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逐鹿者郭嘉
關燈
小
中
大
回想。
” 趙彥望着随着馬車奔馳而晃動的杏黃垂穗,突然之間省悟為何陳群要派公車來迎接自己。
這不是解救,而是拘禁! 陳群乘坐這輛公車之時,代表的不再是趙彥的好友,而是司空府西曹掾的官員。
西曹掾主府吏署用,曹公又将其職權擴大,兼有對兩千石以下官員審查之權,例同東曹。
議郎秩比六百石,被他們召來問訊,不算越權。
也就是說,陳群這次夜闖許都衛,不光是為了摯友之誼,還是出于公心。
“趙議郎,一會兒我将以西曹掾屬的身份對你進行質詢。
”陳群嚴肅地對好朋友說,同時把自己的符佩展示給他看。
趙彥諒解地摸了摸鼻子:“不愧是長文你的風格啊。
你要問的,也是我私入皇城之罪麼?” “不,那是許都衛的責任。
我想問你的,是另外一件事。
你既然說是私入宮禁,無人知曉,那麼為何會有人夜半通報,卻又不肯露面?這其中關節,我懷疑是有什麼圖謀。
” 說到這裡,陳群又補充了一句:“彥威你放心好了,我不會徇私,但我可以保證你會得到公正的待遇——至少比落在郭嘉、滿寵那些人手裡好。
” 趙彥這才知道,陳群接到那竹簡以後,原本第一時間要趕往許都衛去撈人。
但他轉念一想,認為竹簡來曆不明,其中動機頗可深究,于是特意繞去西曹掾,調來了一輛馬車,這才匆匆趕去。
私誼固然重要,但身為西曹掾屬,對于官員背後的疑點,絕不會輕易忽略。
趙彥下意識地捏了捏前襟,這裡藏着一件東西,是他趕在被許都衛抓捕之前在禁宮廢墟裡找到的,他還沒來得及搞清楚這東西的意義。
但直覺告訴他,他距離真相又邁近了一步。
“隻要這個東西還在就好,這是我唯一的線索……少君,你可千萬要保佑我呀。
” ※※※ 鄧展繼續在原野上馳騁着。
他懷裡的畫像,其實不止一卷,而是五卷。
臨出發之前,郭嘉叮囑過他,不要過早地洩露目的,先跟一些司馬家的下人接觸,再找司馬家族人攀談。
于是鄧展先找到了司馬家的一位車夫、一位織工、一位蒼頭和溫縣塢堡的一個小頭目。
在他們那裡,鄧展拿到了四幅楊平的畫像,然後才敲開了司馬家的大門,向他們通報楊平的死訊并索要畫像。
當這些工作完成之後,鄧展謝絕了挽留,稍做停留,便匆匆趕回許都。
因為這五幅畫像放在一起,呈現出一個疑點,一個必須盡快讓郭祭酒和荀令君知道的疑點。
腳下的路越發平坦寬闊,雪地上的蹄印、車轍印也多了起來。
在沉沉夜幕下,視野不是很清晰,鄧展隻能根據周圍模糊的自然環境判斷,自己已經接近許都了。
也許隻消再有一個時辰,就能看到許都城頭那一直燃燒着的樓火。
就在這時,鄧展身為軍人的本能突然警覺起來,提醒他有一縷不易覺察的殺意從附近的某一處飄出。
可是他一夜奔波,身體已經極其疲憊,肌肉與感官沒有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突然一聲弓弦振動,一支羽箭刺破黑暗,牢牢釘在了鄧展坐騎的脖子上。
坐騎哀鳴一聲,當即倒在地上。
鄧展及時偏身一躍,整個人撲倒在雪地裡,這才不至于被馬匹沉重的身軀壓住。
