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亂流
關燈
小
中
大
。
之前的天子是一個陰冷、隐忍的年輕人,從來不苟言笑,喜歡用一種平靜而危險的眼神觀察他們這些曹氏心腹,像是一個孱弱的複仇者;而現在天子變得溫和多了,言談舉止更加圓柔。
荀彧不知道這種變化是從何而來,但他确實從心底期望天子是這樣一個人。
這種潛藏着的期望,從某種程度上沖淡了他的疑慮。
兩個人默契地把剛才的話題跳過,随便閑聊了些别的。
劉協忽然不經意地問道:“曹司空與袁太尉行将交鋒,何者占優?”荀彧答道:“郭祭酒曾進言曹公,說我軍有十勝,袁紹有十敗。
”劉協道:“‘十勝十敗論’朕已經看過了,寫得很好,不過有些避實就虛,未免空泛。
若以實數比較,是否曹公處于劣勢?” 荀彧一時無言。
天子所言确為實情,河北地廣人稠,十分富庶。
此次袁紹傾巢而來,無論兵力還是所攜糧草辎重,皆遠勝曹軍。
若非如此,荀彧也就不必在許都拼了命往前線調集兵員物資了。
隻是天子忽然問起這個,不知有何用意。
以他的智慧,該知道無論曹袁誰獲得勝利,漢室的情形都很難在短時間内得到改變,甚至可能會更糟糕——袁紹對漢室的輕蔑程度,還在曹公之上。
荀彧斟酌再三回答:“我軍有大義在手,袁軍不及。
”言外之意,除了大義,其他方面曹操都是不如袁紹的。
荀彧說了實話,也是對天子剛才的回報。
劉協把玉玺重新放入錦盒:“荀令君,朕忽然有個想法,你可否問問曹公,看是否可行?” 在一旁的冷壽光面無表情,眼神卻是一凜。
這位性格柔弱的天子,居然已經開始學着操弄人心了。
剛才君臣一番交心,讓荀彧感激無餘,此時趁機開口,讓尚書令連一個不字都不忍說出來。
“陛下請說。
”荀彧果然沒有遲疑。
劉協眼神裡隐隐有些興奮。
這是他當了皇帝之後第一次主動提出建議:“朕想禦駕親征,赴官渡為曹公助力。
” 荀彧聽到這個要求,一下子呆住了。
同時發呆的,還有趙彥。
他此時躺在自己家的木榻上,右手枕住腦袋,左手高舉着一樣東西仔細端詳。
昨天晚上陳群聽到許都衛那邊出了變故以後,匆匆趕了過去。
趙彥在西曹掾等到天亮,一個小吏過來告訴他,可以回家了。
趙彥問陳群跑哪裡去了,小吏說他一直在尚書台議事沒出來過,什麼事卻不肯說。
趙彥回家以後,用井水洗了把臉,關好門窗,這才把那件在皇城廢墟裡找到的東西拿出來。
這是一片狹長白絹布,邊緣已經燒得焦黃。
從形狀能看得出,它曾經屬于某一件中衣的衣袖部分。
朝廷的東、西織室例由少府管理,趙彥跟着孔融,也曾對帛缯之事下過一番工夫。
從燒焦的絲線斷頭,他辨認出這片殘絹質地是雙絲細缣,出自民間織工,所以絲質微微泛黃,遠不及官織的蜀缣和臨淄缣細膩柔滑。
織一丈“雙絲細缣”所耗生絲,是普通織物的兩倍,而且工藝繁複,很容易抽絲泛黃,行話謂之“破黃”,賣不出好價格,所以民間很少生産。
最近十來年,天下紛亂,蜀道不通,中原特定幾個地方才開始有織戶嘗試生産這種細缣,供給當地大族。
天子從雒陽遷至長安,再遷至許都,這一路上颠沛流離。
趙彥可以肯定,漢室所用帛物,要麼是從宮裡帶走的正宗蜀産細缣,要麼是曹氏進獻的普通絲帛,斷無可能使用私産的“雙絲細缣”。
