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喲娜啦,大箍呆閣下殿
關燈
小
中
大
劉金福所謂的那種泡了酸梅汁或稀飯的特制“針布”,實際叫千人針。
它長約七尺二,是幸運布,繡上祝福文字,得一人一針共千人完成,給出海的士兵戰士綁腰際。
每日打早,為丈夫或為兒子的婦女會徒步行,走過每戶人家,求人為幸運布縫上一針,往往走上十幾公裡路。
好多人學會針黹幹活,不為自己縫,是替人編織祝福。
早在半月前,拉娃在火車上撿到一條千人針,她問父親上頭繡什麼字。
武運長存,父親說。
那一刻,拉娃的肚子忽然絞痛,日漸頻繁,拉娃咬牙撐過,但猛使腳勁,夾得父親忍不住哀号。
那種凄厲叫聲讓上車診療的花崗醫生,誤以為生病的是尤敏。
“我曾偷吃祖母腌的飛鼠腸,鼠腸變成一條蛇,在肚子作怪了。
”拉娃告訴醫生。
“沒錯,”醫生摸她的肚子,說,“那是響尾蛇,它擺動的尾巴在唱歌,摘掉就可了。
” 割盲腸手術選在當晚進行,再拖下去的話,尤敏會被鉗死。
白虎隊奉命用肥皂水洗淨車廂,再以用水泡開的高錳酸鉀錠消毒。
末班車提前進站,花崗醫生和兩位看護婦(護士)上車。
看護婦打麻醉藥時,拉娃尖叫,認為有人會趁她沉睡後帶走父親,便用力緊繃皮膚,擋壞了六根針。
“打到我身體也一樣。
”尤敏說罷接受針藥,還主動拿起麻藥呼吸器就鼻,貪婪呼吸。
麻藥從尤敏體内流給拉娃,但是循環速度太慢,喝上一罐的小米酒助興也沒效。
老等不到替拉娃動刀的時機,搞得大家都累了。
天色暗下來,路燈亮了,帕掀開車頂的氣窗讓燈光射入,說:“小星星來了。
”在忽然熾烈的白光,拉娃暫時失明,然後世界才又點點滴滴的顯影。
她感到自己活在井底,氣窗邊的帕成了在井邊打水的小孩。
帕唱歌放繩子,笑得開心,露出玩耍時撞斷的門牙,他背後的天空有着穿透午雲的陽光。
好美的景象,拉娃還把帕喊的“小星星來了”誤聽成“小飛鼠來了”。
小飛鼠,要命的贊美,拉娃這泰雅名字的本意正是小飛鼠。
她害臊了,微笑低頭,沉醉在酥酥麻麻的世界。
愛情是最有效的麻藥,拉娃腦袋分泌這種沒有用的幻影,兩頰绯紅,雙眼迷蒙,沒有比現在更适合動刀。
醫生拿刀劃開她的肚皮,用鉗具撥開内髒,他訝異拉娃因長期使力,髒器亂成一團,找到闌尾切除時,失血已是她未來十年經血的量,也耗掉好多的時間。
醫生不擔憂失血,體肉相連的父親自動輸血給她,他擔心的是時間急迫,一到八點的燈火管制時間,路燈熄滅,連燭火都不準點,等于沒了手術燈,拉娃的性命堪憂,車廂将成為她豪華的大靈柩。
早在電火球亮的霎時,群山淡景中,關牛窩對空暴露了位置。
現在,米機不定時爆擊,地面有光就投彈,有一次竟把上千隻聚集的螢火蟲誤炸。
五個憲兵進入瑞穗驿,命令消燈,但劉金福堅持到八點消燈。
時間分秒流逝,等待真的很耗耐性,特别是花崗醫生說“八點不可能完成手術”時,快急死大家了。
