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
關燈
小
中
大
嵘挺拔的山峰。
我得到一間高處的山洞,面積狹小,裡面不潮濕不污髒,相反一搬進去感受到一股聖潔氣氛。
也許是純淨的地氣與以往修行者們留下來的修煉覺知互相彙合。
這氣息讓我得到安甯。
我在這個洞穴裡居住三年。
這裡有絕對的孤獨,一望無際的空漠,嚴酷的氣候,适合靜坐、研讀、沉思和修習。
我按照并不絕對嚴格的閉關儀軌修行,有時去寺院裡與僧人一起聽課、參加儀軌。
問他們借一堆經書、經論,用布條捆綁住,背着這些書走過陡峭山崖小路再回到洞穴。
有時他們送來一些糌粑和酥油,我在屋外用牛糞煮茶,粗茶淡飯沒有變化。
偶爾寺院有法會或大型供養會分到一些鮮肉。
小屋有能夠透進光線的木門與窗,一隻原先留下來的舊木箱,上面有不知道是誰留下來的手印,石壁上也有。
白天我用箱子學習、持誦、寫筆記,晚上用來禅坐和入睡。
書塞滿洞穴。
屋裡不能燒火,冬暖夏涼并非不能熬過。
我用厚毛毯把全身裹住,席地而坐,從早到晚閉門閱讀并自學語言和文字。
日複一日祈禱,供養曼紮,盡可能減少飲食與睡眠時間。
并修煉則旦師父傳授的拙火瑜伽與禅定。
每天淩晨四點起床,先修持寶瓶氣,服用一些甘露丸和藥物,喝茶,誦讀《文殊真實名經》和大量祈願文。
晚上誦護法儀軌。
并反複持誦文殊菩薩的咒語,一心一意地觀想,除了進食、休息,時間都用在修行上。
每天修持上師瑜伽。
遵循師父所言,像隻受傷的鹿在偏僻幽獨之處修行,無視衣食的舒适放下此生一切俗務。
封山差不多持續三個月,有時長達多日沒有和别人說話的與世隔絕之地。
冬天外面大雪茫茫,連鳥的聲音都不再有,靜得沒有一絲絲聲響。
在這個狹小而孤寂的洞穴裡,我直接面對自心,體會到它任何一種細微或激烈的變化與遞進。
有時感受意識穩定、洞徹、清明、澄靜,并維持定境很長時間,或者說,根本不知道已經過去多久的時間。
有時體察到内心潛伏的細微情緒,突然變得龐大而鮮明。
猶豫、退縮、懷疑、沮喪。
還有時而會洶湧反撲的悲傷與情欲,讓我覺得狂亂仿佛在理性無法維持的邊緣。
在絕地盡頭般的處境之中,梳理和重新整合身心。
持續持誦祈禱文與經文,回向給上師,回向給度雅,回向給所有在業報受盡中離世又繼續投入輪回大海的衆生。
一次,我在夢中認知到與度雅短暫緣分的來由。
有一世,她是一個當地貴族家裡受寵愛的小女兒,我是被邀請去他們家裡做荟供儀式的僧團中的一員。
她在端茶時對我一見傾心,卻什麼都不敢說,隻能隐藏起強烈的愛意。
一年後她嫁給一個富家子弟,對方吃喝玩樂對她百般虐待。
她後來毒死他自己也被處罰,他們把她綁上石頭扔進河裡。
我們最後一次見面,是她即将分娩的事情,她希望我為肚子裡的孩子誦經。
這個孩子在她被丈夫推下樓梯的時候流産了。
也許在死去的那一刻,她仍執着而沉默地戀慕着我,這強大渴望始終捆綁她的靈魂。
當她輪回,終于得到機會在又一世中與我相逢,并成為我的妻子。
但這隻是一種出于她強烈願望的牽引,我們之間缺少根本性的因果。
