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一條暗流波浪寬
關燈
小
中
大
好處呢?”張繡有點跟不上他的思路。
楊修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烏巢背靠大澤,水道縱橫,灘塗交錯,是兵家所謂亂地。
郭祭酒既然讓袁家把這一丸藥乖乖吞下去,自然會裹些毒餌什麼的。
對付袁紹這樣的龐然大物,這一味毒丸效力可不會太低。
” 張繡聽了這話,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原來白馬也罷,延津也罷,都隻是為了轉移注意力,中間還藏了這麼大心思。
賈诩說得對,他還是做一個單純的武人好了。
“所以我說将軍不必為戰局擔憂,隻消深壘死守。
不出數月,必有變化——”說到這裡,楊修的聲調突然變了,狐狸眼一眯,“——倒是将軍自己,不仔細考慮一下麼?” 張繡面色一沉:“我有什麼好考慮的。
既已投效曹公,自然是盡心竭力。
”楊修拿指頭點點地圖,一字一句道:“隻怕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 張繡猛地站起身來,煩躁地走了兩步:“德祖,你不必繞着圈子問了,我是不會說的。
” “若是将軍無意,當初何必讓我藏身帷幕之後呢。
”楊修盯着他,不慌不忙地說,他的言辭像一枚鐵針,一針一針刺着張繡的心防。
張繡聽到這話,頹然坐了回去,雙手垂在膝蓋上,黃色的面皮泛起疲憊。
“那,那次是個意外……” 那次确實是一個意外。
本來楊修過來拜見張繡,讨論營防之事。
後來賈诩來訪,楊修自作主張躲去了後帳。
張繡被胡車兒的死弄得心浮氣躁,一時氣急,忘了簾後還有個楊修,漏出一點口風,雖然及時被賈诩所阻,但楊修已經聽入耳中。
楊修當時就敏銳地覺察到,當年宛城之戰,一定另有隐情。
而這隐情,才是張繡惶恐不安的真正源頭。
張繡不敢告訴賈诩隔牆有耳,但也拒絕透露更多消息。
“将軍說是意外,别人可未必會相信。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将軍身藏巨隐,即便自己不言,難道别人就會信了?胡将軍是怎麼死的?他可不曾對人提過半句吧?下場卻是如何?西涼軍的人,現在活着的可不多了。
” 最後一句話擊中了張繡。
他眉頭緊皺,拳頭攥緊複又伸開,露出痛苦矛盾的表情,嘴唇幾次張合,卻沒發出聲音。
楊修目不轉睛地注視着他,對張繡這樣的人,咄咄逼人有時比暗示更見效果。
兩人正僵持着,忽然門外一名親兵禀告:“郭祭酒請楊先生過去一叙。
”張繡如蒙大赦,長長舒了一口氣。
楊修功敗垂成,也不懊惱,拍拍張繡的肩膀:“究竟誰才可信任,将軍自己斟酌吧。
” 楊修離開張繡營帳,朝着中軍大營走去。
這裡是曹軍的中樞,戒備森嚴,随處可見三五一隊的近衛兵在巡邏。
遠處有一頂藏青色的帳篷,就是曹公的居所,用粗長的拒馬與栅欄與周圍隔開,每一段都有手持勁弩的守衛,别說刺客,就連蚊子也飛不進去。
忽然一隊騎手匆匆沖過來,從楊修身旁一掠而過。
楊修認出了為首的那個健碩男子——虎癡許褚。
他的身後都是精銳虎衛,個個一身殺氣衣衫不整。
似乎剛剛經曆過一場惡戰。
馬隊之後還跟着一輛平闆大車,上面躺着幾個人,用草席蓋着,生死不知。
