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愛荷華“國際寫作計劃”
關燈
小
中
大
張新穎:那我們接着談談“國際寫作計劃”。
王安憶:“國際寫作計劃”,當時和我母親一起去的,北京還有吳祖光,我們一幫子人去的。
這個活動的性質我也是慢慢才了解清楚的,是聶華苓和保羅.·.安格爾他們夫婦兩個人創辦的,搞到一些錢,每年一次,主要面對發展中國家,所以到那裡的都是來自所謂“問題國家”。
我們去的這一屆是“問題”最多的一屆,有一個波蘭的作家,他是尋求政治避難,帶着孩子老婆很狼狽,等于聶華苓給他三個月的津貼,這三個月可以有地方住,有小小的收入,可以安心三個月;三個月以後公寓都要退掉,都要走人,他同時聯系在紐約的朋友,尋求幫助,生活是相當的不安定,從波蘭出來沒什麼錢的。
他的這個孩子也有問題,因為生活不安定,就是特别地鬧,大叫,有一天上午我就聽到小孩子在走廊裡尖哭尖叫,我去開門,其實後來我知道不應該開門的,别人的事情應該裝不知道的,一開門就看到她母親抱着她。
他們覺得打擾别人是一件非常羞恥的事情,就抱着她捂着她嘴巴速速地跑到房間裡去了。
他們在那裡的生活狀況明顯不如其他人,不曉得前途何在。
還有一個是阿根廷的,這個女作家的問題在于她母親是精神病人,她說這是她終生的監獄,說過這麼一句話。
還有一個比較戲劇性的,是前東德和前西德的,前西德的女人吧是從東德跑過去的,當時是叛國者,但在西德又并不順遂,這個女人就酗酒,嚴重地酗酒,長得又醜陋,酗酒以後人神志恍惚,老是淚汪汪淚汪汪;那個東德的男作家長得漂亮得不得了,像洋娃娃一樣,眼睛特别大特别天真,頭發又是卷曲金黃的,後來聽說他們原來是一個小鎮上的街坊,兩個人關系也特别好,想不到在這裡重逢。
聚會時“東德”就坐在“西德”的腿上。
開演講會分小組,一般是按地區國家分,西德女人不想在西歐組,想到東歐組,人家不要她,因為她是叛變的,不要你參加;讓她去西歐組,她又不喜歡西歐,這是很大的悲劇。
有一天晚上,很冷的天氣,她就跳到河裡面去了,後來被救起來了。
張新穎:這個人你好像寫過的,在哪裡看到的。
王安憶:我寫過的,在《烏托邦詩篇》。
那一屆“國際寫作計劃”還有菲律賓的、印度尼西亞的、印度的。
印度的作家給我感覺特别沒歸宿感,二十多種語言,可是用英語寫作,語言上沒有身份認同,就是你到底寫給誰看,用什麼語言寫作,什麼是母語,這是很大的困惑。
那時候陳映真對我說,陳映真對我很重要,他總是講一句話:你看看你周圍,他們問題都很嚴重,不要以為就中國問題嚴重。
他就提醒我注意這個背景。
所以我覺得“國際寫作計劃”對我有很重要的影響。
還有南非的,當時南非還沒有獨立,南非有個女詩人,她的詩講到有色人種的處境,她看上去是白人,在會上講到黑人怎麼怎麼受歧視,有人就問她,你是一個白人你是怎麼能體會到黑人的處境的?然後這個女作家的回答使大家都很吃驚,她說我也是有色人種。
張新穎:你剛才提到陳映真,我有點明白了,因為你經常提到這個“國際寫作計劃”,我當時不明白為什麼在你的經曆中特别重要。
剛才講陳映真的那句話,其他國家都有問題,這樣一想,這個意識對人太重要了。
王安憶:對,我們剛剛從一個經曆過創傷的國家走出來,總是耿耿于懷,總覺得有很大的問題,他呢一開始是喜歡聽我講大陸的情況的,聽到後來他也不耐煩了,因為他發現我講來講去也不過就這些東西,這些他在報紙上看到的比我講得更誇張,他不想聽,想聽我們是不是看到别樣的東西,我提供不出來,所以經常會很對立,對立的時候他就說你看大家都有問題。
他英語很好,能用英語對話,就告訴我很多這個人幹什麼,那個人幹什麼,他告訴我很多的事情。
我們确實各有各的問題,尤其是波蘭的一家人給我印象最深,我覺得他們過得非常的凄慘,前途沒有着落,比我們早離開愛荷華,據說紐約那裡要上演他的戲劇。
他邀請我們到他的房間裡去,也沒什麼高興的氣氛,剛剛适應,小孩子又要去陌生的地方。
還有一對冰島夫妻,冰島倒是很安甯的國家,他們很奇怪,領養了一個南美的孩子,皮是皮得不得了,但是很快樂的,他們不太在乎這種血緣上的必然關系的,那南美孩子就和這個