她本來不應該對我生起這種貪戀。
在一起三年,我為她做到足夠,她便離開。
她想讓我做的也就是這些。
我回向給她,希望她得到情感真正的自由并卸除罪障。
這樣她也會給我自由。
我們便可以永久地不再見面。
長久閉關讓我的身心極為敏銳,逐漸探入意識的最深處。
身心的觸角綿密而纖細,與無形中的能量進行連接和傳輸。
一次,我見到洞穴裡爬滿很多黑色大蛇,裡面夾雜很多細小的仿佛剛剛出生的小蛇。
它們密密麻麻、無聲無息占據我所有空間。
睜眼是它們,閉眼也是它們,這個狀況持續一個星期。
我對此幻境,對自己說,不能恐懼也不必懷疑。
與它們共存,但是需要持續禅修以及做火供護摩的淨化儀式。
也許是内心所有潛藏的業力痕迹被翻動,這是識别和燃燒它們的時候。
直到有一天我閉上眼睛,看到明亮的火焰熊熊生起,額頭前全是光明,所有黑蛇一掃而空。
我并不總是獨自在這個山洞裡。
很多形象出現在定境中。
脖子上挂着花環手裡拿着弓箭的紅色女子來過,給我端來一碗白色的牛乳。
我飲下它,甘甜清涼。
一位全身碧綠的美麗女神來過,她的形象塞滿整個山洞,卻又好像恰如其分毫不擁擠。
我想她也許是度母。
她對我示現我曾經曆過的各種孤獨、悲傷、猶豫、困惑的場景,每一幕場景裡,她都提示我,說,看着我,我在這裡。
我想她是想啟發我,在我們經曆的每一個現實中都有神性的示意所在,隻是我們無知覺,無法認識到這深意。
又有一次,一隻五彩斑斓的孔雀在山洞裡停留很久。
當我準備入睡,它在旁邊展開尾羽輕輕顫抖。
不管我見到了什麼,感受到什麼,我銘記師父對我說過的話,以空性之道對之。
不要執着境相,而是穿透境相。
那天我夢見師父。
他還是初見時四十多歲模樣,穿着白色和紅色的袍子走在前面健步如飛。
我跟随他一路快行,在一個懸崖邊他突然消失,又出現在對岸,我卻戛然而止。
他在對岸大聲對我說,赤裸地看,直接地看,無遮攔地看。
看到自己本性的海洋,它在源源不斷地波動,做出不息的幻化與顯示,直到你體會到它們寂靜最終合一,沒有分别。
在自生自滅的狀态中去體會。
仿佛沖浪其上與大海合為一體。
他又對我誦持一段經文,說:像國王舍棄他被征服的國土,像森林中的大象,舍棄貪欲,寂靜獨行。
像堅固的岩石不會因風而動搖,自心不被毀譽、苦樂所左右,不顯示高興或低沉。
像澄澈的深湖包含一切。
像明月照在湖面上,清淨皎潔的心遍滿此身,全身之任何處無不以清淨皎潔的心所遍滿。
他身影消失。
我醒來後覺得通體清涼,喜樂湧動。
進入神聖的法教世界和古人教誨之中,法喜讓我忘記外面的世界。
一年後我的母親在普羅旺斯去世。
她把她的碧玺項鍊托人送到瓊持寺。
她思念我,但從不寫信或催促。
她知道我有自己的人生需要完成。
她與父親對我這樣一個獨生子的心态極為豁達,願意把我托付給天地與真理。
我返回瓊持寺,寺院希望我不要離開。
他們需要我留下來做些事情。
我想起則旦師父曾經說過的話,他說,我給予過你們的所有的教導是沒有用的,最多是一種準備,一種理念上的開示。
它告訴你一個目标,但這個目标在高山上。
你現在知道它在那裡,它是什麼樣子,卻費盡全力千方百計也無法成為它。
