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關于儒家的一切
關燈
小
中
大
劉平在袁營已經待了三天。
在這三天裡,他被軟禁在一處民房,好吃好喝招待,唯獨不許離開。
在這期間,逢紀和公則試圖接近他,卻都被守衛攔了下來。
以他們兩個的身份,居然都不得其門而入,可見袁紹下的命令有多麼嚴厲。
不過這個做法可以理解。
漢室的地位太過敏感,如果不謹慎處理,袁紹會被全天下的人戳脊梁骨。
劉平也不着急,他之前的經曆太過波折,幾乎無時無刻不在奔波之中,他需要靜下心來思考一下。
如今無論是郭嘉、楊修還是司馬懿都不在身邊,他身居鬥室孤立無援,隻能乾綱獨斷——雖然威權隻及一室,影響隻及一人,卻是劉平自從卷入旋渦裡以來最自由最獨立的時刻。
“哥哥,如果你還活着,會怎麼做呢?”劉平手持銅鏡,喃喃自語。
銅鏡裡映出一張一模一樣的面孔,那張臉屬于一個死去的魂靈。
這個死魂靈的肉體已死去很久,意志卻依舊彌漫在九州大地,影響着許多人的命運。
劉平凝視半晌,忽然搖搖頭,苦笑着放下鏡子。
真正的劉協是一個冷酷無情的人,他選擇了和劉平不同的道。
道不同,不相為謀,即便死者真的複生,也隻會像司馬懿一樣把他的“僞善”痛罵一頓。
說起來,司馬懿的秉性倒是和劉協極為相似,他們兩個如果聯手,一定會無往不利吧。
忽然他又想到了伏壽。
這個聰慧美麗的女子如今在許都頑強而孤獨地守衛着宮城,維持着漢室最後的秘密。
在自己來到北方之前,伏壽偷偷告訴他,她在身上藏了一把匕首。
如果劉平有什麼不測,她會選擇自盡,履行對漢室的最後一份責任。
劉平明白伏壽的心意——她知道自己是個仁慈的人,不忍坐視别人犧牲,所以故意這麼說,讓他行動起來更為慎重,平安歸來。
一想到她,劉平不期然地浮現出她那帶着馨香的身體,那是多麼令人陶醉的體驗。
劉平是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在伏壽的刻意引導下,他終于将哥哥“丈夫”這個身份的責任也一并承擔下來。
在臨出發去官渡的前幾夜,他們彼此擁抱彼此嵌合,不知疲倦,仿佛唯有如此才能把壓力與擔憂暫時忘卻。
劉平還記得,多少次在激情攀到高峰的一瞬間,他将伏壽拼死抱住,在她身體裡盡情宣洩。
事後伏壽蜷躺在他懷裡,撫摸着自己平坦光滑的小腹,喃喃地說要為他生下一位皇子。
想到這裡,劉平低下頭,發現身體居然起了反應。
“這都什麼時候了,還在想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劉平自嘲地敲了敲頭——大頭——把思緒拽回來。
對劉平來說,袁紹和曹操誰勝誰負,并不重要。
如何在兩大巨頭碰撞之間為漢室牟取更大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經過這段時間的奔走,劉平已經處于一個微妙的優勢地位。
對袁紹陣營來說,劉平是一個漢室的繡衣使者,為了給漢室在戰後乞求一個更好的地位而來;對曹操陣營來說,劉平是一個身份特殊的細作,要裡應外合擾亂袁紹的戰略。
劉平若想獲取利益,就必須要超越兩個陣營所有的智謀之士,這是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所幸這兩邊的謀士們的關系不是一加一,而是一減一,劉平的勝機,即建立于此。
