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關于儒家的一切
關燈
小
中
大
,而是果!不是我陷害華丹,郭嘉才對我進行報複;而是他先做了對不起我的事,我才會對他的一切進行複仇!”說到這裡,蜚先生惡狠狠地用唯一一隻眼睛瞪向南方,幹枯的手指怨毒地一勾:“他奪走了我的東西,我就要毀滅他的幸福!就這麼簡單!”
蜚先生像是一頭傷獸般嘶吼起來。
劉平剛想追問這一段恩怨的源頭到底是什麼,蜚先生卻把情緒陡然一收,冷冷道:“等到官渡事了,我的複仇之戰完成,就會辭官隐退。
屆時我自然會把這一切講給陛下聽,現在大戰在際,莫要讓這些閑事亂了陛下心思。
” 說完蜚先生叩拜而出,留下劉平呆呆地留在原地。
在這個紛亂的戰場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恩怨,自己的因果。
這些密密麻麻的思緒交織成經緯,促成一個又一個謀略,一次又一次鬥争。
劉平想到自己要在如此複雜的大網裡尋找到自己的道并貫徹下去,一時間居然有些恍惚,質疑自己是否能做到這一點。
這張密集的大網,讓他有些艱于呼吸。
這可比在河内射殺一隻母鹿難多了,劉平心想。
經曆了這麼多的事情之後,這個淳樸開朗的河内青年已被淬煉成另外一個人——内質未變,心思愁緒卻多了不少。
他如今所處的位置,正是一場大風暴的眼中,俯瞰着天下,同時被兩股力量撕扯着。
他擁有多重身份,在每個人面前都要先想清楚自己是什麼身份,時刻記得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劉平微微閉上眼睛,覺得有些疲累。
可他一點睡意也無,心中煩悶,便起身拿起一壺西域出的美酒,信步走出院落。
此時外面月色溶溶,一片清寂,幾簇丁香在牆角悄然開放,教人完全想象不到這裡臨近着屍山血海的戰場。
鄧展忠心耿耿地站在外頭值夜,看到天子出來了,他身子一僵。
劉平微微有了一絲醉意,拍拍鄧展的肩膀:“你為何這麼做?”鄧展反問:“這麼說是真的了?” 這段對話沒頭沒腦,可劉平和鄧展都聽得懂。
漢室最大的一個秘密,這個人是知道的,可這個人卻不打算說出去。
劉平這時候一點也不緊張,反而有一種沒來由的輕松。
面對這麼一個人,他可以卸下所有包袱,不再有任何顧慮,不必考慮自己扮演的是誰,充分享受做回自己的自由。
劉平蹲下身來,掏出兩個酒杯斟滿,塞到鄧展手裡一個。
鄧展想要推辭,劉平卻非常強硬。
鄧展沒辦法,隻得接了過去。
兩個人端着酒杯,互相碰了一下,各飲了一口,然後同時望天,發現今晚月色着實不錯。
劉平晃着酒壺,一杯杯地喝着,輕聲細語之間,把自己所有的事情都娓娓道來。
鄧展在一旁聽得目瞪口呆,他雖猜到楊平與劉協之間的關系,可沒料到其中如此曲折。
“聽了這許多秘密,你都不想發表些議論?”劉平突然問,話中帶着三分醉意。
鄧展仰起頭來,長長吐出一口氣:“我的家裡人都被淳于瓊殺光了;曹公對我的知遇之恩,我先後死過兩次,也算是報答完了——你的秘密,我現在都不知該說給誰聽。
” “你明明是忠心之士,為何如今對曹家是這種态度?” “二公子。
”鄧展淡淡道,“是他讓我意識到,我們在上位者眼中永遠隻是一枚泥俑。
