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意,我不用買機票了。
” 出入幾次槐樹街後,保安都認識丹尼爾了,冷不防還要查看居住證。
他們老搞錯丹尼爾的名字,托名人名牌之福,他們不是叫他戴衛喬丹邁克耐克,就是迪克,弄得丹尼爾哭笑不得。
他問我可知迪克的意思?我琢磨一下,搖搖頭。
丹尼爾看四周無人,指了指裆部,然後我們縱聲大笑。
笑後,他問我中文裡有類似的委婉表達嗎,我說可以叫“小弟弟”,他琢磨一下,很滿意。
當保安再次叫他迪克時,他嚴肅更正:“我叫丹尼,不是迪克——我不是小弟弟。
OK?” 衆人大笑。
我覺得我很喜歡這個聰明絕頂又傻乎乎的丹尼爾了。
6 丹尼爾還經常請我去五道口玩。
他的公司在中關村科技園,他帶我去他公司看了看,又去他住處。
他租的房在一個高檔小區裡,寬敞漂亮,如楊星辰的新房。
一次,他興緻勃勃地拿出幾樣他去琉璃廠淘來的新東西炫耀,除了一些字畫小羅漢瓷器什麼的,一個并不起眼的雕花獨木圓凳,乏善可陳,花了一千五;一把紙扇,做工一般,扭扭捏捏幾個破字:“難得糊塗”,兩千! 我當即說他“難得糊塗”,陪他退貨去,丹尼爾有些尴尬,堅持說他喜歡。
回到客廳裡一邊看DVD,一邊喝他從東京帶來的日本酒,然後去附近酒吧輪流喝。
主要是城鐵旁那幾家、清華同方附近兩家,我還帶他去了我光顧過的“盒子”咖啡館,一邊喝着黑咖啡,一邊看古怪的地下電影。
這一帶高校雲集,語言學院也近在咫尺。
大國崛起了,五顔六色的留學生越來越多,一些中國混混浪迹其中。
運氣好的話,你可以帶一個亞非拉女孩回家愛國一番。
有時候喝多了忽然情緒低落,丹尼爾關切地詢問我,醉醺醺的我有些失控,就說了我的苦惱。
他覺得不可思議。
他說如果非買房才結婚美國大部分人都得打光棍,連克林頓都是退休後才買房呢。
我沒債務,還有點股票,很牛逼了。
他說他還有二十萬美元的學費貸款等着還呢。
我說我是代罪之身,我犯了“不成功罪”。
我用以下幾個關鍵詞給他闡釋了這個新罪名:Loser,Underdog,Good-for-nothing(窩囊廢),他笑得打起啤酒嗝兒來。
我說這是女友的苦肉計,逼我成功。
丹尼爾覺得可笑,他說如果一個女人愛你就應該無條件。
他舉例說他出身富豪家庭的母親當年嫁給窮小子老爸,一起打拼。
他小心翼翼地說,西方女性是女權主義者,東方女性好像不夠獨立。
我呵呵一笑:“她們是選擇性女權主義。
” 丹尼爾和我碰了一杯:“你說得太對了,不過我已經習慣了,到了羅馬就按羅馬人的規矩來。
” 我說寫作在中國被認為是不務正業,極有可能犯下“不成功罪”,百分之九十五的父母反對自己的女兒嫁給我這樣的罪人。
丹尼爾驚愕地看着我,一陣長籲短歎,他說一個人格不獨立的女人是不可取的。
在美國,人們尋找愛人主要看性格人品;也看經濟條件,但不會說出來,更不會作為結婚前提。
至于我的職業,他說,寫作不一定發财,但很高尚。
美國人不敢說不成功就是犯罪,那是歧視,而且以金錢為單一标準來衡量成功太可笑了。
美國一些人一輩子從事社區、環保或宗教工作,收入很少,但很受尊敬。
軍人消防員收入也不高,卻是美國最受尊敬的群體。
華爾街的家夥個個都是掘金高手,但沒人高看他們一眼。
我笑言:“看來你不在乎錢?” 丹尼爾先問我一個似乎無關的問題:“你猜猜我的同學在美國的大公司裡年薪多少?” 我有些猶豫:“你們的規矩是男不問收入女不問年齡吧?” “沒關系,現在是我想讓你知道。
” 我琢磨了一下說:“你們人均年收入是四萬美元左右吧,就算名校畢業,剛畢業也就五六萬吧?” “你錯了。
