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金王馬殿臣(下)
關燈
小
中
大
道:“腳踩虎牢關!”
騎在馬上的黑大個兒聞言一愣,右手擡起馬鞭點指馬殿臣說道:“馬踏三江口!”言罷左手一兜缰繩,坐下馬擡起前蹄打了一個響哨兒,心說:行啊!開口便是“朋友話”。
咱們說什麼叫“朋友話”呢?馬殿臣從過軍打過仗,軍隊之中龍蛇混雜,一多半是落過草的賊寇、滾過馬的強盜。
這些人在軍中拉幫結派,滿口的黑話。
因此馬殿臣耳濡目染,也是非常熟悉。
黑話也叫“朋友話”,土匪們最早發明黑話是為了作案方便,比如上哪家大戶砸窯,其中一個土匪高喊一聲:“倒陽料水的有噴子,碼前去了他的靶子!”這意思是告訴同夥“東南邊放哨的手裡有槍,趕快把他弄死”,如果不說黑話,不僅同夥聽得見,放哨的也能聽見,不等你上來,對方已經有了防備,那還怎麼打?馬殿臣是行伍出身,在舊軍隊中混過,黑話也是張嘴就來,見什麼人說什麼話,這土匪來了,必然得說“朋友話”。
按照土匪的規矩,隻要對方會說“朋友話”,便不可輕易動手,大家都是吃這碗飯的,多個朋友多條道,先互相摸摸底,盡量避免火并,因此黑大個兒就應了這麼一句。
馬殿臣見此人氣勢勇猛,不怒自威,不像是一般的土匪,尤其是斜挎兩支二十響鏡面匣子槍,那可是好東西,比自己這兩把十連發可強得太多了,普通人不是你說花多少錢就能弄得着的,沖這架勢在山上必定是四梁八柱之一,于是說了句:“左右挂拐子,大小是道梁?” 黑大個兒冷笑一聲,答道:“單開天王殿,跨海紫金梁!”相當于告訴馬殿臣“我在山上坐頭一把交椅”,說白了這是“大當家的”,是匪首! 話說馬殿臣瞧黑大個兒,黑大個兒也打量馬殿臣,見此人身高體闊,不怒自威,一個人擋在門前凜然不懼,也是有些佩服,反問道:“熟脈子,報報迎頭什麼蔓兒?”這意思是問馬殿臣既然是一條道兒上的,不妨報個名姓上來。
馬殿臣對答如流:“壓腳蔓,指噴子啃富。
”意思是我姓馬,指着槍杆子吃飯。
他擺明了想開打,一點兒不含糊,因此這話裡話外,多少有點兒吓唬對方的意思。
黑大個兒聽見“壓腳蔓”三個字,當場愣了一愣,上上下下打量馬殿臣。
馬殿臣心說:這位不動手,怎麼改相面了?莫不如我先下手為強,一槍把這為首的去了,土匪來得再多,群龍無首便不足為懼。
怎知還沒等馬殿臣拔槍,黑大個兒突然翻身下了馬,上前叫道:“你是馬殿臣!” 馬殿臣心說:我這名号可以啊!深山老林的胡子也知道?他見黑大個兒到了近前,頗覺有幾分面熟,仔細一打量,不由得大吃一驚:“你是遲黑子?!” 書中代言,來的這個匪首名叫遲黑子,手底下有一百多人,長槍短槍加起來夠個百十來條,憑借人多勢衆裝備好,多次下山洗劫地主大戶,無往不利,從沒吃過虧。
他怎麼會認識馬殿臣呢?當年馬殿臣從軍打仗,遲黑子也在軍中,他是受了招安的山東響馬,比馬殿臣大不了幾歲,二人都有一身的把式,又是同鄉,也挺對脾氣,這就叫“好漢敬好漢,英雄惜英雄”。
馬殿臣的黑話和土匪規矩,有一多半是跟遲黑子學的。
遲黑子佩服馬殿臣槍法如神、骁勇善戰,為人耿直仗義,馬殿臣敬重遲黑子英雄俠義、直來直去,哥兒倆拜過把子,槍林彈雨死人堆裡滾出來的交情,好得恨不能穿一條褲子。
後來隊伍打散了,馬殿臣随軍入關,回到山東老家,遲黑子留在關外當了胡子。
兄弟二人在此相遇,不由得感慨萬千。
遲黑子說:“兄弟,以你的身手,何必給地主看家護院當炮手,東家再擡舉你,也不過把你當一條看門狗,真到了事兒上,為了幾頓飽飯就得替他拼命、給他擋槍子兒,哪來的情義?不如跟哥哥我上山當胡子,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論秤分金銀,豈不快活?” 馬殿臣聽罷半晌無語:“如今天下大亂,上山為匪的人不在少數,隻不過不到萬不得已,誰願意落草為寇?禍害老百姓的事兒,更是決不可為。