他們需要你,就會褒獎你,稱贊你;不需要你的時候,任你曾經多麼忠誠,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把你從棋盤上掃落。
” 劉平沉默了片刻,把鄧展的杯子再度斟滿,鄧展這次一飲而盡,然後把杯子還給劉平:“不喝了,我還在執勤。
” “過來幫我,如何?”劉平問。
“做漢室的棋子,和做曹家的棋子,有什麼不同?”鄧展半是嘲諷地撇了撇嘴。
“我不是要你做棋子,而是做朋友。
”劉平認真地說。
鄧展搖搖頭,婉拒了這個邀請:“你們是要反曹公的。
我雖不會阻止,但也不想參與。
”他停頓片刻,又補充道,“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能遊遍中原大地,看看南蠻的密林、塞外的冰雪,聽說在東海之外還有瀛洲,西域盡頭還有大秦。
我都想去看看。
” 劉平忽然很羨慕鄧展,他果斷地斬斷了自己的因果之線,放下一切包袱,把自己變成一個自由之人。
“那你為何還留在官渡?” “至少我想看完這一戰的結局。
等我以後到了那些地方,給當地人講述的時候,總不能沒有結尾吧。
”鄧展特别認真地回答。
“你會的。
”劉平道,笑得很開心。
如果有人要為有漢以來所有的宮殿亭閣做一篇大賦的話,必然是以未央宮為開篇,而結尾無論如何也該用的是這座新落成的潛龍觀。
潛龍觀位于許都城内正東方向,是一座純木制擡梁斜脊的二層建築,方圓五十餘丈。
這座觀的做工頗有些粗糙,比如它的大梁是虛搭上去,全憑四周二十根礎柱支撐;它的夯基隻有二丈,幾乎是平地而立。
鬥拱、檐端處也頗為粗糙,觀頂脊角更是隻用瓦當相疊,無翹無伸。
在營造方家眼中,這潛龍觀隻是個偷工減料的半成品。
但許都的人都知道,它的落成,是一個奇迹。
在朝廷明确表示不予物資支持的前提下,孔融咬着牙硬是在數月之内将其蓋了起來。
潛龍觀雖然用的木料不甚名貴,但外表都塗滿青漆,使之看上去如青雲團聚,飛龍若隐其中。
在更深遠的意義上來看,潛龍觀是亂世中的儒生們群策群力而成,為的是在許都聚儒大議,代表了儒家不屈不撓的精神。
當諸侯們還在窮兵黩武的時候,儒的精神卻沒有消逝,這種一心向學的意志,讓每一個人心中都熱血沸騰。
而這一天即将舉辦的儀式,讓這種意義更得到了升華。
這一天,全新的潛龍觀挂滿了素絹,一代宿儒鄭玄的祭奠将在這裡舉行,同時這也是許都聚儒的肇始典禮。
從一大早開始,陸陸續續有兩百餘人穿着儒袍,來到潛龍觀。
他們來自于九州各地,都是受孔融的感召而來。
徐幹站在潛龍觀前,一邊對進入的人微笑,一邊在心裡默默記着這些人的籍貫與來曆。
自從董承之亂後,許都凡十人以上相聚,都需要去許都衛報備。
這次祭鄭聚儒一共有兩百多人到場,雖然儒生們鬧不出什麼亂子,可徐幹還是親自到場盯着,免得孔融又搞出什麼亂子來。
這時候一群人走了過來。
徐幹迎上去,詢問他們的來曆。
為首的二人自稱一個叫柳毅,一個叫盧毓。
前者來自河東柳家,後者是來自涿郡,還是盧植的兒子,來頭不小,身後的一群人也都是來自于幽并諸州——那可是袁紹的地盤。
想到這裡,徐幹警惕地多看了一眼這兩個人。
