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喲娜啦,大箍呆閣下殿
關燈
小
中
大
的四葉酢漿草是否無恙時,忍不住順從心念而回頭看,夜太深了,他發現房裡的那葩燈火,被寒涼的森林吞噬了。
來到飛行場,學徒兵照先前的小組分配。
有的六人為組,把飛機從掩體壕推到跑道。
更多的學徒兵拿馬口鐵燈具,在跑道上每隔十五米擺上,點上夜航燈,綿延一公裡長。
要是強風吹倒燈具,學徒兵趕忙去滅,不然燒着野草可不好。
帕在跑道頭看夜航燈,有種神秘如夢的感覺,沒有天,沒有地,人仿佛浮在宇宙中,有想飛的快感。
今天又是什麼日子,特攻隊得起飛?自從米軍以跳島戰術掠過台灣,登陸沖繩後,戰鬥機起飛的頻率提高。
帕記得一禮拜前的此時,天蒙初亮,八架特攻隊飛機出征,隊員在空中打開艙罩向地面揮手,地面的人員猛揮帽子。
當然,帕不會知道在那天四月七号出征的主因,是主力艦大和号從濑戶内海出航,載了三千個士兵奔赴沖繩海域,與米軍航空母艦決戰,半途遭遇四百架的米機用炸彈與魚雷狂擊,直到海濤埋葬了它。
而四國和台灣地區方面,也趁機出動兩百架的神風特攻隊,對後防大開的米軍空母猛螫,直到自己全部陣亡。
“隊長,隊長。
”一個學徒兵破壞機場安靜原則,激動大喊,朝帕拔腿奔來,喘氣說,“到内地造飛機的隊員,寄信回來了。
” “信在哪?” “是、是飛機信,好大的一封信。
” 帕跑到機坪的那架戰鬥機。
飛機裝了四百公斤的烈性火藥,不能點強燈,隻能憑微弱燈光瞧。
那一刻,帕自己也發出驚歎,在俗稱“疾風”的四式陸戰機的機翼隐秘處,畫了隻虎。
那是白虎隊的标志。
虎圖邊用油漆寫了幾個米粒大的字:“米機炸死好多人,我們沒事,你們多注意。
”到高座海軍廠等地造飛機的少年工寫信來了,字數單薄了些,卻令人精神振作。
帕到每架飛機觀察,凡新來的,在機翼藏有小虎标,另有幾個字,不外乎鼓勵與互勉。
他們在每架新造的飛機上寫信,終會有寄到關牛窩的。
飛機信的消息傳開來,大家都知道内地來信的消息,莫不拍手叫好,說今天一定能出擊成功,打沉幾艘空母,要米國人嘗苦頭。
清晨五點半,機場暗蒙蒙,各種蟲鳴正昂揚或歇息。
從寮舍走出六個束裝的特攻隊員,頸子披白巾,着褐綠色飛行裝,手臂上綁着白布襯底的日丸旗,銀藏也列位其中,口袋中插一束酢漿草的紫花。
他們有些疲态,昨夜多夢淺眠,寒夜一瞬,強作精神地站在桌前。
這天是一九四五年、昭和二十年四月十三日,是米國總統羅斯福病逝的隔日,日軍認為有機可乘,決定大反攻。
鬼中佐對一字排開的特攻隊員嘉勉,說:“昨天,羅斯福死了,今天,是皇軍反擊的大日子,勝利就在你們這些荒鹫的出擊。
”說罷,舉清酒一杯,對他們緻敬。
荒鹫是陸軍航空隊的稱呼,隊員聽了莫不并腳,持杯互敬,互勉說待會兒靖國神社見了。
在不遠處,一個地勤兵拿着ㄣ字形的工具插入戰機引擎下方的啟動孔發動,另一個用手撓螺旋槳旋轉,并确查艙内的儀表數據。
稍後特攻隊跳上機翼,爬入座艙,拉上艙罩。
赫然間,入艙的銀藏發現儀表闆放有一株酢漿草,四瓣葉的,種在麻竹筒裡。
他閉眼呼吸,知道是帕送的,主要是希望飛機半途故障停在台北。
銀藏把襟上的那株也拿下,種入竹筒,然後逆着引擎聲要拉開輪擋的那個地勤兵把它們種回地上。
對銀藏而言,酢漿草自由了,幸或不幸,都跟戰火無緣了。
他把飛機緩緩滑入待命區,加速起飛。