對手沒有射偏,而是在追求最穩妥的刺殺手段。
馬匹體形較大,在黑暗中比人體更易狙殺。
隻要坐騎一死,鄧展便喪失了機動性,任人魚肉。
鄧展在落地的一瞬間就意識到,那個殺手是個心思缜密、無比冷靜的敵人。
鄧展畢竟是行伍出身,他落地之後沒作停留,飛快地連續橫滾,滾到一棵粗大的枯樹旁,身體屈伏,單腿半跪在地上。
這樣既可以有效地降低中箭面積,又能把身體保持在随時反擊的舒展狀态。
他的判斷十分準确,這裡是大道,方圓百十丈内都是開闊的野地,隻有這棵大樹作為路标而孤獨地矗立着,成為他遮蔽的唯一選擇。
對手并未繼續射箭,黑暗中一片安靜。
這裡的夜色并不濃郁,雙眼隻要适應黑暗,能勉強看到周圍十幾步的動靜。
鄧展知道自己的命暫時保住了,但他相信那個弓手的夜視比自己要遠,隻要自己一動,就會被毫不留情地射穿。
夜裡的空氣冰冷無比。
鄧展極力屏息甯氣,強忍着來自背部的強烈疼痛。
他摸了摸腰間的黃楊木柄匕首,以輕微的動作拔出皮鞘,插到地上——他從溫縣走得太急了,這是他手裡唯一的武器。
“嗖嗖”又是兩箭射過來,分别紮在了距離大樹左右三步之遙的草地上。
這是弓手的警告,告訴鄧展他已經掌控了藏身之所,不要再癡心妄想逃走。
鄧展瞥了一眼箭杆的長度與箭羽,推斷出這應該是由一把短路弓射出。
這種弓多為竹質,弓身短,箭杆較漢軍标制要短,箭羽多為立羽,攜帶比較方便,但射程和威力都比路弓或者虎贲弓要弱。
漢家軍隊很少用到,反而很受黃巾賊、山匪與各地大族部曲的青睐。
如果是有預謀的狙殺,應該選擇重型的虎贲弓或者強弓——那個弓手居然用短路弓,說明他也是長途跋涉,匆匆趕到,并不比鄧展提前多久,所以才會攜帶相對輕便的弓具。
“不知是司馬家的哪個高手……”鄧展暗暗咬牙,謹慎地把酸麻的右腿往外伸了伸。
現在他相信,這個弓手肯定是一路從溫縣追過來,試圖把他殺死在半路。
黑暗中的弓手氣息又消失了,如同一個鬼魂,不知下一次會在何時何地出現。
看得出,弓手是一個非常有耐心的人,他沒有選擇在溫縣動手,是因為怕連累到整個家族,因此一直緊緊綴在鄧展身後,等到足夠接近許都、疲憊程度達到巅峰之時,才斷然出手。
這種耐心,簡直就如同草原上的狼一般可怕。
如果是一劍在手,鄧展有信心聽風辨位,把飛箭磕開;如果自己是在萬全狀态,也能拼起一搏。
可是鄧展現在是強弩之末,長途奔馳耗去了他大部分體力,兩條大腿酸疼難忍,他甚至沒有一躍的餘力。
鄧展知道不能這麼僵持下去,否則送命的絕對是自己。
他緩慢地轉動身子,盡量在不引起弓手注意的情況下改換姿勢。
汗水慢慢沁出皮膚,又立刻被凍得冰涼,在他身上覆出一層薄薄的冰甲。
短路弓的射程他很清楚,不會超過五十步,剛才那兩箭射來的方向,表明弓手在東南。
也就是說,那個司馬家的人,是在距離這棵大樹東南方向五十步内的距離裡。
鄧展熟悉許都附近的每一條路和路标。
他閉上眼睛,極力回想這棵路标樹東南方向的地貌特征,最終确定了三個可能的伏擊地點。
他費力地把護胸皮甲兩側的縧帶解開,這在平時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可鄧展此時不能把身體露出樹幹太多,隻能僵直着手臂,用手指慢慢扯松。