”丹尼爾搖搖頭,兩指頭擺成十字架,“十萬美金的比比皆是。
你知道我掙多少?” “怎麼也得這個數吧?你也不傻是吧?”我說。
他擺擺手:“我還不到他們一半,我隻有四萬美金,加上獎金和加班才五萬。
” 我一算,差不多四十萬人民币!難怪他買那破紙扇,也就人家一天工資。
錢多人傻,不宰你宰誰啊?丹尼爾接着說:“我在日本一年,中國準備工作兩年,然後去新加坡。
我在乎錢,但不給自己壓力。
我還有自己的興趣——旅遊,攝影。
” “看出來啦,有點像Voyeur(窺視癖)。
” “呵呵,可能吧。
”丹尼爾拿起自己的照相機晃晃,“我雖然掙的少,但我有更多自由,更有見識!我已去過三十多個國家了。
而且,我有些照片也能賣成錢呢。
你說,還有啥比同時享受工作、樂趣和自由更美妙呢?” 我伸出大拇指:“你就是所謂的Ifman,也就是InternationalFreeman(國際自由人),牛逼!” 丹尼爾說:“你說得對。
你知道我為啥喜歡編程這個工作嗎?就是因為不用西裝筆挺地呆在壓抑的公司格子裡,一台電腦一根網線就行,甚至不需要——如果有無線卡的話。
” “編程有點像寫作呵。
”我說。
他點頭:“當作家更應該當個國際自由人。
” 我也列舉了三個麻煩:咱沒錢,咱沒那閑心,咱那護照也不好使。
丹尼爾一一糾正:隻要會計劃可省很多錢,有朋友也可以省錢;現在就應該調整,拼命工作拼命玩;中國護照去歐美難,可以先去發展中國家看看,那裡也不錯。
最後丹尼爾說以後邀請我去美國玩,就住他父母家,房子很大。
“你就不怕——我去了賴在你們國家?”我湊近他笑問,丹尼爾調皮一笑:“沒關系,隻要你能合法居留。
否則,自然有人來找你。
” 我們異口同聲道:“移民局。
” 我問起他女朋友的情況,他說純粹性格問題,感情問題,和經濟沒任何關系,随後他給我詳細談了他的女友。
聽起來當代女人都一個毛病——控制欲太強。
丹尼爾旗幟鮮明地表示,他們GameOver(遊戲結束)了。
一個專在酒吧流竄的畫家悄悄坐在我們面前,先誇我們很帥,又拿出他的人物素描,開始報價。
從三百砍到一百,他坐在我們對面,短短幾分鐘,就把我們畫成A級通緝犯,這藝術家水準也忒次了點。
我的情緒有些好轉,勁歌疾舞時,舞池裡像一鍋煮沸了的開水,兩個倒黴蛋跳進去盡情發洩一番。
和很多來中國的老外一樣,丹尼爾很快就有了女朋友,還不止一個,大多是女的投懷送抱。
有時候他不得不一個周末見幾個,有時候還求助于我掩護他。
可笑的是幾乎每個女的都自稱他女友,丹尼爾背後卻一一否認,稱她們隻是Regular(普通)、而不是Official(正式)。
我問普通和正式咋區分,上床嗎?丹尼爾詭秘地一笑:“個人隐私,無可奉告。
” 他把他每個女友的情況都告訴我,照片都讓我看,讓我參考。
大都年輕漂亮,時尚體面,眼睛裡缺了一種清澈。
我始終拒絕表态,隻是提醒他多觀察。
“有道理。
”丹尼爾若有所思,“她們都想和我結婚,我們才認識呢。
三十歲之前我根本不想結婚。
你都三十五了。
” “你跟一個犯人比啥啊,我是這個時代的Foundling(棄兒)。
”我苦笑。
“對,你犯了Loser罪。
”丹尼爾也笑起來。
丹尼爾是個拍攝狂,到任何地方都帶着相機,遇到任何“有意思”的事情都狂拍一氣。
很多在我們看來無聊、尴尬,甚至有損臉面的事情,如噼噼啪啪的火三輪、渾身灰泥漿的民工、街上吵架打架、開車闖紅燈、過街通道下衣衫褴褛的訪民和乞丐、樹陰下和窗戶後的性工作者……他都使用長焦距鏡頭拍下來。
盡管對此很寬容,還是有些不高興,常常自覺不自覺地去擋他的鏡頭,把他惹得很惱火:“這是公共場所,你去了美國,随便拍。
