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我愛逛書店,也挺愛買書。
閑人嘛。
”我說。
“那多好,以後出書了直接放自個店裡賣得了,省得被剝削一次,書店黑着呢。
”陳甯安将煙點燃,猛吸一口,興奮地說,“書店賺的就是閑人的錢。
咱中國這麼多人,閑人也少不了。
您一年買書花多少錢?” “難說,時多時少,一年下來怎麼也得幾百塊錢吧。
”我說。
“如果每個人花你一個零頭就不得了,‘席叔書屋’您知道嗎?”陳甯安問我。
“聽說過。
” “那就是幾個閑人開給閑人的書店,現在做大了,聽說要上市了。
還有‘三聯書店’也是閑人養起來的。
” “‘三聯’是老字号了。
”武彤彤補充,“改天我帶你看看吧,很有特色。
” “更不要說——”陳甯安繼續說,“咱還可以賺學生的錢。
中國幾億學生呢,這市場,可以說無窮大。
光北京就有幾百萬學生。
” “理論上說沒問題,還是越細越好,最終還得落實到細節上。
”我說。
“有道理,魔鬼在細節中。
”陳甯安從黑包裡拿出一個大本子,翻開,再取出一支筆。
我們幾個像研究軍事地圖的參謀一樣俯身端詳起來,就差一個放大鏡了。
陳甯安指着簡約地圖上密布的三角形說:“我經過各種途徑,基本摸清了北京書店分布圖。
根據我們現有資金,隻能開一家店,小店面,還不能在繁華地段。
” 我笑言:“小米加步槍啊。
” “可不是嘛。
”陳甯安歎息,又轉問武彤彤,“要不你也入一股吧。
” 武彤彤直搖頭:“你看我像有閑錢的人嗎?能給你介紹一個就不錯啦。
我才上了三年班,一月一千多,我能幹啥;做兼職那點錢,還不夠我考G(RE)考T(OEFL)的。
” “那行吧,你以後寄點美元來也行,咱一不留神成中美合資啦。
”陳甯安說。
“學校周圍怎麼樣?”我問。
陳甯安摁滅煙屁股,說:“主意是不錯,但每個人都這樣想,就麻煩了,房租貴,還打折,反而掙不了幾個,競争太激烈了。
” “看來我們隻能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老路了。
”我說。
“戰略上是這樣。
”陳甯安說。
武彤彤給我們打氣:“北京發展多快啊,攤大餅似的。
現在的城郊,沒幾天就是城裡了。
海澱、朝陽、豐台以前都是農村呢,我以前上學時校外北大荒似的。
北大窯,現在多牛,百年前就一官家瓦窯。
” “武老師——武編輯說的有道理——就是一百年太磨人了點。
”我呵呵一笑,“那咱們有什麼選址呢?” “去天通苑或回龍觀。
”陳甯安大手一揮,落到地圖北部邊緣地帶,狠命一掐,那勁頭活像發現了國軍老巢的共軍将領,“天通苑号稱建成亞洲最大小區,七十萬常住人口規模!比一個中等城市還大;回龍觀是北京最大的經濟适用房小區,也有幾十萬人。
這兩個地方,正大興土木呢,輕軌也開工了,用不了五年,絕對人山人海。
要不我在天通苑買房?那裡一家書店還沒呢,房租很便宜。
我看過,三十平米的門面房,月租五千可以拿下。
” “聽上去不錯。
”我附和道。
“當然了,我盯上這很久了。
”陳甯安信心百倍地的樣子,“我不迷信,但風水還不得不考慮一下,這兩地方都在城北,上風上水。
” 研究的結果是謹慎樂觀。
陳甯安建議:“我們不妨實地去看看,我和媳婦現在租房住在那裡,我們去坐坐,我讓她早點做飯。
” 武彤彤問:“那得倒幾次車啊?” “是挺遠,不過從這兒過去隻倒三次,估計兩個多小時就到啦。
” 我大吃一驚:“還不遠哪?從成都到北京坐飛機也夠啦。
” “在北京這很正常,時間長了就習慣了。
”武彤彤說。
我征求武彤彤的意見,她說看我,我說咱就是沖這個來北京的。
計程車從西二環北上,北二環向東,再從安定橋北上,進入亞運村地區,一出立水橋,龐大的建築工地望不到邊,塵土遮天蔽日,各種工程機械震耳欲聾,簡易工棚随處可見;灰頭土臉油光閃亮的民工們或來回穿梭或緊張施工,和阿富汗難民相比,他們少了一件長衫和頭巾,多了一個安全帽。
在破舊不堪的紅磚樓小區下車。