他好不容易把皮甲卸下來,掏出夾在皮甲與布襖之間的五卷畫像,把它們輕輕擱在地上,然後從腰上一圈圈松下腰帶,一頭系在皮甲的扣鈎上,一頭捏在手裡。
鄧展在心中默默地念誦了幾句,突然直起身子,拽着布帶把皮甲甩到了半空。
一支飛箭毫不遲疑地射穿了半空的皮甲。
鄧展把皮甲拽了回來,摸一摸那支箭簇,唇邊露出笑容。
敵人的位置,他差不多已經清楚了。
那個弓手,終究還是沒有沉住氣,大概是黑暗也對他造成了困擾吧。
另外一隻手飛快地抓起畫像,再次抛向半空。
輕盈的左伯紙在半空舒展開來,像是幾隻張開翅膀的蝙蝠。
同時他整個人沖出遮蔽,把皮甲舉在身前,好似舉着一個盾牌。
又是數箭飛來,一箭射中了其中一張畫像,緊接着第二箭很快反應過來,射中了皮甲,擦傷了鄧展的左手虎口。
短路弓的穿透力和射擊速度都很有限,鄧展的幾個小詭計,為他争取到了很短的一段時間。
這點時間對一位軍人來說,已經足夠了。
他迅速拔起插在地上的匕首,倒拈刃尖,朝着黑暗中的某一點擲了出去。
隻見那匕首閃着寒光紮入黑幕,去勢極強。
在匕首飛出去的同時,鄧展猛然聽到後面傳來弓弦聲。
“糟糕,上當了。
” 鄧展腦子裡這個念頭剛剛浮現,就覺得胸前劇痛,低頭一看,一支銳利的箭矢從他的後背刺入,從右胸紮出。
原來對方一開始就有兩個人,第二個人隐藏得極為隐秘,一直忍到最後一刻才出手,之前的一切鋪排,都是在誤導鄧展,讓他誤判局面,主動出來送死。
“我還不能死,我還有要事禀報郭祭酒……”鄧展的視線開始模糊。
這時候,鄧展的耳朵聽到了急促的馬蹄聲,這聲音是從許都方向傳來的。
一定是郭祭酒派來接應我的虎豹騎,鄧展這樣想着,不知從哪裡迸發出力量,伸開雙手奔向大路。
那兩名弓手大概也聽到了馬蹄聲,又隐伏起來,沒有做聲。
馬蹄聲很快便接近了,一衆騎士從黑暗中一一躍出。
他們個個穿着曹軍的戰甲,手執鋼槍,在黑暗中氣魄十足。
他們看到鄧展時,第一個反應便是豎起鋼槍,朝他刺去。
“我……我是虎豹騎鄧展!”鄧展憤怒地大喊,右胸鮮血迸流。
鋼槍的刺殺停止了。
“鄧展?哈哈,想不到這次南下,還能碰到你!”其中一員曹軍大将摘下鐵盔,露出一張嚣張、自負的面孔,那張臉上挂着一枚懸膽大鼻,煞是醒目。
“你還認得我嗎?” “淳于瓊?!”鄧展嘶聲喊道,然後他驚駭地發現。
淳于瓊身後的馬背上,是一個神态委靡、披頭散發的老頭。
這老頭是他在許都宮城前親手拘押,送入大牢的。
可這位曹家最重視的囚徒,如今卻出現在袁紹大将的身邊。
難道是袁紹派人潛入許都,把董承給救出來了?鄧展殘留的意識,已經不足以支撐這種複雜的思考,他隻覺得天旋地轉,周圍的世界正逐漸被什麼力量拉遠,身體不由自主地癱軟在地。
“嘿嘿,你可不能死,咱們兄弟這麼多年不見,可得去烏巢好好叙叙舊哇。
”這是鄧展在陷入昏迷前聽到的最後一句話。
陳群把趙彥帶到西曹掾的官署,那邊已經收拾出一間敞淨的屋子,燒好了火盆,點起了幾根蠟燭。
幾個仆役站在門口,本來已是呵欠連天,被陳群瞪了一眼,都緊張得紛紛站直了身子。
