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中國文明的頂峰和衰落

關燈
以探報此等事為生……以先得者為功……人情喜新而好奇,皆以小報為先,而以朝報為常,真僞亦不複辨也。

    ”這種小報非常注重時效性,由于消息新奇快捷,發行面廣,勢頭甚至壓倒了政府發行的朝報,因而利潤頗豐,成為我國最早的新聞産業。

    另外,宋人還享有廣泛的結社自由,隻要不拿武器,政府保證人民的結社集會自由,從不加以幹涉。

    宋代演戲,經常諷刺朝政。

    宋高宗時,著名的奸臣秦桧走後門,讓自己的兒子成了狀元,結果不久,就有人把這件事編成了一出戲,公開演出,秦桧也無可奈何,沒法處罰。

    北宋著名昏君宋徽宗看戲的時候,演員在台上公開批評他的政策不好,“隻是百姓一般受無量苦!”,讓老百姓受了很多苦。

    宋徽宗聽了,“為恻然長思,弗以為罪”,也不敢怪罪這個演員。

     推動文明發展的因素是複雜的。

    中國2000年不停的循環,實際上反映出兩方面力量的較量,君權與臣權,中央與地方。

    這種較量曾經達到了一種難得的平衡,導緻即使在基于君主利益而設計的大一統郡縣制度的框架内,君權也曾經得到過比較有效的約束,大一統郡縣體制在遭遇危機後終獲平衡,因此收獲了比較輝煌的政治文明和文化成就。

     在比較高的政治文明的基礎上,宋代也取得了輝煌的物質文明。

    很多人認為,中華文明的頂點在宋朝。

    陳寅恪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年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

    ”中華文明經過幾千年的曲折發展,在宋朝達到了文化的高峰。

     日本學者宮崎市定把宋代比作歐洲的文藝複興:“中國宋代實現了社會經濟的躍進、都市的發達、知識的普及,與歐洲文藝複興比較,應該理解為并行和等值的發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東方的文藝複興時代’。

    ”法國漢學家謝和耐則說:“(在宋代)一個新世界誕生了,其基本特點已是近代中國的特點。

    ” 三 我們頭腦中通常有一個錯誤印象,那就是曆史總是進步的,後面的總比前面的要強。

    但事實上并非如此,我們比較一下宋朝和明朝就知道了。

     宋朝和明朝這兩個朝代相隔隻有89年。

    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時候,打的是“日月重開大宋天”的旗号,宣傳他要恢複宋代的開明統治。

    然而事後我們看到,明朝和宋朝相比,在很多方面都出現了劇烈的倒退。

     我們首先來看财政。

     一提到宋朝,我們就想到“弱宋”,感覺這是一個很衰弱的朝代,總是挨打。

    但是如果從經濟角度看的話,宋代其實很強。

    宋朝第三個皇帝宋真宗的時代,國家财政收入接近16000萬貫,這個數字是唐代最高額的3倍。

    明朝在财政收入最高的時候,也不過是宋朝這個數字的19%。

     更具說服力的是财政收入的構成,也就是說,錢是從哪兒來的。

    中國曆史上,農業稅一直是國家收入的主體,國家稅收都是從農民手裡收上來的。

    但是到了宋朝,财政收入主要靠工商稅收,占财政收入的70%,農業稅隻占30%。

    在中國曆史上,像宋朝這樣的情況絕無僅有。

    這說明,宋朝巨大的财政收入不是靠加重對農民剝削,而是由于國民經濟飛速發展,工商業極度繁榮。

    到了明朝時,農業稅又一次占了大頭,占了總收入的81%,工商雜稅隻占總收入的12%。

    從這個數字我們能看出,和宋代相比,明朝商品經濟是何等落後。

     因此,宋代達到了中國曆史上商品經濟的最高峰,社會流動性和平等化的最高峰。

    [7]學者夏振坤說,宋代中國的城市化水平高達22%,這是領先全世界的水平。

    但是到了明代和清代,城市化水平一下子降到7%左右。

    [8]而根據學者張傑提供的研究數字,明清的城市化水平隻有4%。

    [9] 四 在“現代”的經濟和社會結構基礎上,宋代的人權發展水平也很高。

     宋代在中國古代史上第一次取消了奴隸制。

     在宋代之前,中國曆史上一直存在着使用奴隸或者叫奴婢的現象。

    大戶人家大量使喚奴婢,而且奴婢的社會地位十分悲慘,可以随便買賣,和牲畜的地位差不多。

     到了宋代,雖然也使用“奴婢”這個詞,但是這個詞的意思已經和以前朝代完全不同了:在宋代,“奴婢”也是平民,是被人雇傭的,類似于今天我們所說的“保姆”或者“司機”。

    他們不是雇主的私産,而是自由民,就是為了掙工資給你打工而已。

     宋朝對販賣人口的懲處也是極為嚴厲的。

    拐賣人口者,會被處以絞刑。

    比今天把人拐進黑磚窯受到的處理要重得多,今天我們頂多判上幾年。

    而且和今天懲處拐賣婦女兒童的法律不同的是,宋代規定,不光拐賣者要處重刑,買方也要從重懲處,買家的罪責僅比人販子減一等。

    [10] 然而你要是讀《金瓶梅》等明代文學作品,可以發現,到了明代社會,奴隸現象再度盛行,而且非常普遍。

    主人可以像處理自己的财産一樣,把奴婢随意送人。

    在家裡,對待這些奴婢的态度也是想打就打、想罵就罵,虐待奴婢這種情況在明代非常普遍。

     最能代表明代人道主義水平倒退的是殉葬制的恢複。

    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