“這潛龍觀三個字寫得真不錯,是出自鐘繇的手筆吧?”柳毅擡起頭,一群人對那塊匾額指指點點。
徐幹冷笑,好一群鄉下人。
“可惜劉和不能來,不然這次聚儒,會更有熱鬧看。
”盧毓插着腰,大為感慨。
“這人是誰?”徐幹随口問道。
“弘農劉家的子弟,那可是個神奇的家夥,幾乎一個人就把邺城攪得天翻地覆。
”柳毅得意洋洋地炫耀道。
徐幹撇撇嘴,這種大話誰都會說。
他随口應和着,催促他們趕緊入觀,這是最後一批人了。
看看再沒什麼人來了,徐幹帶着幾名随員也走進潛龍觀,仆役在他們身後把大門“咣當”一聲關了起來。
潛龍觀的正殿是一個寬大空曠的大堂,十餘根還沒漆完的柱子支撐着整個建築。
在大堂的正中,擺放着鄭玄的靈位、貢品、蠟燭、其他喪葬奠儀以及一摞厚厚的手抄儒典。
孔融和司徒趙溫兩個人站在鄭玄的靈位旁,垂手肅立,宛如兩尊泥塑。
其他人按照《禹貢》和郡望的方位站成幾隊,一直在鬧哄哄的。
徐幹随便挑了一根立柱靠着,看看手裡的名單:有六成是今文派的,三成是古文派的,還有一成立場不明。
看來孔融是鐵了心思要把這次潛龍觀聚儒搞成今文派的盛宴。
不知道荀尚書會不會親自到場,他如果來的話,古文派或許能稍稍振振聲勢。
徐幹忽然惋惜地歎了口氣,其他人都在前線建功立業,自己卻隻能盯着這群沒用的儒生,看着他們争論這些沒什麼意義的話題。
他第一次覺得,滿寵去了汝南,似乎比自己還要幸運些。
随着一聲渾厚的鼓聲響起,所有的儒生齊刷刷地看向孔融。
孔融輕咳一聲,走到正當中,輕輕一擡手,大堂裡立刻變得非常安靜。
孔融嚴肅地環顧四周,把筆放下,大聲說道:“今日我們齊聚于此,是為了祭奠兩個人。
”徐幹聽到這句話,突然覺得不對勁。
“兩個人?不是鄭玄一個嗎?還有哪位大儒死了?” 這時孔融從懷裡取出一塊牌位,上書“趙公諱彥之位”幾個字,他鄭重其事地把它放在鄭玄的旁邊,拜了三拜。
下首的儒生一片嘩然,指着這塊牌子議論紛紛。
“不好!”徐幹臉色一變。
趙彥之死是怎麼回事他很清楚。
可他知道,并不代表天下人知道。
這幾個月裡,孔融一直不遺餘力地把趙彥渲染成是一位烈士。
袁紹的讨曹檄文裡提到了他的名字,甚至趙彥的幾篇議叙之稿也被到處傳抄,四處都在傳說這是古文派對今文派的一次迫害。
這個死去的人,隐然頗具聲勢。
而現在孔融居然在鄭玄的祭奠裡,把趙彥的牌位拿出來,擺明了是要抽許都的臉。
這個老東西,居然玩出這麼一手。
可徐幹不敢大叫,這個肅穆的場合如果被他破壞,傳出去的不是他對趙彥如何,而是他在鄭玄葬禮上的失态。
于是他隻能眼睜睜地看着趙溫開始唱禮,孔融率領着儒生們向兩塊牌位鞠躬行禮。
“哼,書生意氣,随你們折騰吧!” 徐幹重重地把身體往後一靠,卻發現柱子有點晃動。
他有點奇怪,這可是新建築,柱子怎會蛀朽?他身體又動了動,發現柱子又挪動了幾分,一聲不祥的咯吱聲傳入耳中。
徐幹擡起頭,這一驚非同小可。
他看到,這柱子的頂端居然被鋸掉了一截,隻用一個小木塊揳在天花闆與柱子之間,非常不牢靠。
徐幹驚慌地朝旁邊看去,發現大堂裡的十幾根柱子全都這種構造。
這些柱子,可是支撐整個潛龍觀的重要基礎,如果突然斷裂或滑倒,後果不堪設想。
孔融手裡就算資源再少,也不該用這種偷工減料的辦法。
前面孔融還在長篇大論地發表着講話,儒生們沒人發現這個異常。