因為你即便聽過再多的教導,依然留在自己的位置上。
你沒有移動半步。
隻有親自出發,翻山越嶺,以身心試煉,抵達高山頂上,才能趨近目标。
光靠聽聞、理解、背誦與教導沒有用處。
行動起來。
在行動的時候人沒有恐懼,這是離證悟最近的一步。
我不應該再在山上閉關自守,那個階段的任務已經完成。
接下來是把自己學到的用在現實之中,用在鮮活的生命之中。
所有的實現都需要被累積,這是一步一步的台階。
我決定入世修行。
我們在博納德以則旦師父的名義開設一間孤兒學校,收養孤兒或者失去單親的孩子,吃住都在學校,教授他們,帶到十二歲左右再送去别的地方學習。
學校在一座神山入口處,附近有一座荒廢的老寺院,重重疊疊的經幡把這處殘留建築包裹起來。
經年累月不斷有人過來挂經幡,成為綿延無盡的經幡的海洋。
村子裡的人沒有什麼錢,轉神山之前,他們背着一袋麥子、一桶芥子油或一些食物布施給學校裡的孩子們。
有時有人寄來衣物、文具和錢。
我在那裡的任務主要是管理,聯絡一些跨國界的援助和活動,使學校得到關注。
拿到資金可以建設廚房、教室、圖書館、宿舍、操場,拓展學校的規模,以便能夠照顧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
同時教他們學習經文和語言。
這樣一過兩三年。
9 他們沿着岩壁邊緣的小道迂回前進,越過溪澗,找到一處山脊中的村莊,遍布赭色木屋。
屋頂飄出炊煙,這裡有人煙。
晚上留宿在村民家裡,坐在粗草席上看着門外的雪山,被布施豐盛的一餐。
肉湯,碎羊肉面片,紅土豆,鹽和幹奶酪。
度過驚心動魄的艱辛的轉山之旅,有如釋重負的放松。
但路途還未結束。
她說,這些年來,有時我具有高級意識,可以幫助到别人,有時我也會退轉,産生猶豫、退縮、懷疑、沮喪這些情緒,雖然維持不會很久。
我給别人占蔔,洞悉他們的内心和創傷,看到人世的欲望充滿漏洞,最後帶來許多痛苦與失望。
有很長時間我感受不到欲望。
在退轉時甚至會生起自殺的念頭,覺得停留人世毫無意義。
他說,一個好的醫生未必自己的身體就沒有任何問題。
一個好的巫師,也不可能做到始終具備高級意識。
但通常對自己的痛苦感受強烈的人,更具備能力去治愈他人。
真正懂得痛苦的人,才能夠理解他人的痛苦,能夠幫助到别人。
對你來說要獲得手裡的法器,必須先試煉自己的身心。
她說,有時我會渴望隻是像一個普通人般地活着,相夫教子朝朝暮暮,哪怕這幸福的世俗人生像個水泡,咕嘟幾下瞬間就熄滅,即便不具備任何意義。
這是你真正的心裡的願望嗎,還是僅僅隻是逃避的托詞。
你孤身離開家人,停留在芒切師父的身邊,這個選擇已注定你的人生與大多數女人的生活都不一樣。
你的師父傳承下來的智慧包含多少人的苦修和孤獨,這是他們希望留給這個世界的。
他們的愛超過人的測度。
她低下頭輕聲說,是,我知道。
早上醒來。
他們決定繼續出發。
她去廚房煮奶茶,燒熱水。
他說,你會剃發嗎,幫我把長發剃除。
你的頭發留了多長時間。
從師父去世之後就沒有剃發。