進了屋子,陳群讓趙彥
” 趙彥望着随着馬車奔馳而晃動的杏黃垂穗,突然之間省悟為何陳群要派公車來迎接自己。
這不是解救,而是拘禁! 陳群乘坐這輛公車之時,代表的不再是趙彥的好友,而是司空府西曹掾的官員。
西曹掾主府吏署用,曹公又将其職權擴大,兼有對兩千石以下官員審查之權,例同東曹。
議郎秩比六百石,被他們召來問訊,不算越權。
也就是說,陳群這次夜闖許都衛,不光是為了摯友之誼,還是出于公心。
“趙議郎,一會兒我将以西曹掾屬的身份對你進行質詢。
”陳群嚴肅地對好朋友說,同時把自己的符佩展示給他看。
趙彥諒解地摸了摸鼻子:“不愧是長文你的風格啊。
你要問的,也是我私入皇城之罪麼?” “不,那是許都衛的責任。
我想問你的,是另外一件事。
你既然說是私入宮禁,無人知曉,那麼為何會有人夜半通報,卻又不肯露面?這其中關節,我懷疑是有什麼圖謀。
” 說到這裡,陳群又補充了一句:“彥威你放心好了,我不會徇私,但我可以保證你會得到公正的待遇——至少比落在郭嘉、滿寵那些人手裡好。
” 趙彥這才知道,陳群接到那竹簡以後,原本第一時間要趕往許都衛去撈人。
但他轉念一想,認為竹簡來曆不明,其中動機頗可深究,于是特意繞去西曹掾,調來了一輛馬車,這才匆匆趕去。
私誼固然重要,但身為西曹掾屬,對于官員背後的疑點,絕不會輕易忽略。
趙彥下意識地捏了捏前襟,這裡藏着一件東西,是他趕在被許都衛抓捕之前在禁宮廢墟裡找到的,他還沒來得及搞清楚這東西的意義。
但直覺告訴他,他距離真相又邁近了一步。
“隻要這個東西還在就好,這是我唯一的線索……少君,你可千萬要保佑我呀。
” ※※※ 鄧展繼續在原野上馳騁着。
他懷裡的畫像,其實不止一卷,而是五卷。
臨出發之前,郭嘉叮囑過他,不要過早地洩露目的,先跟一些司馬家的下人接觸,再找司馬家族人攀談。
于是鄧展先找到了司馬家的一位車夫、一位織工、一位蒼頭和溫縣塢堡的一個小頭目。
在他們那裡,鄧展拿到了四幅楊平的畫像,然後才敲開了司馬家的大門,向他們通報楊平的死訊并索要畫像。
當這些工作完成之後,鄧展謝絕了挽留,稍做停留,便匆匆趕回許都。
因為這五幅畫像放在一起,呈現出一個疑點,一個必須盡快讓郭祭酒和荀令君知道的疑點。
腳下的路越發平坦寬闊,雪地上的蹄印、車轍印也多了起來。
在沉沉夜幕下,視野不是很清晰,鄧展隻能根據周圍模糊的自然環境判斷,自己已經接近許都了。
也許隻消再有一個時辰,就能看到許都城頭那一直燃燒着的樓火。
就在這時,鄧展身為軍人的本能突然警覺起來,提醒他有一縷不易覺察的殺意從附近的某一處飄出。
可是他一夜奔波,身體已經極其疲憊,肌肉與感官沒有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
突然一聲弓弦振動,一支羽箭刺破黑暗,牢牢釘在了鄧展坐騎的脖子上。
坐騎哀鳴一聲,當即倒在地上。
鄧展及時偏身一躍,整個人撲倒在雪地裡,這才不至于被馬匹沉重的身軀壓住。
對手沒有射偏,而是在追求最穩妥的刺殺手段。
馬匹體形較大,在黑暗中比人體更易狙殺。
隻要坐騎一死,鄧展便喪失了機動性,任人魚肉。