戰機越過跑道頭,立即卸下輪胎,空投到綁滿稻草當緩沖墊的樹林,回收給下批的特攻隊使用。
他是無腳的隼鷹,無法停下來,此後以命死搏。
銀藏的座機起飛後,拔上了天,伴随巨大的引擎聲在天空翻了漂亮的大跟鬥,連轉三圈。
地上的白虎隊知道飛機在秀訣别禮物給他們看,屬男人間的秘密通訊,因此神情亢奮,有的喊那是大楠公,有的喊大車輪或大日本帝國,最後齊喊大和魂,讓淚水在仰看的臉盤上遊來遊去。
飛機的引擎聲盤桓在森林,守在操場的小哨兵端槍,往後退找出好位置看,槍管碰着單杠,鐵杠上的血漬因露水而滴落了。
引擎聲也徘徊在村落,耕作的農人抹了汗,從鬥笠下摸出煙抽,冷冷地說:“今晡日又有人要去縱崩崗了。
”意思是跳懸崖。
幾個學徒兵從跑道尾跑來,把一包東西遞給帕。
帕一看,便知那是銀藏投遞給他的。
特攻隊起飛後,打開艙罩丢下香煙、紙鎮、皮帶之類的東西,希望撿拾者使用,好給特攻隊員祝福。
銀藏留下的是飛行衣、飛行帽與風鏡,另一是筆記本。
帕打開筆記本,首頁畫上一隻隼,帕知道那是他與銀藏小時候躺在第一期稻收割後的梯田上,仰看那隻翼下夾着沸騰般的午後上升氣流而在縱谷上越盤越高的鹞婆(大冠鹫);它高成微影,快割破藍天,才發出沉鳴,孤寂一鳴,天空瞬間迷人。
帕又翻開下一頁,又突然阖上。
因為那有一隻蝴蝶,怕它飛走。
那隻蝴蝶有七重顔色,翅膀模仿野姜花的形狀,補上各種顔色而成。
它是人造蝴蝶,栩栩如生,卻隻有身軀真的,是銀藏第一天坐火車回到關牛窩抓到的那隻。
帕又翻到下一頁,那繪有關牛窩的第一架飛機,一個男人駕着滑翔翼飛過新高山,後頭有個小孩揮着蠟燭和羽毛黏織的翅膀追去,那種飛翔好像深海的兩條魚在遊。
再掀至下一頁,隻有題字:“在世界盡頭,我們起飛了。
”帕看了皺眉頭,大力阖上筆記本,幾個步伐跑前,大喊吧嘎,把這本遺書丢向遠方。
它在空中翻開頁,噼裡啪啦響動,朝樹林飛去。
那一刻,天光了,反光的筆記本以大弧度的振翅飛落,埋葬在森林的某處了。
六架飛機朝北飛,時速四百公裡。
東方剛破曉,朝陽把台灣西岸的田疇與樹林殺亮了,亦将中央山脈磨成一把刀樣。
銀藏刻意不去看那邊,但還是忍不住瞥一眼,那就是他父親要越過的死亡棱線。
十二歲那年,他考上大津陸軍少年飛行學校,全村瘋狂慶祝,祝他出頭天。
劉添基更是發瘋似了,堅持提早分家,用得到的兩甲旱地與一分水田,買了架命名為“關牛窩号”的滑翔翼和一台拖行的自動車,實踐了飛翔夢。
後來嫌自動車拖得慢,又研發了鐵架發射器。
在某個風大的中午,頂着日頭,劉添基用十頭牛往後把滑翔翼拉緊在彈簧和橡皮條上,發表征服中央山脈的檄文,要越過新高山到花蓮港廳,帶回太平洋海水。
砰!他發射了,在關牛窩上空盤桓,撒下數百張關于飛行夢想的傳單,越飛越高,在東方的森林人間蒸發了,如願地讓那些高凜的聖棱線成了他最寬廣的墓碑。
此刻,銀藏搖擺機翼,向大山墓碑緻意。
這是他最後的飛行,也是用生命換來的。
他那次追擊地獄鬼,駕隼飛到眼淚都能凝固、看到那個藍眼珠的米兵時,引擎終于熄火,飛機下墜出現恐怖的旋轉。
他在眩昏前,開艙跳傘,忍痛看着飛機墜去。
他雖然逃過一死,卻被判定是愚蠢的脫隊攻擊,損失飛機,無限期地停飛。
不能飛,不如死去,他加入神風特攻隊才重獲飛行權。
飛行是他的生命了,别無所求。
過台北盆地時,與台北飛行場的十架飛機會合。
在基隆外海,又與宜蘭南機場與花蓮方面的十六架飛機編隊,快速北去。