” 遲黑子對馬殿臣的脾氣一清二楚,告訴馬殿臣:當今天下,四海分崩、八方播亂,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與其任人宰割,不如上山當響馬,禍害老百姓的勾當咱們決計不做,隻是替天行道、劫富濟貧,勸他不可遲疑,回紀家窯準備準備,等到山上的人馬下來,裡應外合先砸了這個窯,得來的錢糧布匹,都給馬殿臣當見面禮。
馬殿臣一聽這可不行,當不當土匪擱一邊兒,這個窯可不能砸,東家雖說是個大地主,卻并非為富不仁,對待家中的長工、佃戶都還不錯,這些年吃人家喝人家,沒少受人家恩惠,大丈夫知恩圖報,不能幹吃裡扒外的勾當。
遲黑子一挑大拇指:“這是兄弟你仁義,咱不砸這個窯了,你快去收拾收拾,立即随我上山!” 3 再說大院裡的炮手,在炮孔中瞧見馬殿臣和匪首在門口聊上了,說的全是黑話,還越聊越近乎,忙跑去告知東家:“東家呀,可了不得了,你快看看去,馬殿臣和胡子是一夥兒的,咱們趕緊逃命吧!” 東家大驚失色,心想:這馬殿臣在我們家幹了這麼多年,也沒怎麼出過門,幾時跟胡子勾搭上了?當時冷汗可就下來了,私藏土匪按律當死,這可如何是好?穩了穩心神,告訴手底下人先别急,看看情況再說。
等馬殿臣回到院子裡,找到東家将情況一說,怎麼來怎麼去,那匪首是我結拜的兄弟,我不在您這兒幹了,跟他上山也當胡子去。
這一番話把東家幾乎吓尿了褲。
馬殿臣說:“東家待我不薄,我馬殿臣并非無情無義之輩,這一去雖是落草為寇,可到死也不會來砸紀家窯,不僅如此,倘若有别的土匪敢來造次,東家托人給我捎個信,我必定下山相助。
” 東家縱然萬般不舍,上哪兒找這麼好的炮手啊!這些年紀家大院安安穩穩,那可都是馬殿臣的功勞,無奈馬殿臣去意已決,攔也攔不住了。
馬殿臣辭别了大院中的東家、夥計、一衆弟兄,出門跟遲黑子上了山。
到了地方一瞧,是高峰上的一片屋子,僅有一條險路上去,可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官兵進剿勢比登天。
山上這幾排大屋,蓋得比馬架子強不了多少,屋子裡盤着火炕,土匪們盤坐在炕上耍錢、喝酒、抽大煙,屋外有人擦槍磨刀,一派的殺氣。
遲黑子帶馬殿臣進了聚義分贓廳,這是個連三間的房子,打通了一明兩暗,正當中盤了一個大爐子,四周圍有些桌椅闆凳,迎面牆上挂十八羅漢畫像,畫像底下是一個大鐵槽子,裡面滿是香灰,畫像下邊擺了一張交椅,上鋪虎皮,這是遲黑子的座位。
相傳十八羅漢是土匪的祖師爺,所以關外的土匪都拜十八羅漢。
老時年間的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當中,沒有“匪行”卻有佛主,上九流是:一流佛主,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員外,六流客;七燒,八當,九莊田。
這十八羅漢說起來乃是佛道的化身,因此在上、中、下九流之中列為一流,由此可見,拜十八羅漢為祖師爺的土匪還是上九流。
書要簡言,且說馬殿臣和遲黑子一前一後進了聚義廳,遲黑子吩咐手下把小的們都叫來,有一個算一個,誰都别落下,全都得來。
不一會兒,屋子裡擠擠插插站滿了人,老土匪、大土匪、小土匪加起來将近二百來号,這全是亡命之徒,一個個擰眉瞪眼,有的臉上還帶着傷疤,都好似兇神惡煞一般。
