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燃燒的漢室
關燈
小
中
大
從昨天開始,荀彧就一直沒有離開過尚書台。
曹公的大軍如今駐屯在官渡,安撫許都乃至整個大後方的工作就落在他的肩上。
各地的文書如雪片般飛入這小小的尚書台,幾乎每一份都加蓋着“急報”的符印,都要他代替曹公來做出決斷——這是信任,也是沉重的責任。
何況皇上又在重病之中,早已傳诏不見外臣,許多朝請奏議也得由他批轉。
“天下方亂,國事未已呐……” 荀彧揉了揉有些酸疼的眼睛,将油燈剔亮一些,把裹在身上的大裘又緊了緊。
連續數天的熬夜,讓這位面如溫玉的謙謙君子也顯得憔悴起來,細微的皺紋在眼角額間悄然滋生,那一縷黑亮的長髯垂在颌下,已略有卷曲。
荀彧不僅是曹操在政治上的左膀右臂,而且還是朝廷的尚書令。
這雙重身份讓他變得極為忙碌,既要為曹操分憂,也要保證朝廷的尊嚴。
一位仆役将竹爐裡殘留的灰燼捅了捅,幾點有氣無力的火星閃了閃,随即熄滅。
他無奈地把目光投向荀彧,荀彧看了眼快被凍住的硯台墨池,歎了口氣,揮動手掌。
仆役連忙取來幾截炭棍丢入爐中,趴在地上拼命吹氣。
荀彧一直不肯使用雒陽山中産的精炭,那種炭火力很足,産量卻很低,有限的幾百斤都被荀彧轉送去了皇宮和司空府。
普通的柴炭容易生煙,影響批閱公文,所以荀彧隻在屋裡實在太冷的時候才添上幾根。
他覺得既然自己是尚書令,就該為百官做出表率。
火苗騰地從爐中又冒了出來,屋子裡的溫度略微上升了一些。
荀彧搓搓手,伸手又取來一卷文書,熟練地扯開外束的絲繩。
就在這時,從窗外隐隐地傳來一陣呼喊聲。
荀彧微微皺了皺眉毛,側耳去聽,他是個謹慎的人,這是在皇宮之内,如此大聲喧嘩可不怎麼成體統。
“走水了!” 更清晰的呼喊聲從外面傳來,荀彧手中的毛筆一顫,險些把墨汁滴到鋪好的竹簡之上。
冬季風幹物燥,皇宮内又多是木質建築,最怕火災。
如果燒起來,那可是會連綿一片,無休無止。
荀彧迅速站起身來,推開門快步走出去。
大門一開,門外的寒風趁機呼地吹進來,他驚愕地看到,禁中寝殿方向在北風呼嘯之下燃起沖天大火,火光照亮了半個天幕。
※※※ 皇宮裡已經亂成一團,宿衛的戍卒、衛官們跑來跑去,吵吵嚷嚷,到處都是叫喊聲,有朝宮外跑的,有朝宮内跑的,像一群沒頭蒼蠅。
他們多是來服徭役的鄉兵和村民,根本沒受過任何訓練,碰到這種事完全不知所措。
隻有一個小黃門站在高處,大喊大叫,試圖控制着這種混亂局面,可惜根本沒人聽他的。
小黃門跳下高台,朝外面狂奔,與匆匆趕來的荀彧幾乎迎頭撞上。
“皇上呢?”荀彧抓住那個小黃門,大聲問道。
小黃門連忙回答:“陛下仍在寝殿,張老公公不肯開門,小的正打算去調宿衛救駕。
” 這讓荀彧心裡“突”地跳了一下。
荀彧環顧四周,高聲喝道:“今日是誰當值?” “種校尉。
” “他在哪裡?” 黃門還未回答,一位身披甲胄的将軍慌慌張張地跑過來,荀彧認出他就是長水校尉種輯,冷冷地問道:“你的人呢?”種輯剛從睡夢中被人叫醒,腦子還有些糊塗,聽荀彧這麼一問,這才攥着頭盔的冠纓喘息道:“他們都在宮外,宮門司馬無诏不敢擅開。
” “荒唐!主官直宿宮内,部屬怎麼都駐在宮外!”荀彧大怒,“傳我的命令,大開中門,讓他們立刻進來護駕!” 長水校尉本屬北軍,執掌京城治安,早已是個不領兵的榮銜。
種輯手下的士兵,都是天子從雒陽逃難後一路上收攏來的。
所以朝廷因陋就簡,便把原來衛尉和光祿勳的職責分出來一部分給他,讓他負責宿衛。