”
” 出入幾次槐樹街後,保安都認識丹尼爾了,冷不防還要查看居住證。
他們老搞錯丹尼爾的名字,托名人名牌之福,他們不是叫他戴衛喬丹邁克耐克,就是迪克,弄得丹尼爾哭笑不得。
他問我可知迪克的意思?我琢磨一下,搖搖頭。
丹尼爾看四周無人,指了指裆部,然後我們縱聲大笑。
笑後,他問我中文裡有類似的委婉表達嗎,我說可以叫“小弟弟”,他琢磨一下,很滿意。
當保安再次叫他迪克時,他嚴肅更正:“我叫丹尼,不是迪克——我不是小弟弟。
OK?” 衆人大笑。
我覺得我很喜歡這個聰明絕頂又傻乎乎的丹尼爾了。
6 丹尼爾還經常請我去五道口玩。
他的公司在中關村科技園,他帶我去他公司看了看,又去他住處。
他租的房在一個高檔小區裡,寬敞漂亮,如楊星辰的新房。
一次,他興緻勃勃地拿出幾樣他去琉璃廠淘來的新東西炫耀,除了一些字畫小羅漢瓷器什麼的,一個并不起眼的雕花獨木圓凳,乏善可陳,花了一千五;一把紙扇,做工一般,扭扭捏捏幾個破字:“難得糊塗”,兩千! 我當即說他“難得糊塗”,陪他退貨去,丹尼爾有些尴尬,堅持說他喜歡。
回到客廳裡一邊看DVD,一邊喝他從東京帶來的日本酒,然後去附近酒吧輪流喝。
主要是城鐵旁那幾家、清華同方附近兩家,我還帶他去了我光顧過的“盒子”咖啡館,一邊喝着黑咖啡,一邊看古怪的地下電影。
這一帶高校雲集,語言學院也近在咫尺。
大國崛起了,五顔六色的留學生越來越多,一些中國混混浪迹其中。
運氣好的話,你可以帶一個亞非拉女孩回家愛國一番。
有時候喝多了忽然情緒低落,丹尼爾關切地詢問我,醉醺醺的我有些失控,就說了我的苦惱。
他覺得不可思議。
他說如果非買房才結婚美國大部分人都得打光棍,連克林頓都是退休後才買房呢。
我沒債務,還有點股票,很牛逼了。
他說他還有二十萬美元的學費貸款等着還呢。
我說我是代罪之身,我犯了“不成功罪”。
我用以下幾個關鍵詞給他闡釋了這個新罪名:Loser,Underdog,Good-for-nothing(窩囊廢),他笑得打起啤酒嗝兒來。
我說這是女友的苦肉計,逼我成功。
丹尼爾覺得可笑,他說如果一個女人愛你就應該無條件。
他舉例說他出身富豪家庭的母親當年嫁給窮小子老爸,一起打拼。
他小心翼翼地說,西方女性是女權主義者,東方女性好像不夠獨立。
我呵呵一笑:“她們是選擇性女權主義。
” 丹尼爾和我碰了一杯:“你說得太對了,不過我已經習慣了,到了羅馬就按羅馬人的規矩來。
” 我說寫作在中國被認為是不務正業,極有可能犯下“不成功罪”,百分之九十五的父母反對自己的女兒嫁給我這樣的罪人。
丹尼爾驚愕地看着我,一陣長籲短歎,他說一個人格不獨立的女人是不可取的。
在美國,人們尋找愛人主要看性格人品;也看經濟條件,但不會說出來,更不會作為結婚前提。
至于我的職業,他說,寫作不一定發财,但很高尚。
美國人不敢說不成功就是犯罪,那是歧視,而且以金錢為單一标準來衡量成功太可笑了。
美國一些人一輩子從事社區、環保或宗教工作,收入很少,但很受尊敬。
軍人消防員收入也不高,卻是美國最受尊敬的群體。
華爾街的家夥個個都是掘金高手,但沒人高看他們一眼。
我笑言:“看來你不在乎錢?” 丹尼爾先問我一個似乎無關的問題:“你猜猜我的同學在美國的大公司裡年薪多少?” 我有些猶豫:“你們的規矩是男不問收入女不問年齡吧?” “沒關系,現在是我想讓你知道。
” 我琢磨了一下說:“你們人均年收入是四萬美元左右吧,就算名校畢業,剛畢業也就五六萬吧?” “你錯了。
”丹尼爾搖搖頭,兩指頭擺成十字架,“十萬美金的比比皆是。
你知道我掙多少?” “怎麼也得這個數吧?你也不傻是吧?”我說。