旁邊一個衛兵羨慕地望着這隊人馬,楊修走過去,掏出腰牌問他到底發生了什麼。
衛兵對這個大人物不敢怠慢,恭敬地回答:“這是許褚大人剛從烏巢回來。
我聽同伴說,這一趟虎衛斬殺了寇首三人、渠帥六人、水賊無數,是場了不得的大勝。
” “烏巢啊……”楊修不期然地擡起眉毛,看來許褚這次出征,也是郭嘉針對烏巢的手段之一。
但他相信,許褚隻是個幌子,做個舍不得放手的姿态給東山蜚先生看,他一定還有别的暗手。
“不過我看他們好像也很吃虧嘛,那闆車上拉的是遺體?”楊修問。
“沒辦法,那個虎贲王越也在烏巢。
”衛兵露出畏懼的眼神,“咱們有個兄弟替許校尉擋下一擊,差點沒命,被許校尉沒命地拖回來了。
這應該是送去軍醫那裡了。
” 這名字沒給楊修帶來任何觸動。
他又随便閑扯了幾句,徑直朝着曹軍中樞走去。
他一邊走,一邊在心裡盤算。
王越這次前往烏巢,應該是應蜚先生之邀去收攏烏巢賊的。
楊修權衡了一下,覺得這個舉動暫時對漢室沒什麼不利之處,決定先讓那莽夫去折騰一番——反正這個人一貫傲氣十足,就算是楊家,也無法簡單地控制他,不如放手。
說到漢室,楊修揉了揉鼻子,心想不知道劉平在北邊做得如何。
自從跟張繡談完以後,他已有了一個絕妙的想法,決定以官渡為局,開一場大賭注。
劉平也罷,王越也罷,甚至曹操和袁紹,都是這賭局中的一部分。
而有資格坐在對面與他放對壓寶的,隻有那個讨厭的家夥。
他一邊想着,一邊接近那頂奢華的帳篷,忽然注意到,帳篷前停着兩輛馬車。
第一輛馬車極盡華麗,一看就知道是郭嘉的坐駕;第二輛馬車的造型樸實平和,輪子卻比尋常馬車大上兩圈,輪軸之間還用蒲草裹住,束帛加壁。
這不是征辟名士的玩意兒麼?怎麼跑來官渡了?楊修腦子裡浮起疑問,随手掀開簾子,正看到那個讨厭的家夥正沖着自己舉杯。
“德祖,有故人來訪,一起喝一杯吧。
”郭嘉懶洋洋半躺在榻上,似笑非笑地望着他。
楊修看到一位獨臂客人拘謹地跪坐在一旁,正露出勉強的笑容。
“楊先生?您不是在許都忙聚儒的事情嗎?”楊修有些驚訝。
楊俊擡起一條胳膊,施以殘禮:“我這次北上,是去高密迎接鄭玄大人的,順便到官渡來,給郭祭酒捎點東西。
” 漢代以來,征迎大儒都需安車蒲輪的禮儀,楊修心想難怪帳篷外停着那麼一輛馬車。
他和楊俊同是漢室機密的核心參與者,彼此心知肚明。
楊俊這簡單的一句話,藏了不少訊息,兩人對視一眼,心照不宣。
“鄭玄老師身體還好麼?” “前一陣子他還親自回信給少府大人,筆迹清晰流暢,可見精神還不錯。
”楊俊回答。
許都聚儒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把當代名儒鄭玄請去。
有他在,這聚儒之議才名副其實。
孔融已經做通了荀彧的工作,袁紹那邊也有“荀谌”協調,于是許都派出楊俊去接鄭玄——楊俊是邊讓的弟子,在儒林身份不算低。
郭嘉笑嘻嘻地起身給楊修也舀了一勺酒:“楊公是楊太尉義子,也算是你的義兄,今天咱們可要多喝幾杯。
” 狐狸的頸毛忽地直立,楊修心生警兆。
郭嘉挑出這層關系,到底是出于什麼目的?他拿起酒杯,一飲而盡,然後問道:“對了,是捎什麼東西如此貴重,還值得楊公親自繞到官渡一趟?” 楊俊還沒答,郭嘉先說道:“還不是我這身體的毛病嘛。
須得用我老師華佗的藥方,才能緩解。
隻是這藥方所需藥材都比較稀罕,合藥不易。
我前一陣有點忙,把帶的藥丸都吃完了,隻好讓荀令君再弄點原料來。