他正在凝神冥思,忽然聽到屋外傳來腳步聲。
劉平睜開眼睛,看到一名全副武裝的親衛站在自己面前,面無表情: “大将軍要召見你。
” 劉平點點頭,這和他估算的時間差不多。
他起身換上長袍,跟随親衛一路來到袁紹所駐的中軍。
這裡已經事先有了準備,所有的衛兵都站得遠遠的,以中軍為圓心隔出一大圈空地。
在栅欄之後,還隐伏着不少弓弩手,任何進入這一片空地的人,都會被立刻射殺。
整個氣氛透着隐隐的不安,劉平感覺似乎出了大事。
親衛走到圈子邊緣,請劉平自己進去,看來他也無權靠近。
劉平邁着穩定的步伐走進中軍帥帳,看到袁紹和蜚先生等在那裡,兩個人的神情都很陰沉。
“刺曹失敗了。
” 蜚先生開門見山地說。
他臉上的膿瘡似乎更大了些。
劉平沒露出任何情緒波動。
這個結果,是在他預料之中的。
從時間上推斷,曹丕這時候應該已經順利回到曹營,有他在,徐他不會有任何機會。
劉平拱手道:“勝敗乃是兵家常事。
”他擡頭看去,發現袁紹捏着酒杯,鐵青的臉像是一面挂滿了嚴霜的青銅大盾。
袁軍的全線部隊不計損失地強攻了足足一天;東山也動用了在曹營埋下的一大半棋子。
如此高昂的投入,居然最終還是失敗了,這可不是一句“運氣不好”就能敷衍的。
更讨厭的是,他已經在漢室繡衣使者面前誇下海口,現在卻要承認失敗,丢了面子,這比軍隊損失更讓袁紹不高興。
蜚先生冷笑道:“使者說得不錯。
不過若是每次失敗不總結教訓,下次隻會重蹈覆轍。
”他慢慢地挪動腳步,圍着劉平轉悠,赤紅色的獨眼射出瘆人的光彩。
劉平道:“哦?這麼說,你們已經知道敗因何在了?” 蜚先生湊近劉平,鼻子急速聳動,突然一指點了過來: “敗因,就是你!” 面對着突如其來的指責,劉平沒有驚慌失措。
逢紀的事給了他教訓,遇到意外情況,鎮之以靜,否則就是死路一條。
所以他隻是不解地望着蜚先生,等着他的下文。
“還記得我第一次見到你時,說你身上有郭嘉的味道麼?”蜚先生說。
劉平沒回答這個問題,他滿是疑窦地望向坐在上位的袁紹,卻看到袁紹面無表情地晃動着杯子,不由得心中一咯噔。
他現在是“第一次”踏入袁營,公則和逢紀絕不敢告訴袁紹,他們在這之前就私自接觸過漢室使者。
劉平在袁營中最大的依仗,就是用這個威脅兩人,為己所馭。
而現在蜚先生膽敢公然談論這段隐秘,而袁紹卻沒露出任何意外之色,這隻說明一件事,蜚先生放棄了與公則的聯合,轉而直接投效袁紹,把之前的事全交代了。
這一招很毒辣,也很合理。
刺曹失敗以後,蜚先生一定承受着極大的壓力,如果不迅速做出決斷,恐怕會被拿來當替罪羊。
但他放出這麼一手棋,導緻劉平失去了要挾公則和逢紀最有利的武器,他苦心孤詣營造出的勝勢,立刻被掃平了一大半。
看到劉平啞口無言的表情,蜚先生呵呵地笑了起來,似是十分快意:“郭嘉的味道——那可不是個比喻。
郭嘉身體不好,常年服藥,所以他會帶有一種特别的藥味。
我這鼻子,可以輕易分辨出來誰與他交往過密,騙不了我。
” 劉平迅速解釋道:“我記得我當初給過解釋了。
郭嘉與我确有約定,但并不代表我就要按照他的意願行事。
若非我與郭嘉虛以委蛇,又豈能順利來到袁營?” 蜚先生擡起手:“你這套說辭,本來是完美無缺的,連我都深信不疑。