他擺擺手:“我還不到他們一半,我隻有四萬美金,加上獎金和加班才五萬。
” 我一算,差不多四十萬人民币!難怪他買那破紙扇,也就人家一天工資。
錢多人傻,不宰你宰誰啊?丹尼爾接着說:“我在日本一年,中國準備工作兩年,然後去新加坡。
我在乎錢,但不給自己壓力。
我還有自己的興趣——旅遊,攝影。
” “看出來啦,有點像Voyeur(窺視癖)。
” “呵呵,可能吧。
”丹尼爾拿起自己的照相機晃晃,“我雖然掙的少,但我有更多自由,更有見識!我已去過三十多個國家了。
而且,我有些照片也能賣成錢呢。
你說,還有啥比同時享受工作、樂趣和自由更美妙呢?” 我伸出大拇指:“你就是所謂的Ifman,也就是InternationalFreeman(國際自由人),牛逼!” 丹尼爾說:“你說得對。
你知道我為啥喜歡編程這個工作嗎?就是因為不用西裝筆挺地呆在壓抑的公司格子裡,一台電腦一根網線就行,甚至不需要——如果有無線卡的話。
” “編程有點像寫作呵。
”我說。
他點頭:“當作家更應該當個國際自由人。
” 我也列舉了三個麻煩:咱沒錢,咱沒那閑心,咱那護照也不好使。
丹尼爾一一糾正:隻要會計劃可省很多錢,有朋友也可以省錢;現在就應該調整,拼命工作拼命玩;中國護照去歐美難,可以先去發展中國家看看,那裡也不錯。
最後丹尼爾說以後邀請我去美國玩,就住他父母家,房子很大。
“你就不怕——我去了賴在你們國家?”我湊近他笑問,丹尼爾調皮一笑:“沒關系,隻要你能合法居留。
否則,自然有人來找你。
” 我們異口同聲道:“移民局。
” 我問起他女朋友的情況,他說純粹性格問題,感情問題,和經濟沒任何關系,随後他給我詳細談了他的女友。
聽起來當代女人都一個毛病——控制欲太強。
丹尼爾旗幟鮮明地表示,他們GameOver(遊戲結束)了。
一個專在酒吧流竄的畫家悄悄坐在我們面前,先誇我們很帥,又拿出他的人物素描,開始報價。
從三百砍到一百,他坐在我們對面,短短幾分鐘,就把我們畫成A級通緝犯,這藝術家水準也忒次了點。
我的情緒有些好轉,勁歌疾舞時,舞池裡像一鍋煮沸了的開水,兩個倒黴蛋跳進去盡情發洩一番。
和很多來中國的老外一樣,丹尼爾很快就有了女朋友,還不止一個,大多是女的投懷送抱。
有時候他不得不一個周末見幾個,有時候還求助于我掩護他。
可笑的是幾乎每個女的都自稱他女友,丹尼爾背後卻一一否認,稱她們隻是Regular(普通)、而不是Official(正式)。
我問普通和正式咋區分,上床嗎?丹尼爾詭秘地一笑:“個人隐私,無可奉告。
” 他把他每個女友的情況都告訴我,照片都讓我看,讓我參考。
大都年輕漂亮,時尚體面,眼睛裡缺了一種清澈。
我始終拒絕表态,隻是提醒他多觀察。
“有道理。
”丹尼爾若有所思,“她們都想和我結婚,我們才認識呢。
三十歲之前我根本不想結婚。
你都三十五了。
” “你跟一個犯人比啥啊,我是這個時代的Foundling(棄兒)。
”我苦笑。
“對,你犯了Loser罪。
”丹尼爾也笑起來。
丹尼爾是個拍攝狂,到任何地方都帶着相機,遇到任何“有意思”的事情都狂拍一氣。
很多在我們看來無聊、尴尬,甚至有損臉面的事情,如噼噼啪啪的火三輪、渾身灰泥漿的民工、街上吵架打架、開車闖紅燈、過街通道下衣衫褴褛的訪民和乞丐、樹陰下和窗戶後的性工作者……他都使用長焦距鏡頭拍下來。
盡管對此很寬容,還是有些不高興,常常自覺不自覺地去擋他的鏡頭,把他惹得很惱火:“這是公共場所,你去了美國,随便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