” “原料?” “是啊,華老師的藥方,隻有他和他的弟子懂得調配,旁人都不懂,我隻好親力親為。
”郭嘉拍了拍榻邊,那裡擱着大大小小十幾個錦盒,想來都是各類珍稀藥料。
“你是怕東山的人給你下毒吧?”楊修挑釁似的說,語中帶刺。
郭嘉哈哈大笑,抓起一個錦盒放在鼻下嗅了嗅,不屑道:“能害到我的人,隻有我的老師而已,餘者皆不足論。
” 郭嘉這是話裡有話,楊修臉色一僵。
楊俊趕緊打圓場道:“郭祭酒真是全才,謀略不說,居然還精通岐黃之術。
華佗能有你這樣的弟子,也足以自傲了。
” 郭嘉搖頭道:“華老師若見了我,非殺了我不可……不過回想起當年那段時光,可真是幸福呀。
每天除了背誦《青囊經》、采藥合藥以外,什麼都不用想,心無旁骛地玩玩女人,踏踏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飛快地就過去了。
”說到這裡,他的臉上浮現出感懷,把手裡的杯子轉了幾轉。
楊俊像是忽然想到什麼,直起身子道:“說到這個,在下來官渡的路上,遇見一位仙師,自稱是郭祭酒你的同窗,說華老師給你的藥方未臻化境,尚缺一味藥引。
他給了我一個錦囊,中藏藥引,說以此合藥,藥力更勝從前。
” 郭嘉看了他一眼,笑意盎然:“我的同窗,都是我的仇人,恨不得食我骨、寝我皮。
誰會特意給我送來延壽的藥引?”楊俊一臉坦然:“那位仙師頭戴鬥笠,面容看不清楚,也沒留下姓名。
我隻答應代他轉交,至于這錦囊内有什麼,還請郭祭酒自己決斷。
” 說完他從身上摸出一個小巧的紫線錦囊,遞給郭嘉。
郭嘉接過錦囊,端詳片刻,眼神愈加明亮起來。
他在手裡把玩了一番,随手揣入懷裡。
楊俊一愣:“您不打開看看麼?”郭嘉道:“不必看了,光靠聞就能聞得出,這确是好藥無疑,合在藥丸内——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呐。
”郭嘉一邊念誦着,一邊拍打着膝蓋。
“這末尾四句,是出自曹公的《步出夏門行》吧?曹公的詩作,實在是精妙。
”楊俊感歎道,這不是恭維,而是真心實意的誇贊。
曹公雖然政治上名聲不太好,但文學上一直被時人所稱贊。
郭嘉撇了撇嘴,舉杯道:“你們知道麼?曹公其實是兩個人。
” 這一句話出口,楊俊與楊修心中俱是一凜,表情登時都不太自然。
郭嘉難得地長長歎息一聲:“他們一個是枭雄,一個是詩人。
曹公為枭雄時,殺伐果斷,有霸主氣象;可他有時還是個詩人,詩人都是些什麼人?任性妄為,頭腦發熱,行事從不考慮,根本就是胡鬧。
你們說對不對?” 楊修覺得這種對話繼續下去,走向實在難以捉摸,趕緊岔開了話題:“咦?賈文和呢?他怎麼沒來?”郭嘉道:“文和去找許校尉了。
許仲康在烏巢剛回來,得有個人幫我去參詳參詳。
我太忙了,顧不上。
” 楊修一愣,言外之意,烏巢這盤棋,郭嘉放手交給賈诩去處理了。
郭嘉嘲諷地拎起錦囊,用小指頭敲了敲:“這東西其實不該給我,應該給賈文和啊。
他才是最需要靈丹妙藥的人。
” 楊俊又寒暄了幾句,看了楊修一眼,躬身離去。
楊修知道,楊俊如今嫌疑頗大,還被許都衛騷擾過。
這次北上,也是孔融出于保護他的目的。
等到帳篷裡隻剩兩個人,楊修冷臉問道:“郭祭酒把我叫過來,應該不隻是與楊公叙舊吧?”郭嘉漫不經心地給自己又倒滿一杯酒:“如今有件麻煩事,還得請德祖你幫忙。
” 楊修警惕地望着他。
郭嘉道:“你知道麼?關将軍很快就要離開了。
” “關羽?”楊修一驚。
“不錯。
