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建安五年:有雪
關燈
小
中
大
全是嘲諷與惡意。
“為什麼!你告訴朕,你為什麼要這麼做!”劉協有些失控地大喊道。
賈诩擡了擡眉毛,露出驚異的表情:“自然是為了陛下。
” 如果現在腰間有一把劍,盛怒已極的劉協一定會拔出來砍在這老狐狸的脖頸上。
可惜他沒有劍,于是能做的隻有一件事。
噗!一口痰飛出天子之口,落在了賈诩的胸襟之上。
屋子裡突然變得無比安靜,縱觀整個漢代曆史,恐怕也找不出這般有失朝儀的前例了。
賈诩緩緩擡起右手袍袖,擦了擦噴濺到自己身上的龍涎,促狹地撇了荀彧一眼。
荀彧知道他的心思,輕輕歎了口氣,起身牽住劉協的衣袖,沉聲道:“陛下,叛亂既平,理當盡早宣谕百官,以定民心。
論功行賞之事,可遲後再議。
”一句話避重就輕,揭過了剛才那一場荒唐的局面。
憤怒的劉協想甩開荀彧,自己的手卻忽然被另外一雙溫軟的手握住了,是伏壽。
伏壽沒有說話,隻是默默地摩挲着他的手,不讓他再繼續逼近賈诩。
在這裡的每個人都知道天子的真實想法和立場,諷刺的是,每個人都不希望天子真的說出來。
無論天子對董承之亂的态度表現得多明顯,都沒關系,但一旦宣之于口,性質便截然不同了。
有時候這一層薄薄的窗戶紙,卻承載着難以言說的微妙。
劉協也知道,倘若自己公開說了什麼不該說的話,隻怕立刻會被逼宮,可他就是咽不下這口氣。
短短數日的天子時光,他心情極度壓抑,已經受夠了忍辱負重。
他低下頭去,希望在伏壽那裡尋求一點點支持,這間屋子裡隻有她才能體察和分享自己這種失望。
可他發現,她的眼神裡有勸慰,有擔憂,卻沒有大計失敗後的挫折感與失落。
帶着惶惑與疑慮,劉協惶然地回到龍椅上,有些失魂落魄,仿佛一個鼓起的牛皮口袋被驟然戳破。
伏壽款款起身,端起一碗已調好的藥,對荀彧道:“陛下龍體未複,不可驟驚。
安撫城内之事,就有勞荀令君了。
”她又對賈诩與張繡道:“兩位勤王有功,朝廷與司空大人定不會辜負爾等。
隻是如今董承既滅,不可讓餘黨驚擾禁中,還要多費心。
” 荀彧、張繡躬身領命,隻有賈诩在一旁耷拉着眼皮,幾乎要睡着了,仿佛剛才那一瞬間的怒火不是沖他發的。
直到張繡扯了扯他,賈诩這才伏地謝恩,不忘重重地咳嗽了幾聲。
從司空府離開之後,張繡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的後心幾乎被冷汗溻透了。
不是因為皇帝的怒火,而是因為整個不設防的司空府在西涼騎兵的包圍下。
隻要動動指頭,曹公的家人就會被殺戮一空。
這對于一個投誠的諸侯來說,可不是什麼美妙的聯想。
“文和你何必惹惱陛下呢……” 張繡躊躇地對賈诩說。
天子雖暗弱,可畢竟是天下之共主,此事若是傳出去,于聲望可是大大有損。
賈诩衣襟前那一團口水痕迹猶在,在麻布上洇成一個奇特的形狀,宛若漢中道人畫的符箓。
賈诩眯起眼睛,拍了拍張繡的肩膀:“曹公和陛下之間,總會有人不開心。
”張繡一愣,還沒等他品出話裡的味道,賈诩忽然停下腳步:“君侯可以退出城去了。
” 他們兩個人已經走到了司空府外圍。
十幾名西涼騎兵站成了一條線,警惕地望着周圍。
在這些騎兵更遠的街道上,許都衛的人形成一條不甚明顯的包圍線,彼此警惕地對視着。
他們前不久還是敵人,現在卻已成同袍,但染了血的芥蒂卻不是輕易可以消除的。
正如賈诩所言,欲要大信,必先大疑。