董妃就曾經對趙彥抱怨過,說堂堂漢室現在連匹像樣子的織物都拿不出來,隻能穿曹氏送的破爛。
而他居然在寝殿的廢墟裡發現了民間“雙絲細缣”質地的中衣,這說明,至少有一個外人曾經進入過寝殿。
這人要麼穿着這件衣服,要麼帶着這件衣服,但他在離開時,肯定沒帶走。
直覺告訴趙彥,這件事與董妃的囑托密切相關。
趙彥高舉着絹布來回看,忽然動作一僵,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雙手扯住絹布兩頭,把它舉到窗邊。
這時候已經接近巳時,日頭正高,一道光線從窗邊射進來,透過絹布照入趙彥的眼睛。
借着光照,他能勉強看到帛布内裡經緯交錯的紋路。
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四根纖細的絲線巧妙交彙,構成一個菱形織紋,不瞪大眼睛仔細看,是看不出來的。
不同産地的織工會在布匹上留一個專屬記号,方便分貨販賣,萬一有什麼糾紛,也可以籍此追查。
比較知名的官家和民間織室,都會在少府留有記錄,哪個記号對應哪地的織工一目了然。
趙彥記得,孔融就任少府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議重整朝廷内檔,并得到了荀彧的大力支持,從雒陽、長安等地回收了一大批殘缺不全的曆代文書案卷。
這些文書都被囤積在距離皇宮不遠的庫房裡,除了孔融沒事進去翻騰一圈以外,乏人問津。
想到這裡,趙彥在榻上待不住了,趕緊穿好衣袍,推門出去。
他們家仆役很奇怪,主人出去一夜不說,怎麼回來才待了半天,就急急忙忙又要出去?他想詢問,卻被趙彥狠狠推開。
再一定神,主人已經跑出大門,連門都沒關。
好不容易撚到一點線頭,可絕不能輕易放過。
趙彥望了望天上有些刺眼的大火球,在路人的注視下狂奔起來。
他飛快地跑過一條條街道,一刻都不肯放緩。
當他即将穿過兩條街道交叉的十字路口時,從左側突然沖出一輛馬車。
馬車車夫見勢不妙,及時拉住了缰繩,轅馬前蹄擡起,發出不滿的嘶鳴聲。
這一人一車堪堪交錯,馬車車輪上甩出一串雪泥漿,在趙彥背後劃出一道灰印。
趙彥看都沒看,加速往前跑去。
“咦?那不是趙彥麼?”郭嘉從馬車裡探出頭來,手搭涼棚,若有所思地看着趙彥消失的背影。
他把腦袋縮回去,摸摸下巴:“一大早就在城裡跑步健身,身體好可真叫人羨慕呀。
你說對吧?楊公?” 楊彪坐在另外一側,閉目不語。
他年紀太大了,又在外頭折騰了大半夜,已經疲憊不堪。
郭嘉看他這一副神态,知趣地閉上了嘴。
馬車一直到了楊府大門口才停下來。
郭嘉和楊彪還沒下車,楊府大門忽然打開,楊修從裡面急匆匆地迎出來。
楊彪望着自己兒子,輕輕地搖了搖頭。
不知是想告訴他自己已無能為力,還是試圖告誡他不要繼續招惹郭嘉。
可這個細微的暗示,讓楊修更加憤怒,他的臉上騰地升起毫不掩飾的怒火。
“父親!” 楊彪擡頭阻止楊修繼續說下去:“董承被劫,北方局勢隻怕不穩。
所以徐福這次會跟郭祭酒北上抗袁,算做咱們楊家臂助漢室之功。
” 他一句話,就讓楊修明白昨天晚上發生了什麼事,郭嘉的反擊來得又快又狠! 楊修在早上才聽到風聲,說滿寵可能不會繼續擔任許都令的職務,要外放汝南。
