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停雲霭霭
關燈
小
中
大
定權退到外殿,卻不知此日内皇帝是否還會宣召。
留在晏安宮中隻怕既惹皇帝氣惱,自家也會大不痛快。
進退為難,遂暫回了本該是東宮所在的延祚宮。
延祚宮居于晏安宮東南,臨着宮牆,又正夾在内廷和外廷之間。
定權自七歲始正式出閣讀書,直到十六歲元服婚禮之前俱是住在此處,此後因宮室毀損,興土木大肆修葺,他便移居西苑,初時隻說是從權暫住,工程卻拖延了些時日,他在西苑已經住慣,兩年前修繕完成,皇帝既無旨意叫他移回,他自然也樂得不提此節,然而東宮卻也并沒有再改作他用,除筵講時在前殿見見佐官,寝宮便就此空了出來。
衆人為便利計,平素便稱西苑為西府,此處為東府。
因未料太子節下駕臨,宮中隻有不多幾個年老内侍看守。
幾人臨時攏火烹茶,四下尋找屏風截間,一時忙亂得手腳皆無可安放處。
定權一為今日确是起得略早了些,一為适才并沒有吃好,此刻也不待更衣,随意用了幾口他們不知何處取來的酥蜜食,便和衣倚在塌上歇息,迷迷糊糊也便睡了過去。
迷蒙中似又見到一張熟悉面龐,臻首蛾眉,鳳目朱唇,兩頰貼着金箔剪成的花钿,懷中抱了一個小小嬰兒,望着他展唇一笑,那靥上的花钿随那笑容幽幽一明,旋即便又熄滅了,人也在一時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四顧茫茫,空留一片死灰般的夢境,夢中亦明知自己在做夢,仍忍不住想放聲大哭,卻又無論如何哭不出聲音來。
待得驚悸萬分睜開眼時,方發覺側身而卧,渾身上下已經冰涼,四肢也麻木了,起身走到窗前望了望殿外,天上竟已飄起了星星小雪,隻是不知究竟睡了多久,亦看不出是什麼時辰。
初睡起身,隻覺得心驚肉跳,頭腦也是昏昏沉沉,想起适才所夢,心内複又惆怅無限。
呆呆立了半晌,方回過神來,欲開口吩咐内侍進來煎茶,忽聞殿外有人問道:“殿下可是在此處?” 話音一落,便聽橐橐腳步聲漸近,入得殿内,卻是皇帝身邊的常侍王慎。
王慎見了他,忙上前道:“殿下叫臣好找。
陛下口敕,命殿下速去晏安宮。
”定權忙問道:“可知道是為了什麼事?”王慎看他一眼,低聲作難道:“詳細□臣并不清楚,隻是适才在看公文,便問起殿下來,說有話要殿下回。
”定權無法,隻得跟随着王慎出了宮門。
氣候尚未寒透,細雪如雨,觸地便融,墀上階上,皆是一片陰濕。
一路望天,已成鐵青之色,霭霭重雲直壓到了大殿正脊的鸱吻上,隻教人覺得喘不過氣來。
定權忽然問道:“現在是什麼時辰了?”王慎答道:“已經快交巳時了。
”定權強忍着頭疼,又問道:“齊王也在陛下那裡?”王慎一愣,方道:“兩位親王當是在皇後殿中。
”走了兩步,終是又忍不住囑咐他道:“殿下見陛下,不論有何事,節下千萬不要任性才是。
”他這話也是定權從小便聽到大的,此刻點點頭,再不複多問,隻是默默前行。
清遠殿的側殿是皇帝日常處理政務的所在,定權由王慎侍奉整肅儀容,入到殿内,朝皇帝行禮報道:“臣恭請陛下聖安。
”皇帝正抓着一份奏呈,并不理會他。