不多時,第一波的三十餘架米國潑婦型戰機從低空攔擊,炮火全開。
日本機隊迅捷地飛出壓隊、配有炮火的陸戰機,予以迎擊,雙方纏鬥得像發情的蒼蠅。
銀藏迅敏地突破幾波的圍困,躲幾叢炮火,看到前方有冒出戰火的島嶼,便知目的地到了。
猛然間,他眼角瞥見東方的太陽透過雲層發出詭異的光芒,看到七重天了,是七色彩,絕對的天際光啟。
但他正眼望去,什麼都沒有,隻有暈眼的折光鋪滿太平洋。
唯一能驗證這傳說的是往上看,心想如果在天上便知方才看到的是七重天。
他不想擡頭了,那又如何,再美好又如何,世界盡頭就在下方呢!他用無線電報對基地台報出:“我先俯沖了。
”便推前操縱杆,令飛機下沖。
眼前就是沖繩登陸戰,始自一九四五年三月底,曆時八十三天,米國的四十艘航空母艦、上千艘戰艦與二十萬軍人把沖繩包圍,最後犧牲一萬五千人才攻克。
沖繩軍民則接獲死守皇土、不成功便自殺的指令對抗之,約十九萬人死亡。
淡綠的海洋布滿了船艦,炮火齊飛,有的日本海軍零式戰機淩空爆炸,火光四射,有的米國驅逐艦斷裂兩截而大火燃燒,雙方冒出的死亡濃煙攪成一團,你侬我侬。
從船身大小及艦尾掀起的航行水花分辨,銀藏選了那艘空母,加速沖去,速度超過時速六百公裡,機胴抖動,他的視野激烈晃動,很難用儀表闆頂端的機槍準星對準目标沖去。
空母上的速射炮猛開火,撒出火網,子彈濃得化不開,太美了,簡直是歡迎銀藏去死的煙火大會。
一個震顫,座機的機翼被打中了,偏離航線。
他把操縱杆握更緊,修正俯沖的角度。
霍然間,一排子彈貫穿引擎,打穿他的腹部,還把腦袋打成熱騰騰的白爛泥,頸口爆灑的血紅泡沫像搖晃後開罐的汽水。
他沒了腦殼,躺在座椅,雙手仍握操縱杆。
飛機不再是他飛行的鐵肉了,是更夢寐的鐵棺,俱化為火球,傾斜下墜,直到冰冷的大海永遠承擔了那熱情黑煙、無情烈火與年輕的夢。
來到飛行場,學徒兵照先前的小組分配。
有的六人為組,把飛機從掩體壕推到跑道。
更多的學徒兵拿馬口鐵燈具,在跑道上每隔十五米擺上,點上夜航燈,綿延一公裡長。
要是強風吹倒燈具,學徒兵趕忙去滅,不然燒着野草可不好。
帕在跑道頭看夜航燈,有種神秘如夢的感覺,沒有天,沒有地,人仿佛浮在宇宙中,有想飛的快感。
今天又是什麼日子,特攻隊得起飛?自從米軍以跳島戰術掠過台灣,登陸沖繩後,戰鬥機起飛的頻率提高。
帕記得一禮拜前的此時,天蒙初亮,八架特攻隊飛機出征,隊員在空中打開艙罩向地面揮手,地面的人員猛揮帽子。
當然,帕不會知道在那天四月七号出征的主因,是主力艦大和号從濑戶内海出航,載了三千個士兵奔赴沖繩海域,與米軍航空母艦決戰,半途遭遇四百架的米機用炸彈與魚雷狂擊,直到海濤埋葬了它。
而四國和台灣地區方面,也趁機出動兩百架的神風特攻隊,對後防大開的米軍空母猛螫,直到自己全部陣亡。
“隊長,隊長。
”一個學徒兵破壞機場安靜原則,激動大喊,朝帕拔腿奔來,喘氣說,“到内地造飛機的隊員,寄信回來了。
” “信在哪?” “是、是飛機信,好大的一封信。
” 帕跑到機坪的那架戰鬥機。
飛機裝了四百公斤的烈性火藥,不能點強燈,隻能憑微弱燈光瞧。
那一刻,帕自己也發出驚歎,在俗稱“疾風”的四式陸戰機的機翼隐秘處,畫了隻虎。
那是白虎隊的标志。
虎圖邊用油漆寫了幾個米粒大的字:“米機炸死好多人,我們沒事,你們多注意。
”到高座海軍廠等地造飛機的少年工寫信來了,字數單薄了些,卻令人精神振作。
帕到每架飛機觀察,凡新來的,在機翼藏有小虎标,另有幾個字,不外乎鼓勵與互勉。