他開始以為是自己的手段奏效,可現在聽到父親這麼說,才意識到情況絕非那麼樂觀。
表面看,滿寵被迫去職,徐福無奈北上,雙方各輸一招,曹氏拿一個許都令換了一個布衣武夫,有些不值。
但實際上滿寵隻是平調汝南,職權更重于從前,許都令也會另有安排,許都局面不會有任何松動——而楊家卻是實打實地損失了一個絕頂高手,還把半個身子暴露在明面,進退兩難。
更讓楊修深覺侮辱的是,郭嘉甚至不是專門出手來對付他的。
滿寵的南下,是因應南方局勢的必然安排;董承被劫,是為了讓袁紹在政治上陷入被動。
即便沒有楊修上蹿下跳,這兩件事郭嘉仍舊會做。
換句話說,郭嘉隻是在按自己節奏布局,順便反擊了楊修一下而已。
郭嘉慢條斯理地爬下馬車,當着楊修的面長長地伸了個懶腰。
楊修直勾勾地盯着他,狹長的雙眼眯成了一條縫,如同一隻被奪走了口中雞雉的妖狐。
“我還沒有輸。
”楊修忽然開口。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直白,郭嘉有些無奈地撩撥一下額前亂發,拍拍楊修的肩膀:“我對輸赢沒有興趣。
” 楊修把郭嘉的手撥開,冷冷道:“你等着瞧吧,曹公幕府之中的第一策士,一定會是我。
” 郭嘉怔了怔,旋即一臉認真地回答:“等我死後再說這個好不好?” 這時候一個小吏從遠處跑來,在郭嘉耳畔耳語幾句。
郭嘉聽罷面色一凜,擡手與楊氏父子一拜,然後匆匆離去。
“什麼事竟能令郭嘉面色生變?”楊彪喃喃道。
此時楊修已經收斂起那副嫉賢妒能的面孔,雙手抄在袖子裡,笑嘻嘻地答道:“我猜啊,是陛下開始反擊了。
”
之前的天子是一個陰冷、隐忍的年輕人,從來不苟言笑,喜歡用一種平靜而危險的眼神觀察他們這些曹氏心腹,像是一個孱弱的複仇者;而現在天子變得溫和多了,言談舉止更加圓柔。
荀彧不知道這種變化是從何而來,但他确實從心底期望天子是這樣一個人。
這種潛藏着的期望,從某種程度上沖淡了他的疑慮。
兩個人默契地把剛才的話題跳過,随便閑聊了些别的。
劉協忽然不經意地問道:“曹司空與袁太尉行将交鋒,何者占優?”荀彧答道:“郭祭酒曾進言曹公,說我軍有十勝,袁紹有十敗。
”劉協道:“‘十勝十敗論’朕已經看過了,寫得很好,不過有些避實就虛,未免空泛。
若以實數比較,是否曹公處于劣勢?” 荀彧一時無言。
天子所言确為實情,河北地廣人稠,十分富庶。
此次袁紹傾巢而來,無論兵力還是所攜糧草辎重,皆遠勝曹軍。
若非如此,荀彧也就不必在許都拼了命往前線調集兵員物資了。
隻是天子忽然問起這個,不知有何用意。
以他的智慧,該知道無論曹袁誰獲得勝利,漢室的情形都很難在短時間内得到改變,甚至可能會更糟糕——袁紹對漢室的輕蔑程度,還在曹公之上。
荀彧斟酌再三回答:“我軍有大義在手,袁軍不及。
”言外之意,除了大義,其他方面曹操都是不如袁紹的。
荀彧說了實話,也是對天子剛才的回報。
劉協把玉玺重新放入錦盒:“荀令君,朕忽然有個想法,你可否問問曹公,看是否可行?” 在一旁的冷壽光面無表情,眼神卻是一凜。
這位性格柔弱的天子,居然已經開始學着操弄人心了。