八點差一刻,山路的暗處發出窸窣聲,不多時,近兩百名婦女跑來,背着自家的厚棉被。
來自聯莊的千人針婦女隊來了,她們聽劉金福的指揮,馬上縫制一塊四十公尺見方的大燈罩,要把路燈和火車藏起來。
她們用麻袋針縫,好方便使力,用上石頭敲針。
沒針的,用鐵絲戳棉被,再用粗線串起來。
時間越接近,婦女越緊張,好多人發抖得做不下,口念觀世音菩薩保佑,就怕落彈把大家蒸發了。
這時候,有人起頭帶唱山歌,合唱讓人集體忘記恐懼。
八點到了,火車熄燈,炭爐門緊鎖,煙囪用大鋁闆遮住。
整輛車毫無光源,隻剩蒸汽爐的運轉聲。
憲兵扳下路燈的開關,卻因為劉金福動過手腳,電火沒熄。
電火局的工人要找出隐藏的電氣線切斷,怪的是找不到。
憲兵隊長把劉金福按在燈柱上,手槍管塞入他的嘴裡,命令消燈。
這使旁人尖叫後,氣氛安靜得像一攤木灰。
劉金福的牙齒被撞斷一顆,他起先是害怕,但喝到口中的鮮血後,心想即使吃铳子也要把話說出。
他用舌頭頂開了嘴中的槍管,說:“再等一下,我把命豁上。
”要不是帕跑來阻止,他會迸腦漿。
七公裡外的縱谷口,防空塔上的士兵對空警戒,用聽或用看的找出轟炸機的影子。
他們訓練貓頭鷹,幫忙找天空中一閃一閃的飛機燈,要是看到燈還叫就打它。
幾隻貓頭鷹一字排開,張着敏感的眼睛,對天空咕咕叫。
忽然間,貓頭鷹都縮頸閉眼不叫了,生怕被打。
B29轟炸機沉悶的聲音從遠空傳來,士兵趕緊搖警報器,縱谷警戒起來。
空襲來了,一個憲兵開槍打熄電火球,燈暈太大,目珠花,槍法就糊了。
于是凡有佩槍的憲兵一起打,手槍才舉,發現關牛窩的地闆震起來,東西抖出線條。
火車也在震跳,車上一切跳得更瘋,手術刀在鐵盤上跳芭蕾。
花崗醫生趕緊向窗外探出頭,要帕不要砸那顆大石頭了,他這才看到整個車站的人為了救拉娃而努力,縫被的人縫被,祈禱的祈禱,大叫空襲的大叫,熱鬧得像殺人狂沖入了夜市。
他還看到五個憲兵對電火球猛開槍,要不是帕不斷砸那顆近半噸重的石頭,電火球要被射破了。
眼看自己體力越來越耗盡,帕把大石高舉過頭,吼得喉結快噴出了:“肉迫星星。
”講煞了,把石頭砸地。
地皮一緊,近五十人的白虎隊員豆彈了起來,火速沖上車,在車頂疊上五層疊羅漢,嚴密地包住電火球。
憲兵開不了槍,合力用斧頭砍路燈杆,用腳踹,終于把木杆弄斷。
但是帕早就把電火球和燈罩折下,連着電線從天窗降入車内。
電火球不再是星星,像一顆沾滿滾燙蒸汽的太陽,強光把車廂的影子全沖出窗戶了。
村人看了流瀉在地上的影子就知道手術進度:花崗醫生慌忙地幫拉娃縫肚皮,汗水滴落,又打翻工具。
如果這時熄燈,大家相信拉娃肚子會縫入手術刀,将來走路會發出生鏽的鐵器聲。
五個憲兵沖上車,忽然溺在那種割爆眼球的亮度而迷失視線,得閉上眼走,兩手像蝸牛觸角摸來摸去,他們要擊碎電火球卻在手術室玩起了捉迷藏,場面非常糟。
