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燈
,活像一對露水夫妻。

     清淨的老式四合院,青磚平房,破舊琉璃瓦,朱紅油漆門窗。

    青磚石闆,幾顆百年榆樹讓院子顯得靜谧而充滿曆史感。

    南北廂房中一間,十平米,簡單家具,抹去錢币厚的沙塵,看上去還算幹淨。

    我到床上坐了坐,踏實。

    電話、衛生間和廚房合用。

    另一間室友據說是“搞文化的”。

    月租一千。

    我說七百就要,如果房東降了,按行規你也得降。

     “大哥——,您好——狠啊!”她一聲誇張的慘叫,那酸楚模樣,TMD活像被小流氓奪去了貞操。

    片刻,她忍痛說,“我給您美言幾句吧。

    ” 她拿起座機撥了個手機号,說了幾句把電話給我。

    那人王婆賣瓜了一番,這房先是明朝某公公故居,後來又成了清朝某格格遺址,民國時住着高官姨太太,二十多年前還住着高級人民公仆呢。

    聽着滔滔不絕的京片子,我隻有不停地“啊、哦”的份,然後他很豁達:“看您是明白人,小宋也幫您說話,咱各讓一步,八百吧。

    ” 我隻好同意了,我問如何付費,他說季付。

    我問何時入住,小宋說繳費就行,但最好明後天。

    一是今天劉先生來不了,二是他們要整理一下雜物,她還體貼地說:“您看看這沙塵暴,多——可怕啊!” “大哥,說實話這筆單子我隻賺了你五十塊。

    ”繳了代理費後小宋抱怨,“我吃了多少沙子啊大哥,還不夠買一瓶護膚品呢。

    ” 拿了收據、鑰匙和房東手機号碼,小宋客客氣氣把我送出門,依依惜别。

    沙塵暴中天迅速黯淡下來。

    這個龐大的城市更像一個硝煙彌漫的戰區,空曠處的人們驚慌失措地擠進公汽、鑽進地鐵或出租車。

    他們急需一個密閉的容器把自己包裹起來,護送回一個由鋼筋水泥構成的另一個密閉空間——家或“家”。

    我屁滾尿流地鑽進那條地下鐵龍的胃囊,在裡面晃蕩好一陣才從鼓樓大街鑽出來,再鑽進鐵龜的腹部,風塵仆仆趕回位于牡丹園。

    我将在于江湖的“家”裡享受最後一次晚餐和夢鄉。

    于江湖的母親正做飯,看見土撥鼠似的我又驚又笑:“你鑽地道去啦?” 我笑:“洗了個沙塵浴。

    ” “咋不帶口罩啊?”她埋怨道,找出一新口罩給我,“你走了,阿姨就送你一口罩吧。

    ” “太謝謝了,雪中送炭啊。

    ”我說,“今天我做飯吧,最後一次了。

    ” 聽說我找到房子了,她直誇我運氣好。

    于江湖當初找這房子,花了整整一禮拜。

     我土撥鼠一樣入浴,泥鳅一樣出浴,弄得地上成了黃泛區。

    于江湖回來後聽說是中介房,提醒我:“小心點,臭名昭著。

    ” “小姑娘挺單純的,而且我都看房了,和房東也通話了,代理費繳了——”我又拿出鑰匙晃了晃,“這個都到手啦。

    ” “人在江湖漂,反正小心點。

    ”他說,“要我送你嗎?” “就不勞你大駕了,一箱搞定。

    ”我說。

     于江湖趁機教育他媽:“看見了吧,單身漢就是潇灑。

    ” 2 風力減弱,沙塵卻越來越厚了,這個肥大的城市就像古代絲綢之路上一個劫後餘生的繁榮都城,滿眼盡是土撥鼠,滿城盡帶黃金甲。

     “十字星百貨批發城”具有北方城市和建築的典型特點:大氣但粗糙。

    以大紅大黃為主要底色卻布滿灰塵的廣告牌花裡胡哨,即使經常清洗,也像永遠也洗不淨的淘氣娃娃的臉。

    這裡花不到三分之一的價格,就可以買到在大商場的同一品牌。

    新貴們對此不屑一顧;眼光高錢包小的小資白領們來這裡,則會選擇冷僻時間段或喬裝打扮一番,要是被他們的同伴認出來,他們就不好在光鮮的寫字樓裡混了。

     我在迷宮般的批發城中找到床上用品區段。

    人流如織,看來需要睡覺地方的人還真不少。

    售貨員們在旁邊巧舌如簧,極力在最短的時間内讓窮光蛋們擠出銀子滾蛋。

    我買了京漂後的第一套簡易床具:床單、被子、枕頭和薄如烙餅的海綿床墊,都是單人型号,一水兒的國防綠,耐髒、耐磨,有在路上、急行軍的感覺,和我學生時代的床上用品一樣。

    一套床具不到一百二十,差點吃不消。

    離開靀城時,我連一張銀行卡都沒帶。

     我肩扛背托懷抱手拉,艱難走向公汽,一路上磕磕碰碰,神經質般不停喊着“借光!”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擠上車。

    在密不透風的車廂内,體面而疲憊的白領努力和我這個灰老鼠保持距離,我得以享受片刻特權。

    窗外摩登高樓、高架橋和最原始的棚戶區毫無征兆地瞬間轉換,汽車穿梭在這個世界上最肥大的城市裡,猶如蚯蚓爬行在一件由華美絲綢和麻袋縫合在一起的龐大而古怪的旗袍和草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