剛才君臣一番交心,讓荀彧感激無餘,此時趁機開口,讓尚書令連一個不字都不忍說出來。
“陛下請說。
”荀彧果然沒有遲疑。
劉協眼神裡隐隐有些興奮。
這是他當了皇帝之後第一次主動提出建議:“朕想禦駕親征,赴官渡為曹公助力。
” 荀彧聽到這個要求,一下子呆住了。
同時發呆的,還有趙彥。
他此時躺在自己家的木榻上,右手枕住腦袋,左手高舉着一樣東西仔細端詳。
昨天晚上陳群聽到許都衛那邊出了變故以後,匆匆趕了過去。
趙彥在西曹掾等到天亮,一個小吏過來告訴他,可以回家了。
趙彥問陳群跑哪裡去了,小吏說他一直在尚書台議事沒出來過,什麼事卻不肯說。
趙彥回家以後,用井水洗了把臉,關好門窗,這才把那件在皇城廢墟裡找到的東西拿出來。
這是一片狹長白絹布,邊緣已經燒得焦黃。
從形狀能看得出,它曾經屬于某一件中衣的衣袖部分。
朝廷的東、西織室例由少府管理,趙彥跟着孔融,也曾對帛缯之事下過一番工夫。
從燒焦的絲線斷頭,他辨認出這片殘絹質地是雙絲細缣,出自民間織工,所以絲質微微泛黃,遠不及官織的蜀缣和臨淄缣細膩柔滑。
織一丈“雙絲細缣”所耗生絲,是普通織物的兩倍,而且工藝繁複,很容易抽絲泛黃,行話謂之“破黃”,賣不出好價格,所以民間很少生産。
最近十來年,天下紛亂,蜀道不通,中原特定幾個地方才開始有織戶嘗試生産這種細缣,供給當地大族。
天子從雒陽遷至長安,再遷至許都,這一路上颠沛流離。
趙彥可以肯定,漢室所用帛物,要麼是從宮裡帶走的正宗蜀産細缣,要麼是曹氏進獻的普通絲帛,斷無可能使用私産的“雙絲細缣”。
董妃就曾經對趙彥抱怨過,說堂堂漢室現在連匹像樣子的織物都拿不出來,隻能穿曹氏送的破爛。
而他居然在寝殿的廢墟裡發現了民間“雙絲細缣”質地的中衣,這說明,至少有一個外人曾經進入過寝殿。
這人要麼穿着這件衣服,要麼帶着這件衣服,但他在離開時,肯定沒帶走。
直覺告訴趙彥,這件事與董妃的囑托密切相關。
趙彥高舉着絹布來回看,忽然動作一僵,一骨碌從床上爬起來,雙手扯住絹布兩頭,把它舉到窗邊。
這時候已經接近巳時,日頭正高,一道光線從窗邊射進來,透過絹布照入趙彥的眼睛。
借着光照,他能勉強看到帛布内裡經緯交錯的紋路。
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四根纖細的絲線巧妙交彙,構成一個菱形織紋,不瞪大眼睛仔細看,是看不出來的。
不同産地的織工會在布匹上留一個專屬記号,方便分貨販賣,萬一有什麼糾紛,也可以籍此追查。
比較知名的官家和民間織室,都會在少府留有記錄,哪個記号對應哪地的織工一目了然。
趙彥記得,孔融就任少府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議重整朝廷内檔,并得到了荀彧的大力支持,從雒陽、長安等地回收了一大批殘缺不全的曆代文書案卷。
這些文書都被囤積在距離皇宮不遠的庫房裡,除了孔融沒事進去翻騰一圈以外,乏人問津。
想到這裡,趙彥在榻上待不住了,趕緊穿好衣袍,推門出去。
他們家仆役很奇怪,主人出去一夜不說,怎麼回來才待了半天,就急急忙忙又要出去?他想詢問,卻被趙彥狠狠推開。
再一定神,主人已經跑出大門,連門都沒關。