相比起那些閑散的衛官,種輯麾下的軍人還算是比較精銳,是朝廷在許都唯一一支可以信賴的力量。
種輯連忙領命而去,荀彧又抓到了幾個郎官,讓他們趕緊去收攏自己的部屬,到禁中省門前集合。
有了尚書令做主事之人,那些慌亂的人群逐漸恢複了秩序。
從尚書台到省門非常近。
荀彧三步并兩步趕過去,看到兩扇黃框大門仍舊緊緊閉着。
此時火勢越發大了起來,他甚至在禁中之外都能感受到那股熱浪。
荀彧心急如焚,仰頭喊道:“我是尚書令荀彧,門上是誰?”半扇門緩緩打開,露出一張驚慌的老臉,他是中黃門張宇。
“是荀令君?” “快開門!你想讓整個禁中燒成白地嗎?”荀彧瞪着眼睛大喝。
“是您就好,是您就好……”張宇如釋重負,連忙吩咐人把門打開,嘴裡還絮叨着,“我是怕有人趁亂對皇上不利,許都這鬼地方,可不是所有人都和您一樣。
” 荀彧知道這個老頭子一向牢騷滿腹,此時也不便深究,一腳踏進門去,問道:“陛下此時在何處?” “陛下和皇後都及時逃了出來,此時正在旁邊的廬徼裡安歇。
” 荀彧心中稍安,朝裡面望去。
果然起火的是寝殿,整棟建築已經完全被火龍籠罩,煙火缭繞,不時發出畢畢剝剝的聲音。
一群宦官驚慌地拿着掃帚與濕麻被拼命撲打。
荀彧掃視一圈,忽然問道:“缸中為何無水?”他手指的方向是一排大缸,那裡本該盛滿了水,以備火警之需。
張宇道:“宮中漿洗沐浴,都出自缸中。
如今天寒地凍,又乏人補水……” 這時候那個小黃門插嘴道:“宮中各處,多有積雪,可讓人煮雪化水,以應一時之需。
”荀彧贊賞地看了他一眼,吩咐就按這個法子辦。
這時候種輯率着一隊士兵急急忙忙沖過來,荀彧看到他們腰間還懸着鋼刀,氣得夠戗:“你也是老臣子了,這點規矩也不懂?是想刺殺陛下嗎?”種輯紅着臉,命令士兵們把武器都解下來丢在地上,一時間青石地面響起“噼裡啪啦”的聲音。
“先救駕,再救火。
”荀彧沉着臉發出指示。
于是士兵分成三隊,一隊去支援那些宦官,盡力不讓火頭蔓延到周邊的宮舍,一隊去救皇子、嫔妃,還有一隊緊跟着荀彧與種輯直撲廬徼。
廬徼是執衛歇息之地,靠近宮牆,與宮舍之間隔着一條掖道與濯池,一時半會兒還波及不到。
張宇在火起之後第一時間把皇上轉移到這裡,到底是靈帝時就執宿禁省的老宦官,經驗畢竟老到。
荀彧看到皇上裹着一匹錦被,坐在廬外的石階上,直愣愣地望着寝殿的火光發呆。
旁邊伏後與唐姬分侍兩側,兩個人都是雲鬓散亂,衣襟不整,一望便知跑得極其倉促。
他顧不得禮數,走上前單腿跪地:“微臣護駕來遲,罪該萬死。
”荀彧擡起頭,看到天子面色蒼白,臉上還有幾道灰痕,狼狽不堪,心中微微一酸。
回想起當天子來到許都之時,也是這麼一番落難的神情,荀彧自責之心大起。
這時伏後道:“荀令君,這四周可還安全?” 見伏後不急于撤離,先問四周安甯,正是持重之舉。
荀彧頗為贊許,垂首答道:“長水校尉種輯也在這裡,有他們護衛,可資萬全。
還請陛下移駕尚書台,以免不測。
” 荀彧沒有注意到,他身後的種輯與伏後以極快的速度交換了一下眼色。
“準奏。
”劉協咳嗽了幾聲,聲音細弱不可聞。
荀彧覺得這聲音有些陌生,不免多看了一眼,伏後道:“陛下聖體未安,又受了驚擾,須妥善安置。
”荀彧知道天子染病已久,此時也并非追究之時,便讓張宇前頭帶路,種輯率部護住左右,一行人匆匆撤出了禁中。
一出去,荀彧發現禁中外圍早被一支部隊圍得水洩不通。
那些士兵對大火無動于衷,隻是把手中長槍橫置,把所有試圖逃出皇城的人都擋了回去。
“荀大人,末将救駕來遲。
”一個中氣十足的聲音傳來,在如此嘈雜的環境裡仍舊聽得一清二楚。
荀彧知道,這是揚武中郎将曹仁,曹操的族弟。