忽然間,婦女隊的歌聲沒了,一陣厚重的黑風阖上火車,空氣變悶。
原來那件燈罩終于做好,被帕拉了上去蓋。
大家仰天看,松口氣,米機剛好成群地飛過,飛往新竹市、台北市去夜炸了。
第二天火車來時,拉娃不再鬧肚疼,腸胃清爽,簡直有一朵新鮮的白雲盤踞在那一樣舒服。
她注意到靠河谷方向的車窗邊,坐了好多人。
除了将軍與一群随從之外,另有幾個穿飛行衣的神風特攻隊成員。
後者頭綁白布條,條子上寫着七生報國,意謂着轉世七次也要報答“皇恩”。
除了正期生飛行員,有些是大學生畢業後短訓,成員中有一個是本島人,名叫金田銀藏,漢名劉興全。
這時的銀藏用筆記本素描窗景。
火車經過山洞後,他伸手到窗外,不意被馬纓丹鈎傷,但也得到小小報償,一隻吸馬纓丹蜜源的蝴蝶飛進車内。
蝴蝶亂撞,随着窗外卷入的風飄搖,翅膀一下子褴褛了。
銀藏舉出受傷的指頭,說也奇怪,蝴蝶停在指尖,伸直卷曲的口器舔血。
其他的神風特攻隊見狀,對銀藏稱許,說他是蝴蝶專家。
銀藏說,蝴蝶要吸血中鹽分,這反應很自然,然而在這故鄉有個傳說,蝴蝶會舔血,因為那是人死後轉世變成的,想從舔血變回人。
“生為人,死為蝴蝶,也不錯呀!”銀藏講煞了,用拇指輕壓,便抓住指尖上的蝴蝶,往窗外放生。
赫然間,他被窗外的吓着。
三十餘個穿軍服、背墓碑的少年挂在車廂外,有的上爬,有的掙紮身體。
砰!有人從車頂大力踏下,帕在那喊:“你們是誰?” “特攻隊。
”車廂外的少年回應。
車裡的年輕人心頭一震,彼此互觑,原來眼下的少年們也是特攻隊。
“巴格野鹿!根本是大箍呆。
蝸牛們,你們要到第幾次才會長手腳,不要給我用舌頭爬。
”帕又用力踏車頂,大喊,“跳車,你們的迎賓表演大失敗,給我滾回車站。
” 學徒兵不敢哀叫,撿個火車轉彎放慢速度時,紛紛跳下車,跑回瑞穗驿。
火車又轉彎,銀藏才回神,放開手中的蝴蝶。
不料受強風的蝴蝶貼在窗柱上,翅膀爆濺,隻剩殘軀。
銀藏心頭一揪,把窗軌上的殘蝶拈出,幹笑幾聲算是歉意。
他把旅客先前吃便當掉落在窗台上的一粒幹飯糁放入嘴,用口水軟化,當糨糊把蝴蝶黏在筆記本,拿筆幫它補上翅膀。
這時候一個青年過來銀藏身邊,稱贊畫得真美,跟真的一樣。
銀藏阖上筆記,把鋼筆挂上口袋,也是一番敷衍,不敢自豪。
其他的年輕人也靠過來,手扶在椅背上,就着窗外涼風談天,聊起本島的小吃炒米粉、零食糖蔥和阿裡山風光,忽然有人問起大箍呆是啥意。
大箍呆是閩南語傻大個之意,音與“特攻隊”相近,有諷刺意思。
銀藏感得這解釋會消磨人心,便說,大箍呆就是特攻隊,是本島人發音不正确。
不久,火車進入了熱鬧的瑞穗驿,廣場站滿了憲兵、士兵和白虎隊,迎接用的大紅布氈鋪得好遠。
一位将軍從車廂走下來,伴随盛大的軍樂,身上的勳章在晨光下爆亮。
廣場爆出歡迎掌聲,小學生揮動“國旗”。
