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失重的複仇

關燈
疑,上前一步踢飛匕首,然後用腳踏住他的胸膛。

     通過剛才的交手,唐姬知道這人根本不會武功,大概隻是被悲傷沖暈了頭腦,所以她并沒下重手。

    她俯身看着這人,冷冷道:“如果你是為了替董妃報仇,那你找錯人了。

    ” 趙彥聽到她的話,勉強挪動脖頸,發出“呵呵”的慘笑聲:“我知道,少君的死,是那個姓孫的校尉幹的,我還知道你當時也在場,并一直拿這件事要挾他。

    ” 唐姬不動聲色,腳踏着胸膛的力度大了幾分:“你還知道什麼?” “我還知道,你和天子關系匪淺。

    ”趙彥毫不示弱地直視着她。

     唐姬背心一涼,殺心頓起,這人似乎知道得有點多。

    她問道:“你想要什麼?”趙彥道:“董妃雖死,可有些心願還未了。

    我要去面見天子,你一定有辦法。

    ”唐姬被這個請求逗笑了,這個人似乎根本不清楚自己的處境。

    隻消自己一踏,他的肋骨就會斷裂,可他居然還理直氣壯提出要求。

     “我剛從溫縣回來,在那裡我聽到一件有趣的事。

    ”趙彥平躺在地上,一字一句地說道,“如果你殺死我,或者不帶我去觐見陛下。

    這件事在明天便會成為童謠,到處傳遍。

    ” 這句話讓唐姬的右腳略微擡高了些。

    她不知道趙彥是知道真相,還是在耍詐。

    她仔細端詳腳下的男子,想從他面部的細微變化看出隐藏的心思。

     “拿到畫像的,可不隻是郭嘉——還要我說得更清楚嗎?”趙彥輕聲道。

     唐姬聞言劇震,她按捺住内心的滔天驚駭,把右腳從他的胸膛挪開。

    這個人,竟然知道了天子的秘密? 如果他隻是單純要報複與董妃之死有關的人,唐姬不會介意犧牲自己;可牽涉到漢室,意義就大不相同了。

     “我會安排的,但這需要時間。

    ”唐姬勉強回答。

     “我今晚必須要見到。

    ”趙彥斬釘截鐵地拒絕。

    在這一刻,他才是真正掌控局面之人。

     一輛前狹後圓的鸾車在黑暗的街道上疾馳,當它跑到一處路口時,被巡邏的士兵們截住了。

    馬車好不容易才停住,轅馬嘶鳴不已。

     “宵禁期間,禁止外出。

    ”一名軍官走到車邊,對車夫訓斥道。

    車夫低垂着頭,指了指車廂,意思是這事得問後頭。

    軍官一愣,沒想到這車夫膽子不小。

    他朝車後走去,掀開簾子,與乘客四目相對,兩個人都愣住了。

     “孫校尉。

    ”乘客面無表情地說道。

    孫禮連忙低頭恭敬地行了個禮:“唐夫人……”孫禮沒料到被攔下的車居然是唐姬的,一時有些慌亂,過了數息才恢複鎮定,履行自己的職責:“許都衛下了命令,全城宵禁。

    唐夫人這是要去哪裡?” 唐姬拿出一個錦盒:“陛下大病初愈,尚有餘疴未消,每日需服食藥粉。

    我今日做得遲了,不敢耽誤,隻得違令夜行,希望孫校尉能通融一下。