現在我知道,舊階段已過,會有新的開端。
她說,我昨天做夢,夢見自己學習剃發。
好像有人在無形中教我,模拟幫人剃發的過程,貼着頭發輕輕剃除,沿着頭骨的輪廓操縱發力的大小。
剃得很順利。
他微笑,是我在教你。
那麼,來吧。
藍天清透明亮,陽光熱烈。
他們即将告别這個雪山之下的村莊。
他把凳子搬到花園裡,坐下來,她開始幫他剃發。
留下一寸左右的發根,然後用溫水清洗他的頭部。
他把剃掉的一把頭發收起來,用繩子捆紮,在花園裡燒掉。
灰埋在泥土下面。
繼續前往犀地。
時空仿佛又有所變幻。
經過一片幽深而充滿生機的森林,攀援植物爬滿枝幹虬勁的樹木,青苔如薄紗般挂在樹枝上。
松樹結滿覆蓋魚鱗殼的綠色松果,蠕動的毛蟲結出絲繭。
這裡到處都是荨麻和多刺的荊棘,開滿白花的灌木交雜濃密。
他說,按照在泥地上看到的腳印蹤迹,應該有豹和野豬。
也許還有熊和響尾蛇。
穿出森林來到一片峽谷。
湍急的河流,陡峭的山路。
這裡的氣候和之前經曆的不同,溫暖,濕潤,山谷中遍地盛開白色百合花。
綠色波浪狀大葉片在風中飛舞,白花晃動,香氣撲鼻。
走過野百合山谷聽到流水淙淙,翠鳥在溪水邊啄食杜鵑和杜松的漿果。
一道高山瀑布驚天動地。
雀缇尋覓到一些解熱消毒的草藥。
他們在水潭邊花叢中酣睡一覺。
接下來的路途開始走蜿蜒的羊腸小道,攀登在陡峭山崖上開鑿的石階。
懸垂在奔騰大江之上的獨木橋,懸崖深淵,激流險灘,四周環繞的雪山越來越遠。
途經一處硫磺溫泉,升騰的蒸汽遠遠可見。
慢慢看見草原裡成群的牦牛、牧人的帳篷、火堆和升起的袅袅炊煙。
一條奔騰大江從峽谷之間湧出,兩邊是覆蓋松樹和枞樹的高山。
土牆被刷成白色的村莊房子,圍繞大片被耕種的開闊田野。
青稞已成熟,沉甸甸的穗子如金黃色的波浪湧動。
烏鴉在麥浪之上鳴叫。
沿着碎石小道,行人越來越多。
這些人趕着成群的牦牛,綿羊,馬,騾子,驢子,動物的身上被裝飾貝殼和彩布,脖子上拴着的鈴铛一路發出清脆的撞擊聲音。
商販們運送糧食、物資、幹牛糞去往城市。
天空仍是一片晶瑩無瑕的蔚藍,白雲朵朵,陽光赤熱。
空氣中仿佛有虹光照耀,讓山谷、江河、礫石河谷、田野,所有的一切閃閃發亮。
長路漫漫,旅途寂寥,忽然有人拉起嗓子長喚一聲,放聲唱起歌來: 世間諸事皆無義且如幻,盡管你那麼奮力争取,它們終歸沒有任何回報。
所以放下今生的瑣事和一切世俗的擔憂,現在便開始尋求解脫之道。
人身的難得你們要了知,就如同一艘如意寶船。
它能駛過痛苦之海洋,所以要消除懶惰與散漫的心,發起精進無比的力量。
一切有情的生命無常,仿佛先後到來的客人。
老的人走後年輕一代随後緊緊跟上。
現在的人百年後都将一個不存,從此刻起帶着确信去認識它。
這一生的顯現如今日的白晝,有的顯現似今夜的夢境,來世的顯現像明月般降臨,從此刻起精勤修行正法…… 蒼涼粗狂的嗓音,悠長優美的曲調,聲聲震顫穿透黃昏暮色。
黑色秃鹫張開翅膀,在沉寂的遠空中翺翔。
前方,畫在一面崖壁岩石上的四臂觀音像被落日照射發出黃金般光芒,佛像的面容無畏而深遠,俯瞰大地。
而在後面高山頂上已能看到白牆金頂的巍峨宮殿。