可惜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這次刺曹失敗,終究還是讓你漏出了狐狸尾巴。
”劉平沒說話,他目前還沒搞清楚蜚先生的用意,隻好靜觀其變。
“刺曹之後,虎贲王越也潛入了曹營,他帶回來一些有趣的消息。
”蜚先生的聲音變得尖利起來,“你的那位叫魏文的小朋友,似乎來頭不小啊,也許我們該稱呼他真正的名字——曹丕?” 蜚先生吐出最後兩個字的時候,臉距離劉平極近。
劉平甚至能看得清他臉上那些可怕膿瘡上的暗色斑點。
他們居然連這個都查到了……劉平心中閃過一絲驚慌,手指不自然地彎了一下,不知道到底哪裡出了纰漏。
蜚先生注意到了他的手指動作,牙齒得意地磨了磨。
他沒有上嘴唇,所以這個動作看起來格外猙獰。
王越死裡逃生以後,把自己的發現告訴了蜚先生。
蜚先生掌握的消息比王越要多,很快就推測出了真相:導緻徐他刺殺失敗的人,正是曹丕,而且他就是劉平帶入袁營的那個叫魏文的小男孩。
“我不知道你把曹家二公子帶在身邊是為什麼,但如果你真的有誠意跟我們合作的話,就應該第一時間把他交出來。
即使你不把他交出來,也應該在前幾天把這件事告訴我們。
我可以提前改變部署,刺曹還有可能成功。
” 蜚先生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對劉平進行宣判:“所以結論隻有一個。
我最初的猜測沒有錯,你來到這裡,根本就是事先與郭嘉商量好的,你是個死間。
” 劉平的面色,終于變了。
“你還有什麼要辯解的?”蜚先生嘲弄道。
他隻要一招手,就會有人沖進來把這個家夥斬殺。
當郭嘉收到這個斬下的頭顱時,表情一定非常精彩。
劉平向後倒退了兩步,意識到之前的準備全用不上了。
袁紹落在他身上的眼神非常險惡,還帶着一點點的如釋重負。
這位大将軍最在意的,是刺曹失敗讓自己很丢臉,而蜚先生的指控,恰好可以讓劉平當成替罪羊,為這件事找一個不那麼丢臉的借口。
蜚先生深谙袁紹的秉性,所以句句都扣着刺曹的責任。
隻要袁紹打定了主意,劉平是不是漢室使者,根本不重要。
他再如何巧舌如簧地辯解,也是無濟于事。
面對這種前所未有的危局,劉平突然仰天大笑。
楊修講授帝王之術時曾說過,凡事有大成者,皆要具備一種品性。
無論冷酷與仁慈,若少它為輔翼,難以成就大業。
這種品性,就叫做決斷。
在瞬息萬變的戰場、在泰山壓頂的瞬間、在身臨深淵的一刹那,所有的道都失去意義,唯有決斷才能挽救。
現在,正是這個時候。
劉平俯仰之間,已經有了決斷。
唯有這一個辦法,可以拯救自己,以及漢室。
蜚先生扯住他的衣領,猙獰地笑道:“你故作大笑,實已心虛,用這顆頭顱去找郭奉孝哭訴吧。
” 劉平收斂起笑容,整個人的氣質發生了奇異的變化。
他抓起蜚先生揪住衣襟的手,輕輕一推,蜚先生倒退了好幾步,幾乎跌倒。
一個病殘之體,怎麼能抵擋他的力量。
蜚先生本想厲聲呵斥,可他突然感覺到一種強大的氣勢從劉平身上噴薄而出,讓他一下把話堵在嘴裡說不出來。
“袁紹,你可是漢家的大将軍?”劉平昂起頭來,高聲問道。
對這個明知故問的無禮問題,袁紹卻隻是默默點了一下頭。
一種奇妙的熟悉感正慢慢浮現在這位大将軍的腦海中,酒杯不知不覺被擱回到盤中。
劉平直視着他,淡淡地吐出七個字: “那你可還認得朕?” 七個字如巨石滾過平原,讓大帳内陷入一片死寂。