徐幹覺得必須站出來說句話,可他猶豫了一下。
在這麼嚴肅的場合,卻大聲叫嚷着房子要塌了,萬一傳出去,他徐幹的文名可就全毀了。
儒經上搞不好會記上一筆,許都聚議,有狂徒徐幹呼嘯堂下,言大廈将傾,人皆笑之,千古之羞雲雲…… 仿佛為了嘲笑他的猶豫,這時又一聲細微的咯吱聲響起。
徐幹眯起眼睛,四處搜尋,很快他發現出問題的柱子在大堂的西南角。
這次更為嚴重,整個天花闆似乎都微微向西南方向傾斜。
徐幹不能再遲疑了,他跳出來大喊道:“這潛龍觀不結實,爾等快快離開。
” “祭禮在行,不得妄動!”孔融厲聲道。
儒生們陡然聽到兩個不同的聲音,一時間不知怎麼回事。
但他們中的大多數習慣性地聽從了孔融的命令,站在原地。
隻有進來最晚隻能站在入口附近的柳毅、盧毓等人,開始朝着天花闆掃視,面露異色。
這時在大堂的西南角突然發出一聲木柱折斷的尖利聲,支柱再也無法支撐,轟然倒地。
儒生們大叫着往附近躲開,随即整個天花闆“嘩啦”一下塌了半個角下來,掀起一陣煙塵。
有摻雜着黑、青兩色的液體從上面流淌下來,味道刺鼻,而且數量頗多,很快就覆蓋了将近半片地闆。
儒生們紛紛擡起腳,不想沾上這些東西。
有人一不留神布鞋踏上去,發現黏糊糊的很難洗掉。
“是清漆和桐油!”徐幹立刻判斷了這些東西的來曆。
潛龍觀的二層如今還在修葺,這些清漆和桐油大概就是工人們囤積在上頭的。
結果這大堂坍塌了一角,水性向低,這些東西就順着缺口流了下來。
“潛龍觀居然在這麼重要的場合出事了,我看你怎麼收場。
”徐幹冷笑着看向孔融。
孔融還在大聲疾呼:“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拿出你們的氣度來。
” 就在這時,大堂内的十幾根柱子同時發出密集的橐橐聲,像是有無數蜘蛛在上面瘋狂地奔跑。
劉平剛想追問這一段恩怨的源頭到底是什麼,蜚先生卻把情緒陡然一收,冷冷道:“等到官渡事了,我的複仇之戰完成,就會辭官隐退。
屆時我自然會把這一切講給陛下聽,現在大戰在際,莫要讓這些閑事亂了陛下心思。
” 說完蜚先生叩拜而出,留下劉平呆呆地留在原地。
在這個紛亂的戰場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恩怨,自己的因果。
這些密密麻麻的思緒交織成經緯,促成一個又一個謀略,一次又一次鬥争。
劉平想到自己要在如此複雜的大網裡尋找到自己的道并貫徹下去,一時間居然有些恍惚,質疑自己是否能做到這一點。
這張密集的大網,讓他有些艱于呼吸。
這可比在河内射殺一隻母鹿難多了,劉平心想。
經曆了這麼多的事情之後,這個淳樸開朗的河内青年已被淬煉成另外一個人——内質未變,心思愁緒卻多了不少。
他如今所處的位置,正是一場大風暴的眼中,俯瞰着天下,同時被兩股力量撕扯着。
他擁有多重身份,在每個人面前都要先想清楚自己是什麼身份,時刻記得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劉平微微閉上眼睛,覺得有些疲累。
可他一點睡意也無,心中煩悶,便起身拿起一壺西域出的美酒,信步走出院落。
