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舍内青州

關燈


    ”張陸正微微愣了片刻,情知話已出口,便再沒有回頭之路,索性高聲道:“臣知道。

    ”皇帝道:“你這裡面太子幹預了司法,可有證據?”張陸正道:“是。

    ”說罷又從袖筒中抽出了一張素箋,由陳謹送到皇帝手中,皇帝隻掃了一眼,臉色也變了,一把便将那張紙攥成一團,摔到階下,道:“太子自己看吧。

    ” 定權默默走過去将那紙團拾起,慢慢展開,卻見果然是自己在會審前給張陸正寫過的一張便箋:“依此名目,後日一過,必使江帆遠去,百舟皆沉。

    汝可密密告知各部諸人等。

    此事務密,不可出錯。

    切切。

    閱後付炬。

    ”雖不曾用印,但那一筆鑿金屈鐵的金錯刀,一望便是自己的,白紙黑字,如何抵賴?心中最先想起的,卻竟然是盧世瑜曾經教過自己的幾句典故:“獄中無系囚,舍内無青州。

    假令家道惡,腹中不懷仇。

    ”一時惡心,便将那紙抛在了地下。

     心底既分辨不出究竟是驚怕、悲涼、絕望、嫌惡還是憤恨,諸此種種,交雜在一處,反到平靜下來了,隻是默念道:“不過如此。

    ”默默看了顧思林一眼,輕輕搖了搖頭。

    走到殿前,自拔了簪管,将頭上戴的遠遊冠向地下一掼,也不叩首,站立道:“陛下之前有旨,道要治臣的罪。

    臣已安心等了七八日了。

    今日陛下若還是不忍當廷下旨,便容臣回去稍事準備。

    ”說罷轉身便朝外走。

    皇帝見他如此行動,不由斷喝了一聲:“蕭定權!” 定權遲疑停步,卻并未回首,隻道:“臣在。

    ”皇帝卻一時也不知當說些什麼,望向他的目光中竟有了幾分憐憫,忽然記起他極小的時候,守在王府門口,見進來的不是舅舅,而是自己,便會轉身跑開,那背影和今日并無兩樣。

    半晌方開口問道:“你還有什麼話要說?”定權心中想笑,張了兩次嘴卻終也沒有笑出來,隻道:“臣……無話可說。

    ”亦不去理會一旁低頭顫抖的張陸正,快步走出了殿門。

     皇帝将那本奏呈狠狠甩到案上,道:“退朝!”衆臣早已看得呆了,聽有司喊了兩遍才如夢初醒。

    顧思林亦想随衆行禮,方一起身,便覺膝頭酸軟,一趔趄便跪坐在了地下。

    皇帝歎氣吩咐陳謹道:“你叫将軍留下。

    朕還有話要跟他說。

    ” 定權一腳深,一腳淺,雖行堅壁禦道,卻如踏泥中。

    更兼胸臆間煩悶難當,走到嘉隅門外,終是忍不住倚門大吐起來。

    早上并未吃什麼東西,此刻吐的皆是膽汁,嘴中隻覺酸苦難當。

    吐完着手擦了一把眼睛,才覺得慢慢清楚了下來。

    回首望了望身後,隻見百官都已散朝,卻積聚在那裡不再前行。

    定權亦無心去察看二王在否,強撐了全身的氣力,拂袖去了。

     直到登上了轺車,才覺渾身酸軟難當,既坐不穩,索性便倚在了車廂一角。

    又覺玉帶礙事,索性三兩把扯了下來,擲到一旁。

    昨夜被喚入宮,隻道是為了今日朝會便宜,心中便已覺得怪異,直到此時方全然明白了。

    皇帝先以謠歌之事,引自己入彀,再叫大理寺查出通敵弊情來,逼得顧思林不得不上表請辭,待辭表一上,順水推舟又應允了時,自已已經不能再說話了。

    緊接着翻出舊案,便是向衆臣擺明了要廢太子。

    臣工奸猾,連張陸正都見風變節,遑論他人?顧思林身在京中,到底離長州隔了千裡,就算事先有些安排,自己這邊什麼都做不了,就趁着這朝局不明,猶疑觀望的時候,新任的主将便有機會一步步将顧氏的舊部替換掉了。

     定權微微歎了口氣,閉上了眼睛,隻覺這樣倚靠着,便無比安然。

    心中隻願這車,一生一世都不要停止才好,一生一世都靠在這裡,就不用再去面對那些人,那些事。

    不用再去見顧思林,自己如何還有臉再去見他?“舅舅放心,此事我已辦得妥妥貼貼了。

    ”“舅舅,此事無論如何,我俱會一力咬牙擔待。

    ”定權突然冷笑出聲,卻原來自己的這副肩上,能擔當的究竟也隻有這麼許多。

     雖則定權一輩子再不想下車,車子也終有行到的時候。

    周午見定權回來,神色難看,忙追上去問道:“殿下怎麼不戴帽子?還有帶子哪裡去了?殿下,出了什麼事了?”定權口氣卻溫和得很,隻道:“出了些事,你别問了。

    ”徑自回了自己正寝,方進宮門來,見夕香手托銅盤,其中是盥洗的殘水,見了了自己連忙行禮,心裡一動,皺眉問道:“顧娘子才起麼?”夕香行禮道:“是。

    顧娘子昨夜一夜沒睡好,今日便起得晏了。

    ”定權點頭道:“你叫她先不必梳妝,我便要過去。

    ”夕香方覺奇怪,定權卻已經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