無論是袁紹還是蜚先生,一瞬間都懷疑自己的耳朵出了什麼問題。
朕? 全天下敢稱朕的人,隻有兩個。
一個是身敗名裂的袁術,還有一個則是大漢天子劉協。
蜚先生咽了咽口水。
這個郭嘉派來的死間,居然是天子本人?這實在是太荒唐了!天子難道不該在許都的宮城裡老老實實地待着嗎?他正要出口訓斥,卻發現袁紹慢慢從座位上站起身來,目瞪口呆。
這種反應,絕不是看到騙子的反應。
“是,是陛下?” 袁紹的聲音在微微發顫,甚至還帶着點驚慌。
袁家四世三公,曆代都是漢室忠臣,盡管時代已經不同了,可這種代代相傳的敬畏仍是根深蒂固。
劉平沒有回答,隻是倨傲地望着他們兩個,仿佛對這個問題不屑一顧。
說起來,袁紹與劉協的淵源着實不淺。
當初在洛陽之時,袁紹策動八校尉圍攻十常侍,逼迫他們帶着少帝劉辯和時為陳留王的劉協出逃,結果途中在北芒被董卓所執。
董卓很喜歡劉協,打算廢掉劉辯,就找袁紹來商量,想借重袁家的名望。
而袁紹堅決反對劉協稱帝,橫刀長揖,憤而離京。
也就是說,袁紹和劉協一共隻在光熹元年見過,那都是十一年前的事情了。
此後一在河北一在長安,兩個人再也沒直面相對過。
但此時在袁紹眼裡,劉平的相貌卻和那個倔強的陳留王合二為一,不分彼此。
蜚先生注意到袁紹的異狀,連忙湊過去低聲道:“主公,慎重。
”袁紹這才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态了,連忙擺正了身子。
仔細想想,這件事太匪夷所思了。
天子應該是被曹氏嚴密軟禁在許都的,怎麼可能突然跑到袁紹營中來。
這人十有八九是個騙子,豈能被他一句話唬住?可袁紹看了一眼劉平,那種熟悉的感覺猶在
在這三天裡,他被軟禁在一處民房,好吃好喝招待,唯獨不許離開。
在這期間,逢紀和公則試圖接近他,卻都被守衛攔了下來。
以他們兩個的身份,居然都不得其門而入,可見袁紹下的命令有多麼嚴厲。
不過這個做法可以理解。
漢室的地位太過敏感,如果不謹慎處理,袁紹會被全天下的人戳脊梁骨。
劉平也不着急,他之前的經曆太過波折,幾乎無時無刻不在奔波之中,他需要靜下心來思考一下。
如今無論是郭嘉、楊修還是司馬懿都不在身邊,他身居鬥室孤立無援,隻能乾綱獨斷——雖然威權隻及一室,影響隻及一人,卻是劉平自從卷入旋渦裡以來最自由最獨立的時刻。
“哥哥,如果你還活着,會怎麼做呢?”劉平手持銅鏡,喃喃自語。
銅鏡裡映出一張一模一樣的面孔,那張臉屬于一個死去的魂靈。
這個死魂靈的肉體已死去很久,意志卻依舊彌漫在九州大地,影響着許多人的命運。
劉平凝視半晌,忽然搖搖頭,苦笑着放下鏡子。
真正的劉協是一個冷酷無情的人,他選擇了和劉平不同的道。
道不同,不相為謀,即便死者真的複生,也隻會像司馬懿一樣把他的“僞善”痛罵一頓。
說起來,司馬懿的秉性倒是和劉協極為相似,他們兩個如果聯手,一定會無往不利吧。
忽然他又想到了伏壽。
這個聰慧美麗的女子如今在許都頑強而孤獨地守衛着宮城,維持着漢室最後的秘密。
在自己來到北方之前,伏壽偷偷告訴他,她在身上藏了一把匕首。
如果劉平有什麼不測,她會選擇自盡,履行對漢室的最後一份責任。
劉平明白伏壽的心意——她知道自己是個仁慈的人,不忍坐視别人犧牲,所以故意這麼說,讓他行動起來更為慎重,平安歸來。