銀藏平靜的内心又湧起波濤,他想起從内地的大津陸軍少年飛行學校畢業,前往熊谷陸軍航空學校就讀操縱科(飛
它長約七尺二,是幸運布,繡上祝福文字,得一人一針共千人完成,給出海的士兵戰士綁腰際。
每日打早,為丈夫或為兒子的婦女會徒步行,走過每戶人家,求人為幸運布縫上一針,往往走上十幾公裡路。
好多人學會針黹幹活,不為自己縫,是替人編織祝福。
早在半月前,拉娃在火車上撿到一條千人針,她問父親上頭繡什麼字。
武運長存,父親說。
那一刻,拉娃的肚子忽然絞痛,日漸頻繁,拉娃咬牙撐過,但猛使腳勁,夾得父親忍不住哀号。
那種凄厲叫聲讓上車診療的花崗醫生,誤以為生病的是尤敏。
“我曾偷吃祖母腌的飛鼠腸,鼠腸變成一條蛇,在肚子作怪了。
”拉娃告訴醫生。
“沒錯,”醫生摸她的肚子,說,“那是響尾蛇,它擺動的尾巴在唱歌,摘掉就可了。
” 割盲腸手術選在當晚進行,再拖下去的話,尤敏會被鉗死。
白虎隊奉命用肥皂水洗淨車廂,再以用水泡開的高錳酸鉀錠消毒。
末班車提前進站,花崗醫生和兩位看護婦(護士)上車。
看護婦打麻醉藥時,拉娃尖叫,認為有人會趁她沉睡後帶走父親,便用力緊繃皮膚,擋壞了六根針。
“打到我身體也一樣。
”尤敏說罷接受針藥,還主動拿起麻藥呼吸器就鼻,貪婪呼吸。
麻藥從尤敏體内流給拉娃,但是循環速度太慢,喝上一罐的小米酒助興也沒效。
老等不到替拉娃動刀的時機,搞得大家都累了。
天色暗下來,路燈亮了,帕掀開車頂的氣窗讓燈光射入,說:“小星星來了。
”在忽然熾烈的白光,拉娃暫時失明,然後世界才又點點滴滴的顯影。
她感到自己活在井底,氣窗邊的帕成了在井邊打水的小孩。
帕唱歌放繩子,笑得開心,露出玩耍時撞斷的門牙,他背後的天空有着穿透午雲的陽光。
好美的景象,拉娃還把帕喊的“小星星來了”誤聽成“小飛鼠來了”。
小飛鼠,要命的贊美,拉娃這泰雅名字的本意正是小飛鼠。
她害臊了,微笑低頭,沉醉在酥酥麻麻的世界。
愛情是最有效的麻藥,拉娃腦袋分泌這種沒有用的幻影,兩頰绯紅,雙眼迷蒙,沒有比現在更适合動刀。
醫生拿刀劃開她的肚皮,用鉗具撥開内髒,他訝異拉娃因長期使力,髒器亂成一團,找到闌尾切除時,失血已是她未來十年經血的量,也耗掉好多的時間。
醫生不擔憂失血,體肉相連的父親自動輸血給她,他擔心的是時間急迫,一到八點的燈火管制時間,路燈熄滅,連燭火都不準點,等于沒了手術燈,拉娃的性命堪憂,車廂将成為她豪華的大靈柩。
早在電火球亮的霎時,群山淡景中,關牛窩對空暴露了位置。
現在,米機不定時爆擊,地面有光就投彈,有一次竟把上千隻聚集的螢火蟲誤炸。
五個憲兵進入瑞穗驿,命令消燈,但劉金福堅持到八點消燈。
時間分秒流逝,等待真的很耗耐性,特别是花崗醫生說“八點不可能完成手術”時,快急死大家了。
八點差一刻,山路的暗處發出窸窣聲,不多時,近兩百名婦女跑來,背着自家的厚棉被。