附近街上布滿各種簡陋商店,商店内外擺放着質量可疑的商品,劣質錄音機播放着民工們喜歡的《大花轎》啥的,炮制出神經質般的喜慶氣。
花花綠綠的劣質廣告牌參差不齊,髒兮兮的玻璃上貼着明星圖片,建築物牆上到處是紅油漆刷寫的“拆”字,狂草筆法,極兇悍。
街上行人寥寥,大多數是民工。
如果不是周圍的龐大建築工地和高架橋,你很容易把這裡認成某個内地小鎮。
這地方,我看三五年内難成成熟社區。
看了幾處門面房,我臉上若無其事,心裡一片冰涼。
進屋時陳甯安老婆正做飯,油煙嗆人,趕緊進屋坐在簡陋的沙發上。
武彤彤問:“嫂子從老家過來的吧?” “是的,下崗啦。
”他說。
“好啊,我也下崗啦。
”我說。
“你也下了?嗨,你才多大呀?”陳甯安說。
“這個不取決于你的年齡而取決于你的運氣。
”我忿忿地說,“一個行業不行了所有人都遭殃,一刀切。
” “嗨,咱這兒的事很難說,體制性的。
”陳甯安。
武彤彤說:“不合理的事情多了去了,合理我就不走啦。
” “還是你好啊,惹不起躲得起,我是無處可躲啊。
”陳甯安給我們倒水,“說實話,我也是為老婆找個事情做,剛開始不用雇人手。
” 陳甯安又問我感覺咋樣,我說回去琢磨一下,明天有空去回龍觀看看,反正沒事。
武彤彤說:“我陪你去吧,離我那裡也不太遠,明天我就一件事——遞交辭職報告。
你趕過來吃午飯吧。
” 我說:“學生食堂我就去,很久沒吃學生食堂啦,挺懷念的。
” “替我省錢啊,那好啊。
就這麼定啦。
” “他們放你走嗎?”陳甯安問武彤彤。
“我想巴不得吧,少個刺兒。
不過也許會做深感震驚狀,假惺惺挽留一下。
”武彤彤聳了個肩,“然後雙方都解脫了。
” “這就叫雙赢。
”我插嘴。
我和武彤彤在亞運村分手。
倒了幾次車,炎熱、擁擠、喧嚣和兩個多小時的漫長路途把我折磨得就像打了一場大規模内髒戰争。
還好,一路上沒遇到查證件的,回到住處,五髒六腑基本還在。
旅友們都睡了,我探頭探腦地進屋,取出洗漱用具。
平躺在床上,突然電話響了,武彤彤來的,我壓低聲音說都睡了,她趕緊說怕你丢了,晚安,明天再見。
閑人嘛。
”我說。
“那多好,以後出書了直接放自個店裡賣得了,省得被剝削一次,書店黑着呢。
”陳甯安将煙點燃,猛吸一口,興奮地說,“書店賺的就是閑人的錢。
咱中國這麼多人,閑人也少不了。
您一年買書花多少錢?” “難說,時多時少,一年下來怎麼也得幾百塊錢吧。
”我說。
“如果每個人花你一個零頭就不得了,‘席叔書屋’您知道嗎?”陳甯安問我。
“聽說過。
” “那就是幾個閑人開給閑人的書店,現在做大了,聽說要上市了。
還有‘三聯書店’也是閑人養起來的。
” “‘三聯’是老字号了。
”武彤彤補充,“改天我帶你看看吧,很有特色。
” “更不要說——”陳甯安繼續說,“咱還可以賺學生的錢。
中國幾億學生呢,這市場,可以說無窮大。
光北京就有幾百萬學生。
” “理論上說沒問題,還是越細越好,最終還得落實到細節上。
”我說。
“有道理,魔鬼在細節中。
”陳甯安從黑包裡拿出一個大本子,翻開,再取出一支筆。
我們幾個像研究軍事地圖的參謀一樣俯身端詳起來,就差一個放大鏡了。
陳甯安指着簡約地圖上密布的三角形說:“我經過各種途徑,基本摸清了北京書店分布圖。
根據我們現有資金,隻能開一家店,小店面,還不能在繁華地段。
” 我笑言:“小米加步槍啊。
” “可不是嘛。
”陳甯安歎息,又轉問武彤彤,“要不你也入一股吧。
” 武彤彤直搖頭:“你看我像有閑錢的人嗎?能給你介紹一個就不錯啦。
我才上了三年班,一月一千多,我能幹啥;做兼職那點錢,還不夠我考G(RE)考T(OEFL)的。
” “那行吧,你以後寄點美元來也行,咱一不留神成中美合資啦。
”陳甯安說。
“學校周圍怎麼樣?”我問。
陳甯安摁滅煙屁股,說:“主意是不錯,但每個人都這樣想,就麻煩了,房租貴,還打折,反而掙不了幾個,競争太激烈了。
” “看來我們隻能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老路了。