他們在每架新造的飛機上寫信,終會有寄到關牛窩的。
飛機信的消息傳開來,大家都知道内地來信的消息,莫不拍手叫好,說今天一定能出擊成功,打沉幾艘空母,要米國人嘗苦頭。
清晨五點半,機場暗蒙蒙,各種蟲鳴正昂揚或歇息。
從寮舍走出六個束裝的特攻隊員,頸子披白巾,着褐綠色飛行裝,手臂上綁着白布襯底的日丸旗,銀藏也列位其中,口袋中插一束酢漿草的紫花。
他們有些疲态,昨夜多夢淺眠,寒夜一瞬,強作精神地站在桌前。
這天是一九四五年、昭和二十年四月十三日,是米國總統羅斯福病逝的隔日,日軍認為有機可乘,決定大反攻。
鬼中佐對一字排開的特攻隊員嘉勉,說:“昨天,羅斯福死了,今天,是皇軍反擊的大日子,勝利就在你們這些荒鹫的出擊。
”說罷,舉清酒一杯,對他們緻敬。
荒鹫是陸軍航空隊的稱呼,隊員聽了莫不并腳,持杯互敬,互勉說待會兒靖國神社見了。
在不遠處,一個地勤兵拿着ㄣ字形的工具插入戰機引擎下方的啟動孔發動,另一個用手撓螺旋槳旋轉,并确查艙内的儀表數據。
稍後特攻隊跳上機翼,爬入座艙,拉上艙罩。
赫然間,入艙的銀藏發現儀表闆放有一株酢漿草,四瓣葉的,種在麻竹筒裡。
他閉眼呼吸,知道是帕送的,主要是希望飛機半途故障停在台北。
銀藏把襟上的那株也拿下,種入竹筒,然後逆着引擎聲要拉開輪擋的那個地勤兵把它們種回地上。
對銀藏而言,酢漿草自由了,幸或不幸,都跟戰火無緣了。
他把飛機緩緩滑入待命區,加速起飛。
戰機越過跑道頭,立即卸下輪胎,空投到綁滿稻草當緩沖墊的樹林,回收給下批的特攻隊使用。
他是無腳的隼鷹,無法停下來,此後以命死搏。
銀藏的座機起飛後,拔上了天,伴随巨大的引擎聲在天空翻了漂亮的大跟鬥,連轉三圈。
地上的白虎隊知道飛機在秀訣别禮物給他們看,屬男人間的秘密通訊,因此神情亢奮,有的喊那是大楠公,有的喊大車輪或大日本帝國,最後齊喊大和魂,讓淚水在仰看的臉盤上遊來遊去。
飛機的引擎聲盤桓在森林,守在操場的小哨兵端槍,往後退找出好位置看,槍管碰着單杠,鐵杠上的血漬因露水而滴落了。
引擎聲也徘徊在村落,耕作的農人抹了汗,從鬥笠下摸出煙抽,冷冷地說:“今晡日又有人要去縱崩崗了。
”意思是跳懸崖。
幾個學徒兵從跑道尾跑來,把一包東西遞給帕。
帕一看,便知那是銀藏投遞給他的。
特攻隊起飛後,打開艙罩丢下香煙、紙鎮、皮帶之類的東西,希望撿拾者使用,好給特攻隊員祝福。
銀藏留下的是飛行衣、飛行帽與風鏡,另一是筆記本。
帕打開筆記本,首頁畫上一隻隼,帕知道那是他與銀藏小時候躺在第一期稻收割後的梯田上,仰看那隻翼下夾着沸騰般的午後上升氣流而在縱谷上越盤越高的鹞婆(大冠鹫);它高成微影,快割破藍天,才發出沉鳴,孤寂一鳴,天空瞬間迷人。
帕又翻開下一頁,又突然阖上。
因為那有一隻蝴蝶,怕它飛走。
那隻蝴蝶有七重顔色,翅膀模仿野姜花的形狀,補上各種顔色而成。
它是人造蝴蝶,栩栩如生,卻隻有身軀真的,是銀藏第一天坐火車回到關牛窩抓到的那隻。
帕又翻到下一頁,那繪有關牛窩的第一架飛機,一個男人駕着滑翔翼飛過新高山,後頭有個小孩揮着蠟燭和羽毛黏織的翅膀追去,那種飛翔好像深海的兩條魚在遊。
再掀至下一頁,隻有題字:“在世界盡頭,我們起飛了。
”帕看了皺眉頭,大力阖上筆記本,幾個步伐跑前,大喊吧嘎,把這本遺書丢向遠方。
它在空中翻開頁,噼裡啪啦響動,朝樹林飛去。
那一刻,天光了,反光的筆記本以大弧度的振翅飛落,埋葬在森林的某處了。