    ” 孫禮掃視了一眼鸾車前後,沒發現什麼異常。

    他看了一眼唐姬,發現她的臉色有些蒼白,心中略帶歉疚,擡手示意放行,還給了一塊令牌,以免再被其他巡邏隊攔截查問。

    等到馬車離開以後,他才發覺到,唐姬每次見到他都是冷諷熱嘲,不假言辭,什麼時候像現在這麼客氣? 孫禮把頭盔正了正,百思不得其解。

     車子很快就抵達司空府。

    由于天子駐跸此地,諸臣出入不便,所以特意開辟了一條通道,不經過曹氏住所,直通天子寝殿,沿途皆由宿衛控制。

    對于唐姬突然要求觐見陛下,宿衛不敢擅自決定,要請示楊修——這正是唐姬的目的。

     楊修住得不算遠,很快就趕到司空府前。

    唐姬偷偷在他耳邊嘀咕了一番,楊修看了看車夫,下達了放行的命令。

    于是唐姬和她的車夫以及楊修三個人一起走了進去。

     一踏進司空府,那位車夫的身體開始顫抖起來,每走一步都顯得很艱難。

    楊修把手放到他的肩上,沉聲道:“這裡是曹操的府邸。

    你若不想搞砸,就給我鎮靜點。

    ”車夫把他的手撥開,摸了摸腰間匕首,努力抑制着心情。

     表面看,他唯唯諾諾,亦步亦趨地跟随着别人;實際上,是他拿出絕大的勇氣,脅迫着楊修和唐姬一步步接近真相。

    這種前所未有的刺激,怎能不讓他緊張。

     這一切都出自司馬懿的規劃。

    司馬懿告訴他,真正的威脅,永遠是在未出口之前才奏效,所以要他擺出一副有同夥在外的架勢,随時可以公開真相,這樣漢室一黨必不敢輕舉妄動。

    以此來制造壓力,逼迫他們帶領他觐見皇帝。

     “即使利刃加身,你也要相信,掌控局面的是你,不是他們。

    ”司馬懿如此叮囑道。

    趙彥的行動,完全就是依照這個原則行事,也确實效果卓著。

     楊修和唐姬一前一後走着,他們的心情忐忑不安。

    這個叫趙彥的家夥柔弱不堪,想殺死他實在太容易了,但他死亡的後果卻是他們無法承受的——趙彥知道漢室的真相,這絕對是一場災難,更可怕的是,他們根本不知道趙彥所圖為何,也就無從應對。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趙彥并非曹氏一黨,所以楊修才決定先靜觀其變,同時在腦子裡飛快地運轉,到底是哪一個環節洩了密。

     每一個人都心事重重,很快他們來到了皇帝的臨時寝居。

    冷壽光已經接獲通知,點起了蠟燭,屋子裡陡然亮起來。

    按道理這是非常危險的舉動,因為曹氏的眼線會把這一切盡收眼底,然後報告給許都衛,但他們沒有選擇。

     “你進去吧。

    ” 楊修和唐姬站在台階前沒動,趙彥猶豫了一下,向前走去,冷壽光拉開了屋門,好奇地注視着這位要求乘夜觐見皇帝的家夥,把他帶進去。

    等到大門重新關閉以後,唐姬憂慮地問楊修:“不會有什麼問題吧?”楊修這次沒有露出笑容,罕有地皺起了眉頭:“這一注,就連我也看不大明白……” 劉協隻穿一件中衣,在寝居裡的床榻上坐着,伏壽恭順地站在旁邊。