來自聯莊的千人針婦女隊來了,她們聽劉金福的指揮,馬上縫制一塊四十公尺見方的大燈罩,要把路燈和火車藏起來。
她們用麻袋針縫,好方便使力,用上石頭敲針。
沒針的,用鐵絲戳棉被,再用粗線串起來。
時間越接近,婦女越緊張,好多人發抖得做不下,口念觀世音菩薩保佑,就怕落彈把大家蒸發了。
這時候,有人起頭帶唱山歌,合唱讓人集體忘記恐懼。
八點到了,火車熄燈,炭爐門緊鎖,煙囪用大鋁闆遮住。
整輛車毫無光源,隻剩蒸汽爐的運轉聲。
憲兵扳下路燈的開關,卻因為劉金福動過手腳,電火沒熄。
電火局的工人要找出隐藏的電氣線切斷,怪的是找不到。
憲兵隊長把劉金福按在燈柱上,手槍管塞入他的嘴裡,命令消燈。
這使旁人尖叫後,氣氛安靜得像一攤木灰。
劉金福的牙齒被撞斷一顆,他起先是害怕,但喝到口中的鮮血後,心想即使吃铳子也要把話說出。
他用舌頭頂開了嘴中的槍管,說:“再等一下,我把命豁上。
”要不是帕跑來阻止,他會迸腦漿。
七公裡外的縱谷口,防空塔上的士兵對空警戒,用聽或用看的找出轟炸機的影子。
他們訓練貓頭鷹,幫忙找天空中一閃一閃的飛機燈,要是看到燈還叫就打它。
幾隻貓頭鷹一字排開,張着敏感的眼睛,對天空咕咕叫。
忽然間,貓頭鷹都縮頸閉眼不叫了,生怕被打。
B29轟炸機沉悶的聲音從遠空傳來,士兵趕緊搖警報器,縱谷警戒起來。
空襲來了,一個憲兵開槍打熄電火球,燈暈太大,目珠花,槍法就糊了。
于是凡有佩槍的憲兵一起打,手槍才舉,發現關牛窩的地闆震起來,東西抖出線條。
火車也在震跳,車上一切跳得更瘋,手術刀在鐵盤上跳芭蕾。
花崗醫生趕緊向窗外探出頭,要帕不要砸那顆大石頭了,他這才看到整個車站的人為了救拉娃而努力,縫被的人縫被,祈禱的祈禱,大叫空襲的大叫,熱鬧得像殺人狂沖入了夜市。
他還看到五個憲兵對電火球猛開槍,要不是帕不斷砸那顆近半噸重的石頭,電火球要被射破了。
眼看自己體力越來越耗盡,帕把大石高舉過頭,吼得喉結快噴出了:“肉迫星星。
”講煞了,把石頭砸地。
地皮一緊,近五十人的白虎隊員豆彈了起來,火速沖上車,在車頂疊上五層疊羅漢,嚴密地包住電火球。
憲兵開不了槍,合力用斧頭砍路燈杆,用腳踹,終于把木杆弄斷。
但是帕早就把電火球和燈罩折下,連着電線從天窗降入車内。
電火球不再是星星,像一顆沾滿滾燙蒸汽的太陽,強光把車廂的影子全沖出窗戶了。
村人看了流瀉在地上的影子就知道手術進度:花崗醫生慌忙地幫拉娃縫肚皮,汗水滴落,又打翻工具。
如果這時熄燈,大家相信拉娃肚子會縫入手術刀,将來走路會發出生鏽的鐵器聲。
五個憲兵沖上車,忽然溺在那種割爆眼球的亮度而迷失視線,得閉上眼走,兩手像蝸牛觸角摸來摸去,他們要擊碎電火球卻在手術室玩起了捉迷藏,場面非常糟。
忽然間,婦女隊的歌聲沒了,一陣厚重的黑風阖上火車,空氣變悶。
原來那件燈罩終于做好,被帕拉了上去蓋。
大家仰天看,松口氣,米機剛好成群地飛過,飛往新竹市、台北市去夜炸了。