一想到她,劉平不期然地浮現出她那帶着馨香的身體,那是多麼令人陶醉的體驗。
劉平是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在伏壽的刻意引導下,他終于将哥哥“丈夫”這個身份的責任也一并承擔下來。
在臨出發去官渡的前幾夜,他們彼此擁抱彼此嵌合,不知疲倦,仿佛唯有如此才能把壓力與擔憂暫時忘卻。
劉平還記得,多少次在激情攀到高峰的一瞬間,他将伏壽拼死抱住,在她身體裡盡情宣洩。
事後伏壽蜷躺在他懷裡,撫摸着自己平坦光滑的小腹,喃喃地說要為他生下一位皇子。
想到這裡,劉平低下頭,發現身體居然起了反應。
“這都什麼時候了,還在想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劉平自嘲地敲了敲頭——大頭——把思緒拽回來。
對劉平來說,袁紹和曹操誰勝誰負,并不重要。
如何在兩大巨頭碰撞之間為漢室牟取更大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問題。
經過這段時間的奔走,劉平已經處于一個微妙的優勢地位。
對袁紹陣營來說,劉平是一個漢室的繡衣使者,為了給漢室在戰後乞求一個更好的地位而來;對曹操陣營來說,劉平是一個身份特殊的細作,要裡應外合擾亂袁紹的戰略。
劉平若想獲取利益,就必須要超越兩個陣營所有的智謀之士,這是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所幸這兩邊的謀士們的關系不是一加一,而是一減一,劉平的勝機,即建立于此。
他正在凝神冥思,忽然聽到屋外傳來腳步聲。
劉平睜開眼睛,看到一名全副武裝的親衛站在自己面前,面無表情: “大将軍要召見你。
” 劉平點點頭,這和他估算的時間差不多。
他起身換上長袍,跟随親衛一路來到袁紹所駐的中軍。
這裡已經事先有了準備,所有的衛兵都站得遠遠的,以中軍為圓心隔出一大圈空地。
在栅欄之後,還隐伏着不少弓弩手,任何進入這一片空地的人,都會被立刻射殺。
整個氣氛透着隐隐的不安,劉平感覺似乎出了大事。
親衛走到圈子邊緣,請劉平自己進去,看來他也無權靠近。
劉平邁着穩定的步伐走進中軍帥帳,看到袁紹和蜚先生等在那裡,兩個人的神情都很陰沉。
“刺曹失敗了。
” 蜚先生開門見山地說。
他臉上的膿瘡似乎更大了些。
劉平沒露出任何情緒波動。
這個結果,是在他預料之中的。
從時間上推斷,曹丕這時候應該已經順利回到曹營,有他在,徐他不會有任何機會。
劉平拱手道:“勝敗乃是兵家常事。
”他擡頭看去,發現袁紹捏着酒杯,鐵青的臉像是一面挂滿了嚴霜的青銅大盾。
袁軍的全線部隊不計損失地強攻了足足一天;東山也動用了在曹營埋下的一大半棋子。
如此高昂的投入,居然最終還是失敗了,這可不是一句“運氣不好”就能敷衍的。
更讨厭的是,他已經在漢室繡衣使者面前誇下海口,現在卻要承認失敗,丢了面子,這比軍隊損失更讓袁紹不高興。
蜚先生冷笑道:“使者說得不錯。
不過若是每次失敗不總結教訓,下次隻會重蹈覆轍。
”他慢慢地挪動腳步,圍着劉平轉悠,赤紅色的獨眼射出瘆人的光彩。
劉平道:“哦?這麼說,你們已經知道敗因何在了?” 蜚先生湊近劉平,鼻子急速聳動,突然一指點了過來: “敗因,就是你!” 面對着突如其來的指責,劉平沒有驚慌失措。