終于抵達聖城犀地。
我得到一間高處的山洞,面積狹小,裡面不潮濕不污髒,相反一搬進去感受到一股聖潔氣氛。
也許是純淨的地氣與以往修行者們留下來的修煉覺知互相彙合。
這氣息讓我得到安甯。
我在這個洞穴裡居住三年。
這裡有絕對的孤獨,一望無際的空漠,嚴酷的氣候,适合靜坐、研讀、沉思和修習。
我按照并不絕對嚴格的閉關儀軌修行,有時去寺院裡與僧人一起聽課、參加儀軌。
問他們借一堆經書、經論,用布條捆綁住,背着這些書走過陡峭山崖小路再回到洞穴。
有時他們送來一些糌粑和酥油,我在屋外用牛糞煮茶,粗茶淡飯沒有變化。
偶爾寺院有法會或大型供養會分到一些鮮肉。
小屋有能夠透進光線的木門與窗,一隻原先留下來的舊木箱,上面有不知道是誰留下來的手印,石壁上也有。
白天我用箱子學習、持誦、寫筆記,晚上用來禅坐和入睡。
書塞滿洞穴。
屋裡不能燒火,冬暖夏涼并非不能熬過。
我用厚毛毯把全身裹住,席地而坐,從早到晚閉門閱讀并自學語言和文字。
日複一日祈禱,供養曼紮,盡可能減少飲食與睡眠時間。
并修煉則旦師父傳授的拙火瑜伽與禅定。
每天淩晨四點起床,先修持寶瓶氣,服用一些甘露丸和藥物,喝茶,誦讀《文殊真實名經》和大量祈願文。
晚上誦護法儀軌。
并反複持誦文殊菩薩的咒語,一心一意地觀想,除了進食、休息,時間都用在修行上。
每天修持上師瑜伽。
遵循師父所言,像隻受傷的鹿在偏僻幽獨之處修行,無視衣食的舒适放下此生一切俗務。
封山差不多持續三個月,有時長達多日沒有和别人說話的與世隔絕之地。
冬天外面大雪茫茫,連鳥的聲音都不再有,靜得沒有一絲絲聲響。
在這個狹小而孤寂的洞穴裡,我直接面對自心,體會到它任何一種細微或激烈的變化與遞進。
有時感受意識穩定、洞徹、清明、澄靜,并維持定境很長時間,或者說,根本不知道已經過去多久的時間。
有時體察到内心潛伏的細微情緒,突然變得龐大而鮮明。
猶豫、退縮、懷疑、沮喪。
還有時而會洶湧反撲的悲傷與情欲,讓我覺得狂亂仿佛在理性無法維持的邊緣。
在絕地盡頭般的處境之中,梳理和重新整合身心。
持續持誦祈禱文與經文,回向給上師,回向給度雅,回向給所有在業報受盡中離世又繼續投入輪回大海的衆生。
一次,我在夢中認知到與度雅短暫緣分的來由。
有一世,她是一個當地貴族家裡受寵愛的小女兒,我是被邀請去他們家裡做荟供儀式的僧團中的一員。
她在端茶時對我一見傾心,卻什麼都不敢說,隻能隐藏起強烈的愛意。
一年後她嫁給一個富家子弟,對方吃喝玩樂對她百般虐待。
她後來毒死他自己也被處罰,他們把她綁上石頭扔進河裡。
我們最後一次見面,是她即将分娩的事情,她希望我為肚子裡的孩子誦經。
這個孩子在她被丈夫推下樓梯的時候流産了。
也許在死去的那一刻,她仍執着而沉默地戀慕着我,這強大渴望始終捆綁她的靈魂。
當她輪回,終于得到機會在又一世中與我相逢,并成為我的妻子。
但這隻是一種出于她強烈願望的牽引,我們之間缺少根本性的因果。
她本來不應該對我生起這種貪戀。
在一起三年,我為她做到足夠,她便離開。
她想讓我做的也就是這些。
我回向給她,希望她得到情感真正的自由并卸除罪障。