遲黑子看人都到齊了,一指馬殿臣,對群匪說道:“這位熟脈子,是大當家我的挨肩兒,傳正管直,稱得起英雄好漢,今天前來挂柱,往後在咱這個绺子上啃,不必找支門子,大當家的我來擔保,弟兄們,擺香堂吧!”他這黑話是什麼意思呢?大緻上是說馬殿臣是他的兄弟,膽子大槍法好,此番上山投靠,以後他跟咱們在一個鍋裡吃飯了,由我親自擔保。
咱得說說什麼叫“挂柱”,孤家寡人想當土匪,上山找绺子入夥投靠,必須有绺子中的人引薦擔保,不知根不知底的絕不會要,即便有介紹人,也得用黑話盤問一番。
土匪們疑心重,本來就是刀頭舔血、腦袋挂在褲腰帶上的勾當,不得不謹慎小心,對來人刨根問底,有一句話說錯了,掏槍就給斃了。
馬殿臣乃是遲黑子磕過頭的結拜兄弟,大當家的自己擔保,自然是誰也不敢說二話。
可上山的路上遲黑子也跟馬殿臣說了,别看咱們弟兄當初一個頭磕在地上,一個坑裡尿尿,穿一條褲子,但是山上的規矩不能破,否則難以服衆。
馬殿臣是個明事理的人,知道遲黑子這麼多年出生入死才打下了這番家業,既然要在绺子裡吃飯,就得守人家的規矩、遵人家的禮數。
他又不是外行,明白挂柱的規矩,告訴遲黑子:“咱倆兄弟歸兄弟,但是到了绺子,别人怎麼來我就怎麼來,别因為我傷了衆兄弟的和氣。
” 廳堂之上,遲黑子跟衆人說馬殿臣前來挂柱,擇日不如撞日,命人開設香堂。
别看是土匪,也講究“行高人不低”的绺子規矩,取過紙筆寫了字據,無非是些“走馬飛塵、不計生死”的江湖話。
馬殿臣按上了手印,交給字匠收好了。
有人站出來高喊了一聲:“過堂!”旁邊另有一個人遞給馬殿臣一隻瓷碗。
馬殿臣知道自己要背對衆人走到門口,停下來把碗頂在頭上,單有绺子裡槍法最好的“炮頭”一槍打碎頭上的碗,自始至終不許回頭。
打碎了碗之後有人過來摸褲裆,沒吓尿褲的就叫“頂硬”,相當于闖過了這一關。
如果說吓尿了,免不了挨上一頓打,然後抱上腦袋滾下山去,再也别想吃這碗飯。
這可難不倒馬殿臣,當初從軍打仗,頭皮子上子彈亂飛,他也沒在乎過。
過完了堂,接下來是“拜香”,一共十九根大香,其中十八根指十八羅漢。
土匪殺人越貨,卻偏偏拜佛主為祖師爺,很多人胸前都挂一個布袋和尚,有的土匪頭子還在山上設佛堂,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炷香,拜完了佛出去該殺人殺人、該放火放火,什麼事兒都不耽誤。
有拜十八羅漢的,還有供奉二十八星宿的,無非往自己臉上貼金。
第十九根香指土匪頭子大當家的。
往香爐中插的時候,十九根大香分五堆,前三後四、左五右六、當中再插一根,這叫“十八羅漢在四方,大掌櫃的在中央”,然後跪下起誓,這都是一整套的規矩。
馬殿臣按照山規插完了香,當即單膝跪地,雙手抱拳高出左肩,口中說道:“兄弟我蹬局晚、出局早,山規局勢沒學好,大當家的绺子人強馬壯、局紅管亮,如今兄弟馬高镫短,特來挂柱,今後跟大當家的绺子上啃,前打後别、沖鋒陷陣,不反水不倒竈,倘若行出橫推立壓的事兒來,任憑兄弟們插了我!”起完了誓,還要拜過绺子中的四梁八柱和一衆“崽子”。
“四梁八柱”相當于土匪的組織機構,四梁分為“裡四梁”和“外四梁”,裡外合起來并稱為“八柱”,除了四梁八柱以外,其餘的弟兄都稱為“崽子”,崽子必須絕對聽從大當家和四梁八柱的号令,讓打東不打西,讓趕狗不攆雞。
不過大當家和四梁八柱也把崽子當兄弟對待,輕易不敢得罪,怕他們躲在背後放黑槍。
馬殿臣見過一衆兄弟,行罷了匪禮,遲黑子也得給他報個字号,上山落草的沒有人用真名,大多胡亂報号,大當家想起什麼是什麼。
比如看這位長得瘦,就叫“山猴子”,個頭兒矮,就叫“滾地雷”。
這匪号也非常重要,小蟊賊可以胡亂叫,大土匪卻講究個報出去的字号響亮,比如說,有的土匪把老祖宗留下的姓都扔了,就因為他本姓楊,可是羊在山裡是最受欺負的,就改了姓狼。