一支曾經包圍了司空府的軍隊,卻沒有做出任何敵對行為就撤走了,這其中顯露出的誠意,足可以換取曹公的信任。
可倘若戀棧太久,便顯得刻意要挾,反倒不美了。
這其中分寸,須得拿捏得極準才行。
張繡知道自己選擇的這條路,本就是一條石破天驚的險道,稍有不慎便會身敗名裂。
說實話,若不是賈诩一力操持,他自己早就南投劉表或者北投袁紹了。
那些千回百轉的複雜心思,不是他所擅長的。
“我要走了,那文和你呢?”張繡問道。
賈诩道:“我去拜訪幾位長安的老朋友,以後君侯的前程,就着落在他們身上了。
”張繡點點頭,軍事上的姿态已經擺足,接下來得看賈诩在許都的運動了。
他跨上坐騎,雙手握住缰繩。
習慣性地先環顧四周。
遠處似乎還有零星的争鬥,隐約有叫喊聲傳來,應該是王服等人在城中的餘黨吧。
如今許都令已經全力發動起來,張繡知道這裡不需要自己了。
幾支鳴镝飛向夜空,在城中各處的西涼騎兵們紛紛收刀策馬,跟随着他們的領袖穿過昌德門,迅速而決然地離開許都,一如他們迅速而決然地出現。
※※※ 與此同時,在皇城門口。
“喝!” 又是一聲呵斥,劍鋒铿锵交錯,在黑暗中爆出火花。
這是第十六次交鋒,讓圍觀的人看得心馳目眩。
交手的兩個人各自退開五步,鄧展的右臂出現了一道長長的血痕,傷可見骨,而王服的衣襟下擺被割斷了半邊。
看到這個結果,站在城頭的滿寵和城下的楊修同時皺了皺眉頭。
“王家快劍,如影似電。
在下甘拜下風。
”鄧展挺直了身體,把長劍倒轉,抱拳贊道,王服面無表情地收劍一揖,什麼都沒說。
這一場生死決鬥顯然是王服勝了。
鄧展知道,若不是對方手下留情,自己傷得絕不止是一條胳膊。
鄧展随手撕下一片布裹在傷口上,正色道:“假以五年,在下還想與将軍一較長短。
可惜今日不能因私廢公,憾甚。
”王服道:“各為其主罷了。
” 說完這句,王服回頭去看自己的“主”。
董承此時扶着牆壁,面色鐵青,宛若一尊翁仲。
楊修站在董承旁邊,還是那一副戲谑的表情,隻是眉宇間隐藏着幾絲狠戾。
這兩個人與王服站成一個三角,在黑暗中構成了一幅奇特的畫卷。
城頭傳來弓弦拉緊的聲音,黑暗中對準了王服瘦高的身影。
王服不知道楊修剛才對董承說了什麼,也不關心城頭随時可能射穿自己的弓箭,他隻是一直盯着董承。
直到後者張開嘴嚅動了一下,似乎下達了一個命令,王服這才轉身牽過剛才的坐騎,翻身上馬。
“逆賊休走!” 鄧展的幾名親随沖了過來。
王服在馬上突然俯身,寒芒直取鄧展。
親随們大驚之下,紛紛後退挺刀護住将軍。
不料這一招隻是聲東擊西,趁着追兵腳步一滞的瞬間,王服雙腿一夾,坐騎猛地突破了包圍。
“嗖”的一聲,城頭的弓弦響了,一支羽箭正中王服的肩頭。
王服身形微晃,馭馬之勢卻絲毫不減,很快便跑離了皇城。
不過他沒有朝城門方向,反而朝着城内跑去。
“快追!”鄧展下了命令。
這樣一個高手,在千軍萬馬的戰場上沒什麼用處,但如果孤身一人想在許都搞出點事來,真沒什麼人能阻止。
鄧展的虎豹騎親随從城門蜂擁而出,緊緊追着王服而去。
鄧展望着遠去的隊伍,握緊長劍,把注意力集中在楊修身後。
剛才王服從楊修身邊疾馳而過,楊修和他身後的高手都沒有動。
憑借野獸般的直覺,鄧展能感覺到那個影子也是個高手,恐怕比王服還厲害,心中頗有忌憚。
究竟這個人是敵是友,鄧展還不是很清楚,因此絲毫不敢大意。
楊修看穿了他的心思,指了指城頭,咧嘴笑道:“鄧将軍不必戒懼,我雖不是滿大人的朋友,但也不是他的敵人——至少今晚不是。
” 鄧展知道楊修暗指的是什麼。