此時外面月色溶溶,一片清寂,幾簇丁香在牆角悄然開放,教人完全想象不到這裡臨近着屍山血海的戰場。
鄧展忠心耿耿地站在外頭值夜,看到天子出來了,他身子一僵。
劉平微微有了一絲醉意,拍拍鄧展的肩膀:“你為何這麼做?”鄧展反問:“這麼說是真的了?” 這段對話沒頭沒腦,可劉平和鄧展都聽得懂。
漢室最大的一個秘密,這個人是知道的,可這個人卻不打算說出去。
劉平這時候一點也不緊張,反而有一種沒來由的輕松。
面對這麼一個人,他可以卸下所有包袱,不再有任何顧慮,不必考慮自己扮演的是誰,充分享受做回自己的自由。
劉平蹲下身來,掏出兩個酒杯斟滿,塞到鄧展手裡一個。
鄧展想要推辭,劉平卻非常強硬。
鄧展沒辦法,隻得接了過去。
兩個人端着酒杯,互相碰了一下,各飲了一口,然後同時望天,發現今晚月色着實不錯。
劉平晃着酒壺,一杯杯地喝着,輕聲細語之間,把自己所有的事情都娓娓道來。
鄧展在一旁聽得目瞪口呆,他雖猜到楊平與劉協之間的關系,可沒料到其中如此曲折。
“聽了這許多秘密,你都不想發表些議論?”劉平突然問,話中帶着三分醉意。
鄧展仰起頭來,長長吐出一口氣:“我的家裡人都被淳于瓊殺光了;曹公對我的知遇之恩,我先後死過兩次,也算是報答完了——你的秘密,我現在都不知該說給誰聽。
” “你明明是忠心之士,為何如今對曹家是這種态度?” “二公子。
”鄧展淡淡道,“是他讓我意識到,我們在上位者眼中永遠隻是一枚泥俑。
他們需要你,就會褒獎你,稱贊你;不需要你的時候,任你曾經多麼忠誠,他們也會毫不猶豫地把你從棋盤上掃落。
” 劉平沉默了片刻,把鄧展的杯子再度斟滿,鄧展這次一飲而盡,然後把杯子還給劉平:“不喝了,我還在執勤。
” “過來幫我,如何?”劉平問。
“做漢室的棋子,和做曹家的棋子,有什麼不同?”鄧展半是嘲諷地撇了撇嘴。
“我不是要你做棋子,而是做朋友。
”劉平認真地說。
鄧展搖搖頭,婉拒了這個邀請:“你們是要反曹公的。
我雖不會阻止,但也不想參與。
”他停頓片刻,又補充道,“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能遊遍中原大地,看看南蠻的密林、塞外的冰雪,聽說在東海之外還有瀛洲,西域盡頭還有大秦。
我都想去看看。
” 劉平忽然很羨慕鄧展,他果斷地斬斷了自己的因果之線,放下一切包袱,把自己變成一個自由之人。
“那你為何還留在官渡?” “至少我想看完這一戰的結局。
等我以後到了那些地方,給當地人講述的時候,總不能沒有結尾吧。
”鄧展特别認真地回答。
“你會的。
”劉平道,笑得很開心。
如果有人要為有漢以來所有的宮殿亭閣做一篇大賦的話,必然是以未央宮為開篇,而結尾無論如何也該用的是這座新落成的潛龍觀。
潛龍觀位于許都城内正東方向,是一座純木制擡梁斜脊的二層建築,方圓五十餘丈。
這座觀的做工頗有些粗糙,比如它的大梁是虛搭上去,全憑四周二十根礎柱支撐;它的夯基隻有二丈,幾乎是平地而立。
鬥拱、檐端處也頗為粗糙,觀頂脊角更是隻用瓦當相疊,無翹無伸。
在營造方家眼中,這潛龍觀隻是個偷工減料的半成品。
但許都的人都知道,它的落成,是一個奇迹。
在朝廷明确表示不予物資支持的前提下,孔融咬着牙硬是在數月之内将其蓋了起來。
