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關于儒家的一切
關燈
小
中
大
,心中不免遲疑。
他實在不知道該以何種态度來問劉平,思忖片刻,對蜚先生道:“快去把王杜、申逢叫過來。
” 這兩個人是袁紹的使者,都曾經去過許都拜見過皇帝,讓他們來認一下成年天子的模樣,便迎刃而解。
蜚先生獨眼一轉,說如今在營中還有一人可以推薦,悄聲說了幾句,袁紹颔首讓他去辦。
過不多時,王杜、申逢匆匆趕過來。
他們進了中軍大帳,一看到站在中間的劉平,先是一愣,随即納頭便拜。
等到他們叩罷了頭起身,袁紹這才問道:“你們可看得清楚了?”兩個人連忙答道:“我等奉主公之命前往許都觐見,得窺天顔,确系天子無疑。
” 雖然劉平身穿布袍,臉色比原來紅潤許多,但眉眼五官卻是做不得假。
聽到這兩個人言之鑿鑿,袁紹的疑心登時去了大半。
他正要起身跪拜,卻被蜚先生攔住了:“主公莫急,還有一人呢。
” 話音剛落,第三個人正好邁入帳中。
來的人非常瘦,八字眉,一臉怒相。
劉平和他四目相對,一時兩個人都愣住了。
劉平忍不住脫口而出:“鄧展,你還活着?” 跟之前的精悍相比,如今的鄧展看上去頗為蒼老,一身精氣流散一空,再沒了之前的銳氣。
他看到劉平,渾濁的眼神亮了幾分,随即又暗了下去。
劉平和曹丕逃出白馬的時候,鄧展主動斷後,劉平以為他早就已經死了,沒想到居然還能生還。
“我本來是要死的,可是通道裡突然湧來洪水,将追兵沖開。
我就着水勢浮上井口,被淳于将軍的部屬抓獲。
”鄧展主動對劉平說道。
淳于瓊一向護着鄧展,被他的部屬抓住,至少性命無虞,一直養到了現在。
劉平的心情卻沒因此而放松。
王杜、申逢隻見過劉協數面,他有自信讓他們看不出任何破綻;可是鄧展卻不一樣,他是漢室最危險的敵人,是唯一一個知悉天子機密的人。
他隻要一句話,就能把劉平推到萬劫不複的無底深淵。
可鄧展隻是木然地看着他,無喜也無怒。
蜚先生道:“鄧将軍曾是曹公麾下的勇士,見過天子數面。
請問眼前之人,是不是天子?” “是的。
”鄧展回答,一句多餘的話都沒有。
“你看清了麼?”蜚先生有些不甘心。
鄧展點點頭。
劉平這才大大地松了一口氣,他的脊背幾乎已被冷汗溻透了。
亮出自己的天子身份,是劉平最終的手段。
這個身份的公開,将會給劉平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也會給他帶來前所未有的困境,這就是一把雙面開刃的大戟。
如果不是被蜚先生逼到絕境,劉平不會把最後這張底牌亮出來。
天子一出,從此劉平将再無退路。
“臣袁紹,叩見陛下。
之前有失禮儀,沖撞聖駕,實是罪該萬死。
” 袁紹離開座位,恭恭敬敬地執臣子禮,帳子内的其他人也連忙跟從,都俯身叩拜。
鄧展遲疑了一下,也随之跪倒。
劉平望着他,忽然想起來,鄧展在覺察到自己的秘密以後,連曹丕都沒告訴,自然也不會在這裡聲張。
劉平不知到底發生了什麼,居然讓這個忠誠的人對自己的主君三緘其口。
面對着叩拜了一地的大漢忠臣們,劉平心中微有快意,淡淡道:“諸卿平身。
” 袁紹揮了揮袖子,王杜、申逢連忙起身告辭。
他們雖不知為何天子會突然出現,但接下來的談話一定極為機密,不是他們這個等級可以與聞的。