當初他歸降時就與曹公約好了,隻要劉備出現,他就一定會離開。
” “這麼說,劉備沒死?” 郭嘉無奈地搖搖頭:“是啊。
前幾日靖安曹得到消息,劉備居然被袁紹派往汝南。
結果關羽一聽說,立刻跑來向曹公辭行。
”說到這裡,他感慨地用手指敲擊酒壺的側邊:“這個玄德公,就連我都很佩服。
關羽殺了顔良、文醜,我本以為這人一定會死在袁紹手裡。
可他非但沒死,反而說服了袁紹,高高興興跑去汝南了——這家夥的運氣,未免太好了。
” 郭嘉的郁悶可想而知,他原本打算借白馬、延津兩戰殺死劉備,讓關羽死心塌地留在曹營;楊修更郁悶,他本來計算得很好,等到劉備一死,把郭嘉的計策透露給關羽,讓他誠心為漢室所用。
結果這兩個人苦心孤詣,卻都低估了劉備的狡猾。
郭嘉還好,關羽隻是他計劃中的一個捎帶的小小成果,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而對楊修來說,關羽這一走,漢室非但沒有半點好處,反而讓張遼也去掉一個大制約。
等于是一條潛在的胳膊被斬斷。
楊修強抑住心中失落,探身問道:“關将軍要走,那曹公什麼意思?”郭嘉撇了撇嘴,語氣有些埋怨:“曹公還能有什麼意思?他說了:‘各為其主,随他去吧。
’哎,我剛才不是說了麼?曹公一會兒是枭雄,一會兒是詩人。
當初玄德公在許都的時候,也是曹公一念之仁,把他放走,才有了徐州之亂,現在又是這樣!都是詩人惹的禍。
” “那麼,需要在下做什麼呢?”楊修試探道。
郭嘉略一擡眼:“斬顔良、誅文醜時,你都與關羽合作過,他對你一定沒什麼警惕心,這個任務交你去完成最适合。
” 楊修何等聰明,已經猜到郭嘉接下來要說的話了。
“關羽若與劉備會合,我軍南方将不複有甯日。
所以德祖,你和張繡将軍帶些精銳潛伏起來,關羽一離開曹營,就設法把他幹掉。
我得下一劑猛藥,治治曹公的詩人病。
”
楊修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烏巢背靠大澤,水道縱橫,灘塗交錯,是兵家所謂亂地。
郭祭酒既然讓袁家把這一丸藥乖乖吞下去,自然會裹些毒餌什麼的。
對付袁紹這樣的龐然大物,這一味毒丸效力可不會太低。
” 張繡聽了這話,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原來白馬也罷,延津也罷,都隻是為了轉移注意力,中間還藏了這麼大心思。
賈诩說得對,他還是做一個單純的武人好了。
“所以我說将軍不必為戰局擔憂,隻消深壘死守。
不出數月,必有變化——”說到這裡,楊修的聲調突然變了,狐狸眼一眯,“——倒是将軍自己,不仔細考慮一下麼?” 張繡面色一沉:“我有什麼好考慮的。
既已投效曹公,自然是盡心竭力。
”楊修拿指頭點點地圖,一字一句道:“隻怕是樹欲靜而風不止。
” 張繡猛地站起身來,煩躁地走了兩步:“德祖,你不必繞着圈子問了,我是不會說的。
” “若是将軍無意,當初何必讓我藏身帷幕之後呢。
”楊修盯着他,不慌不忙地說,他的言辭像一枚鐵針,一針一針刺着張繡的心防。
張繡聽到這話,頹然坐了回去,雙手垂在膝蓋上,黃色的面皮泛起疲憊。
“那,那次是個意外……” 那次确實是一個意外。
本來楊修過來拜見張繡,讨論營防之事。
後來賈诩來訪,楊修自作主張躲去了後帳。
張繡被胡車兒的死弄得心浮氣躁,一時氣急,忘了簾後還有個楊修,漏出一點口風,雖然及時被賈诩所阻,但楊修已經聽入耳中。