楊修的父親楊彪曾被滿寵抓入許都衛,嚴刑拷
“為什麼!你告訴朕,你為什麼要這麼做!”劉協有些失控地大喊道。
賈诩擡了擡眉毛,露出驚異的表情:“自然是為了陛下。
” 如果現在腰間有一把劍,盛怒已極的劉協一定會拔出來砍在這老狐狸的脖頸上。
可惜他沒有劍,于是能做的隻有一件事。
噗!一口痰飛出天子之口,落在了賈诩的胸襟之上。
屋子裡突然變得無比安靜,縱觀整個漢代曆史,恐怕也找不出這般有失朝儀的前例了。
賈诩緩緩擡起右手袍袖,擦了擦噴濺到自己身上的龍涎,促狹地撇了荀彧一眼。
荀彧知道他的心思,輕輕歎了口氣,起身牽住劉協的衣袖,沉聲道:“陛下,叛亂既平,理當盡早宣谕百官,以定民心。
論功行賞之事,可遲後再議。
”一句話避重就輕,揭過了剛才那一場荒唐的局面。
憤怒的劉協想甩開荀彧,自己的手卻忽然被另外一雙溫軟的手握住了,是伏壽。
伏壽沒有說話,隻是默默地摩挲着他的手,不讓他再繼續逼近賈诩。
在這裡的每個人都知道天子的真實想法和立場,諷刺的是,每個人都不希望天子真的說出來。
無論天子對董承之亂的态度表現得多明顯,都沒關系,但一旦宣之于口,性質便截然不同了。
有時候這一層薄薄的窗戶紙,卻承載着難以言說的微妙。
劉協也知道,倘若自己公開說了什麼不該說的話,隻怕立刻會被逼宮,可他就是咽不下這口氣。
短短數日的天子時光,他心情極度壓抑,已經受夠了忍辱負重。
他低下頭去,希望在伏壽那裡尋求一點點支持,這間屋子裡隻有她才能體察和分享自己這種失望。
可他發現,她的眼神裡有勸慰,有擔憂,卻沒有大計失敗後的挫折感與失落。
帶着惶惑與疑慮,劉協惶然地回到龍椅上,有些失魂落魄,仿佛一個鼓起的牛皮口袋被驟然戳破。
伏壽款款起身,端起一碗已調好的藥,對荀彧道:“陛下龍體未複,不可驟驚。
安撫城内之事,就有勞荀令君了。
”她又對賈诩與張繡道:“兩位勤王有功,朝廷與司空大人定不會辜負爾等。
隻是如今董承既滅,不可讓餘黨驚擾禁中,還要多費心。
” 荀彧、張繡躬身領命,隻有賈诩在一旁耷拉着眼皮,幾乎要睡着了,仿佛剛才那一瞬間的怒火不是沖他發的。
直到張繡扯了扯他,賈诩這才伏地謝恩,不忘重重地咳嗽了幾聲。
從司空府離開之後,張繡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的後心幾乎被冷汗溻透了。
不是因為皇帝的怒火,而是因為整個不設防的司空府在西涼騎兵的包圍下。
隻要動動指頭,曹公的家人就會被殺戮一空。
這對于一個投誠的諸侯來說,可不是什麼美妙的聯想。
“文和你何必惹惱陛下呢……” 張繡躊躇地對賈诩說。
天子雖暗弱,可畢竟是天下之共主,此事若是傳出去,于聲望可是大大有損。
賈诩衣襟前那一團口水痕迹猶在,在麻布上洇成一個奇特的形狀,宛若漢中道人畫的符箓。
賈诩眯起眼睛,拍了拍張繡的肩膀:“曹公和陛下之間,總會有人不開心。
”張繡一愣,還沒等他品出話裡的味道,賈诩忽然停下腳步:“君侯可以退出城去了。
” 他們兩個人已經走到了司空府外圍。
十幾名西涼騎兵站成了一條線,警惕地望着周圍。
在這些騎兵更遠的街道上,許都衛的人形成一條不甚明顯的包圍線,彼此警惕地對視着。
他們前不久還是敵人,現在卻已成同袍,但染了血的芥蒂卻不是輕易可以消除的。
正如賈诩所言,欲要大信,必先大疑。
一支曾經包圍了司空府的軍隊,卻沒有做出任何敵對行為就撤走了,這其中顯露出的誠意,足可以換取曹公的信任。
可倘若戀棧太久,便顯得刻意要挾,反倒不美了。