鄧展也要轉身離開,劉平忽然開口道:“鄧将軍,請留步。
” 鄧展為掩護自己斷後,這件事蜚先生肯定是知道的,所以沒必要隐瞞兩個人之前認識的事實。
劉平道:“你以後就在我身邊留用吧。
”他現在需要一名手下,在整個袁營裡除了鄧展沒有更好的人選。
天子想問臣子要一個人,實在是輕而易舉之事,所以劉平自作主張地開口,沒人提出反對意見,隻有蜚先生的眼珠在不停轉動,似乎在思考這一手背後的寓意。
鄧展鞠躬道:“微臣遵旨。
”然後跟着王、申二人走出去。
走到門口,他停下腳步,擺了一個站崗的姿态,俨然把自己當成是一名天子的禁衛。
等到帳内變回到三人,袁紹将劉平請回上座,拱手道:“陛下白龍魚服,不知有何旨意?” 袁紹小心地斟字酌句。
這就是他為什麼先後數次拒絕“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提議,伺候皇帝的繁文缛節實在太麻煩了。
縱然他權勢滔天,禮數上也不能有半點或缺,不然士子的口水會從四面八方飛過來。
這實在是個諷刺,天子孤苦無人理睬,但若對天子不敬,卻會惹來萬人唾罵。
劉平看了一眼蜚先生:“誠如蜚先生所言,朕此來袁營,是郭嘉的主意。
” “這……”袁紹和蜚先生面面相觑。
天子這麼開誠布公,讓他們反而有些困惑。
天子細作,是抓還是不抓? 蜚先生先開口道:“陛下,郭嘉此舉風險極大,意義卻又何在呢?” 對于這些盤問,劉平早已胸有成竹:“天下還有誰比一位落魄天子的話更加可信呢?”袁紹和蜚先生頓時恍然。
漢室一直被曹氏欺壓,如今天子親身出來求援,換了誰都會對漢室誠意笃信不疑——天子都來了,你還不信麼——然後再設計謀,無往而不利。
“他郭嘉再膽大包天,怎麼敢驅使天子做事?難道曹阿瞞不怕被世人唾罵嗎?”袁紹問。
劉平道:“天下都知道,河北兵馬雄壯,許都勝算十中無一。
為了得勝,曹司空無所不用其極。
隻要能勝,縱然是驅使天子當細作,也沒什麼奇怪的。
”他說到這裡,諷刺地說,“更何況我的身份是漢室的繡衣使者,縱然死了,曹操那邊宣稱天子暴斃,另立一個也就是了。
” 袁紹面色一紅,想起當初劉協即位他極力反對,現在不免有些尴尬。
劉平做了個手勢,示意他寬心:“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郭嘉偏偏沒想到,逢紀動了殺我的心思,逼我等出逃,反而讓我趁機切斷了來自曹營的束縛——如今我孤身一身,可以做些自己的事情了。
” 他抛出了一些含糊線索與暗示,卻不肯再細說。
靠着這些暗示,袁紹、蜚先生會自行聯想:曹丕實是曹營派來監視劉平的人,所以劉平開始的行事都是為曹氏利益。
一直到白馬逃難之後,曹丕與劉平失散,後者斬斷了束縛,這才折返到袁營,打算真正為漢室謀求些利益——這一切看起來都順理成章,可以解釋一切疑點。
至于邺城之亂,審配就算不會隐瞞,也會在叙述上文過飾非,所以劉平不擔心袁紹會聯想到那邊去。
司馬懿的補白之法,真是屢試不爽。
袁紹果然長舒一口氣:“陛下龍運隆興,實乃社稷之幸。
戰場兇險,紹請陛下盡快移跸邺城,靜候佳音。
” 袁紹這個提議,在劉平的預料之中。
袁氏掌握了天子以後,最穩妥的方式是擺在後方,裝點門面,這種手法與曹氏并無二緻。