鄧展在落地的一瞬間就意識到,那個殺手是個心思缜密、無比冷靜的敵人。
鄧展畢竟是行伍出身,他落地之後沒作停留,飛快地連續橫滾,滾到一棵粗大的枯樹旁,身體屈伏,單腿半跪在地上。
這樣既可以有效地降低中箭面積,又能把身體保持在随時反擊的舒展狀态。
他的判斷十分準确,這裡是大道,方圓百十丈内都是開闊的野地,隻有這棵大樹作為路标而孤獨地矗立着,成為他遮蔽的唯一選擇。
對手并未繼續射箭,黑暗中一片安靜。
這裡的夜色并不濃郁,雙眼隻要适應黑暗,能勉強看到周圍十幾步的動靜。
鄧展知道自己的命暫時保住了,但他相信那個弓手的夜視比自己要遠,隻要自己一動,就會被毫不留情地射穿。
夜裡的空氣冰冷無比。
鄧展極力屏息甯氣,強忍着來自背部的強烈疼痛。
他摸了摸腰間的黃楊木柄匕首,以輕微的動作拔出皮鞘,插到地上——他從溫縣走得太急了,這是他手裡唯一的武器。
“嗖嗖”又是兩箭射過來,分别紮在了距離大樹左右三步之遙的草地上。
這是弓手的警告,告訴鄧展他已經掌控了藏身之所,不要再癡心妄想逃走。
鄧展瞥了一眼箭杆的長度與箭羽,推斷出這應該是由一把短路弓射出。
這種弓多為竹質,弓身短,箭杆較漢軍标制要短,箭羽多為立羽,攜帶比較方便,但射程和威力都比路弓或者虎贲弓要弱。
漢家軍隊很少用到,反而很受黃巾賊、山匪與各地大族部曲的青睐。
如果是有預謀的狙殺,應該選擇重型的虎贲弓或者強弓——那個弓手居然用短路弓,說明他也是長途跋涉,匆匆趕到,并不比鄧展提前多久,所以才會攜帶相對輕便的弓具。
“不知是司馬家的哪個高手……”鄧展暗暗咬牙,謹慎地把酸麻的右腿往外伸了伸。
現在他相信,這個弓手肯定是一路從溫縣追過來,試圖把他殺死在半路。
黑暗中的弓手氣息又消失了,如同一個鬼魂,不知下一次會在何時何地出現。
看得出,弓手是一個非常有耐心的人,他沒有選擇在溫縣動手,是因為怕連累到整個家族,因此一直緊緊綴在鄧展身後,等到足夠接近許都、疲憊程度達到巅峰之時,才斷然出手。
這種耐心,簡直就如同草原上的狼一般可怕。
如果是一劍在手,鄧展有信心聽風辨位,把飛箭磕開;如果自己是在萬全狀态,也能拼起一搏。
可是鄧展現在是強弩之末,長途奔馳耗去了他大部分體力,兩條大腿酸疼難忍,他甚至沒有一躍的餘力。
鄧展知道不能這麼僵持下去,否則送命的絕對是自己。
他緩慢地轉動身子,盡量在不引起弓手注意的情況下改換姿勢。
汗水慢慢沁出皮膚,又立刻被凍得冰涼,在他身上覆出一層薄薄的冰甲。
短路弓的射程他很清楚,不會超過五十步,剛才那兩箭射來的方向,表明弓手在東南。
也就是說,那個司馬家的人,是在距離這棵大樹東南方向五十步内的距離裡。
鄧展熟悉許都附近的每一條路和路标。
他閉上眼睛,極力回想這棵路标樹東南方向的地貌特征,最終确定了三個可能的伏擊地點。
他費力地把護胸皮甲兩側的縧帶解開,這在平時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可鄧展此時不能把身體露出樹幹太多,隻能僵直着手臂,用手指慢慢扯松。
