱怨的目光,在二十年後,又從自己另一個至親的眼中投了過來。
二十年,不夠滄海移為桑田,卻能将人心煉做鐵石,讓摯友翻成仇雠,把最真誠的誓言化為最拙劣的笑話。
那時候,站在南山巅上,從來不會想到今天竟會是這樣,如果雨落真能上天,江海真能逆流,自己會否重新再選擇一次?如果當初讓妹妹嫁給她心愛的那個人,顧家是否也一樣能夠将他扶上儲君的寶座,讓妹妹也一樣能夠從王妃,成為太子妃,成為皇後,最後成為太後?如果是那樣,他們的太子會不會從落地起就受到萬般寵愛,成為真正的天之驕子;而不是帶着一身傷痕,在深夜裡狼狽的坐在此處,小心翼翼地斡旋于君臣之間?如果是那樣,這天下會不會真的便能夠君有禮,臣盡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如果是那樣,顧氏的榮華,是不是也能和蕭氏的江山一樣久長?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
顧思林終于開了口:“殿下本應該有個嫡親哥哥的。
”定權的目光突然灼灼的投向了顧思林,面色卻突然白得駭人。
顧思林不敢去看他,低聲道:“先皇後嫁入甯王府的第二年,肅王也悄悄納了個侍婢,雖然沒有給她側妃的名份,卻有系臂之寵。
”定權不知他究竟要說什麼,一時隻覺背上的傷,無論動與不動都是痛得發僵,心中也莫名煩躁起來,想開口催促,卻又硬生生按捺了下去。
隔了良久才聽顧思林接着說道:“先皇後在室時,素來與她最親善,同行同止,如姊妹一般,最後卻并沒有把她列在随嫁的侍媵當中。
直到一年之後,我才明白了其中的緣故。
”定權愣了半晌,方将這兩句話的因果關聯在了一起,一股懼意隐隐從心底的最深處升騰了起來,不安地向前挪了挪身子,顫聲問道:“皇後……母親緣何要這麼做?”顧思林卻并沒有答他的話,低頭道:“皇初四年的元月,甯王妃有娠。
這于甯王是錦上添花的喜事,因為到三月裡,先帝就囚了肅王,雖然還沒有旨意,可是天下人都知道,将來的太子必定是甯王無疑了。
” 定權突然喊了一聲:“舅舅!”沒
無邊無垠的暗夜,沉沉地堆積在窗外,逼迫着廳内幾點搖晃的燈燭,便如同瀚海中的孤舟一般。
若是站在長州城頭,此刻還可以聽見敲擊金柝的聲音,看到營中的萬點軍火,那種别樣的繁華,能夠讓最璀璨的星空都黯然失色。
北地的長風朗朗飒飒,一鼓作氣,從雁山之北襲來,那風中帶着草場,沙土和戰馬的氣味,在那下面,還隐隐氤氲着一線微酸微腥,除了他,誰也聞不出來。
那是鮮血的味道,來自虜寇,也來自帳中這些負羽從軍的大好兒郎。
大戰過後,當戰士和敵人的屍體被分開移走,他們的鮮血卻早已混流,一同深深滲入戰場的沙土和草根下,在某一個風起的日子,再被裹挾着送回數百裡外的長州城頭。
如果那風再積存得厚些,能夠吹過長州,吹過承州,吹進關内,這些埋骨塞外的将士們或者就可以回家一看,看看他們滿頭白發的高堂,看看他們新婚紅顔的妻子,看看他們總角稚弱的嬌兒。
京城中不會有那樣的風,能夠穿越絕壁荒漠,送來萬裡之外的氣息。
京城中的風,隻能揚起弱柳,翻動華蓋,将飄零的落花送入禦溝。
隻有想象自己的戰麾被那長風獵獵振起,想象自己的眼前是城下的驕兵悍将,厲馬金戈,顧思林的心才能稍稍平靜下來。
然而當他睜開了眼睛,面前還隻是那四五盞孤燈,燈下太子無語打量着自己,那樣眼神就同他的母親一模一樣。
這實在是兩張太過肖似的面龐,玉碾就,雪堆成,眉目如畫,眼波如流。
所以當時那個方及笄的少女,當和風吹動她澹澹碧色輕衫時,當春陽耀亮她眉間兩頰新鮮的鵝黃時;有一個十七歲的少年不禁投過了驚鴻一瞥的目光,那其中滿是無法壓抑的驚喜和豔慕。
顧思林記得如此清楚,那真的半分都無關乎她顯赫的家世,而純粹隻是給佳人的禮贊。
十七歲的甯王殿下,名鑒,上之三子,貴妃陳氏所出,與顧玉山的獨子私交甚笃。
這實在是兩張太過肖似的臉龐,所以才讓當今的皇帝陛下多銜恨了這麼許多年。
一樣含疑抱怨的目光,在二十年後,又從自己另一個至親的眼中投了過來。
二十年,不夠滄海移為桑田,卻能将人心煉做鐵石,讓摯友翻成仇雠,把最真誠的誓言化為最拙劣的笑話。
那時候,站在南山巅上,從來不會想到今天竟會是這樣,如果雨落真能上天,江海真能逆流,自己會否重新再選擇一次?如果當初讓妹妹嫁給她心愛的那個人,顧家是否也一樣能夠将他扶上儲君的寶座,讓妹妹也一樣能夠從王妃,成為太子妃,成為皇後,最後成為太後?如果是那樣,他們的太子會不會從落地起就受到萬般寵愛,成為真正的天之驕子;而不是帶着一身傷痕,在深夜裡狼狽的坐在此處,小心翼翼地斡旋于君臣之間?如果是那樣,這天下會不會真的便能夠君有禮,臣盡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如果是那樣,顧氏的榮華,是不是也能和蕭氏的江山一樣久長? 人生如棋,落子無悔。
顧思林終于開了口:“殿下本應該有個嫡親哥哥的。
”定權的目光突然灼灼的投向了顧思林,面色卻突然白得駭人。
顧思林不敢去看他,低聲道:“先皇後嫁入甯王府的第二年,肅王也悄悄納了個侍婢,雖然沒有給她側妃的名份,卻有系臂之寵。
”定權不知他究竟要說什麼,一時隻覺背上的傷,無論動與不動都是痛得發僵,心中也莫名煩躁起來,想開口催促,卻又硬生生按捺了下去。
隔了良久才聽顧思林接着說道:“先皇後在室時,素來與她最親善,同行同止,如姊妹一般,最後卻并沒有把她列在随嫁的侍媵當中。
直到一年之後,我才明白了其中的緣故。
”定權愣了半晌,方将這兩句話的因果關聯在了一起,一股懼意隐隐從心底的最深處升騰了起來,不安地向前挪了挪身子,顫聲問道:“皇後……母親緣何要這麼做?”顧思林卻并沒有答他的話,低頭道:“皇初四年的元月,甯王妃有娠。
這于甯王是錦上添花的喜事,因為到三月裡,先帝就囚了肅王,雖然還沒有旨意,可是天下人都知道,将來的太子必定是甯王無疑了。
” 定權突然喊了一聲:“舅舅!”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