楊修當時就敏銳地覺察到,當年宛城之戰,一定另有隐情。
而這隐情,才是張繡惶恐不安的真正源頭。
張繡不敢告訴賈诩隔牆有耳,但也拒絕透露更多消息。
“将軍說是意外,别人可未必會相信。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将軍身藏巨隐,即便自己不言,難道别人就會信了?胡将軍是怎麼死的?他可不曾對人提過半句吧?下場卻是如何?西涼軍的人,現在活着的可不多了。
” 最後一句話擊中了張繡。
他眉頭緊皺,拳頭攥緊複又伸開,露出痛苦矛盾的表情,嘴唇幾次張合,卻沒發出聲音。
楊修目不轉睛地注視着他,對張繡這樣的人,咄咄逼人有時比暗示更見效果。
兩人正僵持着,忽然門外一名親兵禀告:“郭祭酒請楊先生過去一叙。
”張繡如蒙大赦,長長舒了一口氣。
楊修功敗垂成,也不懊惱,拍拍張繡的肩膀:“究竟誰才可信任,将軍自己斟酌吧。
” 楊修離開張繡營帳,朝着中軍大營走去。
這裡是曹軍的中樞,戒備森嚴,随處可見三五一隊的近衛兵在巡邏。
遠處有一頂藏青色的帳篷,就是曹公的居所,用粗長的拒馬與栅欄與周圍隔開,每一段都有手持勁弩的守衛,别說刺客,就連蚊子也飛不進去。
忽然一隊騎手匆匆沖過來,從楊修身旁一掠而過。
楊修認出了為首的那個健碩男子——虎癡許褚。
他的身後都是精銳虎衛,個個一身殺氣衣衫不整。
似乎剛剛經曆過一場惡戰。
馬隊之後還跟着一輛平闆大車,上面躺着幾個人,用草席蓋着,生死不知。
旁邊一個衛兵羨慕地望着這隊人馬,楊修走過去,掏出腰牌問他到底發生了什麼。
衛兵對這個大人物不敢怠慢,恭敬地回答:“這是許褚大人剛從烏巢回來。
我聽同伴說,這一趟虎衛斬殺了寇首三人、渠帥六人、水賊無數,是場了不得的大勝。
” “烏巢啊……”楊修不期然地擡起眉毛,看來許褚這次出征,也是郭嘉針對烏巢的手段之一。
但他相信,許褚隻是個幌子,做個舍不得放手的姿态給東山蜚先生看,他一定還有别的暗手。
“不過我看他們好像也很吃虧嘛,那闆車上拉的是遺體?”楊修問。
“沒辦法,那個虎贲王越也在烏巢。
”衛兵露出畏懼的眼神,“咱們有個兄弟替許校尉擋下一擊,差點沒命,被許校尉沒命地拖回來了。
這應該是送去軍醫那裡了。
” 這名字沒給楊修帶來任何觸動。
他又随便閑扯了幾句,徑直朝着曹軍中樞走去。
他一邊走,一邊在心裡盤算。
王越這次前往烏巢,應該是應蜚先生之邀去收攏烏巢賊的。
楊修權衡了一下,覺得這個舉動暫時對漢室沒什麼不利之處,決定先讓那莽夫去折騰一番——反正這個人一貫傲氣十足,就算是楊家,也無法簡單地控制他,不如放手。
說到漢室,楊修揉了揉鼻子,心想不知道劉平在北邊做得如何。
自從跟張繡談完以後,他已有了一個絕妙的想法,決定以官渡為局,開一場大賭注。
劉平也罷,王越也罷,甚至曹操和袁紹,都是這賭局中的一部分。
而有資格坐在對面與他放對壓寶的,隻有那個讨厭的家夥。
他一邊想着,一邊接近那頂奢華的帳篷,忽然注意到,帳篷前停着兩輛馬車。
第一輛馬車極盡華麗,一看就知道是郭嘉的坐駕;第二輛馬車的造型樸實平和,輪子卻比尋常馬車大上兩圈,輪軸之間還用蒲草裹住,束帛加壁。
這不是征辟名士的玩意兒麼?怎麼跑來官渡了?楊修腦子裡浮起疑問,随手掀開簾子,正看到那個讨厭的家夥正沖着自己舉杯。
“德祖,有故人來訪,一起喝一杯吧。
”郭嘉懶洋洋半躺在榻上,似笑非笑地望着他。