可以說,從劉平亮出天子身份以後,他就再無自由可言。
除非……劉平笑着擺了擺手:“還不急于這一時。
” 袁紹故作一愣:“陛下在官渡可還有什麼事?” “還記得我之前提議的烏巢之策麼?”劉平侃侃而談,“曹氏勢弱,不利久戰。
郭嘉這才定下烏巢之計,打算畢其功于一役。
我們隻消将計就計,便可把曹操誘出巢穴,一舉殲之。
” 袁紹眯起眼睛思忖良久,方才說道:“陛下脫離了曹氏之眼,郭嘉自然會猜到您來微臣營中,和盤托出烏巢之計。
阿瞞那麼狡猾,他既知我已洞悉此計,又怎麼會繼續冒險施行呢?” 劉平面色如常,手指卻隐晦而興奮地敲擊了一下大腿。
他苦心孤詣營造出種種鋪墊,就是為了讓袁紹問出這句話來。
而接下來的回答,将決定他、袁紹和曹操的命運。
“曹司空别無選擇,他必須前去襲擊烏巢。
”劉平斬釘截鐵地說。
“哦?”袁紹眉毛一挑,蜚先生卻“啊”了一聲,已然想到答案。
劉平身體前傾,平靜地直視着袁紹的雙目,似笑非笑:“假若天子在烏巢出現,他又怎麼會不親自去接駕回宮呢?” 袁紹跪在地上,内心劇震。
他明白,皇帝說得一點錯都沒有。
天子是曹操政治上最大的籌碼,生死攸關。
曹操若知道天子在烏巢,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把他弄回來。
這就好比你将金子鎖在櫃中,賊人索性死了心思,去偷别家;你若将金子置于牆頭,賊人縱然知道牆下有打手埋伏,也會懷着僥幸心理忍不住出手,碰碰運氣。
以皇帝做誘餌,在烏巢擊破曹操,盡快結束這場戰争。
這個構想太過大膽,可這個結局,對袁紹來說實在是太完美了,可謂名利雙收。
他擡起頭,眼中已流露出興奮神色,唇邊的兩撇胡須悄然翹了起來。
蜚先生卻在這時截口道:“可又怎麼讓曹操知道陛下在烏巢呢?” 劉平大笑:“蜚先生,你一心與郭嘉為敵,怎麼不針鋒相對呢?郭嘉派我進入袁營為間,你們如法炮制,找一人進入曹營詐降勸誘,不就行了?” “曹公多疑,郭嘉狡黠,能瞞住他們的人可不多——陛下莫非已有了人選?”蜚先生反問。
劉平拿起酒杯,五個指頭靈巧地托住杯底,如同已把袁紹大軍掌握在手中一樣。
他緩緩開口: “許攸許子遠,非此人不能當此重任。
” 自從劉平公布了自己的身份以後,待遇和從前天差地别。
袁紹為天子準備了一處隐秘而舒适的院落,大量的瓜果酒肉金銀器具源源不斷地送過來,俨然一處天子行宮。
唯一的不便,是劉平再也不能随意離開院落。
袁紹專門調遣了淳于瓊的部隊負責衛戍工作,既防人進,也防人出。
對于這一點,劉平早已有了覺悟。
此時陪侍在天子旁邊的,除了蜚先生以外,還有許攸和淳于瓊兩個人。
許攸和蜚先生是為了與天子商讨烏巢之戰而來,不過淳于瓊是頂着宿衛的名義硬摻和進來的。
烏巢之戰的大略是以天子為餌,許攸為間,迫使曹操铤而走險率主力奇襲烏巢,再聚而殲之。
但兵力如何部署、言辭如何設計、時機如何把握,諸多細節都得落實。
“我不管你們怎麼調派,總之老夫是要守烏巢的!”淳于瓊興奮地揮舞着大手,大叫大嚷。
“戰端一開,烏巢就會變得極其兇險,四面兵鋒,老将軍何必去冒險呢?”劉平勸道。
他話一出口,就發現蜚先生和許攸都用同情的目光看着他,不禁有些納悶。
他還沒問怎麼回事,淳于瓊雙目放光,幾乎要跳起來:“說得太好了!這些日子我都快無聊死了,正需要點混亂給自己刮刮閑毛!” 劉平這才明白另外兩個人眼神的含義。