王安憶:“國際寫作計劃”,當時和我母親一起去的,北京還有吳祖光,我們一幫子人去的。
這個活動的性質我也是慢慢才了解清楚的,是聶華苓和保羅.·.安格爾他們夫婦兩個人創辦的,搞到一些錢,每年一次,主要面對發展中國家,所以到那裡的都是來自所謂“問題國家”。
我們去的這一屆是“問題”最多的一屆,有一個波蘭的作家,他是尋求政治避難,帶着孩子老婆很狼狽,等于聶華苓給他三個月的津貼,這三個月可以有地方住,有小小的收入,可以安心三個月;三個月以後公寓都要退掉,都要走人,他同時聯系在紐約的朋友,尋求幫助,生活是相當的不安定,從波蘭出來沒什麼錢的。
他的這個孩子也有問題,因為生活不安定,就是特别地鬧,大叫,有一天上午我就聽到小孩子在走廊裡尖哭尖叫,我去開門,其實後來我知道不應該開門的,别人的事情應該裝不知道的,一開門就看到她母親抱着她。
他們覺得打擾别人是一件非常羞恥的事情,就抱着她捂着她嘴巴速速地跑到房間裡去了。
他們在那裡的生活狀況明顯不如其他人,不曉得前途何在。
還有一個是阿根廷的,這個女作家的問題在于她母親是精神病人,她說這是她終生的監獄,說過這麼一句話。
還有一個比較戲劇性的,是前東德和前西德的,前西德的女人吧是從東德跑過去的,當時是叛國者,但在西德又并不順遂,這個女人就酗酒,嚴重地酗酒,長得又醜陋,酗酒以後人神志恍惚,老是淚汪汪淚汪汪;那個東德的男作家長得漂亮得不得了,像洋娃娃一樣,眼睛特别大特别天真,頭發又是卷曲金黃的,後來聽說他們原來是一個小鎮上的街坊,兩個人關系也特别好,想不到在這裡重逢。
聚會時“東德”就坐在“西德”的腿上。
開演講會分小組,一般是按地區國家分,西德女人不想在西歐組,想到東歐組,人家不要她,因為她是叛變的,不要你參加;讓她去西歐組,她又不喜歡西歐,這是很大的悲劇。
有一天晚上,很冷的天氣,她就跳到河裡面去了,後來被救起來了。
張新穎:這個人你好像寫過的,在哪裡看到的。
王安憶:我寫過的,在《烏托邦詩篇》。
那一屆“國際寫作計劃”還有菲律賓的、印度尼西亞的、印度的。
印度的作家給我感覺特别沒歸宿感,二十多種語言,可是用英語寫作,語言上沒有身份認同,就是你到底寫給誰看,用什麼語言寫作,什麼是母語,這是很大的困惑。
那時候陳映真對我說,陳映真對我很重要,他總是講一句話:你看看你周圍,他們問題都很嚴重,不要以為就中國問題嚴重。
他就提醒我注意這個背景。
所以我覺得“國際寫作計劃”對我有很重要的影響。
還有南非的,當時南非還沒有獨立,南非有個女詩人,她的詩講到有色人種的處境,她看上去是白人,在會上講到黑人怎麼怎麼受歧視,有人就問她,你是一個白人你是怎麼能體會到黑人的處境的?然後這個女作家的回答使大家都很吃驚,她說我也是有色人種。
張新穎:你剛才提到陳映真,我有點明白了,因為你經常提到這個“國際寫作計劃”,我當時不明白為什麼在你的經曆中特别重要。
剛才講陳映真的那句話,其他國家都有問題,這樣一想,這個意識對人太重要了。
王安憶:對,我們剛剛從一個經曆過創傷的國家走出來,總是耿耿于懷,總覺得有很大的問題,他呢一開始是喜歡聽我講大陸的情況的,聽到後來他也不耐煩了,因為他發現我講來講去也不過就這些東西,這些他在報紙上看到的比我講得更誇張,他不想聽,想聽我們是不是看到别樣的東西,我提供不出來,所以經常會很對立,對立的時候他就說你看大家都有問題。
他英語很好,能用英語對話,就告訴我很多這個人幹什麼,那個人幹什麼,他告訴我很多的事情。
我們确實各有各的問題,尤其是波蘭的一家人給我印象最深,我覺得他們過得非常的凄慘,前途沒有着落,比我們早離開愛荷華,據說紐約那裡要上演他的戲劇。
他邀請我們到他的房間裡去,也沒什麼高興的氣氛,剛剛适應,小孩子又要去陌生的地方。
還有一對冰島夫妻,冰島倒是很安甯的國家,他們很奇怪,領養了一個南美的孩子,皮是皮得不得了,但是很快樂的,他們不太在乎這種血緣上的必然關系的,那南美孩子就和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