楊修看到一位獨臂客人拘謹地跪坐在一旁,正露出勉強的笑容。
“楊先生?您不是在許都忙聚儒的事情嗎?”楊修有些驚訝。
楊俊擡起一條胳膊,施以殘禮:“我這次北上,是去高密迎接鄭玄大人的,順便到官渡來,給郭祭酒捎點東西。
” 漢代以來,征迎大儒都需安車蒲輪的禮儀,楊修心想難怪帳篷外停着那麼一輛馬車。
他和楊俊同是漢室機密的核心參與者,彼此心知肚明。
楊俊這簡單的一句話,藏了不少訊息,兩人對視一眼,心照不宣。
“鄭玄老師身體還好麼?” “前一陣子他還親自回信給少府大人,筆迹清晰流暢,可見精神還不錯。
”楊俊回答。
許都聚儒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把當代名儒鄭玄請去。
有他在,這聚儒之議才名副其實。
孔融已經做通了荀彧的工作,袁紹那邊也有“荀谌”協調,于是許都派出楊俊去接鄭玄——楊俊是邊讓的弟子,在儒林身份不算低。
郭嘉笑嘻嘻地起身給楊修也舀了一勺酒:“楊公是楊太尉義子,也算是你的義兄,今天咱們可要多喝幾杯。
” 狐狸的頸毛忽地直立,楊修心生警兆。
郭嘉挑出這層關系,到底是出于什麼目的?他拿起酒杯,一飲而盡,然後問道:“對了,是捎什麼東西如此貴重,還值得楊公親自繞到官渡一趟?” 楊俊還沒答,郭嘉先說道:“還不是我這身體的毛病嘛。
須得用我老師華佗的藥方,才能緩解。
隻是這藥方所需藥材都比較稀罕,合藥不易。
我前一陣有點忙,把帶的藥丸都吃完了,隻好讓荀令君再弄點原料來。
” “原料?” “是啊,華老師的藥方,隻有他和他的弟子懂得調配,旁人都不懂,我隻好親力親為。
”郭嘉拍了拍榻邊,那裡擱着大大小小十幾個錦盒,想來都是各類珍稀藥料。
“你是怕東山的人給你下毒吧?”楊修挑釁似的說,語中帶刺。
郭嘉哈哈大笑,抓起一個錦盒放在鼻下嗅了嗅,不屑道:“能害到我的人,隻有我的老師而已,餘者皆不足論。
” 郭嘉這是話裡有話,楊修臉色一僵。
楊俊趕緊打圓場道:“郭祭酒真是全才,謀略不說,居然還精通岐黃之術。
華佗能有你這樣的弟子,也足以自傲了。
” 郭嘉搖頭道:“華老師若見了我,非殺了我不可……不過回想起當年那段時光,可真是幸福呀。
每天除了背誦《青囊經》、采藥合藥以外,什麼都不用想,心無旁骛地玩玩女人,踏踏青,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飛快地就過去了。
”說到這裡,他的臉上浮現出感懷,把手裡的杯子轉了幾轉。
楊俊像是忽然想到什麼,直起身子道:“說到這個,在下來官渡的路上,遇見一位仙師,自稱是郭祭酒你的同窗,說華老師給你的藥方未臻化境,尚缺一味藥引。
他給了我一個錦囊,中藏藥引,說以此合藥,藥力更勝從前。
” 郭嘉看了他一眼,笑意盎然:“我的同窗,都是我的仇人,恨不得食我骨、寝我皮。
誰會特意給我送來延壽的藥引?”楊俊一臉坦然:“那位仙師頭戴鬥笠,面容看不清楚,也沒留下姓名。
我隻答應代他轉交,至于這錦囊内有什麼,還請郭祭酒自己決斷。
” 說完他從身上摸出一個小巧的紫線錦囊,遞給郭嘉。
郭嘉接過錦囊,端詳片刻,眼神愈加明亮起來。
他在手裡把玩了一番,随手揣入懷裡。
楊俊一愣:“您不打開看看麼?”郭嘉道:“不必看了,光靠聞就能聞得出,這确是好藥無疑,合在藥丸内——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呐。
