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半面檀郎

關燈
西府的内侍騎了快馬,跑了兩三條街,終是截住了一路走馬觀花的許昌平。

     許昌平整頓衣衫,再度施施然入閣,微微一笑,四下裡稍一環顧,朝定權行禮道:“臣拜見殿下。

    ”定權這回倒沒有起身,隻是擡了擡手讓座道:“許主簿請吧。

    ”許昌平亦不再推脫,道了聲謝便撩袍坐了,問道:“殿下召回臣,可有令旨?”定權着人将奁中紙條交給許昌平,笑問道:“如此舉動,主簿沒有異議罷?” 那是一張尋常紙箋,其上隻有寥寥數字,前無台頭,後無落款,無章無印,許昌平面上卻微微改變了顔色,喃喃自語道:“金錯刀?” 定權笑道:“許主簿果然博識。

    ”許昌平搖頭道:“實在是殿下文翰名噪天下,今日始得瞻仰,臣不勝榮幸。

    ”将那字條親手奉還定權,方道:“臣并無異議。

    ” 定權嘴角一揚,微微笑道:“既如此。

    便請借許主簿慧眼一觀——中書省的空缺,陛下究竟會推舉何人?” 他問得直白,許昌平也答得直白:“依臣之淺見,陛下大概是誰人都不想用了,殿下以為然否?” 定權嘴角輕輕抽搐了一下,道:“願聞其詳。

    ” 許昌平道:“臣此語有謗君之嫌,先請恕罪。

    李江遠一獄,于世人眼中,起于帝師,興于法司,其利盡歸于殿下。

    豈不知本朝鞫谳之嚴,遠甚從前。

    李柏舟身處高位,又在議貴之列。

    此事若不得陛下默許,縱然網羅編織再嚴密謹慎,又焉得最終成獄?” 定權仍然不置可否,接着問道:“今上英主,光明燭照,依主簿所言,何以會容許臣子弄權,以蔽天聽?” 許昌平道:“陛下所為無非二字,集權而已。

    ” 定權心下一驚,擊案低聲呵斥道:“你大膽!” 許昌平面色不改,離座跪倒,正色道:“聽者若非藐藐,言者則必諄諄,臣雖鄙陋,此行亦有置死生于度外之覺悟。

    請殿下容臣禀報完畢,再發落亦不遲。

    ” 定權默視他良久,舉手示意,閣中侍者盡皆無聲退下。

    方開口道:“孤此處并無洞開之水亭,亦無劃灰之火箸,效不得李宋故事,還請主簿慎言。

    ” 許昌平略笑笑,以示知情,道:“殿下母舅顧氏一門,簪纓舊族,三朝親貴。

    國舅自先帝皇初末年始即以樞部尚書的身份辍部務提督京營,定新年後又以長州都督的身份鎮守長州,以禦外虜。

    雖近年陛下分将分兵,國舅掣肘甚多,但軍中舊部仍為可觀。

    長州乃本朝北門鎖鑰,襟山帶河,國舅鎮于彼,進可擊虜,退可守城。

    勢重權危,世人共識。

    ”說到此處,突然轉口問道:“臣數年前曾到過長州一次,登危城深池而望大漠弓月,乘萬裡長風,似可想見正正之旗,堂堂之陣。

    不知殿下鶴駕可曾至于彼方?” 定權哼了一聲,道:“生于深宮,成于婦人之手,孤便是實例。

    我連京師都不曾出過,何況邊陲重鎮?” 他面色悻悻,許昌平隻作未察,幹咳了一聲接着說道:“而李氏其人,出自高門,又是當年科舉中的探花。

    起初以文官領軍職,其後又以軍職轉樞部,樞部轉吏部,終至入相。

    與舊貴相較,自屬後起新秀,然朝中軍中兩頭勾引,又與齊藩絲連不斷,陽奉陰違,首鼠兩端,把持省内,使參知平章皆同虛設,全賴部中吏刑二衙與之抗衡,隻是如此一來,又使政令難行,雖天子诏敕,不免屢成虛空。

    ” 他擡頭看了定權一眼,右手按了按膝蓋,方冷笑道:“外有強将,内有強相,卧榻之側,酣眠虎狼,殿下如處其位,可能得一夕安寝?” 定權目視遠方,良久方擡手道:“主簿起來說話。

    ” 許昌平站起身來,大略整了整身上服裝,走到定權身後道:“陛下欲除李氏,效周天子直掌六卿以抗外強之念,想來并非起自這一二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