逢紀的事給了他教訓,遇到意外情況,鎮之以靜,否則就是死路一條。
所以他隻是不解地望着蜚先生,等着他的下文。
“還記得我第一次見到你時,說你身上有郭嘉的味道麼?”蜚先生說。
劉平沒回答這個問題,他滿是疑窦地望向坐在上位的袁紹,卻看到袁紹面無表情地晃動着杯子,不由得心中一咯噔。
他現在是“第一次”踏入袁營,公則和逢紀絕不敢告訴袁紹,他們在這之前就私自接觸過漢室使者。
劉平在袁營中最大的依仗,就是用這個威脅兩人,為己所馭。
而現在蜚先生膽敢公然談論這段隐秘,而袁紹卻沒露出任何意外之色,這隻說明一件事,蜚先生放棄了與公則的聯合,轉而直接投效袁紹,把之前的事全交代了。
這一招很毒辣,也很合理。
刺曹失敗以後,蜚先生一定承受着極大的壓力,如果不迅速做出決斷,恐怕會被拿來當替罪羊。
但他放出這麼一手棋,導緻劉平失去了要挾公則和逢紀最有利的武器,他苦心孤詣營造出的勝勢,立刻被掃平了一大半。
看到劉平啞口無言的表情,蜚先生呵呵地笑了起來,似是十分快意:“郭嘉的味道——那可不是個比喻。
郭嘉身體不好,常年服藥,所以他會帶有一種特别的藥味。
我這鼻子,可以輕易分辨出來誰與他交往過密,騙不了我。
” 劉平迅速解釋道:“我記得我當初給過解釋了。
郭嘉與我确有約定,但并不代表我就要按照他的意願行事。
若非我與郭嘉虛以委蛇,又豈能順利來到袁營?” 蜚先生擡起手:“你這套說辭,本來是完美無缺的,連我都深信不疑。
可惜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這次刺曹失敗,終究還是讓你漏出了狐狸尾巴。
”劉平沒說話,他目前還沒搞清楚蜚先生的用意,隻好靜觀其變。
“刺曹之後,虎贲王越也潛入了曹營,他帶回來一些有趣的消息。
”蜚先生的聲音變得尖利起來,“你的那位叫魏文的小朋友,似乎來頭不小啊,也許我們該稱呼他真正的名字——曹丕?” 蜚先生吐出最後兩個字的時候,臉距離劉平極近。
劉平甚至能看得清他臉上那些可怕膿瘡上的暗色斑點。
他們居然連這個都查到了……劉平心中閃過一絲驚慌,手指不自然地彎了一下,不知道到底哪裡出了纰漏。
蜚先生注意到了他的手指動作,牙齒得意地磨了磨。
他沒有上嘴唇,所以這個動作看起來格外猙獰。
王越死裡逃生以後,把自己的發現告訴了蜚先生。
蜚先生掌握的消息比王越要多,很快就推測出了真相:導緻徐他刺殺失敗的人,正是曹丕,而且他就是劉平帶入袁營的那個叫魏文的小男孩。
“我不知道你把曹家二公子帶在身邊是為什麼,但如果你真的有誠意跟我們合作的話,就應該第一時間把他交出來。
即使你不把他交出來,也應該在前幾天把這件事告訴我們。
我可以提前改變部署,刺曹還有可能成功。
” 蜚先生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對劉平進行宣判:“所以結論隻有一個。
我最初的猜測沒有錯,你來到這裡,根本就是事先與郭嘉商量好的,你是個死間。
” 劉平的面色,終于變了。
“你還有什麼要辯解的?”蜚先生嘲弄道。
他隻要一招手,就會有人沖進來把這個家夥斬殺。
當郭嘉收到這個斬下的頭顱時,表情一定非常精彩。
劉平向後倒退了兩步,意識到之前的準備全用不上了。