定權半日不聞皇帝叫起,便擡首又叫了一聲:“陛下?”皇帝手一揚,那奏呈滴溜溜的便橫飛了下來,撞在定權膝下,接着又是幾份,逐一擲到了禦案底下。
皇帝見他隻是長跪,面上略無表情,指着王慎向他冷笑一聲道:“你自己不動手,卻還要你的阿公替你效勞不成?”他莫名發難,定權心中已微有不滿,回答道:“這是省部直遞陛下的奏表,陛下沒有旨意,臣豈敢逾權?既有陛下敕,臣冒死僭越便是。
”将腳下幾封奏呈拾起,逐一展開,先慣例看所署府衙官号,次看題為某某事,卻發覺奏事者竟是幾個不熟識的禦史名字,參劾的都是現任刑部尚書杜蘅,皆以數日前決獄時推恩赦免了無幹緊要的兩名輕罪官吏為事由。
方忖度着辯解應對之辭,赫然又見一奏呈内一句寫道:“衡托仰庇于重華,素日少加自檢,去歲即以嚴刑律為由,罪李氏三族,言路紛紛,以為濫刑。
謂某弄三尺當于掌股,視國法則如無物。
如是種種情由,唯願陛下明察慎審雲雲。
”重華兩字雙關,用得實在惡毒,定權心中凜然一驚,方曉得醉翁之意并非在酒,推赦之事不過是做破題之用,不由暗暗冷笑,思忖了片刻打定主意,合上了本子,慢慢整理整齊,示意王慎取回奉還。
隻聞頭頂皇帝森嚴發問:“此事緣何未見三法司的上報?朕欲清查此事,今年冬審你也參與了,你怎麼說?”定權答道:“陛下無須費勞神去查——今年熱審前此二人便曾向臣請托,刑書辦理此事,這是臣的授意。
”皇帝不想他回答得如此幹脆,反倒愣了片刻,方點了點頭,道:“你且将手伸出來。
”定權不解他此意為何,略略移袖,将雙手展于膝頭,皇帝也不去看,隻待了半日方笑道:“難怪你的膽子這麼大,原來是拳也有這麼大。
” 此語一出,滿殿皆驚,王慎更是急得不知當用什麼言語來開解,下死命盯着定權,卻見他肩
留在晏安宮中隻怕既惹皇帝氣惱,自家也會大不痛快。
進退為難,遂暫回了本該是東宮所在的延祚宮。
延祚宮居于晏安宮東南,臨着宮牆,又正夾在内廷和外廷之間。
定權自七歲始正式出閣讀書,直到十六歲元服婚禮之前俱是住在此處,此後因宮室毀損,興土木大肆修葺,他便移居西苑,初時隻說是從權暫住,工程卻拖延了些時日,他在西苑已經住慣,兩年前修繕完成,皇帝既無旨意叫他移回,他自然也樂得不提此節,然而東宮卻也并沒有再改作他用,除筵講時在前殿見見佐官,寝宮便就此空了出來。
衆人為便利計,平素便稱西苑為西府,此處為東府。
因未料太子節下駕臨,宮中隻有不多幾個年老内侍看守。
幾人臨時攏火烹茶,四下尋找屏風截間,一時忙亂得手腳皆無可安放處。
定權一為今日确是起得略早了些,一為适才并沒有吃好,此刻也不待更衣,随意用了幾口他們不知何處取來的酥蜜食,便和衣倚在塌上歇息,迷迷糊糊也便睡了過去。
迷蒙中似又見到一張熟悉面龐,臻首蛾眉,鳳目朱唇,兩頰貼着金箔剪成的花钿,懷中抱了一個小小嬰兒,望着他展唇一笑,那靥上的花钿随那笑容幽幽一明,旋即便又熄滅了,人也在一時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四顧茫茫,空留一片死灰般的夢境,夢中亦明知自己在做夢,仍忍不住想放聲大哭,卻又無論如何哭不出聲音來。
待得驚悸萬分睜開眼時,方發覺側身而卧,渾身上下已經冰涼,四肢也麻木了,起身走到窗前望了望殿外,天上竟已飄起了星星小雪,隻是不知究竟睡了多久,亦看不出是什麼時辰。