第二天火車來時,拉娃不再鬧肚疼,腸胃清爽,簡直有一朵新鮮的白雲盤踞在那一樣舒服。
她注意到靠河谷方向的車窗邊,坐了好多人。
除了将軍與一群随從之外,另有幾個穿飛行衣的神風特攻隊成員。
後者頭綁白布條,條子上寫着七生報國,意謂着轉世七次也要報答“皇恩”。
除了正期生飛行員,有些是大學生畢業後短訓,成員中有一個是本島人,名叫金田銀藏,漢名劉興全。
這時的銀藏用筆記本素描窗景。
火車經過山洞後,他伸手到窗外,不意被馬纓丹鈎傷,但也得到小小報償,一隻吸馬纓丹蜜源的蝴蝶飛進車内。
蝴蝶亂撞,随着窗外卷入的風飄搖,翅膀一下子褴褛了。
銀藏舉出受傷的指頭,說也奇怪,蝴蝶停在指尖,伸直卷曲的口器舔血。
其他的神風特攻隊見狀,對銀藏稱許,說他是蝴蝶專家。
銀藏說,蝴蝶要吸血中鹽分,這反應很自然,然而在這故鄉有個傳說,蝴蝶會舔血,因為那是人死後轉世變成的,想從舔血變回人。
“生為人,死為蝴蝶,也不錯呀!”銀藏講煞了,用拇指輕壓,便抓住指尖上的蝴蝶,往窗外放生。
赫然間,他被窗外的吓着。
三十餘個穿軍服、背墓碑的少年挂在車廂外,有的上爬,有的掙紮身體。
砰!有人從車頂大力踏下,帕在那喊:“你們是誰?” “特攻隊。
”車廂外的少年回應。
車裡的年輕人心頭一震,彼此互觑,原來眼下的少年們也是特攻隊。
“巴格野鹿!根本是大箍呆。
蝸牛們,你們要到第幾次才會長手腳,不要給我用舌頭爬。
”帕又用力踏車頂,大喊,“跳車,你們的迎賓表演大失敗,給我滾回車站。
” 學徒兵不敢哀叫,撿個火車轉彎放慢速度時,紛紛跳下車,跑回瑞穗驿。
火車又轉彎,銀藏才回神,放開手中的蝴蝶。
不料受強風的蝴蝶貼在窗柱上,翅膀爆濺,隻剩殘軀。
銀藏心頭一揪,把窗軌上的殘蝶拈出,幹笑幾聲算是歉意。
他把旅客先前吃便當掉落在窗台上的一粒幹飯糁放入嘴,用口水軟化,當糨糊把蝴蝶黏在筆記本,拿筆幫它補上翅膀。
這時候一個青年過來銀藏身邊,稱贊畫得真美,跟真的一樣。
銀藏阖上筆記,把鋼筆挂上口袋,也是一番敷衍,不敢自豪。
其他的年輕人也靠過來,手扶在椅背上,就着窗外涼風談天,聊起本島的小吃炒米粉、零食糖蔥和阿裡山風光,忽然有人問起大箍呆是啥意。
大箍呆是閩南語傻大個之意,音與“特攻隊”相近,有諷刺意思。
銀藏感得這解釋會消磨人心,便說,大箍呆就是特攻隊,是本島人發音不正确。
不久,火車進入了熱鬧的瑞穗驿,廣場站滿了憲兵、士兵和白虎隊,迎接用的大紅布氈鋪得好遠。
一位将軍從車廂走下來,伴随盛大的軍樂,身上的勳章在晨光下爆亮。
廣場爆出歡迎掌聲,小學生揮動“國旗”。
銀藏平靜的内心又湧起波濤,他想起從内地的大津陸軍少年飛行學校畢業,前往熊谷陸軍航空學校就讀操縱科(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