潛龍觀雖然用的木料不甚名貴,但外表都塗滿青漆,使之看上去如青雲團聚,飛龍若隐其中。
在更深遠的意義上來看,潛龍觀是亂世中的儒生們群策群力而成,為的是在許都聚儒大議,代表了儒家不屈不撓的精神。
當諸侯們還在窮兵黩武的時候,儒的精神卻沒有消逝,這種一心向學的意志,讓每一個人心中都熱血沸騰。
而這一天即将舉辦的儀式,讓這種意義更得到了升華。
這一天,全新的潛龍觀挂滿了素絹,一代宿儒鄭玄的祭奠将在這裡舉行,同時這也是許都聚儒的肇始典禮。
從一大早開始,陸陸續續有兩百餘人穿着儒袍,來到潛龍觀。
他們來自于九州各地,都是受孔融的感召而來。
徐幹站在潛龍觀前,一邊對進入的人微笑,一邊在心裡默默記着這些人的籍貫與來曆。
自從董承之亂後,許都凡十人以上相聚,都需要去許都衛報備。
這次祭鄭聚儒一共有兩百多人到場,雖然儒生們鬧不出什麼亂子,可徐幹還是親自到場盯着,免得孔融又搞出什麼亂子來。
這時候一群人走了過來。
徐幹迎上去,詢問他們的來曆。
為首的二人自稱一個叫柳毅,一個叫盧毓。
前者來自河東柳家,後者是來自涿郡,還是盧植的兒子,來頭不小,身後的一群人也都是來自于幽并諸州——那可是袁紹的地盤。
想到這裡,徐幹警惕地多看了一眼這兩個人。
“這潛龍觀三個字寫得真不錯,是出自鐘繇的手筆吧?”柳毅擡起頭,一群人對那塊匾額指指點點。
徐幹冷笑,好一群鄉下人。
“可惜劉和不能來,不然這次聚儒,會更有熱鬧看。
”盧毓插着腰,大為感慨。
“這人是誰?”徐幹随口問道。
“弘農劉家的子弟,那可是個神奇的家夥,幾乎一個人就把邺城攪得天翻地覆。
”柳毅得意洋洋地炫耀道。
徐幹撇撇嘴,這種大話誰都會說。
他随口應和着,催促他們趕緊入觀,這是最後一批人了。
看看再沒什麼人來了,徐幹帶着幾名随員也走進潛龍觀,仆役在他們身後把大門“咣當”一聲關了起來。
潛龍觀的正殿是一個寬大空曠的大堂,十餘根還沒漆完的柱子支撐着整個建築。
在大堂的正中,擺放着鄭玄的靈位、貢品、蠟燭、其他喪葬奠儀以及一摞厚厚的手抄儒典。
孔融和司徒趙溫兩個人站在鄭玄的靈位旁,垂手肅立,宛如兩尊泥塑。
其他人按照《禹貢》和郡望的方位站成幾隊,一直在鬧哄哄的。
徐幹随便挑了一根立柱靠着,看看手裡的名單:有六成是今文派的,三成是古文派的,還有一成立場不明。
看來孔融是鐵了心思要把這次潛龍觀聚儒搞成今文派的盛宴。
不知道荀尚書會不會親自到場,他如果來的話,古文派或許能稍稍振振聲勢。
徐幹忽然惋惜地歎了口氣,其他人都在前線建功立業,自己卻隻能盯着這群沒用的儒生,看着他們争論這些沒什麼意義的話題。
他第一次覺得,滿寵去了汝南,似乎比自己還要幸運些。
随着一聲渾厚的鼓聲響起,所有的儒生齊刷刷地看向孔融。
孔融輕咳一聲,走到正當中,輕輕一擡手,大堂裡立刻變得非常安靜。
孔融嚴肅地環顧四周,把筆放下,大聲說道:“今日我們齊聚于此,是為了祭奠兩個人。
”徐幹聽到這句話,突然覺得不對勁。
“兩個人?不是鄭玄一個嗎?還有哪位大儒死了?” 這時孔融從懷裡取出一塊牌位,上書“趙公諱彥之位”幾個字,他鄭重其事地把它放在鄭玄的旁邊,拜了三拜。
下首的儒生一片嘩然,指着這塊牌子議論紛紛。
“不好!”徐幹臉色一變。
趙彥之死是怎麼回事他很清楚。