這樣她也會給我自由。
我們便可以永久地不再見面。
長久閉關讓我的身心極為敏銳,逐漸探入意識的最深處。
身心的觸角綿密而纖細,與無形中的能量進行連接和傳輸。
一次,我見到洞穴裡爬滿很多黑色大蛇,裡面夾雜很多細小的仿佛剛剛出生的小蛇。
它們密密麻麻、無聲無息占據我所有空間。
睜眼是它們,閉眼也是它們,這個狀況持續一個星期。
我對此幻境,對自己說,不能恐懼也不必懷疑。
與它們共存,但是需要持續禅修以及做火供護摩的淨化儀式。
也許是内心所有潛藏的業力痕迹被翻動,這是識别和燃燒它們的時候。
直到有一天我閉上眼睛,看到明亮的火焰熊熊生起,額頭前全是光明,所有黑蛇一掃而空。
我并不總是獨自在這個山洞裡。
很多形象出現在定境中。
脖子上挂着花環手裡拿着弓箭的紅色女子來過,給我端來一碗白色的牛乳。
我飲下它,甘甜清涼。
一位全身碧綠的美麗女神來過,她的形象塞滿整個山洞,卻又好像恰如其分毫不擁擠。
我想她也許是度母。
她對我示現我曾經曆過的各種孤獨、悲傷、猶豫、困惑的場景,每一幕場景裡,她都提示我,說,看着我,我在這裡。
我想她是想啟發我,在我們經曆的每一個現實中都有神性的示意所在,隻是我們無知覺,無法認識到這深意。
又有一次,一隻五彩斑斓的孔雀在山洞裡停留很久。
當我準備入睡,它在旁邊展開尾羽輕輕顫抖。
不管我見到了什麼,感受到什麼,我銘記師父對我說過的話,以空性之道對之。
不要執着境相,而是穿透境相。
那天我夢見師父。
他還是初見時四十多歲模樣,穿着白色和紅色的袍子走在前面健步如飛。
我跟随他一路快行,在一個懸崖邊他突然消失,又出現在對岸,我卻戛然而止。
他在對岸大聲對我說,赤裸地看,直接地看,無遮攔地看。
看到自己本性的海洋,它在源源不斷地波動,做出不息的幻化與顯示,直到你體會到它們寂靜最終合一,沒有分别。
在自生自滅的狀态中去體會。
仿佛沖浪其上與大海合為一體。
他又對我誦持一段經文,說:像國王舍棄他被征服的國土,像森林中的大象,舍棄貪欲,寂靜獨行。
像堅固的岩石不會因風而動搖,自心不被毀譽、苦樂所左右,不顯示高興或低沉。
像澄澈的深湖包含一切。
像明月照在湖面上,清淨皎潔的心遍滿此身,全身之任何處無不以清淨皎潔的心所遍滿。
他身影消失。
我醒來後覺得通體清涼,喜樂湧動。
進入神聖的法教世界和古人教誨之中,法喜讓我忘記外面的世界。
一年後我的母親在普羅旺斯去世。
她把她的碧玺項鍊托人送到瓊持寺。
她思念我,但從不寫信或催促。
她知道我有自己的人生需要完成。
她與父親對我這樣一個獨生子的心态極為豁達,願意把我托付給天地與真理。
我返回瓊持寺,寺院希望我不要離開。
他們需要我留下來做些事情。
我想起則旦師父曾經說過的話,他說,我給予過你們的所有的教導是沒有用的,最多是一種準備,一種理念上的開示。
它告訴你一個目标,但這個目标在高山上。
你現在知道它在那裡,它是什麼樣子,卻費盡全力千方百計也無法成為它。
因為你即便聽過再多的教導,依然留在自己的位置上。
你沒有移動半步。