他本來駐紮在許縣南部,後來曹軍主力北上,就把他調回來衛戍許都,是曹司空留在許都最強大的一支武力。
荀彧計算了一下,從火起到曹仁的部隊趕到,前後不到三炷香。
荀彧回身向天子略作解釋,然後走過去,對曹仁道:“将軍來得好快。
”曹仁咧開嘴笑了笑:“天子有事,豈敢不快。
”他說這話的時候,還用眼光瞟了一眼荀彧身後的皇帝,那眼神絕算不上是忠勤或者友善。
荀彧似乎沒注意曹仁的眼神變化,他指了指衛戍部隊:“天子受驚,不利刀兵,勞煩将軍了。
” 曹仁點點頭,揮了揮手裡的馬鞭:“收鞘。
”千餘名身穿黑甲的士兵同時“唰”地把佩刀收入鞘中,動作整齊劃一,幹淨利落。
軍陣無聲地裂成兩半,讓出了一條狹窄的通道。
這種場面,讓種輯的臉色不算太好看。
他讓部下圍住天子,在兩側曹軍的注目下徐徐前行。
一直到皇帝順利進入尚書台,種輯這才長長舒了一口氣。
荀彧看到他謹小慎微的樣子,覺得實在有些滑稽。
曹仁并沒有待太久,這麼多兵甲環伺在天子四周,難免會有謀逆之嫌。
等到種輯的宿衛陸陸續續都到齊了,曹仁便告辭荀彧,率軍回營。
黑甲如潮,很快便退得幹幹淨淨。
在尚書台内,等到皇帝被安頓好了以後,荀彧向伏後問起究竟。
伏後說,今夜唐姬帶了夜息草進獻陛下,不慎打翻香爐,引燃帷帳。
唐姬的随侍小黃門拼了性命護送三人出寝殿,自己卻被燒死在裡面。
荀彧沒對這個說法表現出任何疑問,他請天子與皇後在尚書台暫且安歇,然後匆匆離開,指揮宮人繼續滅火。
唐姬礙于身份,也先行告退,隻留下天子與皇後。
沒人接近這對尊貴的夫婦,隻有中黃門張宇守在尚書台門口,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發着牢騷。
大火燒了足足一宿才被撲滅,寝殿和周圍的一座偏殿幾乎被
曹公的大軍如今駐屯在官渡,安撫許都乃至整個大後方的工作就落在他的肩上。
各地的文書如雪片般飛入這小小的尚書台,幾乎每一份都加蓋着“急報”的符印,都要他代替曹公來做出決斷——這是信任,也是沉重的責任。
何況皇上又在重病之中,早已傳诏不見外臣,許多朝請奏議也得由他批轉。
“天下方亂,國事未已呐……” 荀彧揉了揉有些酸疼的眼睛,将油燈剔亮一些,把裹在身上的大裘又緊了緊。
連續數天的熬夜,讓這位面如溫玉的謙謙君子也顯得憔悴起來,細微的皺紋在眼角額間悄然滋生,那一縷黑亮的長髯垂在颌下,已略有卷曲。
荀彧不僅是曹操在政治上的左膀右臂,而且還是朝廷的尚書令。
這雙重身份讓他變得極為忙碌,既要為曹操分憂,也要保證朝廷的尊嚴。
一位仆役将竹爐裡殘留的灰燼捅了捅,幾點有氣無力的火星閃了閃,随即熄滅。
他無奈地把目光投向荀彧,荀彧看了眼快被凍住的硯台墨池,歎了口氣,揮動手掌。
仆役連忙取來幾截炭棍丢入爐中,趴在地上拼命吹氣。
荀彧一直不肯使用雒陽山中産的精炭,那種炭火力很足,産量卻很低,有限的幾百斤都被荀彧轉送去了皇宮和司空府。
普通的柴炭容易生煙,影響批閱公文,所以荀彧隻在屋裡實在太冷的時候才添上幾根。
他覺得既然自己是尚書令,就該為百官做出表率。
火苗騰地從爐中又冒了出來,屋子裡的溫度略微上升了一些。
荀彧搓搓手,伸手又取來一卷文書,熟練地扯開外束的絲繩。
就在這時,從窗外隐隐地傳來一陣呼喊聲。
荀彧微微皺了皺眉毛,側耳去聽,他是個謹慎的人,這是在皇宮之内,如此大聲喧嘩可不怎麼成體統。
“走水了!” 更清晰的呼喊聲從外面傳來,荀彧手中的毛筆一顫,險些把墨汁滴到鋪好的竹簡之上。
冬季風幹物燥,皇宮内又多是木質建築,最怕火災。
