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北爸爸 · 4
關燈
小
中
大
這幾成定局。
沒承想,幾天後阿宏被撈出來了。
鄰居大伯當時是“國大代表”,有些能力,他從小看着阿宏長大,于心不忍,故而自掏腰包上下打點,花了近百萬元撈出阿宏來。
阿宏被直接送進兵營裡避風頭,他歲數到了,該服兵役了。
家裡沒人去探望他,這個混世魔王既然命數未絕,就讓他自生自滅吧。
大伯也不接他的電話,還有什麼好說的?衆人皆已仁至義盡了。
那筆錢他沒機會還,他當兵的第二年,大伯死了。
大伯臨終前專門召回阿宏:錢不要還了……我要死了,以後沒人再幫你了……别再犯錯了,乖一點兒吧。
大伯揮揮手:你走吧。
他不想再看到這個讓人失望的孩子了。
鬼吹燈小說 一瞬間,阿宏懂事了,他跪到床前,痛哭流涕,悔恨翻天覆地席卷而來。
磕頭如搗蒜,他泣聲嘶吼:我錯了我錯了我錯了…… 他淚流滿面地問:晚了嗎?晚不晚?我現在知道錯了晚不晚…… 他從小壞到大,臨近成年時才知錯了。
不停地磕頭,不停地問,問自己、問旁人,無人應聲,沒人回答他。
有人把門打開,示意他離開。
叛逆的青春好似一本必須完成的暑假作業,做完了方能升入下一學期。
每一個叛逆的孩子都一樣——不論需要浪費多麼漫長的時間用來彷徨,終歸可以遇到幾個瞬間用來成長。
浪子回頭,阿宏決心不再走偏門。
他想掙錢,想掙大筆大筆的錢養活家人,彌補家人,他想贖罪。
退伍時20歲,阿宏獨自一人走在忠孝東路四段,邊走邊思考,走着走着,發現了滿地的錢。
台灣的經濟正在起飛,整條忠孝東路卻全是破舊的老房子,台灣的房子産權私有,政府不可能拆,但将來一定會改造——光這一條街的外牆改造,工程量就大得驚人,同樣也有利可圖得驚人。
于是,阿宏20歲時入行建築業,夢想着靠改造台北的老街掙大錢。
這番雄心壯志持續了很多年,用他自己的話說:結果他媽的忠孝東路過了二十多年也沒改造過,當年多破現在還多破。
改變不了忠孝東路,卻一點一滴地改變着自己。
他逼着自己沉下心來過日子,21歲結婚,為了讓家人安心;22歲生子,為了讓老婆安心;23歲代理建築材料,逼着自己創業;24歲領着整團的客戶隔山跨海去歐洲考察,一個人跑前跑後累到吐血。
他死命打拼,想彌補往昔造下的孽,卻依舊在無數個午夜無法入眠。
悔恨曆久彌新,硌着他,針灸着他。
當初怎麼會那麼無知那麼渾蛋,怎麼傷過那麼多人的心?若青春能重新來過該多好,若能從一開始就當個好孩子該多好? 他過不去心裡的那道坎,安眠藥最初吃一片,後來是一闆,一吃就是許多年。
多努力一分,家人的衣食就多一分保障,這成了他的信念和動力。
聖諺滿5歲時,阿宏27歲,他把生意做到了海峽對岸。
深圳寶安、珠海、武漢、上海、北京、長春、大連、西安、蘇州、昆山……為富士康蓋過廠房,給華碩電子搞過土建。
當年中國大陸對外隻開放了兩張一級土建資質的證照,他的公司是其中一家。
建築行業之外,他還給大陸數家五百強企業當過董事長顧問,負責風險管控。
人家商務談判時,他坐在一旁聽,從不發言,隻私下遞字條。
他從小壞到大,壞得爐火純青,對方若在談判時玩兒貓膩,往往被他一眼識破。
和其他樂不思蜀的台商不同,他回台北的次數簡直太頻繁了,不是回去處理業務,隻為了多點兒時間陪伴家人,聖諺慢慢長大了,他要回去陪聖諺。
他深恐兒子會重蹈自己的覆轍,殚精竭慮地扼殺一切不良的可能性,他深知苛刻和斥責會适得其反,于是用自己鬼馬的方式一點一滴地影響聖諺。
阿宏尤其在意聖諺的金錢觀,用盡鬼馬的方式培養他抵禦天上掉餡餅的誘·惑,每個買給聖諺的禮物,他都隻借不送,不希望兒子養成走捷徑不勞而獲的心态。