六架飛機朝北飛,時速四百公裡。
東方剛破曉,朝陽把台灣西岸的田疇與樹林殺亮了,亦将中央山脈磨成一把刀樣。
銀藏刻意不去看那邊,但還是忍不住瞥一眼,那就是他父親要越過的死亡棱線。
十二歲那年,他考上大津陸軍少年飛行學校,全村瘋狂慶祝,祝他出頭天。
劉添基更是發瘋似了,堅持提早分家,用得到的兩甲旱地與一分水田,買了架命名為“關牛窩号”的滑翔翼和一台拖行的自動車,實踐了飛翔夢。
後來嫌自動車拖得慢,又研發了鐵架發射器。
在某個風大的中午,頂着日頭,劉添基用十頭牛往後把滑翔翼拉緊在彈簧和橡皮條上,發表征服中央山脈的檄文,要越過新高山到花蓮港廳,帶回太平洋海水。
砰!他發射了,在關牛窩上空盤桓,撒下數百張關于飛行夢想的傳單,越飛越高,在東方的森林人間蒸發了,如願地讓那些高凜的聖棱線成了他最寬廣的墓碑。
此刻,銀藏搖擺機翼,向大山墓碑緻意。
這是他最後的飛行,也是用生命換來的。
他那次追擊地獄鬼,駕隼飛到眼淚都能凝固、看到那個藍眼珠的米兵時,引擎終于熄火,飛機下墜出現恐怖的旋轉。
他在眩昏前,開艙跳傘,忍痛看着飛機墜去。
他雖然逃過一死,卻被判定是愚蠢的脫隊攻擊,損失飛機,無限期地停飛。
不能飛,不如死去,他加入神風特攻隊才重獲飛行權。
飛行是他的生命了,别無所求。
過台北盆地時,與台北飛行場的十架飛機會合。
在基隆外海,又與宜蘭南機場與花蓮方面的十六架飛機編隊,快速北去。
不多時,第一波的三十餘架米國潑婦型戰機從低空攔擊,炮火全開。
日本機隊迅捷地飛出壓隊、配有炮火的陸戰機,予以迎擊,雙方纏鬥得像發情的蒼蠅。
銀藏迅敏地突破幾波的圍困,躲幾叢炮火,看到前方有冒出戰火的島嶼,便知目的地到了。
猛然間,他眼角瞥見東方的太陽透過雲層發出詭異的光芒,看到七重天了,是七色彩,絕對的天際光啟。
但他正眼望去,什麼都沒有,隻有暈眼的折光鋪滿太平洋。
唯一能驗證這傳說的是往上看,心想如果在天上便知方才看到的是七重天。
他不想擡頭了,那又如何,再美好又如何,世界盡頭就在下方呢!他用無線電報對基地台報出:“我先俯沖了。
”便推前操縱杆,令飛機下沖。
眼前就是沖繩登陸戰,始自一九四五年三月底,曆時八十三天,米國的四十艘航空母艦、上千艘戰艦與二十萬軍人把沖繩包圍,最後犧牲一萬五千人才攻克。
沖繩軍民則接獲死守皇土、不成功便自殺的指令對抗之,約十九萬人死亡。
淡綠的海洋布滿了船艦,炮火齊飛,有的日本海軍零式戰機淩空爆炸,火光四射,有的米國驅逐艦斷裂兩截而大火燃燒,雙方冒出的死亡濃煙攪成一團,你侬我侬。
從船身大小及艦尾掀起的航行水花分辨,銀藏選了那艘空母,加速沖去,速度超過時速六百公裡,機胴抖動,他的視野激烈晃動,很難用儀表闆頂端的機槍準星對準目标沖去。
空母上的速射炮猛開火,撒出火網,子彈濃得化不開,太美了,簡直是歡迎銀藏去死的煙火大會。
一個震顫,座機的機翼被打中了,偏離航線。
他把操縱杆握更緊,修正俯沖的角度。
霍然間,一排子彈貫穿引擎,打穿他的腹部,還把腦袋打成熱騰騰的白爛泥,頸口爆灑的血紅泡沫像搖晃後開罐的汽水。
他沒了腦殼,躺在座椅,雙手仍握操縱杆。
飛機不再是他飛行的鐵肉了,是更夢寐的鐵棺,俱化為火球,傾斜下墜,直到冰冷的大海永遠承擔了那熱情黑煙、無情烈火與年輕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