”郭嘉一邊念誦着,一邊拍打着膝蓋。
“這末尾四句,是出自曹公的《步出夏門行》吧?曹公的詩作,實在是精妙。
”楊俊感歎道,這不是恭維,而是真心實意的誇贊。
曹公雖然政治上名聲不太好,但文學上一直被時人所稱贊。
郭嘉撇了撇嘴,舉杯道:“你們知道麼?曹公其實是兩個人。
” 這一句話出口,楊俊與楊修心中俱是一凜,表情登時都不太自然。
郭嘉難得地長長歎息一聲:“他們一個是枭雄,一個是詩人。
曹公為枭雄時,殺伐果斷,有霸主氣象;可他有時還是個詩人,詩人都是些什麼人?任性妄為,頭腦發熱,行事從不考慮,根本就是胡鬧。
你們說對不對?” 楊修覺得這種對話繼續下去,走向實在難以捉摸,趕緊岔開了話題:“咦?賈文和呢?他怎麼沒來?”郭嘉道:“文和去找許校尉了。
許仲康在烏巢剛回來,得有個人幫我去參詳參詳。
我太忙了,顧不上。
” 楊修一愣,言外之意,烏巢這盤棋,郭嘉放手交給賈诩去處理了。
郭嘉嘲諷地拎起錦囊,用小指頭敲了敲:“這東西其實不該給我,應該給賈文和啊。
他才是最需要靈丹妙藥的人。
” 楊俊又寒暄了幾句,看了楊修一眼,躬身離去。
楊修知道,楊俊如今嫌疑頗大,還被許都衛騷擾過。
這次北上,也是孔融出于保護他的目的。
等到帳篷裡隻剩兩個人,楊修冷臉問道:“郭祭酒把我叫過來,應該不隻是與楊公叙舊吧?”郭嘉漫不經心地給自己又倒滿一杯酒:“如今有件麻煩事,還得請德祖你幫忙。
” 楊修警惕地望着他。
郭嘉道:“你知道麼?關将軍很快就要離開了。
” “關羽?”楊修一驚。
“不錯。
當初他歸降時就與曹公約好了,隻要劉備出現,他就一定會離開。
” “這麼說,劉備沒死?” 郭嘉無奈地搖搖頭:“是啊。
前幾日靖安曹得到消息,劉備居然被袁紹派往汝南。
結果關羽一聽說,立刻跑來向曹公辭行。
”說到這裡,他感慨地用手指敲擊酒壺的側邊:“這個玄德公,就連我都很佩服。
關羽殺了顔良、文醜,我本以為這人一定會死在袁紹手裡。
可他非但沒死,反而說服了袁紹,高高興興跑去汝南了——這家夥的運氣,未免太好了。
” 郭嘉的郁悶可想而知,他原本打算借白馬、延津兩戰殺死劉備,讓關羽死心塌地留在曹營;楊修更郁悶,他本來計算得很好,等到劉備一死,把郭嘉的計策透露給關羽,讓他誠心為漢室所用。
結果這兩個人苦心孤詣,卻都低估了劉備的狡猾。
郭嘉還好,關羽隻是他計劃中的一個捎帶的小小成果,得之我幸,失之我命;而對楊修來說,關羽這一走,漢室非但沒有半點好處,反而讓張遼也去掉一個大制約。
等于是一條潛在的胳膊被斬斷。
楊修強抑住心中失落,探身問道:“關将軍要走,那曹公什麼意思?”郭嘉撇了撇嘴,語氣有些埋怨:“曹公還能有什麼意思?他說了:‘各為其主,随他去吧。
’哎,我剛才不是說了麼?曹公一會兒是枭雄,一會兒是詩人。
當初玄德公在許都的時候,也是曹公一念之仁,把他放走,才有了徐州之亂,現在又是這樣!都是詩人惹的禍。
” “那麼,需要在下做什麼呢?”楊修試探道。
郭嘉略一擡眼:“斬顔良、誅文醜時,你都與關羽合作過,他對你一定沒什麼警惕心,這個任務交你去完成最适合。
” 楊修何等聰明,已經猜到郭嘉接下來要說的話了。
“關羽若與劉備會合,我軍南方将不複有甯日。
所以德祖,你和張繡将軍帶些精銳潛伏起來,關羽一離開曹營,就設法把他幹掉。
我得下一劑猛藥,治治曹公的詩人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