這個淳于瓊根本就是個戰争狂人,他根本不在乎勝敗,他要的隻是戰鬥本身,仿佛這樣才能找到自己的價值。
劉平那麼勸說,隻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劉平忽然想起來,鄧展當初在城外就是被他救過好幾次,才算死裡逃生。
不知他為何對一個曹營偏将如此上心。
“好吧,那你就跟我待在烏巢城裡。
”劉平點頭。
他看了一眼其他兩人,他們也沒什麼意見。
淳于瓊名義上歸屬颍川一派,實則是個特立獨行的臨淄人。
看守烏巢這個角色,既難搶到戰功,風險還大,搞不好要跟數倍的敵人作戰,是個雞肋般的位置,既然淳于瓊主動請纓,大家也就樂見其成。
淳于瓊拿到了自己喜歡的位置,心滿意足地離開了院落。
寒暄幾句以後,劉平對許攸歎道:“朕這次舉薦許卿,是因為卿與曹操有舊。
但細細一想,這一舉實是把你往火坑裡推。
曹營謀士衆多,郭嘉狡黠,萬一識破——卿可就危險了。
” 許攸摸了摸尖尖的下巴,朗聲道:“為漢室盡忠,乃是臣子本分。
再者說,我身秉大義,郭嘉又豈是我的對手?”他的笑聲尖細,像一隻被踩住脖子的公雞。
蜚先生的獨眼閃過一絲光芒,對這句話不屑一顧。
劉平拍腿贊道:“說得好!難怪袁将軍放着諸多謀臣不用,反而兩次急信把卿從邺城召來,果然隻有借重卿之高才才能抗衡郭嘉。
”許攸聽到這句話,神情為之一滞,露出狐疑之色。
劉平微不可察地使了個眼色,許攸立刻咧開嘴大笑起來:“陛下所言不錯。
我看曹營那些策士,都是土雞瓦狗,不足為慮。
” 蜚先生敏銳地從兩個人對話之間
他實在不知道該以何種态度來問劉平,思忖片刻,對蜚先生道:“快去把王杜、申逢叫過來。
” 這兩個人是袁紹的使者,都曾經去過許都拜見過皇帝,讓他們來認一下成年天子的模樣,便迎刃而解。
蜚先生獨眼一轉,說如今在營中還有一人可以推薦,悄聲說了幾句,袁紹颔首讓他去辦。
過不多時,王杜、申逢匆匆趕過來。
他們進了中軍大帳,一看到站在中間的劉平,先是一愣,随即納頭便拜。
等到他們叩罷了頭起身,袁紹這才問道:“你們可看得清楚了?”兩個人連忙答道:“我等奉主公之命前往許都觐見,得窺天顔,确系天子無疑。
” 雖然劉平身穿布袍,臉色比原來紅潤許多,但眉眼五官卻是做不得假。
聽到這兩個人言之鑿鑿,袁紹的疑心登時去了大半。
他正要起身跪拜,卻被蜚先生攔住了:“主公莫急,還有一人呢。
” 話音剛落,第三個人正好邁入帳中。
來的人非常瘦,八字眉,一臉怒相。
劉平和他四目相對,一時兩個人都愣住了。
劉平忍不住脫口而出:“鄧展,你還活着?” 跟之前的精悍相比,如今的鄧展看上去頗為蒼老,一身精氣流散一空,再沒了之前的銳氣。
他看到劉平,渾濁的眼神亮了幾分,随即又暗了下去。
劉平和曹丕逃出白馬的時候,鄧展主動斷後,劉平以為他早就已經死了,沒想到居然還能生還。
“我本來是要死的,可是通道裡突然湧來洪水,将追兵沖開。
我就着水勢浮上井口,被淳于将軍的部屬抓獲。
”鄧展主動對劉平說道。
淳于瓊一向護着鄧展,被他的部屬抓住,至少性命無虞,一直養到了現在。
劉平的心情卻沒因此而放松。
王杜、申逢隻見過劉協數面,他有自信讓他們看不出任何破綻;可是鄧展卻不一樣,他是漢室最危險的敵人,是唯一一個知悉天子機密的人。