遲黑子抓着頭發想了一想,告訴衆人:“我這個挨肩兒在紀家窯當炮頭兒,全憑他槍杆子直溜、彈無虛發,因此挑号‘打得好’!”如此一來,馬殿臣也有了匪号。
剛上山入夥的土匪,都從最底層的“崽子”做起,出去砸窯也好綁票也好,不給發噴子,隻能使“青子”,也就是刀。
砸窯的時候還得沖在前頭,窯裡的炮手火力再猛,也得往上沖,遇上官軍還要斷後,給大當家擋槍子兒,這叫“前打後别”,再危險也不能退縮,否則不被官軍打死,也得讓绺子裡的兄弟們“插了”。
遲黑子又對衆人說:“如今咱這個绺子人強馬壯,四梁八柱都是英雄豪傑,無奈頭些日子秧子房掌櫃出去砸窯掉了腦袋,山上缺了一根狠心梁,‘打得好’傳兒正管兒亮,以後讓他來當秧子房的狠心梁。
”這話一出口,群匪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誰都想當這根狠心梁,不為别的,年底分大饷的時候,狠心梁的錢可比崽子多得多。
馬殿臣剛入夥就當四梁八柱,肯定有人不服。
遲黑子卻不忍心讓自己的結拜兄弟當崽子,反正山上隻有他一個當家的,他說什麼是什麼。
馬殿臣在一衆土匪的面前不好推托,怕給遲黑子丢臉。
他知道這秧子房掌櫃的在四梁八柱中稱為“狠心梁”,因為必須心黑手狠,否則壓不住茬兒,當即說道:“兄弟我剛上山,以前還真沒拷問過秧子,往後遇上嘴緊的,咱給他們來這手兒怎麼樣?”他一邊說話,一邊找來一根鐵絲,扔到爐中燒得通紅,褪去上衣,赤了雙膀,将紅鐵絲從火中拎出,捅進自己的肋下,出來進去穿了好幾趟,紅鐵絲一挨上肉,“嘶嘶啦啦”直冒白煙,皮肉焦煳的氣味彌漫。
馬殿臣若無其事,穿完咬住牙一較勁兒,又把鐵絲抻了出來,土匪們全看傻了眼。
拷問肉票并非頂個腦袋的都能幹,往别人身上下狠手的時候,真有手軟吃不住勁兒的,而這位“打得好”自己用紅鐵絲穿肋條骨,不僅“哼哈”二字沒有,大氣都不喘一口,這是什麼人物?看了馬殿臣這一手,那些個心裡不服嘴上卻沒敢說的,都在心裡翻了個個兒,心說:這個我可來不了,可見大當家的這位挨肩兒非是常人。
當下裡一衆土匪連同遲黑子在内,一齊贊道:“真金不怕火煉!” 遲黑子格外高興,自己的兄弟掙了大臉了,有了馬殿臣輔佐,何懼官軍剿滅?過幾天下山砸個硬窯,把字号報出去,周周圍圍的小绺子都得來靠窯。
遲黑子退去衆人把馬殿臣帶到裡屋,先敷好了藥,又取出一身新衣服給他換上。
土匪有土匪的打扮,尤其是成了名的匪首,講究春秋季戴巴拿馬的禮帽,夏天是瓜皮帽或者草帽,到了冬天換水獺絨的皮帽子,也有戴狐狸皮或者大葉子皮的,不論什麼皮,脖子後邊都得長出一截子,以免騎馬的時候灌進風雪;上衣是對襟黑布的棉襖或夾襖,一排疙瘩扣兒,但是從來不系,用一條青布腰帶紮好了,土匪的腰帶用處很大,除了别槍挂刀以外,内側還可以藏金卷銀,這條腰帶出奇得長,在腰裡來來回回纏好幾圈,關鍵時刻能當繩子用,遇到緊急情況,一頭兒拴在屋裡,另一頭兒甩出去,蹿房越脊、上樹下樹都使得上;褲子多是緊腿馬褲,下邊裹綁腿,綁腿中暗藏“腿刺子”,那是一種短刀,到了冬天的時候,外邊再穿上套褲,用來藏刀藏槍;最外邊是一件寬袍大氅,腳下一雙牛皮靰鞡鞋。
遲黑子讓馬殿臣穿上這一身土匪的行頭,又給了他一個木頭盒子,裡邊是一支锃亮的德國造鏡面匣子槍,帶快慢機的二十響,這可不是一般的好東西,能單發能連發,連發的時候二十發子彈一股腦兒打出去,可以當沖鋒槍使,這是遲黑子自己壓箱底兒的家夥,整個绺子隻有他和炮頭才使這樣的德國造。
馬殿臣是愛槍之人,接過來裝好子彈挎在腰帶上,紅綢子穗甩下二尺多長,再配上這身行頭,那真叫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遲黑子越看心裡越痛快,吩咐手底下的弟兄大擺酒宴,今天要一醉方休! 土匪們平時吃飯沒有多講究,跟普通老百姓差不多,頂多炒菜、做飯、蒸窩頭,非得