袁紹落在他身上的眼神非常險惡,還帶着一點點的如釋重負。
這位大将軍最在意的,是刺曹失敗讓自己很丢臉,而蜚先生的指控,恰好可以讓劉平當成替罪羊,為這件事找一個不那麼丢臉的借口。
蜚先生深谙袁紹的秉性,所以句句都扣着刺曹的責任。
隻要袁紹打定了主意,劉平是不是漢室使者,根本不重要。
他再如何巧舌如簧地辯解,也是無濟于事。
面對這種前所未有的危局,劉平突然仰天大笑。
楊修講授帝王之術時曾說過,凡事有大成者,皆要具備一種品性。
無論冷酷與仁慈,若少它為輔翼,難以成就大業。
這種品性,就叫做決斷。
在瞬息萬變的戰場、在泰山壓頂的瞬間、在身臨深淵的一刹那,所有的道都失去意義,唯有決斷才能挽救。
現在,正是這個時候。
劉平俯仰之間,已經有了決斷。
唯有這一個辦法,可以拯救自己,以及漢室。
蜚先生扯住他的衣領,猙獰地笑道:“你故作大笑,實已心虛,用這顆頭顱去找郭奉孝哭訴吧。
” 劉平收斂起笑容,整個人的氣質發生了奇異的變化。
他抓起蜚先生揪住衣襟的手,輕輕一推,蜚先生倒退了好幾步,幾乎跌倒。
一個病殘之體,怎麼能抵擋他的力量。
蜚先生本想厲聲呵斥,可他突然感覺到一種強大的氣勢從劉平身上噴薄而出,讓他一下把話堵在嘴裡說不出來。
“袁紹,你可是漢家的大将軍?”劉平昂起頭來,高聲問道。
對這個明知故問的無禮問題,袁紹卻隻是默默點了一下頭。
一種奇妙的熟悉感正慢慢浮現在這位大将軍的腦海中,酒杯不知不覺被擱回到盤中。
劉平直視着他,淡淡地吐出七個字: “那你可還認得朕?” 七個字如巨石滾過平原,讓大帳内陷入一片死寂。
無論是袁紹還是蜚先生,一瞬間都懷疑自己的耳朵出了什麼問題。
朕? 全天下敢稱朕的人,隻有兩個。
一個是身敗名裂的袁術,還有一個則是大漢天子劉協。
蜚先生咽了咽口水。
這個郭嘉派來的死間,居然是天子本人?這實在是太荒唐了!天子難道不該在許都的宮城裡老老實實地待着嗎?他正要出口訓斥,卻發現袁紹慢慢從座位上站起身來,目瞪口呆。
這種反應,絕不是看到騙子的反應。
“是,是陛下?” 袁紹的聲音在微微發顫,甚至還帶着點驚慌。
袁家四世三公,曆代都是漢室忠臣,盡管時代已經不同了,可這種代代相傳的敬畏仍是根深蒂固。
劉平沒有回答,隻是倨傲地望着他們兩個,仿佛對這個問題不屑一顧。
說起來,袁紹與劉協的淵源着實不淺。
當初在洛陽之時,袁紹策動八校尉圍攻十常侍,逼迫他們帶着少帝劉辯和時為陳留王的劉協出逃,結果途中在北芒被董卓所執。
董卓很喜歡劉協,打算廢掉劉辯,就找袁紹來商量,想借重袁家的名望。
而袁紹堅決反對劉協稱帝,橫刀長揖,憤而離京。
也就是說,袁紹和劉協一共隻在光熹元年見過,那都是十一年前的事情了。
此後一在河北一在長安,兩個人再也沒直面相對過。
但此時在袁紹眼裡,劉平的相貌卻和那個倔強的陳留王合二為一,不分彼此。
蜚先生注意到袁紹的異狀,連忙湊過去低聲道:“主公,慎重。
”袁紹這才如夢初醒,意識到自己有些失态了,連忙擺正了身子。
仔細想想,這件事太匪夷所思了。
天子應該是被曹氏嚴密軟禁在許都的,怎麼可能突然跑到袁紹營中來。
這人十有八九是個騙子,豈能被他一句話唬住?可袁紹看了一眼劉平,那種熟悉的感覺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