如果燒起來,那可是會連綿一片,無休無止。
荀彧迅速站起身來,推開門快步走出去。
大門一開,門外的寒風趁機呼地吹進來,他驚愕地看到,禁中寝殿方向在北風呼嘯之下燃起沖天大火,火光照亮了半個天幕。
※※※ 皇宮裡已經亂成一團,宿衛的戍卒、衛官們跑來跑去,吵吵嚷嚷,到處都是叫喊聲,有朝宮外跑的,有朝宮内跑的,像一群沒頭蒼蠅。
他們多是來服徭役的鄉兵和村民,根本沒受過任何訓練,碰到這種事完全不知所措。
隻有一個小黃門站在高處,大喊大叫,試圖控制着這種混亂局面,可惜根本沒人聽他的。
小黃門跳下高台,朝外面狂奔,與匆匆趕來的荀彧幾乎迎頭撞上。
“皇上呢?”荀彧抓住那個小黃門,大聲問道。
小黃門連忙回答:“陛下仍在寝殿,張老公公不肯開門,小的正打算去調宿衛救駕。
” 這讓荀彧心裡“突”地跳了一下。
荀彧環顧四周,高聲喝道:“今日是誰當值?” “種校尉。
” “他在哪裡?” 黃門還未回答,一位身披甲胄的将軍慌慌張張地跑過來,荀彧認出他就是長水校尉種輯,冷冷地問道:“你的人呢?”種輯剛從睡夢中被人叫醒,腦子還有些糊塗,聽荀彧這麼一問,這才攥着頭盔的冠纓喘息道:“他們都在宮外,宮門司馬無诏不敢擅開。
” “荒唐!主官直宿宮内,部屬怎麼都駐在宮外!”荀彧大怒,“傳我的命令,大開中門,讓他們立刻進來護駕!” 長水校尉本屬北軍,執掌京城治安,早已是個不領兵的榮銜。
種輯手下的士兵,都是天子從雒陽逃難後一路上收攏來的。
所以朝廷因陋就簡,便把原來衛尉和光祿勳的職責分出來一部分給他,讓他負責宿衛。
相比起那些閑散的衛官,種輯麾下的軍人還算是比較精銳,是朝廷在許都唯一一支可以信賴的力量。
種輯連忙領命而去,荀彧又抓到了幾個郎官,讓他們趕緊去收攏自己的部屬,到禁中省門前集合。
有了尚書令做主事之人,那些慌亂的人群逐漸恢複了秩序。
從尚書台到省門非常近。
荀彧三步并兩步趕過去,看到兩扇黃框大門仍舊緊緊閉着。
此時火勢越發大了起來,他甚至在禁中之外都能感受到那股熱浪。
荀彧心急如焚,仰頭喊道:“我是尚書令荀彧,門上是誰?”半扇門緩緩打開,露出一張驚慌的老臉,他是中黃門張宇。
“是荀令君?” “快開門!你想讓整個禁中燒成白地嗎?”荀彧瞪着眼睛大喝。
“是您就好,是您就好……”張宇如釋重負,連忙吩咐人把門打開,嘴裡還絮叨着,“我是怕有人趁亂對皇上不利,許都這鬼地方,可不是所有人都和您一樣。
” 荀彧知道這個老頭子一向牢騷滿腹,此時也不便深究,一腳踏進門去,問道:“陛下此時在何處?” “陛下和皇後都及時逃了出來,此時正在旁邊的廬徼裡安歇。
” 荀彧心中稍安,朝裡面望去。
果然起火的是寝殿,整棟建築已經完全被火龍籠罩,煙火缭繞,不時發出畢畢剝剝的聲音。
一群宦官驚慌地拿着掃帚與濕麻被拼命撲打。
荀彧掃視一圈,忽然問道:“缸中為何無水?”他手指的方向是一排大缸,那裡本該盛滿了水,以備火警之需。
張宇道:“宮中漿洗沐浴,都出自缸中。
如今天寒地凍,又乏人補水……” 這時候那個小黃門插嘴道:“宮中各處,多有積雪,可讓人煮雪化水,以應一時之需。
”荀彧贊賞地看了他一眼,吩咐就按這個法子辦。
這時候種輯率着一隊士兵急急忙忙沖過來,荀彧看到他們腰間還懸着鋼刀,氣得夠戗:“你也是老臣子了,這點規矩也不懂?是想刺殺陛下嗎?”種輯紅着臉,命令士兵們把武器都解下來丢在地上,一時間青石地面響起“噼裡啪啦”的聲音。
“先救駕,再救火。
”荀彧沉着臉發出指示。
于是士兵分成三隊,一隊去支援那些宦官,盡力不讓火頭蔓延到周邊的宮舍,一隊去救皇子、嫔妃,還有一隊緊跟着荀彧與種輯直撲廬徼。