他好不容易把皮甲卸下來,掏出夾在皮甲與布襖之間的五卷畫像,把它們輕輕擱在地上,然後從腰上一圈圈松下腰帶,一頭系在皮甲的扣鈎上,一頭捏在手裡。
鄧展在心中默默地念誦了幾句,突然直起身子,拽着布帶把皮甲甩到了半空。
一支飛箭毫不遲疑地射穿了半空的皮甲。
鄧展把皮甲拽了回來,摸一摸那支箭簇,唇邊露出笑容。
敵人的位置,他差不多已經清楚了。
那個弓手,終究還是沒有沉住氣,大概是黑暗也對他造成了困擾吧。
另外一隻手飛快地抓起畫像,再次抛向半空。
輕盈的左伯紙在半空舒展開來,像是幾隻張開翅膀的蝙蝠。
同時他整個人沖出遮蔽,把皮甲舉在身前,好似舉着一個盾牌。
又是數箭飛來,一箭射中了其中一張畫像,緊接着第二箭很快反應過來,射中了皮甲,擦傷了鄧展的左手虎口。
短路弓的穿透力和射擊速度都很有限,鄧展的幾個小詭計,為他争取到了很短的一段時間。
這點時間對一位軍人來說,已經足夠了。
他迅速拔起插在地上的匕首,倒拈刃尖,朝着黑暗中的某一點擲了出去。
隻見那匕首閃着寒光紮入黑幕,去勢極強。
在匕首飛出去的同時,鄧展猛然聽到後面傳來弓弦聲。
“糟糕,上當了。
” 鄧展腦子裡這個念頭剛剛浮現,就覺得胸前劇痛,低頭一看,一支銳利的箭矢從他的後背刺入,從右胸紮出。
原來對方一開始就有兩個人,第二個人隐藏得極為隐秘,一直忍到最後一刻才出手,之前的一切鋪排,都是在誤導鄧展,讓他誤判局面,主動出來送死。
“我還不能死,我還有要事禀報郭祭酒……”鄧展的視線開始模糊。
這時候,鄧展的耳朵聽到了急促的馬蹄聲,這聲音是從許都方向傳來的。
一定是郭祭酒派來接應我的虎豹騎,鄧展這樣想着,不知從哪裡迸發出力量,伸開雙手奔向大路。
那兩名弓手大概也聽到了馬蹄聲,又隐伏起來,沒有做聲。
馬蹄聲很快便接近了,一衆騎士從黑暗中一一躍出。
他們個個穿着曹軍的戰甲,手執鋼槍,在黑暗中氣魄十足。
他們看到鄧展時,第一個反應便是豎起鋼槍,朝他刺去。
“我……我是虎豹騎鄧展!”鄧展憤怒地大喊,右胸鮮血迸流。
鋼槍的刺殺停止了。
“鄧展?哈哈,想不到這次南下,還能碰到你!”其中一員曹軍大将摘下鐵盔,露出一張嚣張、自負的面孔,那張臉上挂着一枚懸膽大鼻,煞是醒目。
“你還認得我嗎?” “淳于瓊?!”鄧展嘶聲喊道,然後他驚駭地發現。
淳于瓊身後的馬背上,是一個神态委靡、披頭散發的老頭。
這老頭是他在許都宮城前親手拘押,送入大牢的。
可這位曹家最重視的囚徒,如今卻出現在袁紹大将的身邊。
難道是袁紹派人潛入許都,把董承給救出來了?鄧展殘留的意識,已經不足以支撐這種複雜的思考,他隻覺得天旋地轉,周圍的世界正逐漸被什麼力量拉遠,身體不由自主地癱軟在地。
“嘿嘿,你可不能死,咱們兄弟這麼多年不見,可得去烏巢好好叙叙舊哇。
”這是鄧展在陷入昏迷前聽到的最後一句話。
陳群把趙彥帶到西曹掾的官署,那邊已經收拾出一間敞淨的屋子,燒好了火盆,點起了幾根蠟燭。
幾個仆役站在門口,本來已是呵欠連天,被陳群瞪了一眼,都緊張得紛紛站直了身子。
進了屋子,陳群讓趙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