咱們說什麼叫“朋友話”呢?馬殿臣從過軍打過仗,軍隊之中龍蛇混雜,一多半是落過草的賊寇、滾過馬的強盜。
這些人在軍中拉幫結派,滿口的黑話。
因此馬殿臣耳濡目染,也是非常熟悉。
黑話也叫“朋友話”,土匪們最早發明黑話是為了作案方便,比如上哪家大戶砸窯,其中一個土匪高喊一聲:“倒陽料水的有噴子,碼前去了他的靶子!”這意思是告訴同夥“東南邊放哨的手裡有槍,趕快把他弄死”,如果不說黑話,不僅同夥聽得見,放哨的也能聽見,不等你上來,對方已經有了防備,那還怎麼打?馬殿臣是行伍出身,在舊軍隊中混過,黑話也是張嘴就來,見什麼人說什麼話,這土匪來了,必然得說“朋友話”。
按照土匪的規矩,隻要對方會說“朋友話”,便不可輕易動手,大家都是吃這碗飯的,多個朋友多條道,先互相摸摸底,盡量避免火并,因此黑大個兒就應了這麼一句。
馬殿臣見此人氣勢勇猛,不怒自威,不像是一般的土匪,尤其是斜挎兩支二十響鏡面匣子槍,那可是好東西,比自己這兩把十連發可強得太多了,普通人不是你說花多少錢就能弄得着的,沖這架勢在山上必定是四梁八柱之一,于是說了句:“左右挂拐子,大小是道梁?” 黑大個兒冷笑一聲,答道:“單開天王殿,跨海紫金梁!”相當于告訴馬殿臣“我在山上坐頭一把交椅”,說白了這是“大當家的”,是匪首! 話說馬殿臣瞧黑大個兒,黑大個兒也打量馬殿臣,見此人身高體闊,不怒自威,一個人擋在門前凜然不懼,也是有些佩服,反問道:“熟脈子,報報迎頭什麼蔓兒?”這意思是問馬殿臣既然是一條道兒上的,不妨報個名姓上來。
馬殿臣對答如流:“壓腳蔓,指噴子啃富。
”意思是我姓馬,指着槍杆子吃飯。
他擺明了想開打,一點兒不含糊,因此這話裡話外,多少有點兒吓唬對方的意思。
黑大個兒聽見“壓腳蔓”三個字,當場愣了一愣,上上下下打量馬殿臣。
馬殿臣心說:這位不動手,怎麼改相面了?莫不如我先下手為強,一槍把這為首的去了,土匪來得再多,群龍無首便不足為懼。
怎知還沒等馬殿臣拔槍,黑大個兒突然翻身下了馬,上前叫道:“你是馬殿臣!” 馬殿臣心說:我這名号可以啊!深山老林的胡子也知道?他見黑大個兒到了近前,頗覺有幾分面熟,仔細一打量,不由得大吃一驚:“你是遲黑子?!” 書中代言,來的這個匪首名叫遲黑子,手底下有一百多人,長槍短槍加起來夠個百十來條,憑借人多勢衆裝備好,多次下山洗劫地主大戶,無往不利,從沒吃過虧。
他怎麼會認識馬殿臣呢?當年馬殿臣從軍打仗,遲黑子也在軍中,他是受了招安的山東響馬,比馬殿臣大不了幾歲,二人都有一身的把式,又是同鄉,也挺對脾氣,這就叫“好漢敬好漢,英雄惜英雄”。
馬殿臣的黑話和土匪規矩,有一多半是跟遲黑子學的。
遲黑子佩服馬殿臣槍法如神、骁勇善戰,為人耿直仗義,馬殿臣敬重遲黑子英雄俠義、直來直去,哥兒倆拜過把子,槍林彈雨死人堆裡滾出來的交情,好得恨不能穿一條褲子。
後來隊伍打散了,馬殿臣随軍入關,回到山東老家,遲黑子留在關外當了胡子。
兄弟二人在此相遇,不由得感慨萬千。
遲黑子說:“兄弟,以你的身手,何必給地主看家護院當炮手,東家再擡舉你,也不過把你當一條看門狗,真到了事兒上,為了幾頓飽飯就得替他拼命、給他擋槍子兒,哪來的情義?不如跟哥哥我上山當胡子,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論秤分金銀,豈不快活?” 馬殿臣聽罷半晌無語:“如今天下大亂,上山為匪的人不在少數,隻不過不到萬不得已,誰願意落草為寇?禍害老百姓的事兒,更是決不可為。