可他知道,并不代表天下人知道。
這幾個月裡,孔融一直不遺餘力地把趙彥渲染成是一位烈士。
袁紹的讨曹檄文裡提到了他的名字,甚至趙彥的幾篇議叙之稿也被到處傳抄,四處都在傳說這是古文派對今文派的一次迫害。
這個死去的人,隐然頗具聲勢。
而現在孔融居然在鄭玄的祭奠裡,把趙彥的牌位拿出來,擺明了是要抽許都的臉。
這個老東西,居然玩出這麼一手。
可徐幹不敢大叫,這個肅穆的場合如果被他破壞,傳出去的不是他對趙彥如何,而是他在鄭玄葬禮上的失态。
于是他隻能眼睜睜地看着趙溫開始唱禮,孔融率領着儒生們向兩塊牌位鞠躬行禮。
“哼,書生意氣,随你們折騰吧!” 徐幹重重地把身體往後一靠,卻發現柱子有點晃動。
他有點奇怪,這可是新建築,柱子怎會蛀朽?他身體又動了動,發現柱子又挪動了幾分,一聲不祥的咯吱聲傳入耳中。
徐幹擡起頭,這一驚非同小可。
他看到,這柱子的頂端居然被鋸掉了一截,隻用一個小木塊揳在天花闆與柱子之間,非常不牢靠。
徐幹驚慌地朝旁邊看去,發現大堂裡的十幾根柱子全都這種構造。
這些柱子,可是支撐整個潛龍觀的重要基礎,如果突然斷裂或滑倒,後果不堪設想。
孔融手裡就算資源再少,也不該用這種偷工減料的辦法。
前面孔融還在長篇大論地發表着講話,儒生們沒人發現這個異常。
徐幹覺得必須站出來說句話,可他猶豫了一下。
在這麼嚴肅的場合,卻大聲叫嚷着房子要塌了,萬一傳出去,他徐幹的文名可就全毀了。
儒經上搞不好會記上一筆,許都聚議,有狂徒徐幹呼嘯堂下,言大廈将傾,人皆笑之,千古之羞雲雲…… 仿佛為了嘲笑他的猶豫,這時又一聲細微的咯吱聲響起。
徐幹眯起眼睛,四處搜尋,很快他發現出問題的柱子在大堂的西南角。
這次更為嚴重,整個天花闆似乎都微微向西南方向傾斜。
徐幹不能再遲疑了,他跳出來大喊道:“這潛龍觀不結實,爾等快快離開。
” “祭禮在行,不得妄動!”孔融厲聲道。
儒生們陡然聽到兩個不同的聲音,一時間不知怎麼回事。
但他們中的大多數習慣性地聽從了孔融的命令,站在原地。
隻有進來最晚隻能站在入口附近的柳毅、盧毓等人,開始朝着天花闆掃視,面露異色。
這時在大堂的西南角突然發出一聲木柱折斷的尖利聲,支柱再也無法支撐,轟然倒地。
儒生們大叫着往附近躲開,随即整個天花闆“嘩啦”一下塌了半個角下來,掀起一陣煙塵。
有摻雜着黑、青兩色的液體從上面流淌下來,味道刺鼻,而且數量頗多,很快就覆蓋了将近半片地闆。
儒生們紛紛擡起腳,不想沾上這些東西。
有人一不留神布鞋踏上去,發現黏糊糊的很難洗掉。
“是清漆和桐油!”徐幹立刻判斷了這些東西的來曆。
潛龍觀的二層如今還在修葺,這些清漆和桐油大概就是工人們囤積在上頭的。
結果這大堂坍塌了一角,水性向低,這些東西就順着缺口流了下來。
“潛龍觀居然在這麼重要的場合出事了,我看你怎麼收場。
”徐幹冷笑着看向孔融。
孔融還在大聲疾呼:“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拿出你們的氣度來。
” 就在這時,大堂内的十幾根柱子同時發出密集的橐橐聲,像是有無數蜘蛛在上面瘋狂地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