好不容易撚到一點線頭,可絕不能輕易放過。
趙彥望了望天上有些刺眼的大火球,在路人的注視下狂奔起來。
他飛快地跑過一條條街道,一刻都不肯放緩。
當他即将穿過兩條街道交叉的十字路口時,從左側突然沖出一輛馬車。
馬車車夫見勢不妙,及時拉住了缰繩,轅馬前蹄擡起,發出不滿的嘶鳴聲。
這一人一車堪堪交錯,馬車車輪上甩出一串雪泥漿,在趙彥背後劃出一道灰印。
趙彥看都沒看,加速往前跑去。
“咦?那不是趙彥麼?”郭嘉從馬車裡探出頭來,手搭涼棚,若有所思地看着趙彥消失的背影。
他把腦袋縮回去,摸摸下巴:“一大早就在城裡跑步健身,身體好可真叫人羨慕呀。
你說對吧?楊公?” 楊彪坐在另外一側,閉目不語。
他年紀太大了,又在外頭折騰了大半夜,已經疲憊不堪。
郭嘉看他這一副神态,知趣地閉上了嘴。
馬車一直到了楊府大門口才停下來。
郭嘉和楊彪還沒下車,楊府大門忽然打開,楊修從裡面急匆匆地迎出來。
楊彪望着自己兒子,輕輕地搖了搖頭。
不知是想告訴他自己已無能為力,還是試圖告誡他不要繼續招惹郭嘉。
可這個細微的暗示,讓楊修更加憤怒,他的臉上騰地升起毫不掩飾的怒火。
“父親!” 楊彪擡頭阻止楊修繼續說下去:“董承被劫,北方局勢隻怕不穩。
所以徐福這次會跟郭祭酒北上抗袁,算做咱們楊家臂助漢室之功。
” 他一句話,就讓楊修明白昨天晚上發生了什麼事,郭嘉的反擊來得又快又狠! 楊修在早上才聽到風聲,說滿寵可能不會繼續擔任許都令的職務,要外放汝南。
他開始以為是自己的手段奏效,可現在聽到父親這麼說,才意識到情況絕非那麼樂觀。
表面看,滿寵被迫去職,徐福無奈北上,雙方各輸一招,曹氏拿一個許都令換了一個布衣武夫,有些不值。
但實際上滿寵隻是平調汝南,職權更重于從前,許都令也會另有安排,許都局面不會有任何松動——而楊家卻是實打實地損失了一個絕頂高手,還把半個身子暴露在明面,進退兩難。
更讓楊修深覺侮辱的是,郭嘉甚至不是專門出手來對付他的。
滿寵的南下,是因應南方局勢的必然安排;董承被劫,是為了讓袁紹在政治上陷入被動。
即便沒有楊修上蹿下跳,這兩件事郭嘉仍舊會做。
換句話說,郭嘉隻是在按自己節奏布局,順便反擊了楊修一下而已。
郭嘉慢條斯理地爬下馬車,當着楊修的面長長地伸了個懶腰。
楊修直勾勾地盯着他,狹長的雙眼眯成了一條縫,如同一隻被奪走了口中雞雉的妖狐。
“我還沒有輸。
”楊修忽然開口。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直白,郭嘉有些無奈地撩撥一下額前亂發,拍拍楊修的肩膀:“我對輸赢沒有興趣。
” 楊修把郭嘉的手撥開,冷冷道:“你等着瞧吧,曹公幕府之中的第一策士,一定會是我。
” 郭嘉怔了怔,旋即一臉認真地回答:“等我死後再說這個好不好?” 這時候一個小吏從遠處跑來,在郭嘉耳畔耳語幾句。
郭嘉聽罷面色一凜,擡手與楊氏父子一拜,然後匆匆離去。
“什麼事竟能令郭嘉面色生變?”楊彪喃喃道。
此時楊修已經收斂起那副嫉賢妒能的面孔,雙手抄在袖子裡,笑嘻嘻地答道:“我猜啊,是陛下開始反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