他隻要一句話,就能把劉平推到萬劫不複的無底深淵。
可鄧展隻是木然地看着他,無喜也無怒。
蜚先生道:“鄧将軍曾是曹公麾下的勇士,見過天子數面。
請問眼前之人,是不是天子?” “是的。
”鄧展回答,一句多餘的話都沒有。
“你看清了麼?”蜚先生有些不甘心。
鄧展點點頭。
劉平這才大大地松了一口氣,他的脊背幾乎已被冷汗溻透了。
亮出自己的天子身份,是劉平最終的手段。
這個身份的公開,将會給劉平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也會給他帶來前所未有的困境,這就是一把雙面開刃的大戟。
如果不是被蜚先生逼到絕境,劉平不會把最後這張底牌亮出來。
天子一出,從此劉平将再無退路。
“臣袁紹,叩見陛下。
之前有失禮儀,沖撞聖駕,實是罪該萬死。
” 袁紹離開座位,恭恭敬敬地執臣子禮,帳子内的其他人也連忙跟從,都俯身叩拜。
鄧展遲疑了一下,也随之跪倒。
劉平望着他,忽然想起來,鄧展在覺察到自己的秘密以後,連曹丕都沒告訴,自然也不會在這裡聲張。
劉平不知到底發生了什麼,居然讓這個忠誠的人對自己的主君三緘其口。
面對着叩拜了一地的大漢忠臣們,劉平心中微有快意,淡淡道:“諸卿平身。
” 袁紹揮了揮袖子,王杜、申逢連忙起身告辭。
他們雖不知為何天子會突然出現,但接下來的談話一定極為機密,不是他們這個等級可以與聞的。
鄧展也要轉身離開,劉平忽然開口道:“鄧将軍,請留步。
” 鄧展為掩護自己斷後,這件事蜚先生肯定是知道的,所以沒必要隐瞞兩個人之前認識的事實。
劉平道:“你以後就在我身邊留用吧。
”他現在需要一名手下,在整個袁營裡除了鄧展沒有更好的人選。
天子想問臣子要一個人,實在是輕而易舉之事,所以劉平自作主張地開口,沒人提出反對意見,隻有蜚先生的眼珠在不停轉動,似乎在思考這一手背後的寓意。
鄧展鞠躬道:“微臣遵旨。
”然後跟着王、申二人走出去。
走到門口,他停下腳步,擺了一個站崗的姿态,俨然把自己當成是一名天子的禁衛。
等到帳内變回到三人,袁紹将劉平請回上座,拱手道:“陛下白龍魚服,不知有何旨意?” 袁紹小心地斟字酌句。
這就是他為什麼先後數次拒絕“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提議,伺候皇帝的繁文缛節實在太麻煩了。
縱然他權勢滔天,禮數上也不能有半點或缺,不然士子的口水會從四面八方飛過來。
這實在是個諷刺,天子孤苦無人理睬,但若對天子不敬,卻會惹來萬人唾罵。
劉平看了一眼蜚先生:“誠如蜚先生所言,朕此來袁營,是郭嘉的主意。
” “這……”袁紹和蜚先生面面相觑。
天子這麼開誠布公,讓他們反而有些困惑。
天子細作,是抓還是不抓? 蜚先生先開口道:“陛下,郭嘉此舉風險極大,意義卻又何在呢?” 對于這些盤問,劉平早已胸有成竹:“天下還有誰比一位落魄天子的話更加可信呢?”袁紹和蜚先生頓時恍然。
漢室一直被曹氏欺壓,如今天子親身出來求援,換了誰都會對漢室誠意笃信不疑——天子都來了,你還不信麼——然後再設計謀,無往而不利。
“他郭嘉再膽大包天,怎麼敢驅使天子做事?難道曹阿瞞不怕被世人唾罵嗎?”袁紹問。