廬徼是執衛歇息之地,靠近宮牆,與宮舍之間隔着一條掖道與濯池,一時半會兒還波及不到。
張宇在火起之後第一時間把皇上轉移到這裡,到底是靈帝時就執宿禁省的老宦官,經驗畢竟老到。
荀彧看到皇上裹着一匹錦被,坐在廬外的石階上,直愣愣地望着寝殿的火光發呆。
旁邊伏後與唐姬分侍兩側,兩個人都是雲鬓散亂,衣襟不整,一望便知跑得極其倉促。
他顧不得禮數,走上前單腿跪地:“微臣護駕來遲,罪該萬死。
”荀彧擡起頭,看到天子面色蒼白,臉上還有幾道灰痕,狼狽不堪,心中微微一酸。
回想起當天子來到許都之時,也是這麼一番落難的神情,荀彧自責之心大起。
這時伏後道:“荀令君,這四周可還安全?” 見伏後不急于撤離,先問四周安甯,正是持重之舉。
荀彧頗為贊許,垂首答道:“長水校尉種輯也在這裡,有他們護衛,可資萬全。
還請陛下移駕尚書台,以免不測。
” 荀彧沒有注意到,他身後的種輯與伏後以極快的速度交換了一下眼色。
“準奏。
”劉協咳嗽了幾聲,聲音細弱不可聞。
荀彧覺得這聲音有些陌生,不免多看了一眼,伏後道:“陛下聖體未安,又受了驚擾,須妥善安置。
”荀彧知道天子染病已久,此時也并非追究之時,便讓張宇前頭帶路,種輯率部護住左右,一行人匆匆撤出了禁中。
一出去,荀彧發現禁中外圍早被一支部隊圍得水洩不通。
那些士兵對大火無動于衷,隻是把手中長槍橫置,把所有試圖逃出皇城的人都擋了回去。
“荀大人,末将救駕來遲。
”一個中氣十足的聲音傳來,在如此嘈雜的環境裡仍舊聽得一清二楚。
荀彧知道,這是揚武中郎将曹仁,曹操的族弟。
他本來駐紮在許縣南部,後來曹軍主力北上,就把他調回來衛戍許都,是曹司空留在許都最強大的一支武力。
荀彧計算了一下,從火起到曹仁的部隊趕到,前後不到三炷香。
荀彧回身向天子略作解釋,然後走過去,對曹仁道:“将軍來得好快。
”曹仁咧開嘴笑了笑:“天子有事,豈敢不快。
”他說這話的時候,還用眼光瞟了一眼荀彧身後的皇帝,那眼神絕算不上是忠勤或者友善。
荀彧似乎沒注意曹仁的眼神變化,他指了指衛戍部隊:“天子受驚,不利刀兵,勞煩将軍了。
” 曹仁點點頭,揮了揮手裡的馬鞭:“收鞘。
”千餘名身穿黑甲的士兵同時“唰”地把佩刀收入鞘中,動作整齊劃一,幹淨利落。
軍陣無聲地裂成兩半,讓出了一條狹窄的通道。
這種場面,讓種輯的臉色不算太好看。
他讓部下圍住天子,在兩側曹軍的注目下徐徐前行。
一直到皇帝順利進入尚書台,種輯這才長長舒了一口氣。
荀彧看到他謹小慎微的樣子,覺得實在有些滑稽。
曹仁并沒有待太久,這麼多兵甲環伺在天子四周,難免會有謀逆之嫌。
等到種輯的宿衛陸陸續續都到齊了,曹仁便告辭荀彧,率軍回營。
黑甲如潮,很快便退得幹幹淨淨。
在尚書台内,等到皇帝被安頓好了以後,荀彧向伏後問起究竟。
伏後說,今夜唐姬帶了夜息草進獻陛下,不慎打翻香爐,引燃帷帳。
唐姬的随侍小黃門拼了性命護送三人出寝殿,自己卻被燒死在裡面。
荀彧沒對這個說法表現出任何疑問,他請天子與皇後在尚書台暫且安歇,然後匆匆離開,指揮宮人繼續滅火。
唐姬礙于身份,也先行告退,隻留下天子與皇後。
沒人接近這對尊貴的夫婦,隻有中黃門張宇守在尚書台門口,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發着牢騷。
大火燒了足足一宿才被撲滅,寝殿和周圍的一座偏殿幾乎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