隻有親自出發,翻山越嶺,以身心試煉,抵達高山頂上,才能趨近目标。
光靠聽聞、理解、背誦與教導沒有用處。
行動起來。
在行動的時候人沒有恐懼,這是離證悟最近的一步。
我不應該再在山上閉關自守,那個階段的任務已經完成。
接下來是把自己學到的用在現實之中,用在鮮活的生命之中。
所有的實現都需要被累積,這是一步一步的台階。
我決定入世修行。
我們在博納德以則旦師父的名義開設一間孤兒學校,收養孤兒或者失去單親的孩子,吃住都在學校,教授他們,帶到十二歲左右再送去别的地方學習。
學校在一座神山入口處,附近有一座荒廢的老寺院,重重疊疊的經幡把這處殘留建築包裹起來。
經年累月不斷有人過來挂經幡,成為綿延無盡的經幡的海洋。
村子裡的人沒有什麼錢,轉神山之前,他們背着一袋麥子、一桶芥子油或一些食物布施給學校裡的孩子們。
有時有人寄來衣物、文具和錢。
我在那裡的任務主要是管理,聯絡一些跨國界的援助和活動,使學校得到關注。
拿到資金可以建設廚房、教室、圖書館、宿舍、操場,拓展學校的規模,以便能夠照顧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
同時教他們學習經文和語言。
這樣一過兩三年。
9 他們沿着岩壁邊緣的小道迂回前進,越過溪澗,找到一處山脊中的村莊,遍布赭色木屋。
屋頂飄出炊煙,這裡有人煙。
晚上留宿在村民家裡,坐在粗草席上看着門外的雪山,被布施豐盛的一餐。
肉湯,碎羊肉面片,紅土豆,鹽和幹奶酪。
度過驚心動魄的艱辛的轉山之旅,有如釋重負的放松。
但路途還未結束。
她說,這些年來,有時我具有高級意識,可以幫助到别人,有時我也會退轉,産生猶豫、退縮、懷疑、沮喪這些情緒,雖然維持不會很久。
我給别人占蔔,洞悉他們的内心和創傷,看到人世的欲望充滿漏洞,最後帶來許多痛苦與失望。
有很長時間我感受不到欲望。
在退轉時甚至會生起自殺的念頭,覺得停留人世毫無意義。
他說,一個好的醫生未必自己的身體就沒有任何問題。
一個好的巫師,也不可能做到始終具備高級意識。
但通常對自己的痛苦感受強烈的人,更具備能力去治愈他人。
真正懂得痛苦的人,才能夠理解他人的痛苦,能夠幫助到别人。
對你來說要獲得手裡的法器,必須先試煉自己的身心。
她說,有時我會渴望隻是像一個普通人般地活着,相夫教子朝朝暮暮,哪怕這幸福的世俗人生像個水泡,咕嘟幾下瞬間就熄滅,即便不具備任何意義。
這是你真正的心裡的願望嗎,還是僅僅隻是逃避的托詞。
你孤身離開家人,停留在芒切師父的身邊,這個選擇已注定你的人生與大多數女人的生活都不一樣。
你的師父傳承下來的智慧包含多少人的苦修和孤獨,這是他們希望留給這個世界的。
他們的愛超過人的測度。
她低下頭輕聲說,是,我知道。
早上醒來。
他們決定繼續出發。
她去廚房煮奶茶,燒熱水。
他說,你會剃發嗎,幫我把長發剃除。
你的頭發留了多長時間。
從師父去世之後就沒有剃發。
現在我知道,舊階段已過,會有新的開端。
她說,我昨天做夢,夢見自己學習剃發。
好像有人在無形中教我,模拟幫人剃發的過程,貼着頭發輕輕剃除,沿着頭骨的輪廓操縱發力的大小。