” 遲黑子對馬殿臣的脾氣一清二楚,告訴馬殿臣:當今天下,四海分崩、八方播亂,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與其任人宰割,不如上山當響馬,禍害老百姓的勾當咱們決計不做,隻是替天行道、劫富濟貧,勸他不可遲疑,回紀家窯準備準備,等到山上的人馬下來,裡應外合先砸了這個窯,得來的錢糧布匹,都給馬殿臣當見面禮。
馬殿臣一聽這可不行,當不當土匪擱一邊兒,這個窯可不能砸,東家雖說是個大地主,卻并非為富不仁,對待家中的長工、佃戶都還不錯,這些年吃人家喝人家,沒少受人家恩惠,大丈夫知恩圖報,不能幹吃裡扒外的勾當。
遲黑子一挑大拇指:“這是兄弟你仁義,咱不砸這個窯了,你快去收拾收拾,立即随我上山!” 3 再說大院裡的炮手,在炮孔中瞧見馬殿臣和匪首在門口聊上了,說的全是黑話,還越聊越近乎,忙跑去告知東家:“東家呀,可了不得了,你快看看去,馬殿臣和胡子是一夥兒的,咱們趕緊逃命吧!” 東家大驚失色,心想:這馬殿臣在我們家幹了這麼多年,也沒怎麼出過門,幾時跟胡子勾搭上了?當時冷汗可就下來了,私藏土匪按律當死,這可如何是好?穩了穩心神,告訴手底下人先别急,看看情況再說。
等馬殿臣回到院子裡,找到東家将情況一說,怎麼來怎麼去,那匪首是我結拜的兄弟,我不在您這兒幹了,跟他上山也當胡子去。
這一番話把東家幾乎吓尿了褲。
馬殿臣說:“東家待我不薄,我馬殿臣并非無情無義之輩,這一去雖是落草為寇,可到死也不會來砸紀家窯,不僅如此,倘若有别的土匪敢來造次,東家托人給我捎個信,我必定下山相助。
” 東家縱然萬般不舍,上哪兒找這麼好的炮手啊!這些年紀家大院安安穩穩,那可都是馬殿臣的功勞,無奈馬殿臣去意已決,攔也攔不住了。
馬殿臣辭别了大院中的東家、夥計、一衆弟兄,出門跟遲黑子上了山。
到了地方一瞧,是高峰上的一片屋子,僅有一條險路上去,可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官兵進剿勢比登天。
山上這幾排大屋,蓋得比馬架子強不了多少,屋子裡盤着火炕,土匪們盤坐在炕上耍錢、喝酒、抽大煙,屋外有人擦槍磨刀,一派的殺氣。
遲黑子帶馬殿臣進了聚義分贓廳,這是個連三間的房子,打通了一明兩暗,正當中盤了一個大爐子,四周圍有些桌椅闆凳,迎面牆上挂十八羅漢畫像,畫像底下是一個大鐵槽子,裡面滿是香灰,畫像下邊擺了一張交椅,上鋪虎皮,這是遲黑子的座位。
相傳十八羅漢是土匪的祖師爺,所以關外的土匪都拜十八羅漢。
老時年間的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當中,沒有“匪行”卻有佛主,上九流是:一流佛主,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員外,六流客;七燒,八當,九莊田。
這十八羅漢說起來乃是佛道的化身,因此在上、中、下九流之中列為一流,由此可見,拜十八羅漢為祖師爺的土匪還是上九流。
書要簡言,且說馬殿臣和遲黑子一前一後進了聚義廳,遲黑子吩咐手下把小的們都叫來,有一個算一個,誰都别落下,全都得來。
不一會兒,屋子裡擠擠插插站滿了人,老土匪、大土匪、小土匪加起來将近二百來号,這全是亡命之徒,一個個擰眉瞪眼,有的臉上還帶着傷疤,都好似兇神惡煞一般。
遲黑子看人都到齊了,一指馬殿臣,對群匪說道:“這位熟脈子,是大當家我的挨肩兒,傳正管直,稱得起英雄好漢,今天前來挂柱,往後在咱這個绺子上啃,不必找支門子,大當家的我來擔保,弟兄們,擺香堂吧!”他這黑話是什麼意思呢?大緻上是說馬殿臣是他的兄弟,膽子大槍法好,此番上山投靠,以後他跟咱們在一個鍋裡吃飯了,由我親自擔保。