這其中分寸,須得拿捏得極準才行。
張繡知道自己選擇的這條路,本就是一條石破天驚的險道,稍有不慎便會身敗名裂。
說實話,若不是賈诩一力操持,他自己早就南投劉表或者北投袁紹了。
那些千回百轉的複雜心思,不是他所擅長的。
“我要走了,那文和你呢?”張繡問道。
賈诩道:“我去拜訪幾位長安的老朋友,以後君侯的前程,就着落在他們身上了。
”張繡點點頭,軍事上的姿态已經擺足,接下來得看賈诩在許都的運動了。
他跨上坐騎,雙手握住缰繩。
習慣性地先環顧四周。
遠處似乎還有零星的争鬥,隐約有叫喊聲傳來,應該是王服等人在城中的餘黨吧。
如今許都令已經全力發動起來,張繡知道這裡不需要自己了。
幾支鳴镝飛向夜空,在城中各處的西涼騎兵們紛紛收刀策馬,跟随着他們的領袖穿過昌德門,迅速而決然地離開許都,一如他們迅速而決然地出現。
※※※ 與此同時,在皇城門口。
“喝!” 又是一聲呵斥,劍鋒铿锵交錯,在黑暗中爆出火花。
這是第十六次交鋒,讓圍觀的人看得心馳目眩。
交手的兩個人各自退開五步,鄧展的右臂出現了一道長長的血痕,傷可見骨,而王服的衣襟下擺被割斷了半邊。
看到這個結果,站在城頭的滿寵和城下的楊修同時皺了皺眉頭。
“王家快劍,如影似電。
在下甘拜下風。
”鄧展挺直了身體,把長劍倒轉,抱拳贊道,王服面無表情地收劍一揖,什麼都沒說。
這一場生死決鬥顯然是王服勝了。
鄧展知道,若不是對方手下留情,自己傷得絕不止是一條胳膊。
鄧展随手撕下一片布裹在傷口上,正色道:“假以五年,在下還想與将軍一較長短。
可惜今日不能因私廢公,憾甚。
”王服道:“各為其主罷了。
” 說完這句,王服回頭去看自己的“主”。
董承此時扶着牆壁,面色鐵青,宛若一尊翁仲。
楊修站在董承旁邊,還是那一副戲谑的表情,隻是眉宇間隐藏着幾絲狠戾。
這兩個人與王服站成一個三角,在黑暗中構成了一幅奇特的畫卷。
城頭傳來弓弦拉緊的聲音,黑暗中對準了王服瘦高的身影。
王服不知道楊修剛才對董承說了什麼,也不關心城頭随時可能射穿自己的弓箭,他隻是一直盯着董承。
直到後者張開嘴嚅動了一下,似乎下達了一個命令,王服這才轉身牽過剛才的坐騎,翻身上馬。
“逆賊休走!” 鄧展的幾名親随沖了過來。
王服在馬上突然俯身,寒芒直取鄧展。
親随們大驚之下,紛紛後退挺刀護住将軍。
不料這一招隻是聲東擊西,趁着追兵腳步一滞的瞬間,王服雙腿一夾,坐騎猛地突破了包圍。
“嗖”的一聲,城頭的弓弦響了,一支羽箭正中王服的肩頭。
王服身形微晃,馭馬之勢卻絲毫不減,很快便跑離了皇城。
不過他沒有朝城門方向,反而朝着城内跑去。
“快追!”鄧展下了命令。
這樣一個高手,在千軍萬馬的戰場上沒什麼用處,但如果孤身一人想在許都搞出點事來,真沒什麼人能阻止。
鄧展的虎豹騎親随從城門蜂擁而出,緊緊追着王服而去。
鄧展望着遠去的隊伍,握緊長劍,把注意力集中在楊修身後。
剛才王服從楊修身邊疾馳而過,楊修和他身後的高手都沒有動。
憑借野獸般的直覺,鄧展能感覺到那個影子也是個高手,恐怕比王服還厲害,心中頗有忌憚。
究竟這個人是敵是友,鄧展還不是很清楚,因此絲毫不敢大意。
楊修看穿了他的心思,指了指城頭,咧嘴笑道:“鄧将軍不必戒懼,我雖不是滿大人的朋友,但也不是他的敵人——至少今晚不是。
” 鄧展知道楊修暗指的是什麼。
楊修的父親楊彪曾被滿寵抓入許都衛,嚴刑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