沒承想,幾天後阿宏被撈出來了。
鄰居大伯當時是“國大代表”,有些能力,他從小看着阿宏長大,于心不忍,故而自掏腰包上下打點,花了近百萬元撈出阿宏來。
阿宏被直接送進兵營裡避風頭,他歲數到了,該服兵役了。
家裡沒人去探望他,這個混世魔王既然命數未絕,就讓他自生自滅吧。
大伯也不接他的電話,還有什麼好說的?衆人皆已仁至義盡了。
那筆錢他沒機會還,他當兵的第二年,大伯死了。
大伯臨終前專門召回阿宏:錢不要還了……我要死了,以後沒人再幫你了……别再犯錯了,乖一點兒吧。
大伯揮揮手:你走吧。
他不想再看到這個讓人失望的孩子了。
鬼吹燈小說 一瞬間,阿宏懂事了,他跪到床前,痛哭流涕,悔恨翻天覆地席卷而來。
磕頭如搗蒜,他泣聲嘶吼:我錯了我錯了我錯了…… 他淚流滿面地問:晚了嗎?晚不晚?我現在知道錯了晚不晚…… 他從小壞到大,臨近成年時才知錯了。
不停地磕頭,不停地問,問自己、問旁人,無人應聲,沒人回答他。
有人把門打開,示意他離開。
叛逆的青春好似一本必須完成的暑假作業,做完了方能升入下一學期。
每一個叛逆的孩子都一樣——不論需要浪費多麼漫長的時間用來彷徨,終歸可以遇到幾個瞬間用來成長。
浪子回頭,阿宏決心不再走偏門。
他想掙錢,想掙大筆大筆的錢養活家人,彌補家人,他想贖罪。
退伍時20歲,阿宏獨自一人走在忠孝東路四段,邊走邊思考,走着走着,發現了滿地的錢。
台灣的經濟正在起飛,整條忠孝東路卻全是破舊的老房子,台灣的房子産權私有,政府不可能拆,但将來一定會改造——光這一條街的外牆改造,工程量就大得驚人,同樣也有利可圖得驚人。
于是,阿宏20歲時入行建築業,夢想着靠改造台北的老街掙大錢。
這番雄心壯志持續了很多年,用他自己的話說:結果他媽的忠孝東路過了二十多年也沒改造過,當年多破現在還多破。
改變不了忠孝東路,卻一點一滴地改變着自己。
他逼着自己沉下心來過日子,21歲結婚,為了讓家人安心;22歲生子,為了讓老婆安心;23歲代理建築材料,逼着自己創業;24歲領着整團的客戶隔山跨海去歐洲考察,一個人跑前跑後累到吐血。
他死命打拼,想彌補往昔造下的孽,卻依舊在無數個午夜無法入眠。
悔恨曆久彌新,硌着他,針灸着他。
當初怎麼會那麼無知那麼渾蛋,怎麼傷過那麼多人的心?若青春能重新來過該多好,若能從一開始就當個好孩子該多好? 他過不去心裡的那道坎,安眠藥最初吃一片,後來是一闆,一吃就是許多年。
多努力一分,家人的衣食就多一分保障,這成了他的信念和動力。
聖諺滿5歲時,阿宏27歲,他把生意做到了海峽對岸。
深圳寶安、珠海、武漢、上海、北京、長春、大連、西安、蘇州、昆山……為富士康蓋過廠房,給華碩電子搞過土建。
當年中國大陸對外隻開放了兩張一級土建資質的證照,他的公司是其中一家。
建築行業之外,他還給大陸數家五百強企業當過董事長顧問,負責風險管控。
人家商務談判時,他坐在一旁聽,從不發言,隻私下遞字條。
他從小壞到大,壞得爐火純青,對方若在談判時玩兒貓膩,往往被他一眼識破。
和其他樂不思蜀的台商不同,他回台北的次數簡直太頻繁了,不是回去處理業務,隻為了多點兒時間陪伴家人,聖諺慢慢長大了,他要回去陪聖諺。
他深恐兒子會重蹈自己的覆轍,殚精竭慮地扼殺一切不良的可能性,他深知苛刻和斥責會适得其反,于是用自己鬼馬的方式一點一滴地影響聖諺。
阿宏尤其在意聖諺的金錢觀,用盡鬼馬的方式培養他抵禦天上掉餡餅的誘·惑,每個買給聖諺的禮物,他都隻借不送,不希望兒子養成走捷徑不勞而獲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