咱得說說什麼叫“挂柱”,孤家寡人想當土匪,上山找绺子入夥投靠,必須有绺子中的人引薦擔保,不知根不知底的絕不會要,即便有介紹人,也得用黑話盤問一番。
土匪們疑心重,本來就是刀頭舔血、腦袋挂在褲腰帶上的勾當,不得不謹慎小心,對來人刨根問底,有一句話說錯了,掏槍就給斃了。
馬殿臣乃是遲黑子磕過頭的結拜兄弟,大當家的自己擔保,自然是誰也不敢說二話。
可上山的路上遲黑子也跟馬殿臣說了,别看咱們弟兄當初一個頭磕在地上,一個坑裡尿尿,穿一條褲子,但是山上的規矩不能破,否則難以服衆。
馬殿臣是個明事理的人,知道遲黑子這麼多年出生入死才打下了這番家業,既然要在绺子裡吃飯,就得守人家的規矩、遵人家的禮數。
他又不是外行,明白挂柱的規矩,告訴遲黑子:“咱倆兄弟歸兄弟,但是到了绺子,别人怎麼來我就怎麼來,别因為我傷了衆兄弟的和氣。
” 廳堂之上,遲黑子跟衆人說馬殿臣前來挂柱,擇日不如撞日,命人開設香堂。
别看是土匪,也講究“行高人不低”的绺子規矩,取過紙筆寫了字據,無非是些“走馬飛塵、不計生死”的江湖話。
馬殿臣按上了手印,交給字匠收好了。
有人站出來高喊了一聲:“過堂!”旁邊另有一個人遞給馬殿臣一隻瓷碗。
馬殿臣知道自己要背對衆人走到門口,停下來把碗頂在頭上,單有绺子裡槍法最好的“炮頭”一槍打碎頭上的碗,自始至終不許回頭。
打碎了碗之後有人過來摸褲裆,沒吓尿褲的就叫“頂硬”,相當于闖過了這一關。
如果說吓尿了,免不了挨上一頓打,然後抱上腦袋滾下山去,再也别想吃這碗飯。
這可難不倒馬殿臣,當初從軍打仗,頭皮子上子彈亂飛,他也沒在乎過。
過完了堂,接下來是“拜香”,一共十九根大香,其中十八根指十八羅漢。
土匪殺人越貨,卻偏偏拜佛主為祖師爺,很多人胸前都挂一個布袋和尚,有的土匪頭子還在山上設佛堂,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炷香,拜完了佛出去該殺人殺人、該放火放火,什麼事兒都不耽誤。
有拜十八羅漢的,還有供奉二十八星宿的,無非往自己臉上貼金。
第十九根香指土匪頭子大當家的。
往香爐中插的時候,十九根大香分五堆,前三後四、左五右六、當中再插一根,這叫“十八羅漢在四方,大掌櫃的在中央”,然後跪下起誓,這都是一整套的規矩。
馬殿臣按照山規插完了香,當即單膝跪地,雙手抱拳高出左肩,口中說道:“兄弟我蹬局晚、出局早,山規局勢沒學好,大當家的绺子人強馬壯、局紅管亮,如今兄弟馬高镫短,特來挂柱,今後跟大當家的绺子上啃,前打後别、沖鋒陷陣,不反水不倒竈,倘若行出橫推立壓的事兒來,任憑兄弟們插了我!”起完了誓,還要拜過绺子中的四梁八柱和一衆“崽子”。
“四梁八柱”相當于土匪的組織機構,四梁分為“裡四梁”和“外四梁”,裡外合起來并稱為“八柱”,除了四梁八柱以外,其餘的弟兄都稱為“崽子”,崽子必須絕對聽從大當家和四梁八柱的号令,讓打東不打西,讓趕狗不攆雞。
不過大當家和四梁八柱也把崽子當兄弟對待,輕易不敢得罪,怕他們躲在背後放黑槍。
馬殿臣見過一衆兄弟,行罷了匪禮,遲黑子也得給他報個字号,上山落草的沒有人用真名,大多胡亂報号,大當家想起什麼是什麼。
比如看這位長得瘦,就叫“山猴子”,個頭兒矮,就叫“滾地雷”。
這匪号也非常重要,小蟊賊可以胡亂叫,大土匪卻講究個報出去的字号響亮,比如說,有的土匪把老祖宗留下的姓都扔了,就因為他本姓楊,可是羊在山裡是最受欺負的,就改了姓狼。
遲黑子抓着頭發想了一想,告訴衆人:“我這個挨肩兒在紀家窯當炮頭兒,全憑他槍杆子直溜、彈無虛發,因此挑号‘打得好’!”如此一來,馬殿臣也有了匪号。
剛上山入夥的土匪,都從最底層的“崽子”做起,出去砸窯也好綁票也好,不給發噴子,隻能使“青子”,也就是刀。