”我說。
“戰略上是這樣。
”陳甯安說。
武彤彤給我們打氣:“北京發展多快啊,攤大餅似的。
現在的城郊,沒幾天就是城裡了。
海澱、朝陽、豐台以前都是農村呢,我以前上學時校外北大荒似的。
北大窯,現在多牛,百年前就一官家瓦窯。
” “武老師——武編輯說的有道理——就是一百年太磨人了點。
”我呵呵一笑,“那咱們有什麼選址呢?” “去天通苑或回龍觀。
”陳甯安大手一揮,落到地圖北部邊緣地帶,狠命一掐,那勁頭活像發現了國軍老巢的共軍将領,“天通苑号稱建成亞洲最大小區,七十萬常住人口規模!比一個中等城市還大;回龍觀是北京最大的經濟适用房小區,也有幾十萬人。
這兩個地方,正大興土木呢,輕軌也開工了,用不了五年,絕對人山人海。
要不我在天通苑買房?那裡一家書店還沒呢,房租很便宜。
我看過,三十平米的門面房,月租五千可以拿下。
” “聽上去不錯。
”我附和道。
“當然了,我盯上這很久了。
”陳甯安信心百倍地的樣子,“我不迷信,但風水還不得不考慮一下,這兩地方都在城北,上風上水。
” 研究的結果是謹慎樂觀。
陳甯安建議:“我們不妨實地去看看,我和媳婦現在租房住在那裡,我們去坐坐,我讓她早點做飯。
” 武彤彤問:“那得倒幾次車啊?” “是挺遠,不過從這兒過去隻倒三次,估計兩個多小時就到啦。
” 我大吃一驚:“還不遠哪?從成都到北京坐飛機也夠啦。
” “在北京這很正常,時間長了就習慣了。
”武彤彤說。
我征求武彤彤的意見,她說看我,我說咱就是沖這個來北京的。
計程車從西二環北上,北二環向東,再從安定橋北上,進入亞運村地區,一出立水橋,龐大的建築工地望不到邊,塵土遮天蔽日,各種工程機械震耳欲聾,簡易工棚随處可見;灰頭土臉油光閃亮的民工們或來回穿梭或緊張施工,和阿富汗難民相比,他們少了一件長衫和頭巾,多了一個安全帽。
在破舊不堪的紅磚樓小區下車。
附近街上布滿各種簡陋商店,商店内外擺放着質量可疑的商品,劣質錄音機播放着民工們喜歡的《大花轎》啥的,炮制出神經質般的喜慶氣。
花花綠綠的劣質廣告牌參差不齊,髒兮兮的玻璃上貼着明星圖片,建築物牆上到處是紅油漆刷寫的“拆”字,狂草筆法,極兇悍。
街上行人寥寥,大多數是民工。
如果不是周圍的龐大建築工地和高架橋,你很容易把這裡認成某個内地小鎮。
這地方,我看三五年内難成成熟社區。
看了幾處門面房,我臉上若無其事,心裡一片冰涼。
進屋時陳甯安老婆正做飯,油煙嗆人,趕緊進屋坐在簡陋的沙發上。
武彤彤問:“嫂子從老家過來的吧?” “是的,下崗啦。
”他說。
“好啊,我也下崗啦。
”我說。
“你也下了?嗨,你才多大呀?”陳甯安說。
“這個不取決于你的年齡而取決于你的運氣。
”我忿忿地說,“一個行業不行了所有人都遭殃,一刀切。
” “嗨,咱這兒的事很難說,體制性的。
”陳甯安。
武彤彤說:“不合理的事情多了去了,合理我就不走啦。
” “還是你好啊,惹不起躲得起,我是無處可躲啊。
”陳甯安給我們倒水,“說實話,我也是為老婆找個事情做,剛開始不用雇人手。
” 陳甯安又問我感覺咋樣,我說回去琢磨一下,明天有空去回龍觀看看,反正沒事。
武彤彤說:“我陪你去吧,離我那裡也不太遠,明天我就一件事——遞交辭職報告。
你趕過來吃午飯吧。
” 我說:“學生食堂我就去,很久沒吃學生食堂啦,挺懷念的。
” “替我省錢啊,那好啊。
就這麼定啦。
” “他們放你走嗎?”陳甯安問武彤彤。
“我想巴不得吧,少個刺兒。
不過也許會做深感震驚狀,假惺惺挽留一下。
”武彤彤聳了個肩,“然後雙方都解脫了。
” “這就叫雙赢。
”我插嘴。
我和武彤彤在亞運村分手。
倒了幾次車,炎熱、擁擠、喧嚣和兩個多小時的漫長路途把我折磨得就像打了一場大規模内髒戰争。
還好,一路上沒遇到查證件的,回到住處,五髒六腑基本還在。
旅友們都睡了,我探頭探腦地進屋,取出洗漱用具。
平躺在床上,突然電話響了,武彤彤來的,我壓低聲音說都睡了,她趕緊說怕你丢了,晚安,明天再見。