劉平道:“天下都知道,河北兵馬雄壯,許都勝算十中無一。
為了得勝,曹司空無所不用其極。
隻要能勝,縱然是驅使天子當細作,也沒什麼奇怪的。
”他說到這裡,諷刺地說,“更何況我的身份是漢室的繡衣使者,縱然死了,曹操那邊宣稱天子暴斃,另立一個也就是了。
” 袁紹面色一紅,想起當初劉協即位他極力反對,現在不免有些尴尬。
劉平做了個手勢,示意他寬心:“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郭嘉偏偏沒想到,逢紀動了殺我的心思,逼我等出逃,反而讓我趁機切斷了來自曹營的束縛——如今我孤身一身,可以做些自己的事情了。
” 他抛出了一些含糊線索與暗示,卻不肯再細說。
靠着這些暗示,袁紹、蜚先生會自行聯想:曹丕實是曹營派來監視劉平的人,所以劉平開始的行事都是為曹氏利益。
一直到白馬逃難之後,曹丕與劉平失散,後者斬斷了束縛,這才折返到袁營,打算真正為漢室謀求些利益——這一切看起來都順理成章,可以解釋一切疑點。
至于邺城之亂,審配就算不會隐瞞,也會在叙述上文過飾非,所以劉平不擔心袁紹會聯想到那邊去。
司馬懿的補白之法,真是屢試不爽。
袁紹果然長舒一口氣:“陛下龍運隆興,實乃社稷之幸。
戰場兇險,紹請陛下盡快移跸邺城,靜候佳音。
” 袁紹這個提議,在劉平的預料之中。
袁氏掌握了天子以後,最穩妥的方式是擺在後方,裝點門面,這種手法與曹氏并無二緻。
可以說,從劉平亮出天子身份以後,他就再無自由可言。
除非……劉平笑着擺了擺手:“還不急于這一時。
” 袁紹故作一愣:“陛下在官渡可還有什麼事?” “還記得我之前提議的烏巢之策麼?”劉平侃侃而談,“曹氏勢弱,不利久戰。
郭嘉這才定下烏巢之計,打算畢其功于一役。
我們隻消将計就計,便可把曹操誘出巢穴,一舉殲之。
” 袁紹眯起眼睛思忖良久,方才說道:“陛下脫離了曹氏之眼,郭嘉自然會猜到您來微臣營中,和盤托出烏巢之計。
阿瞞那麼狡猾,他既知我已洞悉此計,又怎麼會繼續冒險施行呢?” 劉平面色如常,手指卻隐晦而興奮地敲擊了一下大腿。
他苦心孤詣營造出種種鋪墊,就是為了讓袁紹問出這句話來。
而接下來的回答,将決定他、袁紹和曹操的命運。
“曹司空别無選擇,他必須前去襲擊烏巢。
”劉平斬釘截鐵地說。
“哦?”袁紹眉毛一挑,蜚先生卻“啊”了一聲,已然想到答案。
劉平身體前傾,平靜地直視着袁紹的雙目,似笑非笑:“假若天子在烏巢出現,他又怎麼會不親自去接駕回宮呢?” 袁紹跪在地上,内心劇震。
他明白,皇帝說得一點錯都沒有。
天子是曹操政治上最大的籌碼,生死攸關。
曹操若知道天子在烏巢,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把他弄回來。
這就好比你将金子鎖在櫃中,賊人索性死了心思,去偷别家;你若将金子置于牆頭,賊人縱然知道牆下有打手埋伏,也會懷着僥幸心理忍不住出手,碰碰運氣。
以皇帝做誘餌,在烏巢擊破曹操,盡快結束這場戰争。
這個構想太過大膽,可這個結局,對袁紹來說實在是太完美了,可謂名利雙收。
他擡起頭,眼中已流露出興奮神色,唇邊的兩撇胡須悄然翹了起來。