剃得很順利。
他微笑,是我在教你。
那麼,來吧。
藍天清透明亮,陽光熱烈。
他們即将告别這個雪山之下的村莊。
他把凳子搬到花園裡,坐下來,她開始幫他剃發。
留下一寸左右的發根,然後用溫水清洗他的頭部。
他把剃掉的一把頭發收起來,用繩子捆紮,在花園裡燒掉。
灰埋在泥土下面。
繼續前往犀地。
時空仿佛又有所變幻。
經過一片幽深而充滿生機的森林,攀援植物爬滿枝幹虬勁的樹木,青苔如薄紗般挂在樹枝上。
松樹結滿覆蓋魚鱗殼的綠色松果,蠕動的毛蟲結出絲繭。
這裡到處都是荨麻和多刺的荊棘,開滿白花的灌木交雜濃密。
他說,按照在泥地上看到的腳印蹤迹,應該有豹和野豬。
也許還有熊和響尾蛇。
穿出森林來到一片峽谷。
湍急的河流,陡峭的山路。
這裡的氣候和之前經曆的不同,溫暖,濕潤,山谷中遍地盛開白色百合花。
綠色波浪狀大葉片在風中飛舞,白花晃動,香氣撲鼻。
走過野百合山谷聽到流水淙淙,翠鳥在溪水邊啄食杜鵑和杜松的漿果。
一道高山瀑布驚天動地。
雀缇尋覓到一些解熱消毒的草藥。
他們在水潭邊花叢中酣睡一覺。
接下來的路途開始走蜿蜒的羊腸小道,攀登在陡峭山崖上開鑿的石階。
懸垂在奔騰大江之上的獨木橋,懸崖深淵,激流險灘,四周環繞的雪山越來越遠。
途經一處硫磺溫泉,升騰的蒸汽遠遠可見。
慢慢看見草原裡成群的牦牛、牧人的帳篷、火堆和升起的袅袅炊煙。
一條奔騰大江從峽谷之間湧出,兩邊是覆蓋松樹和枞樹的高山。
土牆被刷成白色的村莊房子,圍繞大片被耕種的開闊田野。
青稞已成熟,沉甸甸的穗子如金黃色的波浪湧動。
烏鴉在麥浪之上鳴叫。
沿着碎石小道,行人越來越多。
這些人趕着成群的牦牛,綿羊,馬,騾子,驢子,動物的身上被裝飾貝殼和彩布,脖子上拴着的鈴铛一路發出清脆的撞擊聲音。
商販們運送糧食、物資、幹牛糞去往城市。
天空仍是一片晶瑩無瑕的蔚藍,白雲朵朵,陽光赤熱。
空氣中仿佛有虹光照耀,讓山谷、江河、礫石河谷、田野,所有的一切閃閃發亮。
長路漫漫,旅途寂寥,忽然有人拉起嗓子長喚一聲,放聲唱起歌來: 世間諸事皆無義且如幻,盡管你那麼奮力争取,它們終歸沒有任何回報。
所以放下今生的瑣事和一切世俗的擔憂,現在便開始尋求解脫之道。
人身的難得你們要了知,就如同一艘如意寶船。
它能駛過痛苦之海洋,所以要消除懶惰與散漫的心,發起精進無比的力量。
一切有情的生命無常,仿佛先後到來的客人。
老的人走後年輕一代随後緊緊跟上。
現在的人百年後都将一個不存,從此刻起帶着确信去認識它。
這一生的顯現如今日的白晝,有的顯現似今夜的夢境,來世的顯現像明月般降臨,從此刻起精勤修行正法…… 蒼涼粗狂的嗓音,悠長優美的曲調,聲聲震顫穿透黃昏暮色。
黑色秃鹫張開翅膀,在沉寂的遠空中翺翔。
前方,畫在一面崖壁岩石上的四臂觀音像被落日照射發出黃金般光芒,佛像的面容無畏而深遠,俯瞰大地。
而在後面高山頂上已能看到白牆金頂的巍峨宮殿。
終于抵達聖城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