砸窯的時候還得沖在前頭,窯裡的炮手火力再猛,也得往上沖,遇上官軍還要斷後,給大當家擋槍子兒,這叫“前打後别”,再危險也不能退縮,否則不被官軍打死,也得讓绺子裡的兄弟們“插了”。
遲黑子又對衆人說:“如今咱這個绺子人強馬壯,四梁八柱都是英雄豪傑,無奈頭些日子秧子房掌櫃出去砸窯掉了腦袋,山上缺了一根狠心梁,‘打得好’傳兒正管兒亮,以後讓他來當秧子房的狠心梁。
”這話一出口,群匪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誰都想當這根狠心梁,不為别的,年底分大饷的時候,狠心梁的錢可比崽子多得多。
馬殿臣剛入夥就當四梁八柱,肯定有人不服。
遲黑子卻不忍心讓自己的結拜兄弟當崽子,反正山上隻有他一個當家的,他說什麼是什麼。
馬殿臣在一衆土匪的面前不好推托,怕給遲黑子丢臉。
他知道這秧子房掌櫃的在四梁八柱中稱為“狠心梁”,因為必須心黑手狠,否則壓不住茬兒,當即說道:“兄弟我剛上山,以前還真沒拷問過秧子,往後遇上嘴緊的,咱給他們來這手兒怎麼樣?”他一邊說話,一邊找來一根鐵絲,扔到爐中燒得通紅,褪去上衣,赤了雙膀,将紅鐵絲從火中拎出,捅進自己的肋下,出來進去穿了好幾趟,紅鐵絲一挨上肉,“嘶嘶啦啦”直冒白煙,皮肉焦煳的氣味彌漫。
馬殿臣若無其事,穿完咬住牙一較勁兒,又把鐵絲抻了出來,土匪們全看傻了眼。
拷問肉票并非頂個腦袋的都能幹,往别人身上下狠手的時候,真有手軟吃不住勁兒的,而這位“打得好”自己用紅鐵絲穿肋條骨,不僅“哼哈”二字沒有,大氣都不喘一口,這是什麼人物?看了馬殿臣這一手,那些個心裡不服嘴上卻沒敢說的,都在心裡翻了個個兒,心說:這個我可來不了,可見大當家的這位挨肩兒非是常人。
當下裡一衆土匪連同遲黑子在内,一齊贊道:“真金不怕火煉!” 遲黑子格外高興,自己的兄弟掙了大臉了,有了馬殿臣輔佐,何懼官軍剿滅?過幾天下山砸個硬窯,把字号報出去,周周圍圍的小绺子都得來靠窯。
遲黑子退去衆人把馬殿臣帶到裡屋,先敷好了藥,又取出一身新衣服給他換上。
土匪有土匪的打扮,尤其是成了名的匪首,講究春秋季戴巴拿馬的禮帽,夏天是瓜皮帽或者草帽,到了冬天換水獺絨的皮帽子,也有戴狐狸皮或者大葉子皮的,不論什麼皮,脖子後邊都得長出一截子,以免騎馬的時候灌進風雪;上衣是對襟黑布的棉襖或夾襖,一排疙瘩扣兒,但是從來不系,用一條青布腰帶紮好了,土匪的腰帶用處很大,除了别槍挂刀以外,内側還可以藏金卷銀,這條腰帶出奇得長,在腰裡來來回回纏好幾圈,關鍵時刻能當繩子用,遇到緊急情況,一頭兒拴在屋裡,另一頭兒甩出去,蹿房越脊、上樹下樹都使得上;褲子多是緊腿馬褲,下邊裹綁腿,綁腿中暗藏“腿刺子”,那是一種短刀,到了冬天的時候,外邊再穿上套褲,用來藏刀藏槍;最外邊是一件寬袍大氅,腳下一雙牛皮靰鞡鞋。
遲黑子讓馬殿臣穿上這一身土匪的行頭,又給了他一個木頭盒子,裡邊是一支锃亮的德國造鏡面匣子槍,帶快慢機的二十響,這可不是一般的好東西,能單發能連發,連發的時候二十發子彈一股腦兒打出去,可以當沖鋒槍使,這是遲黑子自己壓箱底兒的家夥,整個绺子隻有他和炮頭才使這樣的德國造。
馬殿臣是愛槍之人,接過來裝好子彈挎在腰帶上,紅綢子穗甩下二尺多長,再配上這身行頭,那真叫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遲黑子越看心裡越痛快,吩咐手底下的弟兄大擺酒宴,今天要一醉方休! 土匪們平時吃飯沒有多講究,跟普通老百姓差不多,頂多炒菜、做飯、蒸窩頭,非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