蜚先生卻在這時截口道:“可又怎麼讓曹操知道陛下在烏巢呢?” 劉平大笑:“蜚先生,你一心與郭嘉為敵,怎麼不針鋒相對呢?郭嘉派我進入袁營為間,你們如法炮制,找一人進入曹營詐降勸誘,不就行了?” “曹公多疑,郭嘉狡黠,能瞞住他們的人可不多——陛下莫非已有了人選?”蜚先生反問。
劉平拿起酒杯,五個指頭靈巧地托住杯底,如同已把袁紹大軍掌握在手中一樣。
他緩緩開口: “許攸許子遠,非此人不能當此重任。
” 自從劉平公布了自己的身份以後,待遇和從前天差地别。
袁紹為天子準備了一處隐秘而舒适的院落,大量的瓜果酒肉金銀器具源源不斷地送過來,俨然一處天子行宮。
唯一的不便,是劉平再也不能随意離開院落。
袁紹專門調遣了淳于瓊的部隊負責衛戍工作,既防人進,也防人出。
對于這一點,劉平早已有了覺悟。
此時陪侍在天子旁邊的,除了蜚先生以外,還有許攸和淳于瓊兩個人。
許攸和蜚先生是為了與天子商讨烏巢之戰而來,不過淳于瓊是頂着宿衛的名義硬摻和進來的。
烏巢之戰的大略是以天子為餌,許攸為間,迫使曹操铤而走險率主力奇襲烏巢,再聚而殲之。
但兵力如何部署、言辭如何設計、時機如何把握,諸多細節都得落實。
“我不管你們怎麼調派,總之老夫是要守烏巢的!”淳于瓊興奮地揮舞着大手,大叫大嚷。
“戰端一開,烏巢就會變得極其兇險,四面兵鋒,老将軍何必去冒險呢?”劉平勸道。
他話一出口,就發現蜚先生和許攸都用同情的目光看着他,不禁有些納悶。
他還沒問怎麼回事,淳于瓊雙目放光,幾乎要跳起來:“說得太好了!這些日子我都快無聊死了,正需要點混亂給自己刮刮閑毛!” 劉平這才明白另外兩個人眼神的含義。
這個淳于瓊根本就是個戰争狂人,他根本不在乎勝敗,他要的隻是戰鬥本身,仿佛這樣才能找到自己的價值。
劉平那麼勸說,隻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劉平忽然想起來,鄧展當初在城外就是被他救過好幾次,才算死裡逃生。
不知他為何對一個曹營偏将如此上心。
“好吧,那你就跟我待在烏巢城裡。
”劉平點頭。
他看了一眼其他兩人,他們也沒什麼意見。
淳于瓊名義上歸屬颍川一派,實則是個特立獨行的臨淄人。
看守烏巢這個角色,既難搶到戰功,風險還大,搞不好要跟數倍的敵人作戰,是個雞肋般的位置,既然淳于瓊主動請纓,大家也就樂見其成。
淳于瓊拿到了自己喜歡的位置,心滿意足地離開了院落。
寒暄幾句以後,劉平對許攸歎道:“朕這次舉薦許卿,是因為卿與曹操有舊。
但細細一想,這一舉實是把你往火坑裡推。
曹營謀士衆多,郭嘉狡黠,萬一識破——卿可就危險了。
” 許攸摸了摸尖尖的下巴,朗聲道:“為漢室盡忠,乃是臣子本分。
再者說,我身秉大義,郭嘉又豈是我的對手?”他的笑聲尖細,像一隻被踩住脖子的公雞。
蜚先生的獨眼閃過一絲光芒,對這句話不屑一顧。
劉平拍腿贊道:“說得好!難怪袁将軍放着諸多謀臣不用,反而兩次急信把卿從邺城召來,果然隻有借重卿之高才才能抗衡郭嘉。
”許攸聽到這句話,神情為之一滞,露出狐疑之色。
劉平微不可察地使了個眼色,許攸立刻咧開嘴大笑起來:“陛下所言不錯。
我看曹營那些策士,都是土雞瓦狗,不足為慮。
” 蜚先生敏銳地從兩個人對話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