    趙彥進了屋子,沒有像臣子觐見皇帝一樣臉朝下匍匐跪拜,而是先在劉協的臉上盯了良久。

    冷壽光正要叱責,卻被劉協攔住。

    劉協覺得這人有些不對勁,一動不動,靜等他先開口。

     “少君,你要的答案,我馬上就能得到了。

    ”趙彥在心裡默念,然後長長吸入一口氣,跪在地上,叩頭行禮,口氣殊無尊敬:“臣議郎趙彥參見陛下。

    ”劉協對這個名字并不太熟悉:“你連夜要觐見朕,所為何事?” “陛下你可還記得董妃麼?”趙彥直勾勾盯着劉協。

     “朕的女人,朕怎麼會不記得?” 趙彥嘴角嘲諷地抽搐一下,繼續問道:“那麼陛下可知道她是為何而死?” “被她父親牽連而死,具體情形我聽唐姬說過了。

    ”劉協真心實意地歎了口氣,他與董妃雖無感情,可一想她的死狀,總不免心生凄涼。

     “陛下難道一點兒都不難過?”趙彥平靜地問道。

    他在劉協的臉上分辨出了惋惜、同情和不忍,可唯獨沒有痛徹心肺的難過。

     伏壽在一旁忍不住冷笑。

    一個臣子大半夜來見皇帝,口口聲聲問的全是宮闱之事,這可真是奇事一樁。

    她忍不住說道:“此乃天子家事,你有什麼資格問?”趙彥猛然擡起頭,雙目瞪向伏壽,目光有如女人的指甲般淩厲。

     “背德妖婦!滾開!”趙彥突然咆哮道。

     伏壽是趙彥最讨厭的女人,因為她總是排擠董妃。

    董妃不止一次在趙彥面前抱怨那女人有多麼惡毒,多麼讨厭。

    自從他猜到皇帝的身份以後,更加懷疑伏壽在其中起到的作用,認為她即使不是幕後黑手,也是個關鍵人物。

    現在她居然還有臉稱什麼家事!天子都沒了,哪來的天子家事! 聽到這一聲咆哮,伏壽的臉色大變,她可從來沒被如此羞辱過。

    劉協按住她顫抖的手,輕輕捏了一下。

    伏壽畢竟是個識大局的人,她勉強把怒意壓下去,别過臉不去理睬趙彥。

     趙彥這一聲喊,等于是徹底撕破了臉,再無轉圜餘地。

    劉協看得出來,這人恐怕已是豁出去了,他飛快地在心裡計議一番,彈了彈外袍,從容道:“這些都是朕的家事,趙議郎你身為外臣,為何置喙?” “董、趙兩家,本就指腹為婚。

    少君入宮之前,與臣已有婚約。

    隻是後來董大人欲效力皇室,這才改變主意,退了聘書。

    ” 劉協聞言失笑道:“難道你就是為了這件事,要來與朕算賬麼?” “不是!”趙彥大喝,他今天算是放開了架子,“我趙彥豈是奪妻背德之人!今日觐見,為的是董少君臨終前的一個囑托,來問問陛下!” 劉協神情微微變化。

    他隻知道董妃死于唐姬的廬舍,卻不知道在那之前曾有過遺言。

    他看了眼伏壽,伏壽搖搖頭,表示自己也是第一次聽說。

     趙彥閉上眼睛,思緒又回到了那天晚上。

    那一晚,董妃手提燈籠守在董府門口,揪住趙彥的衣襟,喊出了這一生中對趙彥說的最後一句話:“陛下就像是換了一個人。

    你一定要代我搞清楚這件事,否則我母子死不瞑目!” 趙彥睜開眼睛,仿佛被董妃的鬼魂附體,他從懷裡掏出一尊寫着董少君名字的靈牌,雙手捧起,開口問道:“真正的陛下在哪裡?” 是言一出,整個屋子都安靜下來。

    伏壽忽然沒來由地想到了張宇,也是在這間屋子裡,那位老人也曾經問過同樣的問題。

    在不到半年時間裡,連續發生了兩次,讓她有一種微妙的荒誕感。

     “九泉之下的少君想知道,真正的陛下在哪裡?”趙彥又問了一次,手中靈位高舉,聲音增大了幾分。

    這是一種無形的壓力,如果他們一直不肯回答,他最終将會喊出來,響徹整個司空府。

     “該來的還是來了……”劉協暗暗感歎。

    他為了不露餡,一直不敢接近董妃,想不到女人的直覺如此可怕,不僅猜到了真相,還留下這麼一個危險的隐患。

    劉協沉吟片刻,再次試探了一句:“趙議郎,朕即在此,何出此言?” 趙彥冷笑道:“你們瞞得過荀彧,瞞得過郭嘉,卻瞞不過我!你與陛下為何相貌相似,微臣不知,但你絕不是陛下!”伏壽覺得不能再任由他胡鬧下去,疾步向前,訓斥道:“簡直是放肆!他不是陛下,你說是誰?” 趙彥充滿自信地伸出食指,指向漢室的九五之尊:“你,是楊俊之子,楊平!” 聽到這名字,劉協、伏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