初睡起身,隻覺得心驚肉跳,頭腦也是昏昏沉沉,想起适才所夢,心内複又惆怅無限。
呆呆立了半晌,方回過神來,欲開口吩咐内侍進來煎茶,忽聞殿外有人問道:“殿下可是在此處?” 話音一落,便聽橐橐腳步聲漸近,入得殿内,卻是皇帝身邊的常侍王慎。
王慎見了他,忙上前道:“殿下叫臣好找。
陛下口敕,命殿下速去晏安宮。
”定權忙問道:“可知道是為了什麼事?”王慎看他一眼,低聲作難道:“詳細□臣并不清楚,隻是适才在看公文,便問起殿下來,說有話要殿下回。
”定權無法,隻得跟随着王慎出了宮門。
氣候尚未寒透,細雪如雨,觸地便融,墀上階上,皆是一片陰濕。
一路望天,已成鐵青之色,霭霭重雲直壓到了大殿正脊的鸱吻上,隻教人覺得喘不過氣來。
定權忽然問道:“現在是什麼時辰了?”王慎答道:“已經快交巳時了。
”定權強忍着頭疼,又問道:“齊王也在陛下那裡?”王慎一愣,方道:“兩位親王當是在皇後殿中。
”走了兩步,終是又忍不住囑咐他道:“殿下見陛下,不論有何事,節下千萬不要任性才是。
”他這話也是定權從小便聽到大的,此刻點點頭,再不複多問,隻是默默前行。
清遠殿的側殿是皇帝日常處理政務的所在,定權由王慎侍奉整肅儀容,入到殿内,朝皇帝行禮報道:“臣恭請陛下聖安。
”皇帝正抓着一份奏呈,并不理會他。
定權半日不聞皇帝叫起,便擡首又叫了一聲:“陛下?”皇帝手一揚,那奏呈滴溜溜的便橫飛了下來,撞在定權膝下,接着又是幾份,逐一擲到了禦案底下。
皇帝見他隻是長跪,面上略無表情,指着王慎向他冷笑一聲道:“你自己不動手,卻還要你的阿公替你效勞不成?”他莫名發難,定權心中已微有不滿,回答道:“這是省部直遞陛下的奏表,陛下沒有旨意,臣豈敢逾權?既有陛下敕,臣冒死僭越便是。
”将腳下幾封奏呈拾起,逐一展開,先慣例看所署府衙官号,次看題為某某事,卻發覺奏事者竟是幾個不熟識的禦史名字,參劾的都是現任刑部尚書杜蘅,皆以數日前決獄時推恩赦免了無幹緊要的兩名輕罪官吏為事由。
方忖度着辯解應對之辭,赫然又見一奏呈内一句寫道:“衡托仰庇于重華,素日少加自檢,去歲即以嚴刑律為由,罪李氏三族,言路紛紛,以為濫刑。
謂某弄三尺當于掌股,視國法則如無物。
如是種種情由,唯願陛下明察慎審雲雲。
”重華兩字雙關,用得實在惡毒,定權心中凜然一驚,方曉得醉翁之意并非在酒,推赦之事不過是做破題之用,不由暗暗冷笑,思忖了片刻打定主意,合上了本子,慢慢整理整齊,示意王慎取回奉還。
隻聞頭頂皇帝森嚴發問:“此事緣何未見三法司的上報?朕欲清查此事,今年冬審你也參與了,你怎麼說?”定權答道:“陛下無須費勞神去查——今年熱審前此二人便曾向臣請托,刑書辦理此事,這是臣的授意。
”皇帝不想他回答得如此幹脆,反倒愣了片刻,方點了點頭,道:“你且将手伸出來。
”定權不解他此意為何,略略移袖,将雙手展于膝頭,皇帝也不去看,隻待了半日方笑道:“難怪你的膽子這麼大,原來是拳也有這麼大。
” 此語一出,滿殿皆驚,王慎更是急得不知當用什